A. 在化學方程式中怎麼判斷是否有沉澱生成
這個需要記住常見的離子之間是否能夠發生化學反應以及常見的沉澱種類。
沉澱產生原理:
從液相中產生一個可分離的固相的過程,或是從過飽和溶液中析出的難溶物質。沉澱作用表示一個新的凝結相的形成過程,或由於加入沉澱劑使某些離子成為難溶化合物而沉積的過程。產生沉澱的化學反應稱為沉澱反應。物質的沉澱和溶解是一個平衡過程,通常用溶度積常數Ksp來判斷難溶鹽是沉澱還是溶解。溶度積常數是指在一定溫度下,在難溶電解質的飽和溶液中,組成沉澱的各離子濃度的乘積為一常數。分析化學中經常利用這一關系,借加入同離子而使沉澱溶解度降低,使殘留在溶液中的被測組分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
沉澱是發生化學反應時生成了不溶於反應物所在溶液的物質。
製取:
實驗證明,沉澱類型和顆粒大小,既取決於物質的本性,又取決於沉澱的條件。在實際工作中,須根據不同的沉澱類型選擇不同的沉澱條件,以獲得合乎要求的沉澱。對晶形沉澱,要在熱的稀溶液中,在攪拌下慢慢加入稀沉澱劑進行沉澱。沉澱以後,將沉澱與母液一起放置,使其「陳化」,以使不完整的晶粒轉化變得較完整,小晶粒轉化為大晶粒。而對非晶形沉澱,則在熱的濃溶液中進行沉澱,同時加入大量電解質以加速沉澱微粒凝聚,防止形成膠體溶液。沉澱完畢,立即過濾,不必陳化。
類型:
按照水中懸浮顆粒的濃度、性質及其絮凝性能的不同,沉澱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自由沉澱。懸浮顆粒的濃度低,在沉澱過程中呈離散狀態,互不粘合,不改變顆粒的形狀、尺寸及密度,各自完成獨立的沉澱過程。這種類型多表現在沉砂池、初沉池初期。
2.絮凝沉澱。懸浮顆粒的濃度比較高(50~500mg/L),在沉澱過程中能發生凝聚或絮凝作用,使懸浮顆粒互相碰撞凝結,顆粒質量逐漸增加,沉降速度逐漸加快。經過混凝處理的水中顆粒的沉澱、初沉池後期、生物膜法二沉池、活性污泥法二沉池初期等均屬絮凝沉澱。
3.擁擠沉澱。懸浮顆粒的濃度很高(大於500mg/L),在沉降過程中,產生顆粒互相干擾的現象,在清水與渾水之間形成明顯的交界面(混液面),並逐漸向下移動,因此又稱成層沉澱。活性污泥法二沉池的後期、濃縮池上部等均屬這種沉澱類型。
4.壓縮沉澱。懸浮顆粒濃度特高(以至於不再稱水中顆粒物濃度,而稱固體中的含水率),在沉降過程中,顆粒相互接觸,靠重力壓縮下層顆粒,使下層顆粒間隙中的液體被擠出界面上流,固體顆粒群被濃縮。活性污泥法二沉池污泥斗中、濃縮池中污泥的濃縮過程屬此類型。
作用:
在經典的定性分析中,幾乎一半以上的檢出反應是沉澱反應。在定量分析中,它是重量法和沉澱滴定法的基礎。沉澱反應也是常用的分離方法,既可將欲測組分分離出來,也可將其它共存的干擾組分沉澱除去。
B. 在化學方程式中怎麼判斷是否有沉澱生成
在酸鹼鹽溶液的反應中,若生成物不溶於水,就會有沉澱。
主要的沉澱有:碳酸鈣、碳酸鋇、硫酸鋇、氯化銀、碳酸銀、碳酸銅;氫氧化鐵、氫氧化銅、氫氧化鎂、氫氧化鋁等。如果在溶液中有這些物質生成時,就會有沉澱生成。此外氫氧化鈣、氫氧化鋇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也有沉澱生成。
C. 怎樣判斷化學反應後生成物是沉澱
這個需要你記憶幾種常見的化學沉澱物,高中化學記住以下這些基本就可以了。記住這些基本就沒問題了沉澱物產生是陽離子和陰離子或離子團結合產生的,比如AgCl就是Ag+和Cl—結合產生的沉澱八個常見的沉澱物:氯化銀(白色)、硫酸鋇(白色),碳酸銀(白色)、碳酸鋇(白色)、碳酸鈣(白色),氫氧化鎂(白色)、氫氧化銅(蘭色)、氫氧化鐵(紅褐色)、四個微溶物:
Ca(OH)2(石灰水註明「澄清」的原因)CaSO4(實驗室制二氧化碳時不用稀硫酸的原因)
Ag2SO4(鑒別SO42-和Cl-時,不用硝酸銀的原因)MgCO3(碳酸根離子不能用於在溶液中除去鎂離子的原因)4、三個不存在的物質:所謂的氫氧化銀、碳酸鋁、碳酸鐵五、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反應後有氣體、水或沉澱生成。(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電離的物質)(1)不溶性鹼只能與酸性發生中和反應(2)不溶性鹽,只有碳酸鹽能與酸反應(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復分解反應的反應物
D. 怎麼判斷化學反應是否生成沉澱
只需要判斷能夠發生反應的離子之間能否形成沉澱或者氣體即可。
定義:
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組合生成新物質的過程,稱為化學反應。在反應中常伴有發光發熱變色生成沉澱物等,判斷一個反應是否為化學反應的依據是反應是否生成新的物質。
實質:
是舊化學鍵斷裂和新化學鍵形成的過程。
在反應中常伴有發光、發熱、變色、生成沉澱物等。判斷一個反應是否為化學反應的依據是反應是否生成新的物質。根據化學鍵理論,又可根據一個變化過程中是否有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生成來判斷其是否為化學反應。
按反應物與生成物的類型分四類: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
化學反應的反應速率是相關受質濃度隨時間改變的的測量。反應速率的分析有許多重要應用,像是化學工程學或化學平衡研究。反應速率受到下列因素的影響:
反應物濃度:如果增加通常將使反應加速。
活化能:定義為反應啟始或自然發生所需的最低能量。
愈高的活化能表示反應愈難以啟始,反應速率也因此愈慢。
反應溫度:溫度提升將加速反應,因為愈高的溫度表示有愈多的能量,使反應容易發生。
催化劑:催化劑是一種通過改變活化能來改變反應速率的物質。而且催化劑在反應過程中不會破壞或改變,所以可以重復作用。
反應速率與參與反應的物質濃度有關。物質濃度則可透過質量作用定律定量。
E. 如何判斷化學反應方程式中是否含有沉澱物, 沉澱物該如何判斷
在酸鹼鹽溶液的反應中,若生成物不溶於水,就會有沉澱。主要的沉澱有:碳酸鈣、碳酸鋇、硫酸鋇、氯化銀、碳酸銀、碳酸銅等。如果在溶液中有這些物質生成時,就會有沉澱生成。
F. 在化學反應中怎麼判斷是否有沉澱或有氣體生成
辨別沉澱或氣體,其實也是需要你去記去背的.例如,我們知道Cu(OH)2是藍色沉澱,CaCO3是白色沉澱一樣.是否為沉澱可以看在化學書後面的物質可溶性表,如果是微溶,不溶就是沉澱.告訴你2個辦法來記:
1.根據課本後面的物質溶解表來記.
口訣:1、鹽的溶解性
含有鉀、鈉、硝酸根、銨根的物質都溶於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於水,其他都溶於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於水,其他都溶於水.
含CO32- 的物質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於水,其他都不溶於水
2、鹼的溶解性
溶於水的鹼有:氫氧化鋇、氫氧化鉀、氫氧化鈣、氫氧化鈉和氨水,其他鹼不溶於水.難溶性鹼中Fe(OH)3是紅褐色沉澱,Cu(OH)2是藍色沉澱,其他難溶性鹼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澱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於稀硝酸,
其他沉澱物能溶於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於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鹼性氧化物不溶於水,能溶的有: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鈣、氧化鈉(鹼性氧化物+水→鹼)
2.多做題,多看,自然就知道了.下面是常見到得沉澱:
①鹽:(白色↓)AgCl,BaSO4,BaCO3,Ag2CO3,CuCO3,Zn(OH)2,ZnCO3,
Al(OH)3,Mg(OH)2,CaCO3,
② 藍色沉澱Cu(OH)2
(紅褐色↓)Fe(OH)3 請注意:2價的鐵離子是綠色,3價的鐵離子為黃色
G. 如何判斷化學反應是否生成沉澱,我才初三,不要說得太難懂
記住溶解性口訣
鉀鈉銨鹽個個溶,硝酸鹽類也相同
鹼溶銨鉀鈉鋇鈣,硫酸鹽類除鋇鈣,
氯化物除銀亞汞,碳磷酸鹽多不溶
HCl+AgNO3==AgCl↓+HNO3 H2SO4+BaCl2==BaSO4↓+2HCl
Ba(NO3)2+H2SO4==BaSO4↓+2HNO3
CuSO4+2NaOH==Cu(OH)2↓+Na2SO4 FeCl3+3NaOH==Fe(OH)3↓+3NaCl
Ca(OH)2+Na2CO3==CaCO3↓+2NaOH
H. 如何判斷化學反應是否生成沉澱顏色變化如何區別酸鹼鹽
沉澱顏色變化:
1、陽離子的顏色:
1)無色的陽離子有:鹼金屬離子(Na+,K+,Li+,Cs+)、鹼土金屬離子(Mg2+,Ca2+,Sr2+,Ba2+),NH4(+),Ag(+),Pb(2+) ,Al(3+)等,所有這些離子,與非金屬含氧酸形成的鹽都是無色(白色)的.
2)過渡金屬陽離子大都是有色的:如Fe(2+)淺綠,Fe(3+)淺紫(但更多因為酸根存在而表現黃色),Cu(2+)藍,Mn(2+)粉紅,Ni(2+)綠,Cr(3+)綠,Co(2+)粉紅等
2、陰離子的顏色:
1)非金屬的含氧酸酸根都是無色的,如NO3(-),SO4(2-),CO3(2-),PO4(3-),ClO(-),SiO3(2-),ClO3(-),ClO4(-),IO3(-),BrO3(-)等;
2) 過渡金屬含氧酸根大都是有色的(也有無色的),如CrO4(2-)黃,Cr2O7(2-)橙,MnO4(-)紫紅,VO4(3-)黃,FeO4(2-)紫紅等
3)簡單的非金屬陰離子都是無色的:F(-),Cl(-),Br(-),I(-),S(2-),OH(-)
3、陰陽離子形成的鹽的顏色:
1)若陽離子有色或陰離子有色,則形成的鹽肯定有色;
2)若陰陽離子都無色,形成的鹽,當陰離子是含氧酸根和F(-)、OH(-)和Cl(-)時一般是無色的;陽離子是鹼金屬、鹼土金屬和NH4(+)或Al(3+)離子時,不論陰離子是什麼,都是無色的;
3)Ag(+),Pb(2+) ,Hg(2+)與Br(-),I(-),S(2-)結合形成的鹽類一般都有較深的顏色.
I. 對於化學反應怎麼判斷生成物是否沉澱說具體點
根據生成物的溶解性。
一般難溶於水的,在溶液中形成沉澱。
如碳酸鈉溶液與氯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的碳酸鈣難溶於水,在溶液中就是沉澱。
J. 在化學反應中怎麼判斷是否有產生沉澱物質
透明溶液變就渾濁就是有沉澱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