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造紙涉及了哪些化學變化

造紙涉及了哪些化學變化

發布時間:2022-06-20 19:23:46

① 造紙術,化學

我學的就是造紙,嘿嘿。
簡單點
說,造紙就是通過
化學試劑
的作用將原材料做成紙張的。
所以
造紙術
就是化學方法造紙。
首先,把原料(廢紙、富含
纖維束
的植物)通過化學試劑作用,變成紙漿。
然後,將紙漿通過多道工序做成紙張。

② 造紙是化學變化嗎

化學變化主要有:紙漿的漂白
物理變化主要有:木材粉碎成紙漿,紙漿過濾成紙.
(造紙准確的說是紙紙漿從漂白漿到紙的過程.主要是打漿,內施膠加填,混漿,篩選,凈化,上網,烘乾,塗布,烘乾,壓光,卷取,分切到成紙(根據紙的不同,有的步驟可省略).所以造紙段主要是物理變化.只有在例如加品藍品紫以及增白劑等有化學反映.
但你說的造紙術,我估計把制漿也算進去了.
現在制漿主要是機械法,化學法,化學機械結合的方法.
機械法:用磨木的辦法使木質素和纖維分離,主要是物理變化.其中的凈化篩選等肯定也是物理了.但漂白段是以化學反映為主,例如氧漂,次氯酸法,氯氣法的,過氧化氫法的,當然更多的是各種方法結.
化學發:主要是用燒鹼法,亞硫酸鹽法等方法蒸煮.以化學反映為主.而漂白依舊是化學反應為主.)

③ 造紙術是什麼變化

二者兼有!
化學變化主要有:紙漿的漂白
物理變化主要有:木材粉碎成紙漿,紙漿過濾成紙。
(造紙准確的說是紙紙漿從漂白漿到紙的過程。主要是打漿,內施膠加填,混漿,篩選,凈化,上網,烘乾,塗布,烘乾,壓光,卷取,分切到成紙(根據紙的不同,有的步驟可省略)。所以造紙段主要是物理變化。只有在例如加品藍品紫以及增白劑等有化學反映。
但你說的造紙術,我估計把制漿也算進去了。
現在制漿主要是機械法,化學法,化學機械結合的方法。
機械法:用磨木的辦法使木質素和纖維分離,主要是物理變化。其中的凈化篩選等肯定也是物理了。但漂白段是以化學反映為主,例如氧漂,次氯酸法,氯氣法的,過氧化氫法的,當然更多的是各種方法結。
化學發:主要是用燒鹼法,亞硫酸鹽法等方法蒸煮。以化學反映為主。而漂白依舊是化學反應為主。)

④ 造紙加減主要發生什麼反應

造紙以物理變化為主,也有化學變化。
造紙過程中,有燒鹼參與反應,有漂白過程,有調節酸鹼度(pH),這些過程都是化學變化。
最主要的過程是纖維打碎成紙漿,然後轉化為紙張,以物理變化為主。
純物理造的紙性能特別差,幾乎不能用。
化學變化在生產和生活中普遍存在。產生了新物質的變化是化學變化。如鐵的生銹、節日的焰火、酸鹼中和,鎂條的燃燒等等。宏觀上可以看到各種化學變化都產生了新物質,這是化學變化的特徵。總結:有新物質產生的變化即為化學變化。

⑤ 化學問題請問造紙是化學反應嗎

造紙以物理變化為主,也有化學變化。

造紙過程中,有燒鹼參與反應,有漂白過程,有調節酸鹼度(pH),這些過程都是化學變化。

最主要的過程是纖維打碎成紙漿,然後轉化為紙張,以物理變化為主。

純物理造的紙性能特別差,幾乎不能用。

化學變化在生產和生活中普遍存在。產生了新物質的變化是化學變化。如鐵的生銹、節日的焰火、酸鹼中和,鎂條的燃燒等等。宏觀上可以看到各種化學變化都產生了新物質,這是化學變化的特徵。總結:有新物質產生的變化即為化學變化。

(5)造紙涉及了哪些化學變化擴展閱讀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是誰發明的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是東漢宦官蔡倫發明的。主要依據是《後漢書·蔡倫傳》的記載。

書上說:發明造紙術的是西漢勞動人民。東漢勞動人民在繼承西漢造紙技術後,又有所改進、發展和提高。至和帝時,尚方令(職掌管理皇室工場、負責監造各種器械)蔡倫組織少府尚方作坊充足的人力、物力,監制出一批精工於前世的良紙,於元興元年奏上,經推廣後,『自是天下莫不從用焉』。

造紙術——尤其是東漢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又稱「蔡侯紙」),是書寫材料的一次革命,它便於攜帶,取材廣泛不拘泥,推動了中國、阿拉伯、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文化發展。

有了文字之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個很好的載體。古代埃及人利用尼羅河的紙草來記述歷史;在古代的歐洲,人們還長時間地利用動物的皮比如羊皮來書寫文字。

⑥ 為什麼造紙術是化學變化= =

造紙術中涉及到化學變化
紙張是由富含纖維素的物質(比如,竹子,棉花,秸稈等),通過化學反應,去掉其中的雜質,
最後得到比較純的纖維素的,
整個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

⑦ 造紙術內發生了什麼化學反應

裡面反應多,主要有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的部分水解反應,另外還有木質素的熔融和溶解也很重要。

⑧ 造紙術,指南針,制火葯,活字印刷術,哪些屬於化學變化或化學性質還有,乾冰升華是化學變化嗎乾冰在

制火葯屬於化學變化,其他都是物理變化而已,沒生成新物質。記住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差異,有無新物質生成就是它們之間的差別。

乾冰升華是物理變化。乾冰是二氧化碳的固體形式,溫度超過100攝氏度會生成二氧化碳。

物理變化的實質: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本身不變,只是粒子之間的間隔運動發生了變化,沒有生成新的物質。

例如:如鐵水鑄成鐵鍋,其中涉及到碳元素和鐵元素的結合新分子(一般生成Fe3C),並不算作物理變化,但是如果是百分百的純鐵,鑄成鐵鍋則不發生化學變化,不生成新的相。

氧化還原反應實例

若從反應中元素化合價的升降變化的角度,可以分為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其中氧化還原反應又分為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是發生了電子的轉移或偏離。

氧化反應:

還原劑(反應物)→失電子或共用電子對偏離→化合價升高→被氧化→發生氧化反應→生成氧化產物。

還原反應:

氧化劑(反應物)→得電子或共用電子對偏向→化合價降低→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生成還原產物。

氧化-還原反應(oxidation-rection reaction,,也作redox reaction)是化學反應前後,元素的氧化數有變化的一類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是電子的得失或共用電子對的偏移。

氧化還原反應是化學反應中的三大基本反應之一,另外兩個為(路易斯)酸鹼反應與自由基反應。自然界中的燃燒、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生產生活中的化學電池、金屬冶煉、火箭發射等等都與氧化還原反應息息相關。研究氧化還原反應,對人類的進步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⑨ 造紙,燒制瓷器為什麽屬於化學變化

造紙是物理變化 它主要講樹木泡水 搗爛 重組 依然是纖維素構成的 這期間沒有發生物質的變化 所以是物理變化 如果非說是化學變化 那就是紙漿的漂白了
燒紙陶瓷 這個 陶瓷材料的成份主要是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鉀、氧化鈉、氧化鈣、氧化鎂、氧化鐵、氧化鈦等。常見的陶瓷原料有粘土、石英、鉀鈉長石等 很明顯可以看出 物質變了 所以是化學變化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⑩ 古代造紙術有哪些化學原理

由漢代至唐代,麻紙一直是產量最大的紙。相傳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有一次送給東晉名士謝安的麻紙就達9萬張,可見當時造紙業的興旺。

既然大麻、薴麻及其製品和樹皮都可用作造紙原料,人們便試用更多的植物纖維來造紙。

東晉時期曾經出現土紙和藤紙。土紙是用稻、麥稈為原料所造的紙,即今南方的草紙。因其纖維較短,所以製成的紙張質地較粗,不耐用。藤紙是用藤皮為原料所造的紙,藤皮具有強韌的長纖維,所以用它製成的紙,質量較高。

唐代經濟文化的全面發展,使造紙業成為欣欣向榮的一個手工業部門。紙的品種不斷增加,生產出許多名紙及大量藝術珍品。造紙生產遍及全國各地。

唐代造紙原料以樹皮使用最廣。主要是楮皮、桑皮、沉香皮等。藤纖維也廣為使用,但至唐代晚期,由於野藤大量被砍伐,又無人管理栽培,原料供不應求,藤紙一蹶不振,至明代即告消失。

宋代竹紙發展很快,後期的市場上十之七八是竹紙,產區遍布四川、浙江、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等地。在工藝上宋代竹紙大多無漂白工序,紙為原料本色,除色黃之外,竹紙也有性脆的缺點。元明代竹紙的興盛創造了歷史新篇章,尤以福建發展最突出。使用了熟料生產及天然漂白,使竹紙產量大有改進。清代由於造紙業的大發展,麻及樹皮等傳統造紙原料已不能滿足需要,竹紙在清代佔了主導地位,除此之外,草漿生產技術也有發展。

清代草漿生產技術有了很大進步,用仿竹漿、皮漿的精製方法製取漂白草漿。著名的涇縣宣紙就是用一定配比的精製稻草漿和檀皮漿抄制而成,其生產工序一直延續至今。蘆葦在清代末期也有使用。

閱讀全文

與造紙涉及了哪些化學變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