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中化學哪些知識點尤為重點
化學知識點的歸納總結。
一、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顏色
(一)、固體的顏色
1、紅色固體:銅,氧化鐵
2、綠色固體:鹼式碳酸銅
3、藍色固體:氫氧化銅,硫酸銅晶體
4、紫黑色固體:高錳酸鉀
5、淡黃色固體:硫磺
6、無色固體:冰,乾冰,金剛石
7、銀白色固體:銀,鐵,鎂,鋁,汞等金屬
8、黑色固體:鐵粉,木炭,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碳黑,活性炭)
9、紅褐色固體:氫氧化鐵
10、白色固體: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鈣,氧化鈣,硫酸銅,五氧化二磷,氧化鎂
(二)、液體的顏色
11、無色液體:水,雙氧水
12、藍色溶液:硫酸銅溶液,氯化銅溶液,硝酸銅溶液
13、淺綠色溶液:硫酸亞鐵溶液,氯化亞鐵溶液,硝酸亞鐵溶液
14、黃色溶液:硫酸鐵溶液,氯化鐵溶液,硝酸鐵溶液
15、紫紅色溶液:高錳酸鉀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氣體的顏色
17、紅棕色氣體:二氧化氮
18、黃綠色氣體:氯氣
19、無色氣體:氧氣,氮氣,氫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氫氣體等大多數氣體。
二、初中化學之三
1、我國古代三大化學工藝:造紙,制火葯,燒瓷器。
2、氧化反應的三種類型:爆炸,燃燒,緩慢氧化。
3、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離子。
4、不帶電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質組成與構成的三種說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
(3)、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6、構成原子的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種原因:
(1)工業「三廢」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農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氣體的三種方法:排水法(不容於水的氣體),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
9、質量守恆定律的三個不改變:原子種類不變,原子數目不變,原子質量不變。
10、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的三種方法:增加溶質,減少溶劑,改變溫度(升高或降低)。
11、復分解反應能否發生的三個條件:生成水、氣體或者沉澱
12、三大化學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氣中的三種氣體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燒發白光的物質:鎂條,木炭,蠟燭。
15、具有可燃性,還原性的物質:氫氣,一氧化碳,單質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種氣體是:氫氣(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種化學性質:可燃性,還原性,毒性。
18、三大礦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氣。(全為混合物)
19、三種黑色金屬:鐵,錳,鉻。
20、鐵的三種氧化物:氧化亞鐵,三氧化二鐵,四氧化三鐵。
21、煉鐵的三種氧化物:鐵礦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見的三種強酸:鹽酸,硫酸,硝酸。
23、濃硫酸的三個特性:吸水性,脫水性,強氧化性。
24、氫氧化鈉的三個俗稱:火鹼,燒鹼,苛性鈉。
25、鹼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生成的三種氧化物:氧化銅,水(氧化氫),二氧化碳。
26、實驗室製取CO2不能用的三種物質:硝酸,濃硫酸,碳酸鈉。
27、酒精燈的三個火焰:內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燈有三禁:禁止向燃著的燈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燈去引燃另一隻酒精燈,禁止用嘴吹滅酒精燈。
29、玻璃棒在粗鹽提純中的三個作用:攪拌、引流、轉移
30、液體過濾操作中的三靠:(1)傾倒濾液時燒杯口緊靠玻璃棒,(2)玻璃棒輕靠在三層濾紙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31、固體配溶液的三個步驟:計算,稱量,溶解。
32、濃配稀的三個步驟:計算,量取,溶解。
33、濃配稀的三個儀器:燒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種遇水放熱的物質:濃硫酸,氫氧化鈉,生石灰。
35、過濾兩次濾液仍渾濁的原因:濾紙破損,儀器不幹凈,液面高於濾紙邊緣。
36、葯品取用的三不原則:不能用手接觸葯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聞葯品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葯品的味道。
37、金屬活動順序的三含義:(1)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電子變成離子,它的活動性就越強;(2)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里的氫,排在氫後面的金屬不能置換出酸里的氫;(3)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38、溫度對固體溶解度的影響:(1)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3)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39、影響溶解速度的因素:(1)溫度,(2)是否攪拌(3)固體顆粒的大小
40、使鐵生銹的三種物質:鐵,水,氧氣。
41、溶質的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
42、影響溶解度的三個因素:溶質的性質,溶劑的性質,溫度。
三、初中化學常見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氣:氮氣(N2)和氧氣(O2)
2、水煤氣:一氧化碳(CO)和氫氣(H2)
3、煤氣:一氧化碳(CO)
4、天然氣: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鐵/鋼:(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鐵銹:(Fe2O3)
四、初中化學常見物質俗稱
1、氯化鈉 (NaCl) : 食鹽
2、碳酸鈉(Na2CO3) : 純鹼,蘇打,口鹼
3、氫氧化鈉(NaOH):火鹼,燒鹼,苛性鈉
4、氧化鈣(CaO):生石灰
5、氫氧化鈣(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體(CO2):乾冰
7、氫氯酸(HCl):鹽酸
8、鹼式碳酸銅(Cu2(OH)2CO3):銅綠
9、硫酸銅晶體(CuSO4 .5H2O):藍礬,膽礬
10、甲烷 (CH4):沼氣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過氧化氫(H2O2):雙氧水
14、汞(Hg):水銀
15、碳酸氫鈉(NaHCO3):小蘇打
四、初中化學溶液的酸鹼性
1、顯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鹽溶液(硫酸氫鈉、硫酸氫鉀等)
2、顯鹼性的溶液:鹼溶液和某些鹽溶液(碳酸鈉、碳酸氫鈉等)
3、顯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數的鹽溶液
五、初中化學敞口置於空氣中質量改變的
(一)質量增加的
1、由於吸水而增加的:氫氧化鈉固體,氯化鈣,氯化鎂,濃硫酸;
2、由於跟水反應而增加的:氧化鈣、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鈉,硫酸銅
3、由於跟二氧化碳反應而增加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鋇,氫氧化鈣;
(二)質量減少的
1、由於揮發而減少的:濃鹽酸,濃硝酸,酒精,汽油,濃氨水;
2、由於風化而減少的:碳酸鈉晶體。
六、初中化學物質的檢驗
(一) 、氣體的檢驗
1、氧氣:帶火星的木條放入瓶中,若木條復燃,則是氧氣.
2、氫氣:在玻璃尖嘴點燃氣體,罩一乾冷小燒杯,觀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燒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變渾濁,則是氫氣.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變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4、氨氣:濕潤的紫紅色石蕊試紙,若試紙變藍,則是氨氣.
5、水蒸氣:通過無水硫酸銅,若白色固體變藍,則含水蒸氣.
(二)、離子的檢驗.
6、氫離子: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加入鋅粒
7、氫氧根離子:酚酞試液/硫酸銅溶液
8、碳酸根離子:稀鹽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離子: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若產生白色沉澱,則是氯離子
10、硫酸根離子:硝酸鋇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鹽酸再滴入氯化鋇
11、銨根離子:氫氧化鈉溶液並加熱,把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
12、銅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生藍色沉澱則是銅離子
13、鐵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生紅褐色沉澱則是鐵離子
(三)、相關例題
14、如何檢驗NaOH是否變質:滴加稀鹽酸,若產生氣泡則變質
15、檢驗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鹽酸,若產生氣泡則含有石灰石
16、檢驗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澱,則含有NaCl。
17、檢驗三瓶試液分別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隻試管中分別滴加Ba(NO3)2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澱,則是稀H2SO4;再分別滴加AgNO3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澱則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澱粉:加入碘溶液,若變藍則含澱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若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澱,就含葡萄糖。
七、物質的除雜
1、CO2(CO):把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2、CO(CO2):通過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
3、H2(水蒸氣):通過濃硫酸/通過氫氧化鈉固體
4、CuO(Cu):在空氣中(在氧氣流中)灼燒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鐵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鹽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鹽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鈣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鋇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銀溶液
14、NaCl(KNO3):蒸發溶劑
15、KNO3(NaCl):冷卻熱飽和溶液。
16、CO2(水蒸氣):通過濃硫酸。
17、N2(O2):用磷燃燒
18、CO2(HCl):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
19、CuO(C):空氣中加強熱
八、化學之最
1、未來最理想的燃料是H2 。
2、最簡單的有機物是CH4 。
3、密度最小的氣體是H2 。
4、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物質是H2 。
5、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
7、PH=0時,酸性最強,鹼性最弱 。
PH=14時,鹼性最強 ,酸性最弱 。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種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尿素 。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是 金剛石 。
10、最早利用天然氣的國家是 中國 。
1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
1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鋁 。
13、空氣里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氮氣 。
14、空氣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
15、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氣。
16、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碳
九、有關不同
1、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不同:是因為 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鐵和鋼的性能不同:是因為 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 分子構成不同。
(氧氣和臭氧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分子構成不同;水和雙氧水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分子構成不同。)
4、元素種類不同:是因為質子數不同。
5、元素化合價不同:是因為最外層電子數不同。
6、鈉原子和鈉離子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最外層電子數不同
十、有毒的物質
1、 有毒的固體:亞硝酸鈉(NaNO2),乙酸鉛等;
2、 有毒的液體:汞,硫酸銅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 有毒的氣體: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鉀鈉銨鹽個個溶,硝酸鹽類也相同
硫酸鹽類除鋇鈣,鹵鹽除銀和亞汞(氟除外)
碳磷酸鹽多不溶,醋酸鹽類全都溶
解化學計算題關鍵是讀數據,讀出每一個數據包含的物質,然後分析物質之間的關系,即可找出已知的量和物。
如:在一次化學課外活動中,某同學想除去氯化鉀固體中混有的氯化銅(不引進其他雜質)。化學老師為他提供了以下溶液: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鉀溶液、硫酸鈉溶液。該同學現取氯化鉀和氯化銅的混合物59.8g,全部溶解在200g水中,再加入60g所選溶液,恰好完全反應,生成沉澱9.8g。試回答:
(1)該同學所選的是 溶液。
(2)計算混合物中氯化銅的質量和反應後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結果保留到小數點後一位數字 )
59.8g(氯化鉀和氯化銅)+200g水+60g(氫氧化鉀和水)=9.8g(氫氧化銅) 是混合物的不能直接用於方程式計算,所以已知的是氫氧化銅的質量為9.8g,寫出反應方程式就能計算了。
㈡ 初中化學 哪些是重點
四大離子的鑒定 溶解性表格 主要要背的有化學式,化學方程式,金屬活動性順序。
一些實驗要會做,因為這會在初三後期考試,過與不過,關繫到能不能參加中考還有一些常識之類的,會考一點。
單元重點是:製取氧氣,金屬,酸鹼鹽,分子和原子 。
重要的化學方程式有:
化合反應: 如 碳、硫、磷、鐵、鎂在空氣中的燃燒 ,生石灰、二氧化碳等與水反應
還有製取氧氣的幾個化學方程式 及 製取圖
酸、鹼、鹽的反應 :酸鹼中和反應,金屬氧化物與酸溶液反應,碳酸鹽與酸溶液反應,鹽溶液與鹼溶液的反應 ,還有酸鹼指示劑
一些還原反應 如一氧化碳還原金屬氧化物
非金屬氧化物與鹼溶液反應
還有那張酸、鹼、鹽之間是否反應的圖和反映的條件
㈢ 初中化學的難點主要是在哪些章節
一、常見物質的俗稱、名稱、化學式
乾冰 二氧化碳CO2 沼氣天然氣 甲烷 CH4
鹽酸 氫氯酸 HCl 大理石 石灰石 碳酸鈣 CaCO3
純鹼 蘇打 碳酸鈉 Na2CO3 小蘇打 碳酸氫鈉 NaHCO3
食鹽 氯化鈉 NaCl 生石灰 氧化鈣 CaO
澄清石灰水氫氧化鈣溶液 熟石灰消石灰 氫氧化鈣Ca(OH)2
火鹼 燒鹼 苛性鈉 氫氧化鈉 NaOH 水銀 汞 Hg
二、酸、鹼、鹽易漏化學性質
1、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可溶性鹼(NaOH)反應。------為什麼可溶性鹼易變質的原因
2、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應生成酸。------燒煤為什麼造成降酸雨的原因
3、乾冰不是冰, 純鹼不是鹼(是鹽,但微弱的鹼性-------否定只有鹼液才顯鹼性)
4、溶液導電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酸鹼鹽的水溶液能導電------判斷方法)
三、推斷題中的一些特別知識(方法:找出特別的地方,看其左右的內容)
1、黑色固體有:氧化銅、炭粉、鐵粉、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
2、淺黃色粉末是:硫,紅色(或紫紅色)固體是金屬銅
3、暗紫色固體是高錳酸鉀 ,紅色固體是紅磷或氧化鐵
4、能使澄清石水變渾濁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5、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氣體是氧氣
6、既有可燃性,又有還原性的物質有:氫氣、一氧化碳、木炭
7、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紅褐色沉澱肯定是:Fe(OH)39、藍色沉澱可能是Cu(OH)2
10、既不溶於水,也不溶於硝酸的白色沉澱有AgCl或BaSO4
11、白色沉澱可溶於酸,但有氣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碳酸鹽(___CO3)
白色沉澱可溶於酸,但沒有氣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鹼(___OH)
12、固體和酸混合有氣泡放出的物質可能是:碳酸鹽+酸或活潑金屬+酸
13產物有三種的化學變化有兩種①高錳酸鉀加熱分解②碳酸鹽和酸反應
14、燃燒同時有兩種產物生成的物質主要是甲烷燃燒。
15、鹼和鹽中,除三價鐵(黃色)、二價鐵(淺綠色)、二價銅(藍色)外,其餘物質:固體是白色,溶液是無色,
16、金屬氧化物的性質主要有:①金屬氧化物和酸反應;②還原劑和金屬氧化物反應。
㈣ 初中三年化學有哪些是重點
重點的金屬和非金屬,化學方程式,原子最基本的知識,如質子數=原子序數=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等等
或者一個符號代表什麼:CO2比如一種說法是一個C原子和兩個O原子構成等等
㈤ 初中化學重點是什麼
初中化學對於新生的重點是化學元素的背記和元素化合價的背記,其實初中的化學很簡單,但基礎要打牢固,尤其是化學方程式,人人都覺著簡單,但考試必考,每次都有人錯,一定要記牢
㈥ 初中化學的重點知識有哪些
初中化學的重點知識有哪些
基本概念:
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化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3、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顏色、狀態、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鹼性、穩定性等)
5、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
6、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組成,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
7、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8、原子:是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10、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2、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14、相對原子質量:以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的1/12作為標准,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比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 ≈ 質子數 + 中子數 (因為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對分子質量: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
16、離子:帶有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註:在離子里,核電荷數 = 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㈦ 初中化學有啥重點知識
初中化學相對來說,較為簡單。前幾年偏重於化學計算等深度的題目、。例如初三的溶液計算,根據質量守恆解題的相關計算、濃度、配置溶液、溶解度計算、酸鹽鹼計算等等吧。。頭大了沒~!
而今兩年素質教育么,就轉方向了。。淡化計算,沒發現最後答題即使是計算那也是基本,沒往深了出,而且分值也很少,基本超 不過10分。它吧槍頭對准哪了→實驗探究!中考關於實驗題能出倒四成~包括實驗方案設計,實驗現象描述,實驗儀器,實驗失誤分析,實驗中物質質量相關計算,實驗涉及方程式的書寫等等。。O(∩_∩)O哈!
與社會農業工業物理生物語文歷史考古等等的熱點問題,掛鉤,。。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㈧ 初三化學哪一章最重要
初三化學就是化學式最重要。特別是和氧氣反應的幾個化學式。特別注意加熱,室溫,燃燒等等細節。
㈨ 化學在初中最難的知識點在哪一章,要多注意些什麼
我今年9月上高一,中考化學46。個人認為初中化學9年級上學期要多背尤其是第二章關於周圍空氣的和第七章燃料利用,第三章要多理解,背是沒用的,必須理解。第五章化學方程式,第六章碳和碳氧化物必須好好學,是上冊書的重點(章節可能不一樣),但內容一定都有。下冊是中考重點,沒所謂的不重要的,必須都好好記,下冊以理解和做題為主,題做不夠,一切都是空談,最後一章化學和生活,雖不是重點,但建議仍要記,我中考就因輕視失了一分關於這的題。望採納!
㈩ 初中化學人教版總復習重點
【第1章 開啟化學之門】
〖第一節 化學給我們帶來什麼?〗
1. 知道:中國古代化學工藝著名成就:青銅器、鋼鐵冶煉、火葯、瓷器。
2. 知道:碳酸氫銨具有受熱易分解的性質。
3. 知道:鋼鐵年產量的1/10因銹蝕而損失掉。
4. 理解:探究鐵生銹消耗氧氣實驗的原理。
5. 了解:驗證含硫火柴燃燒產生二氧化硫的實驗方法。
6. 知道:佛來明發現青黴素、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我國首先研製出結晶牛胰島素、門捷列夫創制周期表、居里夫婦發現釙和鐳、諾貝爾研究炸葯、2000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研究導電塑料。
〖第二節 化學研究些什麼?〗
7. 知道:化學研究的對象是物質的性質、變化、組成、結構、用途、製法。
8. 知道:金剛石的有關組成和性質(硬度、可燃性、元素組成)。
9.了解:性質、變化、組成、結構、用途、製法等要素之間的決定關系。
10.學會:對蠟燭燃燒過程中所發生的物理、化學變化進行分析。
11.學會:探究麵粉等有機物是否含碳元素的實驗方法(燒焦)
12.學會:判斷常見變化的屬性。
13.學會:對物質常見物理、化學性質進行描述。
14.知道:「煙」和「霧」的區別。
15.學會:能舉例說明化學變化過程中通常伴隨能量的吸收或釋放。
〖第三節 怎樣學習和研究化學?〗
16.理解:銅綠色、態等物理性質、組成元素、兩點化學性質(可綜合)。
17.理解:鎂帶的物理、化學性質。
18.學會:探究物質性質的一般方法和步驟。
【化學實驗】
19.知道:附錄一中所有儀器名稱及基本用途。
20.學會:附錄一中列出的幾種基本操作。
21.學會:完成簡單的實驗記錄、實驗報告,對實驗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處理。
22.了解:實驗葯品分類擺放,剩餘葯品的如何處理。
23.學會:實驗安全原則。包括:不接觸、不品嘗葯品味道,正確聞葯品氣味的方法,酒精燈的安全使用,可燃性氣體的使用原則、實驗注意點。
24.學會:實驗突發事件的處理。包括:酸鹼泄漏處理,灑出酒精著火處理。
【第2章 我們身邊的物質】
〖第一節 由多種物質組成的空氣〗
25.學會:捕捉空氣的實驗方法。
26.記住:空氣中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
27.理解:探究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原理。
28.學會:分辨混合物和純凈物(常見物質),了解純凈物有固定組成、混合物無固定組成的道理。並能從微觀角度根據示意圖分辨純凈物和混合物。
29.了解:氮氣化學性質的不活潑性及其主要用途。
30.了解:稀有氣體的穩定性及其主要用途。並領悟性質決定用途的邏輯思想。
31.學會:對空氣的自凈能力、空氣的污染狀況、空氣污染的防治措施等有比較全面的了解,並能進行簡單的評述。
〖第二節 性質活潑的氧氣〗
32.記住:氧氣的存在、自然意義及常見物理性質(不要求記憶具體數據)。
33.了解:常見物質在空氣中、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和產物。包括:木炭、鐵絲、蠟燭、紅磷、硫磺等。領會氧氣化學性質的活潑性。學會檢驗氧氣存在和氧氣收集驗滿。
34.了解:氧化反應、緩慢氧化的基本涵義,並能判斷常見生活現象是否屬於緩慢氧化。分辨可燃與支持燃燒這兩個易混概念。
35.了解:氧氣的主要用途。
36.了解:工業制氧氣的原理。
37.掌握:高錳酸鉀、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的實驗原理、過程、注意點等。了解催化劑的作用(不對此概念進行辨析和探究)。
〖第三節 奇妙的二氧化碳〗
38.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存在、意義、主要產生途徑(含碳燃料的燃燒和呼吸作用)、主要消耗途徑(光合作用和溶解在自然界的水中)。
39.了解:二氧化碳的「三態」及其主要用途。特別是乾冰的廣泛用途。
40.理解: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學性質(與水反應、與鹼反應),了解碳酸的酸性和不穩定性。學會檢驗二氧化碳以及收集二氧化碳時驗滿的方法。
41.掌握:化合反應與分解反應的概念,並能熟練應用。
42.理解:二氧化碳滅火的原理。
43.掌握: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及具體實驗方法。
44.了解:二氧化碳濃度高低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並知道在生活中預防的方法。
〖第四節 自然界的水〗
45.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存在狀況和分布情況。
46.了解:電解水的實驗裝置、操作、現象(正負極產生什麼氣體、如何檢驗、體積比)。
47.知道:氫氣燃燒的實驗現象(包括玻璃管對火焰顏色的影響)
48.學會:氫氣燃燒產物的檢驗方法。
49.學會:學會兩種基本操作:蒸發和過濾。
50.知道:硬水的概念及其危害。
51.了解:自然水和純凈水、軟水與硬水的鑒別方法。
52.了解:水資源的保護、水資源的綜合利用和開發、節約用水等社會問題。並能進行簡要的闡述。
【第3章 物質構成的奧秘】
〖第一節 用微粒的觀點看物質〗
53.理解:建立「物質是由微粒構成的」、「微粒是不斷運動的」、「微粒之間有空隙」、「氣體中,微粒之間的距離比固體液體大」等基本觀點。
54.學會:探究上述觀點的實驗方法。
〖第二節 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
55.理解:分子、原子、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三種重要微粒。能分辨常見物質的構成微粒(對於離子,只要求知道NaCl、CaCl2、CaCO3是由離子構成的;對於原子,只要求知道金屬單質、金剛石、二氧化硅、硅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會用分子、原子、離子等概念描述物質的構成。
56.了解:不同的物質具有不同的性質,這是由於構成不同物質的微粒不同。
57.了解: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化學變化中所發生的改變過程,進而了解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等基本原理。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58.了解:分子、原子、離子等基本微粒是實際存在的,也是非常微小的。
59.了解:原子內部結構的探索過程。知道作出重要貢獻的兩位科學家及其著名實驗。
60.理解:原子內部的構成(只考到原子核和電子的層次,不涉及質子和中子)及帶電情況、質量分布情況。
61.理解: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的定義,掌握相關計算。
62.知道:離子與原子之間是通過得失電子相互轉化的,並注意電荷數與得失電子數的關系。能以食鹽為例進行簡要說明。
63.學會:離子符號書寫方法,並記住下列離子符號(H+、OH—、Cl—、Na+、Ca2+、Mg2+、SO42—、CO32—)。
〖第三節 組成物質的化學元素〗
64.了解:元素的概念。
65.學會:書寫常見元素的元素符號。會用元素的概念描述物質的組成。理解元素符號的兩種代表意義。
66.理解:能從分子原子元素的層次理解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等概念。並能對常見物質加以區分。
67.記住:地殼中元素含量的前5位:O、Si、Al、Fe、Ca。海洋、人體、太陽中元素含量的前兩位:O、H。地核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鐵元素。
68.了解:人體「必須元素」中的大量元素:O、C、H、N、Ca、P、S、K,「微量元素」:Fe、Cu、Mn、Zn、Co、I。並了解Ca、Zn、I、Se等元素的缺乏症,Ga、Se的過量症。
〖第四節 物質組成的表示方法〗
69.了解:純凈物都有固定的元素組成。
70.掌握:常見物質化學式的書寫。
71.學會:通過化學式,判斷物質類別、計算組成元素質量比、判斷分子構成、計算未知元素化合價和相對原子質量。
72.記住:常見元素、原子團的化合價。
73.學會:根據化合價書寫化學式、根據化學式計算化合價的簡要方法、技巧與原理。含字母代替元素符號及含未知數的化學式計算不作要求。
74.知道:簡單化合物的中文命名原則、化學式書寫原則。能根據常見物質的化學式讀出中文名稱,或由中文名稱寫出化學式。
75.學會:根據化學式,解決簡單混合物成分分析的計算問題。並能綜合應用中間量等基本計算技巧進行簡單的計算和判斷。含字母未知數的化學式計算、雜質大於兩種、純技巧型計算等不作要求。側重考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如:只含銅、氧兩種元素的固體樣品9.0克,測得其中含銅元素的質量為8.0克。已知銅的氧化物有CuO和Cu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不超過此題難度)
A、固體樣品的組成只有2種情況 B、固體樣品一定是CuO與Cu2O的混合物
C、固體樣品可能是Cu2O D、若固體樣品由兩種物質組成,則其中一種質量分數為4/9
【第4章 燃燒 燃料】
〖第一節 燃燒與滅火〗
76.了解:火是一種現象。燃燒是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知道燃燒一定發光、發熱、不一定要有氧氣參加。但初中階段不刻意考查有無氧氣參加。
77.理解:燃燒的三個條件。並會用來解釋生活中一些相關的現象。
78.了解:了解碳氫化合物在什麼條件下會發生完全燃燒或不完全燃燒,知道兩種情況下燃燒產物、燃燒快慢、放熱多少等方面的差別。了解不完全燃燒帶來的負面影響。
79.了解:CO對人體產生毒害的機理。了解CO產生的主要途徑,具有預防大氣污染的意識。
80.了解:爆炸形成的條件,可燃物燃燒劇烈程度的影響因素。懂得常見易燃、易爆物的儲存、運輸、使用的注意點,熟悉相關標志。
81.了解:可燃性氣體或粉塵發生爆炸的條件。了解爆炸極限的概念。知道引爆的常見因素(明火、電火花、高溫、撞擊等)。
82.理解:滅火的基本原理和常見方法。
83.學會:常見火災的處理方法。在被困火災區時,能懂得區分不同情況的自救方法。
84.了解:常見滅火器材及其使用方法、適用范圍(主要指泡沫滅火器、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的適用范圍)。
〖第二節 定量認識化學變化〗
85.理解:質量守恆定律的內涵,知道用微粒的觀點從微觀上解釋守恆的原因。了解通過實驗確定物質元素組成的基本原理(如:水的電解、有機物燃燒等)。
86.了解:化學方程式書寫的基本原則,學會依據質量守恆原理推算未知物化學式的方法。
87.學會:熟練書寫常見化學變化的化學方程式。
全書應掌握方程式共有:
一. 物質與氧氣的反應:
(1)單質與氧氣的反應:
1. 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點燃 2MgO
2. 鐵在氧氣中燃燒:3Fe + 2O2 點燃 Fe3O4
3. 鋁在空氣中燃燒:4Al + 3O2 點燃 2Al2O3
4. 銅在空氣中受熱:2Cu + O2 加熱 2CuO
5. 氫氣中空氣中燃燒:2H2 + O2 點燃 2H2O
6.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4P + 5O2 點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氣中燃燒: S + O2 點燃 SO2
8. 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 + O2 點燃 CO2
9. 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 + O2 點燃 2CO
(2)化合物與氧氣的反應:
10. 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 + O2 點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 + 2O2 點燃 CO2 + 2H2O
12. 二氧化硫與氧氣反應:2SO2 + O2 塵埃 2SO3
二.幾個分解反應:
13. 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電 2H2↑+ O2 ↑
14. 加熱碳酸氫銨:NH4HCO3 ==== NH3↑ + H2O + CO2 ↑
15. 加熱高錳酸鉀:2KMnO4 加熱 K2MnO4 + MnO2 + O2↑
16. 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2H2O2 MnO2 2H2O + O2↑
17. 碳酸不穩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 高溫 CaO + CO2↑
三.呼吸、光合作用:
19. 呼吸作用: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20. 光合作用:6CO2 + 6H2O 光照 葉綠素 C6H12O6 + 6O2
四.氧化還原反應
2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3CO+ Fe2O3 加熱 2Fe + 3CO2
五.單質、氧化物、酸、鹼、鹽的相互關系
(1)金屬單質 + 酸 -------- 鹽 + 氫氣 (置換反應)
22. 鋅和稀硫酸反應:Zn + H2SO4 === ZnSO4 + H2↑
23. 鐵和稀硫酸反應:Fe + H2SO4 === FeSO4 + H2↑
24. 鎂和稀硫酸反應:Mg + H2SO4 === MgSO4 + H2↑
25. 鋁和稀硫酸反應: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26. 鋅和稀鹽酸反應:Zn + 2HCl === ZnCl2 + H2↑
27. 鐵和稀鹽酸反應:Fe + 2HCl === FeCl2 + H2↑
28. 鎂和稀鹽酸反應:Mg+ 2HCl === MgCl2 + H2↑
29. 鋁和稀鹽酸反應:2Al + 6HCl === 2AlCl3 + 3H2↑
(及此類的具有相同規律的、常見物質參加的反應。)
(2)金屬單質 + 鹽(溶液) ------- 另一種金屬 + 另一種鹽
30. 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 + CuSO4 === FeSO4 + Cu
31. 鋅和硫酸銅溶液反應:Zn + CuSO4 === ZnSO4 + Cu
(及此類的具有相同規律的、常見物質參加的反應。)
(3)金屬氧化物 +酸 -------- 鹽 + 水
32. 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3. 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及此類的具有相同規律的、常見物質參加的反應。)
(4)非金屬氧化物 +鹼 -------- 鹽 + 水
34. 苛性鈉暴露在空氣中變質: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5. 消石灰放在空氣中變質:Ca(OH)2 + CO2 ==== CaCO3 ↓+ H2O
(5)酸 + 鹼 -------- 鹽 + 水
36. 鹽酸和燒鹼起反應:HCl + NaOH ==== NaCl +H2O
37. 鹽酸和氫氧化鉀反應:HCl + KOH ==== KCl +H2O
38. 鹽酸和氫氧化銅反應: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39. 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40. 氫氧化鋁葯物治療胃酸過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41. 硫酸和燒鹼反應: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2. 硫酸和氫氧化鉀反應: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43. 硫酸和氫氧化銅反應: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44. 硝酸和燒鹼反應:HNO3+ NaOH ==== NaNO3 +H2O
45. 氨水和硫酸:2NH3•H2O + H2SO4 ==== (NH4)2SO4 + 2H2O
(及此類的具有相同規律的、常見物質參加的反應。)
(6)酸 + 鹽 -------- 另一種酸 + 另一種鹽
46. 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47. 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8. 硫酸和碳酸鈉反應: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及其它類似的酸與碳酸鹽的反應。)
(7)鹼 + 鹽 -------- 另一種鹼 + 另一種鹽
49. 氫氧化鈉與硫酸銅: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50. 氫氧化鈣與硫酸銅:Ca(OH)2+ CuSO4 ==== Cu(OH)2↓ + CaSO4
五.其它反應:
51. 二氧化碳溶解於水:CO2 + H2O === H2CO3
52. 二氧化硫溶於水:SO2 + H2O ==== H2SO3
53. 三氧化硫溶於水:SO3 + H2O ==== H2SO4
54. 生石灰溶於水:CaO + H2O === Ca(OH)2
88.掌握:熟練掌握化學方程式書寫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會根據提供的信息書寫陌生反應的方程式。
89.理解: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基本原理。知道它和化學式計算在本質上是相同的。
90.掌握: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各物質的微粒數目比、質量比。並熟練掌握根據一個化學方程式進行的計算。重視計算格式的規范。計算的難度控制在中等難度的范圍內,不過分強調技巧,注重應用性。
〖第三節 化石燃料的利用〗
91.知道:煤、石油、天然氣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其中,煤被稱為「工業的糧食」,石油被成為「工業的血液」。
92.了解:我國是用煤最早、開採石油和天然氣最早的國家,但我國化石燃料資源分布不均勻。了解「西氣東輸」的意義。
93.知道:煤、石油、天然氣的主要成分及所含元素。
94.了解:化石燃料的燃燒帶來的污染:溫室效應、熱污染、大氣污染。知道化石燃料一般都含硫,燃燒後會產生:SO2、CO、粉塵。
95.了解:煤和石油加工煉制的基本原理。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了解化石燃料綜合利用的意義。
【第5章 金屬與礦物】
〖第一節 金屬與金屬礦物〗
96.了解:金屬通常所具有的一些物理特性。能區分常見的金屬和非金屬;認識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金屬的用途、存在形式與其性質的關系。
97.知道:常見的金屬與氧氣、酸溶液的反應,鐵與硫酸銅之間的反應及置換反應的概念。
98.知道:
鐵礦
銅礦
鋁礦
〖第二節 鐵的冶煉 合金〗
99.了解:生鐵的冶煉原理及相關實驗的現象、操作過程、設計注意點。
100.記住:煉鐵的設備、原料;生鐵、鋼的含碳量。
101.了解:煉鋼的基本原理。生鐵和鋼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別。能舉例說出生鐵、鋼在生活中的典型用途。對煉鐵設備的結構有初步認識。
102.了解:合金的概念、金屬材料的包含范疇。知道青銅、不銹鋼、武得合金的主要組成元素。知道合金的組成成分與理化特性的關系。了解合金的硬度、熔點與其成分金屬相比的特點。
103.知道:含雜質的化學方程式的計算。一步變化,以聯系生產實際的計算為主。
〖第三節 金屬的防護和回收〗
104.了解:金屬銹蝕的原理,尤其是鐵製品銹蝕的原理及影響因素,並學會利用控制變數法探究金屬生銹的條件。
105.知道:鐵銹的主要成分(Fe2O3),除銹的方法以及防止金屬銹蝕的一般方法。
106.知道:廢舊金屬對環境的污染,認識回收金屬的重要性,提高資源意識和環保意識。
〖第四節 石灰石的利用〗
107.了解:石灰石的主要用途。知道常見的含碳酸鈣的物質。
108.學會:碳酸鹽的檢驗。知道「草木灰」、「碳銨」的成分。
109.理解:CaCO3、CaO、Ca(OH)2三種物質之間的相互轉化,掌握相關化學方程式。並能與生產生活相聯系。知道生石灰可做乾燥劑並溶解放熱。
下冊部分
【第6章 溶解現象】
〖第一節 物質的溶解〗
110.認識:認識溶解現象,知道常見懸濁液、乳濁液。
111.了解: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知道溶液在生產生活、科研實驗中的重要作用。
112.知道常見乳化現象。
113.了解:溶解過程伴隨的能量變化。熟悉硝酸銨吸熱、氫氧化鈉放熱現象,並了解其在實驗室中的用途。
114.了解:了解常見物質溶於水後溶液凝固點、沸點、導電性的變化,並知道其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溶液導電的原因(電離產生自由移動的離子)。
〖第二節 溶液組成的表示〗
115.學會:分辨常見溶液中的「溶質」和「溶劑」。
116.理解:理解溶質質量分數的定義,理解溶液、溶劑、溶質的質量關系。
117.學會:學會一定溶質質量分數溶液的配製方法及相關計算(溶質只限於一種),熟知實驗步驟、儀器、注意點、質量體積的換算,以及嚴格的書寫格式。能讀懂試劑瓶標簽的文字含義。區別溶質為液態、固態時的不同配製方法。
〖第三節 物質的溶解性〗
118.知道:醫用生理鹽水是質量分數為0.9%的氯化鈉溶液;學會利用控制變數法探究影響物質溶解性因素。
119.知道:酒精、汽油、氯仿、苯、香蕉水等是常用的有機溶劑。
120.了解: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概念。熟悉常見溶質的飽和、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方法。
121.了解溶解度的涵義。學會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線,查閱有關物質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依據給定的數據繪制溶解度曲線。
122.了解:氣體溶解度與溫度、壓強的關系(不要求掌握氣體溶解度概念)。
123.了解:結晶的概念。
124.學會:使溶質結晶的常用方法(蒸發、降溫等)。並會在解決分離、提純等時加以靈活運用。
【第7章 應用廣泛的酸鹼鹽】
〖第一節 溶液的酸鹼性〗
125.知道:什麼是酸性溶液、什麼是鹼性溶液;能說出生活中常見物質的酸鹼性(純鹼、肥皂水、石灰水、氨水、食鹽水、蔗糖水、食醋、胃液等);會用酸鹼指示劑、石蕊試紙、pH試紙檢驗溶液的酸鹼性。
126.了解:溶液酸鹼度的表示方法(pH)。學會pH試紙的正確使用。知道測定酸鹼度的常用材料或儀器(pH試紙、精密pH試紙、pH計)。
127.知道:酸鹼性對生命活動和農作物生長的影響。知道大多數農作物適宜在中性土壤里生長、雨水略顯酸性、酸性過強則為酸雨、酸雨對環境危害很大。(不要求記憶具體數據)。
〖第二節 常見的酸和鹼〗
128.了解:「酸性」和「酸」的聯系和區別,「鹼性」和「鹼」的聯系和區別。
129.學會:嗅聞化學試劑氣味的方法。
130.理解:常見酸化學性質:與活潑金屬反應產生鹽和氫氣;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產生鹽和水;與碳酸鹽反應產生鹽和水和二氧化碳。並能觸類旁通,理解它們所能發生的其它類似反應。
131.知道:酸性溶液中含有的H+使它們具有了上述通性。
132.記住:氫氧化鈣的兩個俗名、顏色、狀態、溶解性;氨水(氨氣的水溶液)的氣味;氨水的類別(也屬於鹼的溶液);氫氧化鈉的三個俗名、顏色、狀態、吸水性(易潮解)、溶解放熱、溶解性。
133.理解: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氫氧化鉀水溶液及氨水的以下性質:與酸鹼指示劑作用;與CO2反應;與硫酸銅反應生成鹼和鹽。並能觸類旁通,理解它們所能發生的其它類似反應,並能進行簡單的遷移。
134.知道:鹼性溶液中含有的OH—使它們具有了上述通性。
135.理解:復分解反應的定義。會分辨常見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並知道復分解反應前後各種元素化合價不變的規律。
〖第三節 酸和鹼的反應〗
136.理解:中和反應的定義。
137.了解:酸鹼中和反應過程中溶液溫度、酸鹼性的變化情況及酸鹼指示劑在實驗中的作用。能用酸鹼中和的原理解釋某些生產生活中的現象。
138.了解:判別常見的鹽。知道食鹽與鹽的聯系與區別。熟悉食鹽、大理石、明礬、小蘇打(碳酸氫鈉)、大多數化肥的主要成分都屬於鹽類物質。了解鈉鹽、鹽酸鹽等分類名詞的含義。
139.記住:部分酸鹼鹽的溶解性:鉀鹽、鈉鹽、銨鹽、硝酸鹽皆可溶;碳酸鹽、磷酸鹽大多數不溶;碳酸鈣、碳酸鋇(白色)、硫酸鋇(白色)、氯化銀(白色)、氫氧化銅(藍色)不溶;氫氧化鈣、硫酸鈣微溶;銅離子、鐵離子、亞鐵離子的溶液的顏色分別為藍色、黃色、淺綠色,高錳酸鉀溶液為紫紅色。
140.酸鹼鹽之間只涉及教材正文中出現過的反應。不考查復雜的反應規律方面的推斷與實驗題,重在考查生產生活、科研實驗方面的應用能力。當將復分解反應的基本條件作為信息提供時,能應用此規律進行簡單的酸鹼鹽相互反應的判別與推理、解決未知物的鑒別與混合物的分離等問題。
141.理解:常見金屬單質的金屬活動性順序。以此為依據判斷金屬與酸的置換反應能否發生、判斷金屬與鹽的置換反應能否發生、了解反應速度與金屬活動性的關系,並能分析此類問題中的質量變化關系、讀懂相關問題的函數圖象。(鉀、鈣、鈉三種強金屬單質與水的反應、硝酸與濃硫酸的強氧化性等不在考查范圍)
142.學會:設計簡單的小實驗判別3種以內金屬單質的活動性順序。
〖第四節 酸、鹼、鹽的應用〗
143.知道:工業上的「三酸兩鹼」是指硫酸、鹽酸、硝酸和燒鹼、純鹼。知道侯德榜在純鹼製造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
144.了解:常見酸鹼鹽的主要、典型用途:(見教材表7-6)
145.知道:海水中含豐富食鹽,可用於生產食鹽。
146.了解:常見化肥分為氮肥、磷肥、鉀肥、復合肥,能分別舉例,能根據化學式判斷類別。
147.了解:豆科植物利用根瘤菌固氮。農家肥與化肥的各自主要優缺點。
148.學會:氨氣的檢驗方法,並掌握用此方法檢驗銨態氮肥。
149.學會:濃硫酸稀釋的方法,知道濃硫酸的溶解放熱、密度大於水、強腐蝕性等特性,知道違規操作的後果。
150.了解:有鹹味的工業用鹽亞硝酸鈉(NaNO2)有毒、許多重金屬鹽(鉛、銅、汞鹽)有毒。
151.學會:能運用所學知識,對常見酸鹼鹽進行一般的鑒別、分離、定性測定(SO42--、Cl—的檢驗不作為學生必備知識),以及簡單的定量測定等實驗處理。能學以致用,解決簡單的生產生活問題。
【第8章 食品中的有機化合物】
〖第一節 什麼是有機化合物〗
152.理解:有機化合物、無機化合物的定義,熟知幾種定義中例外的物質。
153.知道:有機物的多樣性;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能說出常見食物中富含的營養物質:大米、麵粉——澱粉;青菜、水果——維生素;青菜——纖維素;食用油——油脂;魚、肉、牛奶——蛋白質。知道人體所需營養成分主要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無機鹽、水,前四種均為有機物,且均含碳、氫、氧三種元素(蛋白質還含有氮等元素)。
〖第二節 澱粉和油脂〗
154.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自然界物質、能量循環中的意義。
155.知道:糖類又稱碳水化合物,纖維素、澱粉、蔗糖、葡萄糖等屬於糖類。
156.知道:葡糖糖是人體中直接提供能量的能源物質。
157.學會:澱粉、葡萄糖的檢驗方法。
158.知道:食品中的許多油類均屬於油脂類食物,知道「油」和「脂」的區別。知道脂肪在人體中能量貯存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節 蛋白質和維生素〗
159.知道:蛋白質在人體物質建構、新陳代謝中具有重要作用。
160.了解:蛋白質在水中可溶,在飽和硫酸銨溶液中難溶;在加熱、濃硝酸、重金屬鹽、甲醛中會發生變性,失去生理功能。知道黃麴黴素對人體的危害。
161.了解:維生素在人體中含量雖少,但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且許多種類的維生素人體不能合成,必須從食物中獲取。具體各種維生素的生理作用及存在不納入考試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