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化驗室存在哪些化學中毒的途徑

化驗室存在哪些化學中毒的途徑

發布時間:2022-06-23 05:29:38

Ⅰ 實驗室里中毒的方式有哪三種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

Ⅱ 化學實驗室安全措施

化學實驗室的安全措施點擊數:852 次 錄入時間:2010/3/18 17:22:00 編輯:zhuofuyu (一)防火與滅火

化學實驗室的易燃.易爆物品需定期檢查,使用時遠離火種,也不能與強氧化劑接觸.

實驗室里嚴禁吸煙,嚴禁生火取暖;家用電器用品要經常檢修,防止絕緣不良而短路或超負荷而引起線路起火.一旦發生火災應立即移開可燃物,切斷電源,停止通風.對小面積的火災,應立即用濕布.沙子等覆蓋燃燒物,隔絕空氣使停火熄滅.火災發生應立即報警,根據燃燒物性質使用相應的滅火器,進行搶救,以減少損失.常用的滅火器有以下幾種:

1.二氧化碳滅火器:適用於電器起火.

2.乾粉滅火器:用於撲滅可燃氣體,油類,電器設備,物品,文件資料等初起火災.

3.1211滅火機:高效滅火劑,使用於油類,有機溶劑,高壓電器設備和精密儀器等的起火.

4.泡沫式滅火器:適於油類和一般起火.

(二)一般傷害事故的處理

實驗室配置葯箱,內放常用醫葯用品:

消毒劑:75%酒精,0.1%碘酒,3%雙氧水,酒精棉球。

燙傷葯:玉樹油,藍油烴,燙傷葯,凡士林。

創傷葯:紅葯水,龍膽汁,消炎粉。

化學灼傷葯:5%的碳酸氫鈉溶液,1%的硼酸,2%的醋酸,氨水,2%的硫酸銅溶液。

治療用品:葯棉,紗布,護創膠,綳帶,鑷子等。

1. 割傷處理:傷口保持清潔,傷口內如有異物應小心取出,然後用酒精棉清洗,塗上紅葯水,必要時敷上消炎粉包紮,嚴重時採取止血措施,送往醫院。

2. 燙傷和燒傷的處理:可在傷處塗上玉樹油或75%酒精後塗藍油烴。如果傷面較大,深度達真皮,應小心用75%酒精處理,並塗上燙傷油膏後包紮,送往醫院。

3. 化學灼傷處理方法:如果沾上濃硫酸,切忌用水沖洗,先用棉布吸取濃硫酸,再用水沖洗,接著用3%~5%的碳酸氫鈉溶液中和,最後用水清洗。必要時塗上甘油,若有水泡,應塗上龍膽汁。至於其他酸灼傷,可立即沖洗,然後進行處理。若被鹼灼傷時先用水沖洗,然後用3%的硼酸或2%的醋酸清洗。如果酸鹼濺入眼內,應先用水沖洗,再5%的碳酸氫鈉溶液或2%的醋酸清洗.

(三)中毒的急救措施 化學中毒有三條途徑:

1,通過呼吸道吸入有毒的氣體,粉塵,煙霧而中毒;

2.通過消化道誤服而中毒;

3.通過接觸皮膚而中毒。

在實驗室發生中毒時,必須採取緊急措施,同時,緊急送往醫院醫治,常用的急救措施有以下幾種:

1. 呼吸系統中毒,應使中毒者撤離現場。轉移到通風良好的地方,讓患者呼吸新鮮的空氣。清者會較快恢復正常。若發生休克昏迷,可給患者吸入氧氣及人工呼吸,並迅速送往醫院。

2. 消化道中毒應立即洗胃,常用的洗胃液有食鹽水,肥皂水,3%~5%的碳酸清鈉溶液,邊洗邊催吐,洗到基本沒有毒物後服用生雞蛋清,牛奶,面湯等解毒劑。

3. 皮膚,眼,鼻,咽喉受毒物侵害時,應立即用大量的清水沖洗(濃硫酸先用干布擦乾),具體措施和化學灼傷處理相同。

(四)觸電事故的急救措施

人體接觸電的電壓高過一定值(36伏)就可引起觸電,特別是手腳潮濕更容易觸電。發生觸電時,應迅速切斷電源,將患者上衣解開進行人工呼吸,切忌注射興奮劑。當患者恢復呼吸立即送往醫院治療。

Ⅲ 實驗室需要有哪些安全措施

1、實驗室內必須存放一定數量的消防器材,將其放置在便於取用的明顯位置,指定專人管理,並且按要求定期檢查、更換。

2、實驗室內存放的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如氫氣等)需與火源、電源保持一定距離,不得隨意堆放。使用和儲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實驗室,嚴禁煙火。

3、不得亂接亂拉電線,不得超負荷用電,實驗室內不得有裸露的電線頭,嚴禁用金屬絲代替保險絲,電源開關箱內不得堆放物品。

4、電器設備和線路、插頭插座應經常檢查,保持完好狀態,發現可能引起火花、短路、發熱和絕緣破損、老化等情況必須及時通知電工進行修理。電加熱器、電烤箱等設備應做到人走電斷。

5、可燃性氣體鋼瓶與助燃氣體鋼瓶不得混合放置,各種鋼瓶不得靠近熱源、明火,要有防曬措施,禁止碰撞與敲擊,保持油漆標志完好,必須有固定裝置固定,以防傾倒,專瓶專用。

6、使用的可燃性氣瓶,一般應放置室外陰涼和空氣流通的地方,用管道通入室內,氫、氧和乙炔不能混放一處,要與使用的火源保持一定距離。

7、實驗室內未經批准、備案,不得使用大功率用電設備,以免超出用電負荷。

8、嚴禁在樓內走廊上堆放物品,保證消防通道暢通。

9、各實驗室將收集的各類廢液、廢物統一運送至實驗室設備管理處下設的廢物回收庫,由相關部門按規定處置。

(3)化驗室存在哪些化學中毒的途徑擴展閱讀:

實驗室是進行實驗和試驗的場所,是科學研究的基地,對人類科技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實驗室按歸屬主要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從屬於大學或者由大學代管的實驗室;

第二類實驗室屬於國家機構,有的甚至是屬於國際機構;

第三類實驗室直接歸屬於工業、企業部門,為工業技術的開發與研究服務。

如果按學科功能分類,實驗室一般可分為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包括實驗脊椎動物和昆蟲)、化學實驗實驗室、機械電子類實驗室三類。

Ⅳ 化驗室危險源有那些

摘要 化驗室一般存在的危險源有:火災和爆炸,

Ⅳ 請簡述化學品侵入人體的途徑及防護措施

通過網上可以看到牛人整理的信息:

「目前世界上大約有800萬種化學物質,其中常用的化學品就有7萬多種,且每年還有上千種新的化學品問世。在品種繁多的化學品中,有許多系有毒化學物質,在生產、使用、貯存和運輸過程中有可能對人體產生危害,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和造成巨大災難性事故。例如,1991年江西上饒地區發生了一甲胺急性中毒特大事故,中毒人數達到150餘人,39人死亡;1984年印度博帕爾市發生的大量異氰酸甲酯泄漏事件,造成20萬人中毒,2500人死亡,舉世震驚。因此,了解和掌握有毒化學物質對人體危害的基本知識,對於加強有毒化學物質的管理,防止其對人體的危害和中毒事故的發生,無論對管理人員還是工人,都是十分必要的。
1、毒物的分類
毒物的分類方法有多種,而常用的分類方法是將毒物分為以下幾類。
1.1金屬和類金屬
常見的金屬和類金屬毒物有鉛、汞、錳、鎳、鈹、砷、磷及其化合物等。
1.2刺激性氣體
是指對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氣體。它是化學工業常遇到的有毒氣體。刺激性氣體的種類甚多,最常見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氣、氟化氫、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酸等。
1.3窒息性氣體
是指能造成機體缺氧的有毒氣體。窒息性氣體可分為單純窒息性氣體、血液窒息性氣體和細胞窒息性氣體。如氮氣、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氣、氰化氫、硫化氫等。
1.4農葯
包括殺蟲劑、殺菌劑、殺蟎劑、除草劑等。農葯的使用對保證農作物的增產起著重要作用,但如生產、運輸、使用和貯存過程中末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可引起中毒。
1.5有機化合物
大多數屬有毒有害物質,例如應用廣泛的有機溶劑,如苯、甲苯、二甲苯、二硫化碳、汽油、甲醇、丙酮等;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等。
1.6高分子化台物
高分子化合物本身無毒或毒性很小,但在加工和使用過程中,可釋放出遊離單體對人體產生危害,如酚醛樹脂遇熱釋放出苯酚和甲醛而具有刺激作用。某些高分子化合物由於受熱、氧化而產生毒性更為強烈的物質,如聚四氟乙烯塑料受高熱分解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八氟異丁烯,吸入後引起化學性肺炎或肺水腫。高分子化合物生產中常用的單體多數對人體有危害。
2、毒物進入人體的途徑
毒物可經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進入體內,在工業生產中,毒物主要經呼吸道和皮膚進入體內,亦可經消化道進入,但比較次要。
2.1呼吸道
是工業生產中毒物進入體內的最重要的途徑。凡是以氣體、蒸氣、霧、煙、粉塵形式存在的毒物,均可經呼吸道侵入體內。人的肺臟由億萬個肺泡組成,肺泡壁很薄,壁上有豐富的毛細血管,毒物一旦進入肺臟,很快就會通過肺泡壁進入血循環而被運送到全身。通過呼吸道吸收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其在空氣中的濃度,濃度越高,吸收越快。
2.2皮膚
在工業生產中,毒物經皮膚吸收引起中毒亦比較常見。脂溶性毒物經表皮吸收後,還需有水溶性,才能進一步擴散和吸收,所以水、脂皆溶的物質(如苯胺)易被皮膚吸收。
2.3消化道
在工業生產中,毒物經消化道吸收多半是由於個人衛生習慣不良,手沾染的毒物隨進食、飲水或吸煙等而進入消化道。進入呼吸道的難溶性毒物被清除後,可經由咽部被咽下而進入消化道。
3、毒物在體內的過程
3.1分布
毒物被吸收後,隨血液循環(部分隨淋巴液)分布到全身。當在作用點達到一定濃度時,就可發生中毒。毒物在體內各部位分布是不均勻的,同一種毒物在不同的組織和器官分布量有多有少。有些毒物相對集中於某組織或器官中,例如鉛、氟主要集中在骨質,苯多分布於骨髓及類脂質。
3.2生物轉化
毒物吸收後受到體內生化過程的作用,其化學結構發生一定改變,稱之為毒物的生物轉化。其結果可使毒性降低(解毒作用)或增加(增毒作用)。毒物的生物轉化可歸結為氧化、還原、水解及結合。經轉化形成的毒物代謝產物排出體外。
3.3排出
毒物在體內可經轉化後或不經轉化而排出。毒物可經腎、呼吸道及消化道途徑排出,其中經腎隨尿排出是最主要的途徑。尿液中毒物濃度與血液中的濃度密切相關,常測定尿中毒物及其代謝物,以監測和診斷毒物吸收和中毒。
3.4蓄積
毒物進入體內的總量超過轉化和排出總量時,體內的毒物就會逐漸增加,這種現象就稱之為毒物的蓄積。此時毒物大多相對集中於某些部位,毒物對這些蓄積部位可產生毒作用。毒物在體內的蓄積是發生慢性中毒的基礎。
4、對人體的危害
有毒物質對人體的危害主要為引起中毒。中毒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
毒物一次短時間內大量進入人體後可引起急性中毒;小量毒物長期進入人體所引起的中毒稱為慢性中毒;介於兩者之間者,稱之為亞急性中毒。接觸毒物不同,中毒後出現的病狀亦不一樣;現按人體的系統或器官將毒物中毒後的主要病狀分述如下。
4.1呼吸系統
在工業生產中,呼吸道最易接觸毒物,特別是刺激性毒物,一旦吸入,輕者引起呼吸道炎症,重者發生化學性肺炎或防水腫。常見引起呼吸系統損害的毒物有氯氣、氨、二氧化硫、光氣、氮氧化物,以及某些酸類、酯類、磷化物等。
4.1.1急性中毒
4.1.1.1急性呼吸道炎
刺激性毒物可引起鼻炎、咽喉炎、聲門水腫、氣管支氣管炎等,症狀有流涕、噴嚏、咽痛、咳嗽、咯痰、胸悶、胸痛、氣急、呼吸困難等。
4.1.1.2化學性肺炎
肺臟發生炎症,比急性呼吸道炎更嚴重。患者有劇烈咳嗽、咳痰(有時痰中帶血絲)、胸悶、胸痛、氣急、呼吸困難、發熱等。
4.1.1.3化學性肺水腫
患者肺泡內和肺泡間充滿液體,多為大量吸入刺激性氣體引起,是最嚴重的呼吸道病變,搶救不及時可造成死亡。患者有明顯的呼吸困難,皮膚、黏膜青紫(紫紺),劇咳,帶有大量粉紅色泡沫痰,煩躁不安等。
4.1.2慢性影響
長期接觸鉻及砷化合物,可引起鼻黏膜糜爛、潰瘍甚至發生鼻中隔穿孔。長期低濃度吸人刺激性氣體或粉塵,可引起慢性支氣管炎,重者可發生肺氣腫。某些對呼吸道有致敏性的毒物,如甲苯二異氰酸酯(TDI)、乙二胺等,可引起哮喘。
4.2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由中樞神經(包括腦和脊髓)和周圍神經(由腦和脊髓發出,分布於全身皮膚、肌肉、內臟等處)組成。有毒物質可損害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主要侵犯神經系統的毒物稱為「親神經性毒物」。
4.2.1神經衰弱綜合症
這是許多毒物慢性中毒的早期表現。患者出現頭痛、頭暈、乏力、情緒不穩、記憶力減退、睡眠不好、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
4.2.2周圍神經病
常見引起周圍神經病的毒物有鉛、鉈、砷、正已烷、丙烯醯胺、氯丙烯等。毒物可侵犯運動神經、感覺神經或混合神經。表現有運動障礙,四肢遠端的手套、襪套樣分布的感覺減退或消失,反射減弱,肌肉萎縮等,嚴重者可出現癱瘓。
4.2.3中毒性腦病
中毒性腦病多是由能引起組織缺氧的毒物和直接對神經系統有選擇性毒性的毒物引起。前者如一氧化碳、硫化氫、氰化物、氮氣、甲烷等;後者如鉛、四乙基鉛、汞、錳、二硫化碳等。急性中毒性腦病是急性中毒中最嚴重的病變之一,常見症狀有頭痛、頭暈、嗜唾、視力模糊、步態蹣跚,甚至煩躁、抽搐、驚厥、昏迷等。可出現精神症狀、癱瘓等,嚴重者可發生腦疝而死亡。慢性中毒性腦病可有痴呆型、精神分裂症型、震顫麻痹型、共濟失調型等。
4.3血液系統
在工業生產中,有許多毒物能引起血液系統損害。如:苯、砷、鉛等,能引起貧血;苯、琉基乙酸等能引起粒細胞減少症;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可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血症,患者突出的表現為皮膚、黏膜青紫;氧化砷可破壞紅細胞,引起溶血;苯、三硝基甲苯、砷化合物、四氯化碳等可抑製造血機能,引起血液中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發生再生障礙性貧血;苯可致白血症已得到公認,其發病率為0.14‰。
4.4消化系統
有毒物質對消化系統的損害很大。如:汞可致汞毒性口腔炎,氟可導致「氟斑牙」;汞、砷等毒物,經口侵入可引起出血性胃腸炎;鉛中毒,可有腹絞痛;黃磷、砷化合物、四氮化碳、苯胺等物質可致中毒性肝病。
4.5循環系統
常見的有:有機溶劑中的苯、有機磷農葯以及某些刺激性氣體和窒息性氣體對心肌的損害,其表現為心慌、胸悶、心前區不適、心率快等;急性中毒可出現的休克;長期接觸;氧化碳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等等。
4.6泌尿系統
經腎隨尿排出是有毒物質排出體外的最重要的途徑,加之腎血流量豐富,易受損害。泌尿系統各部位都可能受到有毒物質損害,如慢性鈹中毒常伴有尿路結石,殺蟲脒中毒可出現出血性膀胱炎等,但常見的還是腎損害。不少生產性毒物對腎有毒性,尤以重金屬和鹵代烴最為突出。如汞、鉛、鉈、鎘、四氯化碳、氯仿、六氟丙烯、二氯乙烷、溴甲烷、溴乙烷、碘乙烷等。
4.7骨駱損害
長期接觸氟可引起氟骨症。磷中毒下頜改變首先表現為牙槽嵴的吸收,隨著吸收的加重發生感染,嚴重者發生下頜骨壞死。長期接觸氯乙烯可致肢端溶骨症,即指骨末端發生骨缺損。鎘中毒可發生骨軟化。
4.8眼損害
生產性毒物引起的眼損害分為接觸性和中毒性兩類。前者是毒物直接作用於眼部所致;後者則是全身中毒在眼部的改變。接觸性眼損害主要為酸、鹼及其他腐蝕性毒物引起的眼灼傷。限部的化學灼傷重者可造成終生失明,必須及時救治。引起中毒性眼病最典型的毒物為甲醇和三硝基甲苯。甲醇急性中毒的眼部表現有視覺模糊、眼球壓痛、畏光、視力減退、視野縮小等,嚴重中毒時有復視、雙目失明。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的主要臨床表現之一為中毒性白內障,即眼晶狀體發生混濁,混濁一旦出現,停止接觸不會消退,晶狀體全部泥濁時可導致失明。
4.9皮膚損害
職業性皮膚病是職業性疾病中最常見、發病率最高的職業性傷害,其中化學性因素引起者佔多數。根據作用機制不同引起皮膚損害的化學性物質分為:原發性刺激物、致敏物和光敏感物。常見原發性刺激物為酸類、鹼類、金屑鹽、溶劑等;常見皮膚致敏物有金屬鹽類(如鉻鹽、鎳鹽)、合成樹脂類、染料、橡膠添加劑等;光敏感物有瀝青、焦油、吡啶、蒽、菲等。常見的疾病有接觸性皮炎、油疹及氯唑瘡、皮膚黑變病、皮膚潰瘍、角化過度及疲裂等。
4.10化學灼傷
化學灼傷是化工生產中的常見急症。是化學物質對皮膚、黏膜刺激、腐蝕及化學反應熱引起的急性損害。按臨床分類有體表(皮膚)化學灼傷、呼吸道化學灼傷、消化道化學灼傷、眼化學灼傷。常見的致傷物有酸、鹼、酚類、黃磷等。某些化學物質在致傷的同時可經皮膚、黏膜吸收引起中毒,如黃磷灼傷、酚灼傷、氯乙酸灼傷,甚至引起死亡。
4.11職業性腫瘤
接觸職業性致癌性因素而引起的腫瘤,稱為職業性腫瘤。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1994年公布了對人肯定有致癌性的63種物質或環境。致癌物質有苯、鈹及其化合物、鎘及其化合物、六價鉻化合物、鎳及其化合物、環氧乙烷、砷及其化合物、a—荼胺、4—氨基聯苯、聯苯胺、煤焦油瀝青、石棉、氯甲醚等;致癌環境有煤的氣化、焦炭生產等。我國1987年頒布的職業病名單中規定石棉所致肺癌、間皮瘤,聯苯胺所致膀胱癌,苯所致白血病,氯甲醚所致肺癌,砷所致肺癌、皮膚癌,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焦爐工人肺癌和鉻酸鹽製造工人肺癌為法定的職業性腫瘤。
毒物引起的中毒往往是多器官、多系統的損害。如常見毒物鉛可引起神經系統、消化系統、造血系統及腎臟損害;三硝基甲苯中毒可出現白內障、中毒性肝病、貧血、高鐵血紅蛋白血症等。同一種毒物引起的急性和慢性中毒其損害的器官及表現亦可有很大差別。例如,苯急性中毒主要表現為對中樞神經系統的麻醉作用,而慢性中毒主要為造血系統的損害。這在有毒化學物質對機體的危害作用中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此外,有毒化學物質對機體的危害,尚取決於一系列因素和條件,如毒物本身的特性(化學結構、理化特性),毒物的劑量、濃度和作用時間,毒物的聯合作用,個體的感受性等。總之,機體與有毒化學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中毒後的表現千變萬化,了解和掌握這些過程和表現,無疑將有助於我們對有毒化學物質中毒的了解和防治管理。」

防護措施:

以上全部來自網上信息收集,希望能幫助你。

Ⅵ 化學品入侵人體之途徑有哪些

人體受到危險化學品損害的途徑

1.消化道 主要是指由於口服或吞咽危險化學品,經消化道吸收進入人體內造成的毒害,也有可能造成灼傷,還有可能因接觸了有毒物質後未徹底洗凈,由於喝水或吃東西經消化道進入人體內。
2. 呼吸道 人類的生理機能決定了人類需要呼吸含氧量高、且不含污染物的空氣。但在事故救援、火災事故現場等環境的空氣中通常含有大量一氧化碳、氯化氫、氰化氫、硫化氫、氯氣、丙烯醛等有毒氣體,無法保證呼吸到充分清潔的空氣。一旦吸入含氧量低或有毒物的空氣,就會造成人體組織缺氧或毒害,導致人體損害或死亡。據有關資料表明:當空氣中一氧化碳的濃度為0.5%時,人經 20分鍾就會死亡;濃度1%時,人只吸幾口就會失去知覺,經1~2分鍾就會嚴重中毒,甚至死亡。而一般火災煙氣中,一氧化碳濃度可達4~5%,最高可達10%左右。氫氰酸氣體的毒性更大,可以使人「閃電中毒」而致死。
3. 皮膚和粘膜 皮膚主要是通過防護外界物理、化學效應來維持人體內部正常的「生態環境」,是人體最具威力的屏障。皮膚有三層:表皮、真皮、皮下組織。表皮含角質層,可以很有效地抗禦外界影響。表皮內層即真皮,含豐富的結締組織和血管、汗腺,另外還包含感受器和皮脂腺,皮膚腺分泌含特殊成分的油脂可以潤滑皮膚,並且有防水功能,在某種程度上還可以防止細菌侵害。最內層皮膚便是皮下組織。人的皮膚因長期接觸水而引起的角質層變厚(如游泳者皮膚皺縮的手)或含水量過低引起的脫水(在冬天,手上、皮膚上會有緊綳乾燥現象)都會導致皮膚抵禦功能的下降;再就是與化學物質的接觸也會由於化學物質通過鹼性或酸性反應,或生成過敏性物質降低皮膚的抵禦功能。如果生皮膚病則更會降低皮膚的抵禦功能。雖然有些物質完全無法滲透到皮膚內,但也有一些有毒物質可以很容易地滲透皮膚進入人體內,對人體造成損害,例如:甲苯、二甲苯等溶劑,或以游離方式溶解於石油/汽油的物質,如四乙基鉛等。

Ⅶ 化驗室有毒有害一覽表

第一個:NaCl——蛋類在鹽水中腌過之後就再也不能孵出雞鴨了……

Ⅷ 大學化學實驗室中的有毒化學葯品處理方法。 不要太繁雜也不要太簡略

實驗室安全問題的核心內容是研究在實驗過程中如何避免人身傷害、儀器設備損壞和環境破壞事件的發生,從而達到對人、財、物及環境的最大保護;因此,分析實驗室安全事故的規律,總結安全事故的經驗教訓,建立安全防範機制,是非常重要的。 化學實驗室是學生進行實驗研究和實驗活動的主要場所,是學生實驗與創新、發明與創造的天地,同時化學實驗又是危險性比較大的工作。因此,化學實驗室應有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在實驗課過程中應有良好的危險防範措施,切實保證各項實驗教學及科研工作順利進行。 1 實驗室安全問題分析 根據美國海因里希(HeinnichWH)災害理論模型 [1] ,實驗室教學和科研過程中可能發生事故的原因 主要為不安全環境和不安全行為。不安全環境是指儀 器設備、配套設施等硬體處於不安全狀態,不安全行為則是指人的不安全因素。1.1 化學因素 不安全的化學環境因素是指試劑、煙火、爆炸、有毒有害氣體等造成的事故。 1.1.1 危險化學試劑 化學生物實驗室使用的危險化學試劑較多,一般理科類學校實驗室危險品占種類的70%左右,加之實驗中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或實驗中產生易燃易爆物質,若操作不當或違反操作規程,極易引起火災和爆炸[2] 。 1.1.2 劇毒葯品 實驗室中存放或有些實驗中間產品是劇毒的,這些劇毒葯品(產品)若保管不當、使用不當或處理不當,會引起環境污染及導致人身傷亡。 1.1.3 化學污染 有毒、有害化學廢液、廢物處理不當就會污染環境,如化學廢液不經處理直接排出,導致環境及地下水污染,隨意亂倒化學廢物、廢液導致傷及無辜,甚至必須付出很高的代價來治理環境。 1.2 物理因素 物理環境因素是指機械設備、壓力容器、水源、電 ISSN1002-4956 CN11-2034/T 實 驗 技 術 與 管 理 第26卷 第4期 2009年4月 Vol.26 No.4 Apr.2009 全國注冊建築師、建造師考試備考資料 歷年真題 考試心得 模擬試題 源、熱源、光源輻射等因素引發的事故。1.2.1 儀器設備 儀器設備事故分儀器傷人和設備損壞,原因是缺乏保護裝置和設備老化、超負荷、超載使用造成。1.2.2 電器火災 部分高校供電設備設施陳舊,線路老化,常發生短路,防火能力低,操作人員用電不慎,極易引起電氣火災和觸電、灼傷或電休克等事故。 1.2.3 壓縮氣體容器 實驗室中常要用到煤氣、氫氣、氧氣、液氨、液氮、液氦等壓縮氣體,盛裝這些氣體的容器是移動式的,搬運時的碰撞、安置時的位置不當(烈日爆曬、靠近高溫熱源等)、使用時不慎泄漏等極易引起火災、爆炸、中毒及環境污染的事件。1.2.4 滲漏水災 一些學校的實驗室分布安排不夠合理,一些精密儀器或化學葯品實驗室的上層為學生實驗室,當管理不善時,常有忘關水龍頭而造成滲漏,損壞下層實驗室儀器的現象發生。1.3 行為因素 不安全行為是指人的因素,如思想上麻痹大意,生活上精神不佳,能力上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知識等。1.3.1 管理 安全管理體制不順。許多高校實驗室的安全由校辦公室或保衛處負責牽頭,但實驗室安全管理內容非常豐富,不是簡單的防火防盜,涉及到一些專業技術知識,若這些部門沒有專業人員,很難有效地開展工作,出現許多管理/盲區0、/死角0,潛伏巨大隱患。1.3.2 意識 安全意識淡薄。在實驗前教師都會對學生進行實驗室安全教育,尤其是對一年級的學生,然而這種安全教育容易流於形式。教師講,學生聽,但做實驗時,學生的安全意識已經淡薄。某高校曾對從事化學實驗教學的教師進行調查,當問及/實驗開始之前是否對學生進行過安全教育時0,90%的被試問者回答/是0,然而,當問及這些教師所教的學生/你注意到老師對你們的安全教育了嗎0時,回答/注意到0的只有10%,這里的90%與10%存在著多麼大的反差!此外,許多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操作不規范,甚至違反操作規程,這就極易引發實驗事故。還有些教師缺乏必要的救護知識,一旦出現緊急情況便手足無措,不能使事故消滅或減免到最小,以避免釀成大的事故。 2 實驗室安全管理 2.1 健全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 化學實驗室是進行化學實驗教學及科研的場所, 安全管理是實驗室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安全規章制度的建立是安全管理實施過程中必不可少的[324]。為了保證實驗室安全,必須制定一整套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崗位安全責任制度,危險化學品管理制度,大型儀器使用、維修及保養管理制度,易燃易爆及劇毒品管理制度,實驗教學的實驗室安全衛生守則,/三廢0處理制度等。在各種安全制度中,尤其要搞好崗位責任制的建設,明確崗位分工及責任,實行安全管理,建立安全責任制。若無明確、嚴格的安全責任制,會產生推諉、扯皮、拖拉等現象,致使人為不安全因素大大提高,許多安全隱患由此而生。同時要加強安全管理的監督,定期進行安全檢查,才能增強工作人員的安全責任感,確保各項安全措施落到實處。 有了好的管理制度和措施,還要設立相應的管理人員,負責特種設備、危險化學品、放射源、放射性同位素、化學廢液等的管理與監督,這樣可使實驗安全工作做到制度上頭有人抓,下頭有人管,上下協調一致,一管到底,從體制上完善實驗安全工作管理機構,為學校創建安全穩定的環境打下堅實的基礎。2.2 避免不安全因素的發生 為確保實驗室的安全,在健全的管理制度下,還必須及時發現和排除各種不安全因素,對於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要及時採取預防措施,消除隱患,防患於未然。 針對美國海因里希災害理論模型,從產生事故的原因來分析,不安全環境是產生事故的間接原因,不良管理是事故的基本原因,則人的不安全行為而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大小事故的結果都可能造成生命的傷害和財產的損失,都會影響正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因此,實驗室安全管理的中心內容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消除物質環境的不安全狀態,阻斷事故的進程而避免事故的發生。 為盡量避免事故的發生,應採取相應的措施。一是要對不安全環境因素進行整改,確保物理、化學、生物等因素的安全穩定。二是在健全各項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礎上,明確獎懲制度,做好崗位安全培訓教育,樹立安全第一思想,掌握安全操作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三是進行必要的人事安排,重要崗位要配備業務熟練、安全意識強、責任心強的工作人員。2.3 制定安全急救訓練及措施 為預防萬一,有必要對可能發生的事故進行預案准備,要求在有情況發生時,能夠採取正確的處理措施。在實驗室必須配備一般治療傷害的葯品和急救箱,並制定安全急救措施,對相關的實驗員進行急救訓練,以便在實驗人員受傷或發生安全事故時能及時地進行合理的急救處理 [5] 。 148 實 驗 技 術 與 管 理 2.3.1 一般傷害處理 (1)化學灼傷處理。如果被濃酸灼傷,切忌立即用水沖洗,應先用棉布(紙)吸取濃酸,再用水沖洗,接著用3%~5%的碳酸氫鈉溶液中和,最後再用水清洗。必要時塗上甘油,若有水泡,應塗上龍膽紫。如果被鹼灼傷,應先用水沖洗,然後用2%硼酸或2%醋酸沖洗。如果眼睛被酸或鹼灼傷,先用水沖洗,再用3%~5%的碳酸氫鈉溶液或2%硼酸清洗,並送醫院治療。 (2)燙傷和燒傷處理。可在傷處塗上獾油或用75%酒精潤濕後塗藍油烴等燙傷葯,如果傷面較大,深度達真皮,應小心用75%酒精潤濕並塗上燙傷葯膏,送往醫院治療。 (3)創傷(割傷)的處理。若傷口內無異物,用3%雙氧水將傷口周圍擦乾凈,傷口塗碘酒、紅葯水,撒上磺胺消炎粉後包紮;若情況嚴重,先塗紫葯水,然後撒上磺胺消炎粉,用沙布壓緊傷口,立即就醫治療。2.3.2 防火和滅火 化學實驗室的易燃、易爆物品需定期檢查,使用時遠離火種,也不能與強氧化劑接觸。實驗室里嚴禁煙火。遇到火情時,最重要的是要沉著冷靜,首先要斷電、關氣。局部著火,先用濕布、沙子等材料蓋滅,火勢較大時,依據火情性質選擇相宜的滅火器材,有擴大危險時要及時報警。 常用的滅火器有二氧化碳滅火器(適用於電器起火),乾粉滅火器(用於撲滅可燃性氣體、油類、電器設備、文件資料等初起火災),121滅火器(高效滅火劑、使用於油類、有機溶劑、高壓電器、精密儀器等的火災),泡沫式滅火器(適用於油類和一般火災)。2.3.3 中毒的急救措施 化學中毒一般有3條途徑。一是通過呼吸道吸入有毒的氣體、粉塵、煙霧而中毒;二是通過消化道誤服而中毒;三是通過皮膚接觸而中毒。呼吸系統中毒,應將中毒者撤離現場,轉移到通風良好的地方,讓患者呼吸新鮮的空氣。若患者休克昏迷,可給患者吸入氧氣或做人工呼吸,並迅速送往醫院搶救。消化道中毒時,應立即送往醫院搶救。皮膚、眼、鼻、咽喉等受毒物傷害時,應立即用大量的清水沖洗(濃硫酸要用干布擦乾),具體處理措施與化學灼傷處理的方法類似。2.3.4 觸電事故的急救措施 人體接觸電的電壓高過一定值(36伏)就可引起觸電,特別是手腳潮濕更容易觸電。發生觸電時,應立即切斷電源,將患者上衣解開進行人工呼吸。患者恢復呼吸後,立即送往醫院治療。2.4 廢液的管理 實驗室廢液種類很多,但是量不大,如果每個實驗室對每次實驗產生的廢液分別處理的話,在設備、人

Ⅸ 化驗室危險源有那些

具有毒害、腐蝕、爆炸、燃燒、助燃等性質,對人體、設施、環境具有危害的劇毒化學品和其他化學品。

危險源是指一個系統中具有潛在能量和物質釋放危險的、可造成人員傷害、在一定的觸發因素作用下可轉化為事故的部位、區域、場所、空間、崗位、設備及其位置。

它的實質是具有潛在危險的源點或部位,是爆發事故的源頭,是能量、危險物質集中的核心,是能量從那裡傳出來或爆發的地方。危險源存在於確定的系統中,不同的系統范圍,危險源的區域也不同。

(9)化驗室存在哪些化學中毒的途徑擴展閱讀

工業生產作業過程的危險源一般分為七類:

(一) 化學品類:毒害性、易燃易爆性、腐蝕性等危險物品。

(二) 輻射類:放射源、射線裝置、及電磁輻射裝置等。

(三) 生物類:動物、植物、微生物(傳染病病原體類等)等危害個體或群體生存的生物因子。

(四) 特種設備類:電梯、起重機械、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 場(廠)內專用機動車。

(五) 電氣類:高電壓或高電流、高速運動、高溫作業、高空作業等非常態、靜態、穩態裝置或作業。

(六) 土木工程類:建築工程、水利工程、礦山工程、鐵路工程、公路工程等。

(七) 交通運輸類:汽車、火車、飛機、輪船等。

Ⅹ 化學中毒主要是由哪些原因引起

化學中毒,


1.1 有損健康的化學葯品
有些化學葯品,在一定條件下損害人體健康。這些葯品大致分為二類,一類是具有刺激性腐蝕性葯物,一類是有毒化學葯品。下面分別講述這二類葯物的毒性、中毒途徑和常引起的疾病。
(1)毒物
某些侵進人體的少量物質引起局部刺激或整個機體功能障礙的任何疾病都稱為中毒,這類物質稱為毒物。根據毒物侵進的途徑,中毒分為攝進中毒、呼吸中毒和接觸中毒。接觸中毒和腐蝕性中毒有一定區別,接觸中毒是通過皮膚進進皮下組織,不一定立即引起表面的灼傷,腐蝕性中毒是使接觸它的那一部分組織立即受到傷害。
毒物的劑量與效應之間的關系稱為毒物的毒性,習慣上用半致死劑量(LD50)或半致死濃度(LC50)作為衡量急性毒性大小的指標,將毒物的毒性分為劇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五級。上述分級未考慮其慢性毒性及致癌作用,我國國家標准GB 5044-85《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根據毒物的LD50值、急慢性中毒的狀況與後果、致癌性、工作場所最高答應濃度等6項指標全面權衡,將毒物的危害程度分為1-Ⅳ級,分級依據列於表2-1中。
(2)刺激性腐蝕性葯物
這類葯物有的有刺激性,對眼睛、粘膜、氣管有刺激作用,腐蝕損害皮膚、組織,對眼睛非常危險。稍微引起喉痛、粘膜紅腫(有的催淚);重者引起氣管炎、肺氣腫,甚至死亡。這類葯物包括:
①酸類、酸酐及與潮氣產生酸的物質。例如硫酸、氟氫酸、硝酸、鹽酸、五氧化二磷、醋酸、醋酸酐、醯氯化合物等。茲將強腐蝕性葯物先容如下:
(a)硫酸 是強腐蝕性酸類,吸水力強,使組織碳化,與水反應生強熱;與過氯酸、高錳酸鉀反應,能爆炸!
(b)氟氫酸 強腐蝕性酸,傷口異常疼痛,可使體弱傷者疼至休克。
(c)硝酸及氧化氮 強刺激性、腐蝕性,與皮膚或組織中蛋白質作用使之變黃。
②鹼類: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氨水(氨氣)、有機胺類及水解天生氨之化合物。前三者對眼睛特別危險。
③鹵素及有機ω-鹵代物。除具有強刺激性、腐蝕性外,還有催淚性並且是強氧化劑。
(3)有毒化學葯品
我們指那些吸進微量即能致死的化學葯品是劇毒葯品,水銀及汞鹽、氰化物(氰氫酸、氰化鉀……等)、硫化氫、砷化物、一氧化碳、馬錢子鹼……等等都是劇毒葯品。
其他毒物也是很危險的。有毒葯品對人體的作用,使組織器官受傷;現將他們的毒性列於下面:
①使窒息:如一氧化碳與紅血球結合而中毒,氰化物與血液結合而使中毒,硫化氫使呼吸器官麻庳而中毒。硫化氫的毒性不比氰化氫低,但它有味,使人警覺,立即採取措施,或離開,如吸多了,就不覺臭味,反而帶甜味,十分危險。
②擾亂人體內部生理、損壞器官,這類毒葯引起系統性中毒,而且每種毒物有其損害的對象。如苯深進骨髓,損害造血器官,結果引起患者全身無力、貧血、白血球低等等;鹵代烷使肝腎及神經受損害,鋇鹽損害骨骼,汞鹽損害大腦中樞神經等等。
③麻醉作用:乙醚、氯仿等。
④過敏性葯物:引起某些人的過敏反應,最常見的是接觸性皮炎。
⑤致癌性葯物。我們已經知道很多葯物是致癌性的。像鉛、汞、鈹、鎘……等長期接觸能導致癌症。尤以下述化合物為最:
(a)石棉。
(b)苯並芘等稠環化合物,存在於瀝青、煙道(煙囪)灰中,煙葉燃燒亦有苯並芘天生。掃煙道灰工人和吸煙的人肺癌發病率很高。
(c)聯苯胺、β-萘胺等染料中間體,長期接觸,膀胱癌發病率高,固此在英國、日本,美國的很多州的法律亦嚴禁生產和使用聯苯胺和β-萘胺。在醫學化驗所檢查潛血仍用聯苯胺,工作職員應特別小心。
(d)第二級亞硝胺:現在醫學上已證實第二級亞硝胺的致癌率是很高的, 有些地方性的癌症是由於該地居民喜食某種含有亞硝胺的食品或水源有亞硝胺。
實驗室使用亞硝胺或合成亞硝胺時應特別留意。
(e)某些染料:如二甲基黃等。
其他致癌性葯物很多,由於篇幅所限,不能在此逐一枚舉。
⑥放射性葯物:嚴重損壞器官,使細胞遺傳基因改變。 表2-2,表2-3,表
2-4,表2-5。
1.2 化學葯品中毒途徑:
(1)葯物中毒的途徑
通常,有害葯品經呼吸器官、消化器官或皮膚吸進體內,引起中毒。因此,我們切忌口嘗、鼻嗅及用手觸摸葯品。
①呼吸器官吸進
由呼吸器官吸進毒物是最主要的中毒途徑,有的刺激腐蝕性葯品,如氯氣、臭氧、強酸氣體及酸霧、氨氣等直接損害呼吸器官,引起氣管炎、肺炎;有的毒品由肺進進血液,循環全身,積聚於某一部器官中,引起中毒。
氣體、液霧、粉塵都能由呼吸器官吸進。
某些低沸點液體,易升華固體,在常溫常壓下,蒸氣濃度很大,必須在透風櫥內操縱。
水銀在室溫下蒸氣濃度遠遠超過中毒濃度,而且濺出不易清理。據美國一病案記載:一個學生拿了十克水銀回家玩,不小心弄到地下,成小球散開,吸塵機又將水銀打細,結果全家中毒。治療後,家中的水銀清理不凈,又再中毒。溫度計廠工人,衣物沾有水銀,帶回家亦會發生全家中毒事故。
由於蒸發,或通進氣體,當氣體逸出時,帶著液霧,彌漫空間,亦會被吸進而中毒。世界上多次發生煙霧事件,大批居民中毒,並有死亡記錄。電鍍鉻時,氣體帶著鉻酸液霧,威脅整個工作室的工作職員,易患鼻穿孔的職業病。
空氣中散布的毒粉塵,應留意凈化。石棉工人、磨玻璃粉工人,易得硅(矽)肺、纖維肺的職業病。尤其是石棉粉塵,接觸者患肺癌的發病率是很高的。
②由皮膚滲透
有害葯品與皮膚接觸,經毛孔滲透體內。再由血液運輸到各器官,引起中毒。這是高沸點化合物進侵的主要途徑。我們要特別留意以下幾種情況:
(a)一些油溶性毒物,滲透後溶於皮下脂肪,更易深進體內。所以切勿用油溶性溶劑(如汽油、四氯乙烯、氯仿……等等)洗刷皮膚污染處。有人喜歡用酒精洗往污染處,假如污染處很小,可以用棉花酒精擦往;但是大片污染,使用酒精洗就會弄巧成拙。
(b)高溫時,毛孔脹大,有利於毒物滲透體內。所以用熱水洗污染皮膚是不明智的。
(c)皮膚上有傷口,接觸葯品就會直接進進體內,危險性很大。所以皮膚上有傷口時,盡不能操縱劇毒葯品。
(d)用酸鹼洗皮膚能使皮膚破裂,加劇有毒葯品的滲透。
③吞進
吞進葯物引起中毒死亡,自殺或誤食的記錄很多。假如在實驗室內吃東西或飲水,用污染葯品的手拿取食品,就會污染食品,或者錯拿盛葯物的瓶子作飲用瓶子等,都能使有毒葯品由消化器官進侵。
由嘴直接吸移液管,偶然不慎,就會吞進葯物,而且會吸進氣體。
用舌頭鑒別葯品的味道,是很危險的壞習慣。對有毒物質的使用應特別小心,假如掉以輕心,麻痹大意,往往就鑄成不可挽回的大錯。由於嚴格區分有毒物質和完全無害的物質是很困難的。這是由於某些化合物(如氟化物),其小量為身體所必須,但量多則有害人體的健康;有很多毒物當其量極微時可刺激身體的活動性能並可用於醫療(如砷、番木鱉鹼),但若過量就能引起致命的中毒,例如,服用0.1克二氧化砷即可引起死亡。另外,有很多被以為是無害的化合物,假如大量侵進體內就會成為毒物。如服用17克氯化鉻即會死亡;服用2~3克氯化鋇時亦將遭到同樣的結果;服進1~2克硫酸銅可引起嚴重的有時甚至是致命的中毒;深深吸進一次氨蒸氣即可中毒死亡等等。這些例子是不勝枚舉的。
1.3 葯物中毒引起的疾病
由於皮膚、呼吸器官直接與葯物接觸,所以腐蝕性葯物首先使皮膚、粘膜、眼睛、氣管、肺受嚴重損傷。大量吸進刺激性氣體,導致肺氣腫,甚至死亡。
毒物經過腎排出,很多慢性葯物中毒,往往使腎臟受到損害,尤其是使腎小管受損。此外膀胱亦受到損傷。
肝是人體的解毒中心,有很多有毒葯物,隨血液循環流進肝以後,進行了解毒的代謝作用,將毒物變為無毒物,再流到腎排出體外。有很多葯物,使肝受嚴重的損害。這些葯品包括:汞、鉛、芳香族有機物,有機鹵代物……等等。
有很多葯品能引起體內一連串不正常的反應,引起各系統失調、受傷。又有很多葯品,專在某種器官內積累,很難排出體外,結果,使某些器官嚴重受傷,因而出現了慢性葯物中毒的綜合症狀。如有機鹵化物中毒表現出神經痛、肝腫大、肝功能不正常、食慾不振……等等;汞中毒出現頭痛、口臭、手顫……等症狀;苯中毒則呈現血相不正常、體弱無力等等。
人一時接觸或誤食大量毒品,能引起急性中毒,病情嚴重,愈後可能有後遺症。
假如經常接觸某種或某幾種毒品,就發生慢性中毒病狀。慢性中毒很難立即發現和醫治,使患者長期受害。大多數化學工作者的中毒是慢性的。
值得提出的是:
(1)同時接觸幾種毒物,他們對人體的毒性不是簡單地相加的,而有的是互相抵銷,有的卻互相增強。例如二氧化碳和氧化氮是互相增強的。
(2)很多毒品不能立即在體內解毒而排出體外,他們的毒害作用是積累的。例如汞及汞的化合物積聚於大腦。
(3)有很多危險性葯品,其危險性是多種的。例如氯氣是強刺激性腐蝕性葯品,又是強氧化劑,有著火爆炸危險。苯是一級易燃物,他的蒸氣毒性很大。硫化氫是易燃易爆氣體,劇毒,還有刺激性。
(4)有的葯品不但令使用者受害,假如是孕婦,可能會使嬰兒畸性。
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人類對有害毒物的熟悉越來越深刻。二三十年前,在實驗室還常用苯、汞、石棉等葯品,現在,我們已盡量不用了;我國對一些有害氣體的工廠排放濃度作了嚴格規定,而且對排放污水濃度也有法律規定,以減少公害。我們在實驗室中,除考慮在透風櫥操縱有毒葯品以外,有的要考慮吸收,以免排放於大氣中,造成公害。

閱讀全文

與化驗室存在哪些化學中毒的途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