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中化學 能水解的物質有哪些
一、鹽類的水解
鹽類水解的實例(透過現象看本質)
參加水解的物質一般是強電解質,水解前要電離,水解生成的物質是弱電解質(弱酸或弱鹼)。
鹽類水解的規律
(鹽類電離出來的離子)只有陽離子水解(消耗OH-,產生H+),溶液顯酸性;只有陰離子水解(消耗H+,產生OH-),溶液顯鹼性;陰、陽離子都水解,則溶液酸鹼性不一定(要看陰、陽離子水解程度的相對大小)。
3.鹽類水解的影響因素
(1)內因:主要因素是鹽本身的性質,組成鹽的酸根對應的酸越弱或陽離子對應的鹼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越弱越水解)。
例如酸性:H2CO3CH3COONa。
二、有機物的水解
1.鹵代烴的水解
參加水解的物質是非電解質,水解前不電離,水解生成的物質有非電解質(醇)和強電解質(鹵化氫。生成HF時,HF是弱電解質)。
2.酯、油脂的水解
參加水解的物質是非電解質,水解前不電離,水解生成的物質有非電解質(醇)和弱電解質(羧酸)。在鹼性條件下的水解程度更大。
3.糖類(非單糖)的水解
參加水解的物質是非電解質,水解前不電離,水解生成的物質都是非電解質(單糖、二糖等)。
4.肽、多肽、蛋白質的水解
參加水解的物質是弱電解質(因分子中含有-COOH、-NH2),水解前不電離(分子中-COOH的電離除外),水解時斷肽鍵,水解生成的物質是弱電解質(氨基酸等)。
5.尿素的水解
CO(NH2)2
+
3H2O
——→CO2↑+
2
NH3﹒H2O
6.腈的水解
R-C≡N+2H2O
——→R-C00H+NH3↑「R-」代表烴基
三、一些特殊化合物的水解
參加水解的物質是強電解質(離子化合物)或非電解質(共價化合物),遇水就徹底反應(不存在水解前先電離)或水解前不電離,水解生成的物質有非電解質、弱電解質或強電解質。
如:
(1)Mg3N2
+
6H2O
=
3Mg(OH)2
+
6NH3↑
(2)CaC2
+
2H2O
→Ca(OH)2
+
C2H2↑
(3)CH3CH2ONa
+
H2O
→CH3CH2OH
+
NaOH
(4)Al4C3
+
12H2O
→4Al(OH)3
+
3CH4↑
(5)(CH3CH2)3Al
+
3H2O
→3CH3CH3↑+
Al(OH)3
(6)Mg4C3
+
8H2O
→
4Mg(OH)2
+
C3H8↑
(7)H3BO3
+
H2O
?
B(OH)4-
+
H+
(8)PCl5
+
4H2O
=====
H3PO4
+
5HCl
(NaH和CaH2等與水的反應,因為有了元素化合價的變化,所以不應歸在水解反應之中)
『貳』 中學化學里 有哪些離子可以發生水解
弱酸根和弱鹼陽離子.
包括:碳酸根,碳酸氫根,亞硫酸根,硫離子,偏鋁酸根,鋁離子,鐵離子,銅離子,銨根離子和鎂離子等.還有過氧根離子這一類的.另外,重鉻酸根也能水解,但不需要掌握.
『叄』 高中化學里能發生雙水解的全部離子。
熟記下列因雙水解不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合
(1)Al3+與HCO3-、CO32-、AlO2-、SiO32-、HS-、S2-、ClO-。
(2)Fe3+與HCO3-、CO32-、AlO2-、SiO32-、ClO-。
(3)NH4+與SiO32-、AlO2-。
特別提醒NH4+與CH3COO-、HCO3-雖能發生雙水解反應,但能大量共存
『肆』 哪些離子會發生雙水解請寫出離子方程式.
中學化學中常見的能發生「水解相互促進的反應」的離子對有:Al3+與HCO3-、CO32-、HS-、S2-、ClO-、AlO2-;Fe3+與HCO3–、CO32–、ClO-、AlO2-;Fe2+與AlO2-;Mg2+與AlO2-;NH4+與SiO32-、AlO2-等.實際上,由於Al(OH)3、Fe(OH)3溶解度非常小,比碳酸稍強的酸的酸根與Fe3+、Al3+也能發生「雙水解反應」.1、【鋁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Al3++3HCO3-=Al(OH)3↓+3CO2↑2、【鋁離子和碳酸根離子】2Al3++3CO32-+3H2O=2Al(OH)3↓+3CO2↑3、【鋁離子和硫離子】2Al3++3S2-+6H20=2Al(OH)3↓+3H2S↑4、【鋁離子和HS-(硫氫根)離子】Al3++3HS-+3H2O=Al(OH)3↓+3H2S↑5、【鐵離子和四羥基合鋁酸根離子】Fe3++3(Al(OH)4)-=Fe(OH)3↓+3Al(OH)3↓6、【鐵離子和碳酸根離子】2Fe3++3(CO3)2-+3H2O=2Fe(OH)3↓+3CO2↑7、【銨根離子和四羥基合鋁酸根離子】NH4++(Al(OH)4)-=NH3·H2O+Al(OH)3↓8、【鐵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Fe3++3HCO3-=Fe(OH)3↓+3CO2↑(因為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水抵消了,就不表示出來了)9、【銨根離子和偏鋁酸根離子】AlO2- + NH4+ + H2O == Al(OH)3↓+ NH3↑10、【鋁離子和偏鋁酸根離子】Al3+ + 3AlO2- + 6H2O ═ 4Al(OH)3↓望採納.
『伍』 高中化學常見可以水解的離子
高中階段只需要掌握
除了鹼金屬(即第一主族,不含Li)、鹼土金屬(即第二主族,不含Be和Mg)外,其他陽離子都能水解。
如:Al^3+,
Fe^3+,
Fe^2+,
Mg^2+,
Cu^2+,
Ag^+,
NH_4^+,
Zn^2+等
除了強酸的酸根與酸式根(如:Cl^-,
Br^-,
I^-,
SO_4^2-,
HSO_4^-,
NO_3^-,
ClO_4^-)外,其他陰離子都能水解。
如:CO_3^2-,
HCO_3^-,
AlO_2^-,
PO-4^3-,
H_2PO_4^-,
HPO_4^2-,
CN^-,
F^-,
CH_3COO^-,
SO_3^2-,
HSO_3^-,
S^2-,
HS^-,
NO_2^-,
ClO^-等
『陸』 哪些簡單離子會水解
金屬離子水解後肯定是鹼,如果水解後的鹼是沉澱,那麼這種金屬離子就能水解,例如
cu2+
、fe2+
、fe3+
、al3+、ca2+、mg2+等等。另外還要注意水解環境。
『柒』 什麼樣的離子會發生水解還有雙水解是怎麼回事
弱酸根和弱鹼陽離子會發生水解。 雙水解是由於兩種離子共同水解相互促進,同時生成氣體或沉澱,達到水解徹底。
水解是一種化工單元過程,是利用水將物質分解形成新的物質的過程,通常是指鹽類的水解平衡。是鹽電離出的離子結合了水電離出的H+和OH-生成弱電解質分子的反應。水解反應中有機部分是水與另一化合物反應,該化合物分解為兩部分,水中氫原子加到其中的一部分,而羥基加到另一部分,因而得到兩種或兩種以上新的化合物的反應過程;無機部分是弱酸根或弱鹼離子與水反應,生成弱酸和氫氧根離子(或者弱鹼和氫離子)。物質與水發生的導致物質發生分解的反應(不一定是復分解反應)也可以說是物質是否與水中的氫離子或者是氫氧根離子發生反應。
雙水解(Double hydrolysis),是指弱酸根和弱鹼陽離子相互促進水解,直至完全的反應。如泡沫滅火器中的主要化學物質是碳酸氫鈉與硫酸鋁,互相促進水解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和氫氧化鋁沉澱,從而產生大量的泡沫。
『捌』 高中化學溶液中甚麼離子易水解、
酸根粒子這邊:碳酸氫根(碳酸根由於強水解,實際上很少,水解的碳酸鹽里多數都是碳酸氫根)、醋酸根、磷酸根,你就記住只要不是3強酸和氫溴酸這類跟3強酸水平差不多的強酸根,剩下的都是易水解的酸根。陽離子這邊:銨根離子、鐵(包括亞鐵)離子、鋁離子……高中階段你可以認為除鹼族元素和鹼土族元素以外的所有金屬離子都易水解。
『玖』 高中常見的離子,哪些會發生水解
弱酸根離子和弱鹼跟離子都水解,水解程度是對應的酸或鹼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水解是一種化工單元過程,是利用水將物質分解形成新的物質的過程。
物質與水發生的導致物質發生分解的反應(不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也可以說是物質是否與水中的氫離子或者是氫氧根離子發生反應)
由弱酸根或弱鹼離子組成的鹽類的水解有兩種情況:
① 弱酸根與水中的H+ 結合成弱酸,溶液呈鹼性,如乙酸鈉的水溶液:
CH3COO- + H2O ←═→ CH3COOH + OH-
② 弱鹼離子與水中的OH- 結合,溶液呈酸性,如氯化銨水溶液:
NH4+ + H2O ←═→ NH3·H2O + H+
生成弱酸(或鹼)的酸(或鹼)性愈弱,則弱酸根(或弱鹼離子)的水解傾向愈強。
例如,硼酸鈉的水解傾向強於乙酸鈉,溶液濃度相同時,前者的pH值更大。
弱酸弱鹼鹽溶液的酸鹼性取決於弱酸根[1]和弱鹼離子水解傾向的強弱。
例如,碳酸氫銨中弱酸根的水解傾向比弱鹼離子強,溶液呈鹼性;
氟化銨中弱鹼離子的水解傾向強,溶液呈酸性;
若兩者的水解傾向相同,則溶液呈中性,這是個別情況,如乙酸銨。
弱酸弱鹼鹽的水解與相應強酸弱鹼鹽或強鹼弱酸鹽的水解相比,
弱酸弱鹼鹽的水解度大,溶液的pH更接近7(常溫下)。
如0.10 mol/L的Na2CO3的水解度為4.2%,pH為11.6,
而同一濃度的(NH4)2CO3的水解度為92%,pH為9.3。
酯、多糖、蛋白質等與水作用生成較簡單的物質,也是水解:
CH3COOC2H5 + H2O ─→ CH3COOH + C2H5OH
(C6H10O5)n + nH2O ─→ nC6H12O6
某些能水解的鹽被當作酸(如硫酸鋁)或鹼(如碳酸鈉)來使用。
正鹽
正鹽分四類:
一、強酸強鹼鹽不發生水解,因為它們電離出來的陰、陽離子不能破壞水的電離平衡,所以呈中性。
二、強酸弱鹼鹽,我們把弱鹼部分叫弱陽,弱鹼離子能把持著從水中電離出來的氫氧根離子,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使得水的電離正向移動,結果溶液中的氫離子濃度大於氫氧根離子濃度,使水溶液呈酸性。
三、強鹼弱酸鹽,我們把弱酸部分叫弱陰,同理弱陰把持著從水中電離出來的氫離子,使得溶液中氫氧根離子濃度大於氫離子濃度,使溶液呈鹼性。
四、弱酸弱鹼鹽,弱酸部分把持氫,弱鹼部分把持氫氧根,生成兩種弱電解質,再比較它們的電離常數Ka、Kb值的大小(而不是水解度的大小),在一溫度下,弱電解質的電離常數(又叫電離平衡常數)是一個定值,這一比較就可得出此鹽呈什麼性了,誰強呈誰性,電離常數是以10為底的負對數,誰負得少誰就大。總之一句話,鹽溶液中的陰、陽離子把持著從水中電離出來的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能生成弱電解質的反應叫鹽類的水解。還有有機物類中的水解,例如酯類的水解,是酯和水反應(在無機酸或鹼的條件下)生成對應羧酸和醇的反應叫酯的水解,還有鹵代烴的鹼性水解,溴乙烷和氫氧化鈉水溶液反應生成乙醇和溴化鈉叫鹵烷的水解,還有蛋白質的水解,最終產物為氨基酸等等。
水解反應
(1)含弱酸陰離子、弱鹼陽離子的鹽的水解,例如:Fe3++3H2O=Fe(OH)3+3H+,CO32-+H2O=HCO3-+OH-
(2)金屬氮化物的水解,例如:Mg3N2+6H2O=3Mg(OH)2↓+2NH3↑
(3)金屬硫化物的水解,例如:Al2S3+6H2O=2Al(OH)3↓+3H2S↑
(4)金屬碳化物的水解,例如:CaC2+2H2O=Ca(OH)2+C2H2↑
(5)非金屬鹵化物的水解,例如:PCl3+3H2O=H3PO3+3HCl
此類反應多為水分子攻擊鹵原子,但也有例外,如NCl3水解:
NCl3+3H2O=NH3+3HClO
該反應為水分子攻擊氮原子
取代反應(水解反應)(有機反應)
1.鹵代烴在強鹼水溶液中水解,例如:CH3CH2-Cl+H-OH—△→NaOH
CH3CH2OH+HCl
2.醇鈉的水解,例如:CH3CH2ONa+H2O=CH3CH2OH+NaOH
3.酯在酸、鹼水溶液中水解,例如:CH3COOCH2CH3+H2O—△H+orOH-→CH3COOH+CH3CH2OH
4.二糖、多糖的水解,例如澱粉的水解:(C6H10O5)n+nH2O→nC6H12O6(葡萄糖)
5.二肽、多肽的水解,例如H2NCH2CONHCH2COOH+H2O→2H2NCH2COOH
6.亞胺的水解 ArCH=N-Ph—H20 H+ →ArCHO+PhNH2
『拾』 能夠水解的離子有哪些
中學化學中常見的能發生「雙水解反應」的離子對有:al3
+與hco3–、co32–、hs-、s2-;fe3+與hco3–、co32–;nh4+與sio32-等。
ph<7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性物質
當水在100度條件下,它的ph是6!
但它是中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