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化學試劑的化學性質怎麼填寫

化學試劑的化學性質怎麼填寫

發布時間:2022-06-24 19:30:53

Ⅰ 格林試劑的化學性質

化學性質主要是發生親核加成和取代(e.g. 活潑氫),最典型用途的是增加碳鏈的長度

Ⅱ 合成格式試劑的化學性質

您好,格氏試劑泛指含鹵素的金屬有機化合物,由於含有碳負離子,因此具有很強的親核性。格氏試劑可以和多種基團反應,是很有用的合成子,以通式RMX表示的話,可以與鹵代物R1X偶聯生成R-R1可以與醛酮R1COR2生成醇RR1CHOHR2,還能與二氧化碳、羧酸酯、醯氯、環氧化合物等反應。

Ⅲ 高中化學常用除雜試劑的化學性質

常用的化學方法舉例如下:(括弧中物質為雜質,破折號後物質為選用的試劑) ①利用生成沉澱除雜質:NaCl(NaCO3)­­------ CaCl2;②利用生成氣體除雜質:NaSO4(NaCO3)­-------硫酸; ③利用酸式鹽與正鹽的相互轉化除雜質:NaHCO3(Na2CO3,)­­------- CO2;④利用氧化還原反應除雜質:FeCl3(FeCl2)-----Cl2; ⑤利用兩性反應除雜質:Fe2O3(Al2O3)一一NaOH溶液; ⑥利用其他化學性質差異除雜質:Cu(Fe)------硫酸; ⑦除去氣體中的雜質氣體: Ⅰ.用乾燥劑(注意選用原則)吸收水蒸氣。 Ⅱ.酸性雜質(括弧中的氣體為雜質)用鹼液吸收:H2(HCl、CO2). Ⅲ.若酸性氣體中含較強的酸性雜質(括弧中的氣體為雜質),可用與酸性氣體對應的酸式鹽飽和溶液吸收:CO2(HCl);H2S(HCl) Ⅳ.鹼性雜質氣體(如NH3)可用酸吸收。 Ⅴ.氯氣中含HCl,可用水或飽和食鹽水吸收。 Ⅵ.雜質氣體為O2時,可用加熱的銅網吸收。 Ⅶ.雜質氣體為CO、H2時,可用加熱的CuO粉除去

Ⅳ 醇酚醛酮的化學性質的實驗報告怎麼寫

德宏職業學院
實驗四 醇酚醛酮的化學性質
時間:2010-9-6 上午 04:37:38
實驗四 醇酚醛酮的化學性質...
實驗四 醇酚醛酮的化學性質
一、實驗目的
1、觀察醇、酚、醛、酮的化學反應,深入體會分子結構與化學性質的關系。
2、掌握醇、酚、醛、酮主要化學性質會鑒別醇、酚、醛、酮。
3、熟悉滴管的使用和加熱操作。
4、認真仔細觀察實驗現象,並能作出正確的判斷。
二、實驗原理
1、醇和酚
一元醇是中性化合物,與鹼不起作用,但醇羥基上的氫易被金屬納取代,放出氫氣生成醇和氫氧化鈉。在強氧化劑重鉻酸鉀的作用下,伯醇可被氧化生成醛或在較高溫度下進一步氧化生成羧酸。仲醇可氧化生成酮。醇與氫鹵酸反應生成鹵代烷,其反應速度與氫鹵酸的性質和醇的結構有關。通常用盧卡斯試劑(無水氯化鋅的濃鹽酸溶液)來鑒別含有6個以下碳原子的伯、仲、叔醇。
具有兩個相鄰羥基的多元醇與新配製的氫氧化銅反應,使氫氧化銅沉澱消失形成深藍色的溶液。因此可用此反應鑒別含有相鄰羥基的多元醇。
酚羥基上的氫能部分電離,故酚類具有弱酸性、能溶於NaOH溶液中,生成酚鹽,同時酚羥基是直接與苯環相連接的,可增加鄰、對位氫原子的活潑性而容易發生親電取代反應。
酚類或含有酚羥基的化合物,能與三氯化鐵發生各種特有的顏色反應,產生顏色的原因主要是生成復雜的配合物,但具有烯醇結構「-c=c-」的化合物都有這個反應。
2、醛和酮
醛和酮都含有羰基,因此它們具有許多相似的化學性質。例如:都能與2,4一二硝基苯肼反應而析出晶體。但由於在醛基上連有一個氫原子,故醛的化學性質較酮活潑,易被弱氧化劑氧化,如醛能與托倫試劑和斐林試劑反應;能與品紅亞硫酸試劑發生顏色反應,而酮不發生這些反應。
具有CH3-CO-R(H)結構的醛、酮或CH3-CH(OH)-R(H)結構的醇都能發生
在鹼性溶液中與碘作用生成碘仿的反應,碘仿為黃色固體,有特臭、易識別,稱此反應為碘仿反應。丙酮在鹼性溶液中能與亞硝醯鐵氰化鈉作用顯紅色,此反應用作檢驗丙酮的存在。
三、實驗預習
1、做乙醇與鈉反應實驗必須用無水乙醇,而做醇的氧化用95%的就行了,為什麼?
2、鑒別伯、仲、叔醇可用什麼試劑?
3、試找出本實驗中的黑色反應?
4、鑒別醛、酮有哪些方法?
四、實驗用品
試管、燒杯、酒精燈、試管夾、石棉網、鐵架、無水乙醇、正丁醇、酚酞、95%乙醇、異丙醇、叔丁醇、仲丁醇、0.5%重鉻酸鉀、2%CuSO4、5%NaOH、甘油、3mol·L-1H2SO4、盧卡斯試劑、液體苯酚、2%苯酚、0.2%鄰一苯二酚。1%間苯二酚、0.5%1,2,3一苯三酚、1%FeCl3、飽和溴水、2,4一二硝基苯肼試劑、5%AgNO3、10%NaOH、乙醛、丙酮、氨水、斐林試劑I和Ⅱ、品紅亞硫酸試劑、碘溶液、5%丙酮水溶液、5%亞硝醯鐵氰化鈉。
五、實驗步驟與實驗記錄
實驗內容與操作實驗現象解釋化學方程式
1、醇的化學性質
(1)醇鈉的生成和水解:將兩個乾燥的試管編好號碼,分別加入
1ml無水乙醇和1ml正丁醇,再加一粒黃豆大小的用濾紙擦乾的金屬鈉,觀察反應速度有何差異。等到氣體放出平穩時,使試管口靠近燈焰,觀察有何現象。待金屬鈉全部作用後,將第1號試管內溶液的一半傾入表面皿上,使多餘的乙醇完全揮發(必要時將表面皿放在水浴上加熱),殘留在表面皿上的固體就是乙醇鈉,滴2-3滴水於乙醇鈉上使其溶解,然後滴一滴酚酞指示劑觀察現象。
(2)醇的氧化:取三支試管,編號後各加入0.5%重鉻酸鉀溶液2滴和3mol·L-1 H2SO4 1滴,然後分別加入10滴95%乙醇,異丙醇和叔丁醇,將各試管搖勻,3分鍾後觀察。
(3)伯醇、仲醇、叔醇的鑒別——
盧卡斯試驗:取三支乾燥的試管,編號後分別中入5滴正丁醇、仲丁醇和叔丁醇,然後各加入15滴盧卡斯試劑,塞好管口,振盪後靜置,觀察反應液是否變混濁,記錄反應液開始變渾濁所需的時間。
(4)與氫氧化銅的反應:於一試管中2%NaOH溶液8滴,使Cu(OH)2完全沉澱下來,將此懸濁液的一半倒入另一試管,兩試管在振搖下分別加入2滴甘油和乙醇。
2、 酚的性質
(1)酚的酸性:放3滴液體苯酚於小試管中,加1ml水充分振盪得一乳濁液,然後小心滴入5%NaOH溶液至苯酚完全溶解為止。在此溶液中再加入3mol·L-1H2SO4溶液呈現酸性。
(2)與FeCl3作用:取試管4支,分別加入2%苯酚溶液,0.2%鄰一苯二酚溶液,1%間苯二酚溶液、
0.5%1,2,3一苯三酚溶液1滴,搖勻。讓下各管中所產生的顏色。
(3)溴代反應:取2%苯酚溶液5
滴,置於一小試管中,緩緩滴入飽和溴水10滴,不斷振盪。
3、醛、酮的性質
(1)醛、酮與2,4一二硝基苯肼溶液的反應:取2支試管、各加入1ml2,4一二硝基苯肼溶液,然後分別加入3-4滴乙醛與丙酮,用力振盪。如無沉澱生成,可靜置5-10分鍾,必須時用玻璃棒摩擦管壁。
(2)醛與托倫試劑反應:取1ml5%AgNO3溶液置於潔凈試管中,
加入1滴10%NaOH溶液,在振盪下一再一滴一滴地加入氨水至生成的沉澱剛剛溶解為止,將製得的試劑分置於兩支十分干凈的試管中,分別加入乙醛和丙酮3滴,搖勻後放置一分鍾,如無變化可在水浴(50-60℃)加熱.
(3)
與斐林試劑反應:取斐林試劑I
和II各1ml於一試管中,混和均勻後,分置於二個試管中,然後分別加入乙醛和丙酮各4滴,搖勻後,把試管放在沸水中加熱3-5分鍾。
(4)與品紅亞硫酸試劑反應:取試管二支,各滴入10滴品紅一亞硫酸試劑,在第一管加入2-3滴乙醛、第二管加入2-3滴丙酮。
(5)碘仿反應:在一小試管中,滴入2滴丙酮,加水10滴,再加入10
滴碘溶液,搖勻後,再滴加5%NaOH溶液至碘的顏色褪去為止。
(6)丙酮的檢驗:取一支試管,裝入1滴5%的丙酮水溶液,然後加入5%亞硝醯鐵氰化鈉和10%NaOH溶液各2滴。

Ⅳ 魯米諾爾試劑的化學性質

它常溫下是一種黃色晶體或者米黃色粉末,是一種比較穩定的化學試劑。它的化學式是C8H7N3O2 結構式在下面的圖圖裡面有。同時,魯米諾又是一種強酸,對眼睛、皮膚、呼吸道有一定刺激作用。
法醫學上,魯米諾反應又叫氨基苯二醯一胼反應,可以鑒別經過擦洗,時間很久以前的血痕。生物學上則使用魯米諾來檢測細胞中的銅、鐵及氰化物的存在。

Ⅵ 常用有機試劑的物理化學性質要全面的

有機溶劑是能溶解一些不溶於水的物質(如油脂、蠟、樹脂、橡膠、染料等)的一類有機化合物,其特點是在常溫常壓下呈液態,具有較大的揮發性,在溶解過程中,溶質與溶劑的性質均無改變。
有機溶劑的種類 有機溶劑的種類較多,按其化學結構可分為10大類:①芳香烴類:苯、甲苯、二甲苯等;②脂肪烴類:戊烷、己烷、辛烷等;③脂環烴類:環己烷、環己酮、甲苯環己酮等;④鹵化烴類:氯苯、二氯苯、二氯甲烷等;⑤醇類:甲醇、乙醇、異丙醇等;⑥醚類:乙醚、環氧丙烷等;⑦酯類: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丙酯等;⑧酮類:丙酮、甲基丁酮、甲基異丁酮等;⑨二醇衍生物: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單乙醚、乙二醇單丁醚等;⑩其他:乙腈、吡啶、苯酚等。
毒性 有機溶劑具有脂溶性,

Ⅶ 化學試劑相關知識的詳細介紹

樓主你好:
機分析試劑: 無機分析試劑(Inorganic analytical reagent)是用於化學分析的常用的無機化學物品。其純度比工業品高,雜質少。
有機分析試劑: 有機分析試劑(Organic reagents for inorganic analysis)是在無機物分析中供元素的測定、分離、富集用的沉澱劑、萃取劑、螯合劑以及指示劑等專用的有機化合物,而不是指一般的溶劑、有機酸和有機鹼等。這些有機試劑必須要具有較好的靈敏度和選擇性。隨著分析化學和化學工業的發展,將會研製出靈敏度和選擇性更好的這類試劑,如1967年以來出現的對一些金屬(如鹼金屬、鹼土金屬)及銨離子具有絡合能力的冠醚(Crown ether)類化合物就是這樣。
基準試劑: 基準試劑(Primary standards)是純度高、雜質少、穩定性好、化學組分恆定的化合物。在基準試劑中有容量分析、pH測定、熱值測定等等分類。每一分類中均有第一基準和工作基準之分。凡第一基準都必須由國家計量科學院檢定,生產單位則利用第一基準作為工作基準產品的測定標准。目前,商業經營的基準試劑主要是指容量分析類中的容量分析工作基準[含量范圍為99.95%~100.05%(重量滴定)]。一般用於標定滴定液。
標准物質: 標准物質(Standard substance)是用於化學分析、儀器分析中作對比的化學物品,或是用於校準儀器的化學品。其化學組分、含量、理化性質及所含雜質必須已知,並符合規定或得公認。微量分析試劑 微量分析試劑(Micro-analytical reagent)適用於被測定物質的許可量僅為常量百分之一(重量約為1~15毫克,體積約為0.01~2毫升)的微量分析用的試劑。更多質量檢測、分析測試、化學計量、標准物質相關技術資料請參考中檢所標准品對照品 www.rmhot.com
有機分析標准品: 有機分析標准品(Organic analytical standards)是測定有機化合物的組分和結構時用作對比的化學試劑。其組分必須精確已知。也可用於微量分析。
農葯分析標准品: 農葯分析標准品(Pesticide analytical standards)適用於氣相色譜法分析農葯或測定農葯殘留量時作對比物品。其含量要求精確。有由微量單一農葯配製的溶液,也有多種農葯配製的混合溶液。
折光率液: 折光率液(Refractive index liquid)為已知其折光率的高純度的穩定液體,用以測定晶體物質和礦物的折光率。在每個包裝的外面都標明了其折光率。
當量溶液: 當量溶液(Normal solution)為一升溶液中含有一克當量溶質的水溶液,即指濃度是1N的溶液。 指示劑 指示劑(Indicator)是能由某些物質存在的影響而改變自己顏色的物質。主要用於容量分析中指示滴定的終點。一般可分為酸鹼指示劑、氧化還原指示劑、吸附指示劑等。指示劑除分析外,也可用來檢驗氣體或溶液中某些有害有毒物質的存在。
試紙: 試紙(Test paper)是浸過指示劑或試劑溶液的小干紙片,用以檢驗溶液中某種化合物、元素或離子的存在,也有用於醫療診斷。
儀器分析試劑: 儀器分析試劑(Instrumental analytical reagents)是利用根據物理、化學或物理化學原理設計的特殊儀器進行試樣分析的過程中所用的試劑。
原子吸收光譜標准品: 原子吸收光譜標准品(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 standards)是在利用原子吸收光譜法進行試樣分析時作為標准用的試劑。
色譜用: 色譜用(For chromatography)試劑是指用於氣相色譜、液相色譜、氣液色譜、薄層色譜、柱色譜等分析法中的試劑和材料,有固定液、擔體、溶劑等。
電子顯微鏡用: 電子顯微鏡用(For electron micros)試劑是在生物學、醫學等領域利用電子顯微鏡進行研究工作時所用的固定劑、包埋劑、染色劑等的試劑。
核磁共振測定溶劑 核磁共振測定溶劑(Solvent for NMR spectros)主要是氘代溶劑(又稱重氫試劑或氘代試劑),是在有機溶劑結構中的氫被氘(重氫)所取代了的溶劑。在核磁共振分析中,氘代溶劑可以不顯峰,對樣品作氫譜分析不產生干擾。
極譜用: 極譜用(For polarography)試劑是指在用極譜法作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時所需要的試劑。
光譜純: 光譜純(Spectrography)試劑通常是指經發射光譜法分析過的、純度較高的試劑。
分光純: 分光純(Spectrophotometric pure)試劑是指使用分光光度分析法時所用的溶液,有一定的波長透過率,用於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生化試劑: 生化試劑(Biochemical reagent)是指有關生命科學研究的生物材料或有機化合物,以及臨床診斷、醫學研究用的試劑。由於生命科學面廣、發展快,因此該類試劑品種繁多、性質復雜。
生物鹼:
生物鹼(Alkaloid)為一類含氮的有機化合物,存在於自然界(一般指植物,但有的也存在於動物)。有似鹼的性質,所以過去又稱為贗鹼。大多數生物鹼均有復雜的環狀結構,氮素多包括在環內,具有光學活性。但也有少數生物鹼例外。如麻黃鹼是有機胺衍生物,氮原子不在環內;咖啡因雖為含氮的雜環衍生物,但鹼性非常弱,或基本上沒有鹼性;秋水仙鹼幾乎完全沒有鹼性,氮原子也不在環內……等。由於它們均來源於植物的含氮有機化合物,而又有明顯的生物活性,故仍包括在生物鹼的范圍內。而有些來源於天然的含氮有機化合物,如某些維生素、氨基酸、肽類,習慣上又不屬?quot;生物鹼",所以"生物鹼"一詞到現在還未有嚴格而確切的定義。已知生物鹼種類很多,約在2,000種以上,有一些結構式還沒有完全確定。它們結構比較復雜,可分為59種類型。隨著新的生物鹼的發現,分類也將隨之而更新。由於生物鹼的種類很多,各具有不同的結構式,因此彼此間的性質會有所差異。但生物鹼均為含氮的有機化合物,總有些相似的性質,如: 1) 1)形態:大多數生物鹼是結晶形固體;有些是非結晶形粉末;還有少數在常溫時為液體,如煙鹼(Nicotine),毒芹鹼(Coniine)等。 2)顏色:一般為無色。只有少數帶有顏色,例如小 鹼(Berberine)、木蘭花鹼(Magnoflorine)、蛇根鹼(Serpentine)等均為黃色。 3)味感:不論生物鹼本身或其鹽類,多具苦味,有些味極苦而辛辣,還有些刺激唇舌的焦灼感。 4)酸鹼反應:大多呈鹼性反應。但也有呈中性反應的,如秋水仙鹼;也有呈酸性反應的,如茶鹼和可可豆鹼;也有呈兩性反應的,如嗎啡(Morphine)和檳榔鹼(Arecaadine)。 5)溶解度:大多數生物鹼均幾乎不溶或難溶於水。能溶於氯仿、乙醚、酒精、丙酮、苯等有機溶劑。也能溶於稀酸的的水溶液而成鹽類。生物鹼的鹽類大多溶於水。但也有不少例外,如麻黃鹼(Ephedrine)可溶於水,也能溶於有機溶劑。又如煙鹼、麥角新鹼(Ergonovine)等在水中也有較大的溶解度。 6)旋光性:大多數生物鹼含有不對稱碳原子,有旋光性,多數呈左旋光性。只有少數生物鹼,分子中沒有不對稱碳原子,如那碎因(Narceine)則無旋光性。還有少數生物鹼,如煙鹼,北美黃連鹼(Hydrastine)等在中性溶液中呈左旋性,在酸性溶液中則變為右旋性。 7)揮發性:在常壓時絕大多數生物鹼均無揮發性。直接加熱先熔融,繼被分解;也可能熔融而同時分解。只有在高度真空下才能因加熱而有升華現象。但也有些例外,如麻黃鹼,在常壓下也有揮發性;咖啡因在常壓時加熱至180。C以上,即升華而不分解。生物鹼大都用於醫葯治療及研究。少數品種用於分析[如白路新(Brucine)測定硝酸鹽]或作為對比樣品。 生物鹼一般性質較穩定,在貯存上除避光外,不需特殊貯存保管。

Ⅷ 常用化學葯品的性狀(方方面面)!

無機部分

硫化氫

(一)理化性狀和用途

無色有臭蛋氣味的可燃氣體。易溶於水。自然點:246℃,爆炸極限;4.3-46%。硫化氫很少用於生產,一般作為化學反應或蛋白質自然分解產物而存在於多種生產過程中以及自然界中。凡含硫的有機物發酵腐敗均產生硫化氫。含硫石油開采和提煉、人造絲、鞣革等生產過程都有硫化氫產出。

(二)毒性

硫化氫是強烈的刺激神經的毒物,可引起窒息。對粘膜也有明顯的刺激作用。最高容許濃度10mg/m3

(三)短期過量暴露的影響

吸入:鼻煙部灼熱感,咳 、胸悶、頭暈、頭痛、乏力、惡心、嘔吐、意識模糊或出現昏迷。暴露於1000mg/m3以上時,可發生「電擊樣」中毒,瞬間內呼吸停止但心臟可仍搏動數分鍾。

眼睛接觸:出現畏光、流淚、眼刺疼(濃度為16-32mg/m3以上時)。暴露於200-300mg/m3時,還可有眼瞼痙攣、視力模糊等症狀。

(四)長期暴露的影響

長期接觸低濃度硫化氫,可致嗅覺減退。暴露於100mg/m3以上濃度時可能引起肺部損害。

(五)火災和爆炸

本品極易燃,嚴禁明火、火花和吸煙。其蒸汽與空氣混合物具有爆炸性。燃燒時會產生二氧化硫有毒氣體。生產場所應有防爆裝置。

(六)化學反應性

與金屬離子反應生成鹽,對鐵等金屬有極強的腐蝕性。與氧化劑反應很劇烈,易起火或爆炸。

(七)人身防護

吸入:如氣體濃度不明或超過暴露限值時應佩戴氧氣呼吸器或有灰色色標濾毒罐的防毒面具。

眼睛:戴化學防護鏡。

(八)急救

吸入:救護者應佩戴好供氧呼吸器,將患者安全地移至新鮮空氣處。如患者呼吸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硫化氫劇毒,不宜進行口對口呼吸,以壓胸法為宜,應堅持2小時以上。

眼睛:使眼瞼張開,用生理鹽水或1-3%的碳酸氫鈉溶液沖洗患眼。

(九)儲藏和運輸

防火、冷藏、密閉。

(十)安全和處理

加強生產過程中的密閉、通風、排毒。處理污水池、紙漿池時應先查清該處是否有硫化氫氣體存在。如果存在,應先進行局部通風換氣之後再進行工作。含硫化氫的廢氣排放應遵守環境保護法規。



(一)理化性狀

無色氣體,具有很刺激性臭味。蒸氣密度:0.6,沸點:-33.35℃,自燃點:651.22℃,易溶於水。在醇中溶解中等。爆炸極限:16~25%。

(二)毒性

高濃度時,對粘膜和皮膚有鹼性刺激及腐蝕作用。

最高容許濃度:30mg/m3

(三)短期過量暴露

吸入:大量吸氨氣後可出現流淚、咽痛、胸悶、呼吸困難,出現紫紺,嚴重者發生肺水腫、喉頭水腫或支氣管粘膜壞死脫落、窒息。500ppm濃度下,五分鍾可死亡。

眼睛接觸:液氨或高濃度氨氣可致灼傷。

皮膚接觸:液氨可致灼傷。

(四)長期暴露的影響

長期低濃度接觸氨氣可出現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狀。

(五)火災和爆炸

氨或空氣與氨混合物遇火能爆炸,遇熱放出氨和氮及氮氧化物的有毒煙霧。本品可燃,應嚴禁煙火和吸煙。著火時用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滅火。

(六)人體防護:

吸入:空氣中濃度超標時,必須佩帶防毒口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應佩帶呼吸器。

眼睛: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皮膚:穿戴工作服、手套。

(七)急救:

吸入:迅速將患者移至新鮮空氣處,維護呼吸、循環功能。

眼睛:立即用流動清水或涼開水沖洗至少10分鍾。

皮膚: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物用流動清水沖洗至少30分鍾。誤服者給飲牛奶。一切患者應請醫師協同處理。

(八)泄漏處理要點

迅速撤離泄露污染區至上風處,並隔離至氣體散盡,切斷火源。現場噴含鹽酸的霧狀水中和、溶解,然後抽排,室內通風。

二 氧 化 硫

(一)理化性狀和用途

無色氣體,有刺激性臭味。密度:2.3,沸點:-10℃。用於製造硫酸、亞硫酸鹽、硫酸鹽以及某些有機化合物的合成、漂白紙漿、精煉石油等。

(二)毒性

屬中等毒類。本品易被粘膜的潤濕表面所吸收而生成亞硫酸,一部分進而氧化為硫酸。因此它對呼吸道及眼睛具有強烈的刺激作用。

最高容許濃度:15 mg/m3

(三)短期過量暴露的影響

吸入:吸入高濃度的二氧化硫引起咳嗽、鼻、咽喉部燒灼樣痛,聲音嘶啞甚至呼吸短促。吸入極高濃度時,可立即引起反射性聲門痙攣而致窒息。

眼睛接觸:可引起流淚、畏光、眼灼疼。液體二氧化硫濺入眼內可立即引起角膜渾濁,造成班翳(yi翳子:眼角膜上的所生屏蔽視線的白斑)。

皮膚接觸:液體沾染皮膚,造成皮膚灼傷、起泡、腫脹、壞死。

(四)長期暴露的影響

長期吸入低濃度二氧化硫,可有頭昏、頭痛、無力、乾咳、惡心、失眠、嗅覺和味覺減退等症狀。長期接觸者還可引起肺氣腫,牙齒酸蝕症和慢性鼻炎等。

(五)火災和爆炸

本品不燃,也不助燃。

(六)化學反應性

本品溶於水成為酸。潮濕二氧化硫具有強腐蝕性,能腐蝕金屬。但乾燥時,其腐蝕作用不大。

(七)人身防護

吸入:如空氣中二氧化硫濃度超過暴露限值時應佩戴有黃色色標濾毒盒(罐)的防毒面具。

眼睛:帶化學防濺眼鏡。

皮膚:戴防酸手套,穿工作服和工作鞋。工作場所應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眼睛沖洗器具。

(八)急救

吸入:將患者移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溫、安靜,必要時吸氧。

眼睛:用大量清水或2%碳酸氫鈉溶液徹底沖洗。

皮膚:用大量清水沖洗至少20分鍾。

(九)儲藏和運輸

儲於鋼瓶。包裝號為1。

(十)安全和處理

生產使用本品過程需要密閉,並加強通風。發生泄漏時應迅速撤離現場,戴供氣式呼吸器,將損漏鋼瓶轉移至安全場所。工業廢氣中的本品應設法回收及綜合利用。

二氧化氮

(一)理化性狀和用途

紅棕色氣體,有刺激性氣味。常溫下與四氧化二氮混合存在,高溫下是二氧化氮。密度:1.58,用於生產硝酸、苦味酸、消化纖維等。

(二)毒性

屬中等毒類。有很強的氧化作用。急性中毒主要引起肺水腫,可致死亡。

最高容許濃度:15 mg/m3

(三)短期過量暴露的影響

吸入:暴露於70mg/m3 濃度時產生呼吸道粘膜的刺激作用,咽喉痛、咳嗽;暴露於140mg/m3 濃度時可引起支氣管炎和肺炎;暴露於220~290mg/m3 濃度時可致肺水腫;吸入146mg/m3很快死亡。

眼睛接觸:刺激眼睛。

(四)長期暴露的影響

長期接觸低濃度二氧化氮能引起慢性咽喉炎、支氣管炎及神經衰弱等症狀。

(五)火災和爆炸

本品不然,但可助燃,不可與助燃物質放在一起。

(六)化學反應性

本品為強氧化劑,與可燃性、還原性物質反應劇烈。

(七)人身防護

吸入:如氣體濃度超過暴露限值時應佩戴有黃色色標濾毒盒(罐)的防毒面具。

眼睛:帶化學防護鏡。

皮膚:使用防酸手套、工作服和工作鞋。工作場所應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眼睛沖洗器具。

(八)急救

吸入:將患者移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密切觀察24小時以上。觀察期間應靜卧休息,適當保溫、鎮靜。觀察到48小時時仍無肺水腫方可活動。

眼睛:被污染時可用水沖洗。

(九)儲藏和運輸

陰涼處儲藏。包裝號為1(不銹鋼包裝),運輸時防震。

(十)安全和處理

產生二氧化氮的過程要密閉,通風排氣,提供必要的防護用具。含二氧化氮的廢氣排放前要經過處理,遵守環境保護法。

硫 酸

(一)理化性狀和用途

無色油狀腐蝕性液體,有強烈的吸濕性。密度:1.8,熔點10.4℃,沸點: 280℃。用於製造硫酸銨、磷酸、硫酸鋁合成葯物、合成染料、合成洗滌劑合金屬酸洗劑。

(二)毒性

屬中等毒類。對皮膚粘膜具有很強的腐蝕性。

最高容許濃度:2 mg/m3

(三)短期過量暴露的影響

吸入:吸入高濃度的硫酸酸霧能上呼吸道刺激症狀,嚴重者發生喉頭水腫、支氣管炎甚至肺水腫。

眼睛接觸:濺入硫酸後引起結膜炎及水腫,角膜渾濁以至穿孔。

皮膚接觸:局部刺痛,皮膚由潮紅轉為暗褐色。

口服:誤服硫酸後,口腔、咽部、胸部和腹部立即有劇烈的灼熱痛,唇、口腔、咽部均見灼傷以致形成潰腸,嘔吐物及腹瀉物呈黑色血性,胃腸道穿孔。口服濃硫酸致死量約為5毫升。

(四)長期暴露的影響

長期接觸硫酸霧者,可有鼻粘膜萎縮伴有嗅覺減退或消失、慢性支氣管炎和牙齒酸蝕等症狀。

(五)火災和爆炸

本品雖不燃,但很多反應卻會起火或爆炸,如與金屬會產生可燃性氣體,與水混合會大量放熱。著火時立刻用乾粉、泡沫滅火等方法。

(六)化學反應性

本品為強氧化劑,與可燃性、還原性物質激烈反應。

(七)人身防護

吸入:硫酸霧濃度超過暴露限值,應佩戴防酸型防毒口罩。

眼睛:帶化學防濺眼鏡。

皮膚:戴橡膠手套,穿防酸工作服和膠鞋。工作場所應設安全淋浴和眼睛沖洗器具。

(八)急救

吸入: 將患者移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有呼吸道刺激症狀者應吸氧。

眼睛:張開眼瞼用大量清水或2%碳酸氫鈉溶液徹底沖洗。

皮膚:用大量清水沖洗20分鍾以上。

口服:立即用氧化鎂懸浮液、牛奶、豆漿等內服。

註:所有患者應請醫生或及時送醫療機構治療。

(九)儲藏和運輸

與可燃性和還原性及強鹼物質分開。

包裝號為5(甲)、8(甲)(十)。

(十)安全和處理

注意對硫酸霧的控制,加強通風排氣。車間內要有方便的沖洗器具。

註:在稀釋酸時決不可將水注入酸中,只能將酸注入水中。



(一)理化性狀和用途

黃綠色氣體或(在壓力下)琥珀色液體,有辛辣氣味,易溶於水中生成次氯酸和鹽酸。密度:2.5,能沿地面擴散。用於生成氯化物、農葯、致冷劑、漂白劑。還用來清潔水質、污水消毒、食品處理。

(二)毒性

對人有強烈的刺激性。

最高允許濃度:1.0 mg/m3 (0.34ppm)

(三)短期過量暴露的影響

吸入:嚴重刺激鼻、喉和上呼吸道。症狀包括:鼻部發癢(0.2ppm)、咽喉乾燥、咳嗽和呼吸困難(1.0ppm)。呼吸短促、頭痛(超過1.33ppm),強烈窒息、胸痛和嘔吐(超過30ppm)。嚴重暴露導致:支氣管炎、肺水腫、死亡(超過1000ppm)。

眼睛接觸:對眼睛有嚴重刺激、氣體導致刺痛、灼傷感並流淚。液體導致灼傷,永久性傷害可能失明。

皮膚接觸:對皮膚有嚴重刺激,高濃度氣體導致皮膚灼傷、渴感、腹部痙攣、惡心。

(四)長期暴露的影響

影響呼吸道,刺激鼻部,腐蝕牙齒琺琅質。

(五)火災和爆炸

氯能助然,因此具有嚴重著火危險,可用乾粉、二氧化碳滅火。氯氣能聚集在地層區域。

(六)化學反應性

化學性質極為活潑。與下列物質能起劇烈反應:許多可燃性物質及包裹水在內的其他化學物質;與碳氫化合物、某些金屬粉末、含氮化合物猛烈反應;當水存在時,能腐蝕大多數金屬。

(七)人身防護

吸入:如氣體濃度不明或超過暴露限值時,應佩戴有黃色色標濾毒盒(罐)的防毒面具或氧氣呼吸器。

眼睛:帶化學防濺護目鏡。如需要還要戴用防毒面罩。

皮膚:使用手套、工作服和工作鞋。合適的材料是聚氯乙烯。工作場所應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眼睛沖洗器具。

(八)急救

吸入: 救護前應確保自己安全。脫離生產線或將患者移至空氣新鮮處,如呼吸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避免口對口接觸。如心臟停止跳動應立即使用心肺復甦術。可由受過訓練的人給氧。

眼睛:使眼瞼張開,用微溫的緩慢的流水沖洗患眼約30分鍾,勿使污水進入未受傷的眼睛。

皮膚:用微溫的緩慢的流水沖洗患處至少20分鍾,在流水下脫去受污染的衣服。

口服:用水充分清洗口腔,給患者飲水約250毫升,不可催吐,如嘔吐發生應漱口並重復給水。

註:一切患者應請醫生治療。

(九)儲藏和運輸

儲藏於專用鋼瓶內,重復放置以保證安全,儲藏地方應陰涼(溫度低於50℃),乾燥,遠離可燃物、火源和禁忌物。運輸氣瓶時,應遵守危險品運輸規定。

包裝號為1

(十)安全和處理

只有受過訓練的人才能進行進行清理工作。提供良好的通風設備。穿戴防酸的防護服裝和呼吸器。先用稀鹼水中和再用特大量的水沖洗鹼液。處理工作應遵守環境保護法規。

硝 酸

(一)理化性狀和用途

無色液體,易揮發有刺激性。濃硝酸(98%)在空氣中有「發煙」現象,此煙為五氧化二氮即硝酐,在空氣中與水汽形成硝酸霧,不久即分解,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氮。工業硝酸常呈黃色,是溶有二氧化氮之故。濃硝酸加熱時有硝酸蒸汽,密度:2.2,不久也分解,主要成為二氧化氮。用於製造氮肥、黃色炸葯、葯品。也用作工業上的酸洗劑及試劑。

(二)毒性

對皮膚、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

最高容許濃度:5 mg/m3 (以NO2計)

(三)短期過量暴露的影響

吸入:吸入硝酸氣霧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狀。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腫。

眼睛接觸:硝酸液濺入眼內,可產生化學灼傷。

皮膚接觸:硝酸液接觸皮膚,可引起化學灼傷。皮膚灼傷後呈黃色逐漸變為褐色最後呈黑色。

(四)長期暴露的影響

長期吸入低濃度硝酸氣霧。,能引起牙齒酸蝕症及慢性陰塞性肺病。

(五)火災和爆炸

火災危險性極大,氧化力強,與還原劑反應時可引起火災和爆炸。

(六)化學反應性

硝酸是強氧化劑,可使許多有機物氧化而焦化。

(七)人身防護

吸入:工作環境中硝酸氣霧超過暴露限值時應佩戴有黃色色標濾毒盒(罐)的防毒面具。

眼睛:帶化學防濺眼鏡。

(八)急救

吸入: 將患者移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溫、安靜,必要時吸氧。

眼睛:用大量清水沖洗至少20分鍾。

皮膚:迅速脫去污染衣服,用大量清水沖洗污染皮服皮膚。然後用5%碳酸氫鈉溶液濕敷。

(九)儲藏和運輸

將硝酸儲存於密閉的容器內,放置於有通風設備的陰涼地方,遠離禁忌物和工作場所。存放場所應有防酸地面和排水設施。包裝號為5。

(十)安全和處理

有良好的通風條件和有效的防護用品,備有硝酸吸著物,以抑止溢泄。用蘇打粉或石灰中和殘剩物質,處理的肥料可在指定地點深埋,遵守環境保護法。

鹽 酸

(一)、理化性狀和用途

透明或黃色冒煙液體,蒸氣有強烈刺激味。沸點:110℃,蒸氣密度:1.3,易溶於水,用於油井活化劑、礦石還原劑,食品處理劑、清潔劑、鍋爐除垢劑及化學中間體。

(二)、毒性

對皮膚和黏膜有較強刺激腐蝕作用。

最高允許濃度:15mg/m3。(10.2ppm)

(三)、短期過量暴露的影響

吸入;蒸氣和煙霧能刺激鼻、喉和上呼吸道,導致咳嗽、鼻和牙齦出血,嚴重暴露能腐蝕鼻、喉和造成肺水腫。

眼睛接觸:導致刺激、嚴重灼傷和失明。

皮膚接觸:濃溶液(大於38%)導致嚴重灼傷。

口服:口腔、胃和食道會嚴重灼傷,導致惡心、嘔吐、腹瀉、虛脫並可能死亡。

(四)、長期暴露的影響

蒸氣能腐蝕牙齒,使鼻和牙齦出血,產生持續性支氣管炎。皮膚長期接觸稀溶液會發炎。

(五)、火災和爆炸

不燃燒。用噴水來冷卻容器有助於防止爆裂和減少蒸氣。

(六)、化學反應性

與強鹼類(如氫氧化鈉)起激烈反應,與硫化物、磷化物、氰化物、乙酯基化合物、氟化物、硅化物和碳化物起反應,釋放出易燃和有毒的氣體,與氧化劑(如過氧化物)能起激烈反應。

(七)、人身防護

吸入:如蒸氣或煙霧濃度不明或暴露限值,應戴有黃色色標濾毒罐(盒)的防毒面具。

皮膚;需要使用手套、工作服和工作鞋。合適的材料是天然橡膠。在高度暴露的環境下應穿防酸工作服,工作場所應備有5%碳酸氫鈉溶液的安全淋浴和眼睛沖洗器具。

眼睛:如需要應戴用面罩。

(八)、急救

吸入:脫離鹽酸產生源或將患者移至新鮮空氣處,如患者呼吸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避免口對口接觸。

眼睛接觸;使眼瞼張開,用生理鹽水或微溫的緩流的流水沖洗患眼20分鍾。

皮膚接觸;用微溫的緩流的流水沖洗患處至少20分鍾,在流水下脫去污染的衣服。

口服;用水充分漱口,不可催吐,如可能給患者飲水約50毫升。如嘔吐自然發生,應使患者身體前傾重復給水,一切患者都應請醫生治療。

(九)儲藏和運輸

將鹽酸儲藏於密封容器內,放置於有通風的陰涼地方,遠離有禁忌物和工作場所。存放地方應有防酸地板和良好的排水設施。配製溶液時應緩慢地將酸倒入水中以防濺出和起泡。包裝號5、8。

(十)、安全和處理

提供良好的通風設備、使用良好的防護服裝和呼吸器。應避免泄漏,使用合適的鹽酸吸著物來抑制溢泄,用蘇打粉或石灰中和殘剩物質,處理廢料可在指定地點深埋,遵守環境保護法規。

高錳酸鉀

Ⅸ 化學試劑分析純硫酸的性質

分析純硫酸
濃度為95.5%
密度1.835g/cm³
還有,硫酸是甜的
有碳化的能力,脫水性
強氧化性
難揮發(意義不大,分析純是用來做葯品分析的)
不過其實沒什麼用,分析純度的濃硫酸除非是用來檢測某些物質的含量
一般都是作為一種輔助的反應試劑的,所以對性質要求不高,一般脫水性和配合濃硝酸的氧化性

Ⅹ 各種化學試劑的性質

化氫酶一分鍾能催化分解500萬個過氧化氫分子;3)大多數酶的催化反應都在常溫常壓下進行。高溫反要引起酶的破壞;4)酶的催化作用易受環境中PH值的影響。 至今已發展一、二千種的酶,它們的催化反應過程多種多樣。根據催化反應的過程大致可分為六類:1)氧化還原酶(Oxido-rectase);2)轉移酶(Transferase);3)水解酶(Hydrolase);4)裂合酶(Lyase);5)異構酶(Isomerase);6)連接酶(Ligase)。 酶在生理學、醫葯、農業、工業等方面都有重大意義。酶制劑的品種日新月異,應用也日益廣泛。 酶的性質不很穩定,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而被破壞,喪失活力。要較好地保存,關鍵在於水分和溫度,水分越高,越不穩定;溫度越高,越易被破壞。一般需在低溫處(+4。C以下,有的要求在-20。C以下)保存,但即使乾燥冷藏,長期貯存後仍能逐漸降低或喪失其活性而變質。所以酶制劑大多規定一定的貯存期。甘油酯及磷脂
1)甘油酯(Glyceride)通常是指甘油和脂肪酸(飽和的和不飽和的)經酯化所生成的酯類,根據結合脂肪酸的分子數目可分為甘油一脂肪酸酯C3H5(OH)2(OCOR),甘油二脂肪酸酯C3H5(OH)(OCOR)2和甘油三脂肪酸酯C3H5(OCOR)3。高碳數的脂肪酸甘油酯廣泛存在於動植物的組織中。 甘油酯是中性物質,不溶於水,能溶於有機溶劑,能被氫氧化鈉水解,水解後生成脂肪酸的鈉鹽和甘油。 多數甘油酯性質穩定,在正常貯存中不易發生變質。
2) 磷脂(Phoxpholipid)為含一分子或多分子磷酸基團的類酯狀物質,是生物體內主要成分,存在於腦、肝、蛋黃和大豆等組織中參加生化活動,磷脂中主要有卵磷脂和腦磷脂。 磷脂極易溶於有機溶劑(乙醚、苯、三氯甲烷等),部分溶於乙醇,極難溶於丙酮和乙酸乙酯。所有磷脂有親水膠體的特性,接觸水時就膨脹。易被鹼性甚至被酸性的水溶液所水解。 磷脂在工業上廣泛的用於乳化劑,腦磷脂可用於肝功能試驗。科學上主要用於生化研究。 磷脂的理化性質不穩定,受潮受熱易分解變質。大多數磷脂應防潮、冷凍保存。鹼基、核苷及核苷酸
鹼基(Base)是核酸水解所產生的含氮雜環化合物。主要是嘧啶或嘌呤的衍生物。 核苷(Nucleoside)是由鹼基、戊糖(D-核糖或2-脫氧-D-核糖)組成的化合物。通常為無色結晶,熔點較高,大多易溶於熱水,在冷水中較難溶解。核苷酸(Nucleotide),是由核苷、磷酸組成的化合物,是核算的組成單位,可有核酸水解而得,也可以單體形式存在於生物體內。通常為無色結晶,熔點甚高,熔化前就可能分解。溶於水,但不溶於有機溶劑。除5^-鳥嘌呤核苷酸和肌苷酸有鮮味外,其它核苷酸均有酸味。 核苷及核苷酸少數品種用於食品工業及醫葯外,大多品種用於生化合成及研究。 核苷及核苷酸品種繁多,要求不一,穩定性各異,一般以防潮、陰涼或冷凍處保存為宜。多肽物質
多肽(Polypeptide)是由很多分子的氨基酸通過醯胺鍵(即肽鍵)縮合而成的化合物,一般以10個以上氨基酸分子縮合的稱為多肽(也有3個以上氨基酸分子縮合稱為多肽的)。由蛋白質水解製得,也可人工合成。 多肽大多性質不穩定,長期貯存宜防潮,放在4。C以下的地方。蛋白質
蛋白質(Protein)是細胞組成的基本物質,為各種α-氨基酸借醯胺鍵(即肽鍵)連接起來,形成一類高分子量多肽(蛋白質與多肽至今還沒有明確的界線)。分子量很大可以達到數百萬,甚至在千萬以上,結構復雜,官能團性質多樣。少數蛋白質已可以製成結晶狀態。多數蛋白質可溶於水,而生成膠體溶液。不過,各種蛋白質的性質不同,在溶劑中溶解度也會不同。蛋白質的水溶液,振搖後能產生肥皂樣的泡沫。一般煮沸蛋白質的水溶液,蛋白質即被凝固,濃乙醇也會使蛋白質凝固。蛋白質一般不溶於有機溶劑。蛋白質可以酶解或水解成為氨基酸。 蛋白質易受潮受熱而分解、發霉、變質,一般均應防潮,對一些極易受溫度影響而變質的蛋白質製品,需貯存於4。C的冷凍處。激素及甾族化合物
激素(Hormone)前稱荷爾蒙,此詞來源於希臘語,有刺激興奮的意義。激素具有能維持動物體內各種生理機能活動和代謝過程的協調,以及促進生長和繁殖等作用。 激素在化學結構上可分為三大類:1)含氮激素,包括氨基酸衍生物(如甲狀腺素等),蛋白質類化合物(如胰島素等),胺類衍生物(如腎上腺素等);2)在族化合物,主要是性激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3)前列腺素,是不飽和脂肪酸類。最初,激素都由生物體內提取,現在大多數激素的化學結構都已知道,而且還可以人工合成。 對激素原來只限於動物,目前已發展到植物,稱為植物激素(Plant hormone),也有稱為植物生長調節劑(Plant growth regulator),如脫落酸、赤黴素等。植物激素絕大部分是從微生物或動物的尿中分離出來,而其結構及化學活性也簡單得多。甾族化合物(Steroid),又稱類固醇,范圍很廣,如膽甾醇、麥角甾醇,膽酸、維生素D、雄性激素、雌性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皂素等均為甾族化合物,廣泛分布於動植物中。 激素與甾族化合物品種很多,在貯存上,一般需防潮避光。對有些激素,特別對蛋白質一類的激素,還需在4。C以下冷凍保存。維生素及輔酶
維生素(Vitamin),舊稱維他命(一般在維生素後另加拉丁字母A、B、C、D……等字母,這僅表明是被發現的先後,與其結構無關,目前有些已改用化學名)。維生素為生物生長和代謝所必需的微量有機物。大致可分為脂溶性維生素和水溶性維生素,前者能溶於脂肪,如A、D、E、K維生素等,後者能溶於水,如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B族維生素包括B1、B2、B6、B12、煙酸、葉酸、泛酸、膽鹼等,它們大多數是某些輔酶的組成部分。現在許多維生素都可人工合成。 輔酶(Coenzyme),是某些酶催化作用中所必需的非蛋白質小分子有機物質。同輔基的區別是,通常與酶蛋白沒有緊密結合。許多輔酶是維生素的衍生物,有些輔酶(如輔酶Ⅰ、Ⅱ等)可改用化學名。 維生素及輔酶,化學結構各異、物理性狀不一。有些純的維生素及輔酶需要避光冷藏。培養基
培養基(Medium)是供微生物、植物和動物組織生長和維持用的人工配製的養料,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質、無機鹽(包括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和水等。有的培養基還含有抗菌素和色素。按所用原料不同,可分為兩類:應用肉湯、馬鈴薯汁等天然成分配製的,稱為天然培養基;應用化學

閱讀全文

與化學試劑的化學性質怎麼填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