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化學需氧量怎麼計算
化學需氧量
定義:水樣在一定條件下,以氧化1升水樣中還原性物質所消耗的氧化劑的量為指標,折算成每升水樣全部被氧化後,需要的氧的毫克數,以mg/L表示。它反映了水中受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該指標也作為有機物相對含量的綜合指標之一。
測定方法:
重鉻酸鹽法
化學需氧量測定的標准方法以我國標准GB11914《水質化學需氧量的測定重鉻酸鹽法》和國際標准ISO6060《水質化學需氧量的測定》為代表,該方法氧化率高,再現性好,准確可靠,成為國際社會普遍公認的經典標准方法。
其測定原理為:在硫酸酸性介質中,以重鉻酸鉀為氧化劑,硫酸銀為催化劑,硫酸汞為氯離子的掩蔽劑,消解反應液硫酸酸度為9mol/L,加熱使消解反應液沸騰,148℃±2℃的沸點溫度為消解溫度。以水冷卻迴流加熱反應反應2h,消解液自然冷卻後,以試亞鐵靈為指示劑,以硫酸亞鐵銨溶液滴定剩餘的重鉻酸鉀,根據硫酸亞鐵銨溶液的消耗量計算水樣的COD 值。所用氧化劑為重鉻酸鉀,而具有氧化性能的是六價鉻,故稱為重鉻酸鹽法。
參見網路:http://ke..com/link?url=_u-P7OTq4zuUlZmfcAayZpK-_
⑵ 怎樣將實際需氧量變成標准狀態下的需氧量
將設計需氧量AOR換算成標准狀態下的需氧量SOR。
⑶ COD與BOD之間如何換算
兩者之間不能相互換算。因為COD與BOD是兩種不同性質的生物量。
化學需氧量COD是以化學方法測量水樣中需要被氧化的還原性物質的量。廢水、廢水處理廠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強氧化劑氧化的物質(一般為有機物)的氧當量。在河流污染和工業廢水性質的研究以及廢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中,它是一個重要的而且能較快測定的有機物污染參數,常以符號COD表示。
BOD指的是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一般指五日生化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機物等需氧污染物質含量的一個綜合指標。說明水中有機物由於微生物的生化作用進行氧化分解,使之無機化或氣體化時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總數量。
(3)化學需氧量怎麼換算擴展閱讀:
COD的生態影響:
水中的還原性物質有各種有機物、亞硝酸鹽、硫化物、亞鐵鹽等,但主要的是有機物。因此,化學需氧量(COD)又往往作為衡量水中有機物質含量多少的指標。化學需氧量越大,說明水體受有機物的污染越嚴重。
化學需氧量(COD)的測定,隨著測定水樣中還原性物質以及測定方法的不同,其測定值也有不同。目前應用最普遍的是酸性高錳酸鉀氧化法與重鉻酸鉀氧化法。
高錳酸鉀(KMnO4)法,氧化率較低,但比較簡便,在測定水樣中有機物含量的相對比較大時,可以採用重鉻酸鉀(K2Cr2O7)法,氧化率高,再現性好,適用於測定水樣中有機物的總量。有機物對工業水系統的危害很大。
嚴格的來說,化學需氧量也包括了水中存在的無機性還原物質。通常,因廢水中有機物的數量大大多於無機物質的量,因此,一般用化學需氧量來代表廢水中有機物質的總量。
在測定條件下水中不含氮的有機物質易被高錳酸鉀氧化,而含氮的有機物質就比較難分解。因此,耗氧量適用於測定天然水或含容易被氧化的有機物的一般廢水,而成分較復雜的有機工業廢水則常測定化學需氧量。
⑷ 化學需氧量如何以噸來計算 就是如何將mg/l 折算為噸位
mg*10的負九次方=噸
xmg/l =x*10^-9t/L
⑸ 理論需氧量計算公式
理論需氧量計算公式:換算系數=(碳原子數*2+氫原子數*0.5-氧原子數)*16/分子量。
計算一個化學反應的熱效應,一般均用Kirchhoff方程式,即Δ=ΔH°+integral from T1 to T2 nΔCpdT從Kirchhoff方程可知,要計算碳化反應(NH3+CO2+H 2O=NH4HCO3)的熱效應,ΔAH°、ΔCp的數據可以從手冊中查到。
通常是指
將有機物中的碳元素和氫元素完全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所需氧量的理論值(即按完全氧化反應式計算出的需氧量)。在嚴格意義上也包括有機物中氮、磷、硫等元素完全氧化所需氧量的理論值(當計人這些元素完全氧化的需氧量時應在數據後註明)。理論需氧量通常用於進行需氧量的估算,其用於與化學需氧量對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理論需氧量
⑹ 請問理論化學需氧量怎麼算
這些有機化合物,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方程式中,氧氣的物質的量就是理論需用量。
當然也可以根據分子式來計算。方法是看一摩爾這種物質中,總碳與氧氣結合需要氧氣的物質的量,加上總氫與水結合,需要氧氣的物質的量,在減去該物質中氧的物質的量的2倍,結果就是理論上需要氧氣的物質的量。
⑺ 化學需氧量COD計算公式是怎麼推導的為什麼乘以8請詳細解釋一下!越詳細越好
高錳酸鹽法測定化學需氧量(COD)稱為高錳酸鹽指數IMn,是以每升樣品消耗毫克氧數表示(O2,mg/L)。
IMn={[10(10+V1)/V2]x10x8x1000}/100
V1——加熱完畢後,加入10.00mL濃度為0.010 0mo1/L草酸鈉溶液至溶液變為無色。趁熱用高錳酸鉀溶液滴定至剛出現粉紅色,並保持30s不退。記錄消耗的高錳酸鉀溶液體積,消耗高錳酸鉀溶液體積,mL;
V2——向空白試驗,滴定後的溶液中加入10.00mL草酸鈉溶液。如果需要,將溶液加熱至80℃。用高錳酸鉀溶液繼續滴定至剛出現粉紅色,並保持30s不退。記錄下消耗的高錳酸鉀溶液體積,所消耗高錳酸鉀溶液體積,mL;
C——草酸鈉標准溶液,0.010 0mo1/L。
這里僅給出結果計算,具體操作步驟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水質 高錳酸鹽指數的測定 GB 11892—89
希望可以幫助你哦!!!
⑻ COD毫克升和立方米的換算
1毫升(ml)=1立方厘米(cm_)。毫升是一個容積單位,跟立方厘米對應,容積單位的主單位是升(L)。
化學需氧量又稱化學耗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簡稱COD。是利用化學氧化劑(如高錳酸鉀)將水中可氧化物質(如有機物、亞硝酸鹽、亞鐵鹽、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後根據殘留的氧化劑的量計算出氧的消耗量。它和生化需氧量(BOD)一樣,是表示水質污染度的重要指標。COD的單位為ppm或毫克/升,其值越小,說明水質污染程度越輕。
⑼ 化學需氧量換算問題 謝謝
計算減排量的時候不可能看排放濃度,看得是總量。用你的濃度乘以總水量就對了。水量比較大的話肯定要換算成噸,不會還用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