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西式製作中,常用的化學膨鬆劑有哪些
有泡打粉、小蘇打和臭粉,在蛋糕的製作中使用的最多是泡打粉。
①、泡打粉,成分是小蘇打+酸性鹽+中性填充物(澱粉),酸性鹽分有強酸和弱酸兩種:
強酸——快速發粉(與水就發);
弱酸——慢速發粉(要遇熱才發);
混合發粉——雙效泡打粉,最適合蛋糕用。
②、小蘇打——化學名為碳酸氫鈉,遇熱加溫放出氣體,使之膨鬆,呈鹼性,蛋糕中較少用
。
③、臭粉——化學名為碳酸氫氨,遇熱產生CO2氣體,使之膨脹。
2、功能:
①、增加體積;
②、使體積結構松軟;
③、組織內部氣孔均勻。
② 膨鬆劑是什麼
膨鬆劑指食品加工中添加於生產焙烤食品的主要原料小麥粉中,並在加工過程中受熱分解,產生氣體,使面坯起發,形成緻密多孔組織,從而使製品具有膨鬆、柔軟或酥脆的一類物質。
焙烤食品的生產,如碳酸氫鈉加入食品中,經烘烤加熱產生二氧化碳,在食品內部形成均勻、緻密的孔性組織,體積增大,使麵包、蛋糕等食品柔軟富有彈性,使餅干酥鬆,口感好。
規定使用的膨鬆劑有碳酸氫鈉(鉀)、碳酸氫銨、輕質碳酸鈣、硫酸鋁鉀等8種。膨鬆劑主要用於焙烤食品的生產,它不僅可提高食品的感官質量,而且也有利於食品的消化吸收,這在大力發展方便食品並強調其營養作用時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2)化學膨鬆劑主要包含哪些擴展閱讀:
膨鬆劑的特性:
1、安全:
不含明礬等在國外已被禁止的有害物質,並且堅持遵循「安全使用添加劑的原則是用量越小越好」,客戶可以放心地使用。
2、優質:
粉質細膩,每公克粉的顆粒數大約在3500~4000粒。粉細的最大優點就是它分布於麵粉裡面更為平均,平均的分布能使烘焙產品的組織更為細膩,而產生的氣泡孔也較為平均,不致產生大小不一的氣泡孔,耐受性好,產氣穩定。
3、高效:
可以做到真正的雙重發酵:遇水發酵之後,再放入烤箱,遇熱還會持續發酵,產生更多的氣體,彌補未烘烤前發酵的不完全,載氣量大,使成品的體積更大,所以用力邦泡大粉製做的成品從外觀和口味上都保持優良品質,如蛋糕等表面平整、均勻,無塌陷;組織細膩、綿密;口感松軟,無澀味。
③ 膨鬆劑的成分有哪些
我國規定使用的膨鬆劑有碳酸氫鈉(鉀)、碳酸氫銨、輕質碳酸鈣、硫酸鋁鉀等8鍾。
酵母也算
④ 糕點里的蓬鬆劑是指什麼東西,對人體有危害嗎.
食品里的蓬鬆劑就是在生產食品過程中能產生氣體,在氣體作用下成為均勻緻密的多孔狀態,從而使食品膨鬆、酥脆或柔軟可口發泡,改善外觀或者口感的添加劑。一般來說,少量食用是沒有危害的。
主要就是小蘇打(會破壞維生素),明礬(過多會影響腦部發育),泡打粉。
當然最健康的就是天然的蓬鬆劑--酵母,不過很明顯的是,它的起泡效果遠不如化學蓬鬆劑。
⑤ 什麼是化學膨鬆劑
化學膨鬆劑主要有鹼性膨鬆劑和復合膨鬆劑。作用是利用其受熱分解,釋放大量氣體的特性,使產品體積膨脹,從而具有酥鬆或蓬鬆性
⑥ 膨鬆劑是指什麼的呢
膨鬆劑是在以小麥粉為主的焙烤食品中添加,並在加工過程中受熱分解,產生氣體,使面胚起發,形成海棉狀緻密多孔組織,從而使製品具有膨鬆、柔軟或酥脆的一類物質。膨鬆劑不僅能使食品產生松軟的海棉狀多孔組織,使之口感柔松可口、體積膨大;而且能使咀嚼時唾液很快滲入製品的組織中,以透出製品內可溶性物質,刺激味覺神經,使之迅速反應該食品的風味;當食品進入胃之後,各種消化酶能快速進入食品組織中,使食品能容易、快速地被消化、吸收,避免營養損失。
膨鬆劑可分為生物膨鬆劑(酵母)j和化學膨鬆劑兩大類。
現廣泛使用的酵母由鮮酵母經低溫乾燥而成的活性乾酵母。活性乾酵母使用時應先用30℃左右溫水溶解並放置10min左右,使酵母菌活化。酵母菌利用食品中的糖類及其它營養物質,先後進行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產生CO2、醇、醛和一些有機酸,使製品體積膨大並形成海棉狀網路組織。利用酵母作膨鬆劑,需要注意控制面團的發酵溫度,溫度過高(>35℃)時,乳酸菌大量繁殖,面團的酸度增加,而面團的pH值與其製品的容積密切相關,面團pH值為5.5時,得到容積為最大的成品。
化學膨鬆劑是由食用化學物質配製的,可分為單一膨鬆劑和復合膨鬆劑。
常用的單一膨鬆劑為NaHCO3和NH4HCO3。兩者均是鹼性化合物。受熱分解產生CO2等氣體。NH4HCO3對溫度不穩定,在焙烤溫度下即分解。由於NaHCO3分解的殘留物Na2CO3在高溫下會與油脂作用產生皂化反應,使製品品質不良、口味不純、pH值升高、顏色加深,並破壞組織結構;而NH4HCO3分解產生的NH3易溶於水形成NH4OH,使製品存有臭味、pH值升高,對於維生素類有嚴重的破壞性。所以NaHCO3和NH4HCO3通常只用於製品中水份含量較少產品,如餅干。
復合膨鬆劑一般由三種成分組成:碳酸鹽類、酸性鹽類、澱粉和脂肪酸等。復合膨鬆劑鹼性原料可分為三類
(1)單一劑式復合膨鬆劑以NaHCO3與酸性鹽作用而產生CO2氣體。
S:U NaHCO3 + 酸性鹽→CO2↑+ 中性鹽 + H2O
(2)二劑式復合膨鬆劑 以NaHCO3與其他會產生CO2氣體之膨鬆劑原料和酸性鹽一起作用而產生CO2氣體。
(3)氨系復合膨鬆劑 除能產生CO2氣體外,尚會產生NH3氣體。
復合膨鬆劑依產氣速度可分為三類
(1)快性發粉 通常在食品未烘焙前,而產生膨鬆之氣體。
(2)慢性發粉 在食品未烘焙前,產生的氣體較少,大部分均在加熱後才放出。
(3)雙重反應發粉 含有快性和慢性發粉,二者混合而製成。
復合膨鬆劑的產氣速度依賴於酸性鹽與NaHCO3的反應速度,不同的產品要求發粉的產氣速度不盡相同。如蛋糕類中使用發粉應為雙重發粉,因為在烘焙初期產氣太多,體積迅速膨大,此時蛋糕組織尚未凝結,成品易塌陷且組織較粗,而後期則無法繼續膨大;若慢性發粉太多,初期膨大慢,製品凝結後,部分發粉尚未產氣,使蛋糕體積小,失去膨鬆意義。饅頭、包子所用發粉由於面團相對較硬,需要產氣稍快,若凝結後產氣過多,成品將出現「開花」現象。而象油條油炸食品,需要常溫下盡可能少產氣,遇熱產氣快的發粉。
在復合膨鬆劑配製中,應盡可能使NaHCO3與酸的反應徹底,一方面可使產氣量大,另一方面能使發粉之殘留物為中性鹽,保持成品的色、味。
家庭和麵包餅干廠大量使用的化學發酵粉就是復合膨鬆劑,它是由硫酸鋁鈉等酸式鹽(俗稱發酵酸)、碳酸氫鈉、澱粉及其它補充劑製成的。
不同的發酵粉對溫度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樣的。對溫度不太敏感的發酵粉,只有在接近最高焙烤溫度時,才顯示出較劇烈的作用。例如,磷酸一氫鈣(CaHPO4),它是一種微鹼性酸式鹽,在室溫下並不與碳酸氫鈉發生反應;可是,在焙烤溫度升至60℃以上時,它可在水的作用下釋放出氫離子。
通常發酵粉中所用的酸式鹽包括:酒石酸氫鉀、硫酸鋁鈉、δ-葡糖內酸內酯鋁鈉、各種磷酸氫鈣、磷酸鋁鈉、酸式焦磷酸鈉等正磷酸、焦磷酸鹽和磷酸鹽。它們的某些性質見表10-2。
表10-2 常用在發酵粉中的酸式鹽的某些性質
發酵酸 化學式 中和值a 室溫下相對反應速率b
硫酸鋁鈉 Na2SO4·Al2(SO4)3 100 慢
磷酸氫鈣二水合物 CaHPO4·2H2O 33 無
磷酸二氫鈣一水合物 Ca(H2PO4)2·H2O 80 快
1-3-8磷酸鋁鈉 NaH14Al3(PO4)·4H2O 100 慢
酸式焦磷酸鈉 Na2H2P2O7 72 慢
酒石酸氫鉀 KHC4H4O6 50 中等
δ-葡糖酸內酯 C6H10O6 55 慢
a.在簡單模擬體系中,中和100份重量的發酵酸所需NaHCO3的重量分數。
b.NaHCO3存在下,釋放CO2的速率。
(引自Stahl和Ellinger)。
方便食品的崛起刺激了配製發酵混合物和冷凍生面團的大量銷售。在白色和黃色蛋糕粉中,最廣泛使用的發酵粉包含無水磷酸二氫鈣[Ca(H2PO4)2]和磷酸鋁鈉[NaH14A13(PO4)8·4H2O];巧克力蛋糕粉則通常包含無水磷酸二氫鈣和酸式焦磷酸鈉(Na2H2P2O7)。
餅乾和麵包製品所用的冷凍生面團,要求在制備和包裝期間以較慢的起始速率釋放二氧化碳,而在焙烤期則大量釋放氣體。餅干配方按總生面團重量計算,通常含1%~1.5%的NaHCO3和1.4%~2.0%作用緩慢的發酵粉,如有覆蓋層的磷酸一氫鈣和酸式焦磷酸鈉。
典型的發酵粉一般含有10%~20%作用快的無水磷酸二氫鈣和80%~90%作用較慢的磷酸鋁鈉或酸式焦磷酸鈉。在已制好的餅干配料中,發酵粉通常包含30%~50%無水磷酸一氫鈣和50%~70%磷酸鋁鈉或酸式焦磷酸鈉。
酵母和復合膨鬆劑單獨使用時,各有不足之處。酵母發酵時間較長,有時製得的成品海棉狀結構過於細密、體積不夠大;而合成膨鬆劑則正好相反,製作速度快、成品體積大,但組織結構疏鬆,口感相差。二者配合正好可以揚長避短,製得理想的產品。如:配方:低筋麵粉100 發粉8 乾酵母8 水65;製作工藝:酵母+發粉30℃溫水 溶解 加入面、水 充分攪拌→面團形成→(靜止醒發20min→二次揉面)→製作上籠 30-35℃,相對濕度78% 醒發30min旺火蒸15 min→成品。所得成品體積膨大、疏鬆,組織結構均勻,口感柔軟、香甜,色澤潔白、有光澤。
我國准許使用的蓬鬆劑有:碳酸氫鈉、碳酸氫銨、磷酸氫鈣、硫酸鋁鉀(鉀明礬)、碳酸鉀、沉澱碳酸鈣、復合疏鬆劑等。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膨鬆劑中的鋁對人體健康不利,因而人們正在研究減少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等在食品生產中的應用,並探索用新的物質和方法取代其應用,尤其是取代我國人民在長期習以為食的油條中的應用。
孩子們比較青睞快餐店裡的炸薯條、雞塊,可是油炸食品在製作過程中,為了口感鬆脆常常添加一些蓬鬆劑,而且油炸會大量破壞維生素,不利於孩子的發育和身體健康,因此父母應少帶孩子在快餐店就餐
⑦ 膨鬆劑有什麼用處
焙烤食品的生產,如碳酸氫鈉加入食品中,經烘烤加熱產生二氧化碳,在食品內部形成均勻、緻密的孔性組織,體積增大,使麵包、蛋糕等食品柔軟富有彈性,使餅干酥鬆,口感好。規定使用的膨鬆劑有碳酸氫鈉(鉀)、碳酸氫銨、輕質碳酸鈣、硫酸鋁鉀等8種。
膨鬆劑主要用於焙烤食品的生產,它不僅可提高食品的感官質量,而且也有利於食品的消化吸收,這在今天大力發展方便食品並強調其營養作用時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鹼性膨鬆劑因其作用單一(產氣),且可產生一定的鹼性物質。如碳酸氫鈉在產生二氧化碳時尚可產生一定的碳酸鈉,影響製品質量,而碳酸氫銨在應用時所產生的氨氣,殘留於食品中時可有特異臭等。因此實際應用的膨鬆劑大多是由不同物質組成的復合膨鬆劑。
相關種類
膨鬆劑可分為無機膨鬆劑、有機膨鬆劑和生物膨鬆劑三大類。有機膨鬆劑如葡萄糖酸-δ-內酯。生物膨鬆劑如酵母等。
無機膨鬆劑,又稱化學膨鬆劑,包括鹼性膨鬆劑如碳酸氫鈉(鉀)、碳酸氫銨、輕質碳酸鈣等,酸性膨鬆劑如硫酸鋁鉀、硫酸鋁銨、磷酸氫鈣和酒石酸氫鉀等,以及復合膨鬆劑。
⑧ 常用的食品膨鬆劑有哪些
膨鬆劑可分為兩類:生物膨鬆劑(酵母)和化學膨鬆劑(碳酸氫鈉、碳酸氫銨和復配膨鬆劑)。麵包中常用的是酵母或泡打粉。(泡打粉造成食品鋁超標,是化學合成的,長期食用不好,但價格是無鋁膨鬆劑的幾分之一,故市場上應用很廣泛)
⑨ 膨鬆劑是管什麼用的
如碳酸氫鈉加入食品中,經烘烤加熱產生二氧化碳,在食品內部形成均勻、緻密的孔性組織,體積增大,使麵包、蛋糕等食品柔軟富有彈性,使餅干酥鬆,口感好。規定使用的膨鬆劑有碳酸氫鈉(鉀)、碳酸氫銨、輕質碳酸鈣、硫酸鋁鉀等8種。
膨鬆劑主要用於焙烤食品的生產,它不僅可提高食品的感官質量,而且也有利於食品的消化吸收,這在今天大力發展方便食品並強調其營養作用時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鹼性膨鬆劑因其作用單一(產氣),且可產生一定的鹼性物質。如碳酸氫鈉在產生二氧化碳時尚可產生一定的碳酸鈉,影響製品質量,而碳酸氫銨在應用時所產生的氨氣,殘留於食品中時可有特異臭等。因此實際應用的膨鬆劑大多是由不同物質組成的復合膨鬆劑。
⑩ 膨鬆劑是什麼
膨鬆劑指食品加工中添加於生產焙烤食品的主要原料小麥粉中,並在加工過程中受熱分解,產生氣體,使面坯起發,形成緻密多孔組織,從而使製品具有膨鬆、柔軟或酥脆的一類物質。
焙烤食品的生產,如碳酸氫鈉加入食品中,經烘烤加熱產生二氧化碳,在食品內部形成均勻、緻密的孔性組織,體積增大,使麵包、蛋糕等食品柔軟富有彈性,使餅干酥鬆,口感好。
規定使用的膨鬆劑有碳酸氫鈉(鉀)、碳酸氫銨、輕質碳酸鈣、硫酸鋁鉀等8種。膨鬆劑主要用於焙烤食品的生產,它不僅可提高食品的感官質量,而且也有利於食品的消化吸收,這在大力發展方便食品並強調其營養作用時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10)化學膨鬆劑主要包含哪些擴展閱讀:
膨鬆劑種類:
1、泡打粉,成分是小蘇打+酸性鹽+中性填充物(澱粉),酸性鹽分有強酸和弱酸兩種:強酸——快速發粉(遇到水就發);弱酸——慢速發粉(要遇熱才發);混合發粉——雙效泡打粉,最適合蛋糕用。
2、小蘇打——化學名為碳酸氫鈉,遇熱加溫放出氣體,使之膨鬆,呈鹼性,蛋糕中較少用 。
3、臭粉——化學名為碳酸氫氨,遇熱產生CO2氣體,使之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