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化學當中怎麼判斷溶液

化學當中怎麼判斷溶液

發布時間:2022-06-25 05:45:02

① 判斷液體是否是溶液的條件用初中化學知識解答

溶液是由至少兩種物質組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質(溶質)以分子或更小的質點分散於另一物質(溶劑)中.判斷其是否是溶液看起是否是穩定的混合物,即防置一段時間會不會發生變化,會不會產生沉澱或是氣體或是懸浮物,若產生了,則不是溶液

化學反應中怎麼區分溶質與溶液啊

物質叫什麼就可以判斷了,比如氫氧化鈉溶液,那麼氫氧化鈉就是溶質嘍,題目會明確說明的,比如說求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溶質就是硫酸了,沉澱當然不能算了,算質量分數一般都是一種物質的,在一些化學題中有很反應物,最後讓你算反應完的溶質質量分數,其實這樣的題目有個普遍的規律,經過各個反應後,就只有一中溶質了,(當然除水了)其他的不是氣體就是雜質不算了

③ 化學中要怎麼看什麼是溶質什麼是溶液溶質和溶液一定反應物或生成物么

如:將足量的鋅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充分反應後,溶質是硫酸鋅,溶劑是水,形成的是硫酸鋅溶液.因為:Zn+H2SO4==ZnSO4+H2↑
再如:向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至恰好完全反應,反應後溶質是硫酸鈉,溶劑是水,形成的是硫酸鈉溶液.因為CuSO4+2NaOH==Na2SO4+Cu(OH)2↓
所以化學中一般溶劑是水,所以反應生成的水在計算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時,必須要加進去的,生成的水也是溶劑.不過有水生成或有水參與的反應算所得溶液質量往往用反應前的各物質質量總和減去沒有參與反應的固體、生成的沉澱或氣體的質量.這樣的溶液質量也就包括了反應生成的水.

④ 化學 溶液區分

1,加入石蕊溶液,變紅的是鹽酸,變藍的是氫氧化鈣.
2,加入酚酞,無現象的是鹽酸,變紅的是氫氧化鈣.
3,用pH試紙和標准比色卡,pH7的是氫氧化鈣.
4,加入Na2CO3溶液,產生氣體的是鹽酸,產生沉澱的是氫氧化鈣.Na2CO3+2HCl=2NaCl+CO2↑+H2O,Ca(OH)2+Na2CO3=CaCO3↓+2NaOH
5,加入適量鐵粉,產生氣體的是鹽酸,無現象的是氫氧化鈣.Fe+2HCl=FeCl2+H2↑
6,通入適量CO2,無現象的是鹽酸,產生沉澱的是氫氧化鈣.Ca(OH)2+CO2=CaCO3↓+H2O
7,加入稀氯化銅溶液,無現象的是鹽酸,產生藍色沉澱的是氫氧化鈣.CuCl2+Ca(OH)2=Cu(OH)2↓+CaCl2
8,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澱的是鹽酸,無現象的是氫氧化鈣.AgNO3+HCl=AgCl↓+HNO3

⑤ 化學怎樣判斷溶液顏色怎樣判斷沉澱顏色

1、判斷溶液顏色要記住幾種特殊物質的顏色

Fe3+黃色

Fe2+淺綠色

Cu2+藍色

MnO4-紫紅色

2、判斷沉澱顏色常見溶液的顏色 CU2+藍色(稀)綠色(濃) FE3+黃色 FE2+淺綠 MNO4-紫色,紫紅色
沉澱的顏色 MG(OH)2 、AL(OH)3 、AGCL、BASO4、BACO3、BASO3、CASO4等均為白色沉澱 CU(OH)2藍色沉澱 FE(OH)3紅褐色沉澱 AGBR淡藍色 AGI 、AG3PO4黃色。

溶液的顏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藍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淺綠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黃色,其餘溶液一般不無色。

常見物質的顏色和狀態 :

白色固體: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無水CuSO4;鐵、鎂為銀白色(汞為銀白色液態)

黑色固體:石墨、炭粉、鐵粉、CuO、MnO2、Fe3O4▲KMnO4為紫黑色。

(5)化學當中怎麼判斷溶液擴展閱讀:

就是根據葯物與化學試劑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的化學反應所產生的顏色、沉澱、氣體、熒光等現象,鑒別葯物真偽的方法。方法:

(1)呈色反應鑒別法:系指供試品溶液中加入適當的試劑溶液,在一定條件下進行反應,生成易於觀測的有色產物.

(2)沉澱生成反應鑒別法

(3)熒光反應鑒別法

(4)氣體生成反應鑒別法等等。

⑥ 化學 區分溶液 (8種方法)

1,加入石蕊溶液,變紅的是鹽酸,變藍的是氫氧化鈣.
2,加入酚酞,無現象的是鹽酸,變紅的是氫氧化鈣.
3,用pH試紙和標准比色卡,pH<7的是鹽酸,>7的是氫氧化鈣.
4,加入Na2CO3溶液,產生氣體的是鹽酸,產生沉澱的是氫氧化鈣.Na2CO3+2HCl=2NaCl+CO2↑+H2O,Ca(OH)2+Na2CO3=CaCO3↓+2NaOH
5,加入適量鐵粉,產生氣體的是鹽酸,無現象的是氫氧化鈣.Fe+2HCl=FeCl2+H2↑
6,通入適量CO2,無現象的是鹽酸,產生沉澱的是氫氧化鈣.Ca(OH)2+CO2=CaCO3↓+H2O
7,加入稀氯化銅溶液,無現象的是鹽酸,產生藍色沉澱的是氫氧化鈣.CuCl2+Ca(OH)2=Cu(OH)2↓+CaCl2
8,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澱的是鹽酸,無現象的是氫氧化鈣.AgNO3+HCl=AgCl↓+HNO3

⑦ 初中化學:化學反應方程式中、反應後該如何分辨溶質、溶劑和溶液

一般方程式中的溶劑都是水(因為
都是在溶液中進行的反應,不指明溶劑的情況下溶劑都是水)而溶質則根據題來判斷了,反應後能溶於水的生成物一般就是溶質,如果能溶於水的反應物有剩餘的話,也是溶質,但是初中這種情況一般不會出現

⑧ 怎麼區分化學方程式溶質和溶液

在化學方程式中,反應後溶液應該看方程式的右邊
而反應前的溶質應該看方程式的左邊
具體要看題目:例如上題,稀鹽酸里的溶質的質量分數指的是稀鹽酸內的hcl,這里說的稀鹽酸是反應前的溶液
而碳酸是生成物,所以溶質應該看方程式右邊
由於加入蘇打後,質量減少了2.2g,這個質量就是co2的質量,據此計算

⑨ 初中化學:怎樣判斷溶液是 什麼溶液和溶液呈什麼性

你是指酸性和鹼性嗎?
初中的話對於酸而言一定顯酸性,對於鹼而言一定顯鹼性。
對於鹽來說,因為鹽是由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所以可以大概總結出誰強顯誰性的規律
如碳酸鈉na2co3
naoh是強鹼,h2co3是弱酸,所以na2co3為鹼性我們叫它強鹼弱酸鹽
又如na2so4
naoh是強鹼,h2so4是強酸,所以na2so4為中性,我們叫它強鹼強酸鹽
強鹼弱酸顯鹼性,強酸弱鹼顯酸性,強鹼強酸顯中性。

⑩ 化學中濃溶液和稀溶液是如何區分的

化學中稀溶液和濃溶液區分是通過質量分數或者濃度來判斷的,往往物質不同,那麼對應溶液的稀或濃的判斷標准不一樣,例如硫酸的質量分數超過70%為濃溶液,硝酸則為65%。


溶液是由至少兩種物質組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質(溶質)以分子或更小的質點分散於另一物質(溶劑)中。物質在常溫時有固體、液體和氣體三種狀態。因此溶液也有三種狀態,大氣本身就是一種氣體溶液,固體溶液混合物常稱固溶體,如合金。一般溶液只是專指液體溶液。液體溶液包括兩種,即能夠導電的電解質溶液和不能導電的非電解質溶液。所謂膠體溶液,更確切的說應稱為溶膠。其中,溶質相當於分散質,溶劑相當於分散劑。在生活中常見的溶液有蔗糖溶液、碘酒、澄清石灰水、稀鹽酸、鹽水、空氣等。

溶液: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物質以分子或離子形式分散於另一種物質中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組成成分:

1.溶質: 被溶解的物質 (例如:用鹽和水配置鹽水鹽就是溶質)

2.溶劑: 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例如:用鹽和水配置鹽水'水就是溶劑)

3.兩種溶液互溶時,一般把量多的一種叫溶劑,量少的一種叫溶質 。


溶液性質:

1.均一性:溶液各處的密度、組成和性質完全一樣;

2.穩定性:溫度不變,溶劑量不變時,溶質和溶劑長期不會分離(透明);

3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溶液分類:

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一定量的溶劑中,溶質不能繼續被溶解的溶液。

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一定量的溶劑中,溶質可以繼續被溶解的溶液。


飽和與不飽和溶液的互相轉化:

不飽和溶液通過增加溶質(對一切溶液適用)或降低溫度(對於大多數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升高的溶質適用,反之則須升高溫度,如石灰水)、蒸發溶劑(溶劑是液體時)能轉化為飽和溶液。

飽和溶液通過增加溶劑(對一切溶液適用)或升高溫度(對於大多數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升高的溶質適用,反之則降低溫度,如石灰水)能轉化為不飽和溶液。

閱讀全文

與化學當中怎麼判斷溶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