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化學式怎麼讀 是正讀還是逆讀
一般來說是逆讀,如NaCl讀作氯化鈉NaOH讀作氫氧化鈉,Fe3O4讀作四氧化三鐵等等,但有一些則讀作它的工業名稱,如H2SO4讀作硫酸,NaOH也讀作燒鹼……對於鹽類,應先讀出酸根名稱Na2CO3讀作碳酸鈉,Na2HPO4讀作磷酸氫二鈉……
② 化學式怎麼讀我想知道化學式的讀法,總覺
好的LZ...
化學式的讀法一般從右向左.
AB型的化合物一般直接說B化A,如果有下角標數字,需同時讀出數字
譬如CuO是氧化銅,CO2是二氧化碳.P2O5直接說五氧化二磷
當然CO一般不稱氧化碳,而是"一"氧化碳,還有Cu2O一般不說一氧化二銅而是氧化亞銅(類似還有+2價的亞鐵),這則是約定俗成的事情
H2O很少人說氧化氫,直接說水則是屬於文化問題.類似還有HCl說鹽酸或者氯化氫其實沒差...
不過無氧酸一般可以稱呼氫X酸,譬如HI可以稱為氫碘酸
含氧酸需判斷酸酐化合價
譬如H2SO4是硫酸,但是H2SO3則是亞硫酸,這亞字是代表亞硫酸中的S並非最高+6價,而是+4價
類似還有次,高,重這樣的區別,譬如Mn(錳)的+2價氧化性和還原性(得失電子能力)最差也相對最穩定,那麼+7價Mn的MnO4-就應該叫"高"錳酸根.
鹽類化合物需直接讀它的酸酐和陽離子,如果是酸式或者鹼式鹽,前綴加在名稱之前
譬如CuSO3,稱為亞硫酸銅,Cu2SO3則叫亞硫酸亞銅,Cu(OH)SO3則是鹼式亞硫酸亞銅
如果是有機物,則有更復雜的命名規則.
③ 化學式的讀法
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般是從右到左讀作「某化某」,例如CuO讀作氧化銅。有時還要讀出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原子個數。例如,SO2讀作二氧化硫,SO3讀作三氧化硫。
化學式的讀法一般是有規律的。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名稱,一般從化學式右面的元素名稱向左讀,讀作「某化某」。例如,NaCl讀作「氯化鈉」。
有時還要讀出化合物里每一個分子中元素的原子個數。例如,CO2讀作「二氧化碳」,P2O5讀作「五氧化二磷」。
如果是由原子團組成的復雜化合物,其中原子團一般只讀它的名稱。例如,Na2CO3讀作「碳酸鈉」,Na2SO4讀作「硫酸鈉」。
④ 化學名稱讀法
化學式的寫法和讀法
一. 化學式的寫法
(一)單質化學式的寫法
1. 單原子構成的單質
(1)稀有氣體原子的最外層已達到相對穩定結構,其單質由單原子構成,化學式用元素符號表示。如:氦He、氖Ne等。
(2)金屬、某些固態非金屬(如碳、磷、硫等)的化學式,也用元素符號表示。
2. 多原子構成的單質
寫多原子構成的單質的化學式時,它的分子是由幾個同種原子構成的,就在元素符號的右下角寫上數字幾。如:氧分子由兩個氧原子構成,其化學式是 。
氣體單質多是雙原子分子(稀有氣體、臭氧等例外),液態溴( )、固態碘( )等單質也是雙原子分子。
(二)化合物化學式的寫法
1. 氧化物:氧元素寫在右邊,其他元素寫在左邊。如 等。
2. 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般金(金屬)左,非(非金屬)右。如 等。
二. 化學式的讀法
1. 單質化學式的讀法
一般除稀有氣體和雙原子分子構成的氣體單質在元素名稱後加「氣」字外,其餘直接讀元素的名稱。如:「 」讀作「氧氣」,「 」讀作「鐵」等。
2. 化合物化學式的讀法
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其化學式名稱一般讀作「某化某」,如:「 」讀作「氯化鈉」。這恰好與書寫順序相反。
在讀化合物的化學式時,有時要讀出各元素的原子個數,但「1」一般不讀出。如「 」讀作「氧化銅」。若該元素能組成多種不同的物質,在這些物質的化學式中,該元素的原子個數不同,此時這個「1」字就要讀出。如「 」讀作「二氧化碳」,「CO」讀作「一氧化碳」。
⑤ 怎樣讀化學式 化學式的讀法
1、化學式的規定讀法是直接讀化學物質的名稱
例如:H2O,讀作「水」
2、但是上面的讀法,不能告訴對方這個式子如何寫,所以同學們之間,甚至師生之間都私下用H、2、O這種讀法傳達式子
3、由於考試中一般不考這種問題,注意不同場合的要求就可以了
⑥ 化學27個元素名稱是怎麼讀的
化學27個元素名稱如下:
1 、氫 qīng,氫是一種化學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於第一位。氫通常的單質形態是氫氣。它是無色無味無臭,極易燃燒的由雙原子分子組成的氣體,氫氣是最輕的氣體。
2、 氦 hài,為稀有氣體的一種。元素名來源於希臘文,原意是「太陽」。
3、 鋰 Lǐ ,是一種銀白色的金屬元素,質軟,是密度最小的金屬。
4 、鈹 pí,是一種灰白色的鹼土金屬,鈹及其化合物都有劇毒。
5 、硼 péng,黑色或銀灰色固體。晶體硼為黑色,硬度僅次於金剛石,質地較脆。
6 、碳 tàn,是一種非金屬元素,位於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
7 、氮 dàn,是空氣中最多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十分廣泛,在生物體內亦有極大作用,是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之一。
8 、氧 yǎng,氧是地殼中最豐富、分布最廣的元素,也是構成生物界與非生物界最重要的元素,在地殼的含量為48.6%。單質氧在大氣中佔20.9%。
9 、氟 Fú,氟元素的單質是F2,它是一種淡黃色,劇毒的氣體。
10 、氖 Nǎi,是一種無色的稀有氣體,把它放電時呈橙紅色。氖最常用在霓紅燈之中。空氣中含有少量氖。屬零族元素,化學性質極不活潑,為稀有氣體的成員之一。
11、 鈉 Nà ,是鹼金屬元素的代表,質地柔軟,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放出氫氣,化學性質較活潑。
12 、鎂 Měi,它是一種銀白色的輕質鹼土金屬,化學性質活潑,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熱消散性。鎂元素在自然界廣泛分布,是人體的必需元素之一。
13、 鋁 lǔ,銀白色輕金屬。有延展性。商品常製成棒狀、片狀、箔狀、粉狀、帶狀和絲狀。在潮濕空氣中能形成一層防止金屬腐蝕的氧化膜。
14、 硅 gūi,是極為常見的一種元素,然而它極少以單質的形式在自然界出現,而是以復雜的硅酸鹽或二氧化硅的形式,廣泛存在於岩石、砂礫、塵土之中。硅在宇宙中的儲量排在第八位。
15、 磷 líng ,磷存在於人體所有細胞中,是維持骨骼和牙齒的必要物質,幾乎參與所有生理上的化學反應。
16、 硫 liú,硫是人體內蛋白質的重要組成元素,對人的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硫主要用於肥料、火葯、潤滑劑、殺蟲劑和抗真菌劑生產。
17 、氯 lù,氯氣常溫常壓下為黃綠色氣體,化學性質十分活潑,具有毒性。氯以化合態的形式廣泛存在於自然界當中,對人體的生理活動也有重要意義。
18 、氬 yà,單質為無色、無臭和無味的氣體。是稀有氣體中在空氣中含量最多的一個,由於在自然界中含量很多,氬是目前最早發現的稀有氣體。
19、 鉀 jiǎ,是一種銀白色的軟質金屬,蠟狀,可用小刀切割,熔沸點低,密度比水小,化學性質極度活潑(比鈉還活潑)。
20 、鈣 gài,是一種金屬元素,常溫下呈銀白色晶體。
21 、鈧 kàng,是一種柔軟、銀白色的過渡金屬。
22 、鈦 tài,是一種銀白色的過渡金屬,其特徵為重量輕、強度高、具金屬光澤,耐濕氯氣腐蝕。
23 、釩 fán,釩的熔點很高,常與鈮、鉭、鎢、鉬並稱為難熔金屬。有延展性,質堅硬,無磁性。
24、 鉻 gè,單質為鋼灰色金屬。元素名來自於希臘文,原意為「顏色」,因為鉻的化合物都有顏色。
25 、錳 měng,是一種灰白色、硬脆、有光澤的過渡金屬,純凈的金屬錳是比鐵稍軟的金屬,含少量雜質的錳堅而脆,潮濕處會氧化。
26 、鐵 tiě,純鐵是白色或者銀白色的,有金屬光澤。
27、 鈷 gū,銀白色鐵磁性金屬,表面呈銀白略帶淡粉色。
(6)把化學名稱怎麼讀擴展閱讀:
記憶技巧:
我是氫,我最輕,火箭靠我運衛星;
我是氦,我無賴,得失電子我最菜;
我是鋰,密度低,遇水遇酸把泡起;
我是鈹,耍賴皮,雖是金屬難電離;
我是硼,電子窮,我和本族大不同;
我是碳,反應慢,既能成鏈又成環;
我是氮,我阻燃,加氫可以合成氨;
我是氧,不用想,離開我就憋得慌;
我是氟,最惡毒,搶個電子就滿足;
我是氖,也不賴,通電紅光放出來;
我是鈉,脾氣大,遇酸遇水就火大;
我是鎂,最愛美,攝影煙花放光輝;
我是鋁,常溫里,濃硫酸里把澡洗;
我是硅,色黑灰,信息元件把我堆;
我是磷,害人精,劇毒列表有我名;
我是硫,來歷久,沉澱金屬最拿手;
我是氯,色黃綠,金屬電子我搶去;
我是氬,活性差,霓虹紫光我來發;
我是鉀,把火加,超氧化物來當家;
我是鈣,身體愛,骨頭牙齒我都在;
我是鈧,耐溫廣,高溫合金我來幫;
我是鈦,過渡來,太空梭我來蓋;
我是釩,酸鹼煩,如虎添翼鋼加釩;
我是鉻,正六鉻,酒精過來變綠色;
我是錳,價態廣,七氧化物爆炸猛;
我是鐵,多用也,不銹鋼喊我叫爺;
我是鈷,藍色母,癌症要用六十鈷;
⑦ 化學27個元素名稱怎麼讀的,
1號元素:氫 qīng;2號元素:氦 hài;3號元素:鋰 Lǐ ;4號元素:鈹 pí;5號元素:硼 péng;
6號元素:碳 tàn;7號元素:氮 dàn;8號元素:氧 yǎng;9號元素:氟 Fú;
10號元素:氖 Nǎi;11號元素:鈉 Nà ;12號元素:鎂 Měi;13號元素:鋁 lǔ;
14號元素:硅 gūi;15號元素:磷 líng ;16號元素:硫 liú;17號元素:氯 lù;
18號元素:氬 yà;19號元素:鉀 jiǎ;20號元素:鈣 gài;21號元素:鈧 kàng;
22號元素:鈦 tài;23號元素:釩 fán;24號元素:鉻 gè;25號元素:錳 měng;
26號元素:鐵 tiě;27號元素:鈷 gū。
(7)把化學名稱怎麼讀擴展閱讀:
化學元素(Chemical element)就是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從哲學角度解析,元素是原子的電子數目發生量變而導致質變的結果。
化學元素(英語:Chemical element),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種基本的金屬和非金屬物質,它們只由一種原子組成,其原子核具有同樣數量的質子,用一般的化學方法不能使之分解,並且能構成一切物質。 一些常見元素的例子有氫,氮和碳。
2012年為止,共有118種元素被發現,其中94種存在於地球上。擁有原子序數≧83(鉍元素及其後)的元素的原子核都不穩定,會放射衰變。 第43和第61種元素(鍀和鉕)沒有穩定的同位素,會進行衰變。可是,即使是原子序數高達95,沒有穩定原子核的元素都一樣能在自然中找到,這就是鈾和釷的自然衰變。
化學元素周期表是根據原子序數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列表大體呈長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歸在同一族中,如鹼金屬元素、鹼土金屬、鹵族元素、稀有氣體等。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區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0族。
由於周期表能夠准確地預測各種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間的關系,因此它在化學及其他科學范疇中被廣泛使用,作為分析化學行為時十分有用的框架。
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於1869年發明此周期表(第一代元素周期表),[1]此後不斷有人提出各種類型周期表不下170餘種,歸納起來主要有:短式表(以門捷列夫為代表)、長式表(維爾納式為代表)、特長表(以波爾塔式為代表);平面螺線表和圓形表(以達姆開夫式為代表);立體周期表(以萊西的圓錐柱立體表為代表)等眾多類型表。
⑧ 化學名稱該怎麼讀如:「KNO3」等等元素組成的要怎麼讀,讀做什麼什麼要注意什麼
兩種元素組成的比如NaCl.讀作 氯化鈉.先讀後面在讀前面.讀作 某化某
如果是有原子團的:① 如 NaNO3 讀作 硝酸鈉,先後面後前面 讀作某酸某
②NaOH 讀作氫氧化某
⑨ 化學式怎麼讀請說明具體的方法。
化學式的讀法,一般是從右向左讀作「X化X」,如「CuO」讀作氧化銅,HCl(氯化氫)、KI(碘化鉀)、。
或者直接讀化學物質的名稱。例如:H2O,讀作「水」。
有時候不用「化」的,如果涉及到原子基團,我們要把基團讀出.比如CuSO4(硫酸銅)、AgNO3(硝酸銀)、KMnO4(高錳酸鉀)
「亞」的使用,比方說,鐵的離子有兩種 一種Fe2+帶2正電荷,一種Fe3+帶3正電荷,那麼他們的化合價就分別為+2和+3 我們規定Fe3+叫鐵離子,那麼Fe2+就叫亞鐵離子.(因為「亞」表示差一點嘛,你看 「亞軍」).再比如CuO叫氧化銅,Cu2O就叫氧化亞銅.表示這樣意思的字有很多,比如「次」「重」「高」等
「合」的使用,多見於配合物,是配體中配位原子和配位中心的連接詞,比如氫氧化二氨合銀,這里N就為配位原子,Ag是配位中心.
「代」 多見與有機物,一般表示的是基本物質或集團被其他原子或集團取代後的命名.
「聯」「並」「雜」等,多見於苯環相關物質的命名,這個比較形象應該不用說啦吧?
「聚」多表示多種小分子的聚合,比如聚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