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營養元素都包括哪些
人體是由60多種元素所組成。根據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不同,可分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兩大類。凡是占人體總重量的0.01%以上的元素,如碳、氫、氧、氮、鈣、磷、鎂、鈉等,稱為宏量元素;凡是占人體總重量的0.01%以下的元素,如鐵、鋅、銅、錳、鉻、硒、鉬、鈷、氟等,稱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真是微乎其微,如鋅只佔人體總重量的百萬分之三十三。鐵也只有百萬分之六十。
微量元素首先構成了休內重要的載體與電子傳遞系統。鐵存在於血紅蛋白與肌紅蛋白之中,在它們執行載氧與貯氧的過程中,鐵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酶是生命的催化劑,迄今體內發現的1000餘種酶中,約有50呢閉70%需要微量元素參加或激活,它們在細胞酶系統中功能相當廣泛:從弱離子效應到構成高度特殊的化合物——金屬酶與非金屬酶。谷眈甘脈過氧化物酶是典型的非金屬酶,它具有抑制自由基生成。清除過氧化物。保護細胞膜完整性等作用。該酶分子中含有4個硒原子。鋅不僅是碳酸酚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等幾十種酶的必需成分,而且同近百種酶的活性有關。錳作為離子性較強的微量元素則是有效的激活劑,可催化金屬活化酶。
微量元素還參與了激素與維生素的合成。眾所周知,碘為甲狀腺激素的生物合成所必需的;而鋅在維持胰島素的主體結構中亦不可缺少,每個胰島素分子結合2個鋅原子。
維生素B12是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合成以及最終DNA生物合成與轉錄所必需的甲基轉移的輔酶。該分子中鰲合有一個鈷原子的環狀結構部分,含有它的化合物——類咕琳輔酶是已知最有效的生物催化劑之一,在許多酶中起著不尋常的分子重排作用。
核酸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微量元素對核酸的物理、化學性質均可產生影響。多種RNA聚合酶中含有鋅,而核昔酸還原酶的作用則依賴干鐵。
人體所需要的各種元素都是從食物中得到補充。由於各種食物所含的元素種類和數量不完全相同,所以在平時的飲食中,要做到粗、細糧結合和葷素搭配,不偏食,不挑食,就能基本滿足人體對各種元素的需要。反之,可造成某些元素的缺乏。
人體缺乏某種微量元素會導致疾病,如缺鐵導致貧血;缺鋅使免疫力下降並影響發育和智力,缺碘發生甲狀腺腫大等。若能在葯物治療的同時,輔以食補,效果將會更好。
缺鐵:可多食黑木耳、海藻類、動物肝臟、黃花菜、血豆腐、蘑菇、油菜、腐竹、酵母、芝麻、蜆子等。
缺鋅:可多食魚、牡蠣、瘦豬肉、牛肉、羊肉、動物肝腎、蛋類、可可、奶製品、乾酪、花生、芝麻、大豆製品、核桃、糙米、粗麵粉等,嚴重者可服用新稀寶等補鋅產品。
缺鎂:可多食海帶、紫菜、芝麻、大豆、糙米、玉米、小麥、菠菜、芥菜、黃花菜、黑棗、香蕉、菠蘿等。
缺碘:可多食海帶、紫菜、海魚、海蝦等。
缺鈣:可多食蝦米、蝦皮、蟹、魚、海藻、海帶、菠菜、骨頭湯、大豆、核桃、花生等。
有害的微量元素
鉛,汞,等會造成疾病
⑵ 簡述常用化學營養物質種類於用途
人體必需的七大營養素可分為七類:
1、蛋白質
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在體內不斷地進行合成與分解,是構成、更新、修補人體組織和細胞的重要成分,參與物質代謝及生理功能的調控,保證機體的生長、發育、繁殖、遺傳並供給能量。
2、脂類
脂肪是能量的重要來源之一,協助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保護和固定內臟,防止熱量散失維持體溫。
3、糖類(碳水化合物)
糖類是人體主要能源物質,人體所需能量的70%以上由糖類供給,它也是組織和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
4、水
水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是人體內體液的重要成分,約占體重的60%,具有調節體溫、運輸物質、促進體內化學合成和分泌體內潤滑肌膚和器官的作用。
5、維生素
維生素是維持人體健康所必需的物質,需要量雖少,但由於體內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夠,必須不斷從食物中攝取。維生素分脂溶性(維生素A#92;D#92;E#92;K)和水溶性(除維生素A#92;D#92;E#92;K外的其他維生素)兩類。它們對維持人體正常生長發育和調節生理功能至關重要。
6、礦物質
礦物質是骨骼、牙齒和某些人體組織的重要成分,能活化荷爾蒙及維持主要酵素系統,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機能調節作用。
7、纖維素
纖維素是指植物性食物中不能被消化吸收的成分,是維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要素。它能軟化腸內物質,刺激胃壁蠕動,輔助排便,並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葡萄糖的吸收。
⑶ 營養物質有幾大類
營養物質有六大類,分別是糖類、脂類、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水。它們和氧氣一起,經過新陳代謝過程,轉化為構成維持生命活動的能量。是維持生命體的物質組成和生理機能不可缺少的要素。⑷ 營養物質有哪些類別
六大營養物質
解釋:糖類(碳水化合物)、油脂、蛋白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礦物質)
基本營養物質
解釋:是指糖類、脂質、蛋白質。它們是人體必需六大營養物質的其中一份,其餘的則為:無機鹽、水、維生素。基本營養物是維持人體生理需求的基本物質。
糖類
介紹:糖類是自然界中廣泛分布的一類重要的有機化合物。日常食用的蔗糖、糧食中的澱粉、植物體中的纖維素、人體血液中的葡萄糖等均屬糖類。糖類在生命活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一切生命體維持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
構成:主要由碳、氫、氧三種元素構成。
糖類化合物包括單糖、單糖的聚合物及衍生物。
單糖分子都是帶有多個羥基的醛類或者酮類。
糖類化合物化學概念:單糖是多羥醛或多羥酮及他們的環狀半縮醛或衍生物。多糖則是單糖縮合的多聚物。
分子通式:Cm(H2O)n
碳水化合物只是糖類的大多數形式。我們把糖類狹義的理解為碳水化合物。
蛋白質
組成:是由C、H、O、N組成,一般蛋白質可能還會含有P、S、Fe、Zn、Cu、B、Mn、I等。
蛋白質分類:
1、完全蛋白質這是一類優質蛋白質。它們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數量充足,彼此比例適當。這一類蛋白質不但可以維持人體健康,還可以促進生長發育。奶、蛋、魚、肉中的蛋白質都屬於完全蛋白質。
2、半完全蛋白質這類蛋白質所含氨基酸雖然種類齊全,但其中某些氨基酸的數量不能滿足人體的需要。它們可以維持生命,但不能促進生長發育。例如,小麥中的麥膠蛋白便是半完全蛋白質,含賴氨酸很少。食物中所含與人體所需相比有差距的某一種或某幾種氨基酸叫做限制氨基酸。谷類蛋白質中賴氨酸含量多半較少,所以,它們的限制氨基酸是賴氨酸。
3、不完全蛋白質這類蛋白質不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單純靠它們既不能促進生長發育,也不能維持生命。例如,肉皮中的膠原蛋白便是不完全蛋白質。
油脂
解釋:油和脂肪都是高級脂肪酸甘油酯,統稱為油脂。一般把常溫下是液體的稱作油,而把常溫下是固體的稱作脂肪。是油料在成熟過程中由糖轉化而形成的一種復雜的混合物,是油籽中主要的化學成分。油脂的主要成分是各種高級脂肪酸的甘油酯。
分類:
乾性油、半乾性油和非乾性油三類。除三甘油酯外,並含有少量游離脂肪酸、磷脂、甾醇、色素和維生素等。
⑸ 六大營養元素是哪些
何謂六大營養素
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組織最主要的營養素,也是體內物質主要的輸送者.
醣類:是人體日常生活熱能的主要來源.
脂質:就是所謂的油,和醣類一樣是人體熱能的主要來源之一.我們將脂質又分為兩類:動物性脂質和植物性脂質.一般來說,植物性脂質對人體較好.
礦物質:它包含了很多種的物質,比較重要的有例如像是鈣: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要素,也是調節心跳和肌肉收縮的主要物質;磷:也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物質之一;鐵:是構成血紅素的主要物質之一,
六
大
營
養
素-1
也是體內部分酵素的成分.另外,還有很多其他的礦物質,對身體的生理功能都有重要的影響,都不可以偏廢.
維生素:分為水溶性和脂溶性兩大類.
水:是體內最好的潤滑劑和溶劑,體內有很多物質必須溶於水中才可以反應,所以也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之一.
六
大
營
養
素-2
蛋白質
:
供給能量.
調節生理機能.
維持人體生長發育,構成及修補細胞,
組織之主要材料.
醣
類
:
供給能量.
幫助脂質在體內的代謝.
形成人體內的物質.
調節生理機能.
六
大
營
養
素
的
功
能
脂
質
:
供給熱能.
形成皮下脂肪,維持體溫恆定.
協助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與利用.
保護內臟器官.
礦物質
:
構成身體細胞有機物質的主要原料.
調節生理機能.
六
大
營
養
素
的
功
能-2
維生素
:
促進新陳代謝.
調節生理機能.
水
:
促進食物的消化及吸收作用.
調節體溫.
維持正常循環作用及排泄作用.
幫助維持體內電解質的平衡.
滋潤各組織的表面,減少器官間的摩擦.
⑹ 化學六大營養素中哪個分別是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
化學六大營養元素為水、無機鹽`糖類、蛋白質、脂質~維生素.無機的是:水和無機鹽,有機的是糖類、蛋白質、脂質、維生素;
⑺ 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素主要包括哪些
人體的必需營養素一共有40多種左右,包括蛋白質當中的必需氨基酸,不成熟的兒童有9種必需氨基酸,成人一共是8種必需氨基酸,必需營養素還有脂肪當中的2類脂肪酸。
必需氨基酸還有14種左右的維生素,包括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以及水溶性維生素B族和C族。必需營養素還有礦物質當中7種常量營養素,如鉀、鈉、氯、鈣、磷、鎂、硫,還有14種微量營養素,如此算下來人體必需營養素大概有40種左右。
(7)化學營養物質有哪些擴展閱讀:
從化學結構上來講,蛋白質是一類很復雜的化學物質。蛋白質除含有氮、碳、氫、氧等元素外,還含有硫元素,有些蛋白質還結合有其他元素或微量元素,如酪蛋白中含有磷元素,血紅蛋白中含有鐵元素,甲狀腺球蛋白中含有碘元素等。
雖然蛋白質中含有這樣或那樣的元素,但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則是氨基酸。現已發現人體內有20 多種氨基酸,依據氨基酸能否在人體內合成,是否必須通過膳食來補充分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⑻ 化學中六大營養素是那些分別屬於哪一類
糖類,油脂,蛋白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前4個有機物,後兩個無機物.糖類是糖類,又稱碳水化合物(英語:carbohydrate或saccharide),是多羥基醛或多羥基酮及其縮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總稱,一般由碳、氫與氧三種元素所組成.而且,糖類不一定是甜的注意.
油脂
油脂類食品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統稱。從化學成分上來講油脂都是高級脂肪酸與甘油形成的酯。
其中,油是不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脂肪是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都是高級脂肪酸甘油酯,是一種有機物。植物油在常溫常壓下一般為液態,稱為油,而動物脂肪在常溫常壓下為固態,稱為脂。油脂均為混合物,無固定的熔沸點。油脂不但是人類的主要營養物質和主要食物之一,也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其中,油脂是溶解脂溶性維生素的重要溶劑.
蛋白質是由氨基酸以「脫水縮合」的方式組成的多肽鏈經過盤曲折疊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間結構的物質。
蛋白質是由α—氨基酸按一定順序結合形成一條多肽鏈,再由一條或一條以上的多肽鏈按照其特定方式結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質就是構成人體組織器官的支架和主要物質,在人體生命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可以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活動的存在。每天的飲食中蛋白質主要存在於瘦肉、蛋類、豆類及魚類中。氨基酸是指,氨基和羧基同時接到一個碳原子上,而且碳原子上還有一個氫原子和一個側鏈.
維生素(英語:Vitamin)是一系列有機化合物的統稱。它們是生物體所需要的微量營養成分,而一般又無法由生物體自己生產,需要通過飲食等手段獲得。維生素不能像糖類、蛋白質及脂肪那樣可以產生能量,組成細胞,但是它們對生物體的新陳代謝起調節作用。維生素的種類很多,比較重要的是維生素C,抗壞血酸,水溶性。由詹姆斯?林德在1747年發現。亦稱為抗壞血酸。多存在於新鮮蔬菜、水果。維生素A,抗乾眼病維生素A 食物維生素,亦稱美容維生素,脂溶性。由Elmer McCollum和M. Davis在1912年到1914年之間發現。並不是單一的化合物,而是一系列視黃醇的衍生物(視黃醇亦被譯作維生素A醇、松香油),別稱抗乾眼病維生素 多存在於魚肝油、動物肝臟、綠色蔬菜,缺少維生素A易患夜盲症。
⑼ 初中化學六大營養素來源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是人體所需的六大營養素,前三者在體內代謝後產生能量,故又稱產能營養素。
糖是保護肝臟、維持體溫恆定的必要物質。組成糖類的三元素是澱粉、蔗糖、葡萄糖。糖類給人體提供70%的熱量,一般每天250~750g的主食,就可以滿足人體熱量的需求。機體各個組織中都有一定的糖儲備,所以,一般孩子在參加一般性體育活動時,不需要額外補充糖,只有在孩子參加大運動量活動,或長時間的耐力活動時,要適當增加主食的攝入。因為運動中熱量消耗較大,如果長期供能不足,會導致身體消瘦、機體抵抗力減弱。
脂肪是人體內含熱量最高的物質。脂肪主要有四大功能:維持正常體重、保護內臟和關節、滋潤皮膚和提供能量。一般人體日需脂肪占食物總熱量的15%~30%。一般正常活動的人每天攝入25g左右的油脂就可以滿足生理需要,長時間參加活動可以增加到每天30~36g。但要注意,如果活動量不足,額外攝入的熱量就會轉變為身體的脂肪,使孩子發胖,而不是長出結實的肌肉
蛋白質是少年兒童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物質。瘦肉中蛋白質含量最多。一般的攝入量是每天每公斤體重1.5~2克,但在孩子參加體育鍛煉時,蛋白質的需要量增加,蛋白質的攝入一般要求達到每天每公斤體重2~3克。因為肌肉纖維的加粗和肌肉力量的加大,必須依賴肌肉中蛋白質含量的增加,而且最好是動物蛋白。但要注意,肌肉大小和力量的增長主要是練出來的,而不是吃出來的。
維生素在孩子的生長發育和生理功能方面是必不可少的有機化合物質。如果缺少維生素,會導致代謝過程障礙、生理功能紊亂、抵抗力減弱,以及引發多種病症。一般天然食物中就含有各種我們所需要的營養素,而且比例適宜,所以,孩子在合理膳食中就可以獲得充足的維生素。只有在持續的、高強度、大運動量情況下,熱能營養不能滿足需要,或蔬菜水果供應不足時,才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要注意,過量攝入維生素和維生素缺乏都會導致不良後果。缺少維生素c會
導致壞血病
水是「生命之源,約占人體體重的60%~70%。人體每天需水量為2700~3100mL,體內會產生代謝水,其他食物也含有水,所以每天的飲水量應該為1300~1700ml。環境溫度高,勞動強度大時需要多喝水。參加運動的孩子要積極主動得補水。比如,運動前15~20分鍾補充400~700mL水,可以分幾次喝。在運動中,每15~30分鍾補充100~300mL水,最好是運動飲料。運動後,也要補水,但不宜集中「暴飲」,要少量多次地補。參加運動的孩子,只有保持良好的水營養,才能有良好的體能和健康。如缺少水分,會造成脫水等症狀。重則會導致死亡
無機鹽也叫礦物質,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也是人體代謝中的必要物質。常量元素在體內的含量大於體重的0.01%,如鈣、磷、鈉、鉀、氯、鎂和硫。微量元素在體內的含量小於體重的0.01%,如鐵、銅、鋅、硒等。兒童少年時期對鈣、磷、鐵的需要量較高,在運動期間,由於大量排汗,導致鹽分隨汗液丟失,必須即時補充,才能預防肌肉痙攣,並幫助緩解身體的疲勞。可以通過運動飲料補充無機鹽。
缺鈣會導致佝僂病(老人會導致骨質疏鬆),缺鐵會引起缺鐵性貧血,缺鋅會導致發育不良。
⑽ 五大營養素包括哪些
: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也有加上膳食纖維和水,稱七大營養素的)。這五類營養素都是人體所需要的,它們有著構成人體組織(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為人體提供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預防疾病(蛋白質、維生素)、抗氧化(維生素、礦物質)等許多功能。缺少任何一種營養素,達到一定的程度,我們的身體都會進入亞健康甚至是疾病狀態。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來源有:糖類、穀物(如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