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根據化學式判斷一種物質與另一種物質完全反應所需要的質量
根據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質量比,可以判斷一種物質與另一種物質完全反應所需要的質量。
化學方程式配平以後,化學計量數和相對分子質量的乘積之比,等於各物質間的質量比。
⑵ 高中化學計量物質的量,摩爾質量,質量怎怎麼區分
物質的量=質量÷摩爾質量 物質的量是摩爾 質量是克 摩爾質量是克每摩爾
⑶ 化學反應式中兩邊都是氣體怎麼看質量
氣體又能稱重的啊
裝了氣體後重量減去氣罐空重,就是氣體重量。
另外知道氣體壓力,也能通過體積,壓力算出來氣體質量。
⑷ 初中化學中怎麼算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 Ar=某原子的實際質量/1個碳原子的實際質量的十二分之一
1個碳原子的實際質量為1.993*10的負26次
相對分子質量如H2O水為 Mr(H2O)=2*Ar(H)+Ar(O)
⑸ 怎樣判斷化學反應的物質質量增加
有的化學反應質量會增加,有的會減少。
有的充分反應後增加少於一倍,有的增加多於一倍。
增加多於一倍的,如果不充分反應,也可能會增加一倍。
1、如一般質量的在硫,與氧氣充分反應後,生成的氣體質量比硫的質量增加一倍。
S+O2=點燃=SO2
32份質量的硫,生成64份質量的二氧化硫
2、鈉在空氣中完全變質後質量增加超過一倍。
2Na----2NaOH----Na2CO3
46份質量的金屬鈉,完全變質,生成106份質量的碳酸鈉,增加質量超過一倍,
如果部分變質,也可能恰好增加一倍。
3、碳酸鈣高溫分解,固體質量減少。
⑹ 高一化學必修一,摩爾質量這一章,怎樣准確判斷物質的量是什麼,摩爾質量是什麼,質量又是什麼
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稱為摩爾質量(molar mass),用符號M表示。(摩爾質量=式量,單位不同,數字相同)當物質的質量以克為單位時,摩爾質量的單位為g/mol,在數值上等於該物質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
對於某一純凈物來說,它的摩爾質量是固定不變的,而物質的質量則隨著物質的量不同而發生變化。例如, 1 mol O2的質量是32 g,2 mol O2的質量是64 g,但O2的摩爾質量並不會發生任何變化,還是32 g/mol。根據科學實驗的精確測定,知道12g相對原子質量為12的碳中含有的碳原子數約6.02×10^23個(阿伏加德羅常數)。
科學上把含有6.02×10^23個微粒的集體作為一個單位,叫摩爾。摩爾是表示物質的量(符號是n)的單位,簡稱為摩,單位符號是mol。
物質的量是國際單位制中7個基本物理量之一(7個基本的物理量分別為:長度、質量、時間、電流強度、發光強度、溫度、物質的量),它和「長度」,「質量」,「時間」等概念一樣,是一個物理量的整體名詞。其符號為n,單位為摩爾(mol),簡稱摩。物質的量是表示物質所含微粒數(N)(如:分子,原子等)與阿伏加德羅常數(NA)之比,即n=N/NA。它是把微觀粒子與宏觀可稱量物質聯系起來的一種物理量。
其表示物質所含粒子數目的多少
分子、原子、離子、質子、電子 中子等
物質的量的單位是 摩(爾)
符號:n
標准:0.012 kg 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碳原子數量
在使用物質的量時,必須指明基本單元.一般利用化學式指明基本單元,而不用漢字.使用摩爾時,基本單元應指明,可以是原子分子及其粒子,或這些粒子的特定組合.
⑺ 化學怎樣看質量數,質子數,電子數,核外電子數。求舉例個式子謝謝。。
質子數=原子序數=核外電子數(也等於核電荷數)
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
例:O(氧),在周期表中是第8號元素,所以原子序數為8,質子數為8,電子數為8,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8+8=16也就是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不過中子數不一定等於質子數,部分原子的質子數和中子數相等)
⑻ 在化學平衡中怎樣判斷氣體的質量不變
1、如果反應前後,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氣體,則反應前後、平衡移動時,氣體質量不變。
2、如果反應前後,反應物和生成物中不都是氣體,則分析反應前後、平衡移動後,看是向生成固體不是消耗固體的方向移動。如果是生成固體的方向,則氣體質量減小。(依據是質量守恆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