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化學反應中物質的體積比等於什麼(初中)
體積與分子個數有關,而化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從微觀可看做分子個數比,所以物質的體積比等於化學計量數比
Ⅱ 如何從化學方程式中看出反應物的體積比
當方程式中的物質是氣態的話 他們的系數比就等於體積比
否則無法看出
Ⅲ 在化學式中,各元素的體積比是什麼怎樣求
同溫同壓時各元素的體積之比等於物質的量之比等與原子個數之比
Ⅳ 已知熱化學反應方程式,求混合氣體體積比解題思路
第一個熱化學方程式的H2O沒標狀態,應該是液態的,否則題目沒法做了
設氫氣x mol,丙烷y mol,根據題意列二元一方程組
x+y=5
571.6*0.5x+2220y=3847
解得 x=3.75mol y=1.25mol
Ⅳ 化學方程式中的各種比怎麼算
對於一些常見的很容易配平。但一些數字比較大比較偏的,怎麼配?如下化學方程式的配平
在化學方程式各化學式的前面配上適當的系數,使式子左、右兩邊每一種元素的原子總數相等。這個過程叫做化學方程式配平。
配平的化學方程式符合質量守恆定律,正確表現反應物和生成物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為化學計算提供准確的關系式、關系量。配平方法有多種:
(1)觀察法觀察反應物及生成物的化學式,找出比較復雜的一種,推求其它化學式的系數。如:
fe2(so4)3+naoh—fe(oh)3+na2so4
fe2(so4)3
所含原子數最多、最復雜,其中三個so4
進入na2so4,每個na2so4含有一個so4,所以na2so4
系數為3;2
個鐵原子fe
需進入2
個fe(oh)3,所以fe(oh)3
系數為2,這樣就得到:
fe2(so4)3+naoh—2fe(oh)3+3na2so4
接下去確定naoh
的系數,2fe(oh)3
中有6
個oh,3na2so4
中有6
個na,所以在naoh
前填上系數6,得到:
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
最後把「—」改成「=」,標明fe(oh)3↓。
(2)單數變雙數法如:
c2h2+o2—co2+h2o
首先找出左、右兩邊出現次數較多,並且一邊為單數,另一邊為雙數的原子—氧原子。由於氧分子是雙原子分子o2,生成物里氧原子總數必然是雙數,所以h2o
的系數應該是2(系數應該是最簡正整數比),如下式中①所示:
c2h2+o2—co2+2h2o
①
由於2h2o
中氫原子個數是c2h2
的2
倍,所以c2h2
系數為2,如下式中②所示:
2c2h2+o2—co2+2h2o
②
①
又由於2c2h2
中碳原子個數為co2
的4
倍,所以co2
系數為4,如下式中③所示:
2c2h2+o2—4co2+2h2o
②
③
①
最後配單質o2
的系數,由於生成物里所含氧原子總數為10,所以反應物o2的系數是5,如下式中④所示:
2c2h2+5o2—4co2+2h2o
②
④
③
①
核算式子兩邊,每一種元素的原子總數已經相等,把反應條件,等號、狀態符號↑填齊,化學方程式已配平。
(3)求最小公倍數法例如:
kclo3—kcl+o2
式中k、cl、o
各出現一次,只有氧原子數兩邊不等,左邊3
個,右邊2
個,所以應從氧原子入手來開始配平。由於3
和2
的最小公倍數是6,6
與kclo3中氧原子個數3
之比為2,所以kclo3
系數應為2。又由於6
跟o2
的氧原子個數2
之比為3,所以o2
系數應為3。配平後的化學方程式為:
2kclo3
=2kcl+3o2↑
Ⅵ 什麼時候化學式前系數比為體積比
這指的是氣體。化學式前系數比為體積比是高中里阿弗加德羅定律的概念。成立的條件是兩個反應物都為氣體(在同一反應中)。比較物質的關系時,可以採用系數比來算體積比。在初中出題時一般是信息題。
Ⅶ 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由方程式 2NaOH+SO2=Na2SO3+H2O 可知溶液質量增加的質量就是SO2的質量
1.被吸收的二氧化硫的質量為 0.64g
2NaOH+SO2=Na2SO3+H2O
80 64
x 0.64g
x=0.8g
2.發生反應的氫氧化鈉的質量為0.8g
1000L除去二氧化碳的空氣樣品質量為 1000L×1.3g/L=1300g
空氣中二氧化硫的質量分數為 0.64g÷1300g=0.049%
Ⅷ 為何化學方程式中體積比就是系數比
化學方程式中體積比就是系數比,這只是對反應物和產物全是氣體的反應有效,對固體和液體無效。
因為化學方程式中,系數就是摩爾數之比。而氣體的體積,每摩爾的量是固定的,不管什麼氣體都是22.4L,因此全氣體的反應,化學方程式中體積比就是系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