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重慶大學智能自動化團隊怎麼樣想考這個的專碩研究生,難嗎本人雙非院校,哪個導師的人容易進一些
差不多的
既然是鍍金,就不用挑剔
如果真的想學東西,還是自己工作中學習更好的
② 重慶大學自動化學院怎麼樣
我是重大的,但不是這個專業的。
我是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的,說實話,自動化這個專業的排名在全國並不靠前,至少是不在前10的。這個專業考研的學生有7成會轉專業考電氣工程與自動化,也就是我們學院,因為學習的內容基本相同,只是有些課程的深度不同。這個學院人數大概在200多吧,就業應該不錯的,重大的工科就業都沒有太大的問題……
如果要報考的話,建議報考電氣,反正學的東西差不多,但電氣的排名在全國第5左右,就業很好……師資和硬體也比自動化學院好(我沒刻意貶低自動化的意思,我有同學是這個專業的)
一下是學院簡介,我粘來的……
重慶大學自動化學院位於美麗的嘉陵江邊,設在學校主教學大樓19樓。其前身是重慶大學自動化系,她始建於1979年,由當時的無線電系、電機系和熱力系的相關專業組成。1998年成立自動化學院。學院具有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後的人才培養體系。主要從事自動控制理論及應用技術、運動控制技術及系統、過程式控制制技術及系統、檢測技術及自動化儀表、人工智慧理論及應用、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及系統、工業網路技術等方向的中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和科學研究工作。
學院設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系」和「信息工程與自動化系」。
學院「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學科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省級重點建設學科。可在「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招收博士後、在「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招收博士研究生,按「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招收碩士研究生。在控制工程、軟體工程和工業工程領域招收和培養工程碩士研究生。
學院擁有國家985工程科技創新平台「多目標測控與高精度測控研究中心」、自動化工程重慶市重點實驗室(省級)、自動控制研究所、智能自動化研究所、自動化儀表研究所、系統工程與導航制導研究所、海雲天信息影像新技術研發中心、可穿戴式計算機研究所、機器人創新基地等研究機構。
學院每年招收「自動化」專業和「物流工程」專業的本科生。在校本科生近1000人、博士研究生100餘人,碩士研究生近300人。學院每年為社會輸送自動化專門人才300餘人。近3年來為企業培養控制工程、工業工程、軟體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研究生300餘人。
學院擁有「自動化工程」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國家電工電子教學實驗基地、有國際一流水平的「重慶大學羅克韋爾自動化實驗室」和「重慶大學西門子自動化技術實驗室」,有國內一流水平的「自動控制原理實驗室」、「重慶大學控制基礎教學實驗中心」以及「過程式控制制實驗室」。
學院現有教職工人員82人,教授14人(博士生導師8人),副教授31人,70%以上中青年教師具有博士學位或在讀博士。獲得教育部新世紀創新人才計劃資助2人。學院聘請客座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內外知名專家)和兼職教授35人。
重慶大學自動化學院遵循「立足重慶、服務西南、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辦學思路,走具有自身特色的辦學道路。自動化人以「堅韌不拔,鍥而不舍,追求學科建設與發展」的精神迎接未來挑戰,為國家培養高水平的自動化人才而忘我工作。
③ 重慶大學自動化學院選孫棣華為導師前途怎麼樣
算重大自動化比較好的導師了,要求比較嚴格,在他手下比較累但能學到東西!
④ 2012年考研,推薦一個重慶大學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的研究生導師,本校的回答,不勝感激涕零。
蘇玉剛,男,1962年11月生,籍貫:遼寧省大連市。現任重慶大學自動化學院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系系主任,教授/工學博士。
重慶大學計算機及自動化系工業自動化專業本科畢業,獲工學學士學位;重慶大學自動化系工業自動化專業碩士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重慶大學自動化學院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博士畢業,獲工學博士學位;曾在澳大利亞布里斯本大學作訪問學者;曾在美國威斯康辛州密爾沃基市參加由羅克韋爾自動化公司總部主辦的全球發展計劃(GDP)項目培訓。
先後參加了50多項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其中主持部省級項目和軍工項目6項,主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主研部省級科技項目10餘項,主持橫向科研項目和教改項目20餘項。榮獲部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科技進步三等獎1 項。申報並受理發明專利9項。在國內外期刊和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被SCI、EI、ISTP和CSCD檢索系統檢索的論文30餘篇。主編教育部規劃自動化專業本科系列教材《電力電子技術》1 部,參編了《中國電氣工程大典》。曾被評為中共重慶市高校、直屬單位優秀共產黨員,重慶大學優秀共產黨員,重慶大學優秀教師,重慶大學科技園丁等。
主要研究方向:電力電子與電氣傳動、無線電能傳輸技術、計算機測控技術、控制理論應用與自動化系統集成,汽車電子及先進控制技術。
主講課程:為碩士生講授電力電子學應用基礎;為本科生講授的課程有:電力電子技術、電機學、電力拖動基礎、控制電機、運動控制系統、工廠電氣控制技術、工廠供電等;
學術兼職:四川省電工技術學會理事,四川省電工技術學會電控系統與裝置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智能化儀表及其控制網路分會理事,重慶市信息化技術中心專家組成員,IEEE會員
僅供參考,主要是看你自己決定,其實很多老師都不錯,但記住修行在個人。
⑤ 重慶大學自動化學院師資力量怎麼樣
學院現有教職工人員90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40人,81.33%的專任教師具有博士學位,「海外名師」入選者1人,「高端外國專家」入選者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重慶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重慶大學百人計劃」4人,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30餘人。
近3年來,自動化學院承擔國家973、863計劃高科技項目、國家「十二五」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科技攻關重點項目科學研究和科技開發項目以及橫向項目131項,獲國家、省部級科技獎勵7項;在國際國內重要學術刊物或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499篇,科技專著3部、專利300餘項,並多次主辦和協辦國際學術會議和全國性學術會議,多項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學院在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方面已形成自身的特色,如「智慧系統與新能源技術」、「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先進檢測與智能系統」、「信息物理系統的智能感知與控制」、「感測控制與先進集成技術」等研究方向已在西部地區控制科學與工程領域具有顯著優勢。
⑥ 2009想考重慶大學的研究生,請問重大的自動化學院的情況
李祖樞,教授,博士生導師。智能自動化研究所所長,重慶市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學科學術技術帶頭人
主要教學與科研經歷
1968.7-1978.8 鐵道部沈陽、貴陽車輛廠 技術員、助理工程師
1978.9-1981.3 重慶大學自動化系 研究生,工學碩士
1981.3-1985.12 重慶大學自動化系 助教、講師
1985.12-1990.12 重慶大學自動化系 副教授
1990.12-現在 重慶大學自動化學院 教授/博導 智能自動化研究所 所長
1991.4-1992.4 日本東北大學工學部 客員研究員
2004.11-2005.2 台灣元智大學電機系 客座教授
主要科研方向
智能控制理論及應用;智能自動化;智能機器人控制;進化計算理論及應用;
人工智慧;人工生命;仿人智能系統。
學術兼職
中國人工智慧學會 副理事長
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智能管理與智能控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自動化學會智能自動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智能機器人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國自動化學會機器人競賽委員會常務委員
重慶市人工智慧學會 副理事長
1991-92年日本東北大學工學部 客座研究員
2004年11月-2005年2月台灣元智大學電機系 客座教授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第八、九屆學科評審組成員。
中央電視台全國大學生第二、三、四、五、六屆機器人電視大賽評審委員會成員
科技獎勵
2006年 重慶市自然科學二等獎,基於人體動覺智能圖式的仿人智能控制理論
2005年 第11屆全國人工智慧學術大會最佳論文獎,
2004年 第5屆全球智能控制與自動化大會最佳應用論文獎
1995年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FWZK仿人智能溫度控制器
1992年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仿人智能控制基礎理論研究
1992年 重慶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印製五廠計算機管理系統
1991年 四川省優秀軟體產品三等獎,計算機管理系統
1989年 重慶市計算機開發應用優秀成果三等獎,微電腦冷庫溫度巡檢儀
1986年 重慶市科技成果三等獎, DWK-1型微電腦溫度顯示控制儀
主要科研項目
1.欠驅動三級擺系統的非線性擺起倒立穩定控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2006.1-2008.12
2.基於人體動覺智能圖式的復雜系統智能控制理論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2003.1-2005.12
3.人工生命動覺智能行為選擇圖式理論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2005.1-2005.12
4.仿人智能控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基金項目 2003.1-2004.12
5.FZK鍋爐仿人智能控制系統技術及產品
國家中小型企業創新基金項目 2002.7-2004.6
6.網上自助照相系統
國家中小型企業創新基金項目 2001.7-2004.3
7.重慶市兩百商業CIMS示範工程
國家863/CIMS計劃 1998.7-2000.10
8.仿人智能控制基礎理論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高技術項目 1989.1-2001.1
主要論著
專著:
1.仿人智能控制 國防工業出版社 2003.1.
2.仿人智能控制與多級擺的擺起控制
--人工智慧:回顧與展望 科學出版社 2006.8.
開設課程
1.智能控制導論, 碩士研究生(學位課程)
2.計算智能與智能控制, 博士研究生
石為人教授,男,1948年10月生,中共黨員,四川省彭縣人。國家「985工程」科技創新平台重慶大學測控及遙感信息傳輸研究院院長、特聘專家,自動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在國內外著名Dynamics of Continuous Discrete and Impulsive Systems、儀器儀表學報、自動化學報等期刊和IEEE重要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90餘篇,並被SCI、EI收錄27篇。作為負責人承擔國家973計劃、國家863計劃(總裝、總參)、國家發改委CNGI示範工程、國家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博士點基金、重慶市科技攻關與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32餘項,獲得省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
研究方向:智能感知、控制與決策等。長期從事的研究工作包括:①多源信息融合與計算智能,②無線感測器網路,③智能檢測與移動感知,④環境感知與目標識別,⑤智能信息處理與控制等。
主講課程:自動化導論,計算機硬體技術基礎,資料庫技術,感測、計算與自動化,普適計算與先進集成工程等
學術兼職與榮譽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理事/期刊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高級會員、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國際一般系統論研究會中國分會常務理事、重慶市自動化與儀器儀表學會副理事長、重慶市企業信息化技術支持中心工業自動化專家組組長、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IEEE)會員/控制系統/計算機分會會員等。
職業經歷
1977年畢業於重慶大學動力系工業自動化儀表專業,留校工作至今。曾在香港中文大學、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等作訪問學者,歷任重慶大學教授、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博士生導師等。
教學情況
主要承擔碩士與博士生課程教學,本科生部分教學與前沿學科發展專題講座等。
科研項目情況(已完成和在研項目)
(一) 完成的主要項目
作為課題負責人或主要研究者共完成國家級及省部級重大科研課題等30多項,包括: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9674012)汽車安全行駛智能輔助操作系統研究,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0375024)仿人腦式人工神經的基礎和相關演算法研究
3)國家863計劃項目(2002AA111030)重慶網路終端機應用示範工程及其關鍵技術研究
4)軍工專項JW20*27013
5)重慶市科技攻關重點項目(CSTC,2004AC2020)嵌入式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與開發平台及產業化
6)重慶市科技攻關項目(7818-01)萬盛區旅遊電子商務系統
7)重慶市科技攻關項目(7818-08)地方宏觀經濟與財政風險信息管理系統
8)重慶市科技攻關項目(7220-A-1)南岸區人民政府電子政務應用示範
9)重慶市科技攻關項目(200319-33)網路計算機在餐飲業電子商務中的應用示範
10)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CSTC,2005BA2018)支持普適計算的多嵌入式系統理論及應用研究
11)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CSTC,2006BB2191)面向三維空間的無線感測器網路最優覆蓋策略研究
12)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CSTC,2004BB2144)普適計算基礎與多嵌入式系統理論及應用研究
13)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037)基於多Agent的群決策協商模型與演算法分析
(二)正在承擔的主要項目
1)國家973計劃項目(No.2007CB311005-01)基於視覺信息的環境感知與目標識別關鍵技術研究
1)國家863計劃(總裝)(2006AA780201-2)軍民兩用智能監控技術和穿戴式智能交互系統研究,
2)國家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項目(2007DFR10420)PAS控制系統軟體關鍵技術研究
3)國家發改委CNGI示範工程2006年產業化及應用試驗項目IPv6感測器網路的微型路由器
4)博士點基金(20060611010)感測器網路路由協議自適應機制研究
5) 重慶市科技攻關重點項目(CSTC,2006AA7024)三峽庫區水環境安全預警平台建設與科學決策關鍵技術研究
6) 重慶市科技攻關項目(CSTC,2007AB2041)工業自動化儀器儀表嵌入式系統開發平台
7) 重慶市科技攻關項目(CSTC2008AB3049)減搖鰭產品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
專利與獲獎情況
1)2007年3月,重慶市(省級)科技進步三等獎,嵌入式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與開發平台及產業化,排名第二
2)2007年5月16日,公開發明專利,構建工業自動化儀器儀表嵌入式軟體系統的方法(公開號CN1963749A)石為人,黃劍,唐鬆鬆,許磊,黃奇,黃超
孫躍,男,1960年6月生,籍貫:浙江省溫州市。現任重慶大學自動化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先後在國內外著名期刊「電工技術學報」、「自動化學報」等和重要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30餘篇,並被SCI、EI收錄5篇。作為負責人承擔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慶市科技計劃等20餘項科研項目;先後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2002年獲寶鋼優秀教師獎1項、獲羅克韋爾優秀教師獎1項。
研究方向:智能電力電子及裝置、工業自動化技術及系統等。長期從事的研究工作包括:非接觸電能傳輸、網路控制工程、現代伺服技術及系統等。
主講課程:《運動控制系統》、《現代交流伺服技術》。
學術兼職與榮譽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高級會員、理事
四川省電工技術學會常務理事
重慶市電子學會常務理事
職業經歷
重慶大學電工學(工業自動化方向)專業畢業,獲學士學位;重慶大學自動控制專業畢業,獲碩士學位;重慶大學機械製造專業(機電集成技術方向)畢業,獲博士學位;曾在法國Valenciennes University作訪問學者。歷任重慶大學自動化系工業自動化研究室主任,重慶大學科研處副處長,重慶大學自動化學院副院長、院長等職務。
教學情況
自1985年起,一直承擔自動化專業的相關課程教學和教學相關環節工作。曾擔任《電機學》、《電力拖動基礎》、《工廠電氣控制設備》、《工廠供電技術》、《可編程序邏輯控制器及其應用》、《自動控制原理》《運動控制系統》等課程的主講教師。
主講碩士研究生課程:《現代交流伺服技術》
主講博士研究生課程:《網路控制技術》
科研項目情況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主要內容簡介
高效多自由度非接觸電能傳輸系統關鍵技術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50777071)
就非接觸電能傳輸系統新型磁能機構、新型電能變換器以及高效多自由度拾取等重大關鍵技術進行研究。
電能雙向推送系統關鍵技術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支撐教師)
(50777071)
重點研究非接觸電能傳輸系統能量雙向饋送問題及相關技術問題
基於感應原理的新型電能傳輸技術及系統研究
重慶市科技計劃項目
研究感應式電能傳輸系統相關技術
城市電氣化交通新型供電模式研究與開發
重慶市科技攻關項目
探討研究非接觸電能傳輸技術應用於城市電氣化交通工具的相關技術
非接觸式電能接入新技術研究
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重點研究非接觸電能接入的關鍵實用技術問題,研製1000瓦的實驗樣機。已完成通過專家驗收,評價為:「國內首創」。
電動汽車綜合運動信息集成與控制
教育部留學回國基金
就現代汽車綜合信息系統基本構架及關鍵技術展開研究。
工業容錯技術應用基礎研究
重慶市科技計劃項目
非同步電動機矢量控制調速裝置研製
四川省科技計劃項目
XX企業粗軋、精軋交-交變頻改造諧波測試分析及模擬分析
校企合作項目
XX企業軋鋼廠方坯連鑄高效化二冷技術研究
校企合作項目
漸開線檢測系統等微機化改造
校企合作項目
汽車轉向器變傳動比微機檢測儀
挖土機交流傳動裝置研究
專利與獲獎情況
發明專利:可分區控制的電源板,發明人:孫躍、蘇玉剛,專利權人:重慶大學,專利號:ZL2006 1 0054106.5 ,證書號:第383639,授權公告日:2008年3月12日
丁寶蒼,男,1972年9月生,河北省隆化縣人。教授。
在「Automatica」、「自動化學報」等國內外學術期刊和各類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53篇,並被SCI、EI收錄40篇(到08年8月31日),SCI引用29次(到08年8月31日)。作為負責人承擔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4項科研項目(到08年8月31日)。
研究方向:預測控制、網路控制等。長期從事的研究工作包括:預測控制、模糊T-S系統、等。
主講課程:《先進控制系統》、《線性系統》。
職業經歷
1992年在河北化工學校(現河北化工醫葯職業技術學院)化工儀表與自動化專業(中專)畢業。1995年12月自學英語考試大學專科畢業。2003年5月石油大學(北京)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畢業、200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畢業, 分別獲工學碩士、博士學位。
1992年7月到1997年8月在石家莊化肥廠己內醯銨工程籌建處、河北北方化學工業公司、石家莊化纖有限責任公司工作。2003年7月到2003年9月在華東理工大學工作;2003年10月到2007年2月在河北工業大學工作,從2004年3月任副教授。2005年9月到2006年9月在加拿大University of Alberta作Postdoctoral Fellow;2006年11月到2007年8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作Research Fellow。2007年3月後重慶大學聘教授。
教學情況
講授過研究生《線性系統》、《先進控制系統》、《過程式控制制》、《預測控制》課程。
科研項目情況(已完成和在研項目)
(一)完成的主要項目
作為課題負責人完成科研課題1項:
1) 河北省教育廳自然科學重點項目「燃料電池系統的滾動時域估計與控制」,經費5萬元, 批准號ZH2006008,已結題。
(二)正在承擔的主要項目
1)河北省2006年第一批科學技術研究與發展指導計劃「燃料電池系統的滾動時域估計與控制」, 經費自籌,批准號:06213545。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多速率采樣時滯系統離線預測控制的穩定性綜合」,經費25萬,批准號:60504013。
3)重慶市2008年度自然科學基金「直通車」項目「網路環境下的預測控制綜合」,經費3萬,批准號:CSTC,2008BB2049。
就這四個教授,我們學院在重大沒什麼存在感的。
⑦ 我想考重慶大學機械製造及自動化的研究生,誰知道這個專業哪些導師不熱門,有招不到研究生的導師嗎
沒有招不到研究生的導師……都是需要過來分數線,然後在錄取後分導師的;這個跟考博不一樣,需要先找導師
⑧ 重慶大學的研究生,哪個導師有前途!(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
我是重慶大學的研究生,2010年考上的。是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專業。
每個導師都有前途。看你喜歡哪個方向。我認為劉飛老師是最有前途的。劉飛老師是製造工程研究所所長,我現在在這個研究所學習工作,管理很規范。
如果考機設的話就去機械轉動國家重點實驗室。
⑨ 想考重慶大學自動化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研究生,不知該選哪個導師哪個導師項目多點,希望重大朋友指點下
柴毅老師這邊很雜,建議後面考研報考的shenmyn
柴毅這邊很雜,建議後面考研的慎重考慮~
⑩ 重慶大學自動化學院的師資力量
教授-博導
宋永端、石為人、孫躍、柴毅、黃勤、梁山、熊慶宇、段其昌、丁寶蒼、高富強、戴欣、張從力、蘇玉剛、歐陽奇、蘇曉傑
兼職教授
石碰、FrankL.Lewis
副教授及青年教師
李楠、林景棟、何安國、盛朝強、游紀源、余楚中、黃劍、李軍、蔡章利、陳鋼、程森林、范敏、谷振宇、郭茂耘、韓露、黃毅卿、黃雲峰、賴俊峰、廖孝勇、凌睿、馬樂、馬鐵東、毛永芳、倪曉、屈劍峰、沈志熙、石欣、唐春森、唐丹、王斌、王牛、王雪、王延川、胡青、王智慧、吳傳生、鮮曉東、謝昭莉、薛方正、楊欣、余嘉、張可、張瑩瑩、趙敏、鄭璐、時穎、李華民、李秀敏、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