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化學勢通俗解勢
首先明確其應用范圍,在熱化學中,化學勢是強度性質,狀態函數。化學勢的定義是從恆溫、恆壓、恆內能、恆體積條件下得到的,因此實際固溶體中,系統自由能變化還會包括化學勢以外的能量變化。
例 試比較和論證下列四種狀態純水的化學勢大小順序
(1)373.15K,101325Pa液態水的化學勢
(2)373.15K,101325Pa水蒸氣的化學勢
(3)373.15K,202650Pa液態水的化學勢
(4)373.15K,202650Pa水蒸氣的化學勢
4>3> 1=2
[導引]:化學勢作為判據應用於相變化過程,若兩相平衡,則兩相的化學勢必然相等,若兩相未建立平衡,則物質必由化學勢高的一相自發地向化學勢低的一相轉移,由此可推斷四種狀態的純水,其化學勢的相對大小。
通俗的說,在相轉變的過程中,質量總是從化學勢高的相轉變到化學勢低的相,這就是化學勢的物理意義,也就是說化學勢是推動相變中質量轉移的一種勢,它總是使質量從具有較高的化學勢的相轉移到具有較低化學勢的相,就象溫度是推動熱量轉移的一種勢,它總是使熱量從具有較高溫度的物體轉移到具有較低溫度的物體。化學勢推動下進行相轉變的結果總是使系統的功勢函數減少,作功能力降低。
系統的平衡有三個方面,即"熱平衡","力平衡",'質量作用平衡",其中"力平衡"就是系統的每一個部分所受到的廣義力都要能在統計平均效果上相互抵消.如果系統內有壓強差,那麼就會引起機械運動."熱平衡"是指溫度的平衡,如果系統有溫度差,就會有"熱傳導"."質量作用平衡"可被分為"化學平衡"和"相平衡"."化學平衡"指正反應和逆反應的效果完全抵消,在這種平衡中,與"壓強","溫度"相當的量叫"化學勢",相變以及其他的質量作用方式在"改變粒子數"方面都與化學反應極為相似,所以任何一種"質量相互作用"中所涉及的強度量都被稱為"化學勢".
為什麼在看的文章里那些能量都帶著化學勢?形成分子的過程就引起了分子和原子兩種不同系統的質量變化,自然會有"化學勢",不過更深的理解應該通過統計力學來看。
2. 求助元素的化學勢
化學勢是針對物質而言,而且還要在一定的條件下才成立
3. 如何計算Li(x)
記題型沒什麼用,主要是搞清楚他們的性質,這個搞明白就不怕任何題型了。
首先,兩個都算活潑金屬,都可與酸反應生成氫氣,Mg在熱水中也能生成氫氣。Al在工業上一般會用來還原其他金屬(鋁熱反應),Mg性質更活潑,在空氣中可與氮氣燃燒生成Mg3N2(分子量100)
Mg是鹼土元素,與水反應會生成Mg(OH)2(白色絮狀),Al是兩性金屬化合物,不僅與酸反應,與強鹼也反應生成偏鋁酸(NaAlO2),偏鋁酸加少量酸沉澱生成Al(OH)3(兩性氫氧化合物),繼續加酸沉澱溶解。這就形成Al三角(AlCl3,Al(OH)3,NaAlO2).注意化合價的配比和認真解讀反應的過程,那麼這種計算題是化學考試中最容易的一項。
4. 計算不同標准態的溶液的化學勢
基本公式μB=μB*+RTln(A/B)
其中A跟B是某種物理量,比如壓強,濃度等等。
顯然,如果以純水真實態為標准態,那麼當A=3.173KPa時,其化學勢應該等於標准態,應該3.173的時候,正是純水的化學勢。因此可知,B=3.173。然後當A=2.733時,它們的比就是活度,用RTLna表示,所以活度a=0.86
同樣道理,當以0.133Pa的水蒸汽為標准態,那當A=0.133時,其處於標准態,那它的化學勢也應該為標准化學勢,於是B=0.133,那麼當A=2.733的時候,活度a=2.733/0.133=20.5
根據以上方法可以看到,標准態選擇不同,那麼活度就不同,其為標准化學勢時的外壓也不同~~~所以P指的是標准態的壓力。跟溫度。看其括弧跟著誰就知道了~~~
僅供參考
5. L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寫出金屬鋰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L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ⅠA,
化學方程式2Li+2H2O=2LiOH+H2↑
6. Li的電極電勢
以Na為例 設計熱力學循環
Li(s) --> Li(g) --> Li+(g) --> Li+(aq)
Na(s) --> Na(g) --> Na+(g) --> Na+(aq)
雖然Li(s) --> Li(g)和Li(g) --> Li+(g)的ΔH比
Na(s) --> Na(g)和Na(g) --> Na+(g)的ΔH要大
但是由於Li+的半徑很小 在水中有半徑更大的水合層 穩定更多的水分子
因此它的水和熱[即Li+(g) --> Li+(aq)]的ΔH很低(該ΔH值為一很大的負數)
彌補了氣化熱[即Li(s) --> Li(g)]的ΔH
和電離能[即Li(g) --> Li+(g)]的ΔH 中多消耗的能量
所以總的ΔH[M(s)-->M+(aq)]是Li<Na
Gibbs自由能變ΔG=ΔH-TΔS
由於Li+和Na+結構相近 反應溫度又相同
TΔS對Gibbs自由能變影響很小 所以ΔG[M(s)-->M+(aq)]是Li<Na(ΔG的值是負數)
又根據公式ΔG=-zEF=-z(0-E[M+/M])F=zE[M+/M]F
其中0是標准氫電極的電極電勢 金屬是負極所以用0減E[M+/M]
F是法拉第常數 兩個反應的z相等(z=1)
所以Li電極電勢小於Na
很久沒復習了 大概就是這樣 其中陽離子的水合能因素最為關鍵
7. Li鋰元素的性質及其反應特徵類型(詳細)
Li鋰元素核外電子數為3,外圍電子構型是2S1,與同周期元素比有較大原子半徑和較少的核電荷,故其金屬晶體中金屬鍵不牢固,單質的熔、沸點較低,硬度較小。鋰是所有金屬中最輕的。
化學性質上表現為易失電子,成為Li+,
而Li+的半徑遠小於同族其他陽離子,鋰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程度的共價性。Li的標准電極電勢很低,僅為-3.045。這不僅是因為Li是活潑的鹼金屬,同時還因為Li的原子半徑小,易與水分子結合生成水和離子,釋放出較多能量。因此Li的失電子傾向很強。
鋰的一些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敘述如下:
4
Li
+
O₂
=
2
Li₂O
(反應條件:自發反應,或者加熱,或者點燃)(燃燒猛烈)
6
Li
+
N₂
=
2
Li₃N(反應條件:自發反應,或者加熱,或者點燃)
2
Li
+
S
=
Li₂S
(該反應放出大量熱,爆炸!)
2
Li
+
2
H₂O
=
2
LiOH
+
H₂↑(現象:鋰浮動在水面上,迅速反應,放出氫氣)
2
Li
+
2
CH₃CH₂OH(乙醇)
=
2
CH₃CH₂OLi(乙醇鋰)
+
H₂↑
4
Li
+
TiCl₄
=
Ti
+
4
LiCl
2
Li
+
2
NH₃(l.)
=
2
LiNH₂
+
H₂↑
8. 誰能給我元素LI的物理和化學性質
摩爾質量:7 氫化物:LiH
氧化物:Li2O
最高價氧化物:Li2O3 ]主要的物理性質密度:0.534g/cm(300K)
熔點:180.5℃
沸點:1347.0℃
電阻率: 8.6μΩ·cm
導熱系數: 0.847W/(cmK)
比熱: 3.6J/(gK)
蒸發熱: 145.92kJ/mol
熔化熱: 3kJ/(gK)
電離能: 5.392eV
外圍電子排布:2s1
核外電子排布:2,1
顏色和狀態:銀白色金屬
原子半徑:0.152nm
常見化合價:+1
發現人:阿爾費德森
金屬鋰為一種銀白色的輕金屬;熔點為180.54°C,沸點1342°C,密度0.534克/厘米³,硬度0.6。金屬鋰可溶於液氨。
鋰與其它鹼金屬不同,在室溫下與水反應比較慢,但能與氮氣反應生成黑色的一氮化三鋰晶體。鋰的弱酸鹽都難溶於水。在鹼金屬氯化物中,只有氯化鋰易溶於有機溶劑。鋰的揮發性鹽的火焰呈深紅色,可用此來鑒定鋰。
鋰很容易與氧、氮、硫等化合,在冶金工業中可用做脫氧劑。鋰也可以做鉛基合金和鈹、鎂、鋁等輕質合金的成分。鋰在原子能工業中有重要用途。 [編輯本段]鋰與社會礦。
二、鋰的性質及用途
鋰具有高的比熱和電導率,它的密度是0.53克/厘米3,是自然界中最輕的金屬元素。它是非常活潑的鹼金屬元素,常溫下它是唯一能與氮氣反應的鹼金屬元素.自然界存在的鋰由兩種穩定的同位素63Li和73Li組成。鋰只能存放在凡土林或石蠟中。
鋰在發現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里,一直受到冷落,僅僅在玻璃、陶瓷和潤滑劑等部門,使用了為數不多的鋰的化合物。
。
金屬鋰為一種銀白色的輕金屬;熔點為180.54°C,沸點1342°C,密度0.534克/厘米³,硬度0.6。金屬鋰可溶於液氨。
鋰與其它鹼金屬不同,在室溫下與水反應比較慢,但能與氮氣反應生成黑色的一氮化三鋰晶體。鋰的弱酸鹽都難溶於水。在鹼金屬氯化物中,只有氯化鋰易溶於有機溶劑。鋰的揮發性鹽的火焰呈深紅色,可用此來鑒定鋰。
鋰很容易與氧、氮、硫等化合,在冶金工業中可用做脫氧劑。鋰也可以做鉛基合金和鈹、鎂、鋁等輕質合金的成分。鋰在原子能工業中有重要用途。
9. Li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H2O=(通電)2H2↑+O2↑(電解水,反映極慢)
H20+Ca0=Ca(OH)2(生石灰與水反應,放出大量熱)
2Na+2H2O=2NaOH+H2↑(金屬鈉與水反應,劇烈放熱,鈉塊在水上游動)
2K+2H20=2KOH+H2↑(金屬鉀與水反應,劇烈放熱,K塊快速游動,有時帶紫色火焰)
Ca+2H2O=Ca(OH)2+H2↑(金屬鈣和水反應,開始反應快,之後反應減弱)
Na2O+H2O=2NaOH(氧化鈉和水反應,放熱)
CuSO4+5H2O=CuSO4·5H2O(無水硫酸銅溶於水,顯藍色,用於檢驗水的存在)
CO2+H2O=H2CO3(二氧化碳溶於水,可逆反應)
SO2+H2O=H2SO3(二氧化硫溶於水,可逆反應)
SO3+H20=H2SO4(三氧化硫溶於水,放出大量熱,用於工業制硫酸)
4Fe+3O2+2xH2O=2 Fe2O3·xH2O (鐵生銹反應)[初中可以這么寫]
2Cu+O2+H2O+CO2=CU2(OH)2CO3(銅生銹反應,生成物為鹼式碳酸銅,又稱孔雀石,綠色)
C+H2O=CO+H2(高溫下反應,用於工業生產水煤氣,把水潑到滾燙的碳爐上也會發生此反應)
基本上就這些了,以下是材料題中有時會出現的:
CaC2+2H2O=Ca(OH)2+C2H2(又寫作CH≡CH,乙炔)↑(電石,又稱碳化鈣與水反應,放出大量熱)
P2O5+3H2O=2H3PO4(五氧化二磷與熱水反應)
Na2O2+2H2O=4NaOH+O2↑(過氧化鈉與水反應,放熱,使脫脂棉燃燒)
4K02+2H20=4KOH+3O2↑(超氧化鉀和水反應,同上)
3NO2+H2O=2HNO3+NO(二氧化氮溶於水,用於工業制硝酸)
2NaCl+2H2O=2NaOH+H2↑+Cl2↑(電解飽和氯化鈉溶液)
10. li是什麼化學元素
鋰(Li)是一種銀白色的金屬元素,質軟,是密度最小的金屬。用於原子反應堆、制輕合金及電池等。鋰和它的化合物並不像其他的鹼金屬那麼典型,因為鋰的電荷密度很大並且有穩定的氦型雙電子層,使得鋰容易極化其他的分子或離子,自己本身卻不容易受到極化。這一點就影響到它和它的化合物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