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鹽酸小檗鹼的發現歷史
歷史 本品是由黃連、黃柏、三棵針等植物中提取的生物鹼,也可用人工方法合成。
我國漢代《神農本草經》中已記載黃連的功效,1910年珀金(perikin)、魯賓遜(robinson)確定其化學結構,但長期以來都從植物中提取。1969年龜谷(kametani)合成,1975年我國用化學合成法成功地合成了本品。
【其他名稱】黃連素;umbellatine。
【性狀與穩定性】本品鹽酸鹽為黃色(粗製品為灰黃色)結晶性粉末;微溶於冷水,易溶於熱水,幾不溶於冷乙醇、氯仿和乙醚中。
【體內過程】本品為廣譜抗菌葯,但對細菌僅有微弱的抑製作用,可抑制腸道細菌如痢疾桿菌,大腸菌的致病力,對幽門螺旋桿菌也有一定的抑製作用。
【適應症狀】用於腸道細菌感染引起的胃腸炎,腹瀉。
【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口服不良反應較少,偶有惡心、嘔吐、皮疹、葯熱,停葯後即可消失。
【葯物相互作用】本品不可與含鞣酸的葯物合用,因為鞣酸是生物鹼的沉澱劑,二者結合生成難溶性的鞣酸鹽沉澱,不易被吸收,使本品的作用降低。
【用法與用量】口服。成人一次0.1~0.4克,一日3次。兒童1歲以下一次0.05克,1~3歲一次0.05~0.1克,4~6歲一次0.1~0.15克,7~9歲一次0.15~0.2克,10~12歲一次0.2~0.25克,12歲以上一次0.3克,均一日3次。
【限定劑型】片劑。
❷ 小檗鹼 化學合成
小檗鹼又稱黃連素。一種常見的異喹啉生物鹼,分子式C20H18NO4 小檗鹼為一種季銨生物鹼。從乙醚中可析出黃色針狀晶體;熔點145°C;溶於水,難溶於苯、乙醚和氯仿。其鹽類在水中的溶解度都比較小,例如鹽酸鹽為1∶500,硫酸鹽為1:30。
❸ 小檗鹼的結構屬於( )
生物鹼啊,這是中葯化學或者叫天然葯物化學裡面的內容,我們正在學!
❹ 小檗鹼化學式
小檗鹼的化學式為C20H18NO4。
小檗鹼,亦稱黃連素,是從中葯黃連中分離的一種季銨生物鹼,是黃連抗菌的主要有效成分。為黃色針狀結晶,味苦。在植物界中分布較廣,大約有4個科10個屬內發現有小檗鹼存在。1826年M.-E.夏瓦利埃和G.佩爾坦從Xanthoxylonclava樹皮中首次獲得。臨床應用主要為本品的鹽酸鹽和硫酸鹽。我國現用合成法大量生產。
❺ 黃連素化學結構有什麼特點
黃連素是一種重要的生物鹼,是我國應用很久的中葯。可從黃連、黃柏、三顆針等植物中提取。它具有顯著的抑菌作用。常用的鹽酸黃連素又叫鹽酸小檗鹼,其化學結構如圖所示。黃連素能對抗病原微生物,對多種細菌如痢疾桿菌、結核桿菌、肺炎球菌、傷寒桿菌及白喉桿菌等都有抑製作用,其中對痢疾桿菌作用最強,常用來治療細菌性胃腸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臨床主要用於治療細菌性痢疾和腸胃炎,它副作用較小。
❻ 黃連素的作用是什麼
黃連素的作用:
黃連素具有顯著的抗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降低膽固醇、抗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改善胰島素抵抗、抗血小板、抗炎等作用,因而在心血管系統和神經系統疾病方面將可能有廣泛、重要的應用前景,日益受到重視。 黃連素是一種重要的生物鹼,是我國應用很久的中葯。可從黃連、黃柏、三顆針等植物中提取。它具有顯著的抑菌作用。
黃連素是一種重要的生物鹼,是我國應用很久的中葯。可從黃連、黃柏、三顆針等植物中提取。它具有顯著的抑菌作用。黃連素能對抗病原微生物,對多種細菌如痢疾桿菌、結核桿菌、肺炎球菌、傷寒桿菌及白喉桿菌等都有抑製作用,其中對痢疾桿菌作用最強,常用來治療細菌性胃腸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
(6)如何測定小檗鹼化學結構擴展閱讀:
常用的鹽酸黃連素又叫鹽酸小檗鹼,其化學結構如圖所示。黃連素能對抗病原微生物,對多種細菌如痢疾桿菌、結核桿菌、肺炎球菌、傷寒桿菌及白喉桿菌等都有抑製作用,其中對痢疾桿菌作用最強,常用來治療細菌性胃腸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臨床主要用於治療細菌性痢疾和腸胃炎,它無抗葯性和副作用。
用中醫學解釋,此類葯物性涼,能清除邪熱或虛熱,清除有害毒物,自古以來就是中醫手中的一味清熱解毒良葯。通常每次口服0.1~0.5克,每日三次。對痢疾桿菌、大腸桿菌、金葡菌等引起的腸道感染(包括菌痢)、眼結膜炎、化膿性中耳炎等有效。本品對幽門螺旋桿菌也有作用,而能使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減輕。近來還發現本品有阻斷α-受體、抗心律失常作用。
❼ 求黃連中小檗鹼的化學結構式,我想插在論文里,最好是圖片的,謝謝!
這是鹽酸小檗鹼。學化學的,知道如何轉化為小檗鹼
❽ 小檗鹼有哪幾種結構互變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三種:醛式,醇式,季銨鹼式。
產生的原因是:
靠近的亞氨基與醛基(醛式)NH + C=O←→(醇式)N—C—OH←→季銨鹼式N+=C + OH- ;
影響因素:溶液的酸鹼度,酸性條件則為季銨鹼式,鹼性條件則為其他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