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我們學過的化學知識自製一種廚房清潔劑實驗步驟
(1)洗滌劑能促使兩種不相溶的液體形成穩定乳濁液,洗滌劑對油污有乳化作用.
故填:乳化;
(2)茶葉是不溶於水的固體,水是液體,紗網把不溶於水的固體和液體分開,是利用過濾的原理;
故填:過濾;
(3)井水是硬水,蒸餾水是軟水,可用肥皂水檢驗它們;
故填:肥皂水.
2. 怎樣科學使用衛生清潔用品
化工產品對身體和環境都不好,有一篇文章寫的不錯可以看看:
日用洗滌劑與人類健康
日用化學洗滌劑正在逐步地成為當今社會人們離不開的生活必需品。不管是在公共場所、豪華飯店,還是在每個家庭、大眾小吃攤,我們都可以看到化學洗滌劑的蹤跡。每天的新聞媒介如廣播、電視、報刊上也在大量地做著化學洗滌劑的廣告。在這些被包裝得多彩多姿的化學洗滌劑的使用過程中,人們正在不知不覺地如同吸毒般地依賴著它。在不能自拔地使用著化學洗滌劑的同時,化學污染便通過各種渠道對人類的健康進行著危害。所以有些科學家們以對人類負責的精神,提出對化學洗滌劑進行再認識的問題。如日本的權威團體--日本消費者聯盟經過20多年的調查、實驗以及根據對消費者的傷害報告,大聲疾呼:「化學洗滌劑不能再用了!」
化學洗滌劑實際上是用石油垃圾開發的副產品。由於它溶於水,所以它的惡毒本質一直被忽視掉。同時由於它造價低,洗滌性能良好,所以一經發現,很快被人們所接受,並用色香味的障眼法將其包裝起來進入芸芸眾生之中。
化學洗滌劑的洗滌和去污能力主要來自表面活性劑和熒光劑。因為表面活性劑具有降低表面張力的作用,可以滲入連水都無法滲人的纖維空隙中,把藏在纖維空隙中的污垢排擠出來。化學洗滌劑則取代污垢留在這些空隙之中,而水再也無法清洗它們了。熒光劑則是利用眼睛錯覺的光學效果對污垢進行覆蓋,使用它洗過的衣物光鮮靚麗如新,欺騙我們的眼睛。
同樣,表面活性劑、熒光劑(具有極強的轉移性)可以滲人人體。沾在衣物上的洗滌劑、熒光劑大約有0.5%通過皮膚毛孔滲入血液,皮膚上若有傷口則滲透力提高10倍以上。進入人體內的化學洗滌劑、熒光劑毒素可使血液中鈣離子濃度下降,血液酸化,人容易疲倦。這些毒素還使肝臟的排毒功能降低,使原本應該排出體外的毒素淤積在體內日積月累積少成多,特別是熒光劑在體內將長達7年之久才可以排出,使人們免疫力下降,肝臟細胞病變加劇,極易誘發各類癌症。
化學洗滌劑、熒光劑侵入人體與體內其它化學物質結合後,毒性會極具增加數倍。尤其具有很強的誘發身體癌變的特性。據有關報導,人工實驗培養胃癌細胞、注入化學洗滌劑LAS、AS等基本物質會加速癌細胞的惡化。LAS的血溶性也很強,容易引起血紅蛋白的變化,造成貧血症。化學產品的泛濫是人類癌症越來越多的最大根源,而化學洗滌劑是當今人類最直接最密切的生活用品。
人們在廣泛的使用化學洗滌劑洗頭發、洗碗筷(洗滌劑用水是沖不掉的)、洗衣服、洗澡的同時,化學毒素就從千千萬萬的毛孔滲人,人體就在夜以繼日的沐浴著毒雨吸食著毒液,化學污染從口中滲入,從皮膚滲入,日積月累,潛伏集結。由於這種污染的危害在短時間內不可能顯現,因此,往往會被忽視。
但是,微量污染持續進入體內,積少成多可以造成嚴重的後果,特別值得指出的是我們的婦女和兒童,他們所受的傷害更加巨大!來自醫學的統計完全可以證明這一點。
人類生活對清潔劑的依賴是必須的。所以,如何改善洗滌劑,使用不危害人體、不破壞生存環境、無毒無公害的洗滌劑就成為當務之急。在全世界高呼「環保」、「拯救地球」的呼聲中,許多國家把希望寄託在海洋中。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海水中提煉天然洗滌劑是全人類迫不及待的願望。遠在3000多年前中東死海附近的居民就懂得用海水凈身;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德國就在研究從海水中提煉的洗滌劑;80年代在日本的西葯房裡也可以買到醫用海水洗滌劑,這種洗滌劑已接近無毒無公害的標准。在我國也曾有用雞蛋清洗頭發,用皂角泡水洗衣服等做法的記載,這也說明在天然資源中開發洗滌劑是前途寬廣的。
目前,我公司的洗滌劑研發人員經過不懈努力把德國、日本、台灣先進的海水洗滌技術與大陸先進的生物科技洗滌技術相結合,研製出了不傷害人體、不污染環境、無毒無公害的高級生物科技洗滌產品——「親凈海」生態清潔系列產品,他的主要成分是由海水裡提取的生態活性物質、椰子油衍生物、天然植物、食品級添加物組成。
不僅如此,它的洗滌功能完全符合我國洗滌行業的標准,它的洗滌功效已經遠遠超過了國內的一些品牌產品。它是一款具備強效洗滌、柔順、除菌、殺毒、除味等諸多功能的產品。
「親凈海」生態清潔系列產品的問世以及它相關洗滌的諸多訴求,完全可以說是日用化學洗滌劑的一場變革,一場革命!它絕對不含LAS、熒光增白劑、沸石、磷等石化界面活性劑等有害物質,它的生物分解度高達99%,眾所周知高生物分解度對河流、海洋及生物不會造成侵害和污染。
所以,我們可以大聲的對您說:「親凈海」生態清潔系列產品才是真正的一款「保護人類健康、保護生態自然、保護地球環境的劃時代的洗滌產品」。
3. 化學與生活怎樣科學衛生使用清潔用品
酸鹼與日用品日用化學酸鹼品涉及面很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許多種用品,如塑料製品、橡膠製品、合成纖維製品、肥皂、洗滌劑、化妝品、香精、文化用品等都是化學酸鹼品,種類繁多。爽身粉爽身粉,主要作用是做沐浴後滑爽肌膚和吸收汗液用,是一種男女老幼均適用的衛生用品。爽身粉的主要成分是滑石粉,再配一些碳酸鈣、碳酸鎂、氧化鋅、高嶺土、硬脂酸鋅、硬脂酸鎂及少量作為殺菌消毒用的硼酸等。為了給人一種清涼的感覺,在配方組中還要加入少量的薄荷腦等。漂白劑漂白劑可以除掉用一般方法不能洗滌的污垢。含氯漂白劑如次氯酸鈉,雖有較強的漂白作用,但因為它有氯氣味,儲存時容易分解並可破壞織物和染料,故一般使用不含氯的硼酸鈉或過硼酸鈉作為漂白劑。
4. 清潔衛生時要使用到有哪些化學製品
清潔衛生的時候可以用到例如潔廁靈,也就是稀鹽酸或者是消毒的時候可以用到漂白粉,在需要洗滌油漬的時候可以用到表面活性劑,這些化學品都是可以的。
5. 化學實驗室打掃方法 好的加分 我是值日組長
化學實驗室因為裡面有很多揮發性氣體等等,所以需要經常保持通風的狀態,另外,由於很多化學廢棄物是有毒的或者說是有腐蝕性的,所以處理時必須按照相關的規程來處理(可咨詢老師),另外化學實驗室里因為長期接觸有腐蝕性的化學物品,所以很容易會有腐蝕等現象,或者是染色不容易被去除等現象,建議根據其具體的化學性質來進行處理。
另外,建議在打掃過程中,必須注意自身的安全。以免發生意外
6. 化學防治怎樣做才能安全
化學防治是優質水稻生產的輔助措施,僅在十分必要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尤其必須根據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准確掌握防治指標和防治適期,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葯品種,以達到既有效控制病蟲草害的發生危害,又最大限度地減少農葯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在病蟲害發生初盛期或一般發生時,使用無污染生物農葯品種;病蟲害大發生時,則選用生物農葯與化學農葯混配劑或化學農葯品種;兩種以上病蟲發生時,則選擇具有兼治作用的農葯復配劑。
化學防治應嚴格執行國家《農葯合理使用准則》(GB8321)及《農葯安全使用標准》(GB4284),根據無公害稻米生產農葯使用准則,嚴格禁止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的農葯品種;限制使用高效、低毒、安全的農葯品種;推廣使用無公害、無污染生物、植物源農葯品種,降低稻穀中有機磷、有機氯等農葯殘留。使用時爭取做到農葯品種與劑型的多樣化,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經濟、安全的農葯新品種、新劑型,特別是選擇性農葯的應用,嚴格掌握有害生物防治的指標,達到病蟲害防治指標的才防治,沒有達到防治指標的稻田,不得使用農葯,以減少農葯使用次數,減少稻田中農葯的總投入量。嚴格掌握農葯的施用劑量,以最佳劑量范圍的下限為宜,實行挑治,減少普治,減輕農葯對有益生物的殺傷和對環境的污染,應特別注意動態防治指標與動態農葯劑量的研究與協調應用,嚴格執行農葯的安全使用標准,特別是嚴格掌握水稻收獲前農葯使用的安全間隔期,保證水稻達到無公害產品的衛生安全品質。
7. 什麼用鹽酸洗衛生間
對了,你要戴口罩,護目鏡,膠皮手套防止受傷 追問: 不行啊。我買的是鹽酸。才有450毫升,我已經用了一半才洗得一個便池,我想用剩下的洗整個衛生間,還有250毫升 回答: 只有250ml你想洗整個衛生間恐怕不夠啊…多兌水濃度就太淡了……而且鹽酸易揮發……所以要注意自我保護…… 追問: 可以把鹽酸倒到濕抹布上,然後拿來抹衛生間嗎? 回答: 這個可以,但是效果可能不是很明顯,用酸清洗衛生間主要是靠化學反應,化學反應就是說要要有對等的反應物質,如果你倒在抹布上明顯酸的濃度在你擦過一些地方以後就降低太多了。你可以試試……畢竟現在你鹽酸量不夠,這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注意一定要戴膠皮手套 追問: 我爸也真是的。還和我說不要搞完整瓶鹽酸。有你的回答太好了。好讓我爸知道450ml根本不夠。
8. 日常生活中比較有效的清潔和消毒的方法有哪些
日常衛生消毒都有哪些方法 一、托幼機構清潔衛生消毒的目的 為保證入園兒童有一個健康的環境,可以有效地保證幼兒的健康成長。在日常情況下保證該場所的衛生質量,衛生消毒以及規章制度落實,適時進行清潔衛生和消毒措施。 二、清潔衛生消毒工作內容 清潔衛生消毒工作主要包括:日常清潔衛生工作,定期清潔衛生工作, 消毒工作包括預防性消毒工作和傳染病流行期間或發生時的疫源地消毒工作。 三、清潔衛生消毒的方法 1.機械消毒法:其特點是幼兒園中操作簡便,每天必用的方法,它能清潔除塵,排除或減少病原體,但不能殺滅病原體。如刷洗或利用水的機械作用清洗抹擦、肥皂洗手等方法。這種方法操作簡便、經濟實惠,適用於集體機構。 2.物理消毒法: 利用空氣和日光,開窗使空氣流通,可減少呼吸道疾病的傳播。使一些不宜清洗消毒的玩具、圖書、被褥等,可放在日光中曝曬,日光中的紫外線有強烈的殺菌作用。 3.熱力消毒法 適合於集體機構,是一種常用的、有效的消毒方法。大多數病原體可在60℃-70℃溫度內死亡。常用的熱力消毒法有消毒櫃、流通蒸汽、煮沸消毒等,尤其適合於餐具、茶具、毛巾等物品的消毒。 4、化學消毒法 利用化學製品的消毒葯,配製後使用,是殺死病原體的一種有效方法。如托幼機構常用的含氯消毒液、如次氯酸鈉、過氧乙酸、漂白粉溶液等。適合於消毒物體表面如門窗、地面、廁所、傢具、教玩具等擦洗。 5、消毒燈消毒法 常見的為紫外線燈和臭氧消毒燈。但要注意照射面,避免產生死角,適用於房屋和物體表面。 四、常用消毒種類 1、煮沸消毒 適用范圍:適用於餐飲具、毛巾、餐巾、服裝、床單等耐濕物品。 煮鍋內的水應將物品全部淹沒。水沸後開始計時,持續煮沸15-20分鍾。計時後不得再新加入物品,否則持續加熱時間應從重新加入物品再次煮沸時算起。 2、流通蒸汽消毒 適用范圍:適用餐飲具及餐桶、菜盆等。 流通蒸汽法是利用100℃水蒸氣進行消毒。最簡單的方法是蒸飯箱,常用流通蒸汽消毒設備有蒸汽消毒櫃,蒸汽消毒車,可以按其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消毒時間應在水沸騰並冒出蒸汽後開始計算;餐具應垂直放置,並有空隙,防止空氣留存在死腔內;大量物品勿用鐵盆盛裝,最好使用漏孔金屬筐;包裝不易過緊;能吸收大量水的衣物不要浸濕放入,否則妨礙空氣的置換;在消毒時注意排除消毒櫃內的冷空氣。 3、消毒櫃消毒 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規定的方法進行消毒處理。但消毒櫃分為高溫型和紫外腺臭氧型、消毒餐具必須為高溫型。易烤焦物品不易放入高溫型消毒櫃。 4、消毒劑消毒 適用范圍:用於織物、耐濕物品、玩教具等的消毒。 消毒劑溶液應將物品全部浸沒。對腔管類物品,應使管腔內也充滿消毒劑溶液。作用至規定時間後,取出用清水沖凈,晾乾。根據消毒劑溶液的穩定程度和物品污染情況,及時更換所用溶液。常用於消毒便具、玩具、傢具等。 5、消毒劑溶液擦拭、噴灑消毒 適用范圍:用於傢具、門把手、水龍頭等物體表面以及地面、牆面等的消毒。 擦拭消毒時,用布浸以消毒劑使用濃度的溶液,依次往返擦拭被消毒物品表面。必要時,在作用至規定時間後,用清水擦洗干凈以減輕可能引起的腐蝕作用。 噴灑消毒時,用消毒劑使用濃度的溶液直接噴灑被消毒物品表面。 6、消毒劑溶液噴霧消毒法 適用范圍:用於室內空氣、人體呼吸道、居室表面和傢具表面的消毒。 用普通噴霧器進行消毒劑溶液噴霧,以使物品表面全部潤濕為度,作用至規定時間。噴霧順序,先上後下,先左後右。噴霧改善呼吸道乾燥時,需使用超聲霧化器。但要注意易引起室內物品潮濕、腐蝕。 7、紫外線消毒法適用范圍及條件: 適用范圍:用於室內空氣、物體表面的照射消毒。 紫外線輻射能量低,穿透力弱,僅能殺滅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此消毒時必須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於紫外線。用紫外線消毒紙張、織物等表面粗糙的物體時,要適當延長照射時間,且兩面均受到照射。紫外線消毒的適宜溫度范圍為20℃-40℃,溫度過高過低均會影響消毒效果,可適當延長消毒時間。用於空氣消毒時,消毒環境的相對濕度低於80%為好,否則應適當延長照射時間。用紫外線殺滅被有機物保護的微生物時,應加大照射劑量。空氣的懸浮粒子也可影響消毒效果。 紫外線消毒燈的使用: (1)注意事項: ①消毒使用的紫外線,其波長范圍是200-270nm,消毒用的紫外線光源必須能夠產生輻射值達到國家標準的紫外線。用於消毒的紫外線燈的電壓為220V。 ②紫外線燈使用過程中其輻射強度逐漸降低,故應定期測定消毒紫外線的強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強度以下時,應及時更換。 ③紫外線強度及消毒濃度檢測:使用紫外線強度指示卡,在開燈後5分鍾,將化學卡放於燈下1米處,照射1分鍾後,按照說明色卡對比,一般新燈管不低於90μW/cm2為合格,舊燈管不低於70μW/cm2為合格。測試卡要注意避光保存。 (2)使用方法: ①物體表面消毒 照射方式:懸吊式或移動式紫外線燈消毒時,消毒有效區為燈管周圍1.5-2m。一般每60-80平方米房屋空間,安裝30瓦紫外腺燈管兩支。照射時間根據燈管強度及所殺滅病原微生物而定,一般來說時間不得少於30分鍾。高強度、低臭氧紫外線殺菌燈,有效距離內照射30-60分鍾,對物品表面消毒效果可靠。 ②室內空氣消毒直接照射法:在室內無人條件下,可採取懸吊式或移動式紫外線燈直接照射的方式。採用室內懸吊式紫外線燈消毒時,室內安裝紫外線消毒燈(30W紫外線燈不少於30分鍾)。 8. 臭氧消毒法:臭氧消毒分子式為O3,是一種強氧化劑,具有殺菌迅速,消毒後天殘留等優點,適用於蔬菜、水果消毒,但穩定性差,容易分解,只能立即生產立即使用。 市售的管式、板式和沿面放電式臭氧發生器、臭氧燈均可選用。消毒時間≥30分鍾。消毒時,房間應關閉門窗,人必須離開房間。關機後30分鍾,待房間內聞不到臭氧氣味時才可進入。 注意事項: (1)在使用過程中,應保持消毒燈表面的清潔,每1-2周用酒精紗布或棉球擦拭一次,發現燈管表面有灰塵、油污時,應隨時擦拭。 (2)用消毒燈消毒室內空氣時,房間內應保持清潔乾燥,減少塵埃和水霧,溫度低於20℃時或高於40℃時,相對濕度大於60%時應適當延長照射時間。 (3)用消毒燈消毒物品表面時,應使照射表面受到消毒燈的直接照射,且應達到足夠的照射劑量。 (4)不得使消毒燈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眼睛皮膚損傷。 (5)消毒燈強度計至少一年標定一次。 五、消毒要求與具體操作方法 托幼機構常使用的清潔衛生消毒主要包括,常用物品清潔消毒、物體表面清潔消毒、空氣清潔消毒、手清潔消毒、垃圾及排泄物處理。 1、毛巾 在集體生活中,毛巾衛生不好是導致傳染疾病流行的途徑之一,如傳染沙眼、流感等病毒。 要求毛巾分為擦手毛巾、餐巾。 擦手毛巾在幼兒園中必須是一人一巾,可每天清洗消毒一次。 先用肥皂水浸泡搓洗,然後用開水燙洗干凈再消毒;如果是蒸煮消毒,一定要讓水浸沒毛巾,在開水中蒸煮15~20分鍾;如果當天不清洗,等幼兒用後可放在陽光下曝曬。有消毒櫃的也可放消毒櫃消毒,但要防止毛巾被烤糊,也可將毛巾放在含氯消毒液中浸泡10-20分鍾,濃度為每升水中含有效氯250毫克。 幼兒園擦手毛巾要有專用毛巾架,兩巾距離間隔10cm,上、下、左、右不能碰疊在一起。毛巾最好不要貼牆掛,一是不易受到光照,二是不衛生,容易滋生細菌。若因房屋面積小,只能貼牆掛,必須與牆間隔10-15cm。 2.茶杯 如果用茶杯喝牛奶或豆漿,必須在吃完後立即清洗消毒,或者備兩套茶杯替換。當幼兒用完茶杯後由保育員統一清洗。 清洗時,可用肥皂水清洗後沖洗干凈,甩干水滴後放入消毒櫃消毒30分鍾。 若沒有消毒櫃,可送去蒸煮消毒,蒸煮消毒時,水一定要浸沒茶杯,等水開後煮沸15~20分種。 消毒櫃方便快捷,用後可立即清洗消毒,只要一套茶杯即可,而蒸煮消毒較慢。茶杯消毒後要等冷卻後再放入茶杯箱。 3、餐具 餐具要求在伙房清洗消毒,要求食堂有專用洗碗池,一去渣、二清洗、三消毒、四保潔、五輸送。不得將餐具倒在班上洗手池裡洗。 洗碗時先用鹼水或洗滌劑將油膩洗凈,再用清水沖洗2遍。洗好的餐具放在專用容器內,用消毒櫃消毒,或蒸氣消毒,或煮沸消毒後使用。採用煮沸法消毒時,將洗凈的餐具全部浸沒於清水中,如果是少量碗、碟、盤,可平放於鍋內;如果餐具較多,最好把盤、碗、等豎直放置、使其之間留有空隙,以增強消毒效果,一般情況下,水開後15分鍾即可。 對不能用熱力消毒的食具,可用含氯消毒液浸泡,但消毒後要用清水沖洗氯殘余。有些幼兒園班內不洗碗,但洗筷子或小匙,也要按以上要求清洗消毒,用專用筷子套或小匙的布袋也要一並消毒。裝點心的盤子、端飯的盤子或給小幼兒喂飯的托盤,每日使用後清洗干凈,用消毒櫃消毒或用消毒液清洗浸泡 4、毛巾架 幼兒園擦手毛巾要有專用毛巾架,上面貼有標識,兩巾距離間隔10厘米,上、下、左、右不能碰疊在一起。 毛巾架每日用清水擦去浮灰,每周用消毒液擦洗一遍。 5、茶杯箱(櫥) 幼兒茶杯存放要有專用茶杯箱(櫥),上面貼有標識,對模糊不清或發黃、剝脫的標識要及時更換,標識圖案要相對固定,不要老是更換。 茶杯箱每周清洗消毒一遍,每天用清水抹一遍。 茶杯箱最好不要固定在牆壁里,那樣不容易清洗消毒。茶杯箱的布簾每周清洗一次。茶杯數要比實際人數多1~2個以供幼兒備用。 6、保溫桶 保溫桶是每天用來給幼兒盛開水的。每天晨間打掃,保育員將保溫桶四周及蓋子、壺嘴用清水擦洗一遍,一般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清洗桶內的內膽,先用肥皂水清洗一遍,然後沖洗干凈,再用消毒液浸泡10分鍾。 對保溫桶上的熱水龍頭要有安全保護,以防燙傷的發生。 夏天注意水溫不要過燙,冬天注意保暖。 傳染病流行季節每天消毒。 7.玩具、圖書 玩具是托幼機構必備的物品,也是幼兒接觸最多的物品,但玩具很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所污染,在幼兒園,玩具的污染程度比衣服、被褥、餐具等更為嚴重,尤其是小幼兒喜歡將玩具放入口中,如果清潔消毒不嚴,很容易傳染疾病。 玩具的清洗消毒一般每周一次,對於耐水的玩具,可洗滌劑加入到熱水中沒用來清洗玩具,對於縫隙處還要用刷子刷洗,最後用清水將洗滌劑沖洗干凈後放在陽光下曬2小時。 對不怕高溫或不變形的玩具可清洗干凈後放入清毒櫃消毒,如毛絨玩具、布玩具等。消毒液的腐蝕性較大,浸泡玩具容易脫色,所以對鐵制玩具、木頭玩具可用酒精或消毒液擦拭,或通過日光消毒。 玩具櫃每天用清水擦洗一遍,每周用消毒液擦拭1~2遍,裝玩具的塑料筐等每周用消毒液浸泡消毒10分鍾。 室外大型玩具通過日光照射消毒,但要定期沖洗。 對幼兒使用的美工剪刀、尺子等,每周放消毒櫃消毒,或用酒精或消毒液擦拭。 圖書的消毒:每周應將圖書、畫報在陽光下暴曬4—6小時,可以殺滅大多數微生物,暴曬時要注意經常翻動,也可以用紫外線等照射消毒,但要求近距離。 對污染破損的玩具、圖書可及時更換。 8.被褥 被褥用品是幼兒每日生活的必需品,幼兒每人一床一墊一被一枕。幼兒用的墊被和蓋被可每兩周日曬一次,每次曬2~4小時。 幼兒床要擺放整齊,注意間隔距離(40~50厘米),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傳染,若卧室不大,床擠靠較緊,可讓幼兒頭對腳睡。 卧室中要留有走道,一般50cm,便於老師巡視照顧。 床單要定期清洗,連同被罩、枕套等每半月換洗一次。發生傳染病時,可拆洗部分應先用消毒液消毒後再清洗。 9.席子 夏天每天睡眠前用熱水抹一遍,每周用消毒液擦洗一遍。 10.痰孟 每次用後要沖洗。 有消化道疾病發生時,痰孟每次用後要浸泡,不提倡共用坐便器,如使用必須用1次消毒1次。 消毒痰孟的消毒液要每日更換,浸泡痰孟的桶要大一些,以消毒液浸滿痰孟為好。一般採用有效氯500毫克/升浸泡20分鍾。 11.抹布、拖把 清水抹布和消毒液抹布要分開使用,隨時搓洗晾乾。抹布必須專用,每次用後用肥皂洗凈,煮沸30分鍾可以較為徹底的殺滅微生物。傳染病流行季節,抹布使用前後均需用消毒液浸泡消毒。 拖把每班要有干、濕二種拖把,使用後用清水沖洗干凈晾在戶外日曬消毒。 傳染病流行期間用消毒液拖地,拖把每日用消毒液浸泡30分鍾。 12.垃圾處理 園內每班有加蓋垃圾桶,每日傾倒1—2次,園內有收集垃圾的桶和箱,垃圾桶要保持清潔。 13.空調、電扇、取暖器、錄音機 不用時要用布罩起來,使用時每周擦拭一遍,但要注意安全,擦拭電器必須在斷電的情況下進行。 14.水果的消毒: 吃水果前應清洗消毒,其方法有兩種:一是用水洗凈水果後,用刀削皮,將水果凹陷部分挖掉後再食用,二是將水果洗凈後至於高錳酸鉀消毒液中浸泡,注意消毒液應浸沒水果,20分鍾後取出,用清水沖洗後食用。 (二)物體表面清潔消毒 1。桌椅 抹桌時准備2隻小塑料桶,直徑15~20厘米,一隻裝清水,一隻裝消毒液,椅子每天用清水抹一遍,每周用消毒液擦一遍。 傳染病流行期間桌椅每日用清水抹後再用消毒液抹一遍,然後再用清水抹一遍。 桌子在進餐前由保育員負責消毒,先用清水抹一遍,再用消毒液抹,最後用清水抹一遍。 擦桌面時要講究方法:可將抹布對折一下,一塊抹布不能一抹到底,每抹一張桌子,抹布要搓一下。不能一擦到底,也有規律的橫擦後再有規律的豎擦,不能亂擦,以免局部被遺忘掉 。 2. 紗門紗窗、窗簾 每周用清水擦洗一次,窗簾每季度清洗一次。 3.樓梯扶手、窗檯、門把手 每日早晨打掃時用清水抹一遍,傳染病流行時再用消毒液抹一遍。 4.地面 活動室每日早、中、晚各拖1遍,卧室、走廊、樓梯每日拖1遍,盥洗室根據情況隨時拖。 拖把使用後要擺放在不影響幼兒洗手上廁所的地方。 洗拖把要有專用水池,不要和洗毛巾、餐巾、茶杯、玩具等的共用1個水池。 5.廁所 對於3歲以上的幼兒要採用蹲式廁所,男幼兒有小便池。 廁所每天早晚各用消毒液沖洗清刷一遍,大小便後流水隨時沖洗,保證磁磚上無黃垢、無尿跡、無異味。 6.洗手池 每日用鹼水或肥皂水刷洗,上下午各1遍,保證池內無油膩、無臟垢、無黃水跡,水龍頭隨時關好。 (三)空氣清潔消毒 1.活動室 每日開窗通風,使用空調時每日開窗2-3次,每次20分鍾,是控制呼吸道疾病流行或傳染病發生的有效措施。 一般情況下每周用消毒燈進行空氣消毒一次。 在傳染病流行季節需每天消毒一次。 關好門窗,用消毒燈消毒30分鍾 ;也可,用消毒液噴霧,1小時後用清水擦洗窗檯、門把手、傢具等。 2.卧室 卧室每日採取空氣流通、開窗通風,冬季可以每天上下午各開窗10—20分鍾。 在傳染病或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間,可每天用消毒燈消毒一次。 3.集體聚集場所 一般指幼兒園內的多功能室、科發室、圖書室、電腦室、美工室、音體室等,這些場所往往容易被忽視。 每日應做好濕抹濕拖,並安排流動的消毒燈每周做空氣消毒。 如在呼吸道疾病或傳染病流行期間,物體表面每日用消毒液抹洗一遍,並減少幼兒聚集的機會。 4.手清潔消毒 凡是大便後、進餐前、戶外活動後、體育、美術、手工課後均需要提醒並指導幼兒用肥皂、流水洗手,雙手擦肥皂後相互揉搓。注意指甲縫、手指縫、手腕處,揉搓時間一般在15秒左右,然後在自來水下沖洗干凈 六、發生一般傳染病消毒時的衛生消毒 1、發生傳染病班級要掛標示牌,盡量避免與其他班級接觸,有條件的幼兒園可單獨給發病班級設立走道、樓梯等。 發生傳染病班級不參加園內集體活動,包括晨間戶外活動。 2、發生傳染病班級要做好空氣消毒、開窗通風,每日用消毒燈消毒30-60分鍾。 3、傳染病患兒的嘔吐物、排泄物按消毒技術規范,在其中倒入1/20漂白粉消毒液攪拌後倒入廁所。 病兒便器:用清水沖洗干凈後,放在1/20漂白粉的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30分鍾。 4、抹布、拖把分別在500毫克/升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30分鍾,每日1-2次。 5、被褥清洗消毒:床墊、枕心、棉褥應放陽光下曬4小時,無陽光時可用消毒燈照射30分鍾消毒,床單、枕巾、被套、枕套等耐熱、耐濕的紡織品可煮沸消毒20分鍾,或用流通蒸汽消毒20分鍾。 6.地面消毒:每日早晚採用濕拭清掃各一次,消除地面的污穢和部分病原微生物; 每日用消毒液拖地消毒一次。通常採用含有效氯3‰的消毒液拖地30分鍾。 7.牆面消毒 牆面在一般情況下污染情況輕於地面,通常不需要進行常規消毒。 當受到病原菌污染時,可採用化學消毒劑噴霧或擦洗。常用有效氯1000毫克/升的消毒劑溶液噴霧或擦洗處理,牆面消毒一般為2.0~2.5米高即可。噴霧量根據牆面結構不同而確定,以濕潤不向下流水為好。 8.桌、椅、玩具櫃、水龍頭、門把手等用品表面的消毒 一般情況下室內用品表面只進行日常的清潔衛生工作,用清潔的濕抹布,每日2次擦拭各種用品的表面,可除去大部分微生物。 化學消毒劑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劑溶劑,擦拭或噴灑室內各種物品表面。 玩具的消毒 傳染病流行或發生時,每日進行一次消毒,要根據不同的玩具選用不同的消毒方式。 耐熱的玩具:可在開水中煮沸10~15分鍾; 塑料和橡膠玩具:可在有效氯含量為500mg/L的溶液中浸泡15~30分鍾; 怕濕怕燙的玩具:可在烈日下曝曬4~6小時,藉助太陽紫外線的照射,將細菌殺滅;或用75%酒精擦拭。 9.已出現傳染病疫情的班級,餐具應單獨清洗消毒,直至疫情結束方可參與園內餐具的清洗消毒,並指定食堂人員給疫情班送飯菜,送飯菜人員要更換工作服,消毒雙手後再進入食堂。
9.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請你應用學到的化學知識參與有關廢品收購的實踐活動.(1)假如你在打掃衛生
(1)廢作業本為紙類,可以回收利用,礦泉水瓶為塑料,可以回收利用,生銹的鐵釘和易拉罐屬於金屬,可以回收利用,霉變的蛋糕和爛蘋果無利用價值.鋁性質特別活潑,常溫下可以和空氣中的氧氣迅速反應生成一層緻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繼續和氧氣反應.
故答案為:A B C E;鋁性質活潑,表面生成一層緻密的氧化物薄膜.
(2)汞俗稱水銀,常溫下為液體,是唯一的液體金屬,化學符合為Hg;從二氧化錳和氯化銨的混合物中分離出氯化銨,因為二氧化錳不溶於水,所以可以溶解、過濾除去二氧化錳,再經過蒸發結晶可達到氯化銨固體;因為氯化銨中含有氮元素,所以在農業上可以用作氮肥.
故答案為:Hg;熔點最低,常溫下為液體;蒸發結晶;氮肥.
(3)根據銅綠生成的環境及質量守恆定律,可得出反應物中還有CO2,銅綠受熱分解生成的三種氧化物即為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
銅元素的質量分數=
銅的相對原子質量×銅原子個數 |
銅綠的相對分子質量 |
64×2 |
64×2+(16+1)×2+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