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化學方程式怎麼背的快
牢固記憶,正確書寫,熟練掌握化學方程式是很重要的。熟練掌握,不僅意味著會寫、會配平、會應用,還意味著要熟記有關物質間的摩爾比,迅速、准確、高效率地利用化學方程式中的定量、定性關系,隨機應變地解決實際問題。那麼應該怎樣記憶這些方程式呢?
實驗聯想法
從生動直觀到抽象思維,化學方程式是化學實驗的忠實和本質的描述,是實驗的概括和總結。因此,依據化學實驗來記憶有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最行之有效的。例如,在加熱和使用催化劑(MnO2)的條件下,利用KClO3分解來製取氧氣。只要我們重視實驗之情景,聯想白色晶體與黑色粉末混和加熱生成氧氣這個實驗事實,就會促進對這個化學反應方程式的理解和記憶:
反應規律法
化學反應不是無規律可循。化合、分解、置換和復分解等反應規律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這里再強調一下氧化——還原反應規律。如,FeCl3是較強的氧化劑,Cu是不算太弱的還原劑,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總是首先發生在較強的氧化劑和較強的還原劑之間這一原則,因而兩者能發生反應:
2FeCl3+Cu=CuCl2+2FeCl2
而相比之下,CuCl2與FeCl2是較弱的氧化劑與還原劑,因而它們之間不能反應。
索引法
索引法是從總體上把學過的方程式按章節或按反應特點,分門別類地編號、排隊,並填寫在特製的卡片上,這樣就組成一個方程式系統。利用零碎時間重現這些卡片,在大腦皮層中就能形成深刻印象。
編組法
索引能概括全體,而編組能突出局部,是一種主題鮮明、有針對性的表現形式。兩者相互補充,異曲同工。例如,關於鋁元素的一組方程式是:
①AlCl3+3NH3•H2O=Al(OH)3 ↓+3NH4Cl
②Al2O3+2NaOH=2NaAlO2+H2O
③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④Al(OH)3+NaOH=NaAlO2+2H2O
⑤Al2S3+6H2O=3H2S↑+2Al(OH)3 ↓
⑥2Al3++3CO32-+3H2O=2Al(OH)3 ↓+3CO2
⑦2AlO2-+CO2+3H2O=2Al(OH)3↓+CO32-
口訣法
為了使化學方程式在使用時脫口而出,有時還可根據化學方程式的特點編成某種形式的便於記憶的語句,這就叫口訣法。例如:
①Al2O3+2NaOH=2NaAlO2+H2O
本反應口訣為:二鹼(生)一水,偏鋁酸鈉
②
B. 化學方程式怎麼背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1:實驗聯想法
從生動直觀到抽象思維,化學方程式是化學實驗的忠實和本質的描述,是實驗的概括和總結。因此,依據化學實驗來記憶有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最行之有效的。例如,在加熱和使用催化劑(MnO2)的條件下,利用KClO3分解來製取氧氣。只要我們重視實驗之情景,聯想白色晶體與黑色粉末混和加熱生成氧氣這個實驗事實,就會促進對這個化學反應方程式的理解和記憶。
02
2:反應規律法
化學反應不是無規律可循。化合、分解、置換和復分解等反應規律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這里再強調一下氧化——還原反應規律。如,FeCl3是較強的氧化劑,Cu是不算太弱的還原劑,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總是首先發生在較強的氧化劑和較強的還原劑之間這一原則,因而兩者能發生反應:
2FeCl3+Cu=CuCl2+2FeCl2
而相比之下,CuCl2與FeCl2是較弱的氧化劑與還原劑,因而它們之間不能反應。
03
3:編組法
索引能概括全體,而編組能突出局部,是一種主題鮮明、有針對性的表現形式。兩者相互補充,異曲同工。例如,關於鋁元素的一組方程式是:
①AlCl3+3NH3·H2O=Al(OH)3 +3NH4Cl
②Al2O3+2NaOH=2NaAlO2+H2O
③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④Al(OH)3+NaOH=NaAlO2+2H2O
⑤Al2S3+6H2O=3H2S+2Al(OH)3
⑥2Al3++3CO32-+3H2O=2Al(OH)3 +3CO2
⑦2AlO2-+CO2+3H2O=2Al(OH)3+CO32-
4:索引法
索引法是從總體上把學過的方程式按章節或按反應特點,分門別類地編號、排隊,並填寫在特製的卡片上,這樣就組成一個方程式系統。利用零碎時間重現這些卡片,在大腦皮層中就能形成深刻印象。
05
5:口訣法
為了使化學方程式在使用時脫口而出,有時還可根據化學方程式的特點編成某種形式的便於記憶的語句,這就叫口訣法。例如:
①Al2O3+2NaOH=2NaAlO2+H2O
本反應口訣為:二鹼(生)一水,偏鋁酸鈉
②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
這個反應的口訣是:三銅八酸、稀,一氧化氮。口訣法的進一步演變就成為特定系數編碼法,「38342」就是此反應的編碼。
06
6:對比法
兩個反應,在原料上有相同之處,但反應結果不盡相同,為了避免混淆,可以採用對比記憶法。例如:
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
Cu+4HNO3(濃)=Cu(NO3)2+2H2O+2NO2
7:特別對待法
特別對待法也稱重點記憶法。由於矛盾的特殊性,有的反應好像不按一般規律進行似的。例如,由於Al3++CO32- 的水溶液會發生強烈水解,故明礬與碳酸鈉的水溶液反應是:
3CO2-3+2Al3++3H2O=2Al(OH)3 +3CO2
可是CuSO4溶液與Na2CO3溶液間的反應卻不生成氫氧化銅,而是生成鹼式碳酸銅:
2Cu2++ 2CO2-3+H2O=Cu2(OH)2CO3+CO2
像這樣的比較特殊的反應,我們應重點進行記憶,辟「專案」處理。
08
8:關聯法
對比法是橫向比較,而關聯法是縱向聯結。如,有些反應或因本身的相互關聯,或因工業生產上的安排彼此間不無內在聯系。如:
Fe2++2OH=Fe(OH)2
4Fe(OH)2+2H2O+O2=4Fe(OH)3
09
9:組成結構分析法
對於某些反應物組成、結構比較復雜的反應,特別是某些有機反應,為了在理解上深刻記憶,宜對反應過程進行分析。
例如:2Na2O2+2H2O=4NaOH+O2
(1)在 Na—O—O—Na中有個「—O—O—」過氧鍵,後者在一定條件下可發生斷裂 Na—O—O—NaNa—O—Na+[O];
(2)Na2O+H2O2NaOH;
(3)2Na2O2+2H2O=4NaOH+O2。
10
10:綜合法
由於化學反應的多樣性及人腦思維的復雜性,在整個認識過程,要經歷觀察、探究、聯想、識記、分析、綜合、判斷和推理等一系列思維過程,因此記憶方程式有法而無定法,往往使用綜合記憶法。例如:
在新制的2毫升Cu(OH)2懸濁液中加入乙醛溶液0:5毫升,加熱至沸騰,即可看到有紅色沉澱生成。因此,可以看成成①Cu(OH)2Cu2O+2H2O+[O];
②CH3COH+[O]CH3COOH;③故這個反應方程式為:
CH3COH+2Cu(OH)2Cu2O+2H2+CH3COOH。
此反應的口訣為:一醛二鹼(生)一酸二水和氧化亞銅。其特定系數編碼。
C. 怎樣巧記化學方程式
1、弄清反應的本質,原子的屬性,原子核外電子排列,化學鍵屬性。這是一般規律對付主族元素,副族例外。此點對無機反應。
2、還是反應的本質,有機官能團的性質,如羥基、羰基、羧基,雙鍵三鍵屬性(此點可以歸入化學鍵)等。針對於有機反應。
3、歸納物質的物理性質,反應現象,反應條件,通過現象和不同反應條件分析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現象。
4、儲備以上幾點,化學反應方程式不需要記憶,個別反應很復雜的不妨搞清楚反應過程。
掌握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即可,這個是技巧,不妨多儲備一些,這一點可以巧記。
D. 你是如何記憶高中化學方程式的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記憶高中化學方程式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實驗聯想法。從生動直觀到抽象思維,化學方程式是化學實驗的忠實和本質的描述,是實驗的概括和總結。因此,依據化學實驗來記憶有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最行之有效的。例如,在加熱和使用催化劑(MnO2)的條件下,利用KClO3分解來製取氧氣。只要我們重視實驗之情景,聯想白色晶體與黑色粉末混合加熱生成氧氣這個實驗事實,就會促進對這個化學反應方程式的理解和記憶。
2.反應規律法。化學反應不是無規律可循。化合、分解、置換和復分解等反應規律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這里再強調一下氧化——還原反應規律。如,FeCl3是較強的氧化劑,Cu是不算太弱的還原劑,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總是首先發生在較強的氧化劑和較強的還原劑之間這一原則,因而兩者能發生反應:2FeCl3+Cu=CuCl2+2FeCl2而相比之下,CuCl2與FeCl2是較弱的氧化劑與還原劑,因而它們之間不能反應。
3.索引法。索引法是從總體上把學過的方程式按章節或按反應特點,分門別類地編號、排隊,並填寫在特製的卡片上,這樣就組成一個方程式系統。利用零碎時間重現這些卡片,在大腦皮層中就能形成深刻印象。
4.編組法。索引能概括全體,而編組能突出局部,是一種主題鮮明、有針對性的表現形式。兩者相互補充,異曲同工。例如,關於鋁元素的一組方程式是:
①AlCl3+3NH3?H2O=Al(OH)3+3NH4Cl
②Al2O3+2NaOH=2NaAlO2+H2O
③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④Al(OH)3+NaOH=NaAlO2+2H2O
⑤Al2S3+6H2O=3H2S+2Al(OH)3
5.口訣法。為了使化學方程式在使用時脫口而出,有時還可根據化學方程式的特點編成某種形式的便於記憶的語句,這就叫口訣法。例如:
①Al2O3+2NaOH=2NaAlO2+H2O
本反應口訣為:二鹼(生)一水,偏鋁酸鈉
②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
這個反應的口訣是:三銅八酸、稀,一氧化氮。口訣法的進一步演變就成為特定系數編碼法,「38342」就是此反應的編碼。
6.對比法。兩個反應,在原料上有相同之處,但反應結果不盡相同,為了避免混淆,可以採用對比記憶法。例如:
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
Cu+4HNO3(濃)=Cu(NO3)2+2H2O+2NO2
7.關聯法。對比法是橫向比較,而關聯法是縱向聯結。如,有些反應或因本身的相互關聯,或因工業生產上的安排彼此間不無內在聯系。如:
Fe2++2OH=Fe(OH)2
4Fe(OH)2+2H2O+O2=4Fe(OH)3
8.特別對待法。特別對待法也稱重點記憶法。由於矛盾的特殊性,有的反應好像不按一般規律進行似的。例如:由於Al3++CO32-的水溶液會發生強烈水解,故明礬與碳酸鈉的水溶液反應是:
3CO32-+2Al3++3H2O=2Al(OH)3 +3CO2
可是CuSO4溶液與Na2CO3溶液間的反應卻不生成氫氧化銅,而是生成鹼式碳酸銅:
2Cu2++2CO32-+H2O=Cu2(OH)2CO3+CO2
像這樣的比較特殊的反應,我們應重點進行記憶,辟「專案」處理。
9.組成結構分析法。對於某些反應物組成、結構比較復雜的反應,特別是某些有機反應,為了在理解上深刻記憶,宜對反應過程進行分析。例如:
2Na2O2+2H2O=4NaOH+O2
(1)在 Na—O—O—Na中有個「—O—O—」過氧鍵,後者在一定條件下可發生斷裂 Na—O—O—NaNa—O—Na+[O];
(2)Na2O+H2O2NaOH;
(3)2Na2O2+2H2O=4NaOH+O2。
E. 如何快速記憶化學方程式
這個得自我總結,然後在進行系統的復習。上課時間把老師說的話你認為有用的話記錄下來就行了。還有的是看一些化學實驗的重點,例如:高猛酸鉀製作氧氣。在這裡面可能會問你一些實驗的一起。常見的儀器有試管、分液漏斗、燒杯、玻璃棒(用於攪拌)、酒精燈、坩堝等,如果學得一般的話建議你去書店買一本化學手冊。還有化學的方程式得記住反應條件和沉澱或者氣體符號。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表(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還有一些鹽或者鹼的溶解性(硝酸鹽全部能溶),氫氧化鋁、氫氧化銅(藍色)、氫氧化鋇、氫氧化鈣(微溶)、氫氧化鐵紅褐色沉澱這個是鹼的沉澱,另外還有記住有氨水(極易揮發)。NaOH極易潮解,不宜在空氣中放置。硫酸鈣(微溶)、硫酸鋇、硫酸銀好像就是這些吧,碳酸鉀、碳酸鈉、其餘的都不能溶,你翻開書看看吧,我有點忘記了。還有四種化學反應,化合反應,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酸鹼中和反應,置換反應、燃燒反應。另外還有記住,一些元素的特性。例如:一些氣體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溶水性,它會問你這種氣體,適用於什麼方法。排水集氣法(氧氣),向上排空氣法和向下排空氣法。還有一些溶液的顏色,例如:還有鐵離子的溶液是黃色的。注意:氫氧化鐵不是溶液。亞鐵離子的溶液是淺綠色的。含有銅離子的溶液是藍色的。但是如果濃度過高的話就是綠色。記住化學式,先記住相應的化學符號和化合價。
常見的CuSO4+Ca(OH)2=Cu(OH)2↓+CaSO4類似的。我感覺很容易記的。剛開始的時候是需要背的,你好好努力吧!還是那句話,你自己得好好學,化學是很有意思的。祝你學習愉快。
F. 怎樣快速記憶高中化學方程式
高中化學方程式種類繁多,很多學生在記憶方程式時,往往採取孤立的片面的記憶方法,單純
的一個一個的去記,結果是當時記住了很快就又忘了,有的即使記住了但在做題時卻不會用,這和
沒記住一個樣,
因此很多學生感到記憶化學方程式非常困難!
化學方程式成了提高化學成績的瓶頸,
也成了學生學習化學的重要負擔。那麼怎樣才能有效記憶化學方程式呢?筆者結合自己的經驗,總
結了幾條高中化學方程式的記憶方法,希望對學生學習化學、記憶化學方程式能起到一定的幫助作
用。
一、分類記憶法:抓一類記一片
二、主線記憶法:抓一線,記一串
三、特例記憶法:特殊反應,特殊關照
四、
「特徵反應」記憶法:抓住官能團,記憶不再難
五、
「混個臉熟法」
:常見面,反復練
正文:
有效記憶並熟練運用化學方程式是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的關鍵。
高中化學方程式種類繁多,
很多學生在記憶方程式時,往往採取孤立的片面的記憶方法,單純的一個一個的去記,結果是當時
記住了很快就又忘了,有的即使記住了但在做題時卻不會用,這和沒記住一個樣,因此很多學生感
到記憶化學方程式非常困難!化學方程式成了提高化學成績的瓶頸,也成了學生學習化學的重要負
擔。那麼怎樣才能有效記憶化學方程式呢?筆者結合自己的經驗,總結了幾條高中化學方程式的記
憶方法,希望對學生學習化學、記憶化學方程式能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一、分類記憶法:抓一類記一片
1
.根據物質的分類記憶。每一類物質都有相似的化學性質,例如酸、鹼、鹽、氧化物等,他們
都有各自的通性,抓住每一類物質的通性,就可記住一大堆方程式。比如
SO
2
、
CO
2
都屬於酸性氧
化物,
酸性氧化物具有以下通性:
(
1
)
一般都能和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
SO
2
+H
2
O
=
H
2
SO
3
;
CO
2
+H
2
O
=
H
2
CO
3
。
(
2
)
都能和鹼反應生成鹽和水:
SO
2
+2NaOH
=
Na
2
SO
3
+H
2
O
;
CO
2
+2NaOH
=
Na
2
SO
3
+H
2
O
。
(
3
)都能和鹼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
SO
2
+Na
2
O
=
Na
2
SO
3
;
CO
2
+Na
2
O
=
Na
2
CO
3
。
2
.根據元素的分類記憶。元素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別,比如分成金屬元素和非金屬
元素、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等等。我們最關心的是主族元素,對於同一主族的元素,其單質和化合
物都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例如鹵素的單質(
X
2
)具有以下通性:
(
1
)都與金屬(
Na
、
Fe
、
Cu
等)
反應。
(
2
)都能與氫氣反應。
(
3
)都能與水反應。
(
4
)都能與鹼反應。我們只要抓住其通性,就可
記住一大片方程式。
需要說明的是,分門別類地記憶方程式,只需記住常見的一個或幾個方程式,就可以做到抓一
類記一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主線記憶法:抓一線,記一串
高中化學方程式很多,如果每個方程式都單獨記憶就顯得很零亂沒抓手,但如果我們以元素為
主線,把方程式串起來加以記憶,思路就會很清晰,記起來也非常方便!元素主線有兩條:
(
1
)金屬元素主線:金屬元素包括:
Na
、
Mg
、
Al
、
Fe
、
Cu
。每種金屬元素都有對應的單質、氧
化物、氫氧化物、鹽。每一類物質都有其通性,個別物質有特殊性質。
(
2
)
非金屬元素主線:
非金屬元素主要包括:
N
、
Si
、
S
、
Cl
。
每種非金屬元素都有對應的單質、
氫化物、氧化物、含氧酸、鹽。每一類物質也都有其通性,個別物質有特殊性質。
有了主線,就有了抓手,主線上的各類物質不再孤單,它們都被這條主線牽著,我們的思路也
順著主線遊走。通過記憶主線上各類物質有關的化學方程式,我們可以把高中所學的絕大多數物質串起來,更有利於形成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網路。主線記憶法其實是提供了一種建立知識網路的
思路,抓住了主線,就記住了一串!
三、特例記憶法:特殊反應,特殊關照
有些特殊的、不符合一般規律的反應,往往成為高考的最愛,常考常新,所以這類反應就需要
我們的特殊關照,特別記憶。記憶時對其多聯系、多分析,知道它們的特殊所在,就有助於加深我
們的記憶。
例如:鋁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按照一般的規律金屬是不能和鹼溶液反應的,鋁為什麼能反
應呢?為了更好的說明原因,其過程可分解為兩步:第一步
2Al + 6H
2
O
=
2Al(OH)
3
+ 3H
2
↑
,
這一步
符合活潑金屬與水的反應規律。第二步:
Al(OH)
3
+
NaOH
=
Na
Al
O
2
+
2H
2
O
這一步符合氫氧化鋁的兩
性,氫氧化鋁溶解生成了易溶的偏鋁酸鈉,金屬鋁裸露出來就可以繼續與水反應了。兩個方程式經
過相加,消去兩邊相同的
Al(OH)
3
即可得到鋁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方程式:
2Al+2
NaOH
+2H
2
O
=
2
Na
Al
O
2
+
3H
2
↑。知道了這兩步反應過程,學生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鋁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從而
有助於加深記憶。再比如,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也是分兩步進行的,道理一樣,這兒不再贅述。
所以,對於這些特殊的化學反應,我們採取「特殊關照」的方法,對其多聯系多分析,挖掘其
「特殊」背後的東西,搞清其「特殊」背後的「不特殊」
,我們的記憶就會變得更加深刻。
四、
「特徵反應」記憶法:抓住官能團,記憶不再難
對於有機化學反應方程式宜採用特徵反應記憶法。有機化學基本反應類型包括:取代反應、加
成反應、加聚反應、消去反應、酯化反應、縮聚反應等。每一類有機物都可發生其對應的特徵反應,
抓住這些特徵反應,就有利於記憶有機化學反應方程式。比如烷烴可發生取代反應;烯烴可發生加
成反應、加聚反應;鹵代烴、醇可發生消去反應;醇、羧酸可發生酯化反應等等。這些特徵反應實
際上是由有機物中的官能團決定的,抓住了官能團就抓住了特徵反應,也就容易記憶方程式了。
五、
「混個臉熟法」
:常見面,反復練
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見面是「仁兄」
,此話有道理,任何事情或個人碰到的次數多了
也就變的熟識了。所以「多次見面,混個臉熟」對記憶化學方程式也不啻是一個好的方法。多次見
面重復記憶有助於把暫時記憶轉化為永久記憶。
怎樣「混個臉熟」呢?一句話:常找零碎時間,反復練習。具體做法:
(
1
)完形填空法:老師
把高中所有的化學方程式總結歸類,印製成講義,講義中要求書寫的方程式只列出反應物,其餘留
空。學生要做的就是「完形填空」
:註明反應條件、寫出生成物並配平方程式。這種形式的練習可以
集中時間集中來做。
(
2
)卡片練習法:在「完形填空」的基礎上,老師篩選出那些學生易錯,難以
記憶的方程式做成卡片,每張卡片包含三到五個方程式。卡片准備好後,隨時隨地都可以找學生個
別練習,也不太佔用時間,今天三五個,明天七八個,練了講,講了練,久而久之,學生與方程式
見面的機會就多起來,混個臉熟也不成問題啦!需要說明的是,不管是完形填空還是卡片練習法,
老師都要參與其中,師生互動,記憶才更長久。
記憶化學方程式的方法多種多樣,以上介紹的幾種方法,有的是提供具體的記憶技巧,有的只
是提供記憶的思路,但不管是哪種形式,只要我們多層次運用,多管其下,反復練習,那麼記憶化
學方程式將不再是多麼困難的事情!
G. 怎麼記化學式
牢固記憶,正確書寫,熟練掌握化學方程式是很重要的。熟練掌握,不僅意味著會寫、會配平、會應用,還意味著要熟記有關物質間的摩爾比,迅速、准確、高效率地利用化學方程式中的定量、定性關系,隨機應變地解決實際問題。那麼應該怎樣記憶這些方程式呢?
實驗聯想法
從生動直觀到抽象思維,化學方程式是化學實驗的忠實和本質的描述,是實驗的概括和總結。因此,依據化學實驗來記憶有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最行之有效的。例如,在加熱和使用催化劑(MnO2)的條件下,利用KClO3分解來製取氧氣。只要我們重視實驗之情景,聯想白色晶體與黑色粉末混和加熱生成氧氣這個實驗事實,就會促進對這個化學反應方程式的理解和記憶:
反應規律法
化學反應不是無規律可循。化合、分解、置換和復分解等反應規律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這里再強調一下氧化——還原反應規律。如,FeCl3是較強的氧化劑,Cu是不算太弱的還原劑,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總是首先發生在較強的氧化劑和較強的還原劑之間這一原則,因而兩者能發生反應:
2FeCl3+Cu=CuCl2+2FeCl2
而相比之下,CuCl2與FeCl2是較弱的氧化劑與還原劑,因而它們之間不能反應。
索引法
索引法是從總體上把學過的方程式按章節或按反應特點,分門別類地編號、排隊,並填寫在特製的卡片上,這樣就組成一個方程式系統。利用零碎時間重現這些卡片,在大腦皮層中就能形成深刻印象。
編組法
索引能概括全體,而編組能突出局部,是一種主題鮮明、有針對性的表現形式。兩者相互補充,異曲同工。例如,關於鋁元素的一組方程式是:
①AlCl3+3NH3•H2O=Al(OH)3 ↓+3NH4Cl
②Al2O3+2NaOH=2NaAlO2+H2O
③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④Al(OH)3+NaOH=NaAlO2+2H2O
⑤Al2S3+6H2O=3H2S↑+2Al(OH)3 ↓
⑥2Al3++3CO32-+3H2O=2Al(OH)3 ↓+3CO2
⑦2AlO2-+CO2+3H2O=2Al(OH)3↓+CO32-
口訣法
為了使化學方程式在使用時脫口而出,有時還可根據化學方程式的特點編成某種形式的便於記憶的語句,這就叫口訣法。例如:
①Al2O3+2NaOH=2NaAlO2+H2O
本反應口訣為:二鹼(生)一水,偏鋁酸鈉
②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
這個反應的口訣是:三銅八酸、稀,一氧化氮。口訣法的進一步演變就成為特定系數編碼法,「38342」就是此反應的編碼。
對比法
兩個反應,在原料上有相同之處,但反應結果不盡相同,為了避免混淆,可以採用對比記憶法。例如:
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
Cu+4HNO3(濃)=Cu(NO3)2+2H2O+2NO2↑
關聯法
對比法是橫向比較,而關聯法是縱向聯結。如,有些反應或因本身的相互關聯,或因工業生產上的安排彼此間不無內在聯系。如:
Fe2++2OH=Fe(OH)2↓
4Fe(OH)2+2H2O+O2=4Fe(OH)3↓
特別對待法
特別對待法也稱重點記憶法。由於矛盾的特殊性,有的反應好像不按一般規律進行似的。例如,由於Al3++CO32- 的水溶液會發生強烈水解,故明礬與碳酸鈉的水溶液反應是:
3CO2-3+2Al3++3H2O=2Al(OH)3 ↓+3CO2↑
可是CuSO4溶液與Na2CO3溶液間的反應卻不生成氫氧化銅,而是生成鹼式碳酸銅:
2Cu2++ 2CO2-3+H2O=Cu2(OH)2CO3↓+CO2↑
像這樣的比較特殊的反應,我們應重點進行記憶,辟「專案」處理。
組成結構分析法
對於某些反應物組成、結構比較復雜的反應,特別是某些有機反應,為了在理解上深刻記憶,宜對反應過程進行分析。
例如:2Na2O2+2H2O=4NaOH+O2↑
(1)在 Na—O—O—Na中有個「—O—O—」過氧鍵,後者在一定條件下可發生斷裂 Na—O—O—Na→Na—O—Na+[O];
(2)Na2O+H2O→2NaOH;
(3)2Na2O2+2H2O=4NaOH+O2↑。
綜合法
由於化學反應的多樣性及人腦思維的復雜性,在整個認識過程,要經歷觀察、探究、聯想、識記、分析、綜合、判斷和推理等一系列思維過程,因此記憶方程式有法而無定法,往往使用綜合記憶法。例如:
在新制的2毫升Cu(OH)2懸濁液中加入乙醛溶液0.5毫升,加熱至沸騰,即可看到有紅色沉澱生成。因此,可以看成成①Cu(OH)2→Cu2O+2H2O+[O];
②CH3COH+[O]→CH3COOH;③故這個反應方程式為:
CH3COH+2Cu(OH)2→Cu2O↓+2H2+CH3COOH。
此反應的口訣為:一醛二鹼(生)一酸二水和氧化亞銅。其特定系數編碼。
H. 化學方程式背誦技巧
一、分類記憶法:抓一類記一片
1、根據物質的分類記憶。
每一類物質都有相似的化學性質,例如酸、鹼、鹽、氧化物等,他們都有各自的通性,抓住每一類物質的通性,就可記住一大堆方程式。比如SO2、CO2都屬於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具有以下通性:
(1)一般都能和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
SO2+H2O=H2SO3;
CO2+H2O=H2CO3。
(2)都能和鹼反應生成鹽和水:
SO2+2NaOH=Na2SO3+H2O;
CO2+2NaOH=Na2CO3+H2O。
(3)都能和鹼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
SO2+Na2O=Na2SO3;
CO2+Na2O=Na2CO3。
2、根據元素的分類記憶。
元素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別,比如分成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等等。
我們最關心的是主族元素,對於同一主族的元素,其單質和化合物都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例如鹵素的單質(X2)具有以下通性:
(1)都與金屬(Na、Fe、Cu等)反應。
(2)都能與氫氣反應。
(3)都能與水反應。
(4)都能與鹼反應。我們只要抓住其通性,就可記住一大片方程式。
需要說明的是,分門別類地記憶方程式,只需記住常見的一個或幾個方程式,就可以做到抓一類記一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主線記憶法:抓一線,記一串
高中化學方程式很多,如果每個方程式都單獨記憶就顯得很零亂沒抓手,但如果我們以元素為主線,把方程式串起來加以記憶,思路就會很清晰,記起來也非常方便!
元素主線有兩條:
(1)金屬元素主線:金屬元素包括:Na、Mg、Al、Fe、Cu。每種金屬元素都有對應的單質、氧化物、氫氧化物、鹽。每一類物質都有其通性,個別物質有特殊性質。
(2)非金屬元素主線:非金屬元素主要包括:N、Si、S、Cl。每種非金屬元素都有對應的單質、氫化物、氧化物、含氧酸、鹽。每一類物質也都有其通性,個別物質有特殊性質。
有了主線,就有了抓手,主線上的各類物質不再孤單,它們都被這條主線牽著,我們的思路也順著主線遊走。
通過記憶主線上各類物質有關的化學方程式,我們可以把高中所學的絕大多數物質串起來,更有利於形成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網路。
主線記憶法其實是提供了一種建立知識網路的思路,抓住了主線,就記住了一串!
三、特例記憶法:特殊反應,特殊關照
有些特殊的、不符合一般規律的反應,往往成為高考的最愛,常考常新,所以這類反應就需要我們的特殊關照,特別記憶。記憶時對其多聯系、多分析,知道它們的特殊所在,就有助於加深我們的記憶。
例如:鋁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按照一般的規律金屬是不能和鹼溶液反應的,鋁為什麼能反應呢?
為了更好的說明原因,其過程可分解為兩步:
第一步:2Al + 6H2O=2Al(OH)3 + 3H2↑,這一步符合活潑金屬與水的反應規律。
第二步:Al(OH)3+ NaOH=NaAlO2 + 2H2O,這一步符合氫氧化鋁的兩性,氫氧化鋁溶解生成了易溶的偏鋁酸鈉,金屬鋁裸露出來就可以繼續與水反應了。
兩個方程式經過相加,消去兩邊相同的Al(OH)3即可得到鋁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方程式:2Al+2NaOH+2H2O=2 NaAlO2+ 3H2↑。
知道了這兩步反應過程,學生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鋁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從而有助於加深記憶。再比如,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也是分兩步進行的,道理一樣,這兒不再贅述。
所以,對於這些特殊的化學反應,我們採取「特殊關照」的方法,對其多聯系多分析,挖掘其「特殊」背後的東西,搞清其「特殊」背後的「不特殊」,我們的記憶就會變得更加深刻。
I. 化學方程式理解記憶
1、根據物質的分類記憶。
每一類物質都有相似的化學性質,例如酸、鹼、鹽、氧化物等,他們都有各自的通性,抓住每一類物質的通性,就可記住一大堆方程式。比如SO2、CO2都屬於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具有以下通性:
(1)一般都能和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
SO2+H2O=H2SO3;
CO2+H2O=H2CO3。
(2)都能和鹼反應生成鹽和水:
SO2+2NaOH=Na2SO3+H2O;
CO2+2NaOH=Na2CO3+H2O。
(3)都能和鹼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
SO2+Na2O=Na2SO3;
CO2+Na2O=Na2CO3。
2、根據元素的分類記憶。
元素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別,比如分成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等等。
我們最關心的是主族元素,對於同一主族的元素,其單質和化合物都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例如鹵素的單質(X2)具有以下通性:
(1)都與金屬(Na、Fe、Cu等)反應。
(2)都能與氫氣反應。
(3)都能與水反應。
(4)都能與鹼反應。我們只要抓住其通性,就可記住一大片方程式。
需要說明的是,分門別類地記憶方程式,只需記住常見的一個或幾個方程式,就可以做到抓一類記一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主線記憶法:抓一線,記一串
高中化學方程式很多,如果每個方程式都單獨記憶就顯得很零亂沒抓手,但如果我們以元素為主線,把方程式串起來加以記憶,思路就會很清晰,記起來也非常方便!
元素主線有兩條:
(1)金屬元素主線:金屬元素包括:Na、Mg、Al、Fe、Cu。每種金屬元素都有對應的單質、氧化物、氫氧化物、鹽。每一類物質都有其通性,個別物質有特殊性質。
(2)非金屬元素主線:非金屬元素主要包括:N、Si、S、Cl。每種非金屬元素都有對應的單質、氫化物、氧化物、含氧酸、鹽。每一類物質也都有其通性,個別物質有特殊性質。
有了主線,就有了抓手,主線上的各類物質不再孤單,它們都被這條主線牽著,我們的思路也順著主線遊走。
通過記憶主線上各類物質有關的化學方程式,我們可以把高中所學的絕大多數物質串起來,更有利於形成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網路。
主線記憶法其實是提供了一種建立知識網路的思路,抓住了主線,就記住了一串!
三、特例記憶法:特殊反應,特殊關照
有些特殊的、不符合一般規律的反應,往往成為高考的最愛,常考常新,所以這類反應就需要我們的特殊關照,特別記憶。記憶時對其多聯系、多分析,知道它們的特殊所在,就有助於加深我們的記憶。
例如:鋁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按照一般的規律金屬是不能和鹼溶液反應的,鋁為什麼能反應呢?
為了更好的說明原因,其過程可分解為兩步:
第一步:2Al + 6H2O=2Al(OH)3 + 3H2↑,這一步符合活潑金屬與水的反應規律。
第二步:Al(OH)3+ NaOH=NaAlO2 + 2H2O,這一步符合氫氧化鋁的兩性,氫氧化鋁溶解生成了易溶的偏鋁酸鈉,金屬鋁裸露出來就可以繼續與水反應了。
兩個方程式經過相加,消去兩邊相同的Al(OH)3即可得到鋁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方程式:2Al+2NaOH+2H2O=2 NaAlO2+ 3H2↑。
知道了這兩步反應過程,學生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鋁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從而有助於加深記憶。再比如,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也是分兩步進行的,道理一樣,這兒不再贅述。
所以,對於這些特殊的化學反應,我們採取「特殊關照」的方法,對其多聯系多分析,挖掘其「特殊」背後的東西,搞清其「特殊」背後的「不特殊」,我們的記憶就會變得更加深刻。
四、「特徵反應」記憶法:抓住官能團,記憶不再難
對於有機化學反應方程式宜採用特徵反應記憶法。有機化學基本反應類型包括:取代反應、加成反應、加聚反應、消去反應、酯化反應、縮聚反應等。
每一類有機物都可發生其對應的特徵反應,抓住這些特徵反應,就有利於記憶有機化學反應方程式。
比如烷烴可發生取代反應;烯烴可發生加成反應、加聚反應;鹵代烴、醇可發生消去反應;醇、羧酸可發生酯化反應等等。
這些特徵反應實際上是由有機物中的官能團決定的,抓住了官能團就抓住了特徵反應,也就容易記憶方程式了。
五、「混個臉熟法」:常見面,反復練
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見面是「仁兄」,此話有道理,任何事情或個人碰到的次數多了也就變的熟識了。所以「多次見面,混個臉熟」對記憶化學方程式也不啻是一個好的方法。多次見面重復記憶有助於把暫時記憶轉化為永久記憶。
怎樣「混個臉熟」呢?一句話:常找零碎時間,反復練習。
具體做法:
(1)完形填空:把高中所有的化學方程式只列出反應物,其餘留空。你要做的就是「完形填空」:註明反應條件、寫出生成物並配平方程式。這種形式的練習可以集中時間集中來做。
(2)卡片練習法:在「完形填空」的基礎上,篩選出那些自己易錯,難以記憶的方程式做成卡片,每張卡片包含三到五個方程式。卡片准備好後,隨時隨地都可以練習,也不太佔用時間,今天三五個,明天七八個,久而久之,與方程式見面的機會就多起來,混個臉熟也不成問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