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父親的尿常規檢查結果異常,請幫忙看看可能是什麼問題,不勝感謝!!
尿常規正常值
尿酸鹼度 PH 5一6
尿蛋白 PRO (-,20-80mg/24h,或10 紅細胞 RBC(<5/HP)
白細胞 WBC (<3/HP)
尿糖 GLU (-)
尿酮體 KET (-)
血尿 BLD (-)
尿膽紅素 BIL (-)
尿膽原 URO (-)
尿酸 UA (2.4-6.0mmol/L,或2.4-5.9mmol/24h)
尿肌酐 Cr (6.2-13.3mmol/L)
你父親尿隱血陽性。尿隱血試紙陽性反映的是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而非紅細胞。尿液中含有較多的紅細胞,稱為血尿。正常人尿液中無紅細胞,或偶有微量紅細胞(每高倍鏡視野0--2個)。
在劇烈運動、重體力勞動或久站後,尿中可出現一過性微量紅細胞,這種情況屬正常,沒有臨床意義。但是,如果尿液中經常出現較多的紅細胞則提示異常,應密切加以檢查。
血尿的診斷標準是:
①新鮮晨尿不沉澱,直接做塗片檢查,每2--3個高倍視野中紅細胞>1個;
②尿沉渣鏡檢,每高倍視野紅細胞>3個;或用牛包華氏計算盤計數紅細胞>8000個/ml,或尿紅細胞排泄率>10萬個/小時;
③12小時尿沉渣紅細胞計數(Addis計數)>50萬個。
若尿比重過低、尿液呈鹼性或尿標本放置過久,則尿液中紅細胞會被破壞,雖有血尿,而尿沉渣中亦可檢不出紅細胞。
引起血尿的主要原因有秘尿系統疾病、全身性疾病、尿路鄰近組織疾病和其他原因。
一般認為,最常見們的是秘尿系統疾病,其中又以腎小球疾病、結石、感染和腫瘤較為多見。
尿液中含有游離的血紅蛋白,稱為血紅蛋白尿。
正常血漿中含有少量的游離血紅蛋白與結合珠蛋白結合,因其分子量大,不能從正常的腎小球濾過膜濾過故正常人尿液中不會出現血紅蛋白。
急劇溶血時,大量紅細胞破壞,破壞的紅細胞釋放出遊離血紅蛋白,當游離血紅蛋白超過結合珠蛋白結合的能力時,未被結合的游離血紅蛋白從腎臟排出,而發生血紅蛋白尿。尿檢時出現隱血,但鏡檢無紅細胞。嚴重時尿液呈醬色。
引起血紅蛋白尿的原因有在尿路中發生溶血、腎梗塞和血管內溶血。
前兩種情況較罕見,臨床上主要見於血管內溶血。
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肌紅蛋白,稱為肌紅蛋白尿。
肌紅蛋白尿是由各種原因的肌肉組織破壞(變性、炎症、廣泛創傷和代謝紊亂),產生大量肌紅蛋白,從尿液中排出引起的。肌紅蛋白分子量較小,可以從腎小球濾過膜濾過。
其實尿干化學法測隱血的試紙條陽性反映的是血紅蛋白尿和肌紅蛋白尿,不是紅細胞本身。在臨床上經常遇到,尿干化學法檢出隱血陽性而顯微鏡下看不到紅細胞(假陽性),或尿干化學法隱血陰性而在顯微鏡下看到紅細胞(假陰性),因此近年來,國內專家一致認為,「干化學尿液分析受影響因素很多,且為半定量結果,只能起到『過篩』作用,紅、白細胞需要鏡檢確認」。所以,檢測血尿的方法仍然是鏡檢。因為隱血試紙條還對抗壞血酸敏感,所以,尿液中出現少量隱血,只要鏡檢陰性,就大可不必擔心。
尿白細胞2+,說明存在尿路感染,可引起發熱,故前幾天的發熱可能不是感冒,而是由感染引起,只要消除感染,就不會再發熱。
尿酮體2+,可能為糖尿病所致,可以查個血糖,最好是在感染治癒後查,因為發熱可影響血糖。
㈡ 尿液檢查分析法乾片法的原理和影響因素
尿干化學分析儀檢查的臨床應用
項目
臨床應用
pH
了解體內酸鹼平衡,監測泌尿系統患者臨床用葯,監測尿pH對試帶其他膜塊影響
比重
了解尿中可溶性固體物質的濃度,連續檢測可判斷腎的濃縮和稀釋功能
尿糖
內分泌疾病如糖尿病及其他相關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監測
蛋白質
腎臟疾病及其他相關疾病的診治療和預後判斷等
酮體
判斷糖代謝障礙、脂肪不完全氧化。試帶只檢測乙醯乙酸和丙酮,不能檢測β-羥丁酸
膽紅素與尿膽原
肝臟、膽道疾病及其他相關疾病的診療監測,對黃疸的鑒別有特殊意義
隱血
腎臟、泌尿道疾病及其他相關疾病的診療
亞硝酸鹽
尿亞硝酸鹽檢測是尿路細菌感染的快速篩檢試驗
白細胞
腎臟、泌尿道疾病的診療效判斷
維生素C
尿液維生素C對血紅蛋白、膽紅素、葡萄糖及亞硝酸鹽可產生嚴重的負干擾。因此,檢測維生素C的作用在於保證其他檢測項目結果的准確性,防止假陽性或假陰性
㈢ 干化學法尿蛋白定性試驗要注意哪些問題
對清蛋白的敏感性明顯高於球蛋白不與血紅蛋白本周蛋白和黏蛋白反應,因此陰性的結果並不能排除這些蛋白質的存在。對清蛋白測定的敏感性約在0.15~0.30g/L。混濁尿不影響測定結果和判斷,但肉眼血尿、血紅蛋白尿、黃疸尿等顯著異常的尿色會影響到對結果的判別。該試驗方法對標本的酸鹼性非常敏感。強酸性(pH<3)
強鹼性(PH>9),前者導致假陰性後者導致假陽性。含高濃度青黴素慶大黴素、磺胺、含碘造影劑導致假陰性。如服用奎寧和嘧啶等葯物時,尿液可呈強鹼性,超出了試劑帶本身的緩沖能力,可造成干化學法假陽性。含非那吡啶、聚乙烯吡咯酮、有機碘造影劑的尿樣、被某些清潔劑和消毒劑污染的尿標本會出現假陽性。
㈣ 尿液分析試紙(干化學法)怎麼用,注意事項
使用方法:
看尿液分析試紙的時候是將尿液分析試紙條完全浸入在尿液中,大概兩秒鍾時間,手持空白端,試紙條就會出現一些顏色的改變,等待60秒以後就可以對比試紙的檢查結果和本身的對照結果,主要是看試紙顏色的改變,來分析尿液的以上各項指標的成分。
注意事項:
1、試紙未開封前及開封後都應在溫度為2℃~30℃的環境中,密封、避光、防潮、遠離各種化學試劑儲存。
2、開封後建議三個月內用完。
3、尿常規檢查時,留取尿液不少於10毫升。
4、一般要求女性留取尿標本時應避開經期,以防止陰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影響檢查結果。
(4)干化學法尿液會受哪些因素影響擴展閱讀:
缺點:
由於尿液試紙性質不穩定,如果試劑長時間攜帶在空氣中,空氣中的細菌會在試劑上繁殖,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會影響最終的尿液測試結果。
檢測原理:
1、pH:通過pH指示劑測定5-9的范圍內的pH值,正常人的新鮮尿液pH值在5-7之間。
2、亞硝酸鹽:反應根據尿中革蘭氏陽性細菌把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反應生成重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再與N-(1-萘)-3氨基丙磺酸鈉結合呈現出桃紅色。
㈤ 請問什麼是干化學法
干化學法是指將液體檢測樣品直接加到為不同項目特定生產的商業化的乾燥試劑條上,以被測樣品的水分作為溶劑引起特定的化學反應,從而進行化學分析的方法,是以酶法為基礎的一類分析方法,又有干試劑化學或固相化學之稱。
主要具備以下特點:
1、准確度高、速度快,一般在3~4min 內即可做出檢驗結果;
2、操作簡便,不需要日常校正;
3、無須貯備任何其它試劑或配製任何溶液;
4、標本無須預處理,多層膜具有選擇性過濾的功能,從而減少測定過程中干擾物質的影響;
5、標本用量少,反應時的水分由標本中的液體成分供應,提高測定靈敏度;
6、基於差示電極法原理的多層膜片系一次性使用,故有常規電極法的優點而無其缺點;
7、有些情況可替代濕化學法用於急診標本,還可用於對常規檢測結果進行方法學評價等。
(5)干化學法尿液會受哪些因素影響擴展閱讀:
尿液干化學檢測:
亞硝酸鹽:採用亞硝酸鹽還原法。亞硝酸鹽與芳香族氨基磺胺發生重氮反應,生成重氮肥化合物,而重氮化合物與四氫苯並喹啉3-酚偶聯,生成紅色偶氮染料。亞硝酸鹽的檢出率受三個因素影響:
1、尿路感染的細菌是否含有硝酸鹽還原酶。
2、食物中是否含有硝酸鹽。
3、尿液標本是否在膀胱停留4小時以上。
符合以上三個條件,此試驗的檢出率為80%,反之可能呈陰性結果。標本放置過久或污染細菌可呈假陽性。
㈥ 尿液干化學和比重計比重哪個更高
不一定,干化學法的波動性較大,除了儀器本身的特性以外,還受樣品pH、尿蛋白等因素影響。有時偏大,有時偏小,不太准確。尤其對比重過高或過低的尿液,干化學法都不太適用;比重法所需樣品量大,操作繁瑣(不能混入氣泡),影響因素也較多。所以最好使用折射儀法。
㈦ 影響尿糖干化學法檢測的因素在哪些
影響尿糖干化學法檢測的因素在哪些
分析尿糖對白細胞干化學檢測結果的影響。方法:抽取我院干化學檢測尿糖陽性且鏡檢白細胞陽性患者120例作為觀察組,選取尿糖陰性而鏡檢白細胞陽性患者
㈧ 干化學法測尿液紅白細胞假陰性和假陽性的的影響因素
維生素C會導致干化學法測尿隱血假陰性,過氧化物會導致干化學法測尿隱血假陽性
㈨ 影響尿液干化學分析的因素有哪些
尿素
㈩ 干化學法檢查尿中白細胞的原理是什麼
用於對尿液進行定性和半定量檢測。
3.1葡萄糖: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過氧化氫,過氧化氫在過氧化物酶的作用下釋放新生態氧,氧化碘化鉀,發生顏色變化。
本實驗對葡萄糖的檢測是特異性的,大量維生素C可使實驗出現假陰性結果;高比重鹼性尿,亦可造成糖檢出偏低,使低糖濃度尿呈陰性。
3.2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在酸性條件下與二氯苯胺重氮鹽偶聯,生成偶氮染料。
3.2.1標本必須新鮮,以免膽紅素在陽光照射下成為膽綠素。
3.2.2尿液中含高濃度維生素C和亞硝酸鹽時,抑制偶氮反應使膽紅素測定呈假陰性。
(10)干化學法尿液會受哪些因素影響擴展閱讀:
尿白細胞試劑帶的主要成分是吲哚酚酯、重氮鹽。粒細胞胞漿內含有酯酶,此酶可作用於模塊中的吲哚酚酯,使其產生吲哚酚,後者發生氧化縮合反應或與重氮鹽反應形成紫色縮合物,其顏色深淺與細胞的多少呈比例關系。
尿試帶干化學檢測主要優點是檢測標本用量少、速度快、項目多、重復性好、准確性較高,適用於大批量尿標本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