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是醫學生,剛學完生物化學,基本聽不懂,請大家推薦一本生物化學的講義,方便我放假回家看
張曼夫編給農學編的"生物化學"相對簡單一些。建議先看看邢其毅編的「基礎有機化學」中有關糖、蛋白質、核酸等章節。之後再看生化。想要真真學好生化,不如直接看Lehninger第五版的生化。各校圖書館一般都有。
⑵ 初中生物課聽不懂怎麼辦
仔細聽,在聽不懂就像同學請教,再不行就請家教。
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 1、 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植物的營養:絕大多數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動物的營養:從外界獲取現成的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的廢物。 動物排出廢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氣體、排尿。 植物排出廢物的方式:落葉。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例:斑馬發現敵害後迅速奔逃。含羞草對刺激的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2、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4、影響生物的生存的環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溫度、水分等 生物因素: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蟲捕食蚜蟲,是捕食關系。稻田裡雜草和水稻爭奪陽光,屬競爭關系。螞蟻、蜜蜂家庭成員之間分工合作。 5、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 1)提出問題: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嗎? 2)作出假設: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3)制定計劃:檢驗假設是否正確,需通過實驗進行探究。 實驗方案的要求:需設計對照實驗,光照是這個探究實驗中的唯一變數。其他條件都相同。 4)實施計劃 5)得出結論 6)表達、交流 6、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1)生物對環境的適應舉例:荒漠中的駱駝,尿液非常少。駱駝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長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樹等。 2)生物對環境的影響:蚯蚓在土壤中活動,可以使土壤疏鬆,其糞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風固沙等都屬於生物影響環境。 7、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水、空氣、溫度等 8、食物鏈和食物網: 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系,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它們往往彼此交錯連接,這樣就形成了食物網。 第二單元 生物體的結構 9、光學顯微鏡各個部件的名稱和作用: 鏡座—穩定鏡身。 鏡柱—支持鏡柱以上的部件。 鏡臂—握鏡的部位。 載物台—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 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 鏡筒—上端安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 轉換器—可以轉動的圓盤,上面安裝物鏡。 粗准焦螺旋—轉動時,可以大幅度升降鏡筒。 細准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幅度較小, 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目鏡和物鏡—目鏡是用眼觀察的鏡頭;物鏡是接近物體的鏡頭。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對准通光孔,可以調節光線的強弱。 反光鏡—一面是平面鏡(光線強時用),一面是凹面鏡(光線弱時用)。轉動反光鏡可以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 物像的放大的倍數是目鏡的放大倍數乘以物鏡的放大倍數。 10、利用顯微鏡觀察裝片 ① 從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例: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一個「d」,那麼在透明紙上寫的是「p」。(反向倒立) ② 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顯微鏡的放大倍數 11、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①細胞膜—具有保護細胞內部的作用,還能控制細胞內外物質的進出。 ②細胞質—細胞質內含有許多與各種生命活動有關的微細結構。活細胞的細胞質具有流動性,有利於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 ③細胞核—在生物遺傳中具有重要作用。細胞核內含有與生物的遺傳有密切關系的物質——遺傳物質。 12、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區別:植物細胞除了和動物細胞一樣含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以外,一般還具有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 13、洋蔥表皮細胞裝片的製作和觀察 製作步驟: (1)先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把洋蔥鱗片葉向外折斷,用鑷子從鱗片葉的內面撕下一小塊透明的薄膜。 (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載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針輕輕地把它展平。 (4)用鑷子夾住一塊蓋玻片一側的邊緣,將它的另一側先接觸水滴,然後輕輕地放平,蓋在薄膜上。注意不要在蓋玻片下留下氣泡。 (5)經碘液染色後。 (6)把制好的洋蔥表皮細胞裝片放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 14、口腔上皮細胞裝片的製作和觀察 (1)用滴管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 (2)用涼開水把口漱凈,用牙簽從口腔腮壁處輕輕刮幾下. (3)把牙簽上附著的一些碎屑放在載玻片的生理鹽水滴中塗幾下。 (4)蓋上蓋玻片,注意不要留下氣泡。 (5)經碘液染色後。 (6)把制好的口腔上皮細胞裝片放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 15、細胞膜的功能 細胞膜能夠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把其他物質擋在細胞外面,同時,還能把細胞內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 16、線粒體和葉綠體在能量轉換方面的作用 (1)線粒體和葉綠體是細胞里的能量轉換器 (2)葉綠體: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它所製造的有機物中。 (3)線粒體: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17、細胞核在生物遺傳中的作用 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細胞核中有染色體,染色體中有DNA,DNA上有遺傳信息。這些信息其實就是指導和控制細胞中物質和能量變化的一系列指令。 18、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分裂時,細胞核先由一個分成兩個,隨後,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各含有一個細胞核。最後,在原來的細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植物細胞還形成新的細胞壁。於是,一個細胞就分裂成為兩個細胞。 19、細胞分化形成組織 細胞分化產生了不同的細胞群,每個細胞群都是由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這樣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20、說明人體的結構層次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人體 21、說明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22、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①根、②莖、③葉, (屬於營養器官) ④花、⑤果實、⑥種子,(屬於生殖器官)。 23、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體 酵母菌、草履蟲、衣藻、眼蟲、變形蟲等都是一個細胞的生物體,能獨立生活,有一切生理活動。 24、病毒的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的特點 形態結構:多種多樣的,病毒的結構簡單,由蛋白質的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沒有細胞結構。 生命活動: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胞里, 25、關注病毒與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關系,特別是與人類的關系。 由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肝炎等,嚴重危害人體的健康;艾滋病也是由病毒引起的;口蹄疫,雞瘟以及眾多的植物病毒,給農牧業生產造成巨大損失。 人們一方面設法治療和預防病毒性疾病,一方面利用病毒為人類造福。接種牛痘疫苗預防天花,口服疫苗預防脊髓灰質炎(又叫小兒麻痹症),口蹄疫,雞瘟等動物病毒也可以通過接種疫苗的方法進行防治,這些疫苗就是經過人工處理的減毒病毒。 第三單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27、區分常見的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藻類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無根、莖、葉的分化。 常見的藻類植物:水綿、衣藻、海帶、紫菜。 苔蘚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濕的陸地環境中,一般具莖、葉,根為假根。 常見的苔蘚植物:葫蘆蘚、牆蘚。 蕨類植物:大都生活中潮濕環境中,具根、莖、葉。 常見蕨類植物:腎蕨、卷柏、貫眾、胎生狗脊、滿江紅。 28、實驗:觀察種子的結構 (1)觀察菜豆種子的結構: ① 取一粒浸軟的菜豆種子,觀察它的外形。 ② 剝去種子最外面的一層種皮,分開合攏著的兩片子葉。 ③ 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子葉、胚根、胚芽、胚軸,看看它們各有什麼。 (2)觀察玉米種子的結構: ① 取一粒浸軟的玉米種子,觀察它的外形。 ② 用刀片將這粒玉米種子從中央縱向剖開。 ③ 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鏡仔細觀察被染成藍色的胚乳以及未被染成藍色的果皮和種皮、胚根、胚芽、胚軸和子葉,看看它們各有什麼特點。 29、區分常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種子是裸露的,外面沒有果皮包被。 常見的裸子植物:松、杉、柏、銀杏、蘇鐵等等。 被子植物: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常見的被子植物:桃、大豆、水稻、玫瑰等等。 29.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適宜的水分、一定的光照、充足的空氣 30、種子的主要結構(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異同點) 相同點 不同點 菜豆種子 有種皮和胚 無胚乳,營養物質貯藏在子葉里。子葉兩片。 玉米種子 有種皮和胚 有胚乳,營養物質貯藏在胚乳里。子葉一片。 31、種子萌發的條件 自身條件:種子必須是完整的,而且胚必須是活的。 外界條件:水分、空氣和適宜的溫度。 32、植株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 水分、無機鹽(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鉀的無機鹽)、有機物。 33、桃花的結構 花柄、萼片、花瓣、雌蕊(柱頭、花柱、子房)、雄蕊(花葯、花絲)。 34、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子房發育成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子房裡面的胚珠發育成種子,胚珠裡面的受精卵發育成胚。 35、根適於吸水的特點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區。成熟區生有大量的根毛。 36、導管的功能 運輸水分和無機鹽。 37、光合作用的條件、原料、產物 條件:光能、葉綠體 原料:二氧化碳、水 產物:有機物、氧氣 38、植物的呼吸作用 植物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並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做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線粒體內進行的。 ★ 下冊 ☆ 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39說明人類起源於森林古猿 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0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睾丸是男性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卵巢是女性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41青春期的身體變化 (1)身高突增,神經系統以及心臟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顯增強。 (2)性器官迅速發育:男孩出現遺精,女孩會來月經。 42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六類營養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 人體內三大主要營養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 43人體缺乏維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 缺乏維生素A:皮膚乾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東西)、乾眼症等。 缺乏維生素B1:神經炎、腳氣病(維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 缺乏維生素C:壞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缺乏維生素D:佝僂病、骨質疏鬆症等。 維生素D可以促進磷、鈣的吸收和骨質發育。 44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 消化系統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的。 消化道是一條長長的管道。消化腺可分為兩類: 有的是位於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肝臟,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內的小腺體,如腸腺。 45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 食物中的澱粉、脂肪和蛋白質都是分子大、結構復雜的有機物,進入消化系統後,逐步分解成簡單的物質才能被人體吸收,這個過程叫做消化。消化主要是通過多種消化酶的作用而進行的,除口腔中的唾液澱粉酶以外,胃、小腸等器官中還有許多種消化酶。 澱粉、麥芽糖、葡萄糖 ;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蛋白質 、 氨基酸 食物在消化道內經過消化,最終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夠被人體吸收的營養物質。小腸是人體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各種營養物質在小腸等處被吸收後,隨著內壁血管中的血液運往全身。胃能吸收水、無機鹽和酒精。大腸吸收少量水、無機鹽和部分維生素。 口腔 糖類開始消化的地方 唾液澱粉酶 胃 蛋白質開始消化的地方 胃蛋白酶 小腸 糖類、蛋白質、脂肪都能消化 消化糖類、脂肪、蛋白質的酶 46關注食品安全 1、應當關注食品包裝上有關營養成分,是否有添加劑,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廠家和廠家地址等內容。 2、根據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推算有沒有過期。 3、購買蔬菜時,要看蔬菜的顏色是否新鮮,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購買魚肉時,看顏色是否有光澤,聞聞氣味,買肉時還要看是否蓋有檢疫部門的印章。 47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 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的 呼吸系統中的鼻、咽、喉、氣管、支氣管,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位置,喉是呼吸的通道,也是發聲的器官。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 47.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 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減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這種變化是怎樣發生的呢? 吸入的氣體,順著支氣管在肺葉里的各級分支,到達支氣管最細的分支末端形成的肺泡。肺泡外麵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當你吸氣時,許許多多肺泡都像小氣球似地鼓了起來,空氣中的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同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過這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然後隨著呼氣的過程排出體外。 48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血液是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的。 (1)血漿(形態):血液分層後,上層淡黃色的透明液體。 (功能):運載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等。 (2)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 A.紅細胞:(形態)血液分層後,紅細胞在下層,呈紅色。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 (特性)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與氧分離。 (功能):有運輸氧的功能。 B.白細胞:(形態):有細胞核,成圓球狀。功能:防禦和保護作用 特性:白細胞能穿過毛細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將病菌包圍,吞噬 C.血小板:形態:形狀不規則,無細胞核。 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49三種血管的結構和功能 血管種類 概念和功能 管壁 動脈 把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分去的血管 管壁厚,彈性大,管內血液流速快 靜脈 把血液從身體各部分輸送到心臟去的血管 管壁薄,彈性小,管內血液流慢 毛細血管 連通於最少的動脈與靜脈之間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細胞間物質交換的場所 管壁薄,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管內血液流速最慢 50心臟的結構和功能 心臟壁主要由心肌構成,心臟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個腔,只有同側的心房和心室相通(P69圖)主動脈連左心室,肺動脈連右心室,同側的心房和心室之間,以及心室和動脈之間都有瓣膜,這些瓣膜單向開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動,而不能倒流。 51人體的體循環和肺循環 體循環:血液由左心室流入主動脈、再流經全身的動脈、毛細血管,靜脈最後匯集到上、下腔靜脈,流回右心房的循環經過體循環,鮮紅的動脈血變成暗紅的靜脈血。 肺循環: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動脈,再流經肺部的毛細血管網,最後由肺靜脈流回左心房的循環,經過肺循環,暗紅的靜脈血又變成了鮮紅的動脈血。 52區別動脈血和靜脈血 動脈血:含氧豐富,顏色鮮紅。 靜脈血:含氧較少,顏色暗紅。 53輸血、血型和無償獻血 輸血是時候,應以輸入同型血為原則。 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輸給的血型 A A、O A、AB B B、O B、AB AB A、B、AB、O AB O O A、B、AB、O 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 發生生命危險 >800~1000毫升 出現頭暈、心跳、眼前發黑和出冷汗 >400毫升 喪失的血漿成分和血細胞短期內會恢復正常 從1998年起,我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提倡18~55周歲的健康公民自願獻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獻血200~300毫升不會影響身體。 54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 泌尿系統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組成。 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輸尿管、膀胱和尿管是排尿的通道,而膀胱還有暫時貯存尿液的作用。 55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 尿液的形成:腎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液的形成主要經過濾過和重吸收兩個連續過程。尿液的形成主要與腎單位有關系。腎單位中的腎小球和緊貼著它的腎小囊壁起濾過作用。當血液 流經腎小球和腎小囊壁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腎小球過濾到腎小囊中。腎小囊中的液體稱為原尿。人體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約150升。 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等被腎小管重新吸收,並且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無機鹽、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人體每天排出的尿液約為1.5升。 尿的排出:腎臟中形成的尿液經輸尿管流入膀胱暫時儲存,當膀胱內的尿液儲存到一定量人就會產生尿意,進行排尿,尿液經尿道排出體外。排尿不僅可以排出廢物,還對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維持組織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作用。 56.眼球的結構和視覺的形成: 眼球的結構: (圖)與視覺形成有關的主要結構是:角膜、虹膜、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 視覺的形成: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經角膜、瞳孔、晶狀體和玻璃體,並經過晶狀體等的折射,最終落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物像。視網膜上有對光線敏感的細胞,這些細胞將圖像信息通過視覺神經傳給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就形成了視覺。 57.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大腦 中樞神經系統 腦 小腦 腦干 神經系統的組成 脊髓 周圍神經系統 腦神經 脊神經 神經系統的功能 :受刺激後產生興奮,並傳導興奮。 58.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和反射弧的結構: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反射: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 如:膝跳反射、縮手反射等簡單反射,以及望梅止渴、談梅分泌唾液等復雜反射。 望梅止渴等與語言文字有關的反射是復雜反射也是人類所特有的。 反射弧的結構:感受器 → 傳入神經 → 神經中樞 → 傳出神經 → 效應器 59.人體內幾種激素的作用: (1)生長激素的作用: 侏儒症患者幼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身材矮小。 巨人症患者幼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過多所引起的身材過高。 (2)甲狀腺激素: 缺碘會引起地方性甲狀腺腫。 幼年缺碘會引起呆小症。 (3)胰島素(胰島分泌) 胰島素分泌不足會引起糖尿病。 59.技能訓練:[設計對照實驗] 見上年級下冊課本P109頁 60.人類活動對生物的影響: (1)亂砍濫伐,開墾草原,使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水土流失加重,還會引起沙塵暴。 (2)空氣污染會形成酸雨。 (3)水污染會破壞水域生態系統。 (4)外來物種入侵會嚴重危害本地生物。 (5)人類活動也會改善生態環境。
八年級
★ 上冊 ☆ 第五單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61. 水生動物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 魚所以能夠在水中生活,有兩個特點至關重要:一是靠鰭游泳獲取食物和防禦敵害,二是用鰓在水中呼吸。 62. 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 體表被毛;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體腔那有膈;用肺呼吸;心臟有完整分隔的四腔;體溫恆定;大腦發達;多為胎生、哺乳。 63. 變溫動物和恆溫的區別: 哺乳類和鳥類可以通過自身的調節而維持體溫的恆定,它們都是恆溫動物。其他動物的體溫隨周圍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屬於變溫動物。 64. 陸地動物適應陸地環境的形態結構特徵: (1)陸地氣候相對乾燥;與此相適應,陸地生活的動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比如爬行動物具有角質的鱗或甲,昆蟲具有外骨骼。 (2)陸地動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軀體和運動的器官。 (3)除蚯蚓等動物外,陸地生活的動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氣中呼吸的。位於身體內部的各種呼吸器官,比如氣管和肺。 (4)陸地生活的動物還普遍具有發達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能夠對多變的環境及時作出反應。 65. 骨胳肌的結構和特性: 結構:肌腱:骨骼肌兩端較細呈乳白色的部分 肌腹:中間較粗的部分 特性:肌肉無論受到哪種刺激(包括由神經傳來的興奮)都會發生收縮,停止刺激,肌肉舒張。 66.區分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1)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雞撫育小貓。 (2)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稱學習行為,如鸚鵡學舌,小狗算數,猴做花樣表演。 67.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在生態平衡中心重要作用 (2)促進生態系統物質循環 (3)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 68.細菌的形態結構和生殖方式 (1)細菌的形態:球狀、桿狀、螺旋狀 鞭毛 莢膜 細胞壁 有 細胞膜 (2)細菌的結構 細胞質 DNA區域 成形細胞核 沒有 葉綠體 (3)細菌的生殖方式:①細菌靠分裂進行生殖,由一個細菌分裂成兩個細菌。 ②在環境適宜的時候,不到半小時,細菌就能分裂一次。 ③有些細菌在生長發育後期,個體縮小細胞壁增厚,形成 芽孢。 ④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力。 ⑤芽孢小而輕可隨風飄散各處,落在適當環境中不能萌發成細菌。 69.細菌的營養方式:異養型: 多數細菌只能利用現成有機物生活,並將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無機物。 70.黴菌和蘑菇的營養方式:利用現成有機物,從中獲得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和能量。 71.細菌和真菌的區別: 細菌:個體微小,體內沒有成形細胞核 通過分裂的方式繁殖後代 細胞內沒有葉綠體 真菌:既有個體微小的種類,也有個體較大的種類,細胞內有真正的細胞核,能產生孢子,孢子能夠發育成新個體。 72.細菌和真菌在物質循環中的作用 ① 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細菌和真菌把動植物遺體分解成CO2,水,無機鹽 ② 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 ③ 與動植物共生:地衣(真菌和藻類共生) 根瘤(根瘤菌與植物共生) 72.技能訓練:[評價實驗方案] 見八年級上冊課本P69頁 第六單元 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 73、植物的主要類群: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動物的主要類群:原生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棘皮動物、節肢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74、根據生物之間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級的分類單位,它們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 75、生物多樣性的內涵包括三個層次: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我國是裸子植物最豐富的國家,被稱為「裸子植物的故鄉」。我國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 76、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
⑶ 生物化學求教完全不懂
21-25:C C D C D
DE B A A A
A D C B A
D A D A A
41: D
准確度應該還可以,希望有幫助。
⑷ 現在高二,我生物聽不懂,分也提不上去,不知道生物該怎麼學,怎麼辦
①上新課前要預習,自已先認真看課本自學一遍,把看不懂的做個記號,上課看老師怎麼講的。②課本上的基礎知識點,基本概念,原理等都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牢。③通過練習鞏固已學內容。④定期復習防止遺忘。
⑸ 高中生物聽不懂 怎麼辦 有什麼方法 可以學會 並且 能通過會考
生物學習方法
基本方針
1.生物是正確了解身體,學習人和環境(植物,動物,自然界)之間關系的科目。
2.不要盲目記憶,跟生活中的經驗聯系起來理解。
運用方案
1.仔細了解課本內容,理解和記憶基本概念。
1)根據每單元的學習目標,聯系各個概念進行學習。
2)不要只記憶核心事項,要一步一步進行深入的學習。
3)要正確把握課本上的圖像、表格、相片所表示的意思。
2.把所學的內容跟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理解。
3.把日常用語和科學用語互做比較,確實理解整理後再記憶。
4.把內容用圖或表格表述後,再進行整理和理解。
5.實驗整理以後跟概念聯系起來理解。
(把握實驗目的,把結果跟自己的想法做比較,找出差距,並分析差距產生的原因)
正確了解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方法,直接觀察了解各生物的特徵。
養成寫實驗觀察日記的習慣。
6.以學習資料的解釋部分和習題集的整理部分為中心進行記憶。
7.根據內容用不同方法記憶。
1)把所學的內容聯系起來整理進行記憶。
把想起來的主題不管順序先隨便記下來。
把中心主題寫在中間位置。
按照知識間的相互關系用線或圖連接起來完成地圖。
2)利用對自己有特別意義或特殊意思的詞進行記憶。
3)同時使用眼睛、手和嘴、耳朵記憶。
8.不懂的題必須解決。
先給自己提問,把握自己具體不懂哪部分後再請教其他人。
9.通過解題確認所學內容。
1)整理做錯的題,下次考試前重點復習。
2)不太明白的題查課本和學習資料弄清楚。
3)以基本題---中等難度題----難題的順序做題,理解內容。
其他
1.時間比較寬松的時候,如假期可先從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開始重點學習。(相聯系的部分也能培養興趣)
2.平時利用網路全書查找不懂的事項。
也談生物學習方法
眾所周知,生命科學是二十一世紀發展最快的科學,而且生命科學將成為將來決定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最為重要的科學制高點。學好生命科學,對於同學們在將來為祖國做出更大的貢獻和更好地實現個人價值有著重要的意義。那麼,在中學階段,我們如何才能學好生物學呢?
下面向同學們介紹一下生物學的學習方法。
一、掌握基本知識要點,「先記憶,後理解」
同學習其它理科一樣,生物學的知識也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但是,高中階段的生物學還有著與其它理科不一樣的特點。對於大家學習了許多年的數學、物理、化學來說,這些學科的一些基本思維要素同學們已經一清二楚,比如:數學中的未知數 X 和加減乘除運算,化學中的原子、電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而對於生物學來說,同學們要思考的對象既思維元素卻是陌生的細胞、組織各種有機物和無機物以及他們之間奇特的邏輯關系。因此同學們只有在記住了這些名詞、術語之後才有可能生物學的邏輯規律,既所謂「先記憶,後理解」。
二、弄清知識內在聯系,「瞻前顧後。」
在記住了基本的名詞、術語和概念之後,同學們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生物學規律上來了。這時大家要著重理解生物體各種結構、群體之間的聯系(因為生物個體或群體都是內部相互聯系,相互統一的整體),也就是注意知識體系中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的線索。如:關於DNA,我們會分別在「緒論」、「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這三個地方學到,但教材中在三個地方的論述各有側重,同學們要前後聯系起來思考,既所謂「瞻前顧後」。在比如:在學習細胞的結構時,我們會學習許多細胞器,那麼這些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有何異同呢?這需要大家做一下比較才能知道,既所謂「左顧右盼」。
三、深刻理解重點知識,讀書做到「六個W 」
對於一些重點和難點知識,大家要深刻理解。如何才能深刻理解呢?大家讀書時要時時思考「六個W 」,這六個W分別是: Who(誰或什麼結構)、What(發生了什麼變化或有什麼)、How(怎樣發生的)、When(什麼時間或什麼順序)、Where(在什麼場所或結構中發生的)、Why(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大家在思考中經常將這六個W連起來思考肯定會有不小的收獲。
⑹ 高中生物聽不懂怎麼辦。。
高中生物和初中生物不同,裡面更多地融合了理科的思維(如:遺傳圖解,雜交等),所以我覺得上課的時候,最主要的不是抄筆記,而且認真聽清老師講解的思路。所以,我高中的時候,會挑一本好的生物輔助書,邊看輔助書邊聽課(因為一般輔助書的內容會顯淺、明了),如果沒有老師的內容再記下來。
這樣,基本上課堂你就可以解決一大部分問題。課後可以不怎麼復習。不過,我是對生物很有興趣的,所以我覺得還是培養一下興趣比較好,這樣學習起來沒那麼悶和比較輕松。
希望能幫到你吧。
⑺ 請問各位下學期怎麼學啊·~·生理生化 聽說真的很難 到底是什麼地方要注意呢 聽課是該聽什麼謝謝啦~
上課認真聽,仔細看老師課件,這是必須要做到的。還有生理學注重看血液和心臟這一塊,生化抓住兩大塊,基因和蛋白質,基因方面主要掌握核酸的結構以及DNA是如何連接的,RNA轉錄及翻譯,基因是如何表達的。蛋白質的4級結構,蛋白質是如何合成的,如何修飾。還有一些基本的分子生物實驗技術,像PCR,電泳等等也要很好的掌握,本科方面這些都是重點!
⑻ 考研生物化學聽不懂怎麼辦
醫學生必須要學好生物化學,畢竟考研,推免,執業醫師考試都用的到。
生化很難,都是微觀世界,說的一些概念,咱么都沒見過。很難入門。
所以先入門,再想著提高。
1.第一多背口訣,先入門。
口訣確實是,短期入門的方法,別覺的背口訣是花拳綉腿,太LOW。只有入門了,有點基礎了,更好的學習方法才能發揮作用。
比如三羧酸循環:
⑼ 學習生物化學的困惑
有什麼困惑啊,說出來我或許能幫你解決。
做題翻書,再整合知識點用網狀圖構建起來屬於自己的知識網路
1,備好錯題本和難題本,考試或者做題遇到易錯或者較難理解的知識點整合到本本上,有空的時候翻一下並且把已經掌握熟透的內容劃去。
2,把每一次考試自己做錯的題反復看,並弄懂考的是哪個知識點,如果不懂就問老師,和老師培養良好的關系也是一門對自己學習上升很大的學問。
3,如果已經上完生物必修三和化學選修五的你可以開始嘗試每周一套高考題,以你所在的省為主。
4,選擇自己喜歡的練習題冊,弄懂裡面的內容並吃透。在老師給的課後作業也就是學校訂購的習題冊中選擇較有提升空間的題作答,節省不必要的時間!
⑽ 醫學生如何讀好生物化學向前輩請教……謝謝
如何學好生化課
如何學好生化課
第一章 緒論(1-2節)
一. 如何學好生化課
1.生物化學的特點
<1>.內容分布:生物化學這門課,從教材上看,通常都分為上下兩集,上集談的是生物分子的結構、性質、功能,很少涉及它們的變化,這些生物分子包括糖、脂、蛋白質、核酸、酶、激素、維生素以及抗生素等,叫做靜態生化,以DNA結構為例。而下集則講的是這些生物分子的來龍去脈,即合成與分解,叫動態生化,以DNA的復制為例。
<2>.特點:概念性描述性的內容居多,很少有推導性或計算性的內容,因此,它不同於理科而更近似於文科,記憶的東西多,女生常常比男生學得好,巧妙記憶成為學好生化的一個重要方法,學完生化課後,你們應該有一種意外的驚喜,阿,我的腦子咋變得這樣好使呢?這與記身份證號碼和圓周率是異曲同工的,舉例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山巔一寺一壺酒,爾樂苦煞吾,把酒吃,酒殺爾,殺不死,樂而樂,撕殺,殺爸殺爾妻),320106630817209(三兒拎衣拎肉,又拎酒,給我過生日)。
2.師生合作
<1>.老師備課:由於生物化學是我院最重要的課程(課時多以及研考跑不掉),所以我得竭盡全力准備,既要完成大綱規定的內容又不能照本宣科,注意理論和實踐、經典與前沿的融合,使生化課變得興趣盎然而不是枯燥無味,要做到這些,備課是相當辛苦的,且聽我來表一表,我在四川大學上了320節生化課(200節理論,120節實驗),上課筆記成了現在的講課筆記的一部分,後來臨時抱佛腳,又到南大進修了200學時的生化理論課(生化專業用)以及120學時的理論課(非生化專業用),講課教師叫楊榮武,是個教書天才(合作文章(在我幾十篇文章中,這是最得意的一篇)、同學的師弟、上海生化所),聽課筆記真是一摞一摞,從中精煉出我們現在的6-70學時理論課(難吶),還要增補一些名人趣聞、科學前沿之類的味精,總的算來,我給你們講一節課,自己要聽7節課,再准備三小時,代價不菲,所以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你們一定要學好這門課,學不好很對不起人,在你最對不起的人裡面,我應該列在前三名。
<2>.學生學習:看小說似的預習幾遍,尤其上課要用心聽講(省時省力),當場或課後整理筆記(重要性),擇重記憶(注意方法),幾個小竅門:早上多吃糖(原因,腦血糖),站立聽課(腎上腺,恐怖電影,我講課)。
二.生化課的重要性
1.國際形勢
<1>.美國的著名大學(哈佛、麻省、斯坦佛、普林斯頓等)文理皆必修生化。
<2>.人體基因工程計劃:上個世紀的三個計劃:曼哈頓、阿波羅、人體基因工程:人類23對染色體(23對DNA分子)測序,幾十萬個基因,大腸桿菌8000個基因,基因改造(治病),WATSON和CRICK開玩笑,女兒賽過愛因斯坦和瑪麗蓮夢露,兒子聰明高飛低潛力大無窮的超人。
<3>.諾貝爾獎金(90多萬美元,最高榮譽)的分布:化學,醫學生理學領域不說獨占鰲頭也是多搶多佔,如蛋白質的螺旋和折迭(化學)、G蛋白、第二信使學說的三代科學家三次獲獎,光合作用機制,更不要說核酸領域了(復制、轉錄、逆轉錄、RNA復制等中心法則中的內容)
2.國內形勢
有悲有喜,悲者,生物學越來越不受中學重視(高考的變遷30-50-70-0),在1994年廣州中山大學召開的《生物科學前沿研討會》上,北大教授、中科院院士瞿中和(電鏡DNA照片)說得非常尖銳:取消生物考試,瞧不起人類本身,搞不好農業、計劃生育、環保,是將我國教育事業引向歧途。在我國,生物化學還是一門非常專業的學科未能得到普及,,雖然,生化專業一直都是個重點大學的熱門,但那是為了好出國(我的同學),另外,我國的生化工業遠遠落後於日本和歐美列強,給畢業生就業帶來了困難。喜者是許多有識之士已經看到了生化的光輝前景,紛紛搶灘這塊寶地,生化工業也在艱難的條件下起步並有蓬勃發展之勢,以我們身邊的人物為例,歐陽老師和我們的專業發展。
三.生物化學的任務及其發展
1.生物化學的定義和歷史
酒釀的製造
2.生物化學的任務:總結7條
<1>.生物大分子及其復合物的結構與功能
<2>蛋白質是怎樣工作的
<3>.遺傳信息是怎樣表達和傳遞的
<4>.生物大分子如何被合成
<5>.細胞內成千上萬個生化反應如何協調
<6>.細胞生長與分化的機制
<7>.生命的起源
3.生物化學的現狀及其發展
<1>.現狀
<2>.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