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看待「養兒防老」的觀念
」養兒防老「是我國長久以來形成的一種觀念,這種觀念現在早已深入人心,其實父母養育兒女,兒女在父母老時回報自己的父母。這在本身沒有什麼不對,但是「養兒防老」這種觀念我不是特別認同。
社會的養老保障制度是保證老人老有所依的關鍵之一。所以在子女對自己孝順的時候,政府還要加強養老保障制度,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養老的問題。
總結: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可以對你有一些幫助。
2. 如何看待「養兒防老」
兒子本來不孝,他會找各種理由拒絕贍養老人。這都是有悖公德和法律的,老人可以付諸法律。但其寧願拾荒乞討,也不願與子對薄公堂,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3. 怎樣看待「養兒防老」的問題
養兒防老自古以來都是這么認為的,可隨著社會的進步,社會的發展,現在養老不僅僅局限於兒子了,還有女兒。
養兒防老現在已經越來越不實用了。在農村有很多兒子不孝順老人的,特別是兒子多的,老人手裡再有幾個錢,就更不安寧了。錢分配的不均勻,會有很多問題,本來覺得生的兒子多,以後養老問題肯定不用愁,沒想到會落個這樣的下場,甚至還會被兒子記恨,到頭來沒人養老。
4. 在中國文化中,有些父母認為他們養育孩子是為了讓孩子長大後照顧他們
很正確的想法.但是應該不要期望太高.現如今的小孩壓力真的好大.從小要早早上學還要接觸各種補課班藝術班.孩子沒有童年沒有真正快樂的玩.未必是好事.所以指望孩子長大是來照顧自己的那就太自私了.有條件的兒女不用說都會盡全力給爹媽最好的.條件不夠的父母也得理解.
5. 養兒防老
按照邏輯,父母生小孩,教育小孩,但並不能完全控制小孩將來要不要養老。這樣看似乎不存在自私的嫌疑。而兒女要不要感謝給予的生命,這是另一個問題,後面再討論。
首先,可以認定,養兒防老只是很片面的看問題的角度。人有6層最基本的需要,依次為:吃飽,穿暖,求偶,繁衍,社會尊重,精神滿足。由此可見求偶繁衍後代,是任何人都有的與生俱來的人性需要。父母這樣做完全是出於人的天性,追求一個完整的人生,談不上自私這個概念。
下面嘗試從功利主義的角度討論這個問題。如果說養育兒女是一種養老投資的話,那這個投資的風險就有點大了。如果為了養老的需要,可以去投資養老基金、退休保險等社會保障體系。將來也可以參加老人院、全人工護理等全方位的養老機構。你能保證你的兒女就會做得比養老機構好嗎?如果不能,這個養育兒女的投資就是失敗的。而這個結論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前提,是兒女是否願意去養老?如果連養老的意願都沒有,更談不上做得好壞了。那麼,現在你還會覺得養兒防老是一個周全合理的意識形態嗎?
下面討論兒女是否要感謝給予的生命。首先,每個人都是被生出來的,是一個被動的過程。但是,求生卻是人的一個主動的本性。你從降生開始,為了求生,就不斷在消耗這個世界的資源:例如食物、水、棲息地、日用品等等。如果說要感恩,從宏觀的角度看,每個人都必須對整個世界感恩,不僅僅是你的父母,還包括每一個你接觸過的人,不論好人壞人。
如果從微觀(自身)的角度看,你可以沒有感恩的必要,但是,你需要珍惜,珍惜每一份你獲得的資源,不論是否別人給予你的還是你自己掙來的,這份資源讓你維持了你的生命,滿足了你本能的慾望。那麼,你在接受別人幫助的同時,你會有感恩的心態嗎?
最後,人類是一個群居的團體,沒有一個人可以單獨存活在世界裡。電影裡面的獨行俠,都必須學習別人的知識或依賴別人的產物,才擁有獨立生存的能力,而且這些能力都只是短期行為。人類繁衍,也是為了群體生存下去的需要,父母養育兒女,是為了文明的延續、基因的延續、生存的延續。。。養老,只不過是這其中一個小小的產物而已。
6. 從經濟方面您如何看待「養兒防老」的觀念
1、把兒子養大成人,並讓他接受更好的教育,都屬於投資階段;
2、兒子通過受教育獲得更高的能力,這就是投資成功的第一步;
3、在兒子成長過程中讓他學會了愛父母與家庭,那等到自己年老時能得到其贍養,這才是投資真正成功了。
但是投資總是存在風險的,所以從經濟層面講這種觀念不可要完全依賴。
7. 1、從社會學的范疇,你如何看待中國的"養兒防老」這種觀念對目 前我國養老院
產生這種觀念的直接原因是老人贍養問題得不到社會的解決,然而在現代社會老年人在60歲退休,我國老年人平均死亡年齡已經達到了80歲以上,退休後有著國家每月發放的養老金,即使不再去工作依然能養活。
從2015到2035年,中國已經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將從2.12億增加到4.18億,佔比提升到29%。這也說明社會老年人口越來越多,但是贍養父母的問題不再只是孩子要考慮的事情,國家也會以民生為大局幫著養老。
(7)從文化學范疇如何看待養兒防老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有的老人沒有經濟來源,沒有生活保障。需要兒女來依靠。兒女只有在經濟條件和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幫助到老人。所以有條件的兒女才能夠防老。
有的老人在孩子幼小或者是未成年的時候,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導致兒女心理生理,沒有在健康的狀態下成長,這樣的兒女很難防老。
有的兒女小的時候,因為溺愛,導致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沒有責任感,因此當父母老去的時候,兒女是不能夠用來防老。
8. 如何看待養兒防老
養兒為防老,每個人腦海中都有這么一個印象,特別是在農村,好像這個意識更深刻一些,可是在現實的社會當中,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我們總能在現實和電視當中看到很多不贍養老人的事情,所以說養兒真的能防老嗎?
養兒防老其實是一個老思想,有很多客觀因素,當然不論兒女的生活好與不好,贍養老人是應盡的義務和責任。這也需要看待老人的教育,教育好一個兒女也可以養老,教育不好,一堆兒女也不會養老。
在我身邊經常會遇到家裡有幾個孩子,但是老人的生活還是很難,或者說沒人管,鄰居兩個老人都80多了,為了不給兒女找麻煩自己生活,當一個老人去世後,兒女不是想著怎麼好好來贍養老人的生活,而是想著家產怎麼分合理,怎麼分的能多一些,所以說兒女多不一定就會贍養老人。
現今社會一般家裡組成都是4-2-1的組合,不是所有兒女都會因為父母沒有退休金而贍養老人,而承擔贍養老人的責任。
最終來說養老還是需要錢,兒女有多少錢也不如自己有,很多家庭都是在誰養父母,誰拿錢的問題上出現矛盾。
現在一般家庭都是一個孩子,贍養老人的重任就落在了這個孩子身上,但是孩子需要生活,需要工作,也需要養孩子,都需要錢。當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大家生活都會過的很好。
當父母有足夠錢的時候,可以自己養老,把這些錢花在自己身上,請個保姆和護工,就怕子女不捨得錢花在父母身上。
所以養老問題,無論是靠國家,還是靠子女,最後都要靠自己的積蓄,或者需要兒女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