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化學燒傷是哪些物質引起的 燒傷後要如何處理
化學燒傷大多數是由於設備故障、違章操作或個人防護不當等原因所造成的。
1、設備故障
設備泄漏,管道阻塞,橡皮管接頭脫落、破裂,玻璃儀器破碎或閥門失靈等常易造成物料濺出。
2、違章操作
反應失控超溫,壓力過高,搬運時容器蓋未蓋緊或相互碰撞,工作時粗心大意開錯閥門,未穿戴防護用品等。
3、檢修事故
檢修時管道內殘留料液濺出,配料、放料、清洗容器時料液濺出、爆炸等。
化學燒傷後的處理措施
1、高溫礦渣燒傷處理援救方案
(1)立即將傷員救出燒傷現場。
(2)迅速熄滅被燒著的衣服鞋帽,並脫掉燒壞的衣物。
(3)立即用大量自來水沖洗創面3-5分鍾,入口內和鼻腔內進入火灰,要立即漱口和清理,如眼內有礦灰要用植物油或石蠟油棉簽蘸去顆粒。
(4)視傷情需送醫院治療的,要立即由專人護送,用干凈的布覆蓋創面,以防途中發生意外。
2、強酸類
強酸類如鹽酸、硫酸、硝酸、王水(鹽酸和硝酸)。石炭酸等,傷及皮膚時,因其濃度、液量、面積等因素不同而造成輕重不同的傷害。酸與皮膚接觸,立即引起組織蛋白的凝固使組織脫水,形成厚痂。厚痂的形成可以防止酸液繼續向深層組織浸透,減少損害,對傷員健康極為有利。如現場處理及時,一般不會造成深度燒傷。更重要的是注意眼睛,鹽酸、石炭酸的燒傷,創面呈白色或灰黃色;硫酸的創面呈棕褐色;碳酸的創面呈黃色。
如系通過衣服浸透燒傷,應即刻脫去,並迅速用大量清水反復地沖洗傷面。充分沖洗後也可用中和劑--弱鹼性液體如小蘇打水(碳酸氫鈉)、肥皂水沖洗。石炭酸燒傷用酒精中和。硝酸燒傷用攸瑣溶液中和,效果更好。但若無中和劑也不必強求,因為充分的清水沖洗是最根本的措施。
3、強鹼類
強鹼類如苛性鹼(氫氧化鉀、氫氧化鈉)、石灰等。強鹼對組織的破壞力比強酸為重,因其滲透性較強,深入組織使細胞脫水,溶解組織蛋白,形成強鹼蛋白化合物而使傷面加深。如果鹼性溶液浸透衣服造成的燒傷,應立即脫去受污染衣服,並用大量清水徹底沖洗傷處。
充分清洗後,可用稀鹽酸、稀醋酸(或食醋)中和劑。再用碳酸氫納溶液或鹼性肥皂水中和。根據情況,請醫生採用其他措施處理。
4、磷
磷燒傷,在工農業生產中常能見到,在戰時磷彈爆炸也常造成燒傷。磷及磷的化合物在空氣中極易燃燒,氧化成五氧化二磷。傷面在白天能冒煙。夜晚可有磷光。這是磷在皮膚上繼續燃燒之故。因此傷面多較深,而且磷是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被身體吸收後,能引起全身性中毒。
急救處理的原則是滅火除磷、然後用有關液體包紮。如磷仍在皮膚上燃燒,應迅速滅火,用大量清水沖洗。沖洗後,再仔細察看局部有無殘留磷質,也可在暗處觀察,如有發光處,用小鑷子夾剔除去,然後用浸透l%的硫酸銅紗布敷蓋局部,以使殘留磷生成黑色的二磷化三銅,然後再沖去。也可以用3%雙氧水或5%碳酸氫納溶液沖洗,使磷氧化為磷酐。如無上述葯液,可用大量清水沖洗局部。
一般燒傷多用油紗布局部包紮,但在磷傷時應禁用。因磷易溶於油類,促使機體吸收而造成全身中毒,而改用2.5%碳酸氫鈉溶液陋敷兩小時後,再用干紗布包紮。對於全身中毒者,主要是採取保護肝臟的療法,如靜脈注射50%高滲葡萄糖液,或靜脈點滴5一10%的葡萄糖液,加入大量的維生素C。服用其他保肝葯物如肝泰樂。腎臟損傷出現蛋白尿、血尿者,可應用鹼性葯物如碳酸氫鈉注射,卧床休息。
⑵ 如何處理化學燒傷
建築施工現場常見的化學燒傷為各種酸(如硫酸、鹽酸、硝酸等)、鹼(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生石膏等)燒傷,症狀各不相同。如果化學物質不慎進入眼內,切忌用水或手帕揉擦,以免增加創傷。現場強酸、強鹼、生石灰等燒傷常採取以下急救方法。
強酸燒傷急救
(1)立即用大量溫水或大量清水反復沖洗皮膚上的強酸,沖洗得越早、越干凈、越徹底越好,一點兒殘留也會使燒傷越來越嚴重。
(2)採用恰當的中和治療,如:酸燒傷可用2%蘇打水或3%食鹽水或肥皂水沖洗中和。
(3)切忌未經沖洗,急急忙忙地將病人送往醫院。
(4)用水沖洗干凈後,用清潔紗布輕輕覆蓋創面,送往醫院處理。
強鹼燒傷急救
(1)立即用大量清水反復沖洗,至少沖洗20分鍾;鹼性化學燒傷也可用食醋來清洗,可用3%的硼酸水或2%醋酸溶液沖洗患處。以中和皮膚的鹼液。
(2)用水沖洗干凈後,用清潔紗布輕輕覆蓋創面,送往醫院救治。
生石灰燒傷急救
(1)應先用手絹、毛巾揩凈皮膚上的生石灰顆粒,再用大量清水沖洗。
(2)切忌先用水洗,因為生石灰遇水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熱量灼傷皮膚。
(3)沖洗徹底後快速送醫院救治。
⑶ 被化學試劑灼傷首先應該怎麼做,為什麼
被化學試劑灼傷首先應該用大量的流動清水進行沖洗,這樣做的目的是用水充分稀釋化學物質,阻止化學物質繼續損傷皮膚和經皮膚吸收。
化學試劑灼傷的方式多種多樣,其中皮膚灼傷最為常見,皮膚組織接觸強氧化劑或還原劑可導致組織蛋白變性、凝固,局部形成灼傷焦痂,一旦發生化學灼傷,第一件事情需要充分稀釋化學物質,阻止其產生進一步的危害,常用的有效方法為大量的流動清水進行沖洗。
(3)胺化學燒傷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引起化學灼傷的常見物質有:
1、酸類:包括無機酸(硫酸、鉻酸、硝酸等)和有機酸(醋酸、草酸等);
2、鹼類:包括無機鹼(氫氧化鈉、氫氧化銨等)和有機鹼(乙醇胺、甲基胺等);
3、某些元素單質及其鹽類,例如:磷及磷鹽、銻及銻鹽、砷及砷鹽等;
4、有機物,直鏈有機化合物,如乙炔、乙醛、丙酮等;環狀有機化合物,如氨基酚,高分子化合物等。
⑷ 化學燒傷的急救措施
化學物品燒傷比單純的熱力燒傷為復雜,由於化學物品本身的特性,造成對組織的損
傷不同,所以在急救處理上有其特點。
下面就常見的幾種化學燒傷分述如下:
一、強酸類
強酸類如鹽酸、硫酸、硝酸、王水(鹽酸和硝酸).石炭酸等,傷及皮膚時,因其
濃度、液量、面積等因素不同而造成輕重不同的傷害。酸與皮膚接觸,立即引起組織
蛋白的凝固使組織脫水,形成厚痂。厚痂的形成可以防止酸液繼續向深層組織浸透,
減少損害.對傷員健康極為有利.
鹽酸、石炭酸的燒傷,創面呈白色或灰黃色;硫酸的創面呈棕褐色;碳酸的創面呈
黃色。
如系通過衣服浸透燒傷,應即刻脫去,並迅速用大量清水反復地沖洗傷面.充分
沖洗後也可用中和劑——弱鹼性液體如小蘇打水(碳酸氫鈉),肥皂水沖洗。石炭酸燒
傷用酒精中和。硝酸燒傷用攸瑣溶液中和,效果更好.但若無中和劑也不必強求,因
為充分的清水沖洗是最根本的措施。
二、強鹼類
強鹼類如苛性鹼(氫氧化鉀、氫氧化鈉)、石灰等。
強鹼對組織的破壞力比強酸為重,因其滲透性較強,深入組織使細胞脫水,溶解
組織蛋白,形成強鹼蛋白化合物而使傷面加深.
如果鹼性溶液浸透衣服造成的燒傷,應立即脫去受污染衣服,並用大量清水徹底
沖洗傷處.
充分清洗後,可用稀鹽酸、稀醋酸(或食醋)中和劑.再用碳酸氫納溶液或鹼性肥
皂水中和.根據情況,請醫生採用其他措施處理。
三、磷
磷燒傷,在工農業生產中常能見到,在戰時磷彈爆炸也常造成燒傷。磷及磷的化
合物在空氣中極易燃燒,氧化成五氧化二磷。傷面在白天能冒煙。夜晚可有磷光.這
是磷在皮膚上繼續燃燒之故。因此傷面多較深,而且磷是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被身
體吸收後,能引起全身性中毒.
磷對肝臟具有很強的毒性,引起肝細胞的壞死,肝脂肪性變;對血管損傷,可引
起廣泛的出血:對腎臟、心肌及神經都有毒性.
磷中毒病人一般情況衰竭,頭暈頭痛,全身乏力,肝區疼痛、腫大、出現黃疸,
肝功能不正常。尿少,尿檢查出現紅細腦、蛋白,也可以看到血尿,嚴重者尿閉。皮
下毛細血管出血,可見到紫癜(紅色的小出血點,壓之不褪色).肝臟受損嚴重者,可
發生中毒性肝炎,急性黃色肝萎縮而致死。
急救處理的原則是滅火除磷、然後用有關液體包紮。如磷仍在皮膚上燃燒,應迅
速滅火,用大量清水沖洗.沖洗後,再仔細察看局部有無殘留磷質,也可在暗處觀察
,如有發光處,用小鑷子夾剔除去,然後用浸透l%的硫酸銅紗布敷蓋局部,以使殘留
磷生成黑色的二磷化三銅,然後再沖去。也可以用3%雙氧水或5%碳酸氫納溶液沖洗,
使磷氧化為磷酐。如無上述葯液,可用大量清水沖洗局部。
一般燒傷多用油紗布局部包紮,但在磷傷時應禁用.因磷易溶於油類,促使機體
吸收而造成全身中毒,而改用2、5%碳酸氫鈉溶液陋敷兩小時後,再用干紗布包紮.
對於全身申毒者,主要是採取保護肝臟的療法,如靜脈注射50%高滲葡萄糖液,
或靜脈點滴5一10%的葡萄糖液,加入大量的維生素C。服用其他保肝葯物如肝泰樂。
腎臟損傷出現蛋白尿、血尿者,可應用鹼性葯物如碳酸氫鈉注射,卧床休息。對出血
者,應用維生素K。對出現休克或其他嚴重情況,進行對症處理。
⑸ 化學灼傷的預防及緊急救治措施有哪些
化學灼傷的類型
人們通常把化學物質作用於機體,引起局部組織受損,並進一步導致全身性病理生理改變的過程稱為化學灼傷。化學灼傷與由火焰、熱流、灼熱金屬等「過熱」直接引起的熱力灼傷不同,它不單純是指體表的皮膚灼傷,而且包括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罕見的泌尿生殖系統的灼傷。
在生產勞動和科學試驗中,大多數化學灼傷都是接觸對組織有破壞作用的腐蝕性物質引起的。搬運和傾倒裝有化學物質的敞口容器,劇烈化學反應時濺出和溢出化學物質,或從容器里漏出與噴出化學物質是引起化學灼傷的常見的原因。因此,往往導致爆炸性損傷、噴射性損傷、流注性損傷和跌落性損傷。
隨著石油化學工業的迅速發展,新工藝、新產品的不斷涌現,化學灼傷的類型隨之多樣化和復雜化。人們所遇到的化學灼傷除酸、鹼之外,還包括元素單體、化學毒性氣體、刺激性化合物等等,涉及的化學物質種類繁多,經常引起化學灼傷的工業用化學物質就有硫酸、鹽酸、硝酸、甲酸、乙酸、氫氟酸、氨、氨水、氫氧化鉀、氫氧化鈉和磷。而且灼傷部位、面積、深度、病程、預後比起熱力灼傷更為復雜。
及時有效的處理可以縮短致傷物質與機體組織的接觸時間,對致傷物質的接觸有很大的限製作用。因此,爭取時間及時正確地處理是化學灼傷急救的關鍵。
化學灼傷急救的要點
化學灼傷急救的要點:一要弄清化學性致傷物質的類別、濃度、作用方式、損傷范圍和程度;二要將傷者撤離現場,運送到空氣新鮮處,迅速脫去污染衣服,視情況採取保暖措施;三要對症採取創面處理、吸氧、鎮靜、止痛、解毒、抗休克等一系列治療措施。其中創面處理應達到如下要求:清除化學致傷物質,防止由創面吸收引起中毒,防止化學物質繼續作用於創面而使灼傷范圍擴大、加重灼傷深度或引起感染。
(1)對於皮膚灼傷,除了個別化學致傷物質(如生石灰、電石等)外,一般主張用大量的清水沖洗創面,再以中和劑中和。由於致傷性化學物質與中和劑發生反應會產生大量的熱,加重原發性損傷,因此持續用清水清洗比單純用中和劑為好。沖洗時間一般在10~15分鍾左右(也有人主張15~30分鍾左右)。沖洗完畢後,局部再用中和劑,用中和劑的時間不宜過長,用後必須用水洗凈。然後用消毒敷料覆蓋創面,送醫院作進一步治療。
(2)當致傷物質是非水溶性物質時,可用植物油(如豆油、菜油等)或輕質汽油等對皮膚損害性小的溶劑進行清洗,用汽油時必須注意用量,防止吸收中毒。
(3)對於眼灼傷,要火速急救,防止貽誤時機而導致失明。要用大量的水沖洗15~20分鍾,水壓要低,沖洗時要將眼瞼翻轉。還有一種方法是,將臉浸入水中10分鍾左右,用力眨眼,抬頭呼吸的間隔時間要短。在沒有專門監護的情況下,不要用葯物中和,否則可能加重眼的損傷。因為化學性眼損傷的嚴重程度要在灼傷後數天才能完全反映出來,因此應將傷者及時送往眼科治療。
(4)對於消化道灼傷,可服黏膜保護劑,如蛋清、牛奶、稠米湯、麵糊等,以保護食道和胃黏膜。應盡量避免嘔吐而加重損傷。如傷者神志清醒並能吞咽,應讓其大量飲水。
(5)酸灼傷: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再用5%的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洗滌中和,然後再用清水沖洗。也有人主張用5%的三乙醇胺溶液沖洗。
(6)鹼灼傷: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2%醋酸溶液洗滌中和,然後再用水沖洗;也可用2%硼酸水濕敷。
(7)溴灼傷:用水沖洗後,用硼酸水濕敷,或用高錳酸鉀水溶液沖洗,再以硫化鉀溶液洗滌。
(8)氫氟酸灼傷: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再用5%碳酸氫鈉溶液洗滌或濕敷,然後塗上甘油或調上如意黃金散。
(9)苯酚(石炭酸)灼傷:用大量的水沖洗,再以70%酒精洗滌,然後用硫酸鈉溶液濕敷。
(10)氧化鈣(生石灰)灼傷:先用植物油清除皮膚上沾染的石灰微粒,再用2%醋酸溶液洗滌。
(11)瀝青灼傷:以棉花蘸汽油或二甲苯清除粘在皮膚上的瀝青,然後塗上羊毛脂。
化學灼傷的預防措施
(1)在具有酸、鹼等腐蝕性物質或有化學灼傷危險的場所應裝設沖洗設備,如淋浴、沖眼噴頭,並配備好必要的中和劑。
(2)要加強有化學灼傷危險作業人員的安全衛生教育,講清危害性,增強遵章守紀的自覺性,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提高操作人員的操作技能及自我保護能力。
(3)配備具有防化性能的勞動防護用品,如眼鏡、面具、手套、袖套、鞋套、腿套、工作服等,並能正確使用。
(4)對有化學灼傷危險的物質盛裝容器上必須有醒目的標簽。
(5)對有化學灼傷危險的作業場所要設醒目的安全標志牌,提醒作業人員注意。
(6)如有可能,腐蝕物質的處理都應實行機械化或自動化。
⑹ 被化學品灼傷後首先採取的正確方法是
被化學品灼傷後,採取的正確方法急救處理原則:硫酸燒傷後應立即用紙或布輕沾去殘留酸,切忌擦破皮膚,然後用大量水沖洗,鹽酸硝酸可立即用水沖洗,沖洗後,可用5%碳酸氫鈉溶液或氧化鎂、肥皂水等中和留在皮膚上的氫離子,中和後,仍繼續沖洗。創面採用暴露療法,如確定為Ⅲ度,遲早切痂植皮。吸入性損傷按其常規處理.吞食強酸後,可口服牛奶、蛋清、氫氧化鋁凝膠、豆漿、鎂乳等,禁忌洗胃或用催吐劑,切忌使用耐火酸氫鈉,以免產所,造成胃腸穿孔。可口服強的松,以減少纖性葯物。
②氫氟酸燒傷:氫氟酸是氟化氫的水溶液,無色透明,具有強烈腐蝕性,並具有溶解脂肪和脫鈣的作用。氫氟酸燒傷後,創面起初可能只有紅斑或皮革樣焦痂,隨後即發生壞死,向四周及深部組織侵蝕,可傷及骨骼使之壞死,形成難以癒合的潰瘍,傷員疼痛較重.10%氫氟酸有較大的致傷作用,而40%則對皮膚浸潤較慢。
氫氟酸燒傷處理:氫氟酸燒傷後,關鍵在於早期處理,應立即用大量流動水沖洗,至少半小時,也有主張沖洗1~3小時,沖洗後創面可塗氧化鎂甘油(1:2)軟膏,或用飽和氯化鈣或25%硫酸鎂溶液浸泡,使表面殘余的氫氟酸沉澱為氟化鈣或氟化鎂,忌用氨水,以免形成有腐蝕性的二氟化銨(氟化氫銨)。如疼痛較劇,可用5%~10%葡萄糖酸鈣(0.5ml/cm2)加入1%普魯卡因內行皮下及創周浸潤,以減輕進行性損害,北京積水潭醫院配製了一種霜劑,外塗創面,每2~4小時換葯一次,必要時可包紮,至疼痛消失為止,取得了滿意的療效。Hayashi報告皮質激素對氫氟酸也有一定效果。若創面有水泡,應予除去燒傷波及甲下時,應拔除指(趾)甲。Ⅲ度創面應早期切痂植皮。
③石炭酸燒傷及處理:石炭酸吸收後主要對腎臟產生損害,其腐蝕,穿透性均較強,對組織有進行性浸潤損害,故急救時首先用大量流動冷水沖洗,然後再用70%酒精沖洗或包紮。深度創面應早期切痂或削痂。
④草酸燒傷及處理:皮膚、粘膜接觸草酸後易形成粉白色頑固性潰爛,且草酸與鈣結合使血鈣降低,故處理時在用大量冷水沖洗的同時,局部及全身應及時應用鈣劑。
⑤鉻酸燒傷及處理:水沖洗後用5%硫代硫酸鈉溶液或1%硫酸鈉溶液洗滌,再用凈水沖洗,或塗上2%二硫基丙醇膏,亦可用5%硫代硫酸鈉軟膏或10%依地酸鈣軟膏。
⑥溴燒傷及處理:這是很危險的。被溴灼傷後的傷口一般不易癒合,必須嚴加防範。凡用溴時都必須預先配製好適量的20%Na2S2O3溶液備用。一旦有溴沾到皮膚上,立即用Na2S2O3溶液沖洗,再用大量水沖洗干凈,包上消毒紗布後就醫。也可立即用酒精洗滌,塗上甘油,用力按摩,將傷處包好。如眼睛受到溴蒸氣刺激,暫時不能睜開時,可對著盛有氯仿或酒精的瓶內注視。積極配合,這樣才能夠更有效的給你治療。
⑺ 化學品灼傷怎樣處理
化學性皮膚燒傷的現場處理方法是,立即移離現場,迅速脫去被化學物玷污的衣褲、鞋襪等。無論酸、鹼或其他化學物燒傷,立即用大量流動自來水或清水沖洗創面15~30分鍾。新鮮創面上不要任意塗上油膏或紅葯水,不用臟布包裹。黃磷燒傷時應用大量水沖洗、浸泡或用多層濕布覆蓋創面。燒傷的同時,往往合並骨折、出血等外傷,在現場也應及時處理,燒傷患者應及時送醫院。
⑻ 化學燒傷的處理方法
一定要脫離污染物,在沒有損壞的皮膚上用大量的清洗沖洗沖洗掉化學殘留物。及時去濟南萬厚褥瘡中心去治療,避免傷口感染。
⑼ 化學灼傷怎麼辦
化學灼傷的處理原則如下:
1、迅速脫去或剪去污染的衣服,創面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或自來水沖洗,沖洗時間一般為20~30分鍾,以充分去除及稀釋化學物質,阻止化學物質繼續損傷皮膚和經皮膚吸收。
2、頭面部化學灼傷時要注意眼、鼻、耳、口腔的情況,如發生眼灼傷,先徹底沖洗。
3、皮膚接觸熱的化學物質發生灼傷時,由於真皮的破壞及局部充血等原因,毒物很容易被吸收,特別是原可通過皮膚吸收且灼傷面積較大時,吸收更快,可在10分鍾內引起全身中毒。
4、灼傷創面污染嚴重,或Ⅱ度灼傷面積在5%以上者,按常規使用破傷風抗毒素1500單位(需皮試),抗感染應選用抗生素。
化學灼傷的損害程度,與化學品的性質、劑量、濃度、物理狀態(固態、液態、氣態)、接觸時間和接觸面積的大小,以及當時急救措施等有著密切的關系。化學物質對局部的損傷作用,主要是細胞脫水和蛋白質變性,有的產熱而加重燒傷。
化學灼傷不同於一般的熱力灼傷,化學灼傷的致傷因子與皮膚接觸時間往往較熱燒傷的長,因此某些化學灼傷可以是局部很深的進行性損害,甚至通過創面等途徑的吸收,導致全身各臟器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