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滴定實驗的反應終點是怎麼判斷的
不同的實驗,滴定終點不同,COD的顏色變化是從亮藍色變為紅褐色,這個反應很明顯,但有的反應,如氯化物的終點是剛剛出現磚紅色沉澱,我的方法是做多做幾個空白滴定,選取一個好的作為參比,放在濾紙上,這樣等錐形瓶內溶液顏色接近參比色時就到了終點。
❷ 如何判定滴定終點
滴定終點的PH值不一定是7!其PH要按所加的指試劑的PH的變色范圍而定,如甲基紅,其變色范圍是4.2-6.6,若用HCL滴定NAOH,則滴定終點PH在4.2-6.6都有可能,就看你你對終點的把握了.
要知道滴定終點,首先要知道酸鹼滴定時"化學計量點"的概念.
化學計量點也就酸鹼完全反應的時候,此時溶液PH為7.但在滴定的時候,我們是用肉眼通過指試劑的變色來確定溶液的反應.也就是說滴定終點是指試劑變色時我們用肉眼判斷出來的酸鹼完全反應的終點.
是不是有點復雜,如果還不太懂的話,請參閱"大學分析化學",很詳細!望採納
❸ 【化學】滴定終點判斷。
在分析化學中,沒有正好在pH=7變色的指示劑,而且對於普通的滴定,我們不需要如此准確的知道滴定終點的pH。
原因:我們進行滴定是用來計算進行定量分析的,而定量分析的一般允許誤差為0.1%,也是就說如果基本等濃度的酸鹼各20mL滴定,只要誤差小於0.02mL就行,這時你可以算下如果還沒用到滴定終點,酸19.98mL和鹼20.00mL混合的pH,和酸20。02mL和鹼20.00mL的pH。
你會發現雖然體積差了很少一點,但pH變化很大,所以叫做pH滴定突躍。這要pH在這個范圍,滴定都是准確的
❹ 酸鹼滴定假如溶液顏色較深,還有什麼方法判斷反應終點
用酚酞或者甲基橙做指示劑,酸鹼中和滴定時,以指示劑的顏色變化為終點,用酚酞做指示劑,當ph值為8時溶液由淺紅色變無色,達到滴定終點;用甲基橙做指示劑,當ph值為4.4時溶液由黃色變橙色(或者反過來),達到滴定終點;因此終點ph值並不是7,但是對結果並無影響。以0.1mol/l的標准鹽酸滴定相同濃度的氫氧化鈉為例,設待測氫氧化鈉的體積為20ml,如果鹽酸多加半滴,通常我們認為二十滴為一毫升,半滴就是0.025ml,此時溶液中氫離子的濃度為:(0.025ml*0.1mol/l)÷(20ml+20.025ml)=0.0000625mol/l,ph值為:-lg0.0000625=4.2,如果我們用的甲基橙做指示劑,甲基橙的變色點為4.4,也就是說我們用不著多加半滴,溶液中顏色就已經改變了。如果用酚酞做指示劑,當ph值為8時溶液由淺紅色變無色,達到滴定終點,我們同樣可以推斷氫氧化鈉過量的體積遠小於半滴,誤差就更可以忽略不計了。
❺ 如何判斷重氮化反應終點
重氮鹽分解時,體系外觀會發生變化,顏色轉深,發渾,有絮狀粘性物出現,並有氣泡產生.重氮 化時間以重氮組分完全反應為終點,一般判斷的手段有稀釋法和TLC法
❻ 反應終點的確定方法有哪些
(1)反應終點的控制,主要是控制主反應的完成;測定反應系統中是否尚有未反應的原料(或試劑)存在;或其殘存量是否達到一定的限度。(2)在工藝研究中常用薄層色譜(TLC)或紙色譜、氣相色譜或液相色譜等來監測反應。一般也可用簡易快速的化學或物理方法,如測定其顯色、沉澱、酸鹼度、相對密度、折光率等手段進行監測。(3)實驗室中常採用薄層色譜(TLC)跟蹤檢測,判斷原料點是否消失或原料點幾乎不再變化,除了產物和原料外是否有新的雜質斑點生成,這些信息可以決定是否終止反應。①原料點消失說明原料反應完全。②原料點幾乎不再變化,說明反應達到平衡。③有新的雜質斑點,說明有新的副反應發生或產物發生分解。在物合成研究中,常發現反應進行到一定程度後,微量原料很難反應完全,繼續延長反應時間,則會出現新的雜質斑點的現象。試驗中一般在原料消失時或原料斑點幾乎不變而末出現新的雜質斑點時停止反應,進行後處理。
❼ 如何判斷加硫除銅的終點
在50-60%的硫酸酸度下,用氯酸鉀將大量還原性鈉鹽破壞,並氧化因酸化而被還原的三價鉻為六價鉻,去除氯氣,以苯基鄰氨基苯甲酸為指示劑,用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滴定,按公式折算,得到六價鉻含量。
硫化鈉測定方法如下:
1、於過量碘標准溶液的中性溶液中加入試液,使硫化鈉等全部參與反應後,用乙酸酸化,以澱粉為指示劑,用硫代硫酸鈉滴定過量碘;
2、與試液中加入氨性乙酸鋅使硫化鈉生成硫化鋅沉澱分離出去,將濾液用乙酸酸化,以澱粉為指示劑,用碘標液滴定硫代硫酸鈉,用差值法再具體計算硫化鈉含量。按公式折算,得到硫化鈉含量。
以上兩種化學滴定方法操作過程較為復雜,需要專業操作者和具有一定化驗技能的人員來進行,同時分析時間較長,生產需要等待,尤其是在反應未到終點多次取樣分析,判定反應狀況,影響生產作業效率,同時化驗分析在一定程度增加了生產成本。
❽ 化學反應是不是沒有終點
可逆反應是沒有終點的,只有反應平衡時的一點。而對於不可逆反應,是有終點的。
就像紙燃燒,灰燼不可能再變回去。這個是不可逆反應。
❾ 如何判斷水蒸氣蒸餾的終點
1.水蒸氣蒸餾利用的原理是液體的共沸.兩種(或者更多)液體混合的時候,一般都會產生共沸,共沸物的組分都相對固定,例如乙醇和水產生共沸,乙醇的含量大約為95%,水5%.就是這個原理.
2.因為很多有機溶劑與水都有共沸點,有些化學反應溫度又不能無限高,生成物又需要不斷移出反應體系,才能促使反應持續進行,所以這樣的化學反應就可以用水蒸氣蒸餾,通入水蒸氣,使產物與水形成共沸物,達到上述的目的.
3.安全管不記得是什麼了,T型管是用來排水的,因為水蒸氣在通過導管的過程中會冷卻,可能產生堵塞管道,所以需要用T型管收集並排走,保證水蒸氣順利通入反應器中.
4.終點一般以反應器中的液體變澄清為准.因為很多有機物都不溶於水,還有生成物在反應器中,應該是渾濁液體.或者可以用折光儀,判斷蒸餾出的物質基上是水.
5.停止時先取出通入反應器中的導管,再停止加熱水蒸氣.防止倒流.
6.分液漏斗使用時要注意混合後打開活塞排氣,排氣時,瓶口向下,漏鬥口向水槽(不要向人).靜置分層時要保持與大氣連通.
❿ 如何判斷滴定終點
滴定終點的PH值不一定是7!其PH要按所加的指試劑的PH的變色范圍而定,如甲基紅,其變色范圍是4.2-6.6,若用HCL滴定NAOH,則滴定終點PH在4.2-6.6都有可能,就看你你對終點的把握了. 要知道滴定終點,首先要知道酸鹼滴定時"化學計量點"的概念. 化學計量點也就酸鹼完全反應的時候,此時溶液PH為7.但在滴定的時候,我們是用肉眼通過指試劑的變色來確定溶液的反應.也就是說滴定終點是指試劑變色時我們用肉眼判斷出來的酸鹼完全反應的終點. 是不是有點復雜,如果還不太懂的話,請參閱"大學分析化學",很詳細!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