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其他常用化學消毒劑包括哪些消毒機理是什麼如何使用
化學消毒劑是指用化學消毒葯物作用於微生物和病原體,使其蛋白質變性,失去正常功能而死亡。
根據消毒劑的化學特性,化學消毒劑可分為七大類。它們的殺菌機理和特點如下:
1、氧化類消毒劑:殺菌機理是釋放出新生態原子氧、氧化菌體中的活性基團;殺菌特點是作用快而強,能殺死所有微生物,包括細菌芽孢、病毒。以表面消毒為主,如二氧化氯、雙氧水、臭氧等,該類消毒劑為滅菌劑。可殺滅所有微生物。由於它的穿透力強,常將其用於皮革、塑料、醫療器械、用品包裝後進行消毒或滅菌,而且對大多數物品無損害,可用於精密儀器、貴重物品的消毒,尤其對紙張色彩無影響,常將其用於書籍、文字檔案材料的消毒。
2、醛類消毒劑:殺菌機理是使蛋白變性或烷基化;殺菌特點是對細菌、芽孢、真菌、病毒均有效。但溫度影響較大。如甲醛、戊二醛等。該類消毒劑可做滅菌劑使用。
3、酚類消毒劑:殺菌機理是使蛋白變性、沉澱或使酶系統失活;殺菌特點是對真菌和部分病毒有效。
4, 醇類消毒劑:最常用的是乙醇和異丙醇,它可凝固蛋白質,導致微生物死亡,屬於中效水平消毒劑,可殺滅細菌繁殖體,破壞多數親脂性病毒,如單純皰疹病毒、乙肝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醇類殺微生物作用也可受有機物影響,而且由於容易揮發,應採用浸泡消毒,或反復擦拭以保證作用時間。醇類常作為某些消毒劑的溶劑,而且有增效作用。常用濃度為75%,據國外報道:80%乙醇對病毒具有良好的滅活作用。近年來,國內外有許多復合醇消毒劑,這些產品多用於手部皮膚消毒。
5、鹼、鹽類消毒劑:殺菌機理是使蛋白變性、沉澱或溶解;殺菌特點是能殺死細菌繁殖體,但不能殺死細菌芽孢、病毒和一些難殺死的微生物。殺菌作用弱,有強腐蝕性,如硝酸、火鹼、食鹽等。只能作為一般性預防消毒劑。
6.含碘消毒劑:包括碘酊和碘伏,它們賴以鹵化微生物蛋白質使其死亡。特點是能特點是能殺死大部分微生物,以表面消毒為主,性質不穩定,殺菌效果受環境條件影響大。可殺滅細菌繁殖體、真菌和部分病毒。可以用於皮膚、黏膜消毒,醫院常用於外科洗手消毒。一般碘酊的使用濃度為2%,碘伏使用濃度為0.3%至0.5%。
7、表面活性劑類消毒劑:殺菌機理是改變細胞膜透性,使細胞質外漏,妨礙呼吸或使蛋白酶變性。殺菌特點是能殺死細菌繁殖體,但對芽孢、真菌、病毒、結核病菌作用差。鹼性、中性條件下效果好。按化學性質的不同,其他常用化學消毒劑包括:醛類消毒劑:包括甲醛和戊二醛。此類消毒為一種活潑的烷化劑作用於微生物蛋白質中的氨基、羥基,從而破壞蛋白質分子,使微生物死亡。甲醛和戊二醛均可殺滅各種生物,由於它們對人體皮膚、黏膜有刺激和固化作用,並可使人致敏,因此不可用於空氣、食具等消毒,一般僅使用於醫院中醫療器械的消毒或滅菌,且經消毒或滅菌的物品必須用滅菌水將殘留的消毒液沖洗干凈才可使用。
㈡ 能夠殺滅芽孢的化學消毒劑是
過氧乙酸戊二醛。
過氧乙酸、戊二醛等都是能夠殺滅芽胞的化學消毒劑。 乙醇不能,因為其不屬於高效化學消毒劑。
芽孢形成
芽孢的形成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包括形態結構、化學成分等多方面的變化。
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觀察研究的結果,表明芽孢的形成在結構上主要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①核物質融合成軸絲狀(桿狀)。
②在細胞中央或一端,細胞膜內陷形成隔膜包圍核物質,產生一個小細胞。
③小細胞被原來的細胞膜包圍,生成前孢子。前孢子實質上是一個被兩層同心膜包圍著的原生質體。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未染色的活細菌,可以看到前孢子是一個清亮的、與菌體其他部分明顯不同的區域。
④前孢子再被多層膜包圍,如皮層、孢子衣等,最後成為成熟的芽孢,由於細胞壁的潰溶而釋放出來。
㈢ 常用的化學消毒劑有哪些
目前常用的有含氯消毒劑、氧化消毒劑、碘類消毒劑、醛類消毒劑、雜環類氣體消毒劑、酚類消毒劑、醇類消毒劑、季胺類消毒劑等。
㈣ 化學葯物消毒法有哪些
化學消毒法應用最廣泛。下面介紹幾種常用消毒葯品及其使用方法。
1.石灰水:用新鮮石灰配成10—20%的石灰水,可用來消毒場地,粉刷棚圈牆壁、木柱。
2.草木灰水:用新鮮草木灰配成20-30%的熱草木灰水,可用來消毒棚圈、用具和器械。
3.燒鹼:配成2%溶液可消毒棚圈、場地、用具和車輛等。
4.過氧乙酸:配成2—5‰溶液,可噴霧消毒棚圈、場地、牆壁、用具、車船、糞便等。
5.復合酚:0.3—1%溶液用於消毒場地、污物等。
6.消特靈:用稀釋液噴灑、沖洗、消毒畜舍、環境、機械、器具等
㈤ 高效化學消毒劑有哪些
目前的高效化學消毒劑有:
二氧化氯、季銨鹽、氯制劑(例如二氯氰尿酸、三氯氰尿酸)、過氧乙酸(針對細菌類病原體)、臭氧、次氯酸鈉(84消毒液、84消毒片)、(針對大多數細菌)、次氯酸鈣(漂白粉)(針對大多數細菌)、氯化磷酸鈣(TD消毒粉)、溴氯海因粉劑。
㈥ 化學消毒劑有哪些
A、氧化類消毒劑:殺菌機理是釋放出新生態原子氧、氧化菌體中的活性基團;殺菌特點是作用快而強,能殺死所有微生物,包括細菌芽孢、病毒。以表面消毒為主,如二氧化氯、雙氧水、臭氧等,該類消毒劑為滅菌劑。
B、醛類消毒劑:殺菌機理是使蛋白變性或烷基化;殺菌特點是對細菌、芽孢、真菌、病毒均有效。但溫度影響較大。如甲醛、戊二醛等。該類消毒劑可做滅菌劑使用。
C、酚類消毒劑:殺菌機理是使蛋白變性、沉澱或使酶系統失活;殺菌特點是對真菌和部分病毒有效。
D、醇類消毒劑:殺菌機理是使蛋白變性,干擾代謝;殺菌特點是對細菌有效,對芽孢、真菌、病毒無效,如乙醇、乙丙醇等。該類消毒劑為中效消毒劑,只能用於一般性消毒。
E、鹼、鹽類消毒劑:殺菌機理是使蛋白變性、沉澱或溶解;殺菌特點是能殺死細菌繁殖體,但不能殺死細菌芽孢、病毒和一些難殺死的微生物。殺菌作用弱,有強腐蝕性,如硝酸、火鹼、食鹽等。只能作為一般性預防消毒劑。
F、鹵素類消毒劑:殺菌機理是氧化菌體中的活性基因,與氨基結合使蛋白變性。特點是能殺死大部分微生物,以表面消毒為主,性質不穩定,殺菌效果受環境條件影響大。
G、表面活性劑類消毒劑:殺菌機理是改變細胞膜透性,使細胞質外漏,妨礙呼吸或使蛋白酶變性。殺菌特點是能殺死細菌繁殖體,但對芽孢、真菌、病毒、結核病菌作用差。鹼性、中性條件下效果好。
㈦ 常用的消毒化學葯品有哪些
第一種叫碘酒是將點單質溶解在酒精中利用碘的強氧化性殺滅細菌第二種是過氧化氫它是實驗室製取氧氣的原料,因為他含有兩個氧所以也同樣具有強氧化性也可用於消毒第三種叫次氯酸它也具有強氧化性但與前兩者不同的是它能與大多數有毒有害氣體反應也可用於消毒。總而言之消毒就是以毒攻毒,所以消毒的化學葯品不經過稀釋與皮膚接觸回損害皮膚所以在使用未稀釋的消毒化學葯品前要做好防護喲
㈧ 能消毒的化學葯品有哪些
除了清掃、沖刷、洗擦、日曬、焚燒、堆積發酵等物理消毒和生物學消毒方法以外,化學消毒法應用最廣泛。下面介紹幾種常用消毒葯品及其使用方法。 1.石灰水:用新鮮石灰配成10—20%的石灰水,可用來消毒場地,粉刷棚圈牆壁、木柱。 2.草木灰水:用新鮮草木灰配成20-30%的熱草木灰水,可用來消毒棚圈、用具和器械。 3.燒鹼:配成2%溶液可消毒棚圈、場地、用具和車輛等。 4.過氧乙酸:配成2—5‰溶液,可噴霧消毒棚圈、場地、牆壁、用具、車船、糞便等。 5.復合酚:0.3—1%溶液用於消毒場地、污物等。 6.消特靈:用稀釋液噴灑、沖洗、消毒畜舍、環境、機械、器具等 1年前 - 檢舉
㈨ 化學葯劑消毒有哪些
常用的化學消毒葯劑有氧化劑、石炭酸及其同系物、鹼類和重金屬鹽類4大類。氧化劑常用氧化劑包括漂白粉、氯亞明、高錳酸鉀和一氯化碘。漂白粉用以消毒糞便、垃圾箱,以及消毒水源。
因其對金屬有腐蝕作用,故不適用於籠子消毒。消毒1米3需要10%~20%漂白粉溶液10~15升。 氯亞明B(―氯亞明)用以消毒污穢地面、房間等,常以粉劑和水溶液使用。對芽孢型微生物,有效氯應當為4%~5%;生長型為1%~2%。
高錳酸鉀廣泛用於消毒開始腐敗的副產品、飼料調配室及飼料加工機器,應用濃度大約10%。一氯化碘(IC174制劑)在狐狸患有禿毛癖時,用以消毒場內地面(以10%濃度,按1米34升計算)。 石炭酸及其同系物石炭酸及其同系物包括甲酚合劑、來蘇兒(煤酚皂溶液)、克遼林(雜甲酚)等。
甲酚合劑(3%硫酸-石炭酸)其熱水溶液可用於消毒地面及垃圾,但作業時應遵守防護措施。來蘇兒在養狐場內是一種最適用的消毒葯。用5%~10%熱水溶液消毒窩箱、食板、飲水盒等飼養器皿和飼料加工機器;1%~3%溶液消毒手、屍體及解剖器械等。
但來蘇兒對真菌和芽孢型微生物消毒效果不好。克遼林與來蘇兒使用范圍相同。考慮其毒性較大,當籠箱准備使用之前,必須先行消毒數日。還可用以消毒籬笆和柵欄等。鹼類鹼類主要利用苛性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苛性鈉是發生病毒性和細菌性傳染病時,最為常用的消毒葯之一。除金屬籠子以外(因有腐蝕作用),對養狐場的其他物品都適用。 濃度以1%~4%熱水溶液為宜。用於窩箱消毒時,消毒1~2小時後,即可把小狐狸放人其中飼養。全部
㈩ 常用化學消毒劑有哪些
消毒是養殖場重要且必需的環節,消毒方法的正確與否是預防養殖場疫病感染和控制疫病暴發的重要措施之一,是養殖場高效發展的重要保證。目前農村養殖場戶消毒意識很強,此項工作也在天天進行。但是,真正能夠進行科學消毒的並不是很多,很大一部分養殖場戶對消毒的基本常識不是很清楚,往往是跟從和模仿,消毒的效果並不是很理想。為此對常用消毒劑的種類及使用注意事項做一下介紹。
消毒是指清除和殺滅環境和物體中的致病微生物或使微生物滅活的過程,分物理消毒和化學消毒兩種。物理消毒主要指陽光和紫外線照射等。化學消毒指用化學葯品清除、殺滅和滅活致病微生物的過程。常用化學消毒劑根據化學結構可分為:
1.鹼類:主要包括氫氧化鈉、生石灰等,一般具有較高消毒效果,適用於潮濕和陽光照不到的環境消毒,也用於排水溝和糞尿的消毒,但有一定的刺激性及腐蝕性,價格較低。
2.氧化劑類:主要有雙氧水、高錳酸鉀、過氧化氫等。
3.鹵素類:氟化鈉對真菌及芽孢有強大的殺菌力,1%2%的碘酊常用作皮膚消毒,碘甘油常用於黏膜的消毒。細菌芽孢比繁殖體對碘還要敏感28倍。還有漂白粉、碘酊、氯胺等。
4.醇類:75%乙醇常用於皮膚、工具、設備、容器的消毒。
5.酚類:有苯酚、魚石脂、甲酚等,消毒能力較高,但具有一定的毒性、腐蝕性,污染環境,價格也較高。
6.醛:甲醛、戊二醛、環氧乙烷等,可消毒排泄物、金屬器械,也可用於欄舍的熏蒸,可殺菌並使毒素下降。具有刺激性、毒性,長期會致癌。
7.表面活性劑:常用的有新潔爾滅、消毒凈、杜滅芬,一般適於皮膚、黏膜、手術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8.季銨鹽:新潔爾滅、度米芬、洗必泰等,既為表面活性劑,又為鹵素類消毒劑。主要用於皮膚、黏膜、手術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根據消毒效果又可分為:
1.高效消毒劑:戊二醛、甲醛、過氧乙酸。
2.中效消毒劑:含氯消毒劑(次氯酸鈉、二氯異氰尿酸鈉、(優氯凈)、碘(碘伏、復合碘,(皮膚、黏膜新型消毒劑)酒精。
3.低效消毒劑:新潔爾滅、洗必泰。
在選擇消毒肌范冠既攉煥圭唯氦瀝劑時通常遵循以下原則:
(1)在使用條件下高效、低毒、無腐蝕性,無特殊的嗅味和顏色,不對設備、物料、產品產生污染。
(2)在有效抗菌濃度時,易溶或混溶於水,與其他消毒劑無配伍禁忌。
(3)對大幅度溫度變化顯示長效穩定性,貯存過程中穩定。
(4)價格便宜。在使用消毒劑時應注意:
1.將需要消毒的環境或物品清理干凈,去掉灰塵和覆蓋物,有利於消毒劑發揮作用。
2.養殖場應多備幾種消毒劑,定期交替使用,以免產生耐葯性。
3.密切注意消毒劑市場的發展動態,及時選用和更換最佳的消毒新產品,以達最佳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