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凈化澱粉廢水的化學物質有哪些

凈化澱粉廢水的化學物質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04 03:24:18

㈠ 澱粉的廢水怎麼處理好呢

方法有很多,我這邊用的是「CLEAR NITE 污水處理劑」,網路搜下就能找到。
(1)沉澱分離法

澱粉不溶於冷水,可直接通過物理沉澱使廢水中懸浮物沉澱下來,一般使用沉澱池或沉澱塘。澱粉廢水含有蛋白質、澱粉,糖類及懸浮物,屬高分散系的親水膠體,這種膠體一般比較穩定,當池中產生厭氧反應時,生成的有機酸使廢水pH值下降,處於膠體狀態的蛋白質,將形成絮凝體而沉澱,能夠提髙分離效果。

沉澱池(塘)HRT約2~7d,每噸原料需要設沉澱池(塘)容積1.5~1.6m3。沉澱池(塘)的凈化效果,SS去除率一般在70%左右,效果好的可達90%,BOD5的去除率可達20%~30%。

(2)化學絮凝法

直接採用自然沉澱,處理時間長,BOD5的去除率低,如果加入葯劑,採用化學混凝法,破壞膠體的穩定作用,使分散狀態的有機物脫穩、凝聚,形成聚集狀態的粗顆粒物質從水中分離出來。混凝沉澱法比物理沉澱法去除效果好,處理時間短。通過混凝可以除去分子量較大的有機物,而分子量較小的有機物可通過活性炭吸附法除去。

(3)生物處理法

澱粉生產廢水屬於髙濃度有機廢水,不含有毒物,可生化性好,因此,國內外常用的澱粉廢水處理方法是生化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厭氧生物法、生物膜法、生物穩定塘等。由於澱粉廢水有機物含量高,採用好氧生物法處理能耗大,處理費用高,而厭氧生物法無需供氧,處理費用低,應用廣泛。

㈡ 馬鈴薯澱粉污水處理工藝

馬鈴薯澱粉加工排出的廢水大體上可分為三類:流送槽廢水、分離機廢水、精製廢水。流送槽廢水的排出量雖為原料的8~17倍,但其成分主要是馬鈴薯表面的泥沙,其BOD值不超過50~400mg/L,處理起來比較簡單,只要在沉澱池中沉澱數小時即可循環使用,當其中污濁度較大時經沉澱池處理後就可以排放。精製廢水其水量和成分的絕對量都少,在工藝上主要用作洗滌薯塊的洗滌水,洗滌後用於補充流送輸送槽送水,因而問題不大。分離機廢水包含著原料中可溶性成分的大部分,排出量達原料的4~6倍,其BOD因原料種類、用水量和處理時期有相當大的變動,污濁成分雖然比原汁液(BOD20000~50000mg/L)稀釋了許多,但其BOD值仍達到3000~8000mg/L,必須經過處理才能排放到江河中。

加工1t馬鈴薯大約需要11m3的水。一個油炸馬鈴薯片廠,廢水處理是一個長期問題。在去皮廢水中含有10%~20%的鹼液,不合理的油炸工藝造成脂肪皂化物的污染,在洗滌、去皮和燙漂廢水中有殘余澱粉和一些可溶性成分等。這些都使廢水的BOD和COD值高,而對這類廢水的回收利用難度也較大。

一、廢水的初級處理

廢水的初級處理主要是去除廢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大多採用物理方法。當用篩子去除大的固形物(懸浮物和沉澱物)後,廢水可以進入初級處理系統。初級處理系統實質上是一個長方形和圓形的澄清設備。它設有一個刮板機,用來去除固形物。刮板機安在底部或浮在頂部。澄清池中通常設有一個溢流堰。

1.格柵

格柵是由一組平行的金屬或其它柵條製成的框架,斜置在廢水流經的渠道上或泵站集水池的進口處,用以截留懸浮狀態的雜物。在廢水處理流程中,格柵是一種對後處理裝置或水泵機組具有保護作用的處理設備。隨著我國廢水處理行業的不斷完善,格柵的作用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各地相繼開發應用了一些新型格柵,比較成功的有圓條型回轉細格柵、回轉式固液分離機、曲面格柵。

2.重力分離

重力分離法是依據廢水中懸浮物與廢水的相對密度不同這一特點,除去廢水中懸浮物質的一種方法。當懸浮物的相對密度大於廢水相對密度時,在重力作用下,懸浮物下沉形成沉澱物;當懸浮物的相對密度小於廢水相對密度時,懸浮物上升到水面。通過收集沉澱物與上浮物,可使廢水凈化。重力沉澱法可以去除廢水中的沙粒、化學沉澱物、化學混凝處理所形成的化學絮凝體和生物處理形成的生物污泥,也可以用於污泥濃縮。重力上浮法主要用於去除廢水中的油分及相對密度小於廢水的成分(如苯等)。重力沉澱法與重力上浮法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是相同的。

3.氣浮

氣浮法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氣泡作為載體除去廢水中的懸浮物,使其密度小於水而上浮到水面以實現固液分離的過程。在水處理中,氣浮法廣泛應用於:①分離地面水中的細小懸浮物、藻類及微小絮凝體。②回收工業廢水中的有用物質,如造紙廠廢水中的紙漿纖維及填料等。③代替二次沉澱池,分離和濃縮活性污泥。④分離回收含油廢水中的懸浮油和乳化油。⑤分離回收以分子或離子狀態存在的物質,如表面活性物質和金屬離子。

4.均和調節

化工廢水具有水質、水量多變化的特點,在一日內或一個班內都可能有很大變化,尤其是當操作不正常或設備、管道泄漏而使物料流入廢水中時更為顯著。廢水水質、水量的這種變化對排水設施及廢水處理設備,特別是生物處理設備正常發揮其凈化功能是不利的,甚至還可能造成破壞。在這種情況下,經常採取的措施是在廢水處理系統之前設調節池,用以進行水量的調節(均量池)和水質的均和(均質池),以保證廢水處理的正常進行。此外,均量池還可以起到臨時貯存事故排水的作用。

5.離心分離

離心分離治理廢水是利用快速旋轉所產生的離心力將廢水中懸浮顆粒進行分離。當含懸浮顆粒的廢水發生快速旋轉運動時,質量大的固體顆粒被甩到外圍,質量小的則留在內圈,從而使廢水與懸浮顆粒得到分離,廢水獲得凈化。

二、廢水的後處理

1.好氧塘

好氧塘是利用天然或人工修造的池塘,使廢水在塘內長時間停留,通過生物和微生物的作用使水得到凈化。在處理馬鈴薯副產品時,為了增加溶解氧量可以用液壓氣槍,如果馬鈴薯加工廠廢水中BOD為6500mg/L,經好氧處理後BOD降為6mg/L,完全達到排放標准,所用工藝為間歇曝氣工藝,10min給氧,20min沉澱。並且好氧二級處理中能使BOD降低90%,去除96%的大腸菌群。在廢水加入沉澱劑,幾乎可以100%地去除懸浮固體。經一級、二級處理後廢水中沒有檢測到糞便大腸桿菌。

2.活性污泥工藝

活性污泥法處理廢水,就是讓生物絮凝體懸浮在廢水中形成混合液,使廢水中的有機物同活性污泥微生物充分接觸,溶解性的有機物將被細胞所吸附和吸收,進入細胞原生質內,並在細胞內酶的作用下進行氧化分解。廢水中懸浮狀態和膠態有機污染物被吸附後,先在微生物的細胞外酶作用下,分解為溶解性的低分子有機物,再進入細胞內部。通過這樣一種轉移和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使有機物分解,廢水得到凈化。同時,新的細胞物質不斷合成,活性污泥的數量也不斷增加。在將懸浮於廢水中的活性污泥進行分離後,排出的即為凈化後的廢水。

用這種方法可以至少去除90%的BOD。從馬鈴薯皮和馬鈴薯澱粉廠出來的蛋白質廢水中含有懸浮物820mg/L、總氮830 mg/L、COD3300 mg/L、BOD6000 mg/L。如果用5%活性污泥,有機負荷為1.3kgCOD/(m3?d)時,則可使COD和BOD去除率分別為96.2%和98.8%。盡管馬鈴薯加工廠和城市廢水的有機負荷高,但用活性污泥法處理還是可行的。在一個長方形完全混合連續活性污泥反應器中,5d後馬鈴薯加工廠廢水COD的去除率為90%,氨的去除效果也較好。

3.厭氧處理

廢水厭氧生物處理是指在無分子氧條件下通過厭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的作用,將廢水中的各種復雜有機物分解轉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質的過程,也稱為厭氧消化。它與好氧過程的根本區別在於不以分子態氧作為受氫體,而以化合態氧、碳、氮等作為受氫體。

厭氧生物處理是一個復雜的生物化學過程,依靠三大主要類群的細菌,即水解產酸細菌,產氫、產乙酸細菌和產甲烷細菌的聯合作用完全,因而可粗略地將厭氧消化過程劃分為三個連續的階段,即水解酸化階段、產氫乙酸階段、產甲烷階段。

厭氧法處理廢水是在密閉池或開放池的底部進行,不要求供氧、維修費用低,所以是處理廢水最簡單的方法。有些有機物對好氧生物處理法來說是難降解的,但對厭氧生物處理法來說是可降解的,並能產生甲烷氣。高溫和高生物量能加快生物降解速度。甲烷發酵時間長容易導致固體物質的停留和積累。產甲烷菌對有機負荷、有毒物質及環境條件變化是非常敏感的。厭氧工藝可以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廢水,厭氧消化工藝的最大負荷由反應器的污泥停留時間(SRT)決定。過去使用厭氧接觸工藝和過濾器來提高SRT,現在採用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工藝。UASB工藝廣泛應用於處理含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廢水。這些廢水來自馬鈴薯食品廠、馬鈴薯澱粉廠、小麥澱粉廠、甜菜糖廠、製糖廠、啤酒廠、酵母廠、糖漿廠和發酵廠,化工廠廢水也可用UASB工藝處理。

在眾多的厭氧處理工藝中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具有投資較低、容積負荷高、處理效率高的特點,因而被廣泛應用。以生產馬鈴薯澱粉廢水處理為例,其生產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圖 UASB處理馬鈴薯澱粉加工廢水流程

三、厭氧-好氧生物處理

根據馬鈴薯加工廠廢水含高濃度的有機物、可生化性能良好的特點,將厭氧生物轉盤與好氧生物轉盤串聯起來,用於馬鈴薯廢水處理,取得了良好的處理效果,排水水質可以達到國家規定的污水綜合排放標准。該工藝中厭氧、好氧各有污泥分離與迴流裝置,整個系統的剩餘污泥全部迴流到厭氧生物轉盤,一是為了提高生物量,因而也縮短總的水力停留時間;二是為了將多餘的活性污泥消化在系統內部。該工藝流程也是兼具固著生長和懸浮生長的特點。還可通過轉盤投加絮凝劑進一步提高COD去除率和脫色率。該流程對COD、色度等的去除率均達到70%以上。進一步提高厭氧池中的懸浮污泥濃度也可以提高脫色率和COD去除率。

四、其它處理方法

1.化學方法

為適應不同的要求可用化學方法處理廢水,這些化學方法有中和、沉澱、氧化還原、分解和離子交換。在處理過程中應嚴格控制pH。如果同時處理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PH控制是一個關鍵因素。在處理洗馬鈴薯廢水時,膨潤土是有效的助凝劑。經化學處理的馬鈴薯廢水,COD明顯降低,然後進入城市污水處理系統或其它污水處理系統,進一步處理以至達到水質排放標准。

2.活性炭處理

活性炭是一種非極性吸附劑,具有較大的吸附表面及其具有多孔性,吸附污染物的效率高。它可以吸附色素、BOD、COD、TSS、氣味、泡沫和食品加工廠廢水中的細菌菌團。活性炭處理費用高,且不能吸附弱極性化合物,由於對廢水排放的要求越來越高,而活性炭吸附是除生物處理有機污染物以外的惟一處理方法,所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活性炭處理馬鈴薯加工廠廢水已經作為活性污泥處理後的第三級處理過程。三級處理是一種凈化要求較高的處理,主要是去除二級處理所未能除去的污染物,其中包括微生物未能降解的有機物和磷、氮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三級處理後,BOD5可從20~30mg/L降至5mg/L以下,還能夠去除大部分的氮、磷。

3.過濾和膜分離

處理廢水所用的過濾和膜分離方法有電滲析、反滲透、超濾、沙濾和生物膜。在利用生物膜法時,廢水通過棲著大量細菌的生物膜時,有機廢物即被細菌分解。在利用生物膜法處理廢水時,有機負荷過高會影響出水水質,主要表現為BOD的去除率低。因此降低有機負荷可以使BOD的去除率達到5kg/(m3?d),可以去除穀物和馬鈴薯片廢水70%~90%的BOD,利用超濾和反滲透法處理馬鈴薯加工廠廢水時能阻止泡沫的產生。

4.農田灌溉

工業廢水被稀釋後,可用於土壤的灌溉。生物固體、濾餅、泥漿都可回填到土壤中。利用廢水進行灌溉可用灑水車或其它灌溉技術。在灌溉時應控制給水速度,使水在土壤中有足夠時間進行生物降解。在利用廢水進行灌溉時應嚴格控制土壤的土質、pH和鈉離子的濃度。

㈢ 在凈化水的過程中加入的化學物質是什麼

明礬叫十二水合硫酸鋁鉀,
化學式:KAl(SO4)2·12H2O
Al3+很容易水解,生成氫氧化鋁Al(OH)3膠體:氫氧化鋁膠體的吸附能力很強,可以吸附水裡懸浮的雜質,並形成沉澱,使水澄清。所以,明礬是一種較好的凈水劑。

㈣ 澱粉糖生產廢水及如何處理

澱粉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大分子難降解有機物,需經水解酸化池,利用乙酸菌將大分子難降解有機物降解成小分子有機物,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後續就是好氧工藝,膜法、泥法都行。當然前面可以加預處理以減輕成套系統負荷,可以考慮淺層氣浮設備去除絕大部分SS、部分膠體。

㈤ 尿素白糖澱粉在污水處理中的作用

下午好,看具體是什麼澱粉了,常規澱粉添加尿素對黏著力沒有任何影響,兩者僅是機械混合不會發生任何化學反應。支鏈上羥基被取代後可以與棉織物形成氫鍵是改性後的尿素澱粉,又稱為脲澱粉,和「澱粉摻進尿素攪拌攪拌」是兩回事。但澱粉里摻入少量尿素可以明顯提高澱粉成膜的熱穩定性,不易橘皮起泡,尿素屬於陰離子類固胺,可以改善澱粉在水溶液里的溶解度,增大溶解的投料總重量。請問你是要做改性的澱粉膜嗎?

㈥ 澱粉廠的污水怎樣處理

方法有很多,我這邊用的是「CLEAR NITE 污水處理葯劑」,網路搜下就能找到。
(1)沉澱分離法
澱粉不溶於冷水,可直接通過物理沉澱使廢水中懸浮物沉澱下來,一般使用沉澱池或沉澱塘。澱粉廢水含有蛋白質、澱粉,糖類及懸浮物,屬高分散系的親水膠體,這種膠體一般比較穩定,當池中產生厭氧反應時,生成的有機酸使廢水pH值下降,處於膠體狀態的蛋白質,將形成絮凝體而沉澱,能夠提髙分離效果。沉澱池(塘)HRT約2~7d,每噸原料需要設沉澱池(塘)容積1.5~1.6m3。沉澱池(塘)的凈化效果,SS去除率一般在70%左右,效果好的可達90%,BOD5的去除率可達20%~30%。
(2)化學絮凝法
直接採用自然沉澱,處理時間長,BOD5的去除率低,如果加入葯劑,採用化學混凝法,破壞膠體的穩定作用,使分散狀態的有機物脫穩、凝聚,形成聚集狀態的粗顆粒物質從水中分離出來。混凝沉澱法比物理沉澱法去除效果好,處理時間短。通過混凝可以除去分子量較大的有機物,而分子量較小的有機物可通過活性炭吸附法除去。
(3)單純曝氣法
用空氣或含臭氧的空氣對廢水進行短時間的曝氣,通過空氣氧化、臭氧氧化以及對揮發物質的吹脫以取得凈化效果,一般不單獨使用。

㈦ 處理生產馬鈴薯澱粉產生的廢水

澱粉生產過程所排放的廢水中含有大量有機污染物,馬鈴薯澱粉廢水的COD值通常為1000~30000mg/L。由於馬鈴薯澱粉廢水屬於高濃度有機廢水,在實際工程中其處理方法主要以生化法為主。試驗認為Fenton試劑氧化可作為澱粉廢水的預處理方法。高濃度的有機澱粉廢水,通過採用物化絮凝和吸附柱吸附處理後,廢水COD去除率為54%~65%。採用PAC和PAM
混凝處理馬鈴薯澱粉廢水,廢水的COD去除率達58.14%,SS去除率達到91.11%。採用混凝沉澱-泡沫分離-吸附工藝處理馬鈴薯澱粉廢水,結果表明,採用該法處理後,澱粉廢水的總COD去除率達到80.1%,處理效果較好。

㈧ 澱粉廢水處理調節ph為什麼不選硫酸

鹼性廢水處理:絮凝法 採用投加酸性物質處理鹼性廢水,讓兩者中和後,加以過濾使鹼性廢水基本凈化。中和處理被認為是廢水處理中最低要求之一。同時,對部分和全部澄清以及循環加工來說是必要的環節。

㈨ 哪些污水處理技術可以處理澱粉廢水

粉廢水是以玉米、馬鈴薯、小麥、大米等農產品為原料生產澱粉或澱粉深加工產品(澱粉糖、葡萄糖、澱粉衍生物等)的工業產生的廢水,一般都屬於高濃度有機廢水,是造成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本文將詳細分析澱粉廢水的污水處理工藝,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主要處理工藝選擇

近日,環保部新發布了澱粉廢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 2043-2014)。此標准以我國現行的污染物排放標准和污染控制技術為基礎,規定了以玉米、小麥和薯類等為原料生產澱粉及後續產物的生產廢水治理工程設計、施工、驗收和運行維護等技術要求。

澱粉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 2043-2014)標准為首次發布。其中明確了澱粉生產廢水來源及主要處理工藝選擇:

澱粉生產廢水的來源

以玉米為原料生產澱粉時,廢水主要來源於玉米浸泡、胚芽分離與洗滌、纖維洗滌、浮選濃縮、蛋白壓濾等工段蛋白回收後的排水,以及玉米浸泡水資源回收時產生的蒸發冷凝水。

以薯類為原料生茶澱粉時,廢水主要來源於脫汁、分離、脫水工段蛋白回收後的排水、以及原料輸送清洗廢水。

以小麥為原料生產澱粉時,廢水由兩部分組成:沉降池裡的上清液和離心後產生的黃漿水。

以澱粉為原料生產澱粉糖時,廢水主要來源於離子交換柱沖洗水、各種設備的沖洗水和洗滌水、液化糖化工藝的冷卻水。

澱粉廢水主要污染物有懸浮物(SS)、化學需氧量(COD)、氨氮(NH3-N)、總氮(TN)和總磷(TP)。

澱粉廢水治理工藝路線的選擇應根據現行國家和地方有關排放標准、污染物來源及性質、排水去向確定澱粉廢水處理程度,選擇相應的處理工藝。

澱粉廢水治理總體上宜採用「預處理+厭氧生物處理+好氧生物處理+深度處理」的污染治理工藝,工藝流程圖如下:澱粉企業額根據澱粉生產的原料和產品種類、廢水性質選擇合適的廢水工藝路線和單元技術。

預處理工序中,澱粉生產廢水應通過格柵、沉澱、氣浮等工藝去除懸浮物後進入調節池,進行水量調節;馬鈴薯澱粉生產廢水應在沉澱池前設置消泡設施;薯類澱粉廢水中的原料輸送清晰廢水應通過沉沙等工藝去除污水中的沙粒後進入調節池。

厭氧生物處理可選用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UASB)、厭氧顆粒污泥膨脹床反應器(EGSB)、內循環厭氧反應器(IC)等工藝;廢水在進入厭氧反應器前應先進行PH調節和溫度調節;澱粉糖及變性澱粉生產廢水需投加營養鹽調節碳氮比後在進行厭氧生物反應。

好氧生物處理可選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缺氧-好氧(A/O)+二沉池、氧化溝+二沉池等工藝。

深度處理可選用混凝沉澱、砂濾、膜生物反應器(MBR)等工藝;根據用水需求可通過納濾、反滲透處理後回用。根據回用目的的不同,回用時可選擇超濾、超濾+反滲透(RO)、超濾+RO+混合離子交換床等工藝。其中,可採用MBR代替好氧生物處理(脫氮除磷)+深度處理,也可將MBR作為深度處理工藝。

澱粉廢水處理方案

一、項目概況

(一)項目背景

某某有限公司在紅薯澱粉加工過程中產生大量高濃度酸性有機廢水,廢水主要來源於澱粉加工過程中的洗滌、壓濾、濃縮等工藝段。廢水中含有大量溶解性的有機污染物,如澱粉、蛋白質、糖類、碳水化合物、脂肪、氨基酸等,其次是含N、P的無機化合物,另外還含有一定量的揮發酸、灰分等,屬生化性較好的高濃度有機廢水,但由於氨氮和鹽份含量高,較難處理。這些有機廢水排入水體要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如不經治理直接排放,將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澱粉生產大約有80%是以紅薯為原料,其餘以玉米、小麥、大麥、燕麥以及其他富含澱粉的植物塊根等為原料。原料中除含有澱粉以外還含有其他的多種成分—蛋白質、纖維素、機鹽等。在澱粉生產由原料處理、浸泡、粉碎、過篩、分離澱粉、洗滌、乾燥等幾個主要工序組成。但具體操作上因原料的不同存在著一些差異,廢水的主要來源也因澱粉生產原料的不同而異。

(二)污水排放

水量及排放規律

根據業主的要求,參考對國內眾單位多年積累的設計資料和在食品污水處理方面的成功經驗,同時考慮到雨水倒灌和生產高峰情況,該社區污水處理量按2m3/H設計。

該污水處理站設備運行採用全自動兼人職守操作,每天工作24小時,年生產按365天計。

位於山西平定縣一農村社區,該食品企業處理的生產廢水所含COD、SS、BOD5均較高。廢水間歇排放,排放量為20 m3/d左右,日均水質波動較大。且該生產廢水中含有多種高指標的有機污染物,但污水的B/C為0.5,可生化性能較好,因此採用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觸氧化+MBR膜工藝處理為主體工藝,消毒處理為輔助處理。該組合處理工藝對此類生產廢水處理效果穩定、操作簡單、剩餘污泥產量少,且具有很強的耐沖擊負荷能力。經過處理的廢水最終出水水質要求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中的一級標准,其原始廢水水質情況及排放標准要求如表 1所示。

表1廢水水質及排放標准

(三)污水水質狀況

根據一般食品生產污水水質監測報告和實際情況,該廢水水質狀況如下:

二、本方案編制的依據、原則和范圍

(一)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2、企業提供的水質、水量及相關情況;

3、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中的一級排放標准;

4、《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47;

5、國家現行的有關工程設計規范。

(二)編制原則

1、認真貫徹國家關於環境保護工作的方針和政策,符合國家的有關法規、規范、標准;

2、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環保的各種法規,保證出水水質達到國家及地方污染物排放標准。

3、積極穩妥地採用先進可靠的處理技術,為節省建設資金和合理利用資金創造條件。

4、貫徹經濟性和可靠性並重的設計原則,在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價和運行費用的同時,合理的兼顧運行操作條件和管理維護條件。

5、需要與可能相結合的原則,充分考慮當地的實際情況與可觀條件,因地制宜、積極穩妥地採用先進適用的工藝技術,使工程各項指標都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6、經廢水處理工程處理後出水水質,應能滿足國家和地方環保部門有關標准。

7、廢水處理規模應留有一定餘地,以滿足生產發展需要,布局緊湊,盡量少佔土地,實行科學管理。

8、選用的工藝流程處理效果好,技術先進成熟穩妥可靠,適應性強,經濟合理,在確保達標排放的前提下,力求簡單實用,以方便管理操作;

9、盡量降低一次性投入,力求運行成本降低,具有可持續發展性;

10、創建良好的生產和生活環境,努力創建現代化花園式污水處理工程。

(三)編制范圍

1、本方案只涉及廢水處理站內的設計和施工概算;

2、消防設計、冬季保暖及廢水處理站外的管網設計、供電系統設計和概算由企業自行安排。

三、排放廢水特點概述

該食品企業的生產廢水排放屬中等偏低濃度的有機廢水,主要含有有機污染物質,不含有毒物質,廢水的BOD5/CODcr為0.6左右,可生化性好,易於生化處理。在澱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生產廢水含有澱粉、糖類、蛋白質、有機酸等溶解性有機物質,小顆粒澱粉、纖維等不溶性細小顆粒有機物及泥砂等無機物。為了減輕後續處理構築物的處理負荷,保護後續處理設施,應在輸送、清 洗排放的廢水預處理處理設施的後端安裝氣浮設備,以截留原污水中較大的懸浮物或漂浮物、去除廢水中沉澱物。

該企業廢水屬高濃度可生化有機廢水,故可採用生化處理方法。由於原水的BOD較高,要求達到的處理效果也較高,擬採用厭氧一好氧的處理路線。廢水中難降解的COD經厭氧處理後轉化為較易降解的COD,高分子有機物轉化為低分子有機物,好氧生物處理法工藝成熟、穩定性好、出水水質較好。因此,採用厭氧一好氧的處理路線較合理。

四、廢水治理工藝選擇

(一)工藝選擇

根據該企業現場實際,建議採用一體化的鋼體結構,具有佔地面積小、靈活、耐用、基本無噪音和運行費用低等優點,相對投資不大,處理工藝仍採用生化處理。

一體化澱粉廢水處理設備,採用以厭氧工藝、好氧工藝為主的處理工藝。前置預處理工藝,應設置格柵、調節池或沉澱池等,以盡量降低進入生物處理構築物的懸浮物,確保後續工藝正常運行。綜合分析考慮,確定使用氣浮法+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觸氧化+MBR膜工藝處理+消毒處理工藝處理該廢水。

污水經由調節池隔油調節池提升進入混凝加絮凝裝置,依次投加PAC和PAM。充分進行混凝、絮凝反應。經混凝、絮凝反應好後的廢水進入高效組合氣浮,除去大部分油和SS,出水基本達標,經過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去除水中的COD、BOD、氨氮、PH值等,最後一道工序加二氧化氯進行最終消毒,出水達標排放。

氣浮裝置去除參數:

廢水經氣浮設備處理後流入調節池進行初步的勻質、勻量,主要是因為在調節池內對廢水進行預曝氣及攪拌可以盡可能地避免大量SS在調節池內堆積和發酵,同時還能夠將廢水中的低分子有機污染物吹脫氧化。隨後由潛污泵提升至水解酸化池。在水解酸化池中得到馴化、培養的大量厭氧微生物,則直接將廢水中所含的大部分高分子有機污染物破碎降解為小分子有機污染物,進而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有效地緩解後續好氧生化處理工序的處理壓力。廢水經水解酸化處理後自流進入接觸氧化池,接觸氧化池中的好氧微生物種群及硝化菌菌群在池內羅茨鼓風機曝氣充氧的情況下,大量的有機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種群氧化降解為CO2和H2O,廢水中的氨氮則被氧化為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得以去除。經接觸氧化池處理後的出水進行最終的混凝沉澱反應,作用是使廢水中不易沉澱的細小顆粒絮體凝聚形成大顆粒絮體,混合液隨後進入二沉池內進行固液分離,保證最終出水水質穩定達到排放標准要求。固液分離後的上清液溢流進入出水流量堰可達標排放,剩餘污泥則排入污泥濃縮池進行污泥濃縮處理。

膜-生物反應器(MBR)

主要作用:利用微生物去除污水中大量的可溶性有機物,大量降低廢水的COD和氨氮,由於膜的高度分離特性科使出水基本不含的懸浮物。經過MBR的處理使廢水完全達標排放,其出水水質由於國家所要求的污水排放標准。

污泥處理工藝流程簡述

沉澱池底部集泥斗內的沉澱污泥由氣提裝置抽入污泥濃縮池,隨後在污泥濃縮池內進行污泥重力濃縮處置,污泥斗凝聚濃縮後的污泥由污泥泵加壓泵入廂式壓濾機,再進行後續的壓濾脫水處理。最終污泥濃縮池上清液及廂式壓濾機濾液則統一迴流至調節池進行處理。脫水後的污泥經收集後由專用污泥運輸車外運至衛生填埋場進行處理。

(二)生物處理技術

在生物處理技術中,我們選擇了近年來發展最為迅速的一種好氧生物處理技術——生物接觸氧化法+MBR膜工藝。

該法屬於生物膜法的一種,該法的生物載體主要是池內裝置的優質生物填料。與其它生物處理方法相比,其主要特點是:

1.由於填料的比表面積大,池內的充氧條件良好,生物接觸氧化池內單位體積的生物固體量(10~20g/L)都遠遠高於活性污泥法曝氣池的生物量(1.5~3.0g/L)。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3.0~6.0kgBOD5/m3˙d),是活性污泥法的6~7倍。

2.由於相當一部分微生物固著生長在填料表面,不存在令人頭痛的污泥膨脹問題,運行管理方便。

3.由於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生物固體量多,水質屬完全混合型,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對水質水量的驟變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4.由於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生物固體量多,有機容積負荷較高,其F/M(有機基質F 與微生物M 的比值)可以保持在一定水平,因此污泥產量低於活性污泥法。

5.處理能力大,佔地面積小,容積負荷高,池子容積小,相當於活性污泥法和氧化溝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6.氧的利用率高(15%以上)運行動力省。

在生物接觸氧化法工藝中,有兩種供氧方式,一種是鼓風曝氣,一種是射流曝氣。這兩種方式相比,鼓風曝氣具有氧利用率高、能耗省等特點,因此本方案決定採用《鼓風曝氣生物接觸氧化法》工藝對該企業廢水進行生化處理。

該技術具有投資少、效益高、運行費用低、操作管理方便、耐沖擊負荷強等特點。

7.MBR膜的清洗方法一般根據膜的性質和處理液的性質來確定。無機膜的分離對象是活性污泥混合液。生物反應器中的微生物對餐飲業污水中的有機物降解是一個動態、連續的過程。餐飲污水中的營養成分主要是油、澱粉、蛋白質等,經過微生物的分解、吸收作用,將其轉變成能量和自身的一部分。微生物正常代謝會產生粘性多糖類物質、粘性多肽分子和蛋白質分子等.細菌死亡後,這些物質一部分可被其它微生物所利用,一部分可能存在於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同樣,來自餐飲污水的少量無機鹽也會部分被細菌等微生物攝人,剩餘部分也存在於活性污泥混合液中。這些殘留在污泥混合液中的成分,最終到達膜表面,形成了堵塞膜的凝膠層。

五、污水處理站設計技術方案

(一)工程地點

污水池排水口右側空置區域。

(二)設計參數

1.設計處理能力:Q=20m3/d,每天24小時運行,設計:1m3/h。

2.設計進水水質(見表1)

表1-設計進水水質-進入綜合污水池後

3.設計出水水質(採用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准》中的一級標准)。(見表2)

表2-設計出水水質

(三)工藝流程說明

廢水經氣浮設備除去漂浮物及漂浮油,流入調節池進行水質與水量的調節預處理,然後,再進入一級和二級接觸氧化池進行生化處理,同時對一級和二級接觸氧化池的水用鼓風機進行曝氣。經過二級接觸氧化池進行生化處理之後的水含有殘余的生物膜,必須經行沉澱,經MBR膜工藝處理,經沉澱後的上清液排出,此時的出水水質達到GB8978-1996一級標准。經沉澱池後產生的污泥回化糞池進行厭氧處理。經過化糞池進行厭氧處理後的上清液再流入調節池進行處理,如此循環。

(四)本工藝流程中採用的特色技術

1.本工藝對產生的污泥經過巧妙設計,不需要外排處理,而是進行厭氧消化。這樣大大改善了污水處理站的環境。由於整個污水處理實施全部埋在地下,基本做到不佔地。

2.生物接觸氧化池:該裝置為整個廢水處理工藝中關鍵技術,這里應用了目前國內最先進的不會堵塞的曝氣裝置——可變孔曝氣軟管和新型的組合式多孔環生物填料。保證了生化系統的高效運行。

(五)廢水處理效果預測

表2 工程運行監測結果

由此可見 ,處理後水質達到GB8978-1996一級標准。該處理後水質再經過濾處理完全可回用於企業辦公樓、住宅樓沖廁、澆花草、灌溉農田等。

(六)主要構築物及設備概述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組成:

1、格柵:在綜合污水進入調節池前設置一道格柵,用以去除生產污水中的軟性纏繞物、較大固顆粒雜物及飄浮物,從而保護後續工作水泵使用壽命並降低系統處理工作負荷。

2、調節池:綜合污水經格柵處理後進入調節池進行水量、水質的調節均化,保證後續生化處理系統水量、水質的均衡、穩定,並設置預曝氣系統,用於充氧攪拌,以防止污水中懸浮顆粒沉澱而發臭,又對污水中有機物起到一定的降解功效,提高整個系統的抗沖擊性能和處理效果。

3、提升泵;調節池內設置潛污泵,經均量,均質的污水提升至後級處理。

4、A級生物池:將污水進一步混合,充分利用池內高效生物彈性填料作為細菌載體,靠兼氧微生物將污水中難溶解有機物轉化為可溶解性有機物,將大分子有機物水解成小分子有機物,以利於後道O級生物處理池進一步氧化分解,同時通過迴流的硝炭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可進行部分硝化和反硝化,去除氨氮。

5、O級生物池:該池為本污水處理的核心部分,分二段,前一段在較高的有機負荷下,通過附著於填料上的大量不同種屬的微生物群落共同參與下的生化降解和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各種有機物質,使污水中的有機物含量大幅度降低。後段在有機負荷較低的情況下,通過硝化菌的作用,在氧量充足的條件下降解污水中的氨氮,同時也使污水中的COD值降低到更低的水平,使污水得以凈化。

6、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去除生化池中剝落下來的生物膜和懸浮污泥,使污水真正凈化

7、消毒池:二沉池出水流入過濾消毒池進行消毒,使出水水質符合衛生指標要求,合格外排。

8、鼓風機:供A/O級生化池、調節池中充氧曝氣,攪拌、和污泥提升、污泥消化。

9、污泥提升泵:調節池內設置潛污泵,經均量,均質的污水提升至後級處理。

更多污水處理技術文章參考易凈水網http://www.ep360.cn/

閱讀全文

與凈化澱粉廢水的化學物質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