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初中化學物質含量怎麼算

初中化學物質含量怎麼算

發布時間:2022-07-05 02:08:32

❶ 請問初中化學的計算方法有哪些(除守恆法,差量法)並舉例,包括前面2個

守恆和差量你知道我就不解釋了 直接上例子
你要在有化學基礎的情況下看啊。大部分手打,還有一部分是復制的。

守恆法:
顧名思義 就是質量守恆了
比如 2H2O===通電====2H2+O2
【那麼反應物的質量 也就是水的質量 就等於生成物的質量 也就是氫氣和氧氣的總質量】
4大基本反應都遵循這個規律。
上面是從宏觀來看的,你再從微觀上看,氫元素在反應物和生成物中是不是原子個數相等啊,氧元素也是,也就是說:【變化前後同種元素的原子個數相同】

給你兩個例題:

(一)質量守恆法

質量守恆就是化學反應前後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不變,在配製或稀釋溶液的過程中,溶質的質量不變。

【例題】1500C時,碳酸銨完全分解產生氣態混合物,其密度是相同條件下氫氣密度的

(A)96倍 (B)48倍 (C)12倍 (D)32倍

【分析】(NH4)2CO3=2NH3↑+H2O↑+CO2↑ 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可知混和氣體的質量等於碳酸銨的質量,從而可確定混和氣體的平均分子量為 =24 ,混和氣體密度與相同條件下氫氣密度的比為 =12 ,所以答案為C
(二)元素守恆法

元素守恆即反應前後各元素種類不變,各元素原子個數不變,其物質的量、質量也不變。

【例題】有一在空氣中放置了一段時間的KOH固體,經分析測知其含水2.8%、含K2CO337.3% 取1克該樣品投入25毫升2摩/升的鹽酸中後,多餘的鹽酸用1.0摩/升KOH溶液30.8毫升恰好完全中和,蒸發中和後的溶液可得到固體

(A)1克 (B)3.725克 (C)0.797克 (D)2.836克

【分析】KOH、K2CO3跟鹽酸反應的主要產物都是KCl,最後得到的固體物質是KCl,根據元素守恆,鹽酸中含氯的量和氯化鉀中含氯的量相等,所以答案為B

變數法:
孩子這個其實是高一學的。現在你要是想了解比較繁瑣了。
(我給你的反應你不用記住的。)
差量法 分為{1固固差 2液液差 3氣氣差}
(我把高中的部分給你講掉,很好理解的)
例如:
1)固固
題目:2NaHCO3===加熱===Na2CO3+CO2↑+H2O
若NaHCO3為Xg,反應一段時間後,剩餘固體為Yg,求生成的CO2的質量。

答:設CO2的質量為M。
因為是反應一段時間,反應後固體中可能只有碳酸鈉,可能有碳酸鈉也有碳酸氫鈉。
Mr(碳酸氫鈉)=84,2份碳酸氫鈉就是168。Mr(碳酸鈉)=為106。
那麼2份碳酸氫鈉的相對分子質量 減去1份碳酸鈉的相對分子質量=62

44/M=======62/(X-Y)g

然後二氧化碳的質量M就可以用X Y表示出來(這里X Y可以是某個數值,只是為了好理解用之墓代替)固固就是在你不知道反應是否完全的情況下,把反應前固體相對分子質量(注意分子個數 要乘反應分子個數的 也就是物質前面的系數)減去分解出來的固體的相對分子質量,(或者化合出來的固體減去反應前的。)
2)液液
}這兩種方法和固體相同,只是物質狀態不同。
3)氣氣

我上面這個是高一學到物質的量的時候刻意用到的。下面兩個差量法是初中的吧,我復制的你看看。

(一)質量差法

【例題】在1升2摩/升的稀硝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銅粉,充分反應後溶液的質量增加了13.2克,問:(1)加入的銅粉是多少克?(2)理論上可產生NO氣體多少升?(標准狀況)

【分析】硝酸是過量的,不能用硝酸的量來求解。銅跟硝酸反應後溶液增重,原因是生成了硝酸銅,所以可利用這個變化進行求解。

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4H2O 增重

192 44.8 636-504=132

X克 Y升 13.2 可得X=19.2克,Y=4.48升

(二)體積差法

【例題】10毫升某氣態烴在80毫升氧氣中完全燃燒後,恢復到原來狀況(1.01×105Pa , 270C)時,測得氣體體積為70毫升,求此烴的分子式。

【分析】原混和氣體總體積為90毫升,反應後為70毫升,體積減少了20毫升。剩餘氣體應該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和過量的氧氣,下面可以利用烴的燃燒通式進行有關計算。

CxHy + (x+ )O2 → xCO2 + H2O 體積減少

1 1+
10 20

計算可得y=4 ,烴的分子式為C3H4或C2H4或CH4

十字交叉法(這個用的不多,但是也很有用,反正我都忘了……復制的,你看得懂就好,看不懂也沒什麼的。)

十字交叉法是進行二組分混和物平均量與組分量計算的一種簡便方法。凡可按M1n1 + M2n2 = (n1 + n2)計算的問題,均可用十字交叉法計算的問題,均可按十字交叉法計算,算式為:

M1 n1=(M2- )

M2 n2=( -M1)

式中, 表示混和物的某平均量,M1、M2則表示兩組分對應的量。如 表示平均分子量,M1、M2則表示兩組分各自的分子量,n1、n2表示兩組分在混和物中所佔的份額,n1:n2在大多數情況下表示兩組分物質的量之比,有時也可以是兩組分的質量比,如在進行有關溶液質量百分比濃度的計算。十字交叉法常用於求算:混和氣體平均分子量及組成、混和烴平均分子式及組成、同位素原子百分含量、溶液的配製、混和物的反應等。

計算這種東西老是期末都會講的,你懂了就都通了。

❷ 化學初三上學期純物質的計算

2.不純物的計算

化學方程式中所表示的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指純凈物,不純物質不能代入方程式進行計算。遇到不純物質時,需要將不純物質換算成純凈物質的量,才能代入方程式,按質量比進行計算。計算關系為:

純凈物的質量=不純物的質量×純凈物的質量分數

例用含Fe2O3 75%的赤 鐵礦石20噸,可煉出含雜質4%的生鐵多少噸?

解:20噸赤鐵礦石中含純Fe2O3的質量為:20噸×75%=15噸

設可煉出含雜質4%的生鐵質量為x

Fe2O3+3CO 2Fe+3CO2

160112

15噸(1-4%)x

x==12.5噸

(一)有關化學式的計算

用元素符合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叫做化學式。本知識塊的計算關鍵是抓住這一概念,理解概念的含義,並要深刻理解化學式中各符號及數字的意義,處理好部分與整體之間的算術關系。

1.計算相對分子質量。

相對分子質量是指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通過化學式可以計算出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也可以通過相對分子質量,求某物質的化學式。在計算的過程中應注意化學式前面的數字(系數)與相對分子質量及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與相對原子質量之間的關系是「相乘」不是「相加」;若計算結晶水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時,化學式中間的「·」與結晶水的相對分子質量之間是「相加」不是「相乘」。

例 計算5CuSO4·5H2O的相對分子質量總和。

5CuSO4·5H2O=5×[64+32+16×4+5×(1×2+16)]

=5×[160+5×18]

=1250

2.計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質量比

宏觀上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任何純凈的化合物都有固定的組成,這樣可以計算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的質量比。計算的依據是所含元素的質量比,等於微觀上每個分子(即化學式)中各種原子的個數與其原子量的乘積之比。

例 計算氧化鐵中鐵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

氧化物的化學式:Fe2O3,則

Fe∶O=56×2∶16×3=112∶48=7∶3

3.計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

宏觀上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等於微觀上化合物的每個分子中,該元素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總和與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即:

化合物中某元素質量比=×100%

例 計算硝酸銨(NH4NO3)中,含氮元素的質量分數。

w(N)=×100%=35%

(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化學方程式是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這樣,化學方程式不僅表達了物質在質的方面的變化關系,即什麼是反應物質和什麼是生成物質,而且還表達物質在量的方面的變化關系,即反應物質和生成物質的質量關系,同時包括反應物質和生成物質的微粒個數關系,這是有關化學方程式計算的理論依據。

1.有關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計算

這是化學方程式計算中最基礎的題型,要深刻理解化學方程式的含義,理解反應物質和生成物質在微觀上和質量上的關系。例如將一氧化碳在空氣中點燃後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中,它們的關系:

2CO+O22CO2

微粒比:2∶1∶2

質量比:2×28∶32∶88(7∶4∶11)

*體積比:2∶1∶2

(同溫、同壓)

質量守恆:56+32=88

可以看出,化學方程式能表達出多種量的關系,這些關系都是解答有關化學方程中的已知和未知的隱含的已知條件,這些條件都可以應用於計算時的「橋梁」,是整個計算題的基礎和依據。

3.選量(過量)計算

化學方程式計算的理論依據就是質量守恆定律。在質量守恆定律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要著重理解「參加」兩個字的含義,即沒有「參加」反應的物質,就不應計算在內。在有些計算題中,給出了兩種反應物的質量,求生成物,這時就必須考慮,給出的兩種物質的質量是否都恰好參加了反應。這時思考的范圍就應大一些。

例 今有氫氣與氧氣的混合氣共20克,在密閉的容器中點燃,生成水18克,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氫氣10克,氧氣10克 (B)氫氣2克,氧氣18克

(C)氫氣4克,氧氣16克(D)氫氣1克,氧氣19克

根據化學方程式,求出氫氣在氧氣里燃燒時氫氣與氧氣的質量比,然後進行比較。

2H2 + O2 2H2O

4 ∶ 32∶ 36

1 ∶ 8∶ 9

氫氣在氧氣中燃燒時,氫氣與氧氣的質量比為1∶8,即若有1克氫氣需要氧氣8克;若有2克氫氣需要氧氣16克。本題中生成18克的水,則必然是氫氣2克,氧氣16克。故(B)、(C)選項都有可能。若按(B)選項會剩餘2克,氧氣沒有參加反應;若按(C)選項會剩餘2克氫氣。故本題答案為(B)和(C)。這樣會得出一個結論:若遇兩個已知量,是按少的量(即不足的量)來進行計算。

4.多步反應的計算

從一個化學反應中求出的質量,用此量再進行另一個化學反應或幾個化學反應的連續計算,求最後一個化學反應的量,一般稱之為多步反應的計算。

例 計算用多少克的鋅跟足量稀硫酸反應生成的氫氣,能跟12.25克的氯酸鉀完全分解後生成的氧氣恰好完全反應生成水。

本題涉及三個化學反應:

Zn+H2SO4(稀)=ZnSO4+H2↑

2KClO3 2KCl+3O2↑

2H2+O2 2H2O

可以用三個化學方程式中的微粒關系,找出它們的已知量與未知量的關系式:

2KClO3~3O2~6H2~6Zn即KClO3~3Zn

設需用鋅的質量為x,根據上述關系式,

KClO3 ~ 3Zn

122.53×65

12.25克x

x==19.5克

從以上的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可以看出,在計算的過程中,主要應用的關系式是質量比,在一個題目中,最好用統一的單位,若試題中給出了兩個量的單位不一樣,可以換算成比較方便有利於計算的一個單位,這樣可避免發生錯誤。關於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解題要領可以歸納為:

化學方程式要配平,需將純量代方程;

量的單位可直接用,上下單位應相同;

遇到有兩個已知量,應找不足來進行;

遇到多步的反應時,關系式法有捷徑。

(二)有關溶液的計算

溶液是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在有關溶液的計算中,要准確分析溶質、溶劑、溶液的質量,它們的最基本的質量關系是:

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液質量

應注意此關系中,溶質質量不包括在溶液中未溶解的溶質的質量。

1.溶解度的計算

固體物質溶解度的概念是: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

根據溶解度的概念和溶液中溶質、溶劑和溶液的量的關系,可進行如下的有關計算。

(1)根據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飽和溶液里的溶質和溶劑的量,求這種物質的溶解度。

(2)根據某物質在某溫度下的溶解度,求該溫度下一定量的飽和溶液里含溶質和溶劑的質量。

(3)根據某物質在某溫度下的溶解度,求如果溶劑質量減少(蒸發溶劑)時,能從飽和溶液里析出晶體的質量。

(4)根據某物質在某溫度下的溶解度,求如果溫度變化(降溫或升溫)時,能從飽和溶液里析出或需加入晶體的質量。

2.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

溶質的質量分數是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初中化學中常用百分數來表示。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式如下:

溶質的質量分數=×100%

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題可以有:

(1)已知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求溶液的質量分數。

(2)已知溶液的質量和它的質量分數,求溶液里所含溶質和溶劑的質量。

(3)將一已知濃度的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進行稀釋,或加入固體溶質,求稀釋後或加入固體後的溶液的質量分數。

3.溶液度與溶液質量分數之間的換算

在一定溫度下,飽和溶液里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液質量之比,是一個固定的值,也就是說飽和溶液里溶質質量分數是恆定的。在計算中首先要明確溶液度與溶液質量分數兩個概念的本質區別。其次是要注意條件,必須是在一定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才能進行換算。

溶解度與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比較如下:

溶解度 質量分數

量的關系 表示溶質質量與溶劑質量之間的關系 表示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間的關系

條件 ①與溫度有關(氣體還跟壓強有關)②一定是飽和溶液 ①與溫度、壓強無關②不一定是飽和溶液,但溶解溶質的質量不能超過溶解度

表示方法 用克表示,即單位是克 用%表示,即是個比值,沒有單位

運算公式 溶解度=×100 %=×100%

換算公式 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100%

❸ 初中化學,物質.溶質.溶劑質量分數如何求

  1. 物質的量濃度:被求溶質的物質的量/溶液體積 (單位——mol/L,mol/mL)

  2. 溶質質量分數:被求溶質的質量/溶液總質量 (單位——g/g%)

  3. 溶劑質量分數:溶劑質量/溶液總質量 (單位——g/g% )

  4. 單一溶質溶液的溶劑質量分數等於(1-溶質質量分數)


❹ 寫出初中所學物質的化學式並計算出相對分子質量各元素百分含量

蘇打是碳酸鈉的俗稱,鈉元素顯+1價,碳酸根顯-2價,其化學式為:Na 2 CO 3 .其相對分子質量為:23×2+12+16×3=106;故填:Na 2 CO 3 ;106.
硝酸中氫元素顯+1價,硝酸根顯-1價,其化學式為HNO 3 ,其相對分子質量為:1+14+16×3=63.故填:HNO 3 ;63.

❺ 初中化學物質的量計算

2mol的二甲醚完全燃燒時需要6mol氧氣,CH3OCH3+3O2=2CO2+3H2O
某正二價的金屬2.4g與足量的氧氣反應,生成0.1mol的金屬氧化物,則該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4(Mg)
某正二價的金屬氧化物可以設為MO,正二價的金屬2.4g生成0.1mol的金屬氧化物,所以0.1摩爾金屬質量是2.4克,所以該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4

❻ 初三化學計算中計算物質的含量到底是計算它的質量還是計算他的質量分數啊

計算它的含量肯定是指質量分數啊,如果是計算質量,它會直接告訴你的。

❼ 初中化學物質的量

答案是BD

❽ 初中化學計算題中含量指的是什麼

就是該一元素質量的百分含量,也就是該元素占的質量分數!
有個公式就是
某一元素得含量=該原子的個數*該相對原子的質量 除以 該化學式的相對質量*%

❾ 初三化學物質的量計算題

1.SO2與SO3質量都是m 則m/64就是SO2的物質的量同理得m/80為SO3的物質的量 所以nSO2:nSO3 就是 m/64:m/80 等於5:4 2.第一步中我們得出SO2物質的量為m/64 mol, SO3的物質的量m/80 mol ,所以SO2中氧元素的物質的量為m/64×2(因為SO2中含有兩個氧原子)同理得SO3中氧元素的物質的量m/80×3即 含氧元素之比就是 m/64×2:m/80×3 等於5:6 第二題與第一題類似自己動腦筋作 在下做出來是第一個 2:1 第二個 2:1 錯了請指教

閱讀全文

與初中化學物質含量怎麼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