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職業危害因素化學因素有哪些

職業危害因素化學因素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05 07:07:50

1. 化學性危害因素有哪些

家庭裝修,服裝印染中甲醛、苯、甲苯等有毒有機物的污染;
汞、鉛等重金屬離子對水體的污染;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對大氣的污染。
化學因素是引起職業病的最常見的職業性有害因素
它主要包括生產性毒物和生產性粉塵.生產性毒物是指生產過程中形成或應用的各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生產性毒物包括窒息性毒物,如一氧化碳、氰化物、甲烷、硫化氫、二氧化碳等;
刺激性毒物,如氯氣、氨氣、二氧化硫、光氣、氯化氫、苯及其化合物、甲醇、乙醇、硫酸蒸氣、硝酸蒸氣、高分子化合物等;
血液性毒物,如苯、苯的硝基化合物、氮氧化物、亞硝磷鹽、砷化氫等;
神經性毒物,如鉛、汞、錳、四乙基鉛、二硫化碳、有機磷農葯、有機氯農物、汽油、四氯化碳等.
生產性粉塵是指能夠較長時間懸浮於空氣中的固體微粒.

2. 職業危害因素有哪些

1、生產過程有關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如不良的氣象條件(高溫、高濕、低溫等)、異常的氣壓(高氣壓、低氣壓)、輻射(高頻電磁場、微波、紫外線、紅外線、放射線)、雜訊、振動等;化學因素,如工業毒物、粉塵等;生物因素,如某些寄生蟲、微生物等。

2、勞動過程中產生的因素。如勞動組織和制度不合理,精神緊張,勞動強度過大、頻度過密等。

3、生產環境中固有的因素。如自然環境中的不良因素、廠房建築不合理等。



相關規定

根據規定,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內容主要包括:生產經營單位的基本情況,產生職業危害因素的生產技術、工藝和材料,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的種類、濃度或強度,作業場所接觸職業危害因素的人數及分布情況,職業危害防護設施及個人防護用品的配備情況,對接觸職業危害因素從業人員的管理情況。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職業危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職業危害因素

3. 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分為幾類多少種

6種。職業危害因素是造成職業病的原因。2015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安全監管總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全國總工會《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進行修訂,將主要的職業危害因素分為6類:

1、粉塵:包括矽塵、煤塵(煤矽塵)、石墨塵、電焊煙塵、其他粉塵等。

2、化學因素:包括鉛、汞、錳、鎘、磷、砷及其化合物等;以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氣、硫酸、硝酸、鹽酸、氫氧化鈉等。

3、物理因素:包括高溫、高氣壓、低氣壓、局部振動、雜訊危害等。

4、放射性因素:包括紫外線、放射性物質、紅外線等。

5、生物因素:包括炭疽桿菌、森林腦炎、布氏桿菌等。

6、其他因素:包括氧化鋅、二異氰酸甲苯酯、嗜熱性放線菌等。

危害產生的原因:

所有危險、危害因素盡管表現形式不同,但從本質上講,之所以能造成危險、危害後果(傷亡事故、損害人身健康和物的損壞等)均可歸結為存在能量、有害物質和能量、有害物質失去控制兩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並導致能量的意外釋放或有害物質泄漏、散發的結果。

1、能量有害物質

能量、有害物質是危險、危害因素產生的根源,也是最根本的危險、危害因素。一般地說,系統具有的能量越大、存在的有害物質的數量越多,系統的潛在危險性和危害性也越大。

另一方面,只要進行生產活動,就需要相應的能量和物質(包括有害物質),因此所產生的危險、危害因素是客觀存在的,是不能完全消除的。

2、失控

在生產中,人們通過工藝和工藝裝備使能量、物質(包括有害物質)按人們的意願在系統中流動、轉換,進行生產;同時又必須約束和控制這些能量及有害物質,消除、減弱產生不良後果的條件,使之不能發生危險、危害後果。

如果發生失控:(沒有控制、屏蔽措施或控制、屏蔽措施失效),就會發生能量、有害物質的意外釋放和泄漏,從而造成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

4. 職業危害因素分為那幾類

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因素。包括:

一、產工藝過程中產生的危害因素:
1、化學因素:粉塵、鉛、三氯乙烯、苯、正己烷等

2、物理因素:雜訊、異常氣象條件、電磁輻射、電離輻射等

3、生物因素:如炭疽桿菌、布氏桿菌等。如:作業人員因接觸患有炭疽病的牛、馬、羊、駱駝等食草動物,或因接觸受炭疽病傳染的病畜皮毛、產品而罹患。

二、勞動過程中的危害因素:勞動組織和作息制度不合理、勞動強度過大、不良體位操作等;


三、生產環境中的危害因素:如炎熱季節的太陽輻射、廠房建築或布局不合理等。

5. 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哪些

由於行業的多樣性,不同行業在勞動過程中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也不一樣,但根據其來源不同,可分為三類:一、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二、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三、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
法律分析
一、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1、化學因素,有毒物質,如鉛、汞,乙烯生產過程中,有苯、甲苯、乙基苯、苯乙烯等毒物;生產丁苯橡膠過程中有丁二烯、苯乙烯、高芳烴油、亞硝酸鈉、過氧化二異丙苯等幾十種。生產性粉塵,如煉油生產過程中,有石油焦粉塵,使用催化劑硅酸鋁粉(粉塵狀)等;催化劑生產過程中,有金屬粉塵、水泥粉塵等,此外,還有石棉塵、煤塵等。2、物理因素:異常氣象條件,如高溫、高濕、低溫等。異常氣壓,如高氣壓、低氣壓。雜訊、振動。非電離輻射,如可見光、紫外線、紅外線、射頻、微波、激光。電離輻射,如X射線、放射性同位素儀表產生的丫射線等。3、生物因素,如附著在皮毛上的炭疽桿菌、蔗渣上的黴菌等。在石化行業少見。二、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勞動過程是指生產過程的勞動組織、操作體位和方式以及體力和腦力勞動的比例等。在此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有:大檢修或搶修期間,易發生勞動組織和制度不合理,勞動作息制度不合理等;精神緊張;自動化程度高,儀表代替了笨重的體力勞動和手工操作,也帶來了精神緊張問題。勞動強度過大或生產定額不當,如安排的作業與職工生理狀況不相適應等;個別系統或器官過分緊張,如視力緊張等;長時間處於某種不良體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三、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第二條 本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職業病防治活動。本法所稱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職業病的分類和目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制定、調整並公布。

6. 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那些

法律分析:(1)化學性因素。

生產性粉塵,如矽塵、煤塵、有機粉塵等。作業人員長期在超過國家規定的最高容許濃度條件下作業,加上其他因素的影響,就有可能發生塵肺病。粉塵中的主要危害化學因素為游離二氧化硅、硅酸鹽等。

生產性毒物,如生產性化學毒物可引起急、慢性職業中毒。作業人員可能接觸到的生產性毒物類型很多,取決於實際生產條件。

(2)物理性因素。

不良的氣象條件:生產場所的氣溫、氣濕、氣流及熱輻射構成了生產環境的氣象條件。在強烈熱輻射、高氣溫、氣濕等不良氣象條件下作業,可能引起中暑。在寒冷氣候條件下工作,不僅會引起凍傷,還會增加感冒等的發病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第十五條 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的設立除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設立條件外,其工作場所還應當符合下列職業衛生要求: (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者濃度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 (二)有與職業病危害防護相適應的設施; (三)生產布局合理,符合有害與無害作業分開的原則; (四)有配套的更衣間、洗浴間、孕婦休息間等衛生設施; (五)設備、工具、用具等設施符合保護勞動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六)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關於保護勞動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7. 職業病危害因素有哪些,如何防護

職業病危害因素有
(一)生產工藝過程中的有害因素
1.化學因素:(1)生產性毒物。如鉛、苯、汞、一氧化碳、有機磷農葯等。(2)生產性粉塵。如矽塵、煤塵、水泥塵、石棉塵、有機粉塵等。
2.物理因素:(1)異常氣象條件。如高溫、高濕、低溫等。(2)異常氣壓。如高氣壓、低氣壓。(3)雜訊、振動。(4)非電離輻射。如紫外線、紅外線、射頻輻射、微波、激光等。(5)電離輻射。如α、β、γ、X射線等。
3.生物因素:如炭疽桿菌、布氏桿菌、森林腦炎病毒等傳染性病源體。
(二)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
1.勞動組織和勞動休息制度不合理。
2.勞動過度精神(心理)緊張。
3.勞動強度過大,勞動安排不當,不能合理安排與勞動者的生理狀況相適應的作業。
4.勞動時個別器官或系統過度緊張。如視力緊張等。
5.長時間用不良體位和姿勢勞動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勞動。
(三)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環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熱季節的太陽輻射。
2.廠房建築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與無毒的工段安排在同一車間。
3.來自其他生產過程散發的有害因素的生產環境污染。
職業病的防護措施:
一、組織管理措施
根據國家法律法規、條例、規范、標准,結合本單位的具體情況,有領導、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職業衛生工作,並將職業病防治工作納人到議事日程,制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制度、操作規程、有關職業衛生防護辦法和應急救援方案。同時還要開展職業衛生的培訓和宣傳,加強職業衛生工作的檢查,切實做到安全生產,文明生產。
二、設備技術措施
(1)改革工藝從工藝上改革、消除或控制生產勞動中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是有效的預防措施。如用低毒或無毒的原料代替有毒或高毒原料;用機械遙控操作代替人工操作等。
(2)隔離密閉對產生塵毒等有毒有害因素的設備或作業,應採取隔離的原則,使污染源不擴散;有些設備要加強密閉,控制跑、冒、滴、漏。
(3)通風排毒發生塵毒的工作場所,應設置通風裝置,排除塵毒。對排除的塵毒必須凈化、中和或過濾,防止周圍環境污染。有高溫輻射熱的工作場所要做好隔熱及通風降溫。一切通風設施事先應合理設計,並保持經常的維修保養。
三、衛生保健措施
(1)開展健康監護為了全面掌握職工健康狀況,必須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按照國家規定進行職業健康體檢,早期發現職工的健康改變和職業禁忌,對健康受損害的職工要早期治療,對有職業禁忌的職工應調離原工作崗位、予以妥善安排。這是職業衛生和預防職業病的重要手段。
(2)加強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監測企業應當實施專人負責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監測,制定監測管理制度,按照國家規定定期對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檢測、評價,了解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程度、防護設備的效果、是否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對發現的問題、超過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的崗位及隱患應制定整改計劃,按時完成整改。
(3)做好個人防護正確使用個人防護設備,是預防職業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包括防毒面具、防毒口罩、防護眼鏡、手套、圍裙、膠鞋等。防護皮膚損傷用的皮膚防護膏;防輻射熱的防熱服;在有酸、鹼等腐蝕性物質處應設置沖洗設備等。在易發生急性職業中毒事故的崗位應配備防護用具、醫療葯械等

8. 職業危害因素主要有哪些

(一)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學因素
(1)有毒物質,如鉛、汞,乙烯生產過程中,有苯、甲苯、乙基苯、苯乙烯等毒物;生產丁苯橡膠過程中有丁二烯、苯乙烯、高芳烴油、亞硝酸鈉、過氧化二異丙苯等幾十種。
(2)生產性粉塵,如煉油生產過程中,有石油焦粉塵,使用催化劑硅酸鋁粉(粉塵狀)等;催化劑生產過程中,有金屬粉塵、水泥粉塵等,此外,還有石棉塵、煤塵等。
2.物理因素
(1)異常氣象條件,如高溫、高濕、低溫等。
(2)異常氣壓,如高氣壓、低氣壓。
(3)雜訊、振動。
(4)非電離輻射,如可見光、紫外線、紅外線、射頻、微波、激光。
(5)電離輻射,如X射線、放射性同位素儀表產生的丫射線等。
3.生物因素,如附著在皮毛上的炭疽桿菌、蔗渣上的黴菌等。在石化行業少見。
(二)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
勞動過程是指生產過程的勞動組織、操作體位和方式以及體力和腦力勞動的比例等。在此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有:
①大檢修或搶修期間,易發生勞動組織和制度不合理,勞動作息制度不合理等。②精神緊張;自動化程度高,儀表代替了笨重的體力勞動和手工操作,也帶來了精神緊張問題。③勞動強度過大或生產定額...(一)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學因素
(1)有毒物質,如鉛、汞,乙烯生產過程中,有苯、甲苯、乙基苯、苯乙烯等毒物;生產丁苯橡膠過程中有丁二烯、苯乙烯、高芳烴油、亞硝酸鈉、過氧化二異丙苯等幾十種。
(2)生產性粉塵,如煉油生產過程中,有石油焦粉塵,使用催化劑硅酸鋁粉(粉塵狀)等;催化劑生產過程中,有金屬粉塵、水泥粉塵等,此外,還有石棉塵、煤塵等。
2.物理因素
(1)異常氣象條件,如高溫、高濕、低溫等。
(2)異常氣壓,如高氣壓、低氣壓。
(3)雜訊、振動。
(4)非電離輻射,如可見光、紫外線、紅外線、射頻、微波、激光。
(5)電離輻射,如X射線、放射性同位素儀表產生的丫射線等。
3.生物因素,如附著在皮毛上的炭疽桿菌、蔗渣上的黴菌等。在石化行業少見。
(二)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
勞動過程是指生產過程的勞動組織、操作體位和方式以及體力和腦力勞動的比例等。在此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有:
①大檢修或搶修期間,易發生勞動組織和制度不合理,勞動作息制度不合理等。②精神緊張;自動化程度高,儀表代替了笨重的體力勞動和手工操作,也帶來了精神緊張問題。③勞動強度過大或生產定額不當,如安排的作業與職工生理狀況不相適應等。④個別系統或器官過分緊張,如視力緊張等。⑤長時間處於某種不良體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三)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
生產環境可以是大自然的環境,也可以是按生產過程的需要而建立起來的人工環境,生產過程中的職業危害因素包括:
①自然環境中的因素,如炎熱季節的太陽輻射;②房屋建築或布置不合理,如有毒工段與無毒工段安排在一個車間;③由不合理生產過程所致的環境污染,如氯氣回收、精製、液化崗位產生的氯氣泄液,有時造成周圍10~20m環境的
污染。
在實際生產中,職業病危害因素常不是單一存在的,多種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聯合存在,常可加重對職工健康的影響。

9. 工作場所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哪些

工作場所中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按其來源可分為下列三類:

一、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學因素:生產性毒物,如鉛、苯系物、氯、汞等;生產性粉塵,如矽塵、石棉塵、煤塵、有機粉塵等 。

2、物理因素:主要為異常氣象條件如高溫、高濕、低溫等;異常氣壓如高氣壓、低氣壓等;雜訊及振動;非電離輻射如可見光、紫外線、紅外線、激光、射頻輻射等;電離輻射如X射線等。

3、生物因素:如動物皮毛上的炭疽桿菌、布氏桿菌;其他如森林腦炎病毒等傳染性病原體。

二、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

1、勞動組織和制度不合理,勞動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心理)性職業緊張。

3、勞動強度過大或生產定額不當,不能合理地安排與勞動者身體狀況相適應的作業。

4、別器官或系統過度緊張,如視力緊張等。

5、長時間處於不良體位或姿勢,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勞動。

三、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環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熱季節高溫輻射,寒冷季度因窗門緊閉而帶通風不良等。

2、廠房建築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與無毒工段安排在一個車間。

3、由不合理生產過程所致環境污染。

(9)職業危害因素化學因素有哪些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規定

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國法律都有對於職業病預防方面的規定,一般來說,凡是符合法律規定的疾病才能稱為職業病。

在生產勞動中,接觸生產中使用或產生的有毒化學物質,粉塵氣霧,異常的氣象條件,高低氣壓,雜訊,振動,微波,X射線,γ射線,細菌,黴菌;長期強迫體位操作,局部組織器官持續受壓等,均可引起職業病,一般將這類職業病稱為廣義的職業病。對其中某些危害性較大,診斷標准明確,結合國情,由政府有關部門審定公布的職業病,稱為狹義的職業病,或稱法定(規定)職業病。

中國政府規定診斷為法定(規定)職業病的,需由診斷部門向衛生主管部門報告;規定職業病患者,在治療休息期間,以及確定為傷殘或治療無效而死亡時,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或職業病待遇。有的國家對職業病患者給予經濟賠償,因此,也有稱這類疾病為需賠償的疾病。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職業病的診斷應當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醫療衛生機構承擔。

閱讀全文

與職業危害因素化學因素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