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化學實驗記錄格式
基本的包括目的,過程,結果三要素,如果要更詳細的格式推薦用iLabELN電子實驗記錄本,裡面有詳細的實驗模板,用就可以了
② 化學實驗報告怎麼填寫
化學實驗報告的寫法和主要的格式如下:
一、實驗目的與摘要:實驗最重要的做法與目標簡述
二、實驗器材:所有的器材與各數詳細紀錄
三、實驗步驟流程圖:實驗進行的步驟、過程,用自己能思考的方式給予整理敘述,畫出流程圖。(此內容通常在實驗冊子上有詳盡描述,但是,最好不要照抄,應統整後以簡單流程圖完整表達)
四、實驗紀錄與數據分析:確實紀錄實驗結果,並加以分析、作圖並計算出所有可能經計算的數據,與實驗冊子所要求的數據分析。
(可以懷疑實驗數據重做實驗,千萬不可攥改實驗數據,失去實驗的意義)
五、實驗問題:實驗所提出的問題加以回答
六、討論與改進:每一實驗的結果並非完全正確,可能因天然、人文的影響而產生誤差,寫下每一樣可能產生誤差的原因,並討論可能改進實驗正確性的方式與實驗裝置。
③ 寫化學實驗的實驗報告,其中實驗記錄怎麼寫
實驗記錄,就寫在實驗過程你看到什麼,比如燒杯中一種試劑什麼顏色,加入另一種什麼顏色的試劑後變成什麼樣,多少度加熱後過程中產氣泡什麼的,顏色變化什麼的,如果有數據結果的像分析化學實驗,過程記錄不會太多,就寫數據什麼的,總之得根據你寫什麼化學實驗報告而定了,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什麼的報告都不太一樣
④ 如何填寫暗示治療記錄單
這個記錄單應該有標准填寫方法,
你參照著填寫就好。
⑤ 高一化學研究性學習活動記錄冊怎麼填
首先應寫明研究的課題是什麼再提出假設,其次說明在研究時的環境和時間,再者說明在實驗時的步驟,最後得出結論.
⑥ 化學實驗記錄怎麼寫
首先,實驗記錄一定要客觀真實.具體分為以下幾項:
一、實驗目的
二、實驗原理
三、實驗儀器和實驗試劑
四、實驗步驟及實驗現象
五、實驗數據分析及結果討論
其中,實驗的目的,原理,儀器,試劑,步驟是需要在做實驗之前寫好的,要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沉穩的做實驗.在實驗過程中,要一邊實驗,一邊記錄實驗的現象,如反應顏色變化,溫度變化等,不可以後期補寫.在實驗結束後,分析數據,並根據實際的數據進行結果討論,不論實驗是否成功,都要如實分析討論,成功的實驗總結經驗,失敗的可以分析原因,進行改進.
⑦ 怎麼樣做化學實驗數據記錄表
一、實驗記錄:
實驗課前應認真預習,將實驗名稱、目的和要求、原理、實驗內容、操作方法和步驟簡單扼要地寫在記錄本上。
實驗記錄本應標上頁數,不要撕去任何一頁,更不要擦抹及塗改,寫錯時可以准確地劃去重寫,記錄時必須用鋼筆或圓珠筆
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結果和數據應及時如實地記在記錄本上。絕對不可以用單片紙做記錄或草稿。原始記錄必須准確、簡練詳盡、清楚。從實驗開始就應養成這種良好的習慣。<BR> 記錄時應做到正確記錄實驗結果,切勿夾雜主觀因素,這是十分重要的,在含量實驗中觀測的數據,如稱量物的重量,滴定管的讀數、分光光度計的讀數等,都應設計一定的表格准確記下正確的讀數,並根據儀器的精確度准確記錄有效數字。例如,光密度值為0.050不應寫成0.05 每一個結果最少要重復觀測兩次以上。當符合實驗要求並確知儀器工作正常後寫在記錄本上。實驗記錄上的每一個數字,都是反映每一次的測量結果。所以,重復觀測時即使數據完全相同也應如實記錄下來,數據的計算也應該寫在記錄本的第一頁上,一般寫在記錄右邊的一頁。總之實驗的每個結果都應正確無遺漏地做好記錄。
實驗中使用儀器的類型,編號以及試劑的規格、化學式、分子量准確的濃度等,都應記錄清楚,以便總結實驗時,進行核對和作為查找失敗原因的參考依據。
如果發現記錄的結果有懷疑、遺漏、丟失等,都必須重做實驗.因為不可靠的結果當做正確的記錄,在實驗工作中可造成難以估計的損失。所以,在學習期間就應一絲不苟,努力培養嚴謹的科學作風。
二、實驗報告
實驗結束後,應及時整理和總結實驗結果,寫出實驗報告,報告的形式可參照下列方式:
實驗(編號; 實驗名稱
一、目的和要求
二、原理
三、試劑配製儀器
四、操作步驟
五、實驗結果(數據記錄及處理
六、討論
在實驗報告中,目的和要求、原理以及操作步驟部分應簡單扼要的敘述。但是,對於實驗條件(試劑配製及儀器)和操作的關鍵環節必須寫清楚。對於實驗結果部分,應根據實驗的要求將一定實驗條件下獲得的實驗結果和數據進行整理、歸納,分析和對比,並盡量總結成各種圖表,如原始數據及其處理的表格,標准曲線圖以及比較實驗組與對照實驗結果的圖表等。另外,還針對實驗結果進行必要的說明和分析。討論部分可以包括關於實驗方法(或操作技術)和有關實驗的一些問題,如實驗的正常結果和異常現象以及思考題進行探討對於實驗設計的認識、體會和建議,對實驗課的改進意見等。
⑧ 關於化學的社會實踐活動記錄表怎麼填
走形式的,沒人給看。
⑨ 病史記錄需要填寫哪些內容
一、病歷書寫一般要求:
1、病歷記錄一律用鋼筆(藍或黑)書寫,字跡清楚、用字規范、詞句通順、標點正確、書面整潔。如有葯物過敏,須用紅筆標明。病歷不得塗改、補填、剪貼、醫生應簽全名。 2、各種症狀、體征均須應用醫學術語,不得使用俗語。 3、病歷一律用中文書寫,疾病名稱或個別名詞尚無恰當譯名者,可寫外文原名。葯物名稱應用中文;診斷應按照疾病名稱填寫。 4、簡化字應按國務院公布的「簡化字總表」的規定書寫。 5、度量衡單位均用法定計量單位,書寫時一律採用國際符號。 6、日期和時間寫作舉例1989.7.30.4或5pm。 7、病歷的每頁均應填寫病人姓名、住院號和頁碼。各種檢查單、記錄單均應清楚填寫姓名、性別、病歷號及日期。 8、癌症、精神病等特殊疾病的病歷診斷必須有上級醫院的病理報告、診斷證明及相關資料。
二、門診病歷書寫要求:
1、要簡明扼要,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籍貫、工作單位或住址,主訴、現病史、既往史、各種陽性和陰性體征、診斷或印象及治療處理意見等,均記載於病歷上,由醫師簽全名。 2、初診必須系統檢查體格,時隔三個月以上復診,應作全面體檢,病情如有變化隨時進行全面檢查並記錄。 3、重要檢查化驗結果應記入病歷。 4、每次診療完畢作出印象診斷,如與過去診斷相同亦應寫「同前」。兩次不能確診應提請上級醫師會診,詳細記載會診內容及今後診斷計劃,以便復診時參考。 5、病歷副頁及各種化驗單、檢查單上的姓名、年齡、性別、日期及診斷用葯,要逐項填寫。年齡要寫實足年齡,不準寫「成」字。 6、根據病情給病人開診斷證明書,要記載主要內容,醫師簽全名,未經診治患者,醫師不得開診斷書。 7、患者需住院時,由醫師在病歷上寫明住院原因和初步診斷,記錄力求詳盡。 8、門診醫師對轉院患者應負責填寫轉院病歷摘要。
三、急診病歷書寫要求:
原則上與門診病歷相同,但應突出以下幾點: 1、應記錄就診時間和每項診療處理時間,記錄時詳至時、分。 2、必須記錄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等有關生命指征。 3、危重疑難的病歷應體現首診負責制,應記錄專業醫師的會診等內容。 4、對需要即刻搶救的患者,應先搶救後補寫病歷,或邊搶救邊觀察記錄,以不延誤搶救為前提。
四、住院病歷書寫要求:
1、住院病歷由住院醫師或試用期醫師書寫,在主治醫師指導下進行。 2、對新入院患者必須書寫住院病歷,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籍貫、工作單位、住址、主訴、現病史、既往史、家族史、個人生活史、月經史、婚育史、體格檢查、化驗檢查、特殊檢查、病歷小結、鑒別診斷、診斷及治療等,醫師簽全名。 3、住院病歷應盡可能於次晨查房前完成,最遲須在患者入院後24小時內完成。急症、危重患者可先書寫詳細的病程記錄,待病情允許時再完成住院病歷。 4、住院病歷必須由主治醫師及時審閱,做必要的修改和補充。修改住院病歷應用紅墨水。修改後,修改者用紅墨水簽名。被修改六處以上者應重新抄寫。
五、入院記錄書寫要求:
1、入院記錄是住院病歷的縮影。要求原則上與住院病歷相同,能反映疾病的全貌,但內容要重點突出,簡明扼要。 2、入院記錄由住院醫師書寫,應在患者入院後24小時內完成。 3、對既往史及系統回顧、個人史、婚姻史、月經、生育史、家族吏及體格檢查中與本病無關的資料可適當簡化,但與診斷及鑒別診斷有關的陽性及陰性資料必須具備。
六、再次入院病歷記錄的書寫要求:
1、因舊病復發而再次住院的患者,書寫再次入院病歷和記錄。因新發疾病而再次住院,不能寫再次入院病歷和記錄,應按住院病歷和入院己錄的要求及格式書寫,可將過去的住院診斷列入既往史中。 2、書寫再次入院記錄時,應將過去病歷摘要以及上次出院後至本次入院前的病情與治療經過,詳細記錄於病歷中。對既往史、家族史等可從略,但如有新情況,應加以補充。 3、患者再次入院後,醫師應將上次入院記錄調出,並置於再次入院記錄之後。 4、再次入院病歷和記錄的書寫內容及格式同住院病歷和記錄。
七、病歷中其他記錄的書寫要求:
1、病程記錄:首次病程記錄應包括症狀、體征,診斷和診斷依據,初步診療計劃,重危患者觀察病情變化的注意事項。 病程記錄應包括病情變化(症狀、體征)、上級醫師對病情的分析及診療意見、醫技科室檢查結果、特殊治療的效果及反應、重要醫囑的更改及理由、會診意見及對原診斷的修改和新診斷確立的依據。 病程記錄由經治醫師記錄,一般病人每1 - 2天記錄一次,慢性患者可3天記錄一次,重危患者或病情突然惡化者應隨時記錄。 2、交班醫師均需作出交班小結,接班醫師寫出接班記錄。階段小結由經治醫師負責記錄在病程記錄內。 3、決定轉院的患者,住院醫師必須書寫較為詳細的轉院記錄,由組長審查簽字。 4、出院記錄和死亡記錄應在當日完成,出院記錄內容包括病歷摘要及各項檢查要點、住院期間的病情變化及治療經過、效果,出院時情況、出院後處理方案和隨診計劃,由經治醫生書寫,並同時抄寫於門診病歷中,以便門診復查參考。死亡記錄的內容除病歷摘要、治療經過外,應記載搶救措施、死亡時間及原因,經治醫師書寫,組長審查簽字。
八、患者整理病歷,在病房存檔。
住院期間病案排列: 出院後病案排列: 體溫記錄單(逆序) 住院病案首頁(封面) 醫囑單(逆序) 出院記錄單(順序) 住院病歷(順序) 入院記錄(順序) 入院記錄(順序) 住院病歷(順序) 病程記錄(順序) 病程記錄(順序) 會診記錄(逆序) 會診記錄(順序) 特殊治療單(逆序) 特殊治療單 化驗粘貼單 化驗粘貼單(逆序) X線檢查記錄 護理病歷(順序) 特殊檢查單 X線檢查記錄 出院記錄單 特殊檢查單(順序) 住院病案首頁(封面) 醫囑單(順序) 門診病歷 體溫單(順序) 護理病歷(順序) 門診病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