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核磁譜圖書寫格式問題,求解。
問題1如果一個譜中有多個耦合常數,那J值需要標號,例如寫上J1=**,J2=**。問題2如果結構中有多個苯環或者是芳香環,如何描述氫是哪個環上的?還有什麼時候寫Ph-H,什麼時候寫Ar-H?這個問題可以先用Chemdraw去標號,然後按照編號寫。問題3按照理論來講,有的氫應該是裂分的,還有的時候幾個氫的化學位移值很接近,打300兆的核磁,發現這幾個應該是多重峰的氫疊成了一個單峰。那在寫的時候是按照譜圖寫單峰(s),還是按照理論寫多重峰(m)。應該寫m
『貳』 核磁共振氫譜的偶合常數怎麼計算
比如位移是7.801和7.809. 你測試的條件是300M核磁。納米J=(7.809-7.801)×300=2.4 普通耦合常數就這樣計算。復雜的就比較難了。
簡單說就是兩個峰位移之差,乘以核磁的兆赫數就OK了,簡單而言,如果你用的是400MHz的核磁,那麼就將兩個峰的位移之差,比如0.008,乘以400就OK了,耦合常熟是0.008*400=3.2,耦合常數有正有負,一般只寫正數。
將分子中氫-1的核磁共振效應體現於核磁共振波譜法中的應用。可用來確定分子結構。當樣品中含有氫,特別是同位素氫-1的時候,核磁共振氫譜可被用來確定分子的結構。氫-1原子也被稱之為氕。
(2)兩重峰的化學位移值怎麼寫擴展閱讀:
簡單的分子有著簡單的譜圖.氯乙烷的譜圖中包含一個位於1.5ppm的三重峰和位於3.5ppm的四重峰,其積分面積比為3:2。苯的譜圖中只有位於7.2ppm處的單峰,這一較大的化學位移是芳香環中的反磁性環電流的結果。
通過與碳-13核磁共振協同使用,核磁共振氫譜成為了表徵分子結構的一個強有力的工具。
化學位移符號δ雖稱不上精準但廣泛存在,因此常常作為譜學分析中的重要參考數據。范圍一般在 ±0.2ppm,有時更大。
確切的化學位移值取決於分子的結構、溶劑、溫度及該NMR分析所用的磁場強度及其他相鄰的官能團。氫原子核對鍵結氫原子的混成軌域和電子效應敏感。核子經常因吸引電子的官能基解除屏蔽。未屏蔽的核子會反應較高的δ值,而有屏蔽的核子δ值較低。
『叄』 五重峰的化學位移怎麼計算
(A-B)*300。
d峰:將確定兩個化學位移(ppm)值相減,然後乘以相應的核磁儀器頻率(如300M核磁,乘以300即可),即(A-B)*300,化學位移標注中間值。t峰:(A-B)*核磁儀器頻率。化學位移標注中間B峰的。
『肆』 核磁信號歸屬中雙峰的化學位移怎麼寫
讀取核磁共振氫譜氫信號的化學位移,一是為了解析分子結構,一是為了發表文章報道使用. 為解析結構,只需要精確到小數點後2位即可,後面的四捨五入. 發表論文時,也基本上讀到小數點後2位即可. 只在解析高級譜圖時,才需要讀到小數點後4位,以便於計算使用. 對NMR譜圖的峰信號,不論信號峰的形狀是否規則、是否對稱,信號峰的化學位移值總是位於整個信號峰把基線進行添加後構成封閉圖形後的質量重心位置的橫坐標上. 為此,先對信號峰進行譜峰分組,再求解包括化學位移在內的所有譜圖信息參數. 對譜的每一組峰群進行分組,求解出每一個峰組的譜圖信息參數:峰形(寬窄),分裂峰數(單峰s,二重峰d,三重峰t,四重峰q,五重峰,六重峰,多重峰M).峰形與圖譜公共基線所圍峰面積積分比,化學位移δ值,自旋-自旋耦合常數J值(在非NMR專業論文中,一般都簡述這些圖譜參數)相互不迭加的譜峰容易進行分組,相互迭加的一級譜或復雜譜,解析的過程也是不斷調整進行分組的過程.峰形一般較窄,解析時都是按較窄的峰形處理的.如果較寬,至少是底部較寬時,它的峰較寬的信息本身就代表一定的分子結構信息. 化學位移δ值,現在多使用相對值,即以某一個內標准物質,如四甲基硅等,以內標准物質的NMR信號化學位移δ值為0 ppm或0 Hz,測試物質的信號峰相對於內標物的化學位移δ值.如果NMR譜圖內標物信號不在0 位,需要校正之. 常規分裂峰數,s,d,t,q,五重,六重,七重峰,此外還有dd(雙二重峰),dt(雙三重峰),dq(雙四重峰),ddd(雙雙二重峰),ddt(雙雙三重峰),dddd(雙雙雙二重峰)等峰形,每一種都代表一定的結構信息.有了峰形分組和譜峰組成,才容易求解δ值――峰形質量中心的橫坐標.求J值的過程也是不斷解析譜圖推導分子結構的過程. 單峰s,二重峰d,三重峰t,四重峰q,五重峰,六重峰,多重峰M,如果是左右對稱的峰形,化學位移δ值就在對稱峰形的中心峰上或中心處橫坐標上讀出. 對稱的dd(雙二重峰),dt(雙三重峰),dq(雙四重峰),ddd(雙雙二重峰),ddt(雙雙三重峰),dddd(雙雙雙二重峰)等峰形,化學位移δ值也是在對稱峰形的中心位置上讀出. 如果是高級譜圖,其中,一部分是一級譜圖的變形,即由於耦合關系、相互耦合的內側峰線高於外側峰線的,其化學位移δ值稍向峰高的那一側偏移,偏移得多少依據質量重心法則.另一部分的高級譜圖峰形較復雜,如要近似地讀出化學位移δ值也是如此即可.如果要想求解出精確的化學位移δ值,可以按照各種不同類型的高級譜圖自旋體系的成套的解析公式進行解析,這些高級譜圖的自旋類型的判斷、計算、解析的整個內容都是很好的可發表論文的實質內容和精華部分. 教科書中都有這方面的內容和專門知識,可去學習.
『伍』 多重峰用什麼字母表示
多重峰用m字母表示。
d表示雙重峰,t表示三重峰,m表示多重峰!多重峰表明氫原子是受鄰近質子的影響。一般簡單的裂分就這5種就可以表示了。再復雜一點的用dd,雙二重峰,表現在圖譜上就是兩個二重峰;dt,兩個三重峰。
這個dddd和ddt,通常直接就用m表示多峰了。除非是專門考查裂分情況的,沒必要搞得這么清楚。dddd的話就是雙雙雙二重峰,ddt就是雙雙三重峰。
氫譜提供的信息
由化學位移、偶合常數及峰面積積分曲線分別提供含氫官能團、核間關系及氫分布等三方面的信息。具體如下:
(1)峰的數目:標志分子中磁不等價質子的種類。
(2)峰的強度(面積):每類質子的數目(相對)。
(3)峰的位移(δ):每類質子所處的化學環境。
(4)峰的裂分數:相鄰碳原子上質子數。
(5)偶合常數(J):確定化合物構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氫譜解析
『陸』 發引文論文時雙二重峰化學位移寫哪個峰
化學位移5點多的峰是雙鍵C上的H,化學位移2的是雙鍵鄰位上兩個C上的H,化學位移1點多的是另外兩個C上的H
『柒』 化學位移的單位怎麼是ppm
化學位移的單位怎麼是ppm的原因是:
核磁共振中,化學位移本身的單位並不是ppm,而其單位是Hz,之所以單位為ppm,是因為我們常說的化學位移指的是化學相對位移。
打個比方,當使用200MHz的NMR時,某個位移值為200Hz,這時就採用相對位移,用200Hz去除以200MHz,得到的是百萬分之一,也就是1ppm;之所以這么表示是因為,位移值會隨著機器的不同而改變,例如剛才的例子,在400MHz的NMR下,位移值是400Hz,只是相對位移不變,仍然是1ppm。
化學位移的公式表示:
現採用相對數值表示法,即選用一個標准物質,以該標准物的共振吸收峰所處位置為零點,其它吸收峰的化學位移值根據這些吸收峰的位置與零點的距離來確定。
化學位移值普遍採用無量綱的δ值表示,其定義為:
(7)兩重峰的化學位移值怎麼寫擴展閱讀:
影響因素:
化學位移取決於核外電子雲密度,因此影響電子雲密度的各種因素都對化學位移有影響,影響最大的是電負性和各向異性效應。
1. 電負性
電負性大的原子(或基團)吸電子能力強,降低了氫核外圍的電子雲密度,屏蔽效應也就隨之降低,其共振吸收峰移向低場,化學位移會變大;反之,給電子基團可增加氫核外圍的電子雲密度,共振吸收峰移向高場,化學位移會變小。
2. 各向異性效應
當分子中的某些基團的電子雲排布不呈球形對稱時,它對鄰近的1H核產生一個各向異性的磁場,從而使某些空間位置上的核受屏蔽,而另一些空間位置上的核去屏蔽,這一現象稱為各向異性效應(anisotropic effect)。各向異性效應是由於成鍵電子的電子雲分布不均勻導致在外磁場中所產生的感應磁場的不均勻所引起的,如苯環上質子的化學位移移向低場,δ在7左右。
3. 氫鍵
氫鍵對羥基質子化學位移的影響與氫鍵的強弱及氫鍵的電子給予體的性質有關,在大多數情況下,氫鍵產生去屏蔽效應,使1H的δ值移向低場。
4. 溶劑效應
有時同一種樣品使用不同的溶劑也會使化學位移值發生變化,這稱為溶劑效應。活潑氫的溶劑效應比較明顯。能引起溶劑效應的因素很多,如N,N-二甲基甲醯胺在CDCl3中測定時,δαH>δβH,而在被測物中加入適量苯溶劑後可使δαH<δβH, 這是因為苯能與之形成復合物,而使兩種氫處於不同的屏蔽區所致。
5. 范德華效應
當取代基與共振核之間的距離小於范德華半徑時,取代基周圍的電子雲與共振核周圍的電子雲就互相排斥,共振核周圍的電子雲密度降低,使質子受到的屏蔽效應明顯下降,質子峰向低場移動,這稱為范德華效應。
『捌』 核磁共振氫撲中單重峰與多重峰是什麼意思
單峰就是一個峰,多重峰就是很多峰。
大部分有機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氫譜中的表徵是通過介於+14pm到-4ppm范圍間化學位移和自旋偶合來表達的。質子峰的積分曲線反映了它的豐度。
簡單的分子有著簡單的譜圖.氯乙烷的譜圖中包含一個位於1.5ppm的三重峰和位於3.5ppm的四重峰,其積分面積比為3:2。苯的譜圖中只有位於7.2ppm處的單峰,這一較大的化學位移是芳香環中的反磁性環電流的結果。
(8)兩重峰的化學位移值怎麼寫擴展閱讀:
范圍一般在 ±0.2ppm,有時更大。確切的化學位移值取決於分子的結構、溶劑、溫度及該NMR分析所用的磁場強度及其他相鄰的官能團。
氫原子核對鍵結氫原子的混成軌域和電子效應敏感。核子經常因吸引電子的官能基解除屏蔽。未屏蔽的核子會反應較高的δ值,而有屏蔽的核子δ值較低。
『玖』 打算投JOC,波譜中的化學位移,還有J值應該怎麼寫
δH (CDCl3)0.82 (3H, t J= 6.8 Hz), 1.1-1.4 (12H, m), 1.8-2.0 (2H, m), 3.64
(1H, dd J=10.8, 6.1 Hz), 3.90 (1H, dd J=11.0, 6.4 Hz), 4.2-4.4
(1H,m)
這是JOC文章中的核磁描述
化學位移:有的寫中間的那個峰的位移,有的寫范圍
單峰就寫一個數值用s表示,雙峰寫右邊的峰的位移到左邊峰的位移,用d表示,此時就產生J,J的演算法就是左邊那個峰的化學位移-右邊鋒的化學位移再乘以做核磁用的兆數
如果是一個標準的三沖鋒,那麼(左邊-中間的位移)*兆數=(中間-右邊)*兆數
dd峰有兩個J
第一個J (左邊第一個峰-第三個峰的位移)*兆數
第二個J (左邊第一個峰-第二個峰的位移)*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