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有效開展化學實驗教學
一、教師是有效實施化學實驗教學的關鍵
「教師是教育改革成功的關鍵」只有發揮教師在實驗教學中的組織引導和參與作用才能使實驗教學有效開展,學生才能獲得知識,體驗快樂,全面持續發展。
1、教師是實驗探究的組織者。
教師應從自己做實驗,甚至「黑板實驗」得出結論,學生「背實驗」的怪圈中走出,將動手、動腦、體驗實驗還給學生。教師做好組織者,實驗前組織學生認識實驗目的,操作過程,注意事項,組織好有關實驗用品;實驗中組織好學生實驗,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實驗結束後組織好實驗報告與實驗反思。
①組織學生發現、尋找搜集和利用農村中的實驗資源,組織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在日常生活中實驗,在日常生活中學習。組織學生制定實驗計劃,實驗方案。
②組織學生積極觀察並做好記錄。尊重學生信任學生,使實驗得以順利有效進行,營造良好的實驗氛圍,使學生積極投入實驗,認真記錄現象,分析實驗。創設寬松、平等、信任、理解的實驗氛圍;調動學生實驗積極性,觀察會更細致,假設會更新穎,思維更活躍,探究熱情會更高。
③創設實驗情境,激發實驗熱情,培養學生實驗興趣,調動學生實驗積極性。實驗應從農村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內容出發,與社會發展社會熱點相連系,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實驗熱情。發揮「化學實踐活動是激發和維持學生學習化學興趣的最主要途徑」。
④問題是實驗關鍵,有了問題就應該實驗探究,用實驗來驗證問題的假設。教師應創設問題讓學生質疑,假設、探究實驗並獲得結論。
⑤教師應提供學生合作交流實驗。合作與交流是實驗順利完成的關鍵,也是實驗教學的目的之一。只有合作與交流才能使團隊獲得成功。
2、教師是有效實驗的引導者
有效進行實驗教學,必須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假設,引導學生正確操作,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獲取知識與技能。
①引導學生設計實驗,選擇儀器。如制o2的兩套裝置:固體加熱制氣體;固體與液體不需加熱制氣體。激活進一步探究所需的知識和經驗,如用鋅與希硫酸制氫氣的儀器選擇。
②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實驗得出結論,體驗快樂。教師尊重學生不同感受,引導學生主動地有個性的實驗,尊重學生從實驗中獲得的獨特體驗,引導學生反思,評價實驗。如蠟燭燃燒,有的觀察到有黑煙,有的觀察到熔化,有的觀察到有水等,應引導學生全面觀察,反思自己不足。
③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實驗中的困難。不是所有的實驗都能獲得成功,所有實驗現象都會明顯。因而引導學生反思實驗,尋找實驗失敗的原因,比實驗本身更重要。這樣會使實驗教學效果最大化。
3、教師是實驗教學的參與者
有效實施化學教學,教師必須參與,做好演示實驗,與學生溝通、合作、交流、分享。
①教師應成為學生實驗的參與者,學會從學生的角度觀察、傾聽和交流,而不是指責,培養師生和諧關系,使化學實驗更有效。
②分享學生的認識和喜悅。實驗教學能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並養成探究的熱情和動手、動腦的習慣。教師參與學生歡呼,分享實驗成果和愉悅,讓學生喜愛化學使化學在學生中可持續發展。
③與學生一起實驗。這在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中同等重要,教師實驗能示範操作技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師生同演示便於學生觀察、體驗、參與,使實驗效果更優化」。
4、師生同參與
實驗是師生共同提高的過程,學生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像力是教師學習的,而教師的知識與技能是學生該吸取的。
①適時點撥。拓展學生實驗探究技能與實驗知識,特別是現象分析,以獲取正確結論。
②學會觀察。在實驗教學中應觀察學生的操作,學生的表情,傾聽實驗中的聲音,適時給予關注、指導。
③關注實驗方案。教師應關注學生假設的合理性,操作步驟的可行性。
二、學生積極有效參與是實驗教學的核心
農村中學有效實施化學實驗教學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全體學生全面參與實驗,從實驗中獲得發展,積極有效參與實驗,「真正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使實驗探究發揮傳授知識與技能,培養科學素養的固有功能。
1、學生參與實驗,形成科學探究能力。
參與是個體投身認識與實踐活動的過程和形式,而「化學課程中的科學探究是學生積極主動獲取化學知識,認識和解決化學問題的重要實踐活動。學生通過親身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激發化學學習興趣,增進對科學的情感,理解科學的本質,初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
①給每位學生平等的實驗機會,包括操作、交流、探究、獲取知識技能,特別關注性格內向生與後進生,多給他們以實驗。給同一位學生不同的操作,全面培養學生,發展學生。
②化學實驗是實驗教學發生的基礎,而學生是實驗教學的主體。因此應讓學生充分探究、交流合作、反思、注重學生探究的過程與方法。
③讓實驗成為學生發展個性,舒展個性的空間,培養學生的獨特視角。
2、學生積極有效參與化學實驗教學,確保實驗教學三維目標的最大化實現。
①積極參與實驗,要求學生情緒飽滿,興趣濃厚,而不是敷衍了事,應付式參與實驗。主動積極參與實驗能有效避免事故的發生,使實驗順利完成並取得成效。
②有效參與實驗是學生自我動手、動腦,思維活躍參與實驗,這樣能獲得實驗策略,探究現象之後的本質,使學生創新素質與思維能力得以提升。
3、學生真正參與實驗。
在農村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真正參與實驗,有效與積極參與的和諧統一,能使實驗探究在培養學生三維目標中最優化。
①讓學生真正實驗,即設計實驗,動手實驗,體驗實驗,分析結果。「實驗前預習實驗內容,實驗過程中要仔細觀察發生的現象,聯想學生的知識進行分析判斷,認真做好記錄,實驗後如實寫出實驗報告」。
②重過程、重體驗。在實驗中應注重學生實驗的過程,注重學生的操作,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尋找結論,又引導學生感受實驗,體驗過程,發揮獨特視角與個性化理解。
③實驗設計應關注學生興趣。
三、實驗是實驗教學的載體
農村中學進行有效的化學實驗應關注農村特點,從校本出發,做好典型實驗。並讓實驗延伸到課外,根植於生活,做好農村實驗的開發,為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做出實驗教學應有的功效。
1、實驗應關注農村又結合學校實際。
實驗是實驗教學有效開展的載體,做好實驗的選擇與准備能發揮學生積極能動性,實驗目標更易達到。
①挖掘生活中的探究活動。讓實驗源於生活,服務生活,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化學知識走進生活。如:自製凈水器,無儀器可考慮竹子等替代。廚房中的化學等。
②根據學校配備,做好演示實驗。演示實驗起示範、啟發作用,能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和規范操作的作用。有的演示實驗讓學生參與演示,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及時發現學生操作的不足。
2、做好典型實驗,讓學生觸類旁通。
根據新課程標准,初中化學就實驗內容來說可歸為以下幾種類型:「①有關製取實驗;②有關性質實驗;③有關生活實驗;④有關概念定律闡明實驗;⑤有關定量計算實驗。」
①而每類實驗的原理、裝置、操作都有規律可循,因而應做好典型實驗,由典型實驗引導、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如:製取o2可運用雙氧水與二氧化錳或氯酸鉀與二氧化錳兩種方式,就使氣體的製取實驗的有關設計、操作、思路培養練習掌握內化。
②處理好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實驗後注意實驗的歸納反思,使實驗目的更清晰,效果更優化。學生能觸類旁通,將知識技能內化。
3、做好實驗的開發與拓展,使實驗根植於生活。
家庭實驗、自主實驗,使學生養成探究慾望,樂於實驗,使化學實驗延伸到課外,伴隨學生生活。
①教師應培養和激發學生實驗興趣,結合農村實際設計一些實驗,讓學生自主進行,對家庭實驗進行分類,採用多種實驗形式,讓學生自主選擇,使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
②組織形式多樣,個別與合作的實驗、調查。為學生提供更自由的實驗,提供開放性實驗,激發學生的思維、想像空間,使實驗的教育功能在三維目標中最優化。
農村中學有效實施化學實驗教學能使學生健康快樂成長,師生和諧發展,增強學生的化學素養,使新課程三維目標得到全新落實。親愛的同學們快樂實驗吧!
有效實施化學實驗教學關鍵在於人即教師與學生,只有教師組織、引導、參與實驗,使實驗順利有效的開展學生情緒飽滿,思維積極有效參與實驗才能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實現最優化。其次是實驗的對象實驗本身也是制約農村有效開展化學實驗教學的一個因素。
『貳』 淺談如何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化學是一門基礎的自然科學,中學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和基礎階段。它不僅能為學生升入高一級學校學習有關專業奠定基礎,也能為義務教育階段畢業生參加工作解決處理一些實際問題打下基礎。要想大面積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必須從初中抓起,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入手,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做起,引導學生突破初中化學課時少、任務重、內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極易混淆等矛盾,幫助他們過好基本概念關,實驗操作關等,使他們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開發他們的智力,培養他們靈活運用化學知識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下面是我個人幾點看法。
一、加強自身修養,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要提高化學教學質量,首先要從教師自身做起。作為化學教師,應有合理的知識結構,有深厚的專業知識、精湛的專業技能,還要有獨到的教學方法,先進的教學理念;對化學相關的學科知識要有所了解,如:化學與工業、農業、生產、軍事、醫葯、生物、環境、生活等方面有所了解,還要了解與其它學科的聯系與滲透,例如:化學與物理、數學、生物之間的交叉點。除此以外,還要對當地的風土人情,人文歷史,經濟建設等有所了解。這樣,就能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自然做到學科間的滲透,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同時,把化學知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加強對學生的鄉情教育,國情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教育學生樹立為建設家鄉、報效祖國而學習的堅強意志,有了這種意志,就能刻苦學習,高質量的完成學習任務。
教師還要主動地認真研究學生的思想實際,認真分析教材,從教材內在的思想性和科學性出發,在化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馬列主義觀點和方法的教育,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二、認真備課,提高課堂效率。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但要做到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課堂效率,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於教材和參考書里沒有學生,如不對教材重新加工,變換和構思,不把教材的靜態信息,變為易於輸出和吸收的多種形式的動態信息,就無法提高教學質量;如:推斷乙醇分子結構時,先由乙烷分子球棍模型,推出可能的兩種結構,然後設疑:怎樣從實驗中驗證它是哪種結構?通過分析比較它們結構的異同點,然後及時引導並結合金屬鈉與乙醇反應的實驗,和分子極性的驗證實驗,充分說明乙醇分子是哪種結構,這樣設計,不僅加深對乙醇分子結構的理解,同時,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突破了難點,也體現了本學科的特點,培養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良好習慣,從而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上好課的關鍵是在於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能講出教材的精華和重點,能突破教材的難點,同時,要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那麼,怎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呢?首先,教師要努力創造學生思維表現的機會和條件,不斷設疑、提問,創設新問題的環境,設置層層障礙,讓學生有一種跳一跳,才能夠著。的感覺,使學生的思維一直處於活躍狀態;其次,保證學生有一定的思考問題和閱讀的時間,培養學生善於思考和良好的自學習慣;第三,給學生能夠上台表演的機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第四,演示實驗操作要規范、嚴謹,現象要明顯,課前必須做好充分准備,解釋要合理清楚,語言要簡潔;第五,教學手段要多樣化,方法要有靈活性;最後,知識銜接要自然,水到渠成,教學氣氛和諧,教學要有節奏感,每一節課就像一首歌,道出師生共同的心聲。
三、加強教研,提高教學藝術。
不斷進行教法、學法探究,是提高教學藝術的有效途徑。教師不僅能講課,而且要會講課,例如:在新大學生試講中,發現有的大學生專業功底比較扎實,但不會講課,學生不歡迎;作為一名成熟教師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上課時要善於根據學生表情,做出准確判斷,教學內容詳略得當,及時巧妙進行調整,層層設疑,在舊知識的基礎上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利用知識的邏輯力量把學生推到一種發現問題和探究問題的境界。這就要求老師要不斷學習,更新知識,接受新事物,要經常閱讀有關報刊雜志,對他人的教材研究、教學經驗、實驗改進、學法指導、解題技巧等加以借鑒,堅持以教學帶動科研,以科研促進教學,才能提高教學藝術和水平。
另外,還要了解到學生的程度和認知能力是有差異的,只有不斷加強教法研究,對於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育對象,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無定法,而自合於法只有符合知識傳授的科學、邏輯性,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掌握知識,達到啟迪思維的目的,就完成了教學目的。常用的一些教學方法,例如:發現法、啟發式教學法、實驗法、討論法四邊程序教學法等,還可採用數學教學中推廣的清浦教法,只有不斷探究,才能改變教法中的固定模式。同時,還要對教材中的概念、原理等問題,不斷深化、總結、大膽探索,就可形成教法上的特色,這樣就能大大提高教學質量。
四、增強幽默感,增加化學教學的魅力。
在化學教學中,教師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使自己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例如:我在講乙烯與丙烯的加聚時,乙烯的自身加聚就像上體育課時,男生抱起的手臂伸開(雙鍵斷一鍵)彼此拉起來(彼此結成鏈),丙烯就像女生一樣,也可以拉起來,哪么男生與女生能否相互拉起來呢?學生聽到這便點頭稱行,並歡笑不已,這樣使深奧的化學反應原理,通俗易懂;還如,我問學生:乙醇加水得到什麼?學生答:乙醇溶液。我說:那是劣質酒啊。在教學中,要不斷提煉,加工,善於總結,才能做到講解深入淺出、達到雅俗共賞的功效。教學幽默是化學教學中的催化劑,也是一種高雅的審美活動,富有幽默的教學,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引人入勝,而且能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啟迪科學思維,給學生以美的享受。
五、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強化教學效果。
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愈來愈先進的教學手段,應充分利用這些現代化手段,使一些難點、重點知識,能夠直觀、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例如:像原子結構、分子結構,離子鍵、共價鍵的形成,晶體結構、化學平衡等知識,通過動化設計,多媒體展示,使非常抽象的知識,變得簡單、明了;還如:原電池原理、電解原理等一些化學實驗,通過多媒體,更清晰地反映它的反應過程和原理,還可了解工業中電解過程及應用,使學生有一個完整的印象,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快樂的情境中得到充分的發揮;充分利用現代化手段,還可優化課堂程序,增大課容量,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六、用愛心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教育、教學最終落腳點在學生,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才能很好的落實素質教育。我校的宗旨是:把真情和愛心獻給每一位學生,把欣慰和信心留給每一位家長。這也是我們工作的方向,作為老師應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要對學生充滿熱情,才能了解學生,教育、教學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對學生嚴格要求,才能使學生尊重你、親近你,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對學生的真誠熱愛,同時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可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還要充分利用化學它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可開展多種多樣的化學游藝活動(如:化學晚會、化學小魔術、課外活動等),參觀工廠,搞摸擬實驗等,這樣既能強化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能增加學生動手、動腦、社會實踐能力,還能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
七、重視實驗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學生對化學實驗懷有濃厚的興趣,化學真正的課堂應在實驗室,它應該是學生學習最有效和收獲最豐富的場所。在化學實驗教學中,使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一定訓練和培養。首先,通過演示實驗,可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多動腦;其次,還可將一些演示實驗設計成學生實驗,強化實驗教學,增加學生動手的機會;通過化學實驗,學生不僅可以學到化學知識,而且可以學到使用儀器進行實驗的技能和化學研究方法,培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總之,我們肩負著歷史賦予的重任,應面對現實,迎接挑戰,認真貫徹教育方針,採取有效手段,大面積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社會主義培養優秀的合格人材。
『叄』 如何開展化學實驗教學
老教材明確規定化學課本上哪些是學生實驗,哪些是演示實驗,而新的化學教材沒有這樣的規定,但部分老師還受老教材的影響,仍按照以前的做法,確定實驗的類型,絕大多數的實驗都是老師演示,學生觀察,一人做,大家看,實驗效果當然有限。俗話說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筆者認為,凡是儀器充足,操作安全的實驗,都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學生分組做出來的,即使結果參差不齊,實驗成功率較低,但只要老師及時做好解釋,同樣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在農村班額較小的班級,將演示實驗變成學生實驗,實驗隨著課堂內容進行。教師積極引導讓學生體驗到他們親自動手實驗所帶來的喜悅、驚訝和滿足感,使之成為做好化學實驗的動力。
『肆』 化學教學中如何實施分層教學
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是在實施素質教育中探索出來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模式,堅持用因材施教、分層指導的原則,盡可能地滿足每個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目標與要求,在這個基礎上為把分層教學落實在化學教學的各個環節上,並能進一步地推廣與應用,提出了高中化學分層次教學的方法,並落實到化學教學中的各個環節。對學生實施分層教學的策略是使全體學生共同進步的一個有效措施,全面實施分層教學策略是「因材施教」落到實處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正文:
在高中化學學習中任何一種編班的形式都會分化出中上(小尖班)、中等(英才班)、中下(英語班、素質發展班)三個不同層次學習水平的學生,特別是近幾年宜賓市很多學校在不斷的擴招,學生之間的差異更加明顯,如不加以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勢必會造成嚴重的兩極分化問題,要改變這種狀況,因材施教顯得極為必要。然而因材施教這個口號一直喊得很響、很久,已變得不再時髦,鑒於各種主觀及客觀的原因,不少教師的因材施教只是停留在口頭上,並沒有落實到實處。在化學教學中對學生實施分層教學策略是使全體學生共同進步的一種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實到實處的一種有效的方式。分層教學的理論基礎為布盧姆的掌握學習理論。當代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布盧姆提出的掌握學習理論認為:「只要在提供恰當的材料和進行教學的同時給每個學生提供適度的幫助和充分的時間,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完成學習任務或達到規定的學習目標。」
分層教學正是充分重視學生的心理因素,通過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使每個層次的學生均獲得成功後的喜悅感,心理上獲得較大的滿足感和平衡感,從而激發學習興趣,開發學習潛力。但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實施分層教學呢?筆者認為,實施分層教學的基本構想是:
1、分析學生差異,把握學生層次
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把學生分成中上(小尖班)、中等(英才班)、中下(英語班、素質發展班)三個層次,這三個層次學生的特點是:中上學生的學習目的性明確、上進心強、基礎扎實、分析、觀察和邏輯推理能力強,成績優秀且穩定(比較而言)。中等學生有一定的上進心和學習自覺性、理解能力較強、雙基不夠扎實、成績中等但缺乏穩定。中下層次的學生相對來說學習成績處於班級的中下層面,學習自覺性較差、自信心不足、基礎知識和理解能力較差。但這種分層僅僅是為了用於教師了解學生、研究學生、客觀地把握學生層次,做到備課、教學時能「對症下葯」把握上課的基點,做到分層教學時目標設置合理,而不是把學生的分層情況告訴學生本人,目的是不讓學生給自己貼上標簽,因為中學生的可塑性很大,造成學生化學成績較差的原因並不僅僅是思維能力的差異,非智力因素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旦對學習發生興趣,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就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同時,同一層次的班級內學生也可能有較大的差異。
2、制定分層教學目標
中學生學習化學的過程是從已知到未知,從低級到高級的循序漸進的認識過程,從教學大綱的要求看要完成高中化學的學習是有一部分務必要掌握的知識和內容的。我國歐陽鍾仁教授提出的四階段學習過程:①誘導階段:主體化過程,包括教師提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②探討階段:計劃化過程,包括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收集有關資料,進行思維和化學實驗等。③整理階段:理解和系統化過程,包括學生整理、探討的結果,解釋某些化學實驗現象,得出科學結論等。④發展階段:應用過程,包括對化學原理與理論的推論、引伸和創新等。從上述的四個學習階段看,學生學習的差異主要體現在第③和第④階段上,而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與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的差異則主要體現在第④階段上,即推論、引伸和創新上。因此課堂教學目標可以分為面向全體同學的目標(基礎目標),即完成學習過程中的①②③階段和面向學習能力較強的部分同學的目標(發展目標),即完成上述的第④階段學習過程。在制定目標時,對中上學生提出的目標,要注意其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注重對其進行知識的理解、掌握、運用、思維、實驗、觀察、分析等綜合能力的培養。對中等學生提出的目標,要注意在思想上使其樹立奮斗目標以增強學習的動力,在學習上使其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掌握雙基的基礎上拓展其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中下學生提出的目標要注意重視心理因素,多給他們從回答問題中獲取成功快感的機會,幫助他們樹立奮斗目標,恢復自信心和自尊心,培養其學習化學的興趣,使這部分學生利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基本上能掌握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具有一定分析、觀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分層教學的目標設置中要注意因勢利導地使各層次學生的能力、素質都能得到充分全面的發展,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均能得到發揮,使教師能充分利用不同層次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
『伍』 如何利用「猜想」進行化學教學
初中學生正處於體力、精力迅速發展的時期,觀察敏銳,思維活躍,富於想像,敢於探索。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學生中表現出創造力的常常是少數人,而多數人則習慣於單純的吸收、記憶、理解教材所規定的知識。
最近的一次由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和中國科協進行的社會調查顯示,中國逾八成青少年缺少創造力,具有初步的創造人格和創造力特徵的青少年比率比較低。這種現象並不完全是天賦素質的差異所決定的,而是長期以來所受到的教育以及生活環境影響的結果。
正是那些面面俱到的授課方法、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被動刻板的學習要求,壓制了學生的創造慾望。教師越是「講深講透」,越是抹殺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越不符合中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
相反,現代科學實驗證明,人的創造力是可由訓練而獲得提高。通過有意識、有針對性的培養和訓練,有可能使學生在學習上取得飛速發展。運用猜想寓於日常的教學之中,正是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方法,養成探究習慣,提高創造力的途徑之一。
猜想是一種創造性思維方式。在初中化學中應用猜想,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知識積累,使他們的記憶理解能力、分析判斷能力等多種智力因素得到充分發揮,從而使整個思維活動處於最積極、最活躍的狀態。因此,應用猜想是落實學科素質教育,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一種有效方法。
猜想的設置是一種教學藝術。它需要教師精心設計一種孕育著迷霧而又引人入勝的情景,提出既不是唾手可得,又不是高不可攀的問題。使學生進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憤悱」狀態,從而運用直覺、聯想去猜測,去活化思維。老師則乘機誘導,啟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下面舉例說明猜想在化學教學中的適時應用。
『陸』 如何有效運用化學教學方法
如何有效運用化學教學方法
全國統考,初中教師資格證考試《化學》考試內容:(一)學科知識運用
1. 化學專業知識
(1)掌握與中學化學密切相關的大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高中化學知識與技能。
(2)掌握初中化學知識和技能,具備化學學科的實驗技能和方法,能夠運用化學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決有關問題。
(3)了解化學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化學研究的專門性方法,化學學科認識世界的視角及思維方法;了解化學發展史及化學發展動態。
2. 化學課程知識
(1)理解初中化學課程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和課程目標。
(2)熟悉《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2011年版)》所規定主題內容的標准和要求。
(3)理解初中化學教材的編寫理念、編排特點及知識呈現形式,能夠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使用教材。
3. 化學教學知識
(1)了解化學教學理念、教學原則、教學策略及教學方法等一般知識。
(2)認識化學教學過程的基本特點及其規律,掌握中學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等核心知識教學的基本要求及教學方法。
(3)知道化學教學活動包括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作業批改與考試、課外活動、教學評價等基本環節,能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組織化學教學活動。
(二)教學設計
1. 化學教材分析能力
(1)根據《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2011年版)》及教材的編寫思路和特點,理解初中化學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確定課時內容在教材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化學教學內容與化學課程內容、化學教材內容和化學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能對化學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選擇和組織。
(3)通過教材內容分析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分析確立教學重點與難點,並闡述相應的教學解決方案。
2. 確定化學教學目標
(1)領會「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教學目標的含義。
(2)能夠根據《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2011年版)》、教材和學生的認知特徵,確定具體課程內容的教學目標並准確表述。
3. 選擇教學策略和方法
(1)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和初中學生認知特點,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確定學生的學習起點,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
(2)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起點,明確教學內容與學生已有知識之間的關系,確定教學內容的相互關系和呈現順序。
(3)了解化學資源的多樣性,能根據所選教學內容合理開發、選擇和利用教學資源。
4. 設計化學教學程序
(1)理解化學教學內容組織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夠設計合理的教學流程。
(2)通過研究典型的化學教學設計案例,掌握教學設計的方法,評價教學案例的合理性。
(3)能夠在規定時間內應用化學課時教學設計的一般步驟,完成所選教學內容的教案設計。
(三)教學實施
1. 課堂學習指導能力
(1)了解化學情境創設、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的方法,掌握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幫助學生有效學習。
(2)掌握初中學生化學學習的基本特點,能夠根據化學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特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
2. 課堂組織調控能力
(1)掌握化學教學組織的形式和策略,具有初步解決化學教學過程中各種沖突的能力。
(2)了解對化學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教學活動因素進行調控的方法。
3. 實施有效教學能力
(1)能依據化學學科特點和學生的認知特徵,恰當地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有效地進行化學課堂教學。
(2)掌握化學實驗教學的功能、特點和方法,強化科學探究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能恰當選用教學媒體輔助化學教學,整合多種教學資源,提高化學教學效率。
(四)教學評價
1. 化學學習評價
(1)了解化學教學評價的知識和方法,具有正確的評價觀,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正確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能夠結合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教師評價,幫助學生了解自身化學學習的狀況,調整學習策略和方法。
2. 化學教學評價
(1)能夠依據《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2011年版)》倡導的評價理念,發揮教學評價的檢查、診斷、反饋、激勵、甄別等功能。
(2)了解教學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能夠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和評價,提出改進的思路。
『柒』 化學在教學中如何關注個體差異搞好因材施教
貫徹因材施教原則
1.教師對學生的一般知識水平、接受能力、學習風氣、學習態度和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知識儲備、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體等方面的特點,都要充分了解,以便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教學。
2.教學中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班集體教學上,又要善於兼顧個別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相應的發展。
3.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別設計不同個性特點學生成才的最優方案運用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創造出因材施教的方法,並作為一個教育原則,貫徹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需要指出的是,因材施教、並非是要減少學生的差異。實際上在有效地因材施教策略影響下,學生學習水平的發展差異可能更大。因為能否充分的得益於受教育條件,這本身就是潛能高低的一個表現。在較適宜的學習條件下,潛能低者能夠開發出潛能,潛能高者會發展的更快,教師對於不同水平的學生應該設計不同的發展藍圖,這樣才能有意識的進行培養。
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己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和體會到了重視學生個別差異的重要性。學生的個性和智力發展水平千差萬別,所以教育的方法也不能千篇一律,必須要因人而異,隨機應變,講究策略,實施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因而,承認學生的心理差異是實施因材施教的出發點。但一般人總片面地以為,學生的心理差異只是他們個體之間興趣、氣質、性格等方面的不同,往往沒有考慮到性別的因素。加之由於社會傳統的性別偏見對教師教育觀念的影響,相比之下,許多教師對因性施教的教育原則並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既然學生的心理差異必然應當包括其性別差異,那麼,我們完全可以說,沒有做到因性施教就沒有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
作為一種教育思想
『捌』 如何實施有效的化學教學
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工作的靈魂與核心。如何實施初三化學高效課堂有效教學,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條件與教學資源,力求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有機結合,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是教師教學工作的一個亟待實踐、研究和解決的重大課題。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拙見。
一、認真鑽研教材 選用教學模式
作為知識載體的教材,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以使自己明確教學目標與方向,完成教學任務。教師鑽研教材是在對教材理解、領會的基礎上,再對教材進行深加工處理。教師根據學生學習實際、教學設備條件以及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駕馭教材,把知識、技能和能力三者以及根據學習遷移的原理把新舊知識相互聯系起來並注意前後照應。以舊知識引出新知識,促進學習新知識,同時為以後有效學習作好鋪墊。教師在設計教案時,應選擇最佳的教學模式。比如教學化學用語,教師可以運用「講授——掌握式」的教學模式;教學化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教師可以運用「啟發——掌握式」的教學模式;教學化學實驗,可以運用「引導——探究式」的教學模式;教學化學計算,可以運用「指導——自學式」的教學模式。
二、掌握學生學情 實施分層教學
差異性是學生個體之間客觀存在的,因此教師對於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教學方式,要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和具體對待。對於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成績都好的學生,一般只在具體難度大的問題上給與指導,並且要增大訓練的難度,以保持他們學習化學的持久熱情與動力,如單獨給這些學生開「每日一題」的「小灶」,要求解題時盡量用多種方法,鼓勵創新解題方法。對於學習勤奮,但成績平平的學生,教師一般在學習方法上指導,加強對他們學習筆記的檢查,科學講解例題,增強他們對概念的領悟,拓寬他們的解題思路。對於智力較好,然而學習鬆懈馬虎的學生,要重點對他們進行學習品質的教育,指定他們去完成某項學習任務,以此來強化他們的責任心,培養他們認真學習的態度。對於少數學習和表現方面都不佳的學生,可以降低要求,慢慢教育和感化他們,鼓勵他們克服缺點,盡最大的努力學習。
三、優化教學過程 提高教學質量
化學教學內容是化學知識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教師要充分利用好45分鍾的教學時間和課堂之內的教學空間,這是優化教學過程,獲得高效率、高質量教學效果的保證。
(一)優化教學策略 提高教學效率
1.以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深入分析學生原有認知結構和新教學目標要求的基礎上,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例如教學《怎樣得到氧氣》一課,教師在已知學生的認知狀況和新教學目標要求的基礎上,結合教材的特點,抓住學生對問題的好奇心與興趣感,從實際生活出發,先指出氧氣在各個領域的重要用途,再引申到氧氣製取方法的學習上。這樣學生就覺得學習化學有了一個實際情境,感到化學與自己的生活很貼近,學起來就會覺得輕松多了,最後模擬氧氣的工業製法,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此時,教師提出「實驗室製取少量的氧氣是否也需要具備這樣一套大規模的工業製取氧氣的設備?」這樣的問題,學生會在思考中很自然地開始了新知識的學習。
2.以合理組織引導學生探究學習
教師在教學時採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引導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措施。可以有選擇性地對化學舊知識的要點進行檢索,指導學生對化學新舊知識構建聯系,為學生指明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中觀察的要素和實驗重點,提供指導意見給學生,創設成功的學習情境,讓學生體驗到探究活動的快樂。例如教學《氧氣的製取》,教師並不能直接告訴學生氯酸鉀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加熱得到氧氣,而是要使學生通過自己預習,以及設計對比實驗方案,引導學生討論探究從而使他們懂得是什麼物質的分解才得到氧氣的,這樣就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提高效率。
3.以歸納總結培養學生學習方法
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整合、總結,理清與理順知識脈絡,使學生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從而實現知識的條理化、系統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提示或幫助,促使學生能夠歸納總結、概括整合,這樣,學生懂得了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去理解和把握,並且能夠自覺地把握各個知識間的整體聯系。如教學《怎樣得到氧氣》,學生在掌握氧氣制備的同時,也為今後學習其它氣體的制備奠定了探究學習的基礎。學生能夠運用舉一反三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充分說明他們已經邁出了學會學習的第一步。
4.以指導訓練鞏固學生所學知識
學生運用所學化學知識去解決相關實際問題,不但為教師反饋了教學情況,更為重要的是促進了學生對化學知識的鞏固。因此,教學中適當地加大學生練習訓練的力度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訓練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練習訓練的內容必須根據所學化學知識的實質性內容或者是容易混淆、容易錯誤的部分來選編;②要控制好練習數量;③練習形式上力求豐富多彩;④練習層次上應多種多樣。此外,教師還要做好指導訓練的工作,惟有如此學生才能有效地鞏固所學的知識。
(二)注重信息反饋 反思教學過程
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教學過程應該具有民主氣氛和科學氣息,教師切忌「一言堂」、「滿堂灌」,要真正以學生為主體,正確對待每個學生的個性和學習過程中的差異。課堂上教師要鼓勵他們大膽提問發言,在交流討論中,要傾聽學生發表不同的觀點或表達某種見解。教師應切實重視學生反饋的信息,認真研究分析,以便有針對性地在以後的教學中採取更好的教學策略。在很大的程度上,教師的信任與鼓勵增進了師生間情感的交流,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發揮非智力因素對學習的積極的影響,從而使得整個教學過程變得親切、自然、愉快、順暢,課堂氣氛活潑而有序。
(三)強化課堂練習 彌補學習缺陷
課堂練習是檢測課堂教學效果、鞏固已教知識的必要手段,也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有力措施。因此,教師在備課中應科學而精心地設計課堂練習,以提高課堂練習的效率。課堂練習的設計重要的是針對性強,針對教學大綱,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既要有用、有效、有趣,還要兼顧習題的使用性、靈活性、分解性和趣味性。通過課堂練習,教師可以及時地了解學生學習情況,以便更好地設計教學過程,同時學生也可以及時發現自己知識上的缺陷和薄弱之處並及時進行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