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遭遇化學襲擊時的防護措施有哪些

遭遇化學襲擊時的防護措施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05 23:15:14

A. 化學武器的防護有哪兩類

全身防護和局部防護 只有刺激性毒劑可以局部防護以外 其他的毒劑必須全身進行防化處理

B. 化學灼傷的預防及緊急救治措施有哪些

化學灼傷的類型

人們通常把化學物質作用於機體,引起局部組織受損,並進一步導致全身性病理生理改變的過程稱為化學灼傷。化學灼傷與由火焰、熱流、灼熱金屬等「過熱」直接引起的熱力灼傷不同,它不單純是指體表的皮膚灼傷,而且包括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罕見的泌尿生殖系統的灼傷。

在生產勞動和科學試驗中,大多數化學灼傷都是接觸對組織有破壞作用的腐蝕性物質引起的。搬運和傾倒裝有化學物質的敞口容器,劇烈化學反應時濺出和溢出化學物質,或從容器里漏出與噴出化學物質是引起化學灼傷的常見的原因。因此,往往導致爆炸性損傷、噴射性損傷、流注性損傷和跌落性損傷。

隨著石油化學工業的迅速發展,新工藝、新產品的不斷涌現,化學灼傷的類型隨之多樣化和復雜化。人們所遇到的化學灼傷除酸、鹼之外,還包括元素單體、化學毒性氣體、刺激性化合物等等,涉及的化學物質種類繁多,經常引起化學灼傷的工業用化學物質就有硫酸、鹽酸、硝酸、甲酸、乙酸、氫氟酸、氨、氨水、氫氧化鉀、氫氧化鈉和磷。而且灼傷部位、面積、深度、病程、預後比起熱力灼傷更為復雜。

及時有效的處理可以縮短致傷物質與機體組織的接觸時間,對致傷物質的接觸有很大的限製作用。因此,爭取時間及時正確地處理是化學灼傷急救的關鍵。

化學灼傷急救的要點

化學灼傷急救的要點:一要弄清化學性致傷物質的類別、濃度、作用方式、損傷范圍和程度;二要將傷者撤離現場,運送到空氣新鮮處,迅速脫去污染衣服,視情況採取保暖措施;三要對症採取創面處理、吸氧、鎮靜、止痛、解毒、抗休克等一系列治療措施。其中創面處理應達到如下要求:清除化學致傷物質,防止由創面吸收引起中毒,防止化學物質繼續作用於創面而使灼傷范圍擴大、加重灼傷深度或引起感染。

(1)對於皮膚灼傷,除了個別化學致傷物質(如生石灰、電石等)外,一般主張用大量的清水沖洗創面,再以中和劑中和。由於致傷性化學物質與中和劑發生反應會產生大量的熱,加重原發性損傷,因此持續用清水清洗比單純用中和劑為好。沖洗時間一般在10~15分鍾左右(也有人主張15~30分鍾左右)。沖洗完畢後,局部再用中和劑,用中和劑的時間不宜過長,用後必須用水洗凈。然後用消毒敷料覆蓋創面,送醫院作進一步治療。

(2)當致傷物質是非水溶性物質時,可用植物油(如豆油、菜油等)或輕質汽油等對皮膚損害性小的溶劑進行清洗,用汽油時必須注意用量,防止吸收中毒。

(3)對於眼灼傷,要火速急救,防止貽誤時機而導致失明。要用大量的水沖洗15~20分鍾,水壓要低,沖洗時要將眼瞼翻轉。還有一種方法是,將臉浸入水中10分鍾左右,用力眨眼,抬頭呼吸的間隔時間要短。在沒有專門監護的情況下,不要用葯物中和,否則可能加重眼的損傷。因為化學性眼損傷的嚴重程度要在灼傷後數天才能完全反映出來,因此應將傷者及時送往眼科治療。

(4)對於消化道灼傷,可服黏膜保護劑,如蛋清、牛奶、稠米湯、麵糊等,以保護食道和胃黏膜。應盡量避免嘔吐而加重損傷。如傷者神志清醒並能吞咽,應讓其大量飲水。

(5)酸灼傷: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再用5%的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洗滌中和,然後再用清水沖洗。也有人主張用5%的三乙醇胺溶液沖洗。

(6)鹼灼傷: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2%醋酸溶液洗滌中和,然後再用水沖洗;也可用2%硼酸水濕敷。

(7)溴灼傷:用水沖洗後,用硼酸水濕敷,或用高錳酸鉀水溶液沖洗,再以硫化鉀溶液洗滌。

(8)氫氟酸灼傷: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再用5%碳酸氫鈉溶液洗滌或濕敷,然後塗上甘油或調上如意黃金散。

(9)苯酚(石炭酸)灼傷:用大量的水沖洗,再以70%酒精洗滌,然後用硫酸鈉溶液濕敷。

(10)氧化鈣(生石灰)灼傷:先用植物油清除皮膚上沾染的石灰微粒,再用2%醋酸溶液洗滌。

(11)瀝青灼傷:以棉花蘸汽油或二甲苯清除粘在皮膚上的瀝青,然後塗上羊毛脂。

化學灼傷的預防措施

(1)在具有酸、鹼等腐蝕性物質或有化學灼傷危險的場所應裝設沖洗設備,如淋浴、沖眼噴頭,並配備好必要的中和劑。

(2)要加強有化學灼傷危險作業人員的安全衛生教育,講清危害性,增強遵章守紀的自覺性,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提高操作人員的操作技能及自我保護能力。

(3)配備具有防化性能的勞動防護用品,如眼鏡、面具、手套、袖套、鞋套、腿套、工作服等,並能正確使用。

(4)對有化學灼傷危險的物質盛裝容器上必須有醒目的標簽。

(5)對有化學灼傷危險的作業場所要設醒目的安全標志牌,提醒作業人員注意。

(6)如有可能,腐蝕物質的處理都應實行機械化或自動化。

C. 化學的生物武器有哪些防護主要措施

化學、生物武器防護的基本原則是:積極摧毀,嚴密防護;以群眾性防護為主,加強專業兵保障;善於使用技術裝備,並廣泛開展簡易防護。防護的主要措施是:

其一,以各種偵察手段,及時發現和查明敵人化學、生物武器的種類、數量、部署和使用企圖等情況;還應查明己方部隊行動地域內地形的防護作用和氣象情況對敵人使用化學、生物武器的影響,為組織防護提供依據。

其二,組織導彈部隊、航空兵、炮兵、空降兵和游擊隊等摧毀敵人化學、生物武器基地(陣地)、倉庫及運載工具,組織電子對抗部隊、分隊對敵人的指揮和控制系統實施電子干擾,力爭把敵人的化學、生物武器摧毀在配置地域,或防止其進入目標區。

第三,建立嚴密的觀察和報知配系,及時發現敵人使用化學、生物武器的徵候和情況,迅速、准確地發出警報信號。

組織部隊充分利用地形、氣象條件,並嚴密偽裝,疏散配置,隱蔽行動,避免長時間在一地集結,使敵人不易發現和選擇襲擊目標。

構築人員、裝備、物資防護工事,主要工事應有防化學、生物武器的設施;組織防護器材的供應和技術保障,並發動群眾收集、製作就便器材進行防護。

利用葯物(疫苗)增強人體對放射性物質、毒劑和生物戰劑的抵抗力;建立健全各種群眾性防護組織,進行必要的訓練,使全體人員具有自己進行偵察、防護、洗消、急救的能力。

對電子設備採取防止或降低電磁脈沖和電離效應干擾破壞的措施,確保核條件下通信聯絡的暢通。當接到化學、生物武器襲擊警報或發現敵人進行化學、生物武器襲擊時,部隊、分隊要迅速利用各種工事、防護器材進行防護。

正在執行戰斗任務和遂行專業保障任務的部隊、分隊,應利用個人防護器材進行防護,堅定沉著地繼續執行任務。

第四,遭敵化學、生物武器襲擊後,要迅速查明部隊受損情況,整頓組織,健全指揮機構,恢復通信聯絡

D. 預防化學事故的常見措施是什麼

常見的危險化學品
常見的危險化學品有:液化氣、管道煤氣、香蕉水等油漆稀釋劑、汽油、苯、甲苯、甲醇、氯乙烯、液氯(氯氣)、液氨(氨、氨水)、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氟化氫、過氧化物、氰化物、黃磷、三氯化磷、強酸、強鹼、農葯殺蟲劑,等等。

刺激眼睛 損傷呼吸道 灼傷皮膚 麻痹神經 燃燒爆炸
流淚致盲 胸悶窒息 潰瘍糜爛 頭暈昏迷 物毀人亡
如何預防化學事故?
1.了解所使用的危險化學品的特性,不盲目操作,不違章使用。

2.妥善保管身邊的危險化學品,做到標簽完整,密封保存,避熱避光,遠離火種。

3.居室內不要存放危險化學品。

4.乘坐車、船、飛機不要攜帶危險化學品。

5.室內積聚易燃、易爆氣體濃度過高時,應按應對燃氣泄漏辦法處置。

1.呼吸防護:在確認發生毒氣泄漏或襲擊後,應馬上用手帕、餐巾紙、衣物等隨手可及的物品捂住口鼻。手頭如有水或飲料,最好把手帕、衣物等浸濕。最好能及時戴上防毒面具、防毒口罩。

2.皮膚防護:盡可能戴上手套,穿上雨衣、雨鞋等,或用床單、衣物遮住裸露的皮膚。如已備有防化服等防護裝備,要及時穿戴。

3.眼睛防護: 盡可能戴上各種防毒眼鏡、防護鏡或游泳用的護目鏡等。
4.撤離:判斷毒源與風向,沿上風或側上風路線,朝著遠離毒源的方向迅速撤離現場。

5.洗消:到達安全地點後,要及時脫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流動的水沖洗身體,特別是曾經裸露的部分。

6.救治:迅速撥打「120」,將中毒人員及早送醫院救治。中毒人員在等待救援時應保持平靜,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加重心肺負擔致使病情惡化。

7.食品檢測: 污染區及周邊地區的食品和水源不可隨便動用,須經檢測無害後方可食用。

希望對你有幫助 ↖(^ω^)↗

E. 生化武器防護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防護的主要措施是:

其一,以各種偵察手段,及時發現和查明敵人化學、生物武器的種類、數量、部署和使用企圖等情況;還應查明己方部隊行動地域內地形的防護作用和氣象情況對敵人使用化學、生物武器的影響,為組織防護提供依據。

其二,組織導彈部隊、航空兵、炮兵、空降兵和游擊隊等摧毀敵人化學、生物武器基地(陣地)、倉庫及運載工具,組織電子對抗部隊、分隊對敵人的指揮和控制系統實施電子干擾,力爭把敵人的化學、生物武器摧毀在配置地域,或防止其進入目標區。

第三,建立嚴密的觀察和報知配系,及時發現敵人使用化學、生物武器的徵候和情況,迅速、准確地發出警報信號。

組織部隊充分利用地形、氣象條件,並嚴密偽裝,疏散配置,隱蔽行動,避免長時間在一地集結,使敵人不易發現和選擇襲擊目標。

構築人員、裝備、物資防護工事,主要工事應有防化學、生物武器的設施;組織防護器材的供應和技術保障,並發動群眾收集、製作就便器材進行防護。

利用葯物(疫苗)增強人體對放射性物質、毒劑和生物戰劑的抵抗力;建立健全各種群眾性防護組織,進行必要的訓練,使全體人員具有自己進行偵察、防護、洗消、急救的能力。

對電子設備採取防止或降低電磁脈沖和電離效應干擾破壞的措施,確保核條件下通信聯絡的暢通。當接到化學、生物武器襲擊警報或發現敵人進行化學、生物武器襲擊時,部隊、分隊要迅速利用各種工事、防護器材進行防護。

正在執行戰斗任務和遂行專業保障任務的部隊、分隊,應利用個人防護器材進行防護,堅定沉著地繼續執行任務。

第四,遭敵化學、生物武器襲擊後,要迅速查明部隊受損情況,整頓組織,健全指揮機構,恢復通信聯絡,調整作戰部署,組織兵力與火力,挫敗敵人利用襲擊效果實施的進攻或反擊。

迅速組織實施化學、輻射、生物偵察,查明受染情況,及時將放射性煙雲、毒劑和生物戰劑雲團的移動方向到達各地的時間及可能受染情況,通報給受威脅的部隊、分隊和地方機關;

組織搶救傷員、滅火和制止水災泛濫,搶修工事、道路、橋梁、渡口、碼頭、機場等;部隊在機動中遇到受染地域,可根據任務、受染程度、防護條件等情況,繞行、直接通過或開辟通路通過。

在受染地域內配置的部隊,應採取防護措施,遵守安全規定,嚴格控制吸收劑量,並根據上級指示組織換班或撤離;組織受染的部隊、分隊進行洗消;對可能受染的食物和用水進行檢驗和處理。

F. 遇到化學恐怖襲擊怎麼辦

恐怖襲擊往往發生在人潮擁擠的車站、購物中心等公共場所。面對成規模的武裝暴徒,一般人都會選擇四散逃生,很難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和自救。加之這類場所較封閉,短期內不易疏散逃離,人群的擁擠慌亂反而便於恐怖分子行凶。此時就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冷靜的選擇逃生方式,不要慌不擇路,給暴徒以可趁之機。那麼具體應該這么做呢?
1、發生暴力恐怖襲擊時,要保持鎮靜,緊急判斷自身位置和逃生方向,第一時間遠離事發場所中心。不要隨大規模人群前進,盡可能選擇多條路徑。並拋棄一切妨礙行動的隨身物品,切忌貪戀財物。也不要逆著人群流動,防止被擠倒、踩踏。
2、無法找到安全的逃生通道時,盡量選擇臨近的店鋪、賓館、洗手間等狹窄封閉空間躲避,利用手邊可作武器的物品抱團抵抗,邊報警邊等待救援。
3、行動不便的老弱婦孺面對迫在眉睫的傷害應就地尋找掩體,避免腹背受敵。利用手邊的行李箱包護住易受傷的要害部位,盡可能拖延時間,以提高生還幾率。
4、當恐怖分子迂迴尋找目標施暴時,傷員或行動不便者不要急於逃離,讓自己成為追殺對象。可就地躲藏或裝死。
5、逃離過程中發現與家人失散的小孩時,盡可能的將其帶至安全區。嗣後再通過警方尋找其家人父母。
6、到達安全區後,及時檢查是否受傷,就近尋求醫護人員幫助或採取緊急自救措施。並積極向警方提供現場信息,協助警方控制局勢,緝捕凶徒。
發生恐怖暴力襲擊城市的民眾聽到消息後應待在家中,關好門窗,盡量避免外出活動。不要擅自前往現場救助家人朋友,獻血等公益活動應等待政府統一安排調度,以免造成秩序混亂,給執行武裝戒嚴和搜捕的公安民警增添不必要的安保負擔。

G. 化學武器的防護

化學武器雖然殺傷力大,破壞力強,但由於使用時受氣候、地形、戰情等的影響使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同核武器和生物武器一樣,化學武器也是可以防護的。其防護措施主要有:探測通報、破壞摧毀、防護、消毒、急救。探測通報
採用各種現代化的探測手段,弄清敵方化學襲擊的情況,了解氣象、地形等,並及時通報。
破壞摧毀
採用各種手段,破壞敵方的化學武器和設施等。
防護
根據軍用毒劑的作用特點和中毒途徑,防護的基本原理是設法把人體與毒劑隔絕。同時保證人員能呼吸到清潔的空氣,如構築化學工事、器材防護(戴防毒面具、穿防毒衣)等。
防毒面具分為過濾式和隔絕式兩種,過濾式防毒面具主要由面罩、導氣管、濾毒罐等組成。濾毒罐內裝有濾煙層和活性炭。濾煙層由紙漿、棉花、毛絨、石棉等纖維物質製成,能阻擋毒煙、霧,放射性灰塵等毒劑。活性炭經氧化銀、
氧化鉻、氧化銅等化學物質浸漬過,不僅具有強吸附毒氣分子的作用,而且有催化作用,使毒氣分子與空氣及化合物中的氧發生化學反應·轉化為無毒物質。隔絕式防毒面具中,有一種化學生氧式防毒面具。它主要由面罩,生氧罐,呼吸氣管等組成。使用時,人員呼出的氣體經呼氣管進入生氧罐,其中的水汽被吸收,二氧化碳則與罐中的過氧化鉀和過氧化鈉反應,釋放出的氧氣沿吸氣管進入面罩。
消毒
主要是對神經性毒劑和糜爛性毒劑染毒的人、水、糧食、環境等進行消毒處理。
急救
針對不同類型毒劑的中毒者及中毒情況,採用相應的急救葯品和器材進行現場救護,並及時送醫院治療。

H. 有哪些對化學武器的防護

(1)迅速進入民防工事,不要隨意進出或走動。

(2)來不及進入民防工事的人員,採取個人防護並撤離染毒區。

(3)對中毒人員及時進行搶救。

首先要辨別毒劑種類,毒劑名稱,比如沙林、梭曼、維埃克斯等神經性毒劑。然後觀察主要中毒症狀,比如瞳孔縮小、出汗流淚、呼吸困難、全身痙攣等。通過辨別觀察之後,穿戴好防護器具,採取搶救措施,比如使用解磷針或阿托品等進行急救,必要時輔以人工呼吸。

窒息性毒劑、光氣、咳嗽、呼吸困難、氣喘咳粉紅色泡沫痰、皮膚發紫、窒息、佩戴防毒面具;撤離毒區,吸氧、保暖並保持安靜、糜爛性毒劑、芥子氣、路易氏氣、皮膚紅腫、起泡、潰爛、眼結膜發炎、胸悶穿戴防毒衣和防毒面具;用2%小蘇打水洗眼睛、皮膚消毒、失能性毒劑、畢茲、瞳孔散大、行動不穩、有幻覺、精神失常、佩戴防毒面具;急救可肌肉注射加蘭他敏等、全身中毒性毒劑、氫氰酸、氯化氰、口舌麻木、頭痛、呼吸困難、皮膚潮紅、瞳孔散大、強烈抽筋死亡、佩戴防毒面具;吸入亞硝酸異戊酯進行急救。

I. 化學武器的防護防護措施有哪些

化學武器雖然殺傷力大,破壞力強,但由於使用時受氣候、地形、戰情等的影響使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同核武器和生物武器一樣,化學武器也是可以防護的。其防護措施主要有:探測通報、破壞摧毀、防護、消毒、急救。探測通報採用各種現代化的探測手段,弄清敵方化學襲擊的情況,了解氣象、地形等,並及時通報。

破壞摧毀:採用各種手段,破壞敵方的化學武器和設施等。防護根據軍用毒劑的作用特點和中毒途徑,防護的基本原理是設法把人體與毒劑隔絕。同時保證人員能呼吸到清潔的空氣,如構築化學工事、器材防護等。

J. 遇到生物化學恐怖襲擊該怎麼辦

生物
1 在什麼情況下可能發生了生物恐怖襲擊?
(1)事件區發現不明粉末或液體,遺棄的容器和面具,大量昆蟲;
(2)微生物恐怖襲擊後48~72小時或毒素恐怖襲擊幾分鍾至幾小時,出現規模性的人員傷亡;
(3)在現場人員中出現大量相同的臨床病例,在一個地理區域出現本來沒有或極其罕見異常的疾病;
(4)在非流行區域發生異常流行病;
(5)患者沿著風向分布,同時出現大量動物病例等。
2 遇到生物恐怖襲擊該怎麼辦?
(1)不要驚慌,盡量保持鎮靜、判明情況,
(2)利用環境設施和隨身攜帶的物品,遮掩身體和口鼻,避免或減少病原體的侵襲和吸人;
(3)盡快尋找出口,迅速有序地離開污染源或污染區域;
(4)及時報警,請求救助,可撥打110、119、120報警;
(5)聽從相關人員的指揮;
(6)不要回家或到人員多的地方,以避免擴大病源污染;
(7)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後續工作。
化學
1 在什麼情況下可能發生了化學恐怖襲擊?
(1)異常的氣味。如大蒜味、辛辣味、苦杏仁味等;
(2)異常的現象。如大量昆蟲死亡、異常的煙霧、植物的異常變化等;
(3)異常的感覺。一般情況下當人受到化學毒劑或化學毒物的侵害後,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適感覺。如惡心、胸悶、驚厥、皮疹等;
(4)現場出現異常物品。如遺棄的防毒面具,桶、罐,裝有液體的塑料袋等。
2 遇到化學恐怖襲擊怎麼辦?
(1)不要驚慌,進一步判明情況。化學恐怖襲擊多為利用空氣為傳播介質,使人在呼吸到有毒空氣時中毒。常伴有異常的氣味,異常的煙霧等現象;
(2)盡快掩避。利用環境設施和隨身攜帶的物品遮掩身體和口鼻,避免或減少毒物的分割侵襲和吸入;
(3)盡快尋找出口,迅速有序地離開污染源或污染區域,盡量逆風撤離;
(4)及時報警,請求救助。可撥打110、119、120報警;
(5)進行必要的自救互救。採取催吐、洗胃等方法,加快毒物的排出;

(6)聽從相關人員的指揮;
(7)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後續工作。

閱讀全文

與遭遇化學襲擊時的防護措施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