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0分鍾微課包括哪些環節
1、主持人講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鏡,可以畫外音。
2、流媒體播放性。可以視頻、動畫等基於網路流媒體播放。
3、教學時間較短。5-10分鍾為宜,最少的1-2分鍾,最長不宜超過20分鍾。
4、教學內容較少。突出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技能點。
5、資源容量較小。適於基於移動設備的移動學習。
6、精緻教學設計。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
7、經典示範案例。真實的、具體的、典型案例化的教與學情景。
8、自主學習為主。供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課程,是一對一的學習。
9、製作簡便實用。多種途徑和設備製作,以實用為宗旨。
10、配套相關材料。微課需要配套相關的練習、資源及評價方法。
1.教學時間短:微課的時長一般為5—8分鍾,最長不超過10分鍾。
2.教學內容少:微課突出某個學科知識點或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學活動,相對於傳統課堂要完成的教學內容,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簡。
3.資源容量小:微課視頻及配套輔助資源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視頻格式支持網路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如MP4等),方便師生隨時隨地通過網路下載或點播微課,實現移動學習。
4.「情境化」特徵:微課選取的教學內容主題突出、指向明確、相對完整。它以教學視頻片段為主線統領教學設計、多媒體素材和課件、教師的教學反思、學生的反饋意見、學科專家的文字點評等相關教學資源,構成一個主題鮮明、類型多樣、結構緊湊的主題單元資源包,營造了一個真實的教學資源環境。
Ⅱ 微課是什麼怎樣才能講好微課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微課」具有教學時間較短、教學內容較少、資源容量較小、資源使用方便等特點。對教師而言,微課將革新傳統的教學與教研方式,突破教師傳統的聽評課模式,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之一。對於學生而言,微課能更好的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在網路時代,隨著信息與通迅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別是隨著移動數碼產品和無線網路的普及,基於微課的移動學習、遠程學習、在線學習將會越來越普及,微課必將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那麼,如何設計一節好的微課呢?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了解微課的定義及作用
要想設計一節好的微課,我認為,首先要了解微課的定義和作用:
1、微課是指利用5-10分鍾時間講解一個非常碎片化的知識點、考點、例題、作業題、或教學經驗的一種微視頻。
2、微課的作用:啟惑、解惑而非授業,用於(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網路在線教育,不能代替課堂新知識的教學。
二、選擇和分析處理知識點
一節微課能否設計得好、教學效果佳,知識點的選擇和分析處理非常重要。因此,在設計每一節微課時,我首先慎重選擇知識點,並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處理,使它們更符合教學的認知規律,學習起來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通常做到如下幾點:
1、知識點盡量選擇熱門的考點、教學的重點、難點。
2、知識點的選擇要細,十分鍾內能夠講解透徹。
3、知識點要准確無誤,不允許有文字、語言、圖片上的知識性錯誤或誤導性的描述。
4、要將知識點按照一定邏輯分割成很多個小知識點。
例如:在小學三年級的英語教學中,我選擇了「數字one-ten(1-10)」作為一個知識點設計一節微課,讓學生在短暫的10分鍾內整體感知、認讀並且能夠初步使用數字one-ten(1-10),突破了課本單元教學中的兩個重難點。
三、選擇合適的微課類型
微課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1、講授類--適用於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這是最常見、最主要的一種微課類型。
2、問答類--適用於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檢查知識。
3、啟發類--適用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習的客觀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採用多種方式,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為核心,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
4、討論類--適用於在教師指導下,由全班或小組圍繞某一種中心問題通過發表各自意見和看法,共同研討,相互啟發,集思廣益地進行學習。
5、演示類--適用於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把實物或直觀教具展示給學生看,或者作示範性的實驗,或通過現代教學手段,通過實際觀察獲得感性知識以說明和印證所傳授知識。
6、練習類--適用於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自覺的控制和校正,反復地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藉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
7、實驗類--適用於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控制條件的操作過程,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從觀察這些現象的變化中獲取新知識或驗證知識。
8、表演類--適用於在教師的引導下,組織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戲劇化的模仿表演和再現,以達到學習交流和娛樂的目的,促進審美感受和提高學習興趣。
9、自主學習類--適用於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
10、合作學習類--合作學習是一種通過小組或團隊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策略。
11、探究學習類--適用於學生在主動參與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的猜想或假設,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問題進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獲得創新實踐能力、獲得思維發展,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的一種學習方式。
設計每個微課前,根據所要講解的知識點選擇適當的微課類型,有助於提高微課堂的效果。
例如:在設計小學三年級英語微課「數字one-ten(1-10)」時,我根據知識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選擇了「練習類」的微課類型,讓學生在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操練中掌握相關的知識點。
四、構建完整精煉的教學過程
1、切入課題要新穎、迅速
由於微課時間短少,因此在設計微課時要注意切入課題的方法、途徑力求新穎、迅速而且要與題目關聯緊湊,以把更多的時間分配給內容的講授。在微課教學設計中,我通常採用以下幾種方式切題:
(1)設置一個題目引入課題。
(2)從以前的基本內容引入課題。
(3)從生活現象、實際問題引入課題。
(4)開門見山進入課題。
(5)設置一個疑問,懸念等進入課題。
2、講授線索要鮮明
在微課的設計中,要求盡可能的只有一條線索,在這一條線索上突出重點內容。在講授重點內容時如需羅列論據,羅列論據必須做到精而簡,力求論據的充分、准確,不會引發新的疑問。在設計微課時要注意巧妙啟發、積極引導,力爭在有限的時間內,圓滿完成微課所規定的教學任務。
3、結尾要快捷
在微課的設計中,小結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內容要點的歸納。好的微課小結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可以加深學生所學內容的印象,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在微課的小結中,因為前面重點內容的講授佔用了較多的時間,因此,微課小節不在於長而在於精,小節的方法要科學、快捷。
4、力求創新,亮點耀眼
在微課的設計中,一定要有自己獨特的亮點。這個亮點,可以是深入淺出的講授,可以是細致入微的剖析,可以是激情四溢的朗誦,可以是精妙完美的課堂結構,也可以是准確生動的教學語言等等。微課教學有了自己獨特的亮點,才能提升微課的水準。
例如:在設計小學三年級英語微課「數字one-ten(1-10)」時,我利用生動有趣的微課課件迅速的引出知識點,以數字one-ten(1-10)的操練為主要線索開展微課教學,引導學生進行形式多樣的操練,突破重難點的掌握,並在微課結束前重現數字one-ten(1-10)進行小結點題。微課設計新穎、內容濃縮,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的積極性。
五、製作實用的微課教學課件
教學課件能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並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為教師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能有效地突破教學難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地改變傳統教學單調模式,使樂學落到實處。因此,在設計微課的過程中,製作實用、有效的課件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我認為製作微課課件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具有美感
一個好的微課課件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能使人賞心悅目獲得美的享受,優質的微課課件是內容與優美形式的完美統一。
2、動靜結合
動態畫面能使課件精彩動人,靜態畫面能給人更多的思索空間,因此在設計微課課件時要注意讓動態畫面和靜態畫面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增強微課堂的教學效果。
3、合理安排信息量
在製作微課課件時,充分利用認知學習和教學設計理論,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的需求,有效組織信息資源,提供適度的信息量,有利於突破教學重難點、擴大學生視野,使學生通過多個感覺器官來獲取相關信息。在製作微課課件時,合理安排信息量可以提高教學信息傳播效率,增強教學的積極性、生動性和創造性。
4、要容易操作
為了方便教學,微課課件的操作要盡量簡便、靈活、可靠,便於教師和學生控制。在課件的操作界面上設置寓意明確的菜單、按鈕和圖標,最好支持滑鼠,盡量避免復雜的鍵盤操作,避免層次太多的交互操作,盡量設置好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轉移控制,可以方便地前翻、後翻、跳躍。
在微課中使用課件能令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如虎添翼,使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設計每一節微課時,我都會很注重課件的製作。
例如:在設計小學三年級英語微課「數字one-ten(1-10)」時,我根據知識點設計了美觀實用的課件。通過運用教學課件創設情境,讓學生理解、思考、交流、質疑,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讓他們進行創造性的學習,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
以上是我這兩年來,在開展微課教學中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和做法。實踐證明:在教學中,奏響微課教學設計的五部曲,認真把握好「了解微課的定義及作用」、「選擇和分析處理知識點」、「選擇合適的微課類型」、「構建完整精煉的教學過程」、「製作實用的微課教學課件」這五個環節,巧妙的設計微課教學活動,就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
夢工坊視頻工作室,您的專屬視頻助理。
Ⅲ 微課教學方法有哪些
微課的教學方法,改變了以前的教學 模式,將大課改為無數的小課進行教 學,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了 課堂的教學活力,使整個教學活動既 輕松又愉快.一、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很難滿足現代化教學的實際需求,教師要利用現代教學工具,結合科學的教學方法,為教學營造出充滿活力的課堂氛圍,為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做好充分准備。課堂的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過程,在微課的輔助下,這一活動過程更能發揮出獨有的效果。
Ⅳ 教師招聘面試中,要以微課的形式,時間是15分鍾。微課是什麼啊我要准備什麼呢有誰面試過,請指教
微課其實模擬上課,上一堂小型課,就像平時上課一樣,不過有一點不一樣,平時上課的時候下面坐著學生,面試的時候下面是沒有學生的只有考官,但是你要假裝下面有學生,中間還可以進行互動,當然是自問自答,因為沒有學生,基本流程大概是這樣的,先抽簽抽題目,就是某一篇課文或某一段落,然後開始備課,備課時間每個地區要求都一樣,基本上式30分鍾到1小時左右,然後最好就是開始上課。視頻的話文亮教育的網站上有的,
Ⅳ 如何製作化學微課並運用於教學中
"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准及教學實踐要求,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
也就是老師來講某個知識點,視頻記錄,時間一般不會太久。
可以幫助老師加強具體某個知識點的講解能力和培養上課台風。
Ⅵ 如何應用化學微課進行化學概念教學
教學活動應該由師生共同完成,其中包括了問答、討論、練習、反饋等互動環節,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情感交流、心理互換的過程。這種以溝通為目的的教學是完整性教學。教師感情充沛的講授和眼神的交流會喚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因此,師生的交流在組織教學中有異乎尋常的作用。而「微課」展示的僅僅是教師對某一知識或技能的講授,即「微課」是通過人機單向「對話」完成教學活動的。那麼,人機「對話」是否就能代替師生交流呢?以臨朐第二中學某老師的《原電池原理》為例來討論這個問題,本堂「微課」一共4分54秒,從生活中的原電池應用引入課題,分析了原電池的概念和構成原電池的條件,最後講解了原電池的工作原理。這些內容如果放在課堂上需要二十五分鍾到三十分鍾才能完成,原來二十五分鍾的內容為什麼可以壓縮成5分鍾來完成呢?可能有教師講解不到位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沒有學生的參與,缺乏師生的雙邊活動和教學反饋,老師一灌到底,灌輸式教學大大節省了時間。這里真的要對教學效果打個大大的問號了。學生學會了嗎?如何知道學生學會了呢?我認為高效的有「生命」的課堂,應該以學定教,教師的「教」應該建立在學生「學」的基礎上,這樣才能有的放矢,「有生命」的課堂是需要師生交互配合,交流溝通,共同完成。但是,人機單向的「微課」在這點上是缺失的。
Ⅶ 做5-6分鍾的化學微課,講什麼好
講一些簡短的實驗驗證的東西比較好,比如氧化鎂燃燒驗證質量守恆定律、復分解反應等等
Ⅷ 試簡述十五分鍾微課製作的過程。
微課如果你是專門教一個學科的老師對知識點比較熟悉的話,製作一節微課就比較簡單了,直接用CS錄屏軟體加手寫板,錄制也可以結合PPT。
Ⅸ 高中化學微課例比賽應注意什麼
一要短而精,不可太長,一般十五分鍾左右。二要選准課題,就一個知識點展開。三要有適當的互動,給學生思考時間,比如讓學生暫停思考後再答。
Ⅹ 講微課,需要做哪些准備
1.工具
在做微課前,請你准備好相關的工具,例如你需要一個客服耳機,還有一台比較好使的手機。
沒錯就是要客服式的那種耳機,我曾經試過用,手機耳機,但是很容易接觸不良,尤其發生在蘋果手機上。
接觸不良的結果,就是很容易錄音時帶有雜音。
客服耳機大概是30元1個,在淘寶或者京東上面就有,就是那種掛著的比較大的耳機。
手機的話我建議是蘋果手機,因為現在做微課的平台,無外乎是微信群,千聊平台和朝夕日歷平台。
曾經對比過,用蘋果手機安卓手機來體驗朝夕日歷平台,蘋果手機明顯順暢很多。
有一次用安卓手機進行微課直播,一開始語音都要等3秒才能發出,你就很容易會以為語音沒有發出就重新錄一條,這樣用戶體驗就不好了。
2.錄音模式
還是說回那3個常見的承載形式,微信群,千聊和朝夕日歷,其中微信群的播放方式就是用語音,長按錄制語音不超過60秒。
而千聊和朝夕日歷,還有一種功能是單擊,就是,單擊開始,單擊結束。
目前我還是用長按錄音的方式,主要是單擊模式,只能夠在這兩種平台使用,平日無法練習。
3.練習
強烈建議在講課前,需要有充分的練習。
我的練習方式是,先會把講課的稿子寫出來,注意是一字不落的寫出來。接著用微信語音錄,錄一段,自己聽一段,看一下有哪些可以優化的。
需要注意的點
第一是語音語調,語音語調很奇怪,別人聽著也會不舒服,最好普通話可以標准一點,不要有明顯的地方口音。
第二是控制好語速,盡量不要講的太快。人尤其在緊張時很容易語速加快,別人就聽不清楚了。
第三是注意好在哪裡斷句,也就是每一段語音控制的時長。因為無論使用哪種平台,錄音的時間都不會超過60秒。而你錄的那條語音,最好內容都是相關的,不然你一段裡面有不同的內容,聽眾可能也覺得很混亂。
建議每段的時間控制在30秒到50秒,當然,錄音到50秒時,就會自動提醒還剩多少時間。
4.課程內容
開始講課節,或者應該說,你有,講課主題時建議先列一個提綱,給到平台審核內容是否ok,不然你就白准備了。
提綱建議ppt或者word中自帶的smart圖表,做一個流程圖表達就很清晰了。
提綱通過了以後就可以准備內容,如同我上面說的,我會把它形成一篇講稿,這樣有3個好處,
第一,就用講稿來進行練習。
第二,講課時,直接對著來讀,這樣你也不會那麼緊張,並且減少出錯的概率。
第三,不用別人來整理內容,你的內容就是課程筆記了,以後你拿著這個課程筆記去談別的合作,也非常方便。
這里有個溫馨提示,一般3000字的內容,20到25分鍾可以講完。可以根據你講課的時長,判斷需要准備多少字的講稿。
5.記得預留問答式環節和時間。
越做微課越覺得,問答環節才是微課中的精髓,有幾個原因
第一,反應。
可以看到聽眾的真實反映,如果說覺得你的內容是沒有吸引力的,可能用戶就不問問題了。
第二,優化。
通過聽眾的問題,去看課程還有哪一些可以優化的,或者之後可以想了一些主題可以作為延續的微課主題。
第三,打賞。
打賞的高峰發生在你回答問題後。可能用戶還是比較願意為個性問題的回答內容而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