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能級躍遷
原子核外電子分為若干個電子層,一個電子層又分若干個軌道,每個軌道上的電子都具有相同的能量,每一層代表一個能級,如果受到光照或者輻射等其他原因影響使得某一個電子層的電子獲得或失去一定能量,有恰好滿足能級差,改電子躍遷到另外一個軌道,就發生了能級間的躍遷。
B. 能級躍遷的詳細內容
氫原子能級: 原子各個定態對應的能量是不連續的,這些能量值叫做能級。
①能級公式:En=E1/n2
②半徑公式:rn=r1·n2
在氫光譜中,
n=2,3,4,5,…...向n=1躍遷發光形成賴曼線系;
n=3,4,5,6……向n=2躍遷發光形成巴耳末線系;
n=4,5,6,7……向n=3躍遷發光形成帕邢線系;
n=5,6,7,8……向n=4躍遷發光形成布喇開線系,
其中只有巴耳末線系的前4條譜線落在可見光區域內。
③能量最低的能級叫做基態,其他能級叫做激發態。電子「遠離」原子核,不再受原子核的吸引力時的狀態叫做電離態,電離態的能級為0(電子由基態躍遷到電離態時,吸收的能量最大) 。
C. (高考)關於能級躍遷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用
朋友,這是高中化學選修課本結構的內容.化學元素的排列分為能層KLM...!又分為第一能級,第二能級....!而排列在上面的電子因具有足夠的能量由這一能層躍遷到那一能層,或者由這一能級躍遷到另一能級的現象!大概就是這了,你可明白了!好好加油!!!
D. 氫原子能級躍遷波長和頻率計算公式
1、氫原子能級躍遷波長:En=E1/(n^2) E1≈-13.6eV ε=h*υ c=λ*υ;(ε、E為能量;υ為頻率;h為普朗克常量;λ為波長,m、n為量子數,即正整數;c為光速)
2、頻率計算公式:h*υ=Em-En ; h*c/λ=E1*[1/(m^2)-1/(n^2)] ;1/λ=[E1/(h*c)]*[1/(m^2)-1/(n^2)] ;
3、能級躍遷(電子躍遷),電子從某一能層(電子層/電子亞層)躍遷到另一能層。其間,電子完成基態、激發態之間的轉變。
4、能級躍遷的概念來自於Niels Bohr的氫原子模型。在Bohr-Sommerfeld模型中,氫原子的軌道能級是分立的,電子可以在各個能級間躍遷並放出(或吸收)特定頻率的光子,但不能處在兩個能級間的狀態。這很好地解釋了氫原子的發射光譜是分立的而非連續的。
E. 能級躍遷指的是什麼定律什麼
能級躍遷首先由波爾(NielsBohr)提出,但是波爾將宏觀規律用到其中,所以除了氫原子的能級躍遷之外,在對其他復雜的原子的躍遷規律的探究中,波爾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F. 能級躍遷是什麼意思
能級躍遷這一理論是說在組成物質的原子中,有不同數量的粒子(電子)分布在不同的能級上,在高能級上的粒子受到某種光子的激發,會從高能級跳到(躍遷)到低能級上,這時將會輻射出與激發它的光相同性質的光,
G. 請問大俠能級躍遷是什麼
你給出的例子不恰當,不能說明能級躍遷原理。能級躍遷是能量轉化的過程,該過程中總能量是守恆的。電子可以處在各個能級中,當電子從高能級躍遷到底能級的過程中,電子的能量會減小,釋放的能量以光子(一個光子就是一份能量)的形式放出,也就是說電子能量的減少量等於釋放出來的光子能量。如果水力發電過程進行類比,水比喻成電子,水在不同的高度具有不同的重力勢能,當水從高處流到底時,若不考慮水動能的增加量,則水的重力勢能就減少了,水減少的重力勢能就轉化為電能(不考慮其它能量的損失)。這里的電能就相當於光子。不同之處在於水的重力勢能可以連續降低,而電子的能量不能連續降低,故稱為躍遷。
H. 「躍遷」怎麼讀
dd躍遷很少發生,因為一般d軌道是簡並的,在配合物中才有能級分裂,才能發生躍遷。所以dd躍遷一般是拿來討論配合物的,如配合物的顏色。
I. 氫原子能級躍遷波長及頻率計算公式
玻爾原子理論中能級躍遷的公式:Em-En=hν Em為氫原子在m能級上具有的能量,En為氫原子在n能級上具有的能量,h為普朗克常量,ν(希臘字母,讀作:niu):為釋放或吸收的電磁波的頻率。能量子的能量:E=hv 根據這兩個公式即可
J. 物理,你是說能級躍遷時的能級嗎氫原子能級E=E1/n^2,初態E1=-13.6ev。請問這句話什
-13.6eV指氫原子電子在初態時需要13.6eV的能量才可以脫離氫原子的束縛,而E1/n^2(n為正整數)指在第n能級時需要的能量。氫原子有10層能級,而有1層核外電子,所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