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成酸和鹼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氫氧化鋁懸濁液跟硝酸混合:al(oh)3+3hno3=
al(no3)3+3h2o
處理污水中的硫酸
ca(oh)2+h2so4===caso4↓+2h2o
醫療上用氫氧化鎂中和過多胃酸:mg(oh)2+2hcl=mgcl2+h2o(也可以用氫氧化鋁)
2naoh+h2so4==
na2so4+2h2o
鹽酸和燒鹼起反應:hcl+naoh==nacl+h2o
鹽酸和氫氧化鉀反應:hcl+koh==kcl+h2o
鹽酸和氫氧化銅反應:2hcl+cu(oh)2==cucl2+2h2o
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2hcl+ca(oh)2==cacl2+2h2o
鹽酸和氫氧化鐵反應:3hcl+fe(oh)3==fecl3+3h2o
氫氧化鋁葯物治療胃酸過多:3hcl+al(oh)3==alcl3+3h2o
硫酸和燒鹼反應:h2so4+2naoh==na2so4+2h2o
硫酸和氫氧化鉀反應:h2so4+2koh==k2so4+2h2o
硫酸和氫氧化銅反應:h2so4+cu(oh)2==cuso4+2h2o
硫酸和氫氧化鐵反應:3h2so4+2fe(oh)3==fe2(so4)3+6h2o
硝酸和燒鹼反應:hno3+naoh==nano3+h2o
不知是否滿意,酸鹼無非生成水,再看其他離子之間生不生成沉澱。
2. 怎麼把草酸鹼變成鹽酸鹼
加CaCl2,把草酸鈣沉澱
或者你聽說過一個叫樹脂離子交換柱的東西么。。。
3. 問一下各位大佬,化學方程式是怎麼從這個變成那個的,就是根據什麼酸加鹼生成新酸加新鹼之類的公式嗎
你問的問題有點籠統。
方程式有很多種。有氧化還原方程式,有電離方程式,有原理方程式,有商焓方程式等等。
不同的方程式有不同的要求。作為方程式,要點是電荷守恆和質量守恆,另外某些方程式如光合作用方程式,反應的前後都有水的參與和生成,這些方程式中的水不能消掉,反應的是反應的原理。等等。
就你所問的,是酸鹼中和反應。一般而言,酸鹼反應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一般的表示方法,反應物-生成物表達。這里只要按照質量守恆。酸鹼中和一半有沉澱,或者氣體生成。
如碳酸鈉和氯化鈣;碳酸鈉和鹽酸。
另一種表達方法是用離子方程式,一般是生成沉澱或氣體的離子反應過程。
如碳酸根離子和鈣離子反應生成碳酸鈣。等等。
化學方程式不是說怎麼從這個變成那個,而是根據條件能否滿足反應需要,方程式要標識反應條件。方程式的書寫要考慮實際情況,能發生才能書寫。
4. 酸性氧化物轉變成鹼化學方程式
一些金屬氧化物如cr2o3,mno2等也是酸性氧化物,mno2就是錳酸酐)
mno2+4hcl(濃)
=mncl2+cl2氣體+2h2o
mncl2+naoh=mn(oh)2沉澱+2nacl
5. 求酸變成鹼的化學方程式
...沒有這種的化學方程式額···只有酸鹼中和。。酸不能直接變成鹼的。
6. 化學反應原理(酸與鹼)
是強酸制弱酸,強鹼制弱鹼是通常的規律,也有特殊的,不如Na2CO3與鹽酸硫酸製取H2CO3,NaOH與氯化銨製取氨,原理就是復分解反應的條件,形成弱電解質(或者形成更弱的電解質),HCl完全電離強電解質,H2CO3弱電解質電離度很小,所以當溶液中存在H+和CO32-,就會結合成HCO3-和H2CO3分子,然後它們很難電離開,這樣就生成了,,,弱製取強也可以有,比如H2S+CuSO4=CuS+H2SO4,原因還是根據復分解反應,生成沉澱,CuS不溶於稀硫酸。
7. 酸被稀釋,有一天會變成鹼嗎
晚上好,無機酸被稀釋後一般不會發生化學變化生成鹼性化合物使PH變大,有機酸絕大多數也不會,但是有極少數特例比如PH在7.5-8之間的精氨酸和鳥氨酸等鹼性氨基酸,由於鹼性氨基酸溶於發生水解反應使pKa進一步減小所以被純水稀釋後有可能鹼性會變大。但是僅僅是鹼性變大它們永遠無法變成真正化學定義上的鹼。
8. 化學酸和鹼的知識化學方程式
硫酸與金屬氧化物生成鹽和水的化學方程式。
H2SO4 + CuO = CuSO4 + H2O
硫酸與鹽生成另一種酸和另一種鹽的化學方程式
H2SO4+BaCl2=BaSO4↓+2HCl
氫氧化鈉與非金屬氧化物生成鹽和水的化學方程式。
2NaOH+CO2=Na2CO3+H2O還會生成氫氧化鈉;氫氧化鈉與某些鹽反應生成另一種鹼和另一種 鹽
2NaOH+CuSO4=Cu(OH)2↓+Na2SO4
氫氧化鈣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生成鹽和水
Ca(OH)2+CO2=CaCO3↓+H2O
氫氧化鈣與某些鹽反應生成另一種鹼和另一種 鹽
Ca(OH)2+Na2CO3=2NaOH+CaCO3↓
9. 化學中酸為什麼不能生成鹼
中學階段的酸鹼是較為原始的酸鹼定義,即酸鹼質子理論。其實現在的酸鹼理論已經有了很大發展,先不管以後的酸鹼電子理論,單說現在的質子理論,也會認為酸鹼是成對出現的
舉個例子,比如說碳酸那個系列一共三種物質,碳酸、碳酸氫根和碳酸根。碳酸和碳酸氫根一個是酸一個是鹼。關鍵是碳酸氫根,得看什麼時候。和酸反應的時候,是鹼;和鹼反應的時候,是酸。由碳酸根製得,認為是比碳酸根弱的鹼;由碳酸得到,認為是比碳酸弱的酸。總之,它是碳酸的「共軛鹼」(與鹼反應的產物),也是碳酸根的「共軛酸」(定義類似,不用我說了吧?)
水也是一個道理。例子在下面,你可以自己體會下
也就是說,反應的本質是強酸+強鹼=弱酸+弱鹼。這個和我們現在學到的氧化還原是差不多的。氧化產物氧化性弱於氧化劑還原產物還原性弱於還原產物
還是剛才的例子,不妨說得更清楚點,舉四個反應:
1、碳酸氫根和水合氫離子——說鹽酸貌似不合適,鹽酸溶於水的過程就相當於進行的有水參與的酸鹼反應了,您能明白么?——反應生成碳酸和水。碳酸是比水合氫離子弱的酸,水顯然是比碳酸氫根弱的鹼
2、碳酸氫根和氫氧根離子生成水和碳酸根
3、碳酸和氫氧根生成碳酸氫根和水
4、碳酸根和水合氫離子生成碳酸氫根和水
後面三個是類似的。
但是回過頭來,酸反應後生成的那個較弱的酸本身又可以在其他較強酸的作用下變成原來的酸,(比如說碳酸氫根和水合氫離子)即本身就是反應前那個酸的共軛鹼——看到了吧,其實酸反應以後肯定會生成鹼的
關鍵問題在於,在高中那個原始的定義范圍內,這個東西是說不了多清楚的,正如樓上幾位的答案和你的疑惑那樣,會時不常地矛盾一下。這也是為什麼歷史上的化學家會前赴後繼地發展酸鹼理論。我們的課本知識在展現化學歷史研究的一個過程和思路罷了。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0. 酸和鹼的化學方程式
酸和鹽的化學方程式
2HCl
+
Na2CO3
=
2NaCl
+
CO2↑+H2O
鹽和鹼的化學方程式
MgCl2
+
2NaOH
=
Ma(OH)↓+
2NaCl
鹽和鹽的化學方程式
BaCl2
+Na2SO4
=
BaSO4↓+
2NaCl
金屬和鹽的化學方程式
Zn
+
CuCl2
=
ZnCl2
+
Cu
非金屬氧化物和鹼的化學方程式
CO2
+
2NaOH
=
Na2CO3
+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