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認識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在化學中,分子是化學反應中的基本微粒(金屬這種由原子組成的不算)。主要是因為化學中會研究分散開來的分子或離子的性質(溶液中)。在大自然裡面,溶液裡面存在的最小微粒就是分子及帶了電荷的分子的某部分,同時,當物質變成分子時任然可以保持原物質的化學性質,所以沒有比分子更大的了。
如果繼續找比分子更小的微粒那就會找到原子。原子通過一定的連接方式形成分子,這種連接方式是每一種分子都不一樣的。就像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原子的連接方式不同。而這種連接方式的差異就是物質化學性質差異的根本原因。所以沒有比分子更小的了。
B. 為什麼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因為物理變化,分子不可以再分。比如物理變化空氣(分子)不能再分。
C. 為什麼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原子不是嗎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要發生變化因此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而由原子構成的物質:比如稀有氣體和金屬則由原子保持其化學性質。由離子構成的物質:比如氯化鈉則由鈉離子和氯離子保持它的化學性質。在這里不要輕易的去說原子或離子比分子小。而且在當時這個概念提出時人們認為物質都是有分子構成,所以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沒錯的!
D. 【高中化學】怎麼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①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不是「唯一粒子」。
②「保持」的含義是指構成該物質的每一個分子與該物質的化學性質是一致的。
③分子只能保持物質的化學物質,而物質的物理性質(如:顏色、狀態等)需要大量的集合體一起來共同體現,單個分子無法體現物質的物理性質。
④「最小」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如果不是在「保持物質化學性質」 這層含義上,分子還可以分成更小的粒子。
E.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怎麼解釋
意思就是我們平時所見的各種物質之所以呈現出各種不同的性質,歸根結底是由於組成物質的分子不同而引起的,比如水(H2O)和雙氧水(H2O2),它們的組成原子相同化學性質卻不同,因而原子不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它們的化學性質不同是由於保持物質化學性質最小微粒的分子是不同的,故而呈現出不同的化學性質。所以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F. 為什麼說分子是保持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物質的化學性質,取決於物質的組成和結構。對於由分子組成的物質來說,其化學性質取決於分子的組成和結構。當分子的組成和結構發生變化時才能表現出該物質的化學性質。例如,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成氫氣和氧氣這個化學性質,只有在水分子的結構受到破壞時才會表現出來。水分子的結構不破壞,水分子就不會發生化學變化,水的化學性質就無法知道。也就是說,物質的化學性質和物質結構是密切相關的。物質的物理性質,除了和分子結構有關外,還和分子的大小、分子間距離有密切關系。另外,很多物理性質是無數個分子的集體表現,單個分子是無法表現的,並且表現時也不需要破壞分子的結構。如物質的三態變化,熔沸點高低,密度的大小。主要是受分子大小,分子間的距離的影響,而且是很多分子的集體影響的結果。單個分子是保持不了物質的物理性質的。因此說,分子只能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微粒,不能說是保持物質性質的微粒。
我們知道,物質並非都是由分子構成的。有些物質是由離子構成的,如氯化鈉、碘化鉀等,這些物質的化學性質主要通過構成它們的離子及其相互作用來表現的;有些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例如金剛石、晶體硅等,它們之中不存在分子,原子就是化學性質的保持者。可見,構成物質的粒子不僅限分子一種,還有原子、離子等多種粒子。但對於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來說,分子是保持它們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G.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這句話如何理解。
我覺得:
首先,「有些同志說廣義上的分子包括了分子、原子、離子」,這樣說是合理的,也是在科學實踐中被大家接受的;也就是說,分子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其次,「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可以理解成針對特定物質而言(分別地看),可以完整地理解為:分子,是「某種物質」保持「其特有」化學性質的「最小單元」,也就是說,以鐵單質為例,把鐵單質不斷分割下去,尺度越來越小,到某個尺寸級別,鐵恰好仍然保有其宏觀尺度時的所有化學性徵,那麼這個尺度就是鐵的分子尺度,鐵單質的這個能恰好還保有宏觀時化學性質的最小尺度單元,就是「鐵分子」,其他物質類推;還是在廣義的基礎上理解。 (注意分子是曾經考慮物質的可分性引出的概念,就好象說你是家裡的一分子一樣。)
我這個回答應該是對上述表述的正確理解,對照著把原話反復讀幾遍吧。
H. 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什麼意思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1、概念說的很明確,分子只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不包括物理性質,物質的物理性質是大量分子的集合體表現出來的,如色、味、態等,單個分子我們用眼睛是看不到的,所以表現不出來這樣的性質。
2、分子不變,物質的化學性質就不會發生改變,如水變成水蒸氣,水和水蒸氣都是水,都是有水分子構成的同一種物質,水分子沒有變成其它的分子,所以水和水蒸氣的化學性質不變。
如果在化學反應中,分子肯定發生變化,變成其它物質的分子了,原物質的分子被破壞了,原物質的化學性質也就發生了改變。
如:給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2H2O通電H2+O2
原來的H2O水分子,保持著水的化學性質,可是通電後,原來的水分子被破壞了,變成了氫分子和氧分子,氫分子和氧分子保持氫氣和氧氣的化學性質,不再保持水的化學性質
所以分子一旦被破壞,原物質的性質就要發生改變。因此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