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撲救石油,油漆,有機溶劑用什麼滅火器
撲救石油、油漆、有機溶劑用乾粉滅火器,乾粉滅火器可撲滅一般火災,還可撲滅油,氣等燃燒引起的失火。乾粉滅火器是利用二氧化碳氣體或氮氣氣體作動力,將筒內的乾粉噴出滅火的。
乾粉是一種乾燥的、易於流動的微細固體粉末,由能滅火的基料和防潮劑、流動促進劑、結塊防止劑等添加劑組成。主要用於撲救石油、有機溶劑等易燃液體、可燃氣體和電氣設備的初期火災。
B. 實驗室有機溶劑著火應使用什麼方式滅火
用石棉布或干砂撲滅,絕對不能用水,否則會擴大燃燒面積
C. 危險化學品的滅火措施
1.加強第一出動,以快制快。要根據化學危險品的理化性質調動相應的足夠滅火或搶險救援力量,統一指揮部署,迅速展開戰斗行動,及時排除險情和有效地撲滅火災。
2.正確選用滅火劑。大多數易燃可燃液體都能用泡沫撲救,其中水溶性的有機溶劑則應用抗溶性泡沫。可燃氣體火災可用二氧化碳、乾粉、鹵代烷(1211)等滅火劑撲救。有毒氣體、酸鹼液可用噴霧或開花水流稀釋。遇火燃燒的物質及金屬火災,不能用水撲救,也不能用二氧化碳、鹵代烷(1211)等滅火劑,宜用乾粉或沙土覆蓋撲救。輕金屬火災可採用7150輕金屬滅火劑。
3.堵截火勢,防止蔓延。當燃燒物品部分燃燒,且可以用水或泡沫撲救的,應立即布置水槍或泡沫管槍等堵截火勢,冷卻受火焰烘烤的容器,要防止容器破裂,導致火勢蔓延。如果燃燒物是不能用水撲救的化學物品,則應採取相應的滅火劑,或用沙土、石棉被等覆蓋,及時撲滅火災。
4.重點突破,排除險情。火場如有爆炸危險品、劇毒品、放射性物品等受火勢威脅時,必須採取重點突破,排除爆炸、毒害危險品。要用強大的水流和滅火劑,消滅正在引起爆炸和其他物品燃燒的火源,同時冷卻尚未爆炸和破壞的物品,控制火勢對其威脅。組織突擊力量,設法掩護疏散爆炸毒害危險品,為順利滅火和成功排險創造條件。
5.加強掩護,確保安全。在滅火戰斗中,要做好防爆炸、防火燒、防毒氣和防腐蝕工作。滅火人員要著隔熱服或防毒衣,佩戴防毒面具或口罩、濕毛巾等物品,並盡量利用有利於滅火、排險的安全的地形地物。在較大的事故現場,應劃出一定的危險區,未經允許,不準隨便進入。
6.清理現場,防止復燃。化學危險物品事故成功處置後,要注意清理現場,防止某些物品沒有清除干凈而再次復燃。撲救某些劇毒、腐蝕性物品火災或泄漏事故後,要對滅火用具、戰斗服裝進行清洗消毒,參加滅火或搶險的人員要到醫院進行體格檢查。
7.指揮員要針對各種化學危險物品的理化性質,現場態勢,充分利用固定滅火設施和建築消防設施,採取有效的工藝滅火手段和戰術對策,合理使用兵力,實施正確有效的指揮。
D. 有機溶劑著火用什麼滅火
E. 在實驗室實驗室中,發生有機溶劑所引起的火災,應該如何處理
有機溶劑類屬於甲類液體,可以使用泡沫滅火器撲救,或者用乾粉滅火器或者滅火毯撲救也可以。
F. 當發生溶劑火災時,應採取什麼措施
發生溶劑火災時, 應採取以下措施。
①首先應切斷火勢蔓延的途徑,冷卻和轉移可燃物存儲器,控制燃燒范圍,並積極搶救受傷和被困人員。如有液體流淌時,應築堤(或用圍油欄)攔截飄散流淌的易燃液體或挖溝導流。
②及時了解和掌握著火液體的品名、比重、水溶性、以及有無毒害、腐蝕、沸溢、噴濺等危險性,以便採取相應的滅火和防護措施。
③對較大的貯罐或流淌火災,應准確判斷著火面積。
小面積(一般50m2以內)液體火災,一般可用霧狀水撲滅。用泡沫、乾粉、二氧化碳、鹵代烷(1211,1301)滅火一般更有效。
大面積液體火災則必須根據其相對密度(比重)、水溶性和燃燒面積大小,選擇正確的滅火劑撲救。
比水輕又不溶於水的液體(如汽油、苯等),用直流水、霧狀水滅火往往無效。可用普通蛋白泡沫或輕水泡沫滅火。用乾粉、鹵代烷撲滅時效果要視燃燒面積大小和燃燒條件而定,最好用水冷卻罐壁。
比水重又不溶於水的液體(如四氯化碳)起火時可用水撲救,水能覆蓋在液面上滅火。用泡沫也有效。 具有水溶性的液體(如醇類、酮類等),雖然從理論上講能用水稀釋撲救,但用此法要使液體閃點消失,水必須在溶液中占很大的比例。這不僅需要大量的水,也容易使液體溢出流淌,而普通泡沫又會受到水溶性液體的破壞(如果普通泡沫強度加大,可以減弱火勢),因此,最好用抗溶性泡沫撲救,用乾粉或鹵代烷撲救時,滅火效果要視燃燒面積大小和燃燒條件而定,也需用水冷卻罐壁。
④撲滅毒害性、腐蝕性或燃燒產物毒害性較強的易燃液體火災,撲救人員必須佩戴防護面具,採取防護措施。
⑤撲滅原油和重油等具有沸溢和噴濺危險的液體火災。如有條件,可採用取放水、攪拌等防止發生沸溢和噴濺的措施,在滅火同時必須注意計 算可能發生沸溢、噴濺的時間和觀察是否有沸溢、噴濺的徵兆。指揮員發現危險徵兆時應迅即作出准確判斷,及時下達撤退命令,避免造成人員傷亡和裝備損失。撲救人員看到或聽到統一撤退信號後,應立即撤至安全地帶。
⑥遇易燃液體管道或貯罐泄漏著火,在切斷蔓延把火勢限制在一定范圍內的同時,對輸送管道應設法找到並關閉進、出閥門,如果管道閥門已 損壞或是貯罐泄漏,應迅速准備好堵漏材料,然後先用泡沫、乾粉、二氧化碳或霧狀水等撲滅地上的流淌火焰,為堵漏掃清障礙,其次再撲滅泄漏口的火焰,並迅速採取堵漏措施。與氣體堵漏不同的是,液體一次堵漏失敗,可連續堵幾次,只要用泡沫覆蓋地面,並堵住液體流淌和控制好周圍著火源。
G. 化學實驗室的滅火常識有哪些
化學實驗室的滅火常識
一般有機物,特別是有機溶劑,大都容易著火,它們的蒸汽或其他可燃性氣體、固體粉末等(如氫氣、一氧化碳、苯、油蒸氣、麵粉)與空氣按一定比例混合後,當有火花時(點火、電火花、撞擊火花)就會引起燃燒或猛烈爆炸。
由於某些化學反應放熱而引起燃燒,如金屬鈉,鉀等遇水燃燒甚至爆炸。
有些物品易自燃(如白磷遇空氣就自行燃燒),由於保管和使用不善而引起燃燒。
有些化學試劑相混在一起,在一定的條件下會引起燃燒和爆炸(如將紅磷與氯酸鉀混在一起,磷就會燃燒爆炸)。
萬一發生著火,要沉著快速處理,首先要切斷熱源、電源,把附近的可燃物品移走,再針對燃燒物的性質採取適當的滅火措施。但不可將燃燒物抱著往外跑,因為跑時空氣更流通,會燒得更猛。常用的滅火措施有以下幾種,使用時要根據火災的輕重,燃燒物的性質,周圍環境和現有條件進行選擇:
石棉布:適用於小火。用石棉布蓋上以隔絕空氣,就能滅火。如果火很小,用濕抹布或石棉板蓋上就行。
干沙土:一般裝於砂箱或砂袋內,只要拋灑在著火物體上就可滅火。適用於不能用水撲救的燃燒,但對火勢很猛,面積很大的火焰欠佳。砂土應該用乾的。
水:是常用的救火物質。它能使燃燒物的溫度下降,但一般有機物著火不適用,因溶劑與水不相溶,又比水輕,水澆上去後,溶劑還漂在水面上,擴散開來繼續燃燒。但若燃燒物與水互溶時,或用水沒有其他危險時可用水滅火。在溶劑著火時,先用泡沫滅火器把火撲滅,再用水降溫是有效的救火方法。
泡沫滅火器:是實驗室常用的滅火器材,使用時,把滅火器倒過來,往火場噴,由於它生成二氧化碳及泡沫,使燃燒物與空氣隔絕而滅火,效果較好,適用於除電流起火外的滅火。
二氧化碳滅火器:在小鋼瓶中裝入液態二氧化碳,救火時打開閥們,把喇叭口對准火場噴射出二氧化碳以滅火,在工廠實驗室都很適用,它不損壞儀器,不留殘渣,對於通電的儀器也可以使用,但金屬鎂燃燒不可使用它來滅火。
四氯化碳滅火器:四氯化碳沸點較低,噴出來後形成沉重而惰性的蒸氣掩蓋在燃燒物體周圍,使它與空氣隔絕而滅火。它不導電,適於撲滅帶電物體的火災。但它在高溫時分解出有毒氣體,故在不通風的地方最好不用。另外,在有鈉、鉀等金屬存在時不能使用,因為有引起爆炸的危險。除了以上幾種常用的滅火器外,近年來生產了多種新型的高效能的滅火器。如1211滅火器,它在鋼瓶內裝有一種葯劑二氟一氯一溴甲烷,滅火效率高。又如乾粉滅火器是將二氧化碳和一種乾粉劑配合起來使用,滅火速度很快。
水蒸氣:在有水蒸氣的地方把水蒸氣對火場噴,也能隔絕空氣而起滅火作用。
石墨粉:當鉀、鈉或鋰著火時,不能用水、泡沫滅火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滅火,可用石墨粉撲滅。
電路或電器著火時撲救的關鍵首先要切斷電源,防止事態擴大。電器著火的最好滅火器是四氯化碳和二氧化碳滅火器。
當在著火和救火當中,衣服著火時,千萬不要亂跑,因為這會由於空氣的迅速流動而加強燃燒,應當躺在地下滾動,這樣一方面可壓熄火焰,另一方面也可避免火燒到頭部。
H. 發生化學品火災時要使用哪幾種滅火器
1、易燃和可燃液體撲救:
(1)對比水輕(比重小於 1)又不溶於水的易燃和可燃液體,如苯、甲苯、汽油、煤油、輕柴油等的火災,可用泡沫或乾粉滅火劑撲救。初始起火時,燃燒面積不大或燃燒物不多時,也可用二氧化碳滅火劑撲救。但不能用水撲救,因為當用水撲救時,易燃可燃液體比水輕,會浮在水面上隨水流淌而擴大火災。
(2)比水重(比重大於 1)而不溶於水的液體,如二硫化碳、萘、蒽等著火時,可用水撲救,但覆蓋在液體表面的水層必須有一定厚度,方能壓住火焰。但是,被壓在水下面的液體溫度都比較高,現場消防人員應注意不要燙傷
(3)能溶於水的液體,如甲醇、乙醇等醇類,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等酯類,丙酮、丁酮等酮類發生火災時,應用霧狀水或抗溶性泡沫、乾粉等來滅火劑撲救。
在火災初期或燃燒物不多時,也可用二氧化碳滅火劑撲救。如使用化學泡沫滅火時,泡沫強度必須比撲救不溶於水的易燃液體大 3-5 倍。敞口容器內易燃可燃液體著火,不能用砂土撲救。因為砂土非但不能覆蓋液體表面,反而會沉積於容器底部,造成液位上升以致溢出,使火災蔓延。
2、易燃固體火災撲救:
(1)易燃固體發生火災時,一般都能用水、砂土、石棉毯、泡沫、二氧化碳、乾粉等滅火劑材撲救,但,鋁粉、鎂粉等著火不能用水和泡沫滅火劑撲救。
(2)另外,粉狀固體著火時,不能用滅火劑直接強烈沖擊以避免粉塵被沖散,在空氣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引發爆炸。
(3)磷的化合物、硝基化合物和硫磺等易燃固體著火燃燒時產生有毒和刺激氣體,撲救時人要站在上風向,以防中毒。
3、遇水燃燒物品火災撲救:
(1)遇水燃燒物品火災應用干砂土、乾粉等撲救,滅火時嚴禁用水、酸、鹼滅火劑和泡沫滅火劑撲救。
(2)遇水燃燒物中,如鋰、鈉、鉀、銣、銫、鍶等,由於化學性質十分活潑,能奪取二氧化碳中的氧而引起化學反應,使燃燒更猛烈,所以也不能用二氧化碳撲救。
4、自燃物品火災的撲救:
(1)自燃物品起火時,除三乙基鋁和鋁鐵溶劑等不能用水撲救外,一般可用大量的水進行滅火,也可用砂土、二氧化碳和乾粉滅火劑滅火。
(2)由於三乙基鋁遇水產生乙烷,鋁鐵溶劑燃燒時溫度極高,能使水分解產生氫氣。所以不能用水滅火。如某化工廠物料儲罐在長期使用時,由於物料中含有較多硫化物(硫化氫和有機硫),硫化物與設備的接觸腐蝕作用,形成硫化鐵。生產中將儲罐內物料用凈後,乾燥的硫化鐵在常溫空氣中自行發熱燃燒,發生火災,用乾粉將火撲滅。
5、氧化劑火災撲救:
(1)由氧化劑引起的火災,一般可用砂土進行撲救,大部分氧化劑引起的火災都能用水撲救,最好使用霧狀水。如果用加壓水則先用砂土壓蓋在燃燒物上,再行撲滅。要防止水流到其它易燃易爆物品處。
(2)過氧化物和不溶於水的液體有機氧化劑,應用砂土或二氧化碳、乾粉滅火劑撲救。這是因為過氧化物遇水反應能放出氧,加速燃燒;不溶於水的液體有機氧化劑一般比重小於 1(比水輕),如用水撲救時,會浮在水上面流淌擴大火災。
6、毒害物品和腐蝕物品火災撲救:
(1)一般毒害物品著火時,可用水及其它滅火劑撲救,但毒害物品中的氰化物、硒化物、磷化物著火時,就不能用酸鹼滅火劑撲救,只能用霧狀水或二氧化碳等滅火。
(2)腐蝕性物品著火時,可用霧狀水、干砂、泡沫、乾粉等撲救。硫酸、硝酸等酸類腐蝕品不能用加壓密集水流撲救,因為密集水流會使酸液發熱甚至沸騰,四處飛濺而傷害撲救人員。
撲救毒害物品和腐蝕性物品火災時,還應注意節約水量和水的流向,同時注意盡可能使滅火後的污染流入污水管道。因為有毒或有腐蝕性的滅火污水四處溢流會污染環境,甚至污染水源。
(3)在撲救可燃氣體火災時可燃氣體如果從容器管道中源源不斷地噴散出來,應首先切斷可燃物的來源,然後爭取一次滅火成功。如果在未切斷可燃氣體來源的情況下,急於求成,盲目滅火,則是一種十分危險的做法。
因為火焰一旦被撲滅,而可燃氣體繼續向外噴散,特別是比空氣重的可燃氣體如液化石油氣等外溢,易沉積在低窪處,不易很快消散,遇明火或熾熱物體等火源還會引起復燃。如果氣體濃度達到爆炸極限,還會引起爆炸,很容易導致事故擴大。
7、爆炸物品火災撲救:
爆炸物品發生爆炸是很難撲救的,萬一發生爆炸起火,應控制火勢,妥善處理爆炸物品,以免發生再次爆炸。可用水或各種滅火劑撲救,但不能用砂土等物壓蓋爆炸物品,以免擴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