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學變化是什麼
1、化學變化是指相互接觸的分子間發生原子或電子的轉換或轉移,生成新的分子並伴有能量的變化的過程,其實質是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生成。
2、化學變化過程中總伴隨著物理變化。在化學變化過程中通常有發光、放熱、也有吸熱現象等。按照原子碰撞理論,分子間發生化學變化是通過碰撞完成的,要完成碰撞發生反應的分子需滿足兩個條件:具有足夠的能量;正確的取向。因為反應需克服一定的分子能壘,所以須具有較高的能量來克服分子能壘。兩個相碰撞的分子須有正確的取向才能發生舊鍵斷裂。
2. 生活中有哪些化學變化
具體如下:
1.
物理變化:棒冰上面有霧氣,鐵融成鐵水冰箱里的飲料拿出後有水珠,水開時上面有霧氣,水結冰。
2.
化學變化:放鞭炮,紙燃燒,久置的澄清石灰水便渾濁,硫酸腐蝕鐵塊,鐵生銹。
知識拓展:
「物理變化發生的過程中,不一定有化學變化」怎麼理解:
1.
冰的熔化(冰變成了水,發生了物理變化,而沒有發生化學變化)。
2.
物理變化是指物質的形態、密度等的變化,沒有新的物質生成;而化學變化是肯定有新物質生成。
3.
物理變化發生的過程中,不一定有化學變化;但是化學變化發生的過程中,一定有物理變化。
3. 化學變化、物理變化在生活中有什麼例子
日常生活中的化學變化有鐵生銹、紙的燃燒、久置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水鹼的形成和銀的飾品發暗等現象;物理變化有棒冰上面有霧氣、水結冰、升華和凝華、水蒸氣液化和水滴石穿等現象。
(一)化學變化:
1、鐵生銹:
生銹是一種化學反應,本質上是金屬的氧化反應。最常見的生銹現象是鐵製品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和氧氣發生了氧化反應,或者是被水中的氧元素侵蝕成為氧化物。
2、紙的燃燒:
紙在高溫下(達到紙的著火點)與氧氣發生劇烈的氧化反應,並產生光和熱。紙張燃燒的實質主要就是纖維素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反應,同時伴有能量變化,在這個過程中生成了新物質。
3、久置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少量二氧化碳溶於水中,和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CO2+Ca(OH)2=CaCO3↓+H2O,CaCO₃基本上不溶於水,因此石灰水會變渾濁。
4、水鹼的形成:
水裡夾帶著不容易溶解的物質,如硫酸鈣CaSO4等沉澱下來的。硫酸鈣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由於水的溫度增高,會降低它的溶解度,因此它就沉澱在壺底了。水中還夾帶著一些溶解的物質,如酸性碳酸鈣Ca(HCO3)2、酸性碳酸鎂Mg(HCO3)2等,這些物質受熱就會分解,生成碳酸鈣和碳酸鎂等不溶解於水的物質,就沉澱在壺底。
5、銀的飾品發暗:
銀飾戴久了發黑是因為和空氣發生了氧化反應。因為每個人的內分泌結構不一樣,有些人的汗液含酸比較多,有些人比較少,有些人的氨含量比較高,所以佩戴銀飾產生了不同的結果,酸的容易黑,不酸的就不太容易黑,甚至有些油脂分泌旺盛的人會把自己的銀飾帶得油光發亮。
(二)物理變化:
1、棒冰上面有霧氣:
因為棒冰剛從冰箱里或者冷藏櫃里拿出來,是冷的,空氣中的水分遇冷凝結成液體,所以棒冰上會出現一層薄薄的霧。
2、水結冰:
水結冰的過程是凝固的過程。 凝固是指物質從液相變為固相的相變過程。 在一定壓強下,液態的晶體物質,其溫度略微低於熔點時,微粒便將規則地排列成為穩定的結構。
3、升華和凝華:
用久的電燈泡會發黑是因為鎢絲發生了物態變化。燈泡裡面發光的鎢絲,由於電流通過時產生強烈的高溫,鎢絲的表面有一小部分變成蒸氣揮發出去,遇到了比較冷的燈泡玻璃後,就凝結在玻璃上,時間一長,便結了一層薄薄的黑霜。
4、水蒸氣液化:
火箭發射時,在發射台下有一個大水池,讓高溫火焰噴到水中,火箭升空瞬間,看到的白色「氣團」是水蒸氣液化形成。
5、水滴石穿:
水滴石穿的一種原因是水從高處滴落,其沖擊力比較大,沖擊力給石頭帶來磨損,水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滴一磨,石頭就被磨穿了。
4. 化學變化有哪些
化學變化是指相互接觸的分子間發生原子或電子的轉換或轉移,生成新的分子並伴有能量的變化的過程,其實質是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生成。
化學變化過程中總伴隨著物理變化。在化學變化過程中通常有發光、放熱、也有吸熱現象等。按照原子碰撞理論,分子間發生化學變化是通過碰撞完成的,要完成碰撞發生反應的分子需滿足兩個條件(1)具有足夠的能量和(2)正確的取向。因為反應需克服一定的分子能壘,所以須具有較高的能量來克服分子能壘。兩個相碰撞的分子須有正確的取向才能發生舊鍵斷裂。
從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及數量進行劃分,可以把化學變化分為四種基本反應類型:
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
5. 化學變化會伴隨哪些現象舉例說明
化學變化:伴隨一些物理變化,發光、放熱、也有吸熱現象。比如:鐵的生銹,鎂條的燃燒等。
與化學變化相比,物理變化只是一些簡單的變化,比如位置、體積、形狀、溫度、壓強的變化,以及氣態、液態、固態間相互轉化等。 這些變化比較簡單,沒有化學變化的復雜性。化學變化,一般會分為四種基本的反應類型。這四種基本的反應類型包括化合反應、復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分解反應等。
這些反應類型的劃分,主要是基於反應物、生成物的種類及數量。這樣一來,可以根據反應的各種類型、各種特點來理解記憶重要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化學反應方程式,其實也是化學考試的一個重要考點。理解記憶化學反應方程式很重要。
6. 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例子有哪些
一、物理變化
1、水蒸發
蒸發是水從液態變成氣態的一種方式。水由很多的水分子組成,液態水的分子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自由的移動,由於分子在不停的運動,水的表面有一些分子會跑到空氣中。這些跑到空氣中的水分子完全失去了束縛,變成了水蒸氣。
2、金屬熔化
金屬是晶體,晶體熔化的條件有兩個:一、溫度達到其熔點(冰的熔點是0攝氏度);二、繼續吸熱。只要冰不斷吸收熱量,溫度就會逐漸升高到熔點,然後繼續吸熱,就能熔化。
3、焰色反應
焰色反應是物理變化。它並未生成新物質,焰色反應是物質原子內部電子能級的改變,通俗的說是原子中的電子能量的變化,不涉及物質結構和化學性質的改變。
4、二氧化碳凝華成乾冰
把二氧化碳冷凝成無色的液體,再在低壓下迅速凝固可以得到乾冰。在二氧化碳凝華成乾冰的過程中,只是相態發生了變化,沒有生產新的物質,是物理變化。
5、蔗糖溶解
蔗糖固體溶於水後,蔗糖分子進入水分子中去了, 蔗糖分子在水中不斷運動,不斷擴散到水分子中的過程。這說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雖然蔗糖分子與水分子混合,但並沒有生成新的物質。
二、化學變化
1、食物發霉
霉變過程里的主要化學反應都是在生物細胞內進行的,新物質主要是黴菌的代謝產物。,食物霉變不是簡單的化學反應,而是有生物參與的由酶催化的復雜的生物化學反應。
2、鐵生銹
生銹是一種化學反應,本質上是金屬的氧化反應。最常見的生銹現象是鐵製品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和氧氣發生了氧化反應,或者是被水中的氧元素侵蝕成為氧化物。
3、火柴燃燒
火柴頭上深色物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鉀、二氧化錳和硫化銻;火柴盒側面塗有紅褐色物質,主要成分是紅磷和玻璃粉.劃火柴時,藉助摩擦發生化學反應,放出氧氣和熱量,使可燃物燃燒,產生新物質。
4、大米釀酒
糧食釀酒多以含澱粉物質為原料,如高粱、玉米、大麥、小麥、大米、碗豆等,其釀造過程大體分為兩步:首先是用米麴黴、黑麴黴、黃麴黴等將澱粉分解成糖類,稱為糖化過程;第二步由酵母菌再將葡萄糖發酵產生酒精。
5、久置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久置的澄清石灰水在空氣中會發生化學反應,澄清石灰水在空氣中變質是因為石灰水中的溶質氫氧化鈣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了碳酸鈣和水。
7. 生活中有哪些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物理變化:
1、棒冰上面有霧氣
2、鐵融成鐵水
3、冰箱里的飲料拿出後有水珠
4、水開時上面有霧氣
5、水結冰
6、衣服縮水
7、白紙塗成紅色
8、筷子斷裂
9、扳手被別彎了
10、表絲斷了
化學變化:
1、放鞭炮
2、紙燃燒
3、久置的澄清石灰水便渾濁
4、硫酸腐蝕鐵塊
5、鐵生銹
6、氫氧化鈉變質,
7、生物生長,
8、植物光合作用,
9、鹽酸除銹
10、鹼式碳酸銅受熱分解
11、鐵在潮濕空氣中生銹
12、食物發霉
8. 化學變化有什麼
化學變化的判定是這個變化過程是否有新物質產生,那麼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化學變化呢:比如食物的腐敗、鐵定生銹、物體燃燒等等
9. 我們身邊有那些屬於化學變化
1、光合作用——光的使者,養分的源泉
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食物(葡萄糖)和氧氣。這是日常化學反應最常見的一種也最重要的一個,因為通過這個反應植物為自己和動物生產食物,而且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
反應過程是這樣的:12H2O+6CO2+陽光→(與葉綠素產生化學作用)C6H12O6(葡萄糖)
+6O2+6H2O
2、細胞呼吸——與氧氣的親密接觸
與光合作用相反,細胞呼吸的反應過程是將能量分子結合我們吸入的氧氣釋放細胞所需的能量、二氧化碳和水。細胞能夠使用的能量的直接來源是一種叫做三磷酸腺苷(ATP)的化學能。
細胞呼吸反應的總體方程: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 (36 ATPs)
3、無氧呼吸——微觀的化學天地
與有氧呼吸不同,無氧呼吸則描述了一組化學反應,使細胞在無氧環境中從復雜分子處獲得能量。舉個例子,如果你進行了劇烈或者長時間的運動,氧氣被耗盡就會出現供應不足的現象。
表面上看你的呼吸會很急促,還很可能你大汗淋漓,其實在身體內部的微觀世界,你得肌肉細胞正在進行一系列的無氧呼吸。生活中,通過無氧呼吸,酵母和細菌發酵,會產生乙醇、二氧化碳和其他化學物質,做出來美味的乳酪,葡萄酒,啤酒,酸奶,麵包等美食。
其反應過程是這樣的:C6H12O6 → 2C2H5OH + 2CO2 + 能量
4、燃燒——翻滾的化學反應君
相信這個大家都不陌生,每次點燃一根火柴,升一把火,或者是搞一次燒烤,你都會看到那跳動著的艷麗火苗。燃燒反應很多,舉例來講,一些壁爐和氣體烤爐的化學反應是丙烷的燃燒反應。
大體過程是這樣的:C3H8 + 5O2 → 4H2O + 3CO2 +能量
5、生銹——一種再常見不過的化學反應
隨著時間的推移,鐵變成一種紅色,片狀覆層稱為生銹。這是一種氧化反應的一個例子。日常生活中形成銅表面的銅綠和銀變色都屬於這類。
下面是鐵的生銹的化學方程式:Fe + O2 + H2O → Fe2O3·XH2O
10. 10個化學變化的例子有哪些
放鞭炮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於化學變化;
白磷在空氣中自燃
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酸鹼中和反應
蠟燭燃燒
鐵生銹
甲烷的燃燒
鎂帶在空氣中燃燒
銅綠受熱分解生成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
植物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