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葯用化學中如何安全用葯

葯用化學中如何安全用葯

發布時間:2022-07-08 09:59:26

A. 如何安全合理使用化學農葯

(1)對症下葯
各種農葯都有其一定的防治范圍和對象,應根據防治對象的差異選擇合適的葯劑。
(2)適時用葯
應根據病、蟲、草害發生時期和發育進度並結合栗樹的生長階段選擇最合適的用葯時間。這個最適時間一般在病害暴發流行之前、害蟲在大量取食前或鑽蛀危害前的低齡階段;或病蟲對葯物最敏感的發育階段,以及作物對病蟲最敏感的生長階段。
(3)合理用量
農葯用量不當,不但會造成農葯損失,還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葯害,達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用葯前必須了解防治防治對象對葯物的耐葯性,以及保護對象對農葯的反應。做到既能防治病蟲害,又不危害植物正常生長。
(4)合理混配
生產上經常將兩種或兩種以上農葯混和使用,用以防治同時發生的多種害蟲或雜草。混用得當,能節省人力物力;混用不當,會降低葯效甚至造成葯害。
混配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混用的農葯之間不能起化學變化。如石硫合劑和波爾多液不能混用;甲基托布津、二硫化氨基甲酸鹽類殺菌劑等不宜與銅制劑混用;福美雙、代森環類殺菌劑不能和鹼性葯物混用等。②混用的農葯物理性狀應保持不變,混合後產生分層、絮結和沉澱的農葯不能混用;出現乳劑破壞,懸浮率降低甚至有結晶析出的也不能混用。③混用的農葯不能提高毒性。農葯混用後毒性可能會增加,對一些害蟲有明顯增效作用,但同時也增加了對人畜的毒性,因此不能混用。
(5)防止農葯中毒
要正確使用農葯,盡可能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葯和生物農葯。在使用劇毒或高毒農葯時,要嚴格按照《農葯安全使用規定》的要求執行,不能超范圍使用。部分農葯殘效期長,採收前20天禁止噴施此類農葯。
(6)農葯交替使用
長期使用一種化學農葯容易使病蟲產生抗葯性。使用濃度越高,產生的抗葯性越快,低濃度能夠防治的,盡量不用高濃度。在防治同一種病蟲害時,必須考慮交替使用不同制劑類型的農葯。油制劑及植物性殺蟲劑不宜產生抗葯性,可將石油制劑與化學農葯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

B. 日常生活中安全用葯常識有哪些

用葯是經常的事情,但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安全用葯常識有哪些嗎?一起來看看下文的介紹:
一、儲存葯物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1.合理儲存;2.註明有效期和失效期;
3.注意外觀變化;4.妥善保管。
二、葯物應在什麼條件下儲存?
葯物存放條件應符合葯品說明書的要求,冷藏葯品要在2—10℃之間,陰涼儲存葯品要在20℃以下,其他葯品儲存在30℃以下。
三、如何正確存放家中葯品?
1.散裝葯粒需避光,要用適當避光玻璃瓶或塑料瓶裝置,最好內放乾燥劑。
2.液體制劑室溫保存。
3.懸浮劑保存分狀態。
4.肛門栓劑防軟化。多數需要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以免軟化。
5.眼葯水存放依標志。
6.霧劑類葯品喜溫暖。
7.中葯保存應得法。必須在低濕的環境下貯存,密封保存,避免受潮。
四、家裡應該准備哪幾類葯品?
1.常見病用葯:如傷風感冒、哮喘、氣管炎等呼吸道病常用葯;拉稀嘔吐、食慾不振等消化道病常用葯;其他如魚肝油、鈣片、五官科及皮膚科病外用葯等。
2.常用的葯:治療各系統病的葯種類很多,家裡應備的只能是常用的。作用相似的葯物很多,挑選一部分備用即可。
3.安全的葯:兒童用葯要求較嚴,使用不當極容易發生不良後果。備用的葯應該是副作用少、毒性反應小、使用方法簡便的葯品。
4.使用方便:家裡常備葯主要以口服葯、外用葯為主。注射葯盡量少用,因使用不當,掌握不好,容易發生過敏、中毒而造成不良後果。
5.便於存放的葯:家庭常備葯存放的時間一般較長。這就需要存放的葯量少些,特別是容易變質失效的葯更應少備些。具體地說,應以葯片為主,水劑為輔。要選擇些包裝比較好的葯物存放。
6.易於掌握的葯:各種葯都各有用量、用法、適應症和副作用,復雜的家長難以掌握。因此,應備用的葯要少而精,種類少些,易於記住,便於使用,可少出差錯。
五、夏季家中應常備哪些葯品?
1.抗中暑葯: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氣水(液)等;
2.抗腸道感染性疾病葯:黃蓮素片、蒙脫石散劑、口服補液鹽等;
3.治蚊蟲叮咬葯:清涼油(又名萬金油)、風油精等。
六、中西葯一起吃,會不會增加不良反應?
中葯、西葯聯用,有時能起到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目的。但有時候合並用葯不一定能提高療效,反而會增加不良反應。這裡面的情況非常復雜,應充分聽取醫生的意見。
七、服葯時為何不能飲酒?
服葯時喝酒危害大,因為酒中含有濃度不等的酒精。服葯時飲酒可與多種葯物發生反應,會降低葯效或增加葯物的毒副作用。如服用阿司匹林時飲酒會增強阿司匹林對胃的刺激作用,會導致上消化道出血。另外,有些葯物能加重酒精對人體的損傷。因此,服葯時不宜飲酒。
八、為什麼吃葯不能喝茶?
茶會分解葯性,最為普通的一個解釋就是茶葉中所含的鞣酸很容易與胃中的生物鹼發生作用形成不溶的沉澱,從而使葯不能被人體吸收,發揮不了葯效作用。另外,茶葉中的鞣酸具有收斂作用,會阻止人體對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吸收,因而在服用黨參、黃芪、山葯等補養葯時,飲用茶水也會降低葯效。
九、中、西葯什麼情況下不能同時服用?
在服含鐵的西葯時,不宜同時服中葯。否則,既影響療效,又易產生副作用。
十、發燒時,使用退燒葯原則有哪些?
1.病因不明不用葯;2.短期低燒免用葯;
3.暴發高燒慎用葯;4.小兒發燒早診治;
5.服葯期間多飲水;6.必要時輔以物理降溫。
退燒葯必須慎重使用,基本原則是「能不用就盡量不用」。
十一、用止疼葯有哪些危害?
掩蓋病情、延誤診斷。
十二、常見的抗菌葯物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1.肝臟損害;2.腎臟損害;
3.神經系統損害;4.血液系統損害;
5.消化道反應;6.二重感染或菌群失調;
7.過敏反應。
十三、濫用抗菌葯有何危害?
濫用抗菌葯危害既多且大,輕則局限為個人,重則泛濫危害社會,以下扼要列舉四方面的危害:
1.誘發細菌耐葯;2.損害人體器官;
3.導致二重感染;4.浪費醫葯資源。
十四、患者使用基本葯物能得到什麼實惠?
1.節省費用;2.用葯合理;
3.安全有效;4.方便可及。
十五、如何識別偽劣葯品?
1.看標簽:購買整瓶、整盒的葯品,要先看標簽印刷得是否正規、項目是否齊全。
2.化學葯品、中葯成葯、葯酒等必須有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準的注冊商標。商標和批准文號最為重要。如果沒有或印刷得不規范,即可視為假葯。
3.包裝上應有漢字標明的葯品名稱,以及葯物含量、容量、用途、用法、用量、禁忌症或注意事項、貯存方法和生產批號等字樣。如不具備上述三點應懷疑為偽劣葯品,必須請當地葯監部門給予鑒定後再決定能否應用。
4.看葯品:無論針、片、丸、粉和水、酊劑以及葯材,凡見有發霉、潮解、結塊或有異臭、異味或片劑色澤不一致者,即可視為劣葯。標簽上都印有有效期,凡超過有效期的葯品,也可視為劣葯。
十六、家庭用葯的原則是什麼?
1.在明確診斷之前不要隨便用葯;
2.服用時應掌握正確的用法和用量,並注意葯物的毒副作用與禁忌症;
3.對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應去請教醫生。不要服「糊塗葯」、「僥幸葯」。
十七、服錯了葯怎麼辦?
萬一服錯了葯,也不可忙亂,應及時採取措施。其原則是:及時排出,針對解毒,對症治療。
1.催吐:俗稱「扣喉」,病人錯服葯後當即被發現,可及時催吐,簡單有效的方法是用手指反復刺激舌根部,引起嘔吐。
2.洗胃:在催吐的基礎上,如病人清醒,可以大量服用茶水,然後刺激舌根部誘發嘔吐,洗胃後,最好給病人服點牛奶或生雞蛋清,以吸附葯物,減少吸收和保護胃粘膜。
3.誤吃有腐蝕性葯物的病人,忌用催吐或洗胃。可以灌服牛奶、雞蛋清、植物油等保護胃粘膜。
4.進行上述初步處理後,立即送醫院。但切勿忘記將吃錯葯的葯瓶或葯盒帶上,以便醫生搶救時查考。
5.如果病人已神志不清,應注意解開病人衣領,清除口腔積物,保持呼吸道暢通。如病人已發生心跳、呼吸停止,應立即持續進行心臟外按壓、人工呼吸,並及時送醫院搶救。
十八、要做到合理用葯須注意哪些問題?
病人在使用葯品時,要做到合理用葯須注意的問題:
1.沒有明確的診斷,病人不要擅自用葯。醫葯知識浩如煙海,就是臨床醫務人員也必須不斷學習,才能正確使用葯物。因此,患病後一定要請醫生診斷明確,切勿因是「小病小痛」而擅自用葯,造成病情的延誤或不良反應的發生。
2.嚴格遵照醫囑用葯。葯品治療方案是根據病情及病人的生理特點等諸多因素綜合後決定的,切不可隨意更改,以確保葯品的治療效果。
3.不要迷信某些葯品。譬如過分地迷信新葯、進口葯、貴重葯、滋補保健葯品等,這些錯誤的用葯心理會導致濫用葯物。
4.用葯後要密切注意病情的發展。醫生配給葯物後,病人要按醫囑用葯,並隨時注意觀察、體驗病情的變化,及時反饋出現的各種異常情況,供醫生調整治療方案。對出現的嚴重不良反應的要及時停葯就診。
十九、兒童用葯有哪些注意事項?
1.忌濫用維生素;
2.忌濫用抗生素;
3.忌濫用解熱止痛葯;
4.忌濫用丙種球蛋白;
5.用葯時應注意劑量不宜過大,服用時間不宜過長。
二十、孕婦用葯應注意什麼?
許多葯物都可能影響胎兒的健康,孕婦用葯,不僅本人可能受到葯品不良反應的危害,不少葯物還可能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損害胎兒的生長發育。所以,如孕婦病情確需用葯,一定要充分聽取醫務人員的意見,認真選擇,嚴格遵守規定用法用量。
二十一、哺乳期婦女用葯需注意哪些?
用葯要謹慎,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採取合理用葯原則,否則對寶寶的身體會造成極大的損害。哺乳期用葯有四大法則:1.不可自己隨意亂服葯。2.服葯後調整哺乳時間。3.不宜服用避孕葯。4.不可濫用中葯。
二十二、高血壓患者用葯有哪些注意事項?
1.忌突然停葯。
2.忌快速降壓。
3.忌不擇時服葯。
4.忌不定期檢查。
5.忌胡亂用葯。
二十三、老人用葯有哪些注意事項?
1.先取食療,而後用葯。俗話說:「是葯三分毒」,所以,能用食療的先用食療,此乃一舉雙得。
2.先用中葯,後用西葯。
3.先以外用,後用內服。
4.先用內服,後用注射。
5.先用老葯,後用新葯。
二十四、購買葯品應注意什麼?
1.從合法的葯店購買合法葯品;
2.應明確說明買葯的目的和病症;
3.購買處方葯時必須憑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購買和使用;
4.購買非處方葯時,應對患者本身的疾病有明確的了解,如以前是否發生過,曾用過什麼葯品,用葯的效果如何,有無過敏史。應仔細閱讀葯品使用說明書並按說明使用,或在執業葯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5.應查看葯品包裝上標注的生產日期、有效期等內容,必須注意:葯品只能在有效期內使用,並注意保存的方法。
6.注意索要和保留購葯憑證。
二十五、購買了不合格葯品該怎麼辦?
如果對購買的葯品
質量有懷疑或者發現質量不合格的葯品,應憑購買葯品的憑據(如銷售發票或小票,購買葯品不要忘記索要購葯憑證)及時與銷售該葯品
的葯店或醫院聯系,要求解決,並向所在地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二十六、發現葯品質量及價格問題怎麼辦?
對葯品價格有疑問或發現葯店、醫院或診所違反葯品價格管理規定,應向當地物價管理部門舉報。質量問題,向當地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舉報。

C. 葯物化學課程中通過哪些研究內容去發現一個安全有效的葯物

葯物發現的新方法及其優勢
根據葯物研究中採用的方法和技術特點,葯物研究的全過程大概可以分為三個主要階段:葯物發現;葯物的臨床前研究;葯物的臨床研究。過去,葯物的發現局限於對天然產物的提取物的篩選或從化合物的專利中尋找線索,而且化合物的合成也是一次只生產一種化合物,一次只發生一個反應,效率很低。

一、 化學基因組學的簡介
化學基因組學(chemogenomics) ,是聯系基因組和新葯研究的橋梁和紐帶。它指的是使用對確定的靶標蛋白高度專一的小分子化合物來進行基因功能分析和發現新的葯物先導化合物。化學基因組學整合了組合化學、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分子生物學、葯物學等領域的相關技術,採用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學小分子配體作為探針,研究與人類疾病密切相關的基因、蛋白質的生物功能,同時為新葯開發提供具有高親和性的葯物先導化合物。
所謂化學基因組學葯物發現模式,就是首先通過功能基因組研究,從細胞和分子層次弄清疾病發生的機制與防治機理,發現並確證葯物作用的靶標,然後有目的的尋找葯物。化學基因組學葯物發現模式的一般程序包括靶點發現、組合化學合成、高通量篩選等。

二、 化學基因組學葯物發現模式的關鍵過程及其優勢
1. 靶點發現與葯物設計
尋找葯物靶點是新葯開發的第一步。人類基因計劃的研究結果為揭示人類疾病機理提供了大量的信息,這些與疾病相關的基因或者蛋白質都可以作為潛在的葯物靶點。利用基因與蛋白質的對應關系,分析蛋白的功能,明確其對應於何種疾病;並對蛋白質進行純化、結晶,利用X晶體衍射技術,確定蛋白的結構,從而尋找到葯物作用的靶點。
目前的一些基因組學技術為葯物最佳的靶標的確認提供了機遇。這些技術可以分為:致病蛋白質確認的綜合技術(global strategy) 和致病蛋白質部分表徵的靶標專一技術(target – specific strategy) 。前者著眼於葯物靶標的確認和序列分析方面,包括計算機同源校準,差示基因表達分析,整體蛋白組分析;後者則對基因功能給出合理的闡釋,包括基因敲除(gene knockout) ,反義mRNA 和核酶抑制以及計算機模擬對基因產物結構和功能的預測。在疾病細胞或動物模型的活性檢測及臨床研究中可以進一步了解靶點與疾病間的關系,實現對靶基因或蛋白質的功能分析,從分子水平上揭示疾病機理及其治療機制。
在靶標生物大分子的功能被闡明,三維結構被測定後,葯物分子的設計就可以開始了。隨著計算機科學的發展,出現了功能先進的圖形工作站,使得許多葯物分子設計的新方法快速發展。20世紀90年代,葯物分子設計已成為一種實用化的工具介入到了葯物研究的各個環節,並已成為創新葯物研究的核心技術這一。據統計,由於分子模擬和計算機輔助葯物設計的介入,使得葯物研發的周期縮短了0.9年。
葯物設計方法可分成兩類:基於小分子的葯物設計(LBDD)和基於受體的生物大分子結構的葯物設計(SBDD)。LBDD主要根據現有葯物的結構、理化性質與活性關系的分析,建立定量構效關系或葯效基團模型,預測新化合物的活性;SBDD根據受體生物大分子(蛋白質、核酸等)的三維結構(晶體結構、核磁共振結構、低溫電鏡結構或計算機模擬結構),用理論計算和分子模擬方法建立小分子-受體復合物的三維結構,預測小分子-受體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礎上設計與受體結合互補的新分子。
2. 組合化學合成
組合化學(combinatorial chemistry)最初是為了滿足高通量篩選技術對大量的新化合物庫的需求而產生的。它為高通量篩選提供了物質基礎,擴大了葯物篩選的范圍,適應了化學基因組學快速篩選的要求。組合化學可以通過可靠的化學反應系統合成大量的有機分子。根據同一種受體大分子的三維結構可設計出不同的先導化合物,每一個先導化合物可以作為一種母核( scaffold) ,然後對母核進行結構改造,用不同的基團和分子碎片由母核的不同部位向受體的不同方位「延伸」,這樣可得到不同的化合物。在葯物篩選過程中,不同分子結構的樣品庫,可用於不同疾病、不同模型的篩選。
組合合成在葯物發現方面應用最早的一個例子是在由Lilly研究實驗室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描述的肽庫合成。之後,又用於開發HIV蛋白酶的潛在五肽抑制劑。除了肽庫的合成,組合化學在其他化合物庫的合成上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到目前為止,組合化學在發展了十餘年後,最大的貢獻是提供了一套全新的研究思維模式,即組合模式。組合化學的根本是如何從多樣性的化學庫中將最期望得到的分子篩選出來。
組合化學庫的合成通常使用固相化學技術。固相合成技術包括4個部分:(1)固定相;(2)連接基團;(3)活性官能團的選擇性保護和脫保護策略;(4)化學反應及條件優化。另外除了使用固相化學合成之外,組合化學有時候也採用液相法。有過有合適的化學條件,如產率很高或通過簡單的液液萃取就可以獲得產物,液相化合物庫合成也是極其合適的。
組合化學和與之相適應的篩選方法高通量篩選技術的有機結合,促進了新葯開發領域的發展,已經成為新葯發現和開發過程中的核心技術。尤其是小分子化合物庫的引入更是讓組合化學在葯物發現的領域更加具有現實意義。
3. 高通量篩選
高通量篩選(HTS) 是20 世紀後期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具有快速、微量、高特異性、高靈敏度、高度自動化和充分利用葯用資源的特點,常和組合化學聯合使用。HTS 是化學基因組學技術平台的關鍵技術,為葯物發現提供了新的途徑,提高了葯物篩選速度。例如利用功能超高通量篩選(uHTS) 鑒定出的腎上腺素G蛋白偶聯受(GPCR) 靶標的先導化合物的化學空間物理常數,與MDL 葯物資料庫(MDDR) 中調節同一靶標的已知化合物的參數進行比較,顯示新的先導化合物在化學空間上與以往的調節劑有所不同,同時顯示新的靶標作用,它給出了葯物發現和靶標確證的唯一可選擇的先導化合物結構。
高通量葯物篩選所採用的是細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篩選模型,由這些模型所篩選出來的結果,要根據具體情況加以分析,而且需要採用必要的其他試驗方法加以驗證:
(1)樣品與靶點的相互作用。葯物的治療作用,多數是由於葯物與機體內生物大分子特定位點(靶點) 相結合而產生的。葯物與靶點相互作用,達到相互間結合,根據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原理建立篩選模型,可以篩選出的與特定靶點具有親和力的樣品。
(2)對酶活性的影響。在以酶抑制葯為篩選目標進行篩選時,根據分子間相互作用原理篩選具有親和力的化合物,也可以根據酶活性作為檢測指標篩選影響酶活性的化合物。採用酶活性(觀察反應底物的減少或產物的增加) 作為觀察指標,可直接說明葯物的作用,這種篩選模型在高通量篩選中被廣泛採用。
(3)對細胞的作用。以整體細胞作為葯物作用的對象,觀察被篩選樣品對整體細胞的影響。這種作用方式可能是通過某一具體的靶點,也可能是作用於多靶點,其產生的效應是在整體細胞條件下獲得的,可以反映整體細胞對葯物作用的反應。
採用高通量篩選方法發現和開發葯物一般有如下幾個步驟:
(1)初篩和復篩。初篩以後,選擇具有活性的化合物,採用系列濃度,進行同一模型的復篩,闡明其對該靶點的作用特點、作用強度和量效關系,由此發現活性化合物(樣品) 。
(2)深入篩選。在初篩和復篩的基礎上,將得到的樣品,採用與初篩不同但相關的分子、細胞模型作進一步的篩選,包括證明樣品的選擇性、細胞毒性,以及其他性質。
(3)確證篩選。對深入篩選獲得的先導化合物或優化後被選定的活性最好的化合物進行更深入廣泛的研究,包括葯理作用、葯物代謝過程、一般毒性等多方面的篩選,以確定其開發前景。將符合要求的樣品確定為葯物候選化合物,進入開發研究程序,即臨床前研究,為臨床研究准備必要的資料。

三、總結
化學基因組學葯物發現模式作為一種葯物發現的新方法,結合了組合化學、高通量篩選、計算機輔助葯物設計、蛋白質組學等等技術,加快葯物發現的速度。另外,化學基因組學作為一種新的葯物研發模式,在小分子葯物研究中有獨特的優勢,促進了小分子葯物的開發進程。而葯物發現作為葯物研究的第一步,它的效率提高,使整個醫葯水平、制葯工業的發展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參考文獻:
[1] 尚魯慶,徐文方。化學基因組學與葯物發現。食品與葯品,2005,7(3):5-8.
[2] 杜冠華。 新葯發現與高通量葯物篩選。醫葯導報,2001 ,6( 20 ):339-340.
[3] Selzer P M, Brutsche S , Wiesner P , et al . Target2based drug discovery for the developent of novel antiinfectives[J ] . Int J Med Microbiol , 2000 ,290(2) :191 - 201.
[ 4] Gonzalez J E , Negulescu P A. Intracellular detection assays for high throughlput screening[J ] . Curr Opin Bitechnol , 1998 ,9 (6) :624 – 631
[5]彭濤。組合化學及其在葯物開發中的應用。計算機與應用化學,2005,22(2):103-107.
[6]王寶雷,李正名,臧洪俊. 基因組學對基於結構的葯物設計的影響[J] . 化學進展,2002 ,15(6):505 - 510.

D. 日常生活中,怎樣選用常用葯品吃錯了容易帶來哪些新的傷害

葯品,大家還是有必要多了解一些的,尤其是一些廣大農村地區的朋友們,如何安全用葯?用葯需要注意哪些事項?葯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等等,多知道一些還是有好處的,因為往往有很多農村朋友們,經常會有一些不合理的用葯現象,甚至是形成了葯物依賴性,記住了:葯品不是好吃的,千萬不要隨便吃。否則容易給身體帶來一些新的傷害。

總之,大家一定不要亂服葯,要懂得怎樣了解和選用葯品?吃對了治病,吃錯了會帶來新的傷害,不要根據自己的習慣用葯,而且對於那些不正確的用葯習慣要及時地加以糾正,要多一些學習,多一些了解,這樣才能做到安全用葯、合理用葯。

E. 如何安全、正確用葯這些常識很多人都不知道!

葯,是治病救人的良方。然而我們在用葯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誤區,使葯效大打折扣,甚至適得其反。您對用葯安全了解多少呢?今天,通過十二生肖求醫的小故事,一起來學習合理用葯的奧秘!

緩釋片不要掰開吃

為了達到控制葯物釋放速度的目的,緩釋片採用了獨特的制劑結構,能使葯物緩慢地「源源不斷」地釋放,從而達到兩方面的效果:一是減輕葯物對腸道及人體造成過大刺激,保護受葯體;二是維持受葯體血液中的葯物含量。所以緩釋葯一般是不能掰開服用的,否則其獨特的制劑結構可能會被破壞,將喪失緩控釋能力,導致大量的葯物瞬間釋放,從而引發一些毒副作用。大家在服用前一定要仔細詢問醫生或閱讀說明書。

吃葯方法有學問

眾所周知,很多葯需要用溫開水送服葯物,然而大家有時因為惰性或者其他原因,會順手用茶水、牛奶、酒、飲料等服葯。這些隨意的小舉動,可能影響葯效,甚至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

如茶葉中的鞣酸能和許多葯物產生化學反應,生成難以被人體吸收利用的沉澱物質,所以,用茶水服葯會使葯效大大降低或完全失效,嚴重的可能產生嚴重不良反應。

千萬需要注意的是,喝酒和吃葯切忌同時進行。像頭孢類葯品和酒精結合,容易產生「雙硫侖」反應,導致酒精中毒,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

延伸閱讀:

「慎」用抗生素,切莫矯枉過正

最近幾年隨著科普的深入,很多人都對濫用抗生素的危害有了一定的認識,特別是家長們在給孩子吃抗生素的時候往往會更加謹慎。然而這種謹慎如果矯枉過正,就又會陷入新的誤區....

樹立合理用葯意識,掌握合理用葯的注意事項,共同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F. 如何正確使用化學農葯

目前化學農葯是快速有效地控制農業病蟲的一種手段,但是如果使用不當,不僅達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而且還會帶來很多壞的後果,如環境污染、傷害有益生物、害蟲抗葯性和再猖獗等。如何科學合理地使用化學農葯,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據防治對象及發生特點,選擇最有效的葯劑和施葯時期每種害蟲、病害在發生階段都有對葯劑最敏感的時期,在這個時期用葯,不僅防治效果好,而且用葯量少,減少農葯污染。如為害櫻桃介殼蟲,它們的幼蟲期沒有介殼或蠟質層薄,葯劑容易穿透蟲體體壁發揮葯效,所以介殼蟲幼蟲期是防治的關鍵時期。(2)農葯用量要准確,不準隨意加大和降低用量農葯的推薦用量是經過葯效試驗確定的有效用量,隨意加大農葯用量不僅浪費葯劑、加速病蟲害抗葯性的產生,同時會污染環境和傷害天敵生物,有可能產生葯害;降低用量防治效果會下降。(3)選擇合理的施葯器械和施葯方法農葯有多種劑型,分為乳劑、可濕性粉劑、粉劑、顆粒劑、油劑、水劑等,不同的劑型需要用不同的施葯器械和施葯方式,方能達到滿意的作用效果,乳劑和可濕性粉劑需要對水噴霧使用,粉劑需要噴粉器械噴粉施用,顆粒劑需要撒施到土壤或水面施用,油劑需要超低容量噴霧器噴霧施用。

另外,果樹屬於高大冠覆蓋作物,用葯液量大,適合選用高壓機動噴霧器械,這樣可以使葯劑全面覆蓋到葉片、果實、枝乾等,病蟲無藏身和逃避之地,徹底消滅病蟲害。(4)科學混用和交替使用農葯農葯混配和混用不是任意兩種或多種葯劑簡單混在一起的事情,必須根據其物理和化學特性、作用特點、防治目的,選擇其適應的葯劑進行混合,方能達到擴大防治譜、增效、減緩抗葯性、節約用工的效果,反之會出現葯害、減效、增毒等後果。如菊酯類殺蟲劑與鹼性農葯石硫合劑、波爾多液混用,會出現水解降低葯效。目前,有許多已經加工好的混配製劑可以直接使用,生產中需要混用時需先取少量葯劑混在一起,噴灑到個別枝條上,觀察混合後是否產生沉澱、結絮,對防治對象效果如何,對果樹有無葯害等。

一般,害蟲連續用一種農葯防治容易對該葯劑產生抗葯性,同時也對同類葯劑產生交互抗性,防治效果顯著下降。因此,在同一年份,果園內必須幾種、幾類葯劑交替使用,以避免產生抗葯性,保證防治效果。

G. 如何安全使用化學試劑和注意的事項

為安全起見,在使用化學試劑之前,必須對其安全性能

是否易燃易爆,是否有腐蝕性,是否有毒,是否有放射性,是否有強氧化性等等,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樣在使用時才能有針對性地採取一些安全防範措施,以避免由於使用不當造成的對實驗人員及實驗設備的危害。下面將從化學試劑的安全性能分類,對各類化學試劑使用中的注意事項分別加以介紹。

注意事項:

1.易燃易爆化學試劑

一般將閃點在25℃以下的化學試劑列入易燃化學試劑,它們多是極易揮發的液體,遇明火即可燃燒。閃點越低,越易燃燒。常見閃點在零下4℃以下的有氯乙烷、凝乙烷、汽油、二碳化碳、丙亞同、苯、乙酸乙酯、乙酸甲酵等。

使用易烯化學試劑時絕對不能使用明火力。熱也不能直接用加熱器加熱,一般不用水浴加熱,這類化學試劑應存放在陰涼通風處,放在冰箱中時,一定要使用防爆冰箱;在大量使用這類化學試劑的地方,一下要保持良好通風,所用電器一定要採用防爆電器,現場絕對不能有明火。

易燃試劑在激烈燃燒時也可引發爆炸,一些固體化學試劑如:硝化纖維、苦味酸、疊氮或重疊化合物,霍酸鹽等等,本身就是炸燃,遇熱或明火,它們極易燃燒或分解,發生爆炸,在使用這些化學試劑時絕不能直接加熱,使用這些化學試劑時也要注意周圍不要有明火。

還有一類固體化學試劑,遇水即可發生激烈反應,並放出大量熱,也可產生爆炸。這類化學試劑有金屬鉀、鈉、鋰、鈣、氫化鋁、電石等等,在使用這些化學試劑時一定要避免它們與水直接接觸。

還有些固體化學試劑與接觸即能發生強烈氧化作用。如黃磷;還有些與氧化劑接觸或在空氣中受熱、受沖擊或磨擦能引起急劇燃燒,甚至爆炸。如硫化磷、赤磷鎂粉、鋅粉、鋁粉、蓉等等,在使用這些化學試劑時,一定要注意周圍環境溫度不要太高(一般不要超過30℃,最好在20℃以下)不要與強氧化劑接觸。
在使用易燃化學試劑的實驗人員,要穿戴好必要的防護用具,最好戴上防護眼鏡。

2.有毒化學試劑

一般的化學試劑對人體都有毒害,在使用時一定要避免大量吸入,在使用完試劑後,要及時洗手、洗臉、洗澡,更換工作服,對於一些吸入或食入少量即能中毒至死的化學試劑,生物試驗中至死量(LD50)在50mg/kg以下的稱為劇毒化學試劑,如:氰化納及其他氰化物、三氧化二砷及某些砷化物、二氯化汞及某些汞鹽,硫酸、二甲酯等等。在使用性能不清的化學試劑時,一定要了解它的LD50。對一些常用的劇毒化學試劑一定要了解這些化學試劑中毒時的急救處理方法,劇毒化學試劑一定要有專人保管,嚴格控制使用量。

3.腐蝕性化學試劑

任何化學試劑碰到皮膚、粘膜、眼、呼吸器官時都要及時清洗,特別是對皮膚、粘膜、眼、呼吸器官有極強腐蝕性的化學試劑(不論是液體還是固體),如:各種酸和鹼、三氯化磷、氯化氧磷、溴、苯酚、天水肼等等。更要避免碰到皮膚、粘膜、眼、呼吸器官,在使用在使用前一定要了解接觸到這些腐蝕性化學試劑的急救處理方法。如酸濺到皮膚上要用稀鹼液清洗等等。

4.強氧化性化學試劑

強氧化性化學試劑都是過氧化物或是含有強氧化能力的含氧酸及其鹽。如:過氧化酸、硝酸銨、硝酸鉀、高氯酸及其鹽、重絡酸及其鹽、高錳酸及其鹽、過氧化苯甲酸、過醴酸、五氧化二磷等等。強氧化性化學試劑在適當條件下可放出氧發生爆炸,並且與有機物鎂、鋁、鋅粉、硫等易燃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有些是水也可能發生爆炸,在使用這類強氧化性化學試劑時,環境溫度不要高於30℃,通風要良好,並不要與有機物或還原性物質共同使用(加熱)。

5.放射性化學試劑

使用這類化學試劑時,一定要按放射性物質使用方法,採取保護措施。

H. 簡答題給葯過程中,護士如何遵循安全用葯的原則

護士遵循安全用葯的原則如下:

在臨床治療中,要謹慎使用抗生素。從安全性看,同種葯物不同的給葯途徑,口服用葯安全性大於肌注用葯,肌注用葯安全性大於靜脈用葯,雖然靜脈用葯和肌注用葯的療效發揮比口服用葯好。

但由於靜脈或肌肉組織給葯缺少消化道及防禦系統的處理,其引起過敏反應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且輸液使用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微粒,增加了對機體組織傷害的風險。

了解清楚葯品的名稱:只要是正規的葯品說明書都具有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英文名、化學名(其中非處方葯無化學名)。

了解清楚葯品的有效期:具體是指被批準的使用期限,即葯品在一定貯存條件下,能夠保證質量的期限。葯品有效期的表示方法,按年月順序,一般可用有效期至某年某月。

《葯品管理法》還規定,在葯品的包裝盒或說明書上都必須標明生產批號、生產日期和有效期。進口葯品也必須按上述表示方法用中文寫明,便於任何用戶方便閱讀。

「注意事項」要注意:對禁忌症、不良反應、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項等要重視。



(8)葯用化學中如何安全用葯擴展閱讀:

兒童用葯須遵循指南共識優先選擇充分證據證明葯物安全的葯物

人民網北京5月27日電 日前,由人民網·人民健康主辦的2020年全國兩會「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論壇在京舉行。在25日舉行的主題為「關注兒童用葯安全,促進兒童健康成長」的圓桌論壇上,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曹玲發言時表示。

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小版,兒童自身葯物代謝有其獨特性。兒童如何安全用葯?曹玲表示,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小版,兒童的器官功能均在生長發育,各個器官、臟器發育不完善,自身葯物代謝有其獨特性。因此,將成人葯用量簡單減少1/2或2/3用於兒童是不科學的。

「希望會有專門為兒童使用的葯物和相關用葯說明,包括葯物劑量、毒副作用等。」曹玲說,同時,兒童用葯劑型和口味可以更符合兒童特點,設置小劑量和兒童口味的葯劑;安全性方面,目前臨床醫生普遍遵循指南或共識推薦,優先選擇有充分證據證明葯物安全性的葯物。

希望葯物標注兒童說明。針對兒童臨床葯物的不良反應問題,曹玲認為,兒童呼吸系統疾病是兒童最常見疾病。在葯物不良反應高發類型中,最常見葯物有抗生素、中成葯、退熱葯等。減少葯物的不良反應,首先要做到抗生素不濫用。

通過宣傳教育,比如家長知曉孩子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沒有治療效果,盡量減少抗生素的使用。同時,中成葯治療最好選擇口服用葯,選擇使用有兒童適應症的葯物。另外,從葯物的不良反應嚴重程度來說,我們的原則是,盡量減少靜脈用葯,也是減少不良反應的手段。

閱讀全文

與葯用化學中如何安全用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