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化學品危害的預防方法
對危險化學品危害的防治單靠某一種措施是難以奏效,必須採取一系列的綜合措施,多管齊下,方能消除其危害。
1、組織管理措施:
1.1 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對我國的《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必須嚴格貫徹執行。
1.2 設置安全衛生管理機構: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應設置安全衛生管理機構或明確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的部門,不能對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形成空白。
1.3 配備安全衛生管理人員: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在管理層應配備安全衛生管理人員,對危險化學品從業人員的安全健康進行管理。
1.4 制定安全衛生管理的規章制度: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必須制定安全衛生管理的規章制度,規范從業人員的安全行為和衛生習慣。
2、工程技術措施:
2.1 堅持「三同時」: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進行新建、改建、擴建和技術引進的工程項目時,其安全衛生設施必須與工程主體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使用。對工程設計要進行安全、職業衛生預評價;對工程竣工後要進行安全、職業衛生的竣工驗收。
2.2 採取新技術、新工藝,消除職業危害:危險化學品的生產工藝應盡量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採用微機控制,隔離操作,消除作業人員直接接觸危險化學品。
2.3 加強通風,改善作業環境:生產裝置盡量採用框架式,現場的泄漏物易予消散;生產廠房應加強全面通風和局部送風,使作業人員所在環境的空氣一直處於新鮮狀態。
2.4 安全檢修,避免事故發生:危險化學品的生產裝置都要定期檢修。檢修時都要拆開設備,發生泄漏,容易發生事故。因此,檢修前一定要制訂檢修方案,辦理各種安全作業證,做好防護,專人監護,防止事故發生。
3、衛生保健措施:
3.1 職業健康監護: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對作業人員都要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和應急的健康檢查,並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
3.2 作業環境定期監測:危險化學品的作業環境空氣中的危險化學品濃度要定期進行監測,監測結果要公布,並建立職業衛生檔案,監測結果要存檔。
3.3 發放保健食品:給有毒有害的作業工人要發放保健食品,如牛奶等,增強作業人員的體質和抗病能力。
4、做好個體防護:
4.1 發給個體防護用品:企業按國家的規定要發給作業者合格、有效的個體防護用品。如工作服、呼吸防護器、防護手套等,並教會工人能正確使用。
4.2 不佩帶防護用品,不得上崗:作業人員不佩帶好個體防護用品,不得上崗作業。管理人員應嚴格檢查,嚴格執行。
4.3 對防護用品做好檢查、維修:企業對防護用品應加強管理,放置固定地點,定期進行檢查,及時進行維修,使其一直處於良好的狀態。
❷ 中科院化學所發生爆炸,化學安全事故有多可怕如何避免發生此類事故
每年高考結束,廣大同學都在為報什麼專業而發愁,好讓自己以後能走上人生巔峰。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信息越來越清晰透明。大家在選擇專業的時候,不再像80後、90後那樣盲目,而是總結了很多經驗教訓。很多冷門專業被戲稱為「天坑專業」。一旦你選擇了偏差,即使你在未來的生活中盡了最大努力,你也會朝著錯誤的方向漂移。
天坑專業建議出國留學。第一,可以防止一些生活用水項目搞亂自己的心態。第二,國內政策給予海歸更好的回報。比如國內大學在計劃引進博士的時候,必須有海歸背景,而國內博士不應該。最後,勸人出坑絕不是心理灰暗,而是幫助別人,講行業內幕。怎麼選,看你自己。
❸ 如何正確預防和處置實驗室化學品泄漏事故
應對實驗室中的化學品的種類、數量、盛載容器和存放位置進行統計,編寫一份清單,並且要定期更新。
應根據化學物質的特性對其進行儲存,儲存環境為陰涼、乾燥、無火源、通風良好,不受陽光直射。
定期對實驗室中的工作人進行適當訓練(安全訓練),使他們了解化學品的危險性,同時還要對他們進行化學品泄漏後的緊急應變措施、及正確使用泄漏處理套件的方法等。要定期的組織化學品泄漏演習,並在之後做出評估,補充不足。確保當事故發生時我們可以從容面對,不慌亂。
應定期檢查實驗室中的化學品實際存量和存量是否一致,如果不同,那麼到哪去了,每一次使用化學品應有詳細的記錄。
❹ 預防危險化學品事故的技術措施有哪些
常見的危險化學品
常見的危險化學品有:液化氣、管道煤氣、香蕉水等油漆稀釋劑、汽油、苯、甲苯、甲醇、氯乙烯、液氯(氯氣)、液氨(氨、氨水)、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氟化氫、過氧化物、氰化物、黃磷、三氯化磷、強酸、強鹼、農葯殺蟲劑,等等。
刺激眼睛 損傷呼吸道 灼傷皮膚 麻痹神經 燃燒爆炸
流淚致盲 胸悶窒息 潰瘍糜爛 頭暈昏迷 物毀人亡
如何預防化學事故?
1.了解所使用的危險化學品的特性,不盲目操作,不違章使用。
2.妥善保管身邊的危險化學品,做到標簽完整,密封保存,避熱避光,遠離火種。
3.居室內不要存放危險化學品。
4.乘坐車、船、飛機不要攜帶危險化學品。
5.室內積聚易燃、易爆氣體濃度過高時,應按應對燃氣泄漏辦法處置。
1.呼吸防護:在確認發生毒氣泄漏或襲擊後,應馬上用手帕、餐巾紙、衣物等隨手可及的物品捂住口鼻。手頭如有水或飲料,最好把手帕、衣物等浸濕。最好能及時戴上防毒面具、防毒口罩。
2.皮膚防護:盡可能戴上手套,穿上雨衣、雨鞋等,或用床單、衣物遮住裸露的皮膚。如已備有防化服等防護裝備,要及時穿戴。
3.眼睛防護: 盡可能戴上各種防毒眼鏡、防護鏡或游泳用的護目鏡等。
4.撤離:判斷毒源與風向,沿上風或側上風路線,朝著遠離毒源的方向迅速撤離現場。
5.洗消:到達安全地點後,要及時脫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流動的水沖洗身體,特別是曾經裸露的部分。
6.救治:迅速撥打「120」,將中毒人員及早送醫院救治。中毒人員在等待救援時應保持平靜,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加重心肺負擔致使病情惡化。
7.食品檢測: 污染區及周邊地區的食品和水源不可隨便動用,須經檢測無害後方可食用。
❺ 如何避免實驗室化學品事故
1.防水
每個實驗室都配有一次性水、純水、高純水或制水的儀器如蒸餾器、純水機。作業人員在使用的過程中有忘記關水龍頭的,或者是突然停水後打開水龍頭忘記關閉的。
我們實驗室就曾發生過一起漫水事故,就是因為停水當天,打開了水龍頭忘記關閉,出水量過大,排水口又被堵住了導致實驗室漫水嚴重,花了一個小時才把實驗室的水清理干凈。還有要定期檢查制水儀器,防止有漏水的情況。
2.防火
實驗室有各種火具如酒精燈、電爐,還有FID氣相色譜儀會產生火的儀器。這些都可能帶來安全隱患,那麼在使用這些東西的時候我們要結合燃燒的三要素——著火源、可燃物、助燃物,在使用火的時候就要消除火源附近的助燃物以免引起火災事故。
當發生火災進行滅火時同樣要結合燃燒的三要素,去掉其中一個就能阻止燃燒。
火災又分A、B、C、D四類,每一類火災使用的滅火器都要區分開來而且每個實驗室都必須配備滅火器,且滅火器要定期進行檢查。
3.防毒
我相信每個實驗室都會用到有毒的試劑,那麼在使用有毒物質的時候我們要了解有毒物質的理化特性、使用方法和應急措施。
一切葯品和試劑要有與其內容相符的標簽,劇毒物品要嚴格遵守「五雙」制度(雙人保管、雙人發放、雙把鎖、雙台帳、雙人驗收)。
例如,我們在配製硫酸溶液的時候,要戴好防腐蝕乳膠手套和防護眼鏡,使用玻璃容器盛裝,將酸加入水中而不是將水加入酸中,邊加入邊攪拌,待冷卻後裝入試劑瓶中。若硫酸濺到皮膚上則用抹布擦拭乾凈後再用大量水沖洗。像配製硫酸溶液這種,我們就要考慮作業前、作業中、作業後的各個注意事項。
4.防腐蝕
化驗室常用的試劑如硫酸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等都具有腐蝕性。使用腐蝕性的溶液會對我們的實驗台、實驗儀器腐蝕。那麼在使用這些溶液的時候我們的防護措施就要做好,若溶液滴在實驗台、實驗儀器上要及時用抹布擦拭乾凈。使用後的廢液要用容器進行回收而不是亂排亂放。
5.防觸電
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在家中我們都要防觸電。
首先從用電設施上說起,電源插座必須接地線,大功率儀器、電器設備必須接空氣開關,實驗室整個用電必須有漏電保護開關;
其次,在使用電器設備時不能用濕手觸摸電器開關和電源,在使用過程中嚴格按照電器設備的操作規程,在對儀器進修檢修或則維護的時候必須做到「三步曲」——停機、斷電、掛牌;
最後,使用完畢後關閉儀器設備電源使之恢復到使用前的狀態。
6.防爆
易爆類的葯品有苦味酸、高氯酸、雙氧水等,像這類葯品應單獨存放不應和其他易燃物品放在一起。用玻璃儀器在電爐上進行加熱時,要將玻璃器具外壁的水擦拭乾凈,需要放玻璃珠的放玻璃珠防止玻璃器具破裂。進行易爆炸的操作時,例如用奧氏氣體分析儀分析爆炸性氣體時,爆炸瓶外須裝上防護網。烘箱內嚴禁烘烤易燃易爆的物品。
7.防環境污染
一般化驗室產生的廢棄物有廢液、廢氣、廢物。雖然實驗室排放的廢棄物相對生產車間要少得多,但是作為一名分析人員,我們有必要從自我做起,從每一點做起來保護我們身邊的環境。
實驗室產生最多的廢棄物要屬廢液了,我們使用後的沒有用的溶液不能直接排放到廢液池中,我們先用廢液桶收集起來集中處理,例如調廢液的pH,含有重金屬的廢液用另一種廢液進行置換中和後再排放到廢液池,這樣會減輕污水處理的難度也會減少處理成本,同時也保護了環境;廢物包括廢棄的葯品、廢棄的試劑瓶等,廢棄的葯品要集中收集起來再處理而不能直接丟到垃圾桶,廢棄的試劑瓶應當用水沖洗干凈後再丟掉。
廢氣的處理難度較大一些,但是有一些簡單的方法也可以保護環境,比如在實驗室放置活性炭、放置一些吸收廢氣的盆景等。我們的一些小小的舉動能為保護環境做出大的貢獻。
8.防野蠻作業。
野蠻作業就是不按操作規程作業。野蠻作業是最大的安全隱患,那麼防止野蠻作業最大的因素就是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可以說每一個操作規程都是用前輩們好的經驗和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每一步操作都必須按照操作規程來執行。有的人工作久了,覺得自己對工作有經驗,有時候會偷一下懶,殊不知這種行為正是良成事故的重要因素。事故的三要素就是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因素。控制住了這三要素,就會避免事故的發生。答案來自
❻ 危險化學品中毒污染事故的預防措施是什麼
法律分析:
主要措施如下:
(一)作業場所與生活場所分開,作業場所不得住人;(二)有害作業與無害作業分開,高毒作業場所與其他作業場所隔離;(三)設置有效的通風裝置;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業場所,設置自動報警裝置和事故通風設施;(四)高毒作業場所設置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法律依據:
《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
第十一條 用人單位的設立,應當符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設立條件,並依法辦理有關手續,取得營業執照。用人單位的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除應當符合職業病防治法規定的職業衛生要求外,還必須符合下列要求:(一)作業場所與生活場所分開,作業場所不得住人;(二)有害作業與無害作業分開,高毒作業場所與其他作業場所隔離;(三)設置有效的通風裝置;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業場所,設置自動報警裝置和事故通風設施;(四)高毒作業場所設置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❼ 怎樣預防化學事故發生
1.了解所使用的危險化學品的特性,不盲目操作。不違章使用。
2.妥善保管身邊的危險化學品,做到:標簽完整,密封保存;避熱、避光、遠離火種。
3.居室內不要存放危險化學品。
4.乘船、乘車不攜帶危險化學品。
5.嚴防室內積聚高濃度易燃易爆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