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地榆升白片有什麼作用 功效作用好不好
地榆升白片為糖衣片或薄膜衣,除去包衣顯淺褐色至淺棕褐色;味微澀、微苦、微甜。
地榆升白片具有益氣養血、健脾補腎、活血化瘀的功效。那麼,地榆升白片有什麼作用?功效作用好不好?
地榆升白片是由地榆等組成的純中葯制劑。主要有效成份為皂甙、鞣質等。經過葯效試驗及臨床應用證明,地榆升白片能恢復外周血象,提高白細胞、血小板水平,
升高骨髓有核細胞數,促進造血干祖細胞增殖、分化,防護放、化療對骨髓造血組織的損傷、破壞,改善骨髓造血微循環,調節和改善機體免疫功能。有效率達
84%。
地榆升白片具有益氣養血、健脾補腎、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腫瘤患者放、化療後,葯物、化學毒物,病毒性肝炎、某些病毒、細胞感染等多種原因及一些不明原因
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症,也可用於血小板減少、免疫功能低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地榆升白片療效不錯,在使用葯品的時候還是要注意地榆升白片的副作用、不良反應等。具體的可以參考地榆升白片說明書。詳情
還可以看其他相關資訊,做到科學合理的用葯。
Ⅱ 地榆有什麼功效
地榆為薔薇科地榆屬的植物,分布在亞洲北溫帶、廣布於歐洲以及中國,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地榆的功效與作用。
地榆生長於海拔30米至3000米的地區,常生於灌叢中、山坡草地、草原、草甸及疏林下,已由人工引種栽培。中草葯名稱地榆(拼音名Diyu),來源為植物地榆的乾燥根。5-6cm,寬0.5-3cm,先端鈍,有小突尖,基部截形或淺心形,邊緣有圓而銳的鋸齒,小葉柄基部具小托葉。春季將發芽時或秋季植株枯萎後採挖,除去須根,洗凈,乾燥,或趁鮮切片,乾燥。
地榆生於草地、山坡、林緣灌叢及田邊。主產江蘇、浙江等地。莖有時帶紫色,羽狀復葉,基生葉有長柄,莖生葉互生。中葯地榆味苦沉降,酸澀收斂,微寒清熱,有涼血泄熱,收斂止血之功。用於多種出血證,尤適宜於下焦血熱所致的便血、痔血、血痢及崩漏等。用於便血、痔血,多與槐花、枳殼等同用;用於血熱崩漏,常與生地黃、牡丹皮、白芍等同用;用於血痢,常與黃連、木香等同用。
別名:酸赭、豚榆系、白地榆、鼠尾地榆、西地榆、地芽、野升麻、馬連鞍、花椒地榆、水橄欖根、線形地榆、水檳榔、山棗參、蕨苗參、紅地榆、岩地芨、血箭草、黃瓜香。
性味:苦酸;寒;無毒。
歸經:肝經;肺經;腎經;大腸經。
功能: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消腫斂瘡。
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帶下,瘡癰腫痛,濕疹,陰癢,水火燙傷,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鮮品30-120g;或入丸、散,亦可絞汁內服。外用:適量,煎水或搗汁外塗;也可研末摻或搗爛外敷。
地榆用於燒傷創面用葯,以地榆配漆大姑、黃柏等,製成糊劑或乳劑外用,敷葯後可見局部分泌物減少。此外,也有用於治潰瘍病出血、咯血、崩漏、鼻衄等,有一定效果。局部外敷,可治皮炎。
地榆也可用於抗菌作用,主要對腸內致病菌(如傷寒桿菌、宋內氏痢疾桿菌、副傷寒桿菌等)有抑製作用,但對腦膜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菌、大型結核桿菌也有不同程度抑製作用。
地榆外用調搽,可使滲出液減少,疼痛減輕。用於濕疹,可用生地榆濃煎液,紗布浸濕外敷,亦可用地榆粉,加煅石膏粉、枯礬、研勻,撒於患處,或加麻油調敷。
地榆是一種含豐富營養物質的植物,其所含的維生素及無機鹽量比一般蔬菜高幾倍或十幾倍,地榆是補充人體礦物質、維生素C及胡蘿卜素,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好食品。民間的食療偏方中,有用地榆煎湯服,治大便出血、痔瘡出血。豐富的鉀質,有利於防治心血管疾病。
鮮地榆適量搗攔敷患處,可治燒傷。地榆的根具有收斂止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降壓等作用。洗凈泥土,除去莖葉及須根,曬干切片。
虛寒性出血症禁服地榆,血虛有瘀者慎服。惡麥門冬;癰瘡久病無火,並陽衰血證,並禁用之。氣虛下陷而崩帶及久痢膿血瘀晦不鮮者,又為切禁。性能傷胃,誤服多致口噤不食。
地榆雖可用於身體各部分急慢性出血,但以治慢性便血為主,效果較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治燒傷生用,止血炒用。地榆含有大量鞣質,有較強的收斂性和收縮血管的作用,可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減少炎性滲出,同時還有明顯的殺菌作用,能對抗綠膿桿菌感染。
以上便是我為大家總結的地榆的功效,地榆的作用的全部內容,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大家。也請大家繼續關注我們。
Ⅲ 地榆的化學成分
根中含多種鞣質成分:地榆素(sanguiin)H-1、H-2、H-3、H-4、H-5、H-6、H-7、H-8、H-9、H-10、H-11,1,2,6-三沒食子醯-β-D-葡萄糖(1,2,6-trigalloyl-β-D-glucose)、1,2,3,6-四沒食子醯-β-D-葡萄糖(1,2,3,6-tetragalloyl-β-D-glucose),2,3,4,6-四沒食子醯-D-葡萄糖(2,3,4,6-tetragalloyl-D-glucose),1,2,3,4,6-五沒食子醯-β-D-葡萄糖(1,2,3,4,6-Pentagalloyl-β-D-glucose),6-O-沒食子醯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6-O-galloyl-β-D-gluranoside),6-O-雙沒食子醯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6-O-di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4.6-O-雙沒食子醯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4,6-di-O-galloyl-β-D-gluranoside),2,3,6-O-三沒食子醯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2,3,4,6-O-三沒食子醯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3,4,6-tri-O-galloyl-β-D-gluranoside),2,3,4,6-O-四沒食子醯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2,3,4,6-tetra-O-galloyl-β-D-gluranoside),沒食子酸-3-O-β-D-(6』-O-沒食子醯)-吡喃葡萄糖甙[gallicacid-3-O-β-D-(6』-O-galloyl)-gluranoside],3,4,3』-三-O-甲基並沒食子酸(3,4,3』-tri-O-methylellagicacid),地偷酸雙內酯(sanguisorbicaciddilactone)。還含有2種沒食子醯金縷梅糖衍生物:5,2』-雙-O-沒食子醯金縷梅糖(5,2』-di-O-galloylhamamelose),2』,3,5-三-O-沒食子醯-D-呋喃金縷梅糖。
Ⅳ 農村人常在家中備有地榆,這種植物有什麼神奇之處
民間有句俗語,家有地榆皮,不怕燒脫皮,地榆燒成炭,不怕皮燒爛,地榆又被稱為豬人參,是薔薇科植物地榆或者長葉地榆的根,農村人生活中免不了磕磕碰碰,家裡常備有地榆,可以有效的治一些創傷,比如水火燙傷,刀傷等等,可以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解毒斂瘡的功效。
溫馨小提醒:
中葯材地榆的葯用功效多種多樣,由於它性寒,所以具有顯著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緩解口舌生瘡一類病症,當時地榆也可以起到涼血止血的作用,並能消腫斂瘡。
Ⅳ 炒地榆和生地榆的區別
生地榆就是一種可以用來作為中葯的植物,生地榆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根粗壯,多呈紡錘形,稀圓柱形,表面棕褐色或紫褐色,有縱皺及橫裂紋,橫切面黃白或紫紅色,較平正,莖直立,有棱,無毛或基部有稀疏腺毛,播種第2至3年的春、秋季採收,於春季發芽前、秋季枯萎前後挖出,除去地上莖葉,洗凈曬干,或趁鮮切片乾燥然後製作成中葯生地榆。地榆含有鞣質, 具有收斂作用, 能止瀉和止血.外用炒地榆粉, 對兔及狗的Ⅱ度、Ⅲ度實驗性燙傷面有顯著收斂作用, 能使滲出減少、感染及死亡率降低.但從地榆中提取出的鞣質或市售之鞣酸, 對燒傷的療效均不如地榆粉.提示地榆治療燒傷的有效成分除了所含鞣質外, 尚有其他因素參與.地榆對去神經組織上的燒傷的療效比沒有去神經組織上的療效稍差。
炒地榆的性狀。炒地榆是指將地榆的根進行炒制,將其炒黃,俗話說的好,是葯三分毒,炒過的地榆它的葯性要溫和些,沒有生地榆的葯性強,這樣對身體傷害就不是那麼大,但是炒過的地榆其涼血作用就會增強,所以,如果要它涼血作用好我們就要用炒地榆。
Ⅵ 地榆功效主治是什麼怎樣鑒別
地榆
又名:玉豉、酸赭
性味歸經: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胃、大腸經。
治療燒燙傷之要葯
李時珍曾說:「寧得一斤地榆,不要明月寶珠。」可見,自古地榆的葯用價值就被珍視。地榆沉降而走下焦,適用於下焦血熱或濕熱蘊結引起的便血、尿血、痔瘡出血等症。地榆又是治療燒傷燙傷之要葯。《名醫別錄》中記載,地榆能夠「止膿血,諸瘺,惡瘡,消酒,除消渴,補絕傷,產後內塞,可作金瘡膏。」現代葯理研究顯示地榆還具有抗炎、鎮吐、止瀉、抗潰瘍等作用。
【地榆小檔案】
地榆主產於浙江、江蘇、山東、安徽、河北等地。屬薔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葯用部位為根,一般在春季將發芽時或秋季植株枯萎後採挖,曬干,切片,生用,或用大火炒至表面黑色、內部焦黃色,小部分炭化為度,再噴水少許,晾乾,即為地榆炭。涼血解毒宜生用,止血宜用地榆炭。現代研究發現,地榆中含有地榆苷、鞣質、游離沒食子酸、蛋白質、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C、尼克酸、胡蘿卜素等成分。
【功效主治】
功效涼血止血,解毒斂瘡。
主治1.用於多種熱性出血症,如便血、血痢、尿血,痔瘡出血或女性崩漏等。2.用於燒燙傷、皮膚濕疹或瘡瘍癰腫等。
【真偽鑒別】
地榆呈圓柱形,中下部常膨大成不規則紡錘形,稍彎曲,表面棕色至暗紫棕色,粗糙,具縱皺紋,斷面較平坦,粉紅色或淡黃色,木部稍有淺放射狀紋理;長葉地榆,呈長圓柱形,表面紅棕色或棕紫色,有細縱皺紋及橫裂紋,不易折斷,斷面黃棕色或紅棕色,皮部有多數絮狀纖維。
偽品虎杖根呈圓柱形小段或塊片,外皮棕褐色,有縱皺紋及須根痕,不易折斷,斷麵皮部薄,棕褐色,易與木部分離,木部佔大部分,棕黃色,射線呈放射狀,中央有髓,空洞狀。
【注意事項】
1.虛寒性便血,下痢,崩漏或出血有淤者,應慎用。2.熱痢初起,不宜單獨服用。3.大面積燒傷,不宜大量使用地榆外塗,以防鞣質大量吸收,引發中毒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