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學分析化學公式有哪些
基本計算 (1)絕對誤差 絕對誤差:δ=x-? 絕對誤差 (2)相對誤差 相對誤差:相對誤差=(δ/?)×100% 或 相對誤差=(δ/x)×100% 相對誤差 (3)絕對偏差 絕對偏差:d = xi- 絕對偏差 (4)平均偏差 平均偏差: 平均偏差 (5)相對平均偏差 相對平均偏差: 相對平均偏差 (6)標准偏差 標准偏差: 標准偏差 或 (7)相對標准偏差 相對標准偏差: 相對標准偏差 (8)樣本均值與標准值比較的 t 檢驗 樣本均值與標准值比較的 檢驗: (9)兩組數據均值比較的 t 檢驗 兩組數據均值比較的 檢驗: (10)兩組數據方差比較的 F 檢驗 兩組數據方差比較的 檢驗: (S1>S2) (11)可疑數據取捨的 Q 檢驗 可疑數據取捨的 檢驗: (12)可疑數據取捨的 G 檢驗 可疑數據取捨的 檢驗: 3.基本計算 . (1)滴定分析的化學計量關系:tT + bB = cC + dD,nT/nB=t/b (2)標准溶液配製:cT = mT/( VT×MT) (3)標准溶液的標定: (兩種溶液) (B 為固體基準物質) (4)被測物質質量: (5)有關滴定度計算:TT/B=mB/VT (與物質量濃度的關系) (6)林邦誤差公式: pX 為滴定過程中發生變化的與濃度相關的參數,如 pH 或 pM; ?pX 為終點 pXep 與計量點 pXsp 之差即 ?pX=pXep–pXsp; Kt 為滴定反應平衡常數即滴定常數; c 與計量點時滴定產物的總濃度 csp 有關。 3.基本計算 . (1)[H+]的計算:一元強酸(鹼):若 ca(b)≥20[OH-],用最簡式:[H+]=ca;[OH-]=cb。 一元弱酸(鹼):若 cKa(b)≥20Kw,c/Ka(b)≥500,用最簡式 , 。 多元弱酸 (鹼) 若只考慮第一級離解, : 按一元弱酸 (鹼) 處理:aKa1(b1)≥20Kw, a1(b1)≥500, c c/K 用最簡式: ; 。 。 。 酸式鹽:若 cKa2≥20Kw,c≥20Ka1,用最簡式: 弱酸弱鹼鹽:若 cKa'≥20Kw,c≥20Ka,用最簡式: 緩沖溶液:若 ca>20[OH-]、cb>20[H+],用最簡式: (2)終點誤差:強鹼滴定強酸的滴定誤差公式: 強酸滴定強鹼的滴定誤差公式: 一元弱酸的滴定誤差公式: 一元弱鹼的滴定誤差公式: (3)冰醋酸為溶劑的標准溶液的濃度校正: 3.基本計算 . (1)條件穩定常數:lgKMY'=lgKMY-lgαM -lgαY+ lgαMY (2)滴定曲線上的 pM': (3)化學計量點的 pM':pM'=0.5×(pCMSP + lgKMY') (4)終點時的 pM'(即指示劑的顏色轉變點,以 pMt 表示) pMt = lgKMIn - lgαIn(H) 表示) : (即指示劑的顏色轉變點, (5)Ringbom 誤差公式:
Ⅱ 分析化學中的全距指什麼
全距也稱為極差,是指總體各單位的兩個極端標志值之差,即:R=最大標志值-最小標志值
Ⅲ 全距系數或極差系數的計算公式得概念
全距就是極差
極差
最直接也是最簡單的方法,即最大值-最小值(也就是極差)來評價一組數據的離散度。
測量的Xi中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即極差,極差佔平均值的百分數即極差系數
極差 R=χmax-χmin
極差系數 m=(R/χ)×100%
Ⅳ 開口組距數列的全距怎麼算
組距數列是組距式變數數列的簡稱.以變數的一定變動幅度很大的不連續變數,一般編制組距數列.因此,組距數列既有連續變數數列,又有不連續變數數列.距組數列中每一組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稱為組距,按照各組組距的相等與不相等,組距數列又分為等距數列與不等距數列
Ⅳ 化學里的極差公式是什麼
是一組測量值中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以及表示,R=Xmax-Xmin。又稱全距或范圍誤差。反映的是變數分布的變異范圍和離散幅度,在總體中任何兩個單位的標准值之差都不能超過極差。同時,它能體現一組數據波動的范圍。
設X是一個隨機變數,若E{[X-E(X)]^2}存在,則稱E{[X-E(X)]^2}為X的方差,記為D(X)或DX。即D(X)=E{[X-E(X)]^2},而σ(X)=D(X)^0.5(與X有相同的量綱)稱為標准差或均方差。
來自http://wenwen.sogou.com/z/q128048742.htm
Ⅵ 全距怎麼計算
全距即一組數據中的最大值與該組數據中最小值之差,又稱極差,所以全距=Xmax-Xmin。
其用於研究的預備階段,用它檢查數據的分布范圍,以便確定如何進行統計分析原始數據計算公式三、四分位差(Quartile),四分位差是第一個四分位數與第三個四分位數之差計算公式為Q=Q3-Q1。
它是標志值變動的最大范圍,它是測定標志變動的最簡單的指標。移動極差(Moving Range)是其中的一種,極差不能用作比較,單位不同 ,方差能用作比較, 因為都是個比率。
(6)分析化學全距怎麼算擴展閱讀:
在統計中常用極差來刻畫一組數據的離散程度,以及反映的是變數分布的變異范圍和離散幅度,在總體中任何兩個單位的標准值之差都不能超過極差。同時,它能體現一組數據波動的范圍。極差越大,離散程度越大,反之,離散程度越小。
極差只指明了測定值的最大離散范圍,而未能利用全部測量值的信息,不能細致地反映測量值彼此相符合的程度,極差是總體標准偏差的有偏估計值,當乘以校正系數之後,可以作為總體標准偏差的無偏估計值。
它的優點是計算簡單,含義直觀,運用方便,故在數據統計處理中仍有著相當廣泛的應用。 但是,它僅僅取決於兩個極端值的水平,不能反映其間的變數分布情況,同時易受極端值的影響。
Ⅶ 全距處在什麼區間怎麼算
全距也稱為極差,是指總體各單位的兩個極端標志值之差,即:R=最大標志值-最小標志值因此,全距(R)可反映總體標志值的差異范圍.全距舉例:例:有兩個學習小組的統計學開始成績分別為:第一組:60,70,80,90,100第二組:78,79,80,81,82很明顯,兩個小組的考試成績平均分都是80分,但是哪一組的分數比較集中呢?如果用全距指標來衡量,則有:R甲=100-60=40(分)R乙=82-78=4(分)這說明第一組資料的標志變動度或離中趨勢遠大於第二組資料的標志變動度.根據組距計算極差,是測定標志變動度的一種簡單方法,但受極端值的影響,因而它往往不能充分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的離散程度.
Ⅷ 相對極差公式是什麼
相對極差公式是:對極差(%)=極差(絕對極差)/數值平均值×100%。
極差相對值即相對極差,也就是說一種極差與某值的百分比值。極差相對值的計算公式為:相對極差(%)=極差(絕對極差)/數值平均值×100%。
極差的相對值可用於表示數值的離散(集中)程度。在分析化學中,往往是用:極差(絕對極差)/數值平均值×100%=相對極差(%)。
詳細介紹:
1、定義。
相對極差:即為極差的相對值。(或者說是一種極差與某值的百分比值)。
2、原理。
由於極差在某些數值方面上的不足(如數值過小或過大,導致計算時的不方便)。
3、作用。
可用於表示數值的離散(集中)程度。
4、方法。
在分析化學中,往往是用:極差(絕對極差)/數值平均值×100%=相對極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