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化學乾燥產物方法的幾種差別,如濾紙乾燥,自然乾燥,用氯化鈣乾燥,烘箱乾燥
濾紙乾燥只是粗略的乾燥,它的乾燥能力也是很弱的,一般對試劑是不可以這么乾燥的,一般也就是簡單的粗略的擦乾儀器之類的
自然乾燥由於有很多的弊端 一般很少利用,乾燥效果也較差,時間也較長對試劑來說還很可能引起試劑的變質,一般也是儀器的自然風干
氯化鈣等乾燥劑的乾燥一般可以乾燥氣體或者液體,也是實驗室很常用的乾燥方法,對不同的試劑選不同的乾燥劑
濃H2SO4:具有強烈的吸水性,常用來除去不與H2SO4反應的氣體中的水分。例如常作為H2、O2、CO、SO2、N2、HCl、CH4、CO2、Cl2等氣體的乾燥劑。
2、無水氯化鈣:因其價廉、乾燥能力強而被廣泛應用。乾燥速度快,能再生,脫水溫度473K。一般用以填充乾燥器和乾燥塔,乾燥葯品和多種氣體。不能用來乾燥氨、酒精、胺、醯、酮、醛、酯等。
3、無水硫酸鎂:有很強的乾燥能力,吸水後生成MgSO4.7H2O。吸水作用迅速,效率高,價廉,為一良好乾燥劑。常用來乾燥有機試劑。
4、固體氫氧化鈉和鹼石灰:吸水快、效率高、價格便宜,是極佳的乾燥劑,但不能用以乾燥酸性物質。黨用來乾燥氫氣、氧氣、氨和甲烷等氣體。
5、變色硅膠:常用來保持儀器、天平的乾燥。吸水後變紅。失效的硅膠可以經烘乾再生後繼續使用。可乾燥胺、NH3、 O2、 N2等
6、活性氧化鋁(Al2O3):吸水量大、乾燥速度快,能再生(400 -500K烘烤)。
7、無水硫酸鈉:乾燥溫度必須控制在30℃以內,乾燥性比無水硫酸鎂差。
8、硫酸鈣:可以乾燥H2 。O2 。CO2 。CO 、N2 。Cl2、HCl 、H2S、 NH3、 CH4等
烘箱用於熱穩定的物質的乾燥,他的乾燥效果也很好,也常用於乾燥儀器。
2. 化學 乾燥固體用什麼
固體乾燥劑分為3種,1.酸性固體乾燥劑:硅膠
2.鹼性固體乾燥劑:鹼石灰(氫氧化鈉與氧化鈣的混合物)3.中性固體乾燥劑:無水氯化鈣
3. 常用的乾燥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乾燥方法:
①常壓乾燥
即在一個大氣壓條件下的乾燥稱常壓乾燥,本法設備簡單,常用箱式乾燥器(烘箱或烘房),缺點是乾燥時間長,可能因過熱而使不耐熱成分破壞,而且易結塊。
②減壓乾燥
減壓乾燥是在密閉容器中抽真空後進行乾燥的方法。此法優點是溫度較低,產品質松易粉碎。此外,減少了空氣對產品的不良影響,對保證產品質量有一定意義。特別適合於含熱敏感成份的物料。常用器械為減壓乾燥器。乾燥效果取決於真空度的高低與被乾燥物堆積的厚度。
③噴霧乾燥
噴霧乾燥系指用霧化器將液態物料分散成霧滴,並利用熱空氣來乾燥霧滴而獲得干品的一種方法。此法能直接將溶液、混懸液、乳狀液乾燥成顆粒或粉末,省去進一步蒸發、粉碎操作。其原理是將被乾燥的液體物料經霧化器分散成許多細小的液滴,進入流動的熱空氣流中,由於其總表面積極大,故乾燥速度極快,在數秒鍾內完成水分蒸發,具有瞬間乾燥的特點。
④沸騰乾燥
又名流化乾燥,是流化技術在葯物乾燥中的新發展。主要用於濕粒狀物料的乾燥,如片劑、顆粒劑等顆粒的乾燥。具有乾燥效率高,乾燥均勻,產量高,適用於同一品種的連續生產,而且溫度較低、操作方便、佔地面積小等優點。但乾燥室內不易清洗,尤其不宜用於有色顆粒的乾燥,同時乾燥後細粉比例較大。沸騰乾燥的原理是利用從流化床底部吹入的熱氣流使顆粒吹起懸浮,流化翻滾如「沸騰狀」,物料的跳動大大增加了蒸發面,熱氣流在懸浮的顆粒間通過,在動態下進行熱交換,帶走水分,達到乾燥目的。若採用減壓沸騰乾燥,乾燥效率更高。
⑤冷凍乾燥
系指使被乾燥液體冷凍成固體,在低溫低壓下利用水分升華性能,使冰直接變成氣體而除去,從而達到乾燥目的的一種乾燥方法。冷凍乾燥要求高度的真空和低溫,所得製品具多孔性,疏鬆易溶,特別適用於一些不耐熱葯品、低熔點葯品的乾燥。如酶類、抗生素、疫苗等,也可避免易氧化葯物的分解。
4. 有機化學實驗室常用的乾燥方法
需要看是什麼對象,常用的乾燥方法是:烘箱,空氣乾燥,真空烘箱,反應器中用CaCl2等等,不同的對象要用適當的方法
5. 常用的乾燥方法有哪些
1、常壓乾燥
即在一個大氣壓條件下的乾燥稱常壓乾燥,常壓乾燥法應用最廣泛,操作以及設備都簡單,而且有相當高的精確度。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網路-常壓乾燥法,網路-減壓乾燥,網路-噴霧乾燥,網路-沸騰乾燥,網路-冷凍乾燥
6. 高中化學14種氣體的乾燥、製法、除雜方法
氫氣,用鋅和稀鹽酸反應,用濃硫酸,無水氯化鈣,鹼石灰,五氧化二磷都可以乾燥。
氧氣,雙氧水在二氧化錳催化下生成氧氣,乾燥劑同上。
二氧化碳,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除了鹼石灰,其他乾燥劑都可以。
氯氣,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在加熱條件下反應,除了鹼石灰,其他乾燥劑都可以。
氯化氫,氯氣和氫氣點燃。除了鹼石灰,其他乾燥劑都可以。
硫化氫,硫化亞鐵和稀鹽酸反應,除了鹼石灰和濃硫酸,其他乾燥劑都可以。
二氧化硫,銅和濃硫酸反應,除了鹼石灰,其他乾燥劑都可以。
氨氣,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加熱反應。只能用鹼石灰乾燥。
一氧化氮,銅和稀硝酸反應,不能用濃硫酸和鹼石灰乾燥。
二氧化氮,銅和濃硝酸反應,除了鹼石灰,其他乾燥劑都可以。
一氧化碳,甲酸加熱生成一氧化碳和誰。都可以乾燥。
甲烷,這個。。忘記了。。
乙烯,乙醇在濃硫酸作用下加熱到170度,生成乙烯和水。都可以乾燥
乙炔,碳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和乙炔。都可以乾燥。
7. 乾燥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 機械脫水法
機械脫水法就是通過對物料加壓的方式,將其中一部分水分擠出.常用的有壓榨、沉降、過濾、離心分離等方法.機械脫水法只能除去物料中部分自由水分,結合水分仍殘留在物料中,因此,物料經機械脫水後物料含水率仍然很高,一般為40~60%.但機械脫水法是一種最經濟的方法.
(2) 加熱乾燥法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乾燥,它利用熱能加熱物料,氣化物料中的水分.除去物料中的水分需要消耗一定的熱能.通常是利用空氣來乾燥物料,空氣預先被加熱送入乾燥器,將熱量傳遞給物料,氣化物料中的水分,形成水蒸汽,並隨空氣帶出乾燥器.物料經過加熱乾燥,能夠除去物料中的結合水分,達到產品或原料所要求的含水率.(3)
化學除濕法
是利用吸濕劑除去氣體、液體、固體物料中的少量水分,由於吸濕劑的除濕能力有限,僅用於除去物料中的微量水分.因此生產中應用很少.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對於高濕物料一般均盡可能先用機械脫水法去除大量的自由水分,之後再採取其它乾燥方式進行乾燥.
8. 化學,氧氣用什麼乾燥
氧氣用濃硫酸乾燥。
硫酸(化學式:H₂SO₄),硫的最重要的含氧酸。無水硫酸為無色油狀液體,10.36℃時結晶,通常使用的是它的各種不同濃度的水溶液,用塔式法和接觸法製取。前者所得為粗製稀硫酸,質量分數一般在75%左右;後者可得質量分數98.3%的純濃硫酸,沸點338℃,密度1840千克/立方米。
硫酸是一種最活潑的二元無機強酸,是工業三大強酸之一,能和許多金屬發生反應。高濃度的硫酸有強烈吸水性,可用作脫水劑,碳化木材、紙張、棉麻織物及生物皮肉等含碳水化合物的物質。與水混合時,亦會放出大量熱能。其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和氧化性,故需謹慎使用。
純硫酸一般為無色油狀液體,密度1.84 g/cm³,沸點337℃,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同時放出大量的熱,使水沸騰。加熱到290℃時開始釋放出三氧化硫,最終變成為98.54%的水溶液,在317℃時沸騰而成為共沸混合物。硫酸的沸點及黏度較高,是因為其分子內部的氫鍵較強的緣故。由於硫酸的介電常數較高,因此它是電解質的良好溶劑,而作為非電解質的溶劑則不太理想。硫酸的熔點是10.371℃,加水或加三氧化硫均會使凝固點下降。硫酸的最大質量分數一般都是98%(這是由於濃硫酸有吸水性)。
硫酸是一種強酸(H2SO4=2H++SO42-),具有酸的通性,能與指示劑、多種鹼、鹼性氧化物、鹽、氫前的金屬作用。
可與氫前金屬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相應的硫酸鹽和氫氣:Fe+H2SO4=FeSO4+H2↑
注意,氫後面的金屬不能置換出硫酸中的氫。雖然銅、汞、銀能溶解在濃硫酸中,但是發生的反應不是置換反應,而是一種氧化還原反應(濃硫酸有強氧化性)。
可與多種鹼性氧化物反應,生成相應的硫酸鹽和水:CuO+H2SO4=CuSO4+H2O
可與鹼發生中和反應生成相應的硫酸鹽和水:Cu(OH)2+H2SO4=CuSO4+2H2O
可與揮發性酸的鹽反應,生成相應的硫酸鹽和揮發性酸,由於硫酸不容易揮發,可以用這種復分解反應製取一些酸類物質,如:
NaCl+ H2SO4(濃)=微熱=NaHSO4+HCl↑
KNO3+ H2SO4→(微熱)KHSO4+HNO3↑
此外,濃硫酸還有以下一些特性。
吸水性。把一瓶濃硫酸打開瓶蓋露置在空氣中,質量會變大,質量分數會降低,濃度下降。這是因為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附空氣中的水。濃硫酸常用於洗氣,濃硫酸熟知的除了能夠吸收空氣中的水外,還可以乾燥中性和酸性的非還原性氣體,如一氧化碳、氫氣、氧氣、氮氣和所有的稀有氣體、氯化氫氣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脫水性。脫水指濃硫酸按照水的氫氧原子組成比脫去有機物中氫氧元素的過程。就硫酸而言,脫水性是濃硫酸的性質,而非稀硫酸的性質,濃硫酸有脫水性且脫水性很強,脫水時按水的組成比脫去。物質被濃硫酸脫水的過程是化學變化,反應時,濃硫酸按水分子中氫氧原數的比(2:1)奪取被脫水物中的氫原子和氧原子或脫去非游離態的結晶水,如五水硫酸銅(CuSO4·5H2O)、蔗糖、甲酸等。可被濃硫酸脫水的物質一般為含氫、氧元素的有機物,其中蔗糖、木屑、紙屑和棉花等物質中的有機物,被脫水後生成了黑色的炭,這種過程稱作炭化。一個典型的炭化現象是蔗糖的脫水反應。在200mL燒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幾滴水,水加適量,攪拌均勻。然後再加入15mL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迅速攪拌。觀察實驗現象。可以看到蔗糖逐漸變黑,體積膨脹,形成疏鬆多孔的海綿狀的炭,反應放熱,還能聞到刺激性氣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C12H22O11==濃硫酸==12C+11H2O
又如:
HCOOH=H2SO4(濃),加熱=H2O+CO↑
C2H5OH=濃硫酸170℃=H2O + C2H4↑
CuSO4·5H2O=濃硫酸=CuSO4+5H2O
強氧化性。濃硫酸是一種強氧化劑,可以與多種物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一、和金屬反應。常溫下濃硫酸能使鐵、鋁等金屬鈍化,即在鐵、鋁的表面形成一層緻密的氧化膜,阻止內部的金屬進一步和濃硫酸發生反應。加熱時,濃硫酸可以與除金、鉑之外的所有金屬反應,生成高價的金屬氧化物,接著金屬氧化物又進一步和多餘的濃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鹽和水,而濃硫酸本身一般被還原成亞硫酸,亞硫酸是極不穩定的,一生成就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硫,而無氫氣產生。例如,銅和濃硫酸反應,反應過程如下:
Cu+H2SO4(濃)==加熱==CuO+H2SO3
H2SO3=SO2↑+H2O
CuO+H2SO4(濃)=CuSO4+H2O
總的化學方程式是:
Cu+2H2SO4(濃)==加熱==CuSO4+SO2↑+2H2O
又如,鐵和熱的濃硫酸反應,反應過程是:
2Fe+3H2SO4(濃)==加熱==Fe2O3+3H2SO3
3H2SO3=3SO2↑+3H2O
Fe2O3+3H2SO4(濃)=Fe2(SO4)3+3H2O
總的化學方程式是:
2Fe+6H2SO4(濃)==加熱==Fe2(SO4)3+3SO2↑+6H2O
在上述反應中,硫酸表現出了強氧化性和酸性。
二、與非金屬反應。熱的濃硫酸可將碳、硫、磷等非金屬單質氧化到其高價態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還原為亞硫酸,隨即分解為二氧化硫和水。這類反應中,濃硫酸只表現出氧化性。
C+2H2SO4(濃)=加熱=CO2↑+2SO2↑+2H2O
S+H2SO4(濃)==加熱==3SO2↑+2H2O
2P+5H2SO4(濃)==加熱==2H3PO4+5SO2↑+2H2O
三、與其他還原性物質反應。這些反應中,濃硫酸也是只表現出氧化性。
H2S+H2SO4(濃)==S↓+SO2↑+2H2O
2HBr+H2SO4(濃)==Br2↑+SO2↑+2H2O
2HI+H2SO4(濃)==I2↓+SO2↑+2H2O
HCHO+H2SO4(濃)==HCOOH+H2O+SO2↑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9. 有機化學實驗的乾燥方法有幾種選擇乾燥劑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考慮
常用乾燥劑有下列幾種:
(1)無水氯化鈣價廉、吸水能力大,是最常用的乾燥劑之一,與水化合可生成一、二、四或六水化合物(在30℃以下)。它只適於烴類、鹵代烴、醚類等有機物的乾燥,不適於醇、胺和某些醛、酮、酯等有機物的乾燥,因為能與它們形成絡合物。也不宜用作酸(或酸性液體)的乾燥劑。
(2)無水硫酸鎂它是中性鹽,不與有機物和酸性物質起作用。可作為各類有機物的乾燥劑,它與水生成MgSO4·7H2O(48℃以下)。價較廉,吸水量大,故可用於不能用無水氯化鈣來乾燥的許多化合物。
(3)無水硫酸鈉,它的用途和無水硫酸鎂相似,價廉,但吸水能力和吸水速度都差一些。與水結合生成NaSO4·10H2O(37℃以下)。當有機物水分較多時,常先用本品處理後再用其它乾燥劑處理。
(4)無水碳酸鉀、吸水能力一般,與水生成K2CO3·2H2O,作用慢,可用乾燥醇、酯、酮、腈類等中性有機物和生物鹼等一般的有機鹼性物質。但不適用於乾燥酸、酚、或其它酸性物質。
(5)金屬鈉、醚、烷烴等有機物用無水氯化鈣或硫酸鎂等處理後,若仍含有微量的水分時,可加入金屬鈉(切成薄片或壓成絲)除去。不宜用作醇、酯、酸、鹵烴、醛、酮及某些胺等能與鹼起反應或易被還原的有機物的乾燥劑
10. 分析化學中常用的乾燥方法及適用對象
無機鹽吸水,無水硫酸鈉,無水硫酸鎂,用於除去液體有機相中的水比較實用,前者顆粒大過濾快,後者顆粒小,乾燥效果比前者好。一般在乾燥前都用飽和食鹽水先萃取,除去大部門的水。氯化鈣和濃硫酸和變色硅膠都有吸水的效果,但是不適用。分析化學中用較少。尾氣吸收,脫水或者保存試劑這些。
旋干或者凍干,吹乾,都可以達到乾燥的效果,不過溶劑不一樣,選擇的方法不一樣。旋干實用於低沸點,凍干適用於溶解於水的,吹乾適用於低沸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