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可以表示化學反應達到平衡的標志有哪些
1、v正=v逆
(1)、用同一種物質來表示反應速率時:該物質的生成速率與消耗速率相等;
(2)用不同種物質來表示反應速率時:
若同為反應物或產物,應方向相反,即一種生成,另一種分解,且速率之比=化學方程式中相應的化學計量數之比。
若一為反應物,另一為產物,則要均為分解或生成,同樣速率之比=化學方程式中相應的化學計量數之比。
2、物質的量、質量、物質的量濃度、成分的百分含量(體積分數、質量分數)、成分的轉化率恆定均可作為達平衡的標志。
3、總壓強恆定
必須針對恆容、恆溫條件下氣體體積有改變的反應,如n2+3h2 ≒2nh3
,因為氣體物質的量越大則壓強p就越大,則無論各成份是否均為氣體,只需考慮氣體物質的量是否發生改變,只要氣體物質的量有改變,當總壓強恆定時可逆反應達平衡。但對氣體體積反應前後不變的可逆反應,由於平衡與否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變,因此在恆容、恆溫下p不會變。故總壓恆定不能作為確定達平衡的標志。如:h
2
+i
2
≒2hi。
4、混合氣體的密度恆定
①當反應前後各成分均為氣體時
恆容:ρ總為恆值,不能做平衡標志;恆壓:等物質的量反應,ρ總為恆值,不能作平衡標志,如:h
2
+i
2
≒2hi。非等物質的量反應,ρ為一定值時,可做為平衡標志,如n
2
+3h
2
≒2nh
3
。
②當有非氣體物質參與時
恆容:ρ為一定值時,可作平衡標志,如c+co
2
≒2co;恆壓:ρ為一定值時,可作平衡標志,如:c(s)+h
2
o(g)≒co(g)+h
2
(g)。
5、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m)恆定
①若各物質均為氣體
對於非等物質的量反應,如2so
2
+o
2
≒2so
3
,m一定可做為平衡標志。
對於等物質的量反應,如h
2
+
br
2
≒2hbr,m一定不能做為平衡標志。
②若有非氣體參與,無論等物質的量還是非等物質的量反應,如c(s)+o
2
(g)
≒co
2
(g),co
2
(g)+c(s)≒2co(g),m一定可標志達到平衡。
6、混合氣體的顏色一定
對於有有色氣體參與的可逆反應,當混合氣體的顏色不變時,可以作為達平衡的標志。如h
2
+i
2
≒
2hi和2no
2
+o
2
≒n
2
o
4
7、當溫度不隨時間變化而變化。
對於隔熱體系,當體系內溫度一定時,則標志達到平衡。
㈡ 化學反應平衡狀態的標志是什麼
第一大類方法:本質性判斷。化學平衡狀態的本質性標志是:「正反應與逆反應的速率相等」。這樣就可以直接或間接地衍生出以下6種判斷方式:
(1)從速率的角度描述:同一物質的生成速率等於消耗速率;
(2)從速率的角度描述:處於可逆方程式同一側(即兩者同為反應物或兩者同為生成物)的不同種物質,必須一種物質生成同時另一種物質消耗,且兩者的速率之比等於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之比;
(3)從速率的角度描述:處於可逆方程式不同側(即一為反應物,另一為生成物)的不同種物質,必須兩種物質同時生成或同時消耗,且兩者的速率之比等於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之比;
(4)從時間和物質的生消量的角度描述:單位時間內消耗掉某物質的量與生成該物質的量相等;
(5)從斷鍵角度描述:如H2+I2
2HI的反應,單位時間內斷裂一個H—H鍵的同時,形成一個H—H鍵,或形成一個I—I鍵,或斷裂2個H—I鍵;
(6)從能量角度描述:絕熱容器中,反應放出的熱量與吸收的熱量相等,即體系溫度不變。
第二大類方法:特徵性判斷。化學平衡狀態的特徵性標志是:「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這樣,就又可以直接或間接地衍生出以下5種判斷方式:
(7)反應混合物中和物質的物質的量濃度保持不變;
(8)反應混合物中各物質的物質的量分數、質量分數、體積分數(對氣體物質而言)等保持不變;
(9)反應混合物中各物質的物質的量、質量、分子數等保持不變;
(10)反應混合物中某一種反應物的轉化率、某一生成物的產率等保持不變;
(11)反應混合物中某些特徵,如某組分有顏色,體系的顏色不再改變時。
第三大類方法:整體性判斷。化學平衡狀態可以從各組分來判斷以外,對於有些可逆反應,還可以採取反應混合物的整體情況來判斷。
如:對於mA(g)+nB(g)
pC(g)+qD(g)
(其中m+n≠p+q)
或者mA(s)+nB(g)
pC(g)+qD(g)
(其中n≠p+q)
等可逆反應而言,只要出現下列幾種情況時,也達到了平衡狀態:
(12)定溫、定容條件下,總壓強保持不變;
(13)定溫、定壓條件下,總體積保持不變;
(14)定容條件下,氣體密度保持不變(僅指除氣體外還有固、液物質反應或生成的反應)
(15)總物質的量保持不變;
(16)總分子數保持不變。
特別要提醒的是:當上述反應中氣體計量數相等時,上述(12)—(16)情況在反應的任一過程中都會保持不變。
㈢ 達到化學平衡的標志有哪些原理是什麼
一、化學平衡的標志
化學平衡的標志是:①;②各組分的物質的量、質量、含量保持不變。
二、速度與平衡的關系
1、,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2、,平衡不移動。
3、,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三、化學平衡狀態的特徵
逆:研究對象是可逆反應。
等:。
動:動態平衡。
定:達平衡後,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
變:條件改變,平衡發生移動。
同:在外界條件一定時,相當量的反應物和生成物間,不論從正反應開始,還是從逆反應開始,達到的平衡狀態是相同的。
四、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方法
1、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本質標志
化學平衡狀態的本質標志是:正反應速率等於逆反應速率,但不等於零,是對同一反應物或同一生成物而言。對某一反應物來說,正反應消耗掉反應物的速度等於逆反應生成該反應物的速度。
2、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等價標志
所謂「等價標志」是指可以間接衡量某一可逆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標志。
(1)與等價的標志
①同一物質:該物質的生成速率等於它的消耗速率,如:。
②不同的物質:速率之比等於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之比,但必須是不同方向的速率,如:。
③可逆反應的正、逆反應速率不再隨時間發生變化。
④化學鍵斷裂情況=化學鍵生成情況。對同一物質而言,斷裂化學鍵的物質的量與形成化學鍵的物質的量相等。對不同物質而言,與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和分子內的化學鍵多少有關。如:對反應,當有3mol
h—h鍵斷裂,同時有鍵斷裂,則該反應達到了化學平衡。
(2)反應混合物中各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變
①質量不再改變:各組成成分的質量不再改變,各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總質量不再改變(不是指反應物的生成物的總質量不變),各組分的質量分數不再改變。
②物質的量不再改變:各組分的物質的量不再改變,各組分的物質的量分數不再改變,各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總物質的量不再改變。[反應前後氣體的分子數不變的反應,如:除外]
③對氣體物質:若反應前後的物質都是氣體,且化學計量數不等,總物質的量、總壓強(恆溫、恆容)、平均摩爾質量、混合氣體的密度(恆溫、恆壓)保持不變。[但不適用於這一類反應前後化學計量數相等的反應]
④反應物的轉化率、產物的產率保持不變。
⑤有顏色變化的體系顏色不再發生變化。
⑥物質的量濃度不再改變。當各組分(不包括固體或純液體)的物質的量濃度不再改變時,則達到了化學平衡狀態。
㈣ 高中化學怎麼判斷一個化學是否平衡
一個化學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有兩類方法判斷:
1、等法:正反應的速率=逆反應的速率。
此法應用時需要注意三個問題:
(1)一正一逆:正反應速率指的是反應物消耗快慢或者生成物積累快慢;逆反應速率指的是反應物積累快慢和生成物消耗快慢。
(2)等的是本質:數值比等於化學計量數之比而不是簡單的數值相等(當然二者的化學計量數相等則數值也相等)
(3)速率還可以用斷鍵產鍵等方法標志:反應物斷鍵是正反應,生成物斷鍵是逆反應。如每斷1mol氮氮叄鍵同時也斷3mol氫氫單鍵。
2、定法:達平衡前一直在改變的任何相對量不再改變均可以。
(1)如合成氨反應中如果在恆溫恆容(溫度和體積不變)的容器中進行,那麼,當下列量不再改變時,即可判斷已經達到平衡:
壓強、任一物質的物質的量、任一物質的濃度、任一物質的百分含量、平均相對分子質量、轉化率等不再改變均可說明已經達到化學平衡。但密度不再改變卻不行,因為所有反應物均是氣體,故根據質量守恆定律,氣體總質量不會變,恆容容器氣體體積不會變,故氣體密度(氣體總質量與氣體總體積之商)也不會改變。從來不變的量不再改變無法判斷是否已達平衡。
(2)如N02 與N204的相互轉化過程也在恆溫恆容下進行,除了以上描述的量可以外,氣體的著色不再改變也可以。
(3)如果確定氣體前後系數和不相等,那麼在恆溫恆壓下,除了壓強不變不能說明已經達到平衡外,其它任何量不再改變均可說明已經達到化學平衡狀態(包括密度)
㈤ 怎麼判斷化學反應平衡啊
一、判斷化學平衡狀態的本質標志(定義標志)。
1、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也就是v(正)=v(逆)。對於這個標志的使用有注意兩點:一是反應速率應有一正一逆,二是正逆反應速率相等。
2、各組分的物質的量濃度保持一定,也就是不再發生改變。
二、判斷化學平衡狀態的等價標志(衍生標志)。
1、與v(正)=v(逆)等價的標志
(1)從物質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角度進行判斷。對於同一物質,某物質的生成速率等於消耗速率;對於不同物質,速率之比等於化學反應方程式的系數之比,但必須是不同方向的化學反應速率。
(2)從同一時間物質的變化角度進行判斷。對於同一物質,同一時間內,生成的物質的量等於消耗的物質的量;對於不同物質,同一時間內,生成的物質的量與消耗的物質的量之比等於化學反應方程式系數之比。
(3)從正逆反應速率的變化角度進行判斷。正逆反應速率不再發生改變。
(4)從物質的微觀變化角度進行判斷。如從單位時間內化學鍵的變化情況、單位時間內電子得失情況的變化、單位時間內分子的變化情況等等。
2、與各組分的物質的量濃度保持一致等價的標志
(1)從質量角度進行判斷。如:各組分質量不再發生變化;反應物總質量或生成物總質量不再發生變化;各組分的質量分數不再發生變化等等。
(2)從物質的量角度進行判斷。如各組分物質的量不再發生變化;各組分的物質的量分數不再發生變化;反應物總的物質的量或生成物總的物質的量不再發生變化。
(3)對於有氣體參加的反應,且反應前後氣體體積發生改變的反應,還可以採用以下特殊的判斷標志。如:總物質的量、總壓強(恆溫、恆容)、平均摩爾質量、混合氣體的密度(恆溫、恆壓)保持不變。
(5)怎麼用化學速率標表示平衡擴展閱讀:
化學反應平衡其適用范圍是密閉容器中有氣體參與或生成的可逆反應。分析壓強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時,要緊抓速率變化與否及是否相等。一般有四種情況:
1、壓強改變,濃度改變,速率改變,若V正≠V逆,則平衡移動
對於反應前後氣體體積有變化的反應,當其它條件不變時,增大壓強,則平衡向氣體體積縮小的方向移動;減小壓強,平衡向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移動。注意:這里的改變壓強,即通常所說的由體積變化引起的壓強變化。
2、壓強改變,濃度改變,速率改變,但V正=V逆,則平衡不移動
對於反應前後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其它條件不變時,改變壓強,平衡不移動。這里的改變壓強,即通常所說的由體積變化引起的壓強變化。
3、壓強改變,但濃度不變,速率不變,V正=V逆,則平衡不移動
恆溫恆容條件下,向已達平衡的可逆反應體系中充入「惰氣」,則平衡不移動。注意:這里壓強改變,不是通常所說的由體積變化引起。
4、總壓強不變,但濃度改變,則速率改變,且V正≠V逆,則平衡移動
對於氣體反應體系,保持體系壓強不變,向其中充入「惰氣」,原來各氣體物質的濃度減小,則反應速率減小。此時,判斷平衡向哪一方移動,可直接利用壓強變化來判斷。即相當於減壓,平衡向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移動。
㈥ 關於化學平衡的標志,,,簡單!!!!!!!
1.判斷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方法:
(1)V正=V逆(第一特徵)為標志:
規律:①同一物質的生成速率等於消耗速率;②在方程式同一邊的不同物質生成速率與消耗速率之比(或消耗速率與生成速率之比,前後比較項必須相反)等於方程式系數之比;③方程式不同一邊的不同物質生成速率與生成速率之比(或消耗速率與消耗速率之比,前後比較項必須相同)等於方程式系數之比;④反應放出的熱量與吸收的熱量相等,即體系溫度不變。
(2)各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變(第二特徵)為標志:
規律:①各組分的質量分數不變;②各氣體組分的體積分數不變;③各組分的物質的量分數不變;④各組分的分子數之比不變;⑤各組分的物質的量濃度不變時一定平衡(變化時不一定);⑥各組分的轉化率或產率不變;⑦若某組分有色,體系的顏色不再改變時一定平衡(變化時不一定)。
2.反應類型分析:
(1)對於反應:mA2(氣)+nB2(氣) pC(氣)+Q,下述特徵標志均表示可逆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
①生成A2的速率與消耗A2的速率相等; 生成B2的速率與消耗B2的速率相等;
生成C的速率與分解C的速率相等; 生成C的分子數與分解C的分子數相等;
生成A2的速率:消耗B2的速率= m:n 消耗A2的速率:生成B2的速率=m:n
消耗A2的速率:消耗C的速率=m:p 消耗B2的速率:消耗C的速率=n:p
生成A2的速率:生成C的速率=m:p 生成B2的速率:生成C的速率=n:p
單位時間內,每生成pmolC的同時生成了mmolA2和n molB2;
單位時間內,每消耗pmolC的同時消耗了mmolA2和n molB2
②A2、B2、C的 (質量、體積、物質的量)百分組成、分子數之比不變;
③A2、B2、C的 物質的量濃度不變; ④A2、B2的轉化率不變;
⑤C的產率不變; ⑥氣體的顏色不變; ⑦隔熱條件下,體系溫度不變;
(2)當反應前後氣體的體積相等時,即m+n = p時:
⑧A2、B2、C的物質的量濃度不變或物質的量濃度之比不變,也標志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
但物質的量濃度大小、氣體顏色深淺因外界壓強改變而改變,平衡不移動,平衡狀態不變。故這兩項發生改變時,不能作為判斷反應是否達到了平衡狀態或平衡是否發生了移動的標志。
⑨氣體的總物質的量、總壓強、總體積、單位體積內分子總數、氣體密度、平均分子量大小因反應前後始終不變,有的或隨外加壓強改變而變化但平衡不移動。故不能判斷反應是否達到了平衡狀態或平衡是否發生了移動。因而通常不作為平衡標志。
(3)當反應前後氣體的體積不相等時,即m+n≠p時,下列各項也可作為判斷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或平衡不再發生移動的標志:
⑩ A2、B2、C的物質的量不變時; 單位體積內分子總數不變時;
恆容下體系壓強不變時; 恆壓下體系的總體積不變時;
平均分子量不變時; 混合物的密度不變時:
㈦ 化學平衡標志怎樣判斷已達到平衡狀態
1、V正=V逆(1)、用同一種物質來表示反應速率時:該物質的生成速率與消耗速率相等;(2)用不同種物質來表示反應速率時:若同為反應物或產物,應方向相反,即一種生成,另一種分解,且速率之比=化學方程式中相應的化學計量數之比。若一為反應物,另一為產物,則要均為分解或生成,同樣速率之比=化學方程式中相應的化學計量數之比。
2、物質的量、質量、物質的量濃度、成分的百分含量(體積分數、質量分數)、成分的轉化率恆定均可作為達平衡的標志。
3、總壓強恆定必須針對恆容、恆溫條件下氣體體積有改變的反應,如N2+3H2
≒2NH3
,因為氣體物質的量越大則壓強p就越大,則無論各成份是否均為氣體,只需考慮氣體物質的量是否發生改變,只要氣體物質的量有改變,當總壓強恆定時可逆反應達平衡。但對氣體體積反應前後不變的可逆反應,由於平衡與否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變,因此在恆容、恆溫下P不會變。故總壓恆定不能作為確定達平衡的標志。如:H2+I2≒2HI。
4、混合氣體的密度恆定①當反應前後各成分均為氣體時恆容:ρ總為恆值,不能做平衡標志;恆壓:等物質的量反應,ρ總為恆值,不能作平衡標志,如:H2+I2≒2HI。非等物質的量反應,ρ為一定值時,可做為平衡標志,如N2+3H2
≒2NH3。②當有非氣體物質參與時恆容:ρ為一定值時,可作平衡標志,如C+CO2≒2CO;恆壓:ρ為一定值時,可作平衡標志,如:C(S)+H2O(g)≒CO(g)+H2(g)。
5、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M)恆定①若各物質均為氣體對於非等物質的量反應,如2SO2+O2≒2SO3,M一定可做為平衡標志。對於等物質的量反應,如H2+
Br2≒2HBr,M一定不能做為平衡標志。②若有非氣體參與,無論等物質的量還是非等物質的量反應,如C(s)+O2(g)
≒CO2(g),CO2(g)+C(s)≒2CO(g),M一定可標志達到平衡。
6、混合氣體的顏色一定對於有有色氣體參與的可逆反應,當混合氣體的顏色不變時,可以作為達平衡的標志。如H2+I2
≒
2HI和2NO2+O2≒N2O47、當溫度不隨時間變化而變化。對於隔熱體系,當體系內溫度一定時,則標志達到平衡。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㈧ 化學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標志有哪些
1、V正=V逆(1)、用同一種物質來表示反應速率時:該物質的生成速率與消耗速率相等;(2)用不同種物質來表示反應速率時:若同為反應物或產物,應方向相反,即一種生成,另一種分解,且速率之比=化學方程式中相應的化學計量數之比。若一為反應物,另一為產物,則要均為分解或生成,同樣速率之比=化學方程式中相應的化學計量數之比。2、物質的量、質量、物質的量濃度、成分的百分含量(體積分數、質量分數)、成分的轉化率恆定均可作為達平衡的標志。3、總壓強恆定必須針對恆容、恆溫條件下氣體體積有改變的反應,如N2+3H2 ≒2NH3 ,因為氣體物質的量越大則壓強p就越大,則無論各成份是否均為氣體,只需考慮氣體物質的量是否發生改變,只要氣體物質的量有改變,當總壓強恆定時可逆反應達平衡。但對氣體體積反應前後不變的可逆反應,由於平衡與否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變,因此在恆容、恆溫下P不會變。故總壓恆定不能作為確定達平衡的標志。如:H2+I2≒2HI。4、混合氣體的密度恆定①當反應前後各成分均為氣體時恆容:ρ總為恆值,不能做平衡標志;恆壓:等物質的量反應,ρ總為恆值,不能作平衡標志,如:H2+I2≒2HI。非等物質的量反應,ρ為一定值時,可做為平衡標志,如N2+3H2 ≒2NH3。②當有非氣體物質參與時恆容:ρ為一定值時,可作平衡標志,如C+CO2≒2CO;恆壓:ρ為一定值時,可作平衡標志,如:C(S)+H2O(g)≒CO(g)+H2(g)。5、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M)恆定①若各物質均為氣體對於非等物質的量反應,如2SO2+O2≒2SO3,M一定可做為平衡標志。對於等物質的量反應,如H2+ Br2≒2HBr,M一定不能做為平衡標志。②若有非氣體參與,無論等物質的量還是非等物質的量反應,如C(s)+O2(g) ≒CO2(g),CO2(g)+C(s)≒2CO(g),M一定可標志達到平衡。6、混合氣體的顏色一定對於有有色氣體參與的可逆反應,當混合氣體的顏色不變時,可以作為達平衡的標志。如H2+I2 ≒ 2HI和2NO2+O2≒N2O47、當溫度不隨時間變化而變化。對於隔熱體系,當體系內溫度一定時,則標志達到平衡。
㈨ 怎麼用不同的物質來表示化學平衡呢
用可逆反應中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的變化表示化學平衡的建立過程。化學平衡的本質:正反應速率等於逆反空速率。
化學平衡的建立是以可道反應為前提的。可逆反應是指在同一條件下既能正向進行又能逆向進行的反應。絕大多數化學反應都具有可逆性,都可在不同程度上達到平衡。化學平衡則是指在宏觀條件一定的可逆反應中,化學反應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物和生成物各組分濃度不再改變的狀態。可用∆r G m=∑y AμA=0判斷,μA是反應中A物質的化學勢。根據吉布斯由自由能判據,當∆r G m=0時,反應達最大限度,處於平衡狀態。根據吉布斯特列原理,如一個已達平衡的系統被改變,該系統會隨之改變來抗衡該改變。
通常說的四大化學平衡為氧化平衡、沉澱溶液平衡、配位平衡、酸鹼平衡。化學平衡在分斬化學中有著極為重要的應用。
化學平衡常數,是指在一定溫度下,可逆反應無論從正反應開始,還是逆反應開始,也不管反應物起始濃度大小,最後都達到平衡,這時各生成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次冪乘積除以各反應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次冪的乘積所得的比值是個常數,用K表示,這個常數叫化學平衡常數
反應a A(g)+b B(g)=c C(g)+dD(g)
K=(Cx D)/(A+B)
在化學
㈩ 判斷化學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的標志
根據化學平衡狀態的定義,化學反應達到平衡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某一物質的物質的量濃度保持一定,這也是判斷化學反應是否平衡的標志,常見的化學平衡狀態的標志,除了定義標志之外,還有一些衍生標志。
一、判斷化學平衡狀態的本質標志(定義標志)。
1、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也就是v(正)=v(逆)。對於這個標志的使用有注意兩點:一是反應速率應有一正一逆,二是正逆反應速率相等。
2、各組分的物質的量濃度保持一定,也就是不再發生改變。
二、判斷化學平衡狀態的等價標志(衍生標志)。
1、與v(正)=v(逆)等價的標志
(1)從物質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角度進行判斷。對於同一物質,某物質的生成速率等於消耗速率;對於不同物質,速率之比等於化學反應方程式的系數之比,但必須是不同方向的化學反應速率。
(2)從同一時間物質的變化角度進行判斷。對於同一物質,同一時間內,生成的物質的量等於消耗的物質的量;對於不同物質,同一時間內,生成的物質的量與消耗的物質的量之比等於化學反應方程式系數之比。
(3)從正逆反應速率的變化角度進行判斷。正逆反應速率不再發生改變。
(4)從物質的微觀變化角度進行判斷。如從單位時間內化學鍵的變化情況、單位時間內電子得失情況的變化、單位時間內分子的變化情況等等。對反應N2+3H2 ⇌2NH3,當有3mol H—H鍵斷裂,同時有6 molN—H鍵斷裂,則該反應達到了化學平衡。
2、與各組分的物質的量濃度保持一致等價的標志
(1)從質量角度進行判斷。如:各組分質量不再發生變化;反應物總質量或生成物總質量不再發生變化;各組分的質量分數不再發生變化等等。
(2)從物質的量角度進行判斷。如各組分物質的量不再發生變化;各組分的物質的量分數不再發生變化;反應物總的物質的量或生成物總的物質的量不再發生變化。(只適用與反應前後體積發生改變的反應,對於等體積如H2 +I2 ⇌2HI的反應除外)
(3)對於有顏色變化的可逆反應,當顏色不改變時,達到了平衡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