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危害分析中的化學危害有哪些

危害分析中的化學危害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09 04:05:59

1. 職業病危害因素中屬於化學因素的有哪些

職業病危害因素中屬於化學因素的有:

1、汞及其化合物:金屬汞主要以蒸氣形態經呼吸道吸入人體,其化合物則以粉塵態紅呼吸道、消化道、皮膚粘膜侵入人體,可分布全身各器官,以腎臟含量為最高。汞蒸氣可以通過血腦屏障,可引起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及腎臟損害。嚴重時可引起汞中毒性腦病。

2、鎘及其化合物:鎘及其化合物主要經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可通過肺泡進入血液,血液中鎘90%~95%存在於紅細胞內,並與血紅蛋白結合。進入組織細胞的鎘,主要分布於腎、肝、肺。鎘可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組織。

慢性鎘中毒主要引起以腎小管病變為主的腎臟損害。嚴重時,可出現慢性腎功能衰竭和骨質軟化與疏鬆。

3、鋇及其化合物:鋇及其化合物中毒是指生產、運輸和使用過程中,短時間接觸大量可溶性鋇化合物而引起的以肌肉麻痹、心血管損害及低鉀血症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疾病。

4、釩及其化合物:釩及其化合物主要經呼吸道吸入,其次為消化道,吸收率為0.1%~2%,可溶性釩可經皮膚吸收。被吸收釩主要經血液轉運分布到人體各個組織,主要貯存於骨骼中,其次為肝、腎、肌肉。

釩可引起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和變態反應性病變。職業性釩中毒多為急性釩中毒,慢性釩中毒較少見。

5、鈾及其化合物:鈾化合物指的是鈾與其他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鈾在不同情況下,可以生成U(Ⅲ)、U(Ⅳ)和U(Ⅵ)的各種鈾化合物,其中最穩定的是U(Ⅵ)的化合物,其次是U(Ⅳ)的化合物。鈾化合物主要包括氧化物、氫化物、碳化物、氮化物、氯化物、氟化物、硅化物、溴化物以及碘化物等。

2. 危險化學品的危害主要包括哪三類

1理化危險

爆炸物

易燃氣體

易燃氣溶膠

氧化性氣體

壓力下氣體

易燃液體

易燃固體

自反應物質或混合物

2健康危險

急性毒性

皮膚腐蝕/刺激

嚴重眼損傷/眼刺激

呼吸或皮膚過敏

呼吸或皮膚過敏分類、警示標簽和警示性說明見GB20595。

生殖毒性

3環境危險

危害水生環境

急性水生毒性是指物質對短期接觸它的生物體造成傷害的固有性質。

慢性水生毒性是指物質在與生物體生命周期相關的接觸期間對水生生物產生有害影響的潛在性質或實際性質。

3. 生活中關於化學危害都有哪些呢

現在人們經常裝修房子,經常會受到化學類型的危害,而且危害嚴重時可致命,那麼關於生活中的化學危害都包括:

1、甲醛

甲醛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的物質,刺眼、刺鼻、刺喉,沸點為-19.5℃,濃度為35%-40%的水溶液為福爾馬林,在室溫內極易揮發,溫度越高,甲醛的釋放不斷加快,經常出現在腳水腫,俗話說無醛不成膠嘛。

2、苯

苯在常溫下是一種無色、有甜味的液體,易揮發,有強烈的方向氣味,難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包括甲苯、二甲苯都是有害物質,經常在油漆中出現。

3、TVOC

這個是空氣中的有機化合物的總稱,在常溫下可以以蒸發的形式存在於空氣中。包括烷類、芳烴類、烯類、鹵烴類、酯類、醛類、酮類。

4、氨

無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鹼性物質。比空氣輕。

5、氡

是一種天然放射性惰性氣體,無色無味,會引發肺癌。

6、PM2.5

空氣中直徑大於小於2.5微米,可以直接被人吸入肺部,深入支氣管和肺泡,影響肺部同期功能的顆粒。

4. 食品中的化學性危害主要有哪些

食品中的化學危害是指有毒的化學物質污染食物而引起的危害。常見的化學性危害有重金屬、自然毒素、農用化學葯物、洗消劑及其他化學性危害。食品中的化學性危害可能對人體造成急性中毒、慢性中毒、過敏、影響身體發育、影響生育、致癌、致畸、致死等後果。具體分為:

1、重金屬:重金屬,如汞、鎘、鉛、砷等,均為對食品安全有危害的金屬元素。食品中的重金屬主要來源於三個途徑:農用化學物質的使用、工業三廢的污染;食品加工過程所使用不符合衛生要求的機械、管道、容器以及食品添加劑中含有毒金屬;作為食品的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從含高金屬的地質中吸取了有毒重金屬。

2、自然毒素:許多食品含有自然毒素,例如發芽的馬鈴薯(土豆)含有大量的龍葵毒素,可引起中毒或致人死亡;魚膽中含的5一a鯉醇,能損害人的肝腎和心腦,造成中毒和死亡;霉變甘蔗中含3一硝基丙醇,可致人死亡。自然毒素有的是食物本身就帶有,有的則是細菌或黴菌在食品中繁殖過程中所產生的。

3、農用化學葯物:食品植物在種植生長過程中,使用了農葯殺蟲劑、除草劑、抗氧化劑、抗菌素、促生長素、抗霉劑以及消毒劑等,或畜禽魚等動物在養殖過程中使用的抗生素,合成抗菌葯物等,這些化學葯物都可能給食物帶來危害。世界各國對農用化學葯物的品種、使用范圍以及殘留量作了嚴格限制。例如歐盟規定,中國出口到歐洲的蜂蜜中氯黴素的殘留不得超過0.1ng/mI。

4、洗消劑:洗消劑是一個常被忽視的食品安全危害。問題產生的原因有:使用非食品用的洗消劑,造成對食品及食品用具的污染;不按科學方法使用洗消劑,造成洗消劑在食品及用具中的殘留。例如,有些餐館使用洗衣粉清洗餐具、蔬菜或水果,造成洗衣粉中的有毒有害物毒,如增白劑等,對食品及餐具的污染。

5、濫用食品添加劑:包括食品添加劑的超劑量,超范圍使用等。

6、食品包裝材料、容器與設備:包括塑料、橡膠、塗料、陶瓷、搪瓷及其他材料帶來的危害。

7、食品中的放射性污染:包括各種放射性同位素污染食品原料等造成的危害。魚類等水產品對某些放射性核素有很強的富集作用,因此需特別引起重視。

(4)危害分析中的化學危害有哪些擴展閱讀:

食品中的化學性危害控制方法:

1、配方之前的控制:原材料的說明,賣主的證明/保證,現場檢查——確認。

2、使用之前的控制:審查使用化學試劑的目的,確保化學試劑的純度、分子式和標簽,控制化學試劑的添加量。

3、控制儲藏和管理條件:防止自然生成毒素。

4、登記加工中使用的所有化學製品:記錄使用情況,總結使用目的。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化學危害

網路-食品安全危害

5. 什麼事物理危害,化學危害,微生物危害

物理性危害主要指食品加工過程中機械操作帶來的雜質,包括金屬、機械碎屑、玻璃、首飾、碎石子、骨頭碎片等。在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危害識別中,相比於化學性安全危害與生物性安全危害,物理性安全危害更容易進行風險分析和預防,通常不作為風險危害評估的重點。
化學性危害主要指環境污染物、天然動植物毒素、食品供應鏈過程產生的污染和人為使用的非法物質等。環境污染物包括無機污染物(如鉛、砷、汞、鎘等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如二英、多環芳烴等);天然動植物毒素如河豚魚毒素、毒蕈毒素、鮮黃花菜中的秋水仙鹼、木薯中的亞麻仁苦甙等等;食品供應鏈過程產生的污染包括農葯、獸葯的使用,不良生產工藝產生的有害物質(如多環芳烴、亞硝酸鹽)以及容器和包裝材料帶入的污染等;非法使用非食用物質如三聚氰胺、化工染料、工業鹽、甲醛等。
能引起人和動物致病的微生物叫病源微生物,有八大類:

1.真菌:引起皮膚病。深部組織上感染。

2放線菌:皮膚,傷口感染。

3螺旋體:皮膚病,血液感染 如梅毒,鉤端螺旋體病。

4細菌:皮膚病化膿,上呼吸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食物中毒,敗血壓症,急性傳染病等。

5立克次氏體:斑疹傷寒等。

6衣原體:沙眼,泌尿生殖道感染。

7病毒:肝炎,乙型腦炎,麻疹,艾滋病等。

8支原體:肺炎,尿路感染。

6. 對加工工藝進行危害分析時主要分析那幾個方面的潛在危害

主要對以下三個方面,
(1)生物危害
(2)化學危害
(3)物理危害

7. 化學品有那些危害

化學品的主要危害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蝕,環境污染等.
(一)、 危險化學品的燃燒危險: 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等均可能發生燃燒而導致火災事故.
(二)、危險化學品的爆炸危險:除了爆炸品之外,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等都有可能引發爆炸.
(三)、危險化學品的毒性 : 除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外,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等中的一些物質也會致人中毒.

8. 化學污染對環境的危害有哪些

1、甲醛對人體可能產生的危害有哪些?

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嗅覺異常、刺激、過敏、肺功能異常、免疫功能異常等方面。當室內空氣中甲醛含量為0.1mg/m3時就有異味和不適感,0.5mg/m3時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淚,0.6mg/m3時引起咽喉不適或疼痛,濃度再高可引起惡心、嘔吐、咳嗽、胸悶、氣喘甚至肺氣腫。長期低濃度接觸甲醛氣體,可出現頭痛、頭暈、乏力、兩側不對稱感覺障礙和排汗過剩以及視力障礙,且能抑制汗腺分泌,導致皮膚乾燥皸裂,濃度較高時,對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膚具有強烈刺激性,對神經系統、免疫系統、肝臟等產生毒害。

八十年代初,人們開始研究甲醛與腫瘤之間的關系,其致癌性在動物實驗中又被證實。但是否為人類的致癌劑,目前國內外對比仍然沒有得出肯定的結論,有報告說可能與鼻咽癌有一定的聯系。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MOSH)已將甲醛列為人體可疑致癌物。

世界衛生組織(WHO)工作組曾對甲醛規定了它對嗅覺、眼睛刺激和呼吸道刺激潛在致癌力的閾值,並指出當甲醛的室內環境濃度超標百分之10時,就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2、苯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一般認為苯毒性的產生是通過代謝產物所致,也就是說苯須先通過代謝才能對生命體產生危害。苯可以在肝臟和骨髓中進行代謝,而骨髓是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的形成部位,故苯進入體內可在造血組織本身形成具有血液毒性的代謝產物。長期接觸苯可引起骨髓與遺傳損害,血象檢查可發現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全血細胞減少與再生障礙性貧血,甚至發生白血病。曾經有人對低濃度苯接觸工人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外周血白細胞數雖在正常值范圍之內,但非常顯著低於對照組,經常性苯接觸工人淋巴細胞微核率分布高於非苯接觸組,且制苯車間觀察人群的淋巴細胞微核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隨作業環境苯濃度的增高,白細胞數有降低趨勢,淋巴細胞微核率有增加的趨勢。這些均證明低濃度苯對作業人群的健康有損害,尤其要注意對人體遺傳物質的損傷作用。吸入4000ppm以上的苯短時間除有黏膜及肺刺激性外,中樞神經亦有抑製作用,同時會伴有頭痛、欲嘔、步態不穩、昏迷、抽痙及心律不整。吸入14000ppm以上的苯會立即死亡。

3、甲苯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甲苯進入體內以後約有百分之48在體內被代謝,經肝臟、腦、肺和腎最後排出體外,在這個過程中會對神經系統產生危害,自願者實驗證明當血液中甲苯濃度達到1250mg/m3時,接觸者的短期記憶能力、注意力持久性以及感覺運動速度均顯著降低。

4、二甲苯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二甲苯包括鄰位、間位和對位三種異構體,以間位比例最大,可達百分之60~70,對位含量最低。二甲苯可經呼吸道、皮膚及消化道吸收,其蒸氣經呼吸道進入人體,有部分經呼吸道排出,吸收的二甲苯在體內分布以脂肪組織和腎上腺中最多,後依次為骨髓、腦、血液、腎和肝。工業用二甲苯三種異構體的毒性略有差異,均屬低毒類。據報告,三名工人吸入濃度為43.1g/m3的二甲苯,18.5小時後一名死亡,屍檢可見肺淤血和腦出血,另兩名工人喪失知覺達19~24小時,伴有記憶喪失和腎功能改變。此外,吸入高濃度的二甲苯可使食慾喪失、惡心、嘔吐和腹痛,有時可引起肝腎可逆性損傷。同時二甲苯也是一種麻醉劑,長期接觸可使神經系統功能紊亂。

5、室內環境中氨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按毒理學分類,氨屬於低毒類化合物。氨是無色氣體,當環境空氣中氨達到一定濃度時,才有強烈的刺激氣味。人對氨的嗅閾值為0.5~1.0mg/m3。氨是一種鹼性物質,進入人體後可以吸收組織中的水分,溶解度高,對人體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蝕作用,減弱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氨進入肺泡後易和血紅蛋白結合破壞運氧功能。短期內吸入大量的氨可出現流淚、咽痛、聲音嘶啞、咳嗽、頭暈、惡心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肺水腫或呼吸窘迫綜合症,同時發生呼吸道刺激症狀。美國製造化學師協會規定,允許工作人員在低於100ppm的氨濃度下工作8小時。

6、室內環境中二氧化硫的危害有哪些?

二氧化硫作用的靶細胞主要是上呼吸道,因為它易溶於水形成亞硫酸刺激眼和鼻粘膜,具有腐蝕性,二氧化硫在組織液中的溶解度很高,所以吸入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很快會溶解消失在上呼吸道,很少進入深部氣道,因此只有深度呼吸或二氧化硫吸附在塵粒表面上時才有可能進入肺部。

長期接觸二氧化硫的人一方面刺激上呼吸道引起支氣管平滑肌反射性收縮,呼吸阻力增加,呼吸功能衰落,另一方面刺激和損失粘膜,使粘膜分泌增多變稠,纖毛運動受阻,免疫功能減弱,導致呼吸道抵抗力下降,誘發不同程度的炎症,如慢性鼻咽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和肺氣腫等。此外長期接觸二氧化硫對大腦皮質機能產生不良影響,使大腦勞動能力下降,不利於兒童智力發育。

7、室內環境中氮氧化物的危害有哪些?

氮氧化物難溶於水,故對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較小,而易於侵入呼吸道深部細支氣管和肺泡,當時可無明顯症狀或有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狀,如咽部不適、乾乾咳等。常經6~7小時潛伏期後出現遲發性肺水腫、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此外,氮氧化物還可對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產生危害作用。

8、室內環境中臭氧的危害有哪些?

臭氧具有強氧化性,相對於一般的紫外線消毒而言,臭氧具有很強的殺菌效果,有研究表明臭氧可在5分鍾內殺死百分之99以上的殺死繁殖體,同時臭氧也起到除臭的目的,許多室內空氣凈化器以臭氧的強氧化性為原理,將空氣中的有機物氧化,以達到凈化空氣的目的。

但是,臭氧的強氧化性對人體健康卻有危害作用。一般認為臭氧吸入體內後,能迅速轉化為活性很強的自由基-超氧基(O2-),主要使不飽和脂肪酸氧化,從而造成細胞損傷。

臭氧可使人的呼吸道上皮細胞脂質過氧化過程中花生四烯酸增多,進而引起上呼吸道的炎症病變,志願者研究表明接觸0.09ppm臭氧2小時後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和第一秒用力肺活量顯著下降,濃度達0.15ppm時,百分之80以上的人感到眼和鼻粘膜刺激,百分之100出現頭疼和胸部不適。由於臭氧能引起上呼吸道炎症、損傷終末細支氣管上皮纖毛,從而削弱了上呼吸道的防禦功能,因此長期接觸一定濃度的臭氧還易於繼發上呼吸道感染。臭氧濃度在2ppm時,短時間接觸即可出現呼吸道刺激症狀、咳嗽、頭疼。

9、室內環境中一氧化碳的危害有哪些?

一氧化碳的中毒機理是:它進入肺泡後很快會和血紅蛋白(Hb)產生很強的親合力,使血紅蛋白形成碳氧血紅蛋白(COHb),阻止氧和血紅蛋白的結合。血紅蛋白與一氧化碳的親合力要比與氧的親合力大200~300倍,同時碳氧血紅蛋白的解離速度卻比氧合血紅蛋白的解離慢3600倍。一旦碳氧血紅蛋白濃度升高,血紅蛋白向機體組織運載氧的功能就會受到阻礙,進而影響對供氧不足最為敏感的中樞神經(大腦)和心肌功能,造成組織缺氧,從而使人產生中毒症狀。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吸入高濃度一氧化碳後引起以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為主的全身性疾病,中毒起病急、潛伏期短。輕、中度中毒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昏、心悸、惡心、嘔吐、四肢乏力、意識模糊,甚至昏迷,但昏迷持續時間短,經脫離現場進行搶救,可較快蘇醒、一般無明顯並發症。重度中毒者意識障礙程度達深昏迷狀態,往往出現牙關緊閉、強直性全身痙攣、大小便失禁。部分患者可並發腦水腫、肺水腫、嚴重的心肌損害、休克、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皮膚水泡或成片的皮膚紅腫、肌肉腫脹壞死、肝、腎損害等。

10、室內環境中二氧化碳的來源及危害有哪些?

室內空氣二氧化碳在百分之0.07以下時屬於清潔空氣,人體感覺良好,當濃度在百分之0.07~0.1時屬於普通空氣,個別敏感者會感覺有不良氣味,在百分之0.1~0.15時屬於臨界空氣,室內空氣的其它症狀開始惡化,人體開始感覺不適,達到百分之0.15~0.2時屬於清度污染,超過百分之0.2屬於嚴重污染,在百分之0.3~0.4的人呼吸加深,出現頭疼、耳鳴、血壓增加等症狀當達到百分之0.8以上時就會引起死亡。

9. 環境化學性污染的健康危害有哪些

(1)急性危害

化學污染物在短時間內大量進入環境,可使暴露人群在短時間內出現不良反應,急性中毒甚至死亡。氯、氨、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氫、甲烷等氣體和農葯、砷化物等隨著廢氣、廢水大量排放,引起人、畜的急性中毒。

(2)慢性危害

環境中化學污染物長時間、低濃度反復作用於機體產生的慢性危害,表現為:①慢性疾患。如大氣污染物長期作用與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有關。②持續性蓄積危害。鉛、汞、鎘等重金屬以及脂溶性強難降解的多氯聯苯等有機化合物,可長期貯存在組織器官中,對機體造成損害或對下一代的健康產生危害。③非特異性影響。如機體抵抗力減弱,健康狀況下降,非特異性疾病多發。

(3)致癌作用

常見的環境化學致癌物有苯並[a]芘、煤焦油、瀝青、石棉、聯苯胺、鉻和鉻化物、鎳和鎳化物、砷及砷化物、苯、氯乙烯等。

(4)致畸作用

已經證實許多葯物和環境化學物對人類有致畸作用,如甲基汞、環磷醯胺、己烯雌酚、促雄性激素、多氯聯苯、碘化物、甲苯等。

(5)致突變作用

許多研究表明突變可能是致癌和致畸的重要原因。環境中有許多因素能誘發突變,如甲醛、砷化物、亞硝酸鹽、N-亞硝基化合物、電離輻射、某些病毒、黃麴黴毒素等。

(6)免疫毒性

抑制免疫功能,如多環芳烴類化合物、金屬類毒物、某些農葯、某些葯物、電離輻射等;引起變態反應;引起自身免疫反應,如氯乙烯、某些葯物、食品添加劑等。

(7)環境內分泌干擾物

指具有類似激素作用、干擾內分泌功能,從而對機體或後代引起有損健康效應的一類外源性物質。目前認為環境內分泌干擾物與生殖障礙、出生缺陷、發育異常、代謝紊亂以及某些癌症的發生發展有關。

10. 物理性危害、化學性危害和生物性危害分別指什麼

物理性危害更多的是通過物理性質的危害,比如粉塵的污染,是粉塵阻塞了肺,雜訊污染,則是大分貝對耳膜造成的傷害,如此的等等,化學傷害就主要是化學腐蝕,生物性的則是通過生物對生物的破壞,例如病毒,細菌等

閱讀全文

與危害分析中的化學危害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