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化學實驗加熱的方法有哪些
1、用試管直接加熱(事先要預熱,試管外壁不能有水珠,受熱要均勻,加熱後不能立即用冷水沖洗,加熱固體試管口要朝下,用排水法收集氣體完壁後要先將導管移出水鑿) 2、用燒杯加熱(燒杯底要墊石棉網)
B. 化學實驗,高錳酸鉀加熱製取氧氣的步驟詳細一點。
a、步驟:查—裝—定—點—收—離—熄(茶莊定點收利息)
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裝----裝葯品
定----把試管固定到鐵架台上
點----點燃酒精燈加熱(先預熱)
收----收集氣體
離----把導氣管從水槽中取出
熄----熄滅酒精燈
b、注意點
①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破裂
②葯品平鋪在試管的底部:均勻受熱
③鐵夾夾在離管口約1/3處
④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於氣體排出
⑤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⑥排水法收集時,待氣泡均勻連續冒出時再收集(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中的空氣,此時收集氣體不純)
⑦實驗結束時,先移導管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吸引起試管破裂
⑧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伸到集氣瓶底部:把空氣排盡
B.(以過氧化氫制氧氣為例)
a.步驟:查---裝---收
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用夾子把導管夾上,然後往長頸漏斗中加水,長頸漏斗的頸部中的水柱如不下降,氣密性就良好)
裝---裝葯品,先裝固體,後裝液體(防止液體飛濺)
收---收集氣體
b、注意點
①長頸漏斗的頸部應在液面以下:防止氣體泄露----可用分液漏斗代替(可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以及反應的速度)
②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於氣體排出
(4)氧氣的驗滿: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
檢驗: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
C. 化學實驗中酒精燈給固、液體加熱分別注意什麼
固體加熱:
1、試管口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迴流炸裂試管
2、試管外壁擦乾,防止試管受熱不均炸裂
3、先移動酒精燈給試管預熱,然後用外焰加熱有葯品的部位
4、實驗完畢,應先把導管從水槽中拿出,然後熄滅酒精燈,防止水槽中水迴流使試管炸裂。
液體加熱:
1、液體不超過溶積的1/3
2、試管夾從底部往上套,夾在試管的中上部
3、加熱液體時試管口對著無人方向,防止液體濺出傷人
4、先上下移動試管,防止試管受熱不均勻炸裂
5、與桌面傾斜45º角,以增大受熱面積
D. 做化學實驗時 有哪些注意事項
膠頭滴管:
①使用時膠頭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體試劑進入膠頭而使膠頭受腐蝕或將膠頭里的雜質帶進試液
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試劑)
③用過後應立即洗滌干凈並插在潔凈的試管內,未經洗滌的滴管嚴禁吸取別的試劑
④滴瓶上的滴管必須與滴瓶配套使用
試管:
1.加熱前,要把試管底部擦乾。防止爆裂。
2.在加熱時要預熱一段時間。
3.加熱後不能馬上用冷水沖洗,防止爆裂。
量筒:
1.在量筒內稀釋或配製溶液,決不能對量筒加熱 。
2.在量筒里進行化學反應
3.在量液體時,要根據所量的體積來選擇大小恰當的量筒(否則會造成較大的誤差)
4.讀數時應將量筒垂直平穩放在桌面上,並使量筒的刻度與量筒內的液體凹液面的最低點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天平:
1.稱量物放在左盤,砝碼按由大到小的順序放在右盤.
2.取用砝碼要用鑷子,不能直接用手.
3.被稱物體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要在兩邊先放上等質量的紙, 易潮解的葯品或有腐蝕性的葯品(如氫氧化鈉固體)必須放在玻璃器皿中稱量。
試管夾:
使用時從試管的底部往上套,夾在試管的中上部。
酒精燈:
①使用前先檢查燈心,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
②也不可用燃著的酒精燈去點燃另一酒精燈(以免失火)
③酒精燈的外焰最高, 應在外焰部分加熱 先預熱後集中加熱。
④要防止燈芯與熱的玻璃器皿接觸(以防玻璃器皿受損)
⑤實驗結束時,應用燈帽蓋滅(以免燈內酒精揮發而使燈心留有過多的水分,不僅浪費酒精而且不易點燃),決不能用嘴吹滅(否則可能引起燈內酒精燃燒,發生危險)
⑥萬一酒精在桌上燃燒,應立即用濕抹布撲蓋
溫度計
剛用過的高溫溫度計不可立即用冷水沖洗。
2:基本操作
(1) 葯品的取用:「三不準」①不準用手接觸葯品 ②不準用口嘗葯品的味道 ③不準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氣味
注意:已經取出或用剩後的葯品不能再倒回原試劑瓶,應交回實驗室。
A:固體葯品的取用
取用塊狀固體用鑷子(具體操作:先把容器橫放,把葯品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的豎立起來);取用粉末狀或小顆粒狀的葯品時要用葯匙或紙槽(具體操作:先將試管橫放,把盛葯品的葯匙或紙槽小心地送入試管底部,再使試管直立)
B:液體葯品的取用
取用很少量時可用膠頭滴管,取用較多量時可直接從試劑瓶中傾倒(注意:把瓶塞倒放在桌上,標簽向著手心,防止試劑污染或腐蝕標簽,斜持試管,使瓶口緊挨著試管口)
(2)物質的加熱 給液體加熱可使用試管、燒瓶、燒杯、蒸發皿
A: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 試管一般與桌面成45°角,先預熱後集中試管底部加熱,加熱時切不可對著任何人
B:給試管里的固體加熱: 試管口應略向下(防止產生的水倒流到試管底,使試管破裂)先預熱後集中葯品加熱
注意點: 被加熱的儀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熱前擦乾,以免容器炸裂;加熱時玻璃儀器的底部不能觸及酒精燈的燈心,以免容器破裂。燒的很熱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沖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應放在石棉網上。
(3) 過濾 是分離不溶性固體與液體的一種方法(即一種溶,一種不溶,一定用過濾方法)如粗鹽提純、氯化鉀和二氧化錳的分離。
操作要點:
「一貼」 指用水潤濕後的濾紙應緊貼漏斗壁;
「二紙」指①濾紙邊緣稍低於漏斗邊緣②濾液液面稍低於濾紙邊緣;
「三靠」指①燒杯緊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緊靠三層濾紙邊 ③漏斗末端緊靠燒杯內壁
(4)儀器的裝配 裝配時, 一般按從低到高,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
5)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先將導管浸入水中,後用手掌緊物捂器壁(現象:管口有氣泡冒出,當手離開後導管內形成一段水柱。
(6)玻璃儀器的洗滌 如儀器內附有不溶性的鹼、碳酸鹽、鹼性氧化物等,可加稀鹽酸洗滌,再用水沖洗。如儀器內附有油脂等可用熱的純鹼溶液洗滌,也可用洗衣粉或去污粉刷洗。清洗干凈的標準是:儀器內壁上的水即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均勻地附著一層水膜時,就表明已洗滌干凈了。
(7)常用的意外事故的處理方法
A:使用酒精燈時,不慎而引起酒精燃燒,應立即用濕抹布。
B:酸液不慎灑在桌上或皮膚上應用碳酸氫鈉溶液沖洗。
C:鹼溶液不慎灑在桌上應用醋酸沖洗,不慎灑在皮膚上應用硼酸溶液沖洗。
D:若濃硫酸不慎灑在皮膚上千萬不能先用大量水沖洗。
3、氣體的製取、收集
(1)常用氣體的發生裝置
A:固體之間反應且需要加熱,用制O2裝置(NH3、CH4);一定要用酒精燈。
(2)常用氣體的收集方法
A:排水法 適用於難或不溶於水且與水不反應的氣體,導管稍稍伸進瓶內,(CO、N2、NO只能用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氣法 適用於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CO2、HCl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
C:向下排空氣法 適用於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
排氣法:導管應伸入瓶底
4、氣體的驗滿:
O2的驗滿:用帶余燼的木條放在瓶口。
CO2的驗滿:用燃著的木條放在瓶口。證明CO2的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
9、(1)試管夾應夾在的中上部,鐵夾應夾在離試管口的1/4處。
(2)加熱時試管內的液體不得超過試管容積的1/3,反應時試管內的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2。
(3)使用燒瓶或錐形瓶時容積不得超過其容積的1/2,蒸發溶液時溶液的量不應超過蒸發皿容積的2/3;酒精燈內的酒精不得超過其容積的2/3,也不得少於其容積的1/4。
(4)在洗滌試管時試管內的水為試管的1/2(半試管水);在洗氣瓶內的液體為瓶的1/2;如果沒有說明用量時應取少量,液體取用1——2毫升,固體只要蓋滿試管的底部;加熱試管內液體時,試管一般與桌面成45°角,加熱試管內的固體時,試管口略向下傾斜。
E.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試驗結束後應怎樣做,是不是先熄滅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實驗結束先熄滅酒精燈停止加熱,繼續通入一氧化碳至玻璃管冷卻,操作相反會導致生成的銅重新被氧化。
F. 化學實驗中,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試管跟桌面應該怎麼做
而液體的話就是向旁邊傾斜45度,而且液體不能過試管的體積的2\3. 加熱時也要先預熱,但不可集中,需不時移動加熱,防止集中造成底部過熱,液體沸騰濺出傷人。 液體一般還會加入小瓷片防止暴沸還有不時拿開酒精燈防止液體沖出 而液體則沒有受熱不均勻的問題,但是為了不產生暴沸,需要進行預熱,加熱後也要避免將液體蒸干,以防液滴迴流使試管炸裂
G. 化學實驗中,加熱固體和液體的方法,是過程,不是注意事項
加熱固體:
1、如果是固體之間的反應,那固體需要研磨混勻,再加入到反應器(通常是試管);
2、固體用紙槽送到試管底部(且試管需要乾燥);
3、試管口略向下傾;
4、熱源(酒精燈)先移動加熱,以使試管較大范圍內受熱均勻;目的是除水及減小試管的熱沖擊而破損;
5、最後集中在固體葯品處加熱。
液體加熱:
1、量少的液體加熱(在較多在試管中進行):試管夾夾住試管2/3~4/5處;先移動試管,讓試管中上下液體盡快受熱均勻;再在移動(抖動)中加熱,主要是起攪拌作用,以使液體中產生的氣泡長大冒出,防止爆沸;
2、大量液體的加熱,通常在燒杯、燒瓶中進行(這些儀器是固定的);先移動熱源(酒精燈),均勻加熱容器各處,以使容器受熱均勻,再後可以集中加熱;為防爆沸,施以攪拌或是加入碎瓷片。
H. 化學實驗中在酒精燈上給試管內物體加熱,應該怎麼做
1.裝葯品的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
葯品中少量吸附的水在加熱時變為水蒸氣,並在試管口凝集。如管口向上傾斜,水珠沿管壁流到加熱部位發生炸裂。
2.用鐵架台固定時鐵夾要夾在離管口一端的1/4處(中上部)
試管尾部加熱不受影響。如夾在底部附近,由於鐵、玻璃傳熱不同,易於破碎。
3.導氣管不能插入試管內過長,稍伸出橡皮塞即可
防止葯品堵塞導管口,便於導出氣體。
4.用排水法集氣時,實驗完畢後,先撤導管後撤火
如先撤火,造成管內壓強小於外界大氣壓,會使水倒吸,試管炸裂。
還應注意:
5.根據酒精燈和水槽的高度固定試管,使酒精燈的外焰正對著試管里有葯品的部位。
6.葯品應平鋪在試管底部,以增大葯品的受熱面積,同時便於氧氣逸出。
7.如果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試管口應塞一團棉花,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8.如用氯酸鉀為原料制氧氣時,試管口又不能塞棉花。這是因為棉花是易燃物,而氯酸鉀又具有強氧化性,放氧速率快,很容易著火燃燒,以至發生爆炸。
I. 化學實驗完成停止加熱時,應該先_____後_____這是為了防止_______
樓上的胡說八道,應先把導管從水中取出,在熄滅酒精燈,是為了防止倒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