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生活中常見的食品化學現象
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的病毒、細菌、真菌以及寄生蟲污染食品。屬於微生物食品污染的細菌、真菌是人的肉眼看不見的。雞蛋變臭,蔬菜爛掉,主要是細菌、真菌在起作用。細菌有許多種類,有些細菌如變形桿菌、黃色桿菌、腸桿菌可以直接污染動物性食品,也能通過工具、容器、洗滌水等途徑污染動物性食品,使食品腐敗變質。真菌的種類很多,有5萬多種。最早為人類服務的黴菌,就是真菌的一種。現在,人們吃的腐乳、醬製品都離不開黴菌。但其中百餘種菌株會產生毒素,毒性最強的是黃麴黴毒素。食品被這種毒素污染以後,會引起動物原發性肝癌。據調查,食物中黃麴黴素較高的地區,肝癌發病率比其他地區高幾十倍。英國科學家認為,乳腺癌可能與黃麴黴毒素有關。我國華東、中南地區氣候溫濕,黃麴黴毒素的污染比較普遍,主要污染在花生、玉米上,其次是大米等食品。污染食品的寄生蟲主要有蛔蟲、絛蟲、旋毛蟲等,這些寄生蟲一般都是通過病人、病畜的糞便污染水源、土壤,然後再使魚類、水果、蔬菜受到污染,人吃了以後會引起寄生蟲病。
化學性污染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學物質污染食品引起的。各種農葯是造成食品化學性污染的一大來源,還有含鉛、鎘、鉻、汞、硝基化合物等有害物質的工業廢水、廢氣及廢渣;食用色素、防腐劑、發色劑、甜味劑、固化劑、抗氧化劑食品添加劑;作食品包裝用的塑料、紙張、金屬容器等。如用廢報紙、舊雜志包裝食品,這些紙張中含有的多氯聯苯就會通過食物進入人體,從而引起病症。多氯聯苯是200多種氯代芳香烴的總稱,當今世界生產和使用這種東西的數量相當大。有資料證明,在河水、海水、水生物、土壤、大氣、野生動植物以及人乳、脂肪,甚至南極的企鵝、北冰洋的鯨體內,都發現了多氯聯苯的蹤跡。食品在加工過程中,加入一些食用色素可保持鮮艷色澤。但是有些人工合成色素具有毒性。
Ⅱ 哪些食物一起吃會產生化學反應
(1)磷鈣相剋
目前人們經常採用的牛奶加漢堡包或三明治配膳就十分不恰當。因為牛奶里含有大量的鈣,而瘦肉里則含磷,這兩種營養素不能同時吸收,醫學界稱之為磷鈣相剋。
(2)草酸與鈣相剋
豆腐不宜與菠菜同吃,是因為菠菜中含有草酸較多,易與豆腐中的鈣結合成不溶性鈣鹽,不能為人體吸收。又如含鈣豐富的海帶、發菜不宜與花菜、厚皮菜等同吃,因後者含草酸較多,兩者混合食用則使鈣的吸收率大幅度下降。
(3)纖維素與鋅相剋
牡蚜等海生軟體動物含鋅非常豐富,不宜與蠶豆、玉米製品或黑麵包同吃,因後者是高纖維食品,兩者同吃能使鋅的吸收減少65%~100%。
(4)纖維素、草酸與鐵相剋
動物肝類、蛋黃、大豆等均含有豐富的鐵質,皆不能與含纖維素多的芹菜、蘿h、甘薯同吃,也不宜與含草酸多的蔬菜如菠菜同吃。因為纖維素與草酸均會影響人體對上述食物中鐵的吸收。此外,在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中,更有許多拮抗現象存在。這些拮抗現象,往往通過含有互相拮抗元素的食物的吸收相互代謝,造成這些元素的積蓄或缺乏而表現出來,如鋅與鋁、鋅與鐵、鋅與鈣等。它們的含量在人體中都有一定的比值,比值變化,說明對應元素的過量和不足,有時在人體中造成一定的後果。總的來說,食物相剋,是指食物之間(包括各種營養素、化學成分)存在著相互拮抗相互制約的關系,如果搭配不當,會引起中毒反應。這種反應大多呈慢性過程,往往在人體的消化吸收和代謝過程中,降低營養物質的生物利用率,從而導致營養缺乏,代謝失常,產生疾病。人們在安排膳食中應該趨利避劣,提倡合理配餐,避免食物相剋,提高食物營養素在人體內的生物利用率,對維持身體的新陳代謝,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狗肉+綠豆 同食會脹破肚皮,吃空心菜三兩顆可以治癒。
糖精+甜酒 同食會中毒,用甘草20克用水沖服。
蒜+地黃 同食會影響營養成分的吸收。
栗子+鴨肉 同食會中毒。
牛奶+糖 牛奶在加熱的情況下能與果糖反應,產生有毒的果糖氨基酸,有害人體。
大蒜+大蔥 同食會傷胃。
羊肝+竹筍 同食會引起中毒。
豆腐+小蔥 豆腐含鈣,小蔥中含一定量草酸,二者共食,結合成草酸鈣,不易吸收。
西瓜+羊肉 同食傷元氣,可以用甘草100克煎水服。
菠菜+黃瓜 維生素C豐富的食品搭配合吃,就會把維生素C破壞盡。
蒜+狗肉 同食會引起中毒,可以用人乳、鼓汁治療。
黃瓜+芹菜 同食會減少營養成分的吸收。
花生+黃瓜 同食會傷身,可以用地漿水解毒.也可以吃霍香丸。
麥冬+鯽魚 同食會中毒,可以用地漿水解毒。
柿子+螃蟹 同食會生病、中毒。
蜂蜜+大米 同食會胃痛。
芹菜+甲魚 同吃會中毒,可以用橄欖汁解毒。
味精+雞蛋 雞蛋也含谷氨酸,炒雞蛋放味精,會破壞和掩蓋雞蛋的天然鮮味。
蝦皮+紅棗 同食會中毒。
雞肉+芝麻 同食嚴重會死亡,用甘草用水煎服。
鵝肉+柿子 同食嚴重會死亡.可以用綠豆水煎服。
巧克力+牛奶 這兩者同食易結成不溶性草酸鈣,還會出現頭發乾枯。
羊肝+紅豆 同食會引起中毒,可以用雞屎白解毒。
牛奶+果汁 果汁屬於酸性飲料,能使蛋白質凝結成塊影響吸收,降低牛奶的營養。
牛奶+橘子 剛喝完牛奶就吃橘子,影響消化吸收,而且還會使人腹脹、腹痛、腹瀉。
豆漿+紅糖 紅糖的有機酸和豆漿的蛋白質結合產生變性沉澱物,降低了營養價值。
蘿卜+木耳 同食會得皮炎。
西紅柿+地瓜 同食會得結石病,嘔吐、腹痛、腹瀉。
柿子+土豆 吃土豆,胃裡會產生鹽酸,柿子在胃酸的作用下沉澱,難消化不易排出。
黃豆+豬血 同食會消化不良。
西紅椅+豬肝 豬肝使維生素C氧化脫氧,使其失去原來的抗壞血酸功能。
豬肝+菜花 菜花含的纖維素中的醛糖醋殘基與豬肝的鐵、銅、鋅等微形成螯合物。
蜜+豆腐花 同食會引起耳聾,吃綠豆可以治療。
豬肝+豆芽 豬肝中的銅會加速豆芽中的維生素c 氧化,失去其營養價值。
大棗+魚+蔥 同食會消化不良
西紅柿+胡蘿卜 維生素c豐富的食品搭配合吃,就會把維生素C破壞。
酸牛奶+香蕉 同食易產生致癌物。
牛奶+韭菜 牛奶與含草酸多的韭菜混合食用,就會影響鈣的吸收。
豆漿十雞蛋 雞蛋中黏液性蛋白易和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不易吸收。
鹼+粥 維生素B1、B2、尼克酸和維生索C在酸性中很穩定,在鹼性環境中易被分解。
魚肉+西紅柿 食物中的維生素C會對銅的析放量產生抑製作用。
西紅柿+黃瓜 黃瓜中含有維生索C分解酶,同食可使西紅柿中的維生素C遭到破壞。
水果+蘿卜 同食容易患甲狀腺腫。
胡蘿卜+白蘿卜 胡蘿卜含的抗壞血酸酶破壞白蘿卜的維生素C,使營養價值降低
>肚煲蓮子湯,而導致食物中毒. 醫書解釋:豬肚+蓮子,煮時用白茄枝生火,即成劇毒,食
>之必死. 我老家在梅州興寧市,因煤礦透水事故,全市煤礦停業整頓,所以煤炭價格上
>漲,因此很多村民改用各種干樹枝做飯.不幸的是,我同學家煲豬肚蓮子湯時,生火用的
>剛好是干茄子樹枝葉,所以釀成悲劇發生.我聽了此消息,為之震驚.所以翻閱了一些書
>籍,搜羅了一些食物相剋的資料,作成清單作為提醒.順便發給大家.」
1 豬肉+菱角 肚子疼 36 蝦子+金瓜 會中毒
2 豬肚+蓮子(用白茄枝燒) 中毒必死 37 蝦子+青棗 會中毒
3 牛肉+栗子 引起嘔吐 38 鱉+芹菜 劇毒
4 牛肉+紅糖 脹死人 39 田螺+木耳 會中毒
5 牛肉+鹽菜 會中毒 40 田螺+玉米 會中毒
6 牛肉+鯰魚 會中毒 41 雞蛋+糖精(片) 會中毒,重則死亡
7 牛肉+田螺 會中毒 42 皮蛋+紅糖 會中毒,發嘔
8 羊肉+西瓜 傷元氣 43 豆腐+蜂蜜 導致耳聾
9 羊肉+田螺 腹脹 44 豆腐渣+蜂蜜 會下痢
10 狗肉+綠豆 會中毒 45 蒜頭+蜂蜜 會變疳積
11 狗肉+黃鱔 會中毒 46 洋蔥+蜂蜜 傷眼睛
12 狗肉+蔥 會中毒 47 蔥+蜂蜜 會中毒
13 兔肉+芹菜 脫發 48 蘿卜+人參 滯氣
14 兔肉+人參 會中毒 49 蘿卜+木耳 導致皮炎
15 兔肉+青姜 會中毒 50 蜂蜜+油炸物 會中毒
16 兔肉+紅羅卜 會中毒 51 木瓜+油炸物 會下痢
17 雞肉+芹菜 傷元氣 52 西瓜+油炸物 會下痢
18 鵝肉+雞蛋 傷元氣 53 西瓜+八寶丹 會中毒
19 鵝肉+鴨梨 傷腎臟 54 金瓜+八寶丹 會中毒
20 甲魚+莧菜 會中毒 55 馬鈴薯+香蕉 面部生斑
21 黑魚+茄子 肚子疼 56 芋頭+香蕉 引起腹漲,中毒
22 鯉魚+豬肉 會中毒 57 紅薯+柿子 會得結石
23 鯉魚+甘草 會中毒 58 樹薯粉+麻油 會中毒
24 鯉魚+辣椒 成痔疾 59 花生+黃瓜 會傷身
25 鯉魚+芹菜 患痢疾 60 白酒+柿子 導致胸悶
26 鯉魚+黃瓜 成胎毒 61 熱酒+紅柿 會中毒
27 鮭魚+河豚 有生命危險 62 牛奶+桔子+蘿卜 會傷身
28 鯽魚+樹豆花 中毒必死 63 牛奶+醋 患痢疾
29 鰻魚+桔子 會中毒 64 牛奶+菠菜 患痢疾
30 鱆魚+螺肉 會中毒 65 葡萄+開水 引起腹瀉
31 河豚魚+煙灰 中毒死亡 66 番茄+綠豆 傷元氣
32 生鯨肉+大面 中毒必死 67 海帶+豬血 便秘
33 螃蟹+柿子 引起腹瀉 68
34 螃蟹給癩病人吃 必死 69
35 蝦類+維生素C 必死(相當於砒霜) 70
注: 以上每一組相剋食物不能一起食用或在兩小時內先後食用.
飲食禁忌:
① 咳嗽病忌食咸魚,韭菜,蒜,蝦,蔥,酒. ⑾ 皮膚癢忌食酸果,辣椒.
② 腹痛病忌食番茄,毛薯,糯米點心. ⑿ 失眠症忌食酒.
③ 哮喘病忌食鹹蛋,鹹菜,腥物. ⒀ 肝炎忌食鴨,蔥,椒,酒.
④ 頭痛忌食酒,大蔥. ⒁ 黃疸病忌食糯米,白酒.
⑤ 鼻塞病忌食油膩,糖果. ⒂ 胃痛忌食鴨蛋,豆,茨.
⑥ 眼痛忌食雞,鴨蛋,咸魚,蝦,蟹,韭菜,蒜. ⒃ 痢疾忌食魚,蝦,油,韭菜.
⑦ 牙痛忌食糖,醬油. ⒄ 腰痛忌食蔥.
⑧ 喉痛忌食生薑,胡椒,辣椒,肉桂. ⒅ 盜汗忌食酒,姜,韭菜,蒜.
⑨ 嘔吐病忌食糖,油,魚腥. ⒆ 耳爛忌食魚,蝦.
⑩ 泄瀉忌食油,奶,豆腐,生冷,魚蝦. ⒇ 浮腫忌食糯米,各種酒
Ⅲ 生活中有哪些例子與食品化學有關
土豆加粗就會變脆。
蒸饅頭
焦糖色
等等
Ⅳ 生活中發生的與食品化學有關的事例
如前些年發生的三鹿奶粉-三氯氰胺事件,還有台灣飲料-塑化劑事件,都是食品中添加化學原料引起的。
Ⅳ 哪些食品和食物是,食用化學,做成的
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快,很多人都特特別的注意的養生,就連90後的小編保溫杯裡面都泡著枸杞呢。這么冷的天氣裡面,很多女生應該都是穿著打底褲,上面再穿著一個大衣,但是小編卻和她們相反,上身羽絨服,下身必穿秋褲,秋衣掖在秋褲里,秋褲掖在襪子里,沒辦法,小編是真的很怕冷呀。
不僅如此,有些女生大冬天還吃著冷飲,但小編喝的全是滾燙的熱水,涼性的食物一點不能碰,小編有時也很納悶,同樣是女生,怎麼差別就這么大呢。現在的很多人都追求食物的口感,但是有些食物的食材價格昂貴,就會使用人工的材料來製作,一般都添加了化學成分,常吃對人體有很大的危害。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種食物,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大家一定要少吃為好。
第一種:人造奶油
吃蛋糕的時候,人們往往都非常的喜歡吃奶油,奶油的誘惑真的是太大了。但是你們知道嗎?這些奶油多半都是人工製造出來的奶油,也就是「人造奶油」,也被大家稱為是「植物奶油」,植物奶油是由植物油、水、鹽、奶粉、砂糖、香味等多種添加劑調和而成,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可以增加大量的密度脂類的含量,從而降低高密度脂類的密度,長期超量食用人造奶油,可能會導致心臟疾病,還有可能會誘發腫瘤。
第二種:派酥類食品
派酥類食品這類的食物一直深受大家的喜歡,很多家長就喜歡買這些食物和孩子吃,以為這類食物是有營養的。但是像蛋黃派、巧克力派等這類零食的脂肪含量並不低,而且它的包裝背面的成分表,除了基本的配料之外,還會有一二十種的添加劑成分呢,口味都是用香精調制而成的。像派酥類食品就是典型的高能量、高脂肪、高鈉、低蛋白的垃圾食品吃多了必定會危害身體健康的。
第三種:人造海味食品
我們在吃火鍋、麻辣燙等食物的時候,有一種食材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各種丸子、蟹棒等海味食品。但是你們在吃這些海味食品的時候,有注意到嗎,這些食品可並不是真正的海產品,而是海味食品。因為它們的口感雖然像海鮮,實際上卻是用食用明膠、香精、色素等添加劑製作出來的,不僅沒有營養,而且還會對身體產生很大的傷害呢。
第四種:燒烤類食品
每到夏天的時候,燒烤類的食物深受大家的喜歡,但是這些烤肉在烤之前都要進行腌制,而腌制的時候就會放入大量的鹽,這些煙鹽就會產生過量的亞硝酸鹽,經常吃就會使人中毒,而且烤肉上面還會有煙附在表面,也會給人體帶來傷害。
除此之外,還有動物內臟、人造加工肉食、人造膠凍食品、膨化食品、過量的味精、罐裝番茄醬等,對人體的傷害都很大,偶爾吃一次還好,要是經常吃的話,身體肯定是受不了的。
Ⅵ 生活中的化學,生活中哪些現象與化學有關系
醋去熱水瓶水垢-酸溶解CaCO3
鐵生銹-氧化.
酒越久越香-酯化
紅葯水和碘酒不能同時使用-氧化還原(紅葯水有還原性,碘酒有氧化性)
雞蛋放在醋里會冒泡-醋酸和碳酸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水銀溫度計打碎了撒些硫磺-硫與汞反應生成硫化汞
銀首飾用久了會變黑-銀與硫反應成硫化銀
白色的家電用久了會變黃-氧化
鐵瓶不能裝醋-酸能腐蝕鐵
(6)哪些食品與化學有關擴展閱讀:
化學是自然科學的一種,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與變化規律;創造新物質的科學。世界由物質組成,化學則是人類用以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它是一門歷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學科,它的成就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化學中存在著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兩種變化形式。
化學如同物理一樣皆為自然科學的基礎科學。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門捷列夫提出的化學元素周期表大大促進了化學的發展。
如今很多人稱化學為「中心科學」,因為化學為部分科學學科的核心,如材料科學、納米科技、生物化學等。化學是在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 ,這也是化學變化的核心基礎。
現代化學下有五個二級學科: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與高分子化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化學
Ⅶ 簡述食品烹飪過程中都用到了哪些化學知識
我們都知道,人是通過消化食物來吸收營養的。食物的消化過程就是一系列的生物化學反應過程。而化學反應速率的快慢,與反應物質表面積的大小、反應時的溫度以及催化劑都有著很大的關系。
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澱粉都是不太容易溶解於水的,這就給人體的消化和吸收帶來了困難。但是,食物經過燒煮以後,吸收了水分,並受熱膨脹、分裂,變成了可溶解於水的物質,在人體的腸胃中就容易發生化學反應,從而為人體所吸收。例如,澱粉顆粒不溶解於冷水,但在溫水中它卻會吸水膨脹、破裂,變成糊狀,然後與水反應。這樣一來,很大的澱粉分子就會分解成為許許多多的小分子――糖類,為人體所吸收。另外,蛋白質與水作用,會生成各種具有鮮美味道的氨基酸。這些氨基酸不僅味美,而且易被人體吸收。人們常用1-2個小時的時間來把肉煮熟燜爛,就是為了促使蛋白質分解,使它更易於被人體吸收。
溫度對烹煮食物的影響也很大。一般地說,溫度升高,可以加快反應的速率。例如,燉煮食物的溫度約為100℃(這是因為水的沸點是lOO℃),炒、炸的最高溫度約為200-300℃(油的沸點比水高)。油炒比油炸的溫度略低一點,但比燉煮的溫度要高許多。所以,把肉煮熟燜爛所花的時間,要比炒、炸所花的時間多上好幾倍。鍋中的溫度與炒拌也有關系。炒拌可以使食物受熱均勻,但過分炒拌會使鍋中的溫度降低,而且炒拌多了,食物與空氣中的氧接觸的機會也較多,食物中的維生素C易被氧化而遭到破壞。所以炒拌一下後加鍋蓋是必要的,一可以防止降低鍋溫,二則可以防止維生素氧化而降低營養價值。炒肉片時,若肉片中的水分失去過多,會使蛋白質凝固、變硬,不易為人體消化、吸收。所以有經驗的人在炒肉片前,就會在肉片中調入一些澱粉,使肉片在烹炒過程中不致失水過多,炒出來的肉片也會很鮮嫩。
燒煮食物時,加鹽、醬油等調味品的時間與食物中的化學變化也有關系。食物中的蛋白質本身具有膠體的性質,遇鹽等物質就會發生化學作用。例如,豆漿中加入食鹽,就會發生化學反應而成為豆腐腦。在煮豆、燒肉時,如果加入食鹽過早,一方面,湯中有了鹽,水分就難以滲透到豆類或肉里去;另一方面,食鹽會和豆類或肉類的蛋白質發生化學作用,使其變硬,使豆類或肉類不易煮爛,當然也就不利於人體的消化和吸收了。
食物中的脂肪在燒煮時,會部分地發生水解,生成酸和醇。當加入酒類(含乙醇)、醋等調味輔料時,酸和醇相互之間就會發生酯化反應,生成具有芳香味的酯。它們還能溶解肉類和魚類中的腥氣,並在受熱後帶著腥氣一起揮發掉呢!這就是媽媽在做魚的時候一定要加料酒的秘密哦!
做菜時加入各種香料,如茴香、桂皮、蔥、姜、蒜、胡椒等,不但能使菜具有各種特殊的香味,還能引起人們的食慾,增進人體內各種酶的產生,從而提高吸收食物營養的效果。可見,人們在烹飪時講究色、香、味,也是為了充分調動人體消化系統內多種酶的參與和食物的消化吸收。
Ⅷ 引起食品安全的生物性和化學性因素都包括哪些
生物性污染是有害的病毒、細菌、真菌以及寄生蟲污染食品。化學性因素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學物質污染食品引起。
重工業的大力發展,是污染環境的重要來源,也是影響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重工業生產過程中對空氣的污染和排放的不合乎標準的廢水、污水,使農作物吸收,生產加工的產品本身就含有一定的化學成分。空氣的污染使農作物不能夠正常的生長,畸形變質都是存在的隱患。
(8)哪些食品與化學有關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飯前飯後勤洗手:無論是否使用筷子,無論是否用手直接接觸食物,飯前飯後洗手都是一個好習慣。這樣可以保證人體不會將更多的細菌弄到食物上,避免因為手部細菌導致的植物中毒現象。
2、不吃過期變質的食物:看到食物剛剛過了保質期沒多久,或者微微有些變質,就捨不得扔掉,想著沒事兒。吃下去以後就產生不好的反應,輕者拉肚子,重者食物中毒,危及生命。所以,一定要保證日常飲食安全健康,忌吃過期變質食物。
3、敢於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一旦在超市或商場發現過期變質的賣品,要堅決向食品安全部門反應,積極維護消費者自身的合法權益。
Ⅸ 食物中常見的化學元素
一般糧食類食物中含有有碳氫氧氮等,因為肌肉里還含有鋅元素,肉類食物必然帶有大小不等的血管,血管里絕對含有或多或少血液殘留物,所以,肉類食物必然含有鐵元素。另外,還含有:硒、鋅、鉻、排骨湯類食物類還含有鈣磷等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