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滅菌的化學消毒劑有哪些

滅菌的化學消毒劑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09 20:10:20

① 常用的化學消毒劑有哪些

目前常用的有含氯消毒劑、氧化消毒劑、碘類消毒劑、醛類消毒劑、雜環類氣體消毒劑、酚類消毒劑、醇類消毒劑、季胺類消毒劑等。

② 消毒劑分類有哪些

常用的化學消毒劑,按成分可分為9類:含氯消毒劑、過氧化物類消毒劑、醛類消毒劑、醇類消毒劑、含碘消毒劑、酚類消毒劑、環氧乙烷、雙胍類消毒劑和季銨鹽類消毒劑。
按消毒效果,可分為3類:高效消毒劑、中效消毒劑、低效消毒劑。

③ 常用的消毒劑有哪些

常用的消毒劑包括甲醛、戊二醛、環氧乙烷、過氧乙酸、過氧化氫、二氧化氯、氯氣、硫酸銅、生石灰、乙醇等。

1、甲醛

是一種有機化學物質,化學式是HCHO或CH₂O,分子量30.03,又稱蟻醛。是無色有刺激性氣體,對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氣體相對密度1.067(空氣=1),液體密度0.815g/cm³(-20℃)。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消毒劑

④ 常見的消毒劑中,哪些能達到滅菌效果

常見的消毒劑中,84消毒劑、過氧乙酸、戊二醛等,都是高效消毒劑,可達到滅菌效果。
而酒精、碘伏等常用消毒劑,屬於中效消毒劑;氯已定(洗必泰)、苯扎溴銨(新潔爾滅)等,屬於低效消毒劑,可均不能達到滅菌效果。

⑤ 醫院常用的消毒,滅菌措施有哪些化學消毒劑有哪些消毒滅菌的機制是什麼

基本上化學消毒劑的作用機理是:作用於微生物的蛋白質、酶或其它活性基團並使之變性,失去生物活性;或是改變微生物細胞膜的滲透性,干擾其正常的生命活動,從而起到抑制微生物繁殖或殺滅微生物的作用。
常用的化學消毒劑,比如醫用酒精,次氯酸鈉和二氧化氯,雙氧水和其它的過氧化物,這些物質具有強氧化性或對蛋白質(或其它生物大分子)具有毒性,可以使微生物的蛋白質變性失活;熏蒸劑比如甲醛蒸氣,可使微生物蛋白質烷基化而變性失活。此外還有臭氧、高錳酸鉀、碘劑、季銨鹽等。
如何使用看用在什麼地方了。不同的應用場合有不同的使用方法的。

⑥ 其他常用化學消毒劑包括哪些消毒機理是什麼如何使用

化學消毒劑是指用化學消毒葯物作用於微生物和病原體,使其蛋白質變性,失去正常功能而死亡。
根據消毒劑的化學特性,化學消毒劑可分為七大類。它們的殺菌機理和特點如下:
1、氧化類消毒劑:殺菌機理是釋放出新生態原子氧、氧化菌體中的活性基團;殺菌特點是作用快而強,能殺死所有微生物,包括細菌芽孢、病毒。以表面消毒為主,如二氧化氯、雙氧水、臭氧等,該類消毒劑為滅菌劑。可殺滅所有微生物。由於它的穿透力強,常將其用於皮革、塑料、醫療器械、用品包裝後進行消毒或滅菌,而且對大多數物品無損害,可用於精密儀器、貴重物品的消毒,尤其對紙張色彩無影響,常將其用於書籍、文字檔案材料的消毒。
2、醛類消毒劑:殺菌機理是使蛋白變性或烷基化;殺菌特點是對細菌、芽孢、真菌、病毒均有效。但溫度影響較大。如甲醛、戊二醛等。該類消毒劑可做滅菌劑使用。
3、酚類消毒劑:殺菌機理是使蛋白變性、沉澱或使酶系統失活;殺菌特點是對真菌和部分病毒有效。
4, 醇類消毒劑:最常用的是乙醇和異丙醇,它可凝固蛋白質,導致微生物死亡,屬於中效水平消毒劑,可殺滅細菌繁殖體,破壞多數親脂性病毒,如單純皰疹病毒、乙肝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醇類殺微生物作用也可受有機物影響,而且由於容易揮發,應採用浸泡消毒,或反復擦拭以保證作用時間。醇類常作為某些消毒劑的溶劑,而且有增效作用。常用濃度為75%,據國外報道:80%乙醇對病毒具有良好的滅活作用。近年來,國內外有許多復合醇消毒劑,這些產品多用於手部皮膚消毒。

5、鹼、鹽類消毒劑:殺菌機理是使蛋白變性、沉澱或溶解;殺菌特點是能殺死細菌繁殖體,但不能殺死細菌芽孢、病毒和一些難殺死的微生物。殺菌作用弱,有強腐蝕性,如硝酸、火鹼、食鹽等。只能作為一般性預防消毒劑。
6.含碘消毒劑:包括碘酊和碘伏,它們賴以鹵化微生物蛋白質使其死亡。特點是能特點是能殺死大部分微生物,以表面消毒為主,性質不穩定,殺菌效果受環境條件影響大。可殺滅細菌繁殖體、真菌和部分病毒。可以用於皮膚、黏膜消毒,醫院常用於外科洗手消毒。一般碘酊的使用濃度為2%,碘伏使用濃度為0.3%至0.5%。

7、表面活性劑類消毒劑:殺菌機理是改變細胞膜透性,使細胞質外漏,妨礙呼吸或使蛋白酶變性。殺菌特點是能殺死細菌繁殖體,但對芽孢、真菌、病毒、結核病菌作用差。鹼性、中性條件下效果好。按化學性質的不同,其他常用化學消毒劑包括:醛類消毒劑:包括甲醛和戊二醛。此類消毒為一種活潑的烷化劑作用於微生物蛋白質中的氨基、羥基,從而破壞蛋白質分子,使微生物死亡。甲醛和戊二醛均可殺滅各種生物,由於它們對人體皮膚、黏膜有刺激和固化作用,並可使人致敏,因此不可用於空氣、食具等消毒,一般僅使用於醫院中醫療器械的消毒或滅菌,且經消毒或滅菌的物品必須用滅菌水將殘留的消毒液沖洗干凈才可使用。

⑦ 中效消毒劑包括哪些

人們常稱消毒劑為「化學消毒劑」,按照其作用的水平可分為滅菌劑、高效消毒劑、中效消毒劑、低效消毒劑。
高效消毒劑:指可殺滅一切細菌繁殖體(包括分枝桿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對細菌芽胞也有一定殺滅作用,達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劑。
中效消毒劑:指僅可殺滅分枝桿菌、真菌、病毒及細菌繁殖體等微生物,達到消毒要求的制劑。包括含碘消毒劑、醇類消毒劑、酚類消毒劑等。
常用中效消毒劑包括:含氯消毒劑、乙醇、碘伏,消毒劑是指用於殺滅傳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要求的制劑,它不同於抗生素,它在防病中的主要作用是將病原微生物消滅於人體之外,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達到控制傳染病的目的。

低效消毒劑:指僅可殺滅細菌繁殖體和親脂病毒,達到消毒劑要求的制劑。包括苯扎溴銨等季銨鹽類消毒劑、氯己定(洗必泰)等二胍類消毒劑,汞、銀、銅等金屬離子類消毒劑及中草葯消毒劑。按化學性質的不同,現在較常用的化學消毒劑包括:過氧化物類消毒劑:由於它們具有強氧化能力,各種微生物對其十分敏感,可將所有微生物殺滅。
此外,還有雙胍類和季銨鹽類消毒劑,它們屬於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具有殺菌和去污作用,醫院里一般用於非關鍵物品的清潔消毒,也可用於手消毒,將其溶於乙醇可增強其殺菌效果作為皮膚消毒劑。由於這類化合物可以改變細菌細胞膜的通透性,常將它們與其他消毒劑復配以提高其殺菌效果和殺菌速度。

⑧ 常用化學消毒劑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化學消毒劑如下:

(1)戊二醛的適用范圍:常用制劑有2%鹼性戊二醛、2%強化酸性戊二醛;適用於不耐熱的精密儀器、醫療器械的消毒與滅菌;消毒需浸泡10-30分鍾;滅菌需浸泡4-10小時。

(2)甲醛的適用范圍:甲醛10-20ml/m³加水20-40ml,加熱,用於室內消毒;甲醛40-60ml/m³加高錳酸鉀20-40g,用於櫃內熏蒸,需密閉6-12小時;4-10%甲醛溶液用於大體解剖、病理組織標本固定。

(3)含氯消毒劑的適用范圍:適用於餐具、茶具、水、環境及疫源地等的消毒;含有效氯0.02%的消毒液浸泡待消毒物品需10分鍾;含有效氯0.2%的消毒液浸泡被乙肝病毒、結核分枝桿菌、細菌芽孢污染的物品需30分鍾;用於噴灑時有效氯的含量、消毒時間均需加倍;排泄物的消毒:排泄物5份加含氯消毒劑1份攪拌,放置2-6小時。

(4)乙醇的適用范圍:適用於皮膚、物品表面及醫療器械的消毒;70-75%溶液多用於皮膚消毒;95%溶液用於燃燒滅菌。
注意事項:消毒用的濃度切勿超過80%,濃度過高或過低均影響殺菌效果;不適用於手術器械滅菌;易燃、易揮發,須加蓋保存,置於避火處,並定期檢測溶液濃度;有刺激性,不宜用於黏膜及創面的消毒。

⑨ 化學消毒劑有哪些

A、氧化類消毒劑:殺菌機理是釋放出新生態原子氧、氧化菌體中的活性基團;殺菌特點是作用快而強,能殺死所有微生物,包括細菌芽孢、病毒。以表面消毒為主,如二氧化氯、雙氧水、臭氧等,該類消毒劑為滅菌劑。
B、醛類消毒劑:殺菌機理是使蛋白變性或烷基化;殺菌特點是對細菌、芽孢、真菌、病毒均有效。但溫度影響較大。如甲醛、戊二醛等。該類消毒劑可做滅菌劑使用。
C、酚類消毒劑:殺菌機理是使蛋白變性、沉澱或使酶系統失活;殺菌特點是對真菌和部分病毒有效。
D、醇類消毒劑:殺菌機理是使蛋白變性,干擾代謝;殺菌特點是對細菌有效,對芽孢、真菌、病毒無效,如乙醇、乙丙醇等。該類消毒劑為中效消毒劑,只能用於一般性消毒。
E、鹼、鹽類消毒劑:殺菌機理是使蛋白變性、沉澱或溶解;殺菌特點是能殺死細菌繁殖體,但不能殺死細菌芽孢、病毒和一些難殺死的微生物。殺菌作用弱,有強腐蝕性,如硝酸、火鹼、食鹽等。只能作為一般性預防消毒劑。
F、鹵素類消毒劑:殺菌機理是氧化菌體中的活性基因,與氨基結合使蛋白變性。特點是能殺死大部分微生物,以表面消毒為主,性質不穩定,殺菌效果受環境條件影響大。
G、表面活性劑類消毒劑:殺菌機理是改變細胞膜透性,使細胞質外漏,妨礙呼吸或使蛋白酶變性。殺菌特點是能殺死細菌繁殖體,但對芽孢、真菌、病毒、結核病菌作用差。鹼性、中性條件下效果好。

⑩ 常用化學消毒劑有哪些

消毒是養殖場重要且必需的環節,消毒方法的正確與否是預防養殖場疫病感染和控制疫病暴發的重要措施之一,是養殖場高效發展的重要保證。目前農村養殖場戶消毒意識很強,此項工作也在天天進行。但是,真正能夠進行科學消毒的並不是很多,很大一部分養殖場戶對消毒的基本常識不是很清楚,往往是跟從和模仿,消毒的效果並不是很理想。為此對常用消毒劑的種類及使用注意事項做一下介紹。
消毒是指清除和殺滅環境和物體中的致病微生物或使微生物滅活的過程,分物理消毒和化學消毒兩種。物理消毒主要指陽光和紫外線照射等。化學消毒指用化學葯品清除、殺滅和滅活致病微生物的過程。常用化學消毒劑根據化學結構可分為:
1.鹼類:主要包括氫氧化鈉、生石灰等,一般具有較高消毒效果,適用於潮濕和陽光照不到的環境消毒,也用於排水溝和糞尿的消毒,但有一定的刺激性及腐蝕性,價格較低。
2.氧化劑類:主要有雙氧水、高錳酸鉀、過氧化氫等。
3.鹵素類:氟化鈉對真菌及芽孢有強大的殺菌力,1%2%的碘酊常用作皮膚消毒,碘甘油常用於黏膜的消毒。細菌芽孢比繁殖體對碘還要敏感28倍。還有漂白粉、碘酊、氯胺等。
4.醇類:75%乙醇常用於皮膚、工具、設備、容器的消毒。
5.酚類:有苯酚、魚石脂、甲酚等,消毒能力較高,但具有一定的毒性、腐蝕性,污染環境,價格也較高。
6.醛:甲醛、戊二醛、環氧乙烷等,可消毒排泄物、金屬器械,也可用於欄舍的熏蒸,可殺菌並使毒素下降。具有刺激性、毒性,長期會致癌。
7.表面活性劑:常用的有新潔爾滅、消毒凈、杜滅芬,一般適於皮膚、黏膜、手術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8.季銨鹽:新潔爾滅、度米芬、洗必泰等,既為表面活性劑,又為鹵素類消毒劑。主要用於皮膚、黏膜、手術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根據消毒效果又可分為:
1.高效消毒劑:戊二醛、甲醛、過氧乙酸。
2.中效消毒劑:含氯消毒劑(次氯酸鈉、二氯異氰尿酸鈉、(優氯凈)、碘(碘伏、復合碘,(皮膚、黏膜新型消毒劑)酒精。
3.低效消毒劑:新潔爾滅、洗必泰。
在選擇消毒肌范冠既攉煥圭唯氦瀝劑時通常遵循以下原則:
(1)在使用條件下高效、低毒、無腐蝕性,無特殊的嗅味和顏色,不對設備、物料、產品產生污染。
(2)在有效抗菌濃度時,易溶或混溶於水,與其他消毒劑無配伍禁忌。
(3)對大幅度溫度變化顯示長效穩定性,貯存過程中穩定。
(4)價格便宜。在使用消毒劑時應注意:
1.將需要消毒的環境或物品清理干凈,去掉灰塵和覆蓋物,有利於消毒劑發揮作用。
2.養殖場應多備幾種消毒劑,定期交替使用,以免產生耐葯性。
3.密切注意消毒劑市場的發展動態,及時選用和更換最佳的消毒新產品,以達最佳消毒效果。

閱讀全文

與滅菌的化學消毒劑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