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中化學)怎麼辨別化學反應能發生。
首先要知道化學反應有多少種
1。中和反應 即酸和鹼發生反應 具體的要看反應條件 在水中的話 有不溶的就不反映
2。復分解反應 反應產物中有不容物或氣體 2種鹽[也可以是其他]就會反應
3。置換反應 比如還原性氣體置換金屬的反應 鹵素和鹵素化合物的反應。
4.氧化還原反應 主要看兩種物質是不是具有相對的 相反的氧化還原性質。
中學階段的化學,判斷物質間是否反應有些規律遵從。
如強制弱,強酸強鹼制出弱酸弱鹼,這樣就能反應,反過來弱酸弱鹼就不能制強酸強鹼。
也可運用相對氧化還原性強弱來判斷,同樣是強制弱。但是具體物質間能否反應還要看實際是否有這樣的反應,不能用這些規律去捏造不存在的反應。另外中學階段還要多記一些反應,多做些題目,在判斷能否反應上可以進行類比,也有很大幫助
比如復分解反應要生成沉澱,氣體,水。這是最好理解的
⑵ 初中化學 氧化物 和 化合物 有什麼區別 怎麼辨認 另外單質和混合物又是怎樣的
1、氧化物是僅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也就是說,化合物包括氧化物。
例如CaO是氧化物,也是化合物。而CaCO3雖然也含氧元素,卻有三種元素鈣、碳、氧組成,只能是化合物,不是氧化物。
2、至於單質則是與化合物(不是混合物)相區別的。單質與化合物同屬純凈物,單質是指該物質的化學式中僅含一種元素,比如碳C、氧氣O2、臭氧O3、銅Cu等。化合物前面已經提到。
3、混合物是相較於純凈物而言的,純凈物是指該物質的成分只有一種。混合物的成分則可以有兩種甚至多種。
⑶ 所有化學反應中都含有氧元素,對嗎,不對的話舉幾個反例
不對。
很多反應都沒有氧元素參加。
如
2KI+Cl2==2KCl+I2
2Na+Cl2==(點燃)2NaCl
等等
⑷ 一種物質和含有氧元素的物質(如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叫氧化反應嗎
作為初三學生,辨別是否是氧化反應的方法就是看,反應前有沒有氧氣參與化學反應,有氧氣參與的化學反應就叫做氧化反應;當然,高中後,定義又不一樣,但這夠你初三用了
⑸ 化學反應方程式的箭頭上有個中括弧裡面有氧原子 什麼意思
需要又氧的環境才能發生
⑹ 什麼情況下可以判定一定有氧元素參與的化學方程式
置換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 復分解反應肯定不是氧化還原反應 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中,有單質參與的就是氧化還原反應
方程式中物質元素發生了價位的變化,屬於氧化還原反應
⑺ 有氧運動過程中人體所產生的化學反應是怎樣的
有氧代謝時,充分氧化1個分 子葡萄糖,能產生36個ATP(能量單位)的能量;而在無氧酵解時,1個分子的葡萄糖僅產生2個ATP。
有氧運動時葡萄糖代謝後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通過呼吸很容易被排出體外,對人體無害。
然而在酵解時產生大量丙酮酸、乳酸等中 間代謝產物,不能通過呼吸排除。
這些酸性產物堆積在細胞和血液中,就成了「疲 勞毒素」,會讓人感到疲乏無力、肌肉酸痛,還會出現呼吸、心率加快和心律失常。
嚴重時會出現酸中毒和增加肝腎負擔。所以無氧運動後,人總會疲憊不堪,肌肉 疼痛要持續幾天才能消失。
人體預存的ATP能量只能維持15秒,跑完100米後就全部用完,跑200米 時,後面的100米必須由血糖在無氧狀態下。
迅速合成新的熱能物質ATP來提供 能量,其副產品是乳酸。跑200米或400米、100米游泳、網球和足球等運動。
是利用血糖無氧分解所提供的能量,故運動後肌肉里累積大量乳酸,乳酸是運動後 引起肌肉痛的物質。
(7)化學反應可能有氧元素怎麼辨別擴展閱讀
有氧運動與脂肪的消耗關系:
運動的前段大約5分鍾先消耗澱粉,運動持續越久 會消耗掉越多的脂肪,只要持續30分鍾至1小時,所消耗熱量的50%就由脂肪代謝來供應。
如不節食,即使1小時的有氧運動也只能消耗掉食物里的澱粉和脂肪, 消耗不到人體內積存的脂肪,對減肥仍然無益;節食後,一小時的有氧運動才有機 會消耗到體內的肥油。
⑻ 如何正確辨別化學單質,純凈物,化合物,混合物。。
單質是指只由一種元素按同一個組成方法構成的純凈物,一般判斷單質就看它是不是由同一元素組成,同時要注意同素異形體如O2和O3,紅磷和白磷,石墨和金剛石等;化合物是由二種或以上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般這類題可以先判斷哪些是混合物,常見的混合物有自來水、溶液、空氣、醫用酒精等(一般來自於生活中的都是混合物),判斷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只限於字面,像冰水混合物其實是單質,因為它們都是水分子組成的,只是物態不同,類似的還有乾冰和CO2的混合物等。而所謂XX和XX的混合氣體(物)之類的一般就都是混合物了。判斷出混合物後剩下的就都是純凈物了,而對純凈物只要看它元素組成就可以判斷出單質和化合物了。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純凈物又分為單質和化合物,只要注意這個就可以了。 物質分混合物和純凈物. 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多種物質【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單質或化合物)】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沒有化學式。無固定組成和性質,而其中的每種單質或化合物都保留著各自原有的性質。混合物可以用物理方法將所含物質加以分離[1]。沒有經化學合成而組成。 如:含有氧、氮、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多種氣體的空氣,含有各種有機物的石油(原油)、天然水、溶液、泥水、牛奶、合金、石灰燃料(煤、天然氣)、石灰石、海水、鹽水…… 純凈物分化合物和單質. 化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的原子(指不同元素的原子種類)組成的純凈物。是指從化學反應之中所產生的純凈物(區別於單質)。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特性,通常還具有一定的組成。 例:水是化合物,常溫下是液體,沸點100℃;,冰點0℃,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1個水分子H2O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組成。 例:氯化鈉(sodium chloride, NaCl)是一種通過鹽酸(hydrochloric acid, HCl)和氫氧化鈉(sodium hydroxide, NaOH)的化學作用(中和反應)而成的化合物。HCl(aq) + NaOH(aq) → NaCl(aq) + H2O(l) 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做單質。 由一種元素的原子組成的以游離形式較穩定存在的物質。例如氧氣(O2)、氯氣(Cl2)、硫黃(S8)、鐵(Fe)等。單質和元素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質子數)的原子的統稱。一種元素可能有幾種單質,例如氧元素有氧(O2)和臭氧(O3)兩種單質。 化合物又分為多種物質,如氧化物 氧化物(oxide)是指有兩種元素構成、且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CO2)、氧化鈣(CaO)等。 分類: 氧化物按照是否與水生成鹽,以及生成的鹽的類型可分為:酸性氧化物、鹼性氧化物、兩性氧化物和不成鹽氧化物[1]四類.。(另外還有很多復雜的氧化物。) 氧化物屬於化合物,(當然也一定是純凈物)。其組成中只含兩種元素,其中一種一定為氧元素(定義),另一種若為金屬元素,則為金屬氧化物;若為非金屬,則為非金屬氧化物。
⑼ 只要有氧元素參與的化學反應就一定是氧化反應嗎
是這樣說,只要化合價沒變,即使有氧元素參加,也不是氧化還原反應。化合價變了,即使沒有氧元素參加,也是氧化還原反應。比如:
H₂SO₄+2NaOH=Na₂SO₄+2H₂O,這個反應中有氧元素參加,但是各元素化合價都沒有發生變化,因此不是氧化還原反應。
Fe+2FeCl₃=3FeCl₂,這個反應中沒有氧元素參加,但反應前的0價和+3價鐵反應後都變成了+2價的鐵了,其化合價發生變化,因此是氧化還原反應。
由此,判斷氧化還原反應不是看有沒有氧元素參加,而是看有沒有元素化合價發生變化。不要局限於字面上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