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九年級上冊化學第一次月考考到哪裡

九年級上冊化學第一次月考考到哪裡

發布時間:2022-07-10 01:12:29

① 初三化學 第一次月考有什麼要點 或者一些常考題型等 必須有 加分!

九年級上(化學)試題
滿分:50分 時間:40分鍾
一 選擇題(14分)
1、下列能源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的是 ( )
A、天然氣 B、石油
C、煤 D、太陽能
2、六千多年前半坡氏族所從事的生產活動中,使物質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
A、建築房屋 B、磨製石器
C、用麻織布 D、燒制陶器
3、能證明鎂帶燃燒是化學變化的是 ( )
A、放熱 B、冒白煙
C、發出耀眼強光 D、生成一種白色固體
4、有關鐵的性質中,屬於化學性質的是 ( )
A、有導熱、導電性 B、鐵的硬度較大
C、具有銀白色光澤 D、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
5、1元硬幣的外觀有銀白色的金屬光澤,一些同學認為它可能是鐵制的。在討論時,有的同學提出「我們可以拿磁鐵來吸一下」,於是就拿磁鐵來吸一下。這一過程屬於科學探究的( )
A、實驗 B、假設
C、觀察 D、做結論
6、成人每分鍾需要8升氧氣,大約需要吸入空氣的體積是 ( )
A、50升 B、40升
C、32升 D、10升
7、下列物質不屬於混合物的是 ( )
A、自來水 B、乾冰(固態二氧化碳)
C、潔凈的空氣 D、糖水
8、體育場、飛機場用的照明燈(俗稱人造小太陽)中填充的氣體是 ( )
A、氮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
9、空氣中的有害氣體主要來源於 ( )
A、動植物呼出的二氧化碳 B、燃料燃燒產生的氣體
C、植物光合作用排出的氣體 D、燒飯菜時產生的氣體
10、下列做法不利於改善環境的是 ( )
A、鼓勵農民將秋後農作物秸桿焚燒
B、提倡使用農家肥,限制使用化肥、農葯
C、限制燃放煙花爆竹
D、限制燃油汽車數量的增加
11、我國西北一些地區,如內蒙古,過去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現在則是「天蒼蒼,野茫茫,老鼠跑過牛脊背」,其主要原因是 ( )
A、 水資源利用不合理 B、全球氣溫升高
C、 過度放牧、盲目開墾 D、酸雨的影響
12、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工業和人類生活燃燒煤、石油過程中,排放出大量的甲氣體所造成的;溫室效應是生物呼吸和人類生產、生活排放出的大量的乙氣體所造成的。甲、乙氣體分別是 ( )
A CO2 SO2 B、 SO2 NO2
C NO SO2 D、 SO2 CO2
13、下列儀器能直接用酒精燈加熱的是 ( )
①試管 ②量筒 ③蒸發皿 ④燒杯 ⑤集氣瓶 ⑥試劑瓶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④⑥
14、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 )

二 填空題(16分)
1、將實驗室進行下列實驗所用儀器、用品的名稱填在空白處:
1)取用固體葯品時使用 ;2)取用少量液體葯品時使用 ;3)在酒精燈上加熱試管時使用 ;4)移開正在加熱的蒸發皿時可使用 。
2、填寫下列空格中的名稱、符號或顏色
名稱 氦氣 氧化銅 二氧化硫
符號 N2 CuO
顏色 無色 無色 無色
3、某班同學進行「使用塑料的利與弊」的辯論。甲方認為「利大於弊」,理由是:大部分塑料的抗腐蝕能力強等;乙方認為「弊大於利」,理由是:回收利用廢棄塑料時,分類十分困難,而且經濟上不合算等。你願意加入 (填「甲方」或「乙方」),並寫出另一條理由: 。
4、小食品包裝袋內經常充有 ,是利用 ;而霓虹燈內充的卻是 。
5、空氣質量監測報告提醒人們要關心環境、保護環境。根據數據分析:
懸浮物(TSP) 氮氧化物(主要指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空氣質量標准
甲 190 140 84 Ⅲ
乙 310 251 76 Ⅴ
丙 35 40 39 Ⅰ
1)空氣質量最差的城市是 ;
2)空氣質量標准確定依據 (填序號);
A、三項數據綜合考慮 B、看最大的數據C、看最小的數據
3)甲城市空氣首要污染物是 。

三 簡答題(8分)
1、晚唐詩人李商隱的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謳歌了教師為人民的教育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詩中「蠟炬成灰淚始干」說明了什麼化學原理?(2分)

2、我國古代有「女媧補天」的傳說,當代人類也面臨著「補天」的問題。試回答當代所說的「補天」是指什麼?你知道採取什麼措施可以「補天」?(至少答一點)(2分)

3、李思同學家來了許多客人,媽媽在廚房燒菜, 需要加些白醋和料酒,可是兩個瓶子上都失去了標簽,媽媽把李思喊來,讓她幫忙,李思很快就將白醋和料酒分開了。她用的是什麼方法呢? 同時李思還告訴媽媽:傾倒液體時,瓶塞拿下, 放在桌上,然後拿起瓶子,瓶上的商標應 ,以防止殘留的液體流下來腐蝕商標。客人走後,李思幫媽媽洗碗,怎樣知道碗刷凈了,你能說出來嗎?(4分)

四 實驗題(12分)
1、某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了探究。請填寫下列空白:
1)取一支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放入水中,蠟燭浮在水面上。
結論:石蠟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
2)點燃蠟燭,觀察到蠟燭火焰分為外焰、內焰焰心三層,把一根
火柴梗放在蠟燭火焰的火焰中,如右圖,約一秒後取出,可以看到火柴
梗的 處最先碳化。
結論:蠟燭火焰的 溫度最高;
3)再將一個乾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燒杯內壁出現水霧,片刻後
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內倒入少量石灰水,震盪,石灰水變渾濁。
結論:蠟燭燃燒生成了 。

2、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1)寫出儀器名稱:
a ;b ;c
(2)盛放在燃燒匙內的物質是 ;
(3)實驗中看到 ,打開止水夾後會看到 。
(4)寫出此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② 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月考考哪些章節

化學其實並不難,只要用心就能學好。
首先,它是一門很綜合的學科,也非常有趣。
可以用文科的背誦形式來解決化學分子式,化學方程式,概念,實驗現象——這是死的知識,必須下功夫背誦,背好這些,以後就有了基礎。
可以用理科的發散思維來解決實驗問題,以及綜合問題。它與數學和物理聯系緊密,但又比數學物理簡單。比如實驗,實驗特別好玩,只要上課認真看了,就算沒有背實驗現象,考試時也會想起來。諸如此類,不一一敘述。
其實最重要的是興趣,作為初三新學科,只要認真,不可能學不好。對這一科有興趣,自然就會學好的~
重點自然是方程式。

③ 初三化學第一次月考,我應該復習那些重點,詳細一點

第一單元的東西 不用可以的 去背 只是把 化學反應 物理反應 化學性質 物理性質 這幾個東西弄懂 就好了 知道他的特性和概念 至於第二單元 要把那幾個主要把 氧氣的相關感念記住 尤其是化學性質 物理性質 還有那個關於氧氣的化學方程 和氧氣的製作方法 這個一定要記住 這是重點!!! 其他的簡單看看就行了起碼知道大概是什麼意思就行 第一次 考試不會很難的 只要把平時老師總講的東西 弄會就好了!!! 把書上實驗熟記!還有操作實驗的注意事項,還有就是課堂筆記和練習冊錯題了。祝你好運!!

④ 初中月考考哪幾科

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政治、生物、物理(初二)、化學(初三)這幾個科目基本上都是要考的,美術、音樂、體育這種文體類的科目應該是不會要求月考,只會在期末組織一次考試。

⑤ 初三化學第一次月考考試考什麼

國慶之後……我們學校是這樣的

⑥ 初三化學第一次月考試卷(附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共30小題,每小題2分)
1.下列變化屬於化學變化的是
A.水沸騰 B.木材燃燒 C.蔗糖溶解 D.冰雪融化
[答案]B
[解析]三態間的變化以及溶解都是物理變化,B選項為燃燒,有新物質的生成,應選B.
[點評]一般考查的化學變化可總結為:燃燒,生銹,食物變質或由生變熟,爆竹爆炸等.
2.下列生活中的變化,屬於物理變化的是
A.米飯變餿 B.牛奶變酸 C.濕衣服晾乾 D.鐵鍋生銹
[答案]C
[解析]C選項是因為液體水變成水蒸汽,屬於三態之間的變化,無新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應選C.
[點評]本題仍是考查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實驗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組儀器是
A.大試管,集氣瓶 B.燒杯,量筒
C.酒精燈,鐵架台 D.導管,單孔塞
[答案]B
[解析]在制備和收集裝置中都沒有用到燒杯和量筒,應選B.
[點評]本題考查制備和收集氧氣的裝置及所用的儀器.
4.下列物質中,屬於純凈物的是
A.果汁 B.豆漿 C.醬油 D.水
[答案]D
[解析]A,B,C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組成,屬於混合物;水由一種物質組成,屬純凈物,應選D.
[點評]本題考查純凈物混合物的區別,從基本概念入手即可.
5.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主要實驗現象是
A.產生大量白煙 B.火星四射,有黑色固體生成
C.燃燒的火焰為藍色 D.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答案]B
[解析]根據實驗可知,應選B.
[點評]本題考察鐵燃燒時的現象,除鐵以外還有硫,炭,磷等物質的燃燒現象,都一定要熟記,這是一個必考的知識點.
6.下列物質的用途,錯誤的是
A.氧氣用於食品防腐 B.氮氣常用於制硝酸和化肥
C.稀有氣體用做保護氣 D.氧氣用於鋼鐵冶煉
[答案]A
[解析]物質的用途是由它的性質決定的,因為食物腐敗其實是食物和氧氣發生了氧化反應,所以氧氣不能用於食品的防腐,應選A.
[點評]本題雖是考查物質的用途,若用途記的不全,可根據性質決定用途來找出正確答案.
7.下列實驗操作中,的是

[答案]A
[解析]酒精燈不能用嘴吹滅,須用燈帽蓋滅,應選A.
[點評]本題考查實驗室常規操作,要熟記.
8.實驗室可用於製取氧氣的葯品是
A.空氣 B.二氧化錳 C.高錳酸鉀 D.氧化汞
[答案]C
[解析]空氣是工業制氧的原料,應選C.
[點評]本題考查氧氣的實驗室制備,所以一定要注意工業上和實驗室的制備差別.
9.有人通過聞茶的方法就能判斷出茶的產地.人們能夠聞到茶香的原因是
A.分子之間有間隔 B.分子在不斷運動
C.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D.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答案]B
[解析]分子間有間隔可以解釋酒精和水混合後的體積小於混合前體積和;分子不斷運動可以解釋人們可以聞到氣味,應選B.
[點評]本題考查分子的特徵和這些特徵在宏觀上的表現.
10.下列各項屬於化學研究內容的是
A.利用石油生產人造纖維. B.設計新程序,開發電腦新功能
C.培育新品種,提高農作物產量 D.利用指南針確定航海的方向
[答案]A
[解析]化學的定義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相互轉化規律的基礎科學,應選A.
[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學科的研究內容及范疇.
11.下列有關催化劑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二氧化錳是催化劑
B.催化劑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
C.在化學反應前後催化劑的質量沒有改變
D.在化學反應前後催化劑的化學性質沒有改變
[答案]A
[解析]二氧化錳只是在氯酸鉀分解制氧氣的反應中是催化劑,在別的反應中就不一定是催化劑,所以應該說某物質是某個反應的催化劑,如: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分解制氧氣這個反應的催化劑.應選A.
[點評]本題考查對催化劑概念的理解,出題角度有點新意,可用排除法選出答案.
1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加熱製取氧氣主要有以下步驟:①向試管中加入葯品,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③排水法收集氣體,④加熱盛有葯品的試管,⑤停止加熱,⑥將導氣管從水槽中取出.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⑥⑤
C.①②④③⑥⑤ D.①②④③⑤⑥
[答案]B
[解析]正確的操作順序應是B.
[點評] 本題考查制備氧氣的操作過程,做此題的技巧是:看四個選項的第一步有兩種,那就是①和②,因為在添加樣品前必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所以排除A,C,D,直接選出答案B.如此可以節省做題時間.
13.下列反應屬於分解反應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根據分解反應的特點——"一變多",可以不難發現符合反應物只有一種,生成物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只有A.
[點評]本題考查基本反應類型的特點,基本反應類型包括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氧化反應不屬於基本反應類型.
14.進行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集氣瓶底需預先鋪上一薄層細沙或少量水,其目的是
A.增強實驗效果
B.提供水蒸汽,參與化學反應
C.避免紅熱的生成物直接與集氣瓶接觸,保護集氣瓶
D.提高氧氣的濃度
[答案]C
[解析]鋪水或細砂是防止高溫生成物落入瓶底造成集氣瓶局部受熱而炸裂,應選C.
[點評]本題考查實驗中的操作及其原因.
15.下列物質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空氣 B.過氧化氫溶液 C.氯酸鉀 D.高錳酸鉀
[答案]A
[解析]B,C,D中含有氧元素,只有A中含有氧氣分子應選A.
[點評]本題考查分子,原子,元素的區別.
16.拉瓦錫認為
A.空氣是一種純凈物
B.空氣是一種單一的物質
C.按體積比,空氣中約有78%的氮氣,21%的氧氣,0.94%的稀有氣體,0.03%的二氧化碳和0.03的其他氣體和雜質
D.在通常狀況下,空氣中氮氣約佔4/5體積,氧氣約佔1/5體積
[答案]D
[解析]拉瓦錫測定了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而只是把空氣分成了氧氣和氮氣兩個部分,應選D.
[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史.
17.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徵是
A.有發熱發光的現象 B.有新物質生成
C.有氣體生成 D.有顏色變化
[答案]B
[解析]根據化學變化的定義,應選B.
[點評]本題考查基本概念.
18.下列物質中,屬於氧化物的是
A.氧氣 B.氧化鎂 C.高錳酸鉀 D.臭氧
[答案]B
[解析]氧化物的定義是某物質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應選B.
[點評]本題考查氧化物概念.
19.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時,能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的是
A.木炭 B.硫粉 C.紅磷 D.鐵絲
[答案]B
[解析]硫在氧氣中燃燒是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燃燒是藍紫色火焰,應選B.
[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仍是幾種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
20.下列關於原子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構成物質的最小粒子
C.原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答案]A
[解析]根據原子定義,應選A.
[點評]本題考查基本概念.
21.下列關於稀有氣體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都是無色,無味氣體 B.稀有氣體有廣泛的用途
C.曾被稱為惰性氣體 D.都不能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答案]D
[解析]任何物質都不是絕對不能發生化學反應,稀有氣體很難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但在特定條件和特定物質也是可以發生反應的,應選D.
[點評]本題考查稀有氣體有關知識,也可用排除法來做.
22.我國城市環境中,空氣污染物主要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空氣的主要污染物為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應選B.
[點評]本題考查大氣污染物的組成,此類題考的較多,題目可以變化,如空氣污染指數都包括哪些氣體等.
23.提出原子概念的科學家是
A.拉瓦錫 B.門捷列夫 C.阿伏加德羅 D.道爾頓
[答案]D
[解析]道爾頓提出了原子概念,應選D.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化學史.
24.空氣中含量較多且化學性質不活潑的氣體是
A.氮氣 B.稀有氣體 C.氧氣 D.水蒸氣
[答案]A
[解析]根據空氣中含量較多,判斷有氮氣和氧氣,化學性質不活潑那就是氮氣,應選A.
[點評]本題考查空氣組成及個組分化學性質是否活潑.
25.距地球15—35km處,有一臭氧層,臭氧的化學式為,微量的臭氧可以凈化空氣,有利於人體健康.下列關於臭氧的敘述錯誤的是
A.臭氧是一種單質 B.不使用含氟冰箱有利於臭氧空洞的修復
C.臭氧和氧氣的性質完全相同 D.臭氧轉化成氧氣,發生了化學變化
[答案]C
[解析]臭氧和氧氣是兩種不同的物質,所以性質肯定不會完全相同,應選C.
[點評]本題是一道小型信息題,根據所給信息和所學知識不難選出正確答案.
26.下列關於分子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最小粒子
B.發生物理變化時,分子間的距離可能改變
C.分子是在不斷地運動著
D.物質並不都是由分子是構成
[答案]A
[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應選A.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分子的基本概念和分子特徵,對於概念不僅要記憶,還要理解,如對分子概念理解不深本題極有可能做錯,分子不變,物質的物理性質可能會發生變化,如狀態等,所以必須強調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27.某無毒氣體的密度約是空氣密度的5/9,且極難溶於水,那麼收集該氣體可用的方法是
①向上排空氣法 ②向下排空氣法 ③排水法
A.①或② B.①或⑨ C.②或③ D.①②③均可
[答案]C
[解析]密度比空氣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氣法;極難溶於水可用排水集氣法,應選C.
[點評]本題考查氣體物理性質及其收集方法直接的關系.
28.下圖是水分子在一定條件下分解的示意圖,從中獲得的信息不正確的是
A.一個水分子由二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B.水分解後生成氫氣和氧氣的分子數比為2:1
C.水分解過程中,分子的種類不變
D.水分解過程中,原子的數目不變
[答案]C
[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化學反應其實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學變化前後,原子的種類和數目都不變,應選C.
[點評]本題考查化學變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種類,數目的變化情況.
29.下列操作錯誤的是
A.傾倒液體葯品時,應將試劑瓶上的標簽向著手心
B.酒精燈內的酒精不可以超過酒精燈容積的2/3
C.取用裝在試劑瓶內的葯品時,瓶塞拿下後應正放在桌上
D.用酒精燈的外焰給試管加熱
[答案]C
[解析]試劑瓶的瓶塞拿下後應倒放,防止桌面上物質污染了瓶塞及試劑,應選C.
[點評]本題考查基本實驗操作.
30.我國科學家在1993年首次利用超真空掃描隧道顯微鏡技術,在一塊晶體硅(由硅原子構成)的表面直接移動硅原子寫下了"中國"兩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上述操作中沒有任何變化
B.這兩個漢字是當時世界上最小的漢字
C.技術說明在化學變化中原子可以再分
D.這說明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答案]B
[解析]在操作前後硅原子的排列情況,可以說發生了物理變化所以A不對,因為沒有生成新物質所以沒有發生化學變化,所以C,D錯,應選B.
[點評]本題稍有難度,要求學生用已有的知識進行綜合分析判斷.
二,判斷題
31.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化學性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 ( )
(2)物理性質需要通過物理變化才能表現出來 ( )
(3)過氧化氫(H2O2)和水(H2O)的組成中都只含氫元素和氧元素,它們都屬於氧化物 ( )
(4)電解水得到氫氣和氧氣,說明水是由於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 )
(5)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是單質 ( )
[答案] (1)√ (2)× (3)√ (4)× (5)×
[點評]本題都是對基本概念的考查.
三,填空題
32. 教科書中有一幅彩圖,其內容是一隻漂亮的金絲雀和水中的金魚生活"在一起",製作這個鳥籠的高分子薄膜必須具備的性質是 (填寫序號)
a.絕熱 b.透氣 c.導電 d.隔水
[答案]b,d
[解析]根據生活常識,鳥不能生活在水裡,所以要隔水,魚生存也需要氧氣所以要透氣,應選b,d.
[點評]由本題可知,做題時一定要把所學的知識結合生活常識,就很容易,千萬不要單純想課本里有沒有學過.
33.
[答案]氧氣(氮氣,硫,磷等均可);化合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鐵等均可);混合物.
[點評]本題考查物質的分類,也是基礎知識考查.
34.書寫下列定義:
(1)化合物 ;
(2)氧化物 .
[答案] (1)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化合物.
(2)由兩種元素組成,並且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點評]本題考查基本概念的掌握情況.
35.科學探究是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 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嚴謹的科學態度,合理的
和規范的 是獲得可靠實驗結論的基礎保證.
[答案] 實驗;實驗步驟;實驗操作.
[點評]本題考查化學的研究方法.
36.①酒精是一種無色,透明,有特殊氣味的液體,易揮發,②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③酒精易揮發,④常用作酒精燈和內燃機的燃料,⑤是一種綠色能源.⑥當點燃酒精燈時,⑦酒精在燈芯上氣化後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據以上敘述,可歸納出:酒精的物理性質是 (用序號作答);發生的物理變化是 (用文字作答);化學性質是
(用文字作答);發生的化學變化是 (用文字作答).
[答案] ①③②;能與水以任何比例互溶,酒精揮發;酒精具有可燃性;當點燃酒精燈時,酒精在燈芯上氣化後燃燒成水和二氧化碳.
[解析]顏色,氣味,狀態,揮發性,溶解性都屬於物理性質;可燃性屬於化學性質.
[點評]本題是對物理,化學性質以及物理,化學變化四個概念的綜合考查.首先要明白性質和變化之間的差別.
37.為了延長白熾燈的壽命,燈泡放有少量紅磷作脫氧劑,其作用原理的文字表達式為 ,該反應得基本類型為 反應.
[答案] ,化合
[解析]既然是脫氧劑,一定是把氧氣消耗掉,反應產物只有一種,所以是化合反應.
[點評]做此類題須注意看清題意要求,即是化學表達式還是文字表達式,一定要按要求書寫.
38.將100mL酒精與100mL水混合後,所得到混合液體的體積 (填"大於","等於"或"小於"200mL,原因是 ;將l00mL酒精與l00mL酒精混合後,所得到混合液體的體積 (填"大於","等於"或"小於")200mL,原因是 .
[答案] 小於;分子間有間隙;等於;同種分子的間距相等.
[解析]當兩種大小不同的粒子混合,小的粒子可以進入大粒子的間隙從而混合體積縮小,如大豆和小米混合;當粒子大小相同時,混合後的總體積是原體積的加和.
[點評]本題考查了用分子的特徵解釋一些實驗現象.
39.現有失去標簽的四瓶無色氣體分別是氧氣,空氣,二氧化碳和氮氣,請用最簡單的方法區分它們.
[答案] ①將四瓶氣體分別通入裝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並均勻搖盪觀察現象,可發現有兩瓶氣體與石灰水發生反應,另兩瓶氣體無反應
②將帶火星的木條分別伸入兩瓶無現象的瓶中,觀察現象,使木條復燃的是氧氣,使木條熄滅的是氮氣,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兩瓶有現象的瓶中,觀察現象,能使木條繼續燃燒的是空氣,使木條熄滅的是二氧化碳.
[解析]本題的方法並不唯一,如先用燃著的木條放入各個集氣瓶中,燃燒更旺的是氧氣,繼續燃燒的空氣,熄滅的有兩瓶;再把澄清石灰水滴入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的兩個集氣瓶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是二氧化碳,另一瓶就是氮氣.
[點評]本題是一道實驗鑒別題,根據這幾種氣體的性質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
40.在電解水的實驗中,與電池負極相連的試管a得到 氣,與電池正極相連 的試 管b得到 氣,兩種氣體的體積比()約是 ,該過程的文字表達式為: .
[答案]氫; 氧; 2:1;
[點評]這也是一道常考的實驗題,同樣要注意做題要求,本題要求文字表達式.
41.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實驗目的:
(1)用高錳酸鉀製取一瓶氧氣,做細鐵絲燃燒的實驗.
(2)粗略測定加熱2g高錳酸鉀所收集到的氧氣體積.
反應原理:(用文字表達式表示)
高錳酸鉀制氧氣: ;
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
儀器認識:
寫出儀器①②的名稱:① ;② .
裝置連接:
為達到實驗目的(2),各裝置的正確連接順序是(填介面的字母)
.
問題分析:
實驗過程發現B瓶中的水變紅了,原因是 .
用收集到的氧氣做細鐵絲燃燒的實驗時,發現瓶底炸裂,發生失誤的操作原因可能是
.
[答案](1);

①試管 ②量筒
(2)
試管中未放棉花,高錳酸鉀從導管進入水中;
瓶底沒有放水或鋪上沙子,燃燒中的細鐵絲碰到杯底
[解析]要想測量所得氧氣的體積,就必須想辦法把氧氣的體積轉化成可以觀察和測量的液體的體積,那就要利用壓強來設計實驗,B裝置就是利用壓強原理把所得氣體體積轉化成可測量的水的體積的最好裝置.氣體由b口進入,使瓶內壓強增大,瓶內的水就會沿c導管進入到C裝置的量筒里.
[點評]本題還是有一定難度,做此類實驗題要求學生首先要看清實驗目的,從而根據目的來設計實驗.

⑦ 初三第一次化學月考如何復習可以考個好的成績。書上的知識點記得蠻好的。

第一章 了解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物理性質化學性質 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要求知道化學的基本操作 物質加熱的具體步驟
第二章 了解空氣中氣體成分 有關於氧氣的幾個化學方程式 製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和步驟 (譬如給你圖讓你挑錯誤或糾正)
第三章 了解電解水實驗 水的性質 分子和原子的性質 水的凈化的過程 (可能會出填空) 硬水及軟水(用肥皂水區別。煮沸和蒸餾軟化) 水的分布 等等

希望你能考個好的成績!!!!

⑧ 初三第一次化學月考一般考什麼

貌似高三開始寫的化學把,估計考方程式的多,然後就是個元素的化學屬性

⑨ 初三的第一次月考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政治,歷史各考些什麼啊

是人教版的語文嗎??如果是的話,首先背課後的10首古詩,然後復習古文(古文重點復習詞語的注釋,中心思想,人物的性格等)數學就看你做過的題目(最好是做錯的題目)和書物理看書上的練習,和黑體字化學要背元素周期表,看書後面的實驗器材,重點看它們的用途,注意事項,然後看練習冊中的一些表格或一些大題實驗步驟,結論政治、歷史就要背了。(政治背大題,小題只要看一下就行了,一般小題只會考選擇題。歷史可以大致背一下歷年大事就行了。相信我吧!!只要做到以上幾點,就行了。我也是初三的哦!!

⑩ 九年級上冊化學月考1、2單元重點

初三化學上學期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一、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以實驗為基礎自然科學。物理和化學的共同點:都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
二、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根本區別是:有沒有新物質的生成。化學變化中伴隨發生一些如放熱、發光、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澱等現象。
1、物理變化:開水沸騰、燈絲發亮、海水曬鹽、冰雹融化 、玻璃破碎、乾冰升華、石油分餾 、氣壓鍋爆炸、酒精揮發、鐵拉成鐵絲
化學變化:煤氣燃燒 、鐵鍋生銹 、蔬菜腐爛、鞭炮爆炸 、豆漿變酸
3、物理性質——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揮發性、導電性、吸附性等。
4、化學性質——氧化性、還原性、金屬活動性、活潑性、穩定性、腐蝕性、毒性等。
三、探究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和與二氧化碳相關的問題。
(1)怎樣檢驗二氧化碳? (2)怎樣證明吸入的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氣體低? (3)如何證明蠟燭的組成中含有碳、氫元素?
四、葯品的取用
1、實驗室常用儀器的用途和使用規則P150
直接加熱容器:①試管;②蒸發皿(瓷器);墊石棉網加熱:燒杯
2、葯品的取用規則P152
3、葯品的存放及取用P18收集氣體應用集氣瓶;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需用量筒;溶解較多固體時應用燒杯;取用粉末狀固體葯品一般使用葯匙;取用塊狀葯品應使用鑷子。加熱時常用酒精燈。
4、物質的加熱 給試管里的固體加熱要略向下傾斜。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 給葯品加熱時,發現試管炸裂,可能原因有:(1)試管外壁有水未擦乾。(2)給試管中的固體葯品加熱時,試管口沒稍向下傾斜(3)給試管加熱時,沒先給整個試管均勻受熱(4)給試管加熱時,酒精燈的焰心與試管接觸
五、葯品和儀器的處理
(1)玻璃儀器洗凈的標准:內壁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放置:倒放在試管架上
(2)實驗後葯品不能放回原瓶.
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
一、空氣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空氣成分按體積分數計算,大約是:氮氣(N2)78%、氧氣(O2)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CO2)0.03%、其他氣體和雜質0.03%1.氮氣(N2)
(1)氮氣的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於水(2)氮氣的化學性質:不燃燒、不支持燃燒,化學性質較穩定,(3)氮氣的用途:①制硝酸和化肥的原料 ②保護氣 ③醫療上用液氮冷凍作麻醉劑 ④超導材料在液氮的低溫環境下顯示超導性能
2.稀有氣體(氦:He氖:Ne 氬:Ar 氪Kr 氙:Xe)(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
(2)化學性質:非常穩定,通常極難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3)用途:①保護氣 ②電光源:照明燈、霓虹燈、航標燈等 ③氦氣可用與充空氣球
二、實驗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1)燃燒匙中一般放紅磷,而且要過量,目的是為了把集氣瓶內的氧氣全部消耗掉
(2)不能用木炭、硫磺代替紅磷. 用木炭的話,雖然消耗了氧氣,但是又產生了二氧化碳氣體,這樣體系裡面的氣體壓力不會變小,水就壓不進來了,這樣測不出氧氣的體積分數.不能用鋁箔、鐵絲來代替紅磷,因為它們不能在空氣中燃燒.如用木炭來做實驗,將集氣瓶底的水改為氫氧化鈉溶液.
(3)實驗現象: 實驗現象:①紅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鐵絲等代替)燃燒時有大量白煙生成,②同時鍾罩內水面逐漸上升,冷卻後,水面上升約1/5體積。得到結論: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實驗原理實驗原理: 4P+5O2點燃 2P2O5
(4)若測定的氧氣的體積分數明顯偏小,可能原因:①紅磷量不足,②裝置漏氣,③沒有冷卻到室溫就打開彈簧夾。氧氣耗盡後,裡面只剩熱的氮氣,根據熱脹冷縮,氮氣占集氣瓶的體積大於4/5,所以進去的水的體積小於1/5。若測得氧氣體積分數大於1/5:1、燃燒匙插入得太慢,導致空氣受熱膨脹逸出 2、彈簧夾沒有夾緊,導燃燒紅磷時空氣從彈簧夾逸出空氣跑出去多了,那麼進入集氣瓶的水就多
三、大氣污染物的來源和危害
排放到大氣中的有害物質,大致可分為粉塵和氣體兩類,氣體污染物較多是SO2、CO、NO2,這些氣體主要來自礦物燃料的燃燒和工廠的廢氣。
四、區分純凈物和混合物
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純凈物有化學式,混合物沒有化學式。常見的混合物:海水、自來水、空氣、石油、煤、天然氣
五、物質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的現象
1.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 2.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在做此實驗時,應預先在瓶底放水或細砂,原因是防止熔融的生成物濺落,炸裂瓶底。
3. 磷在氧氣中燃燒,呈黃色火焰,生成大量的白煙。煙是固體。 4. 鎂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體。
六、探究氧氣的實驗室製法
(1)有三種方法製取氧氣,原料分別是什麼?反應原理分別是什麼?三種方法的優缺點?
(2)用KMnO4製取氧氣的裝置需要哪些儀器?如何檢查該裝置的氣密性?
(3)用KMnO4製取氧氣時,棉花的作用?試管口為什麼略向下傾斜?什麼時候開始收集?為什麼?結束時操作?為什麼這樣?催化劑
七、本單元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碳、硫、磷、鋁、鐵、氫氣、一氧化碳分別與氧氣反應化學方程式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 4 P + 5 O2 點燃 2 P2O5
硫在空氣中燃燒 S + O2 點燃 SO2
鋁在氧氣中燃燒 4 Al + 3 O2 點燃 2 Al2O3
碳在空氣中燃燒 C + O2 點燃 CO(不充分)C + O2 點燃 CO2(充分)
鐵在氧氣中燃燒 3 Fe + 2 O2 點燃 Fe3O4
鎂在空氣中燃燒 2 Mg + O2 點燃 2 MgO
氫氣在空氣中燃燒 2 H2 + O2點燃2 H2O
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 2 CO + O2點燃 2 CO2
(2)實驗室製取氧氣的三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過氧化氫分解制氧氣 2 H2O2 MnO2 2 H2O + O2↑
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 2KMnO4 △ K2MnO4+ MnO2+ O2↑
氯酸鉀分解制氧氣 2 KClO3 MnO2 2 KCl + 3 O2↑
第三單元 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組成
將水電解 會形成兩種氣體 一種產生淡藍色火焰的是氫氣 一種會助燃的是氧氣所以可以推斷出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負氫正氧,氫二氧一)
二、單質和化合物
單質並不是說是只有一種元素,比如,單質碳和石墨和金剛石,都只含有碳元素,但是他們在一起卻是混合物
常見單質:氫氣(H2)、氧氣(O2)、氮氣(N2)、鐵(Fe)、銅(Cu)(金屬)
常見化合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高錳酸鉀、氯酸鉀、過氧化氫、甲烷、
常見氧化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

閱讀全文

與九年級上冊化學第一次月考考到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