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環境污染都分為哪幾方面針對這些方面的污染都有什麼具體的處理方法,多多益善。
環境污染有各種分類
按環境要素分: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類活動分:工業環境污染、城市環境污染、農業環境污染、海洋污染。
按造成環境污染的性質、來源分:化學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雜訊污染、放射性、
電磁波)、固體廢物污染、能源污染。
下面我列舉兩類:
一、大氣污染的防治
從大氣污染的發生過程分祈,防治大氣污染的根本方法,是從污染源著手,通過削減污染物的排放量,促進污染物擴散稀釋等措施來保證大氣環境質量。但目前現有的經濟技術條件還不能徹底根治污染源,因此,大氣環境的保護就需要通過運用各種措施,進行綜合防治。
目前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尋求大氣污染的控制途徑。
(一)採取各種措施,減少污染物的產生
1、區域採暖和集中供熱
2、改善燃料構成
3、進行技術更新,改善燃燒過程
4、改革生產工藝,綜合利用「廢氣」
5、開發新能源,開發太陽能、水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生物能和核聚變能等清潔能源,以減少煤碳、石油的用量。以上新能源多為可再生性能源,在利用過程中不會產生化石能源開采使用的環境問題,是比較清潔的燃料。
(二)採用各種技術,控制污染物排放
1、煙塵治理技術
2、二氧化硫治理技術
3、光化學煙霧的治理技術
(三)合理利用環境自凈能力,保護大氣環境
1、搞好總體規劃,合理工業布局
(1)搞好城市規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2)調整工業結構、合理工業布局
2、做好大氣環境規劃,科學利用大氣環境容量
3、選擇有利污染物擴散的排放方式
4、發展綠色植物,增強自凈能力
(四)加強大氣管理
大氣環境管理就是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教育等手段,通過全面規劃,從宏觀上、戰略上、總體上研究解決大氣污染問題。法律是環境管理中的一種重要手段,是以規范性、強制性、穩定性和指導性的方式來管理環境。為了實現大氣環境管理科學化、定量化,我國先後頒布了《環境空氣質量標准》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准》 、《工業鍋爐煙塵排放標准》 、《汽車尾氣排放標准》等一系列大氣環境質量標准和污染物排放標准,為大氣環境管理提供了依據。
二、水污染防治
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防治水污染的重點是控制廢水排放,除了控制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這些點污染源的排放,對因雨水沖刷將大氣或土壤中的污染物帶入水體這類面污染源也應積極設法治理。
1、控制水污染的方法
(1)改革或改進生產工藝,減少污染物質
(2)重復利用廢水,使廢水排放量減到最低水平
(3)回收廢水中有用物質
(4)加強對水體及污染源的監測
(5)充分利用水體的凈化能力
2、水污染的控制措施
防治水污染,必須從源頭抓起,有針對性地採取得力控制措施。
(1)堅持有法必依,尤其要做到「三同時」和限期治理
(2)推行清潔生產
(3)堅持分散治理和集中控制相結合
(4)提高廢水處理技術水平
(5)在生產和生活中大力提倡節約用水
3、水污染的控制技術
現代控制水污染的技術主要分為物理處理技術、物理化學處理技術、化學處理技術和生物處理技術四大類。
(1)物理技術
(2)化學技術
(3)物理化學技術
(4)生物技術
② 目前我國處理化學物品的方式有哪些
首先要通過飛秒檢測方法鑒定出其中的化學成分和含量,其次分級採用不同方法處理:
一、露天焚燒法
此法最簡便,凡可燃性廢物均可適用。對於易燃物,可放在地上,置入金屬淺盤內,或挖一土坑,然後引燃燒除。操作宜選風向穩定的天氣進行。操作者應站上
風處,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必要時,為了確保安全,可用導火索引燃。對一些較難起燃的物品,可添加適量廢紙(揉皺)、木材或廢易燃溶劑(如乙醇、苯等)。
焚燒地點應選僻遠無人的空曠處所。必要時應配備防火衣,手套和灑水壺,此法的缺點是易於造成環境污染,處理量大時尤甚。由於燃燒不完全,常可形成多量黑煙
和有毒的刺激性煙霧,嚴重時可使作物枯萎,家畜中毒,甚至可使周圍建築物的門窗、傢具上的油漆遭受損壞,因此,當處理量大時,不宜用此法。
二、焚穢爐焚燒法
在焚穢爐中焚燒化學廢物,若控制適當,可免除上述危害,但在處理易爆物時,應注意防止發生事故。為了保證充分燃燒,焚穢爐應設復燃室。如有有毒氣體
(如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等)產生,應設洗滌器。在處理時,可先燒危害性不大的廢物,如廢紙等,待爐溫升高後再燒其它物品。這樣可使易燃液體的蒸氣獲得充
分的燃燒,並使刺激性有毒物質分解。大型的焚穢爐可設聯鎖裝置,使待處理物只有在爐溫升到一定溫度(通常可控制在950℃左右)之後才能進入爐內。有些物
質(如醛、胺、硫醇、肼類,氯苯等)可先用廢易燃溶劑溶解,再噴入焚穢爐內燒掉。使用焚穢爐,應注意安全。操作者應有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具(如工作服,防護
眼鏡,手套等)。室內應有滅火設備,設有安全出口。
三、下水道排放法
適用於可溶性廢物,排放應滿足以下要求:①不污染水源,排放濃度應符合國家有關河道污染容許水平的規定;⑧不形成易燃蒸氣或其它危險性產物;⑧不會腐
蝕或損壞下水道,不影響下水道的正常運行。凡不能滿足上述要求者,應在排放之前作適當的處理(參見下節)。放射性物質的排放應符合特殊的要求。
四、蒸發法
一些具揮發性的有機物或溶劑,數量不大時,可用此法,如:甲醇、二硫化碳、乙醚、丙酮、苯、乙酸乙酯等。操作應在通風櫥內進行。操作者應有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具(如手套,防護眼鏡,面罩等)。
五、掩埋法
此法常用,但在將有害廢物埋入土裡對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掩埋地點應遠離居民區,且有一定的深度,防止被旁人挖出;⑥防止污染水源(地下水或露天水
源)。一些水溶性物質在埋入土裡後,由於雨水或地下水的作用,可向周圍擴散並污染水源,為此必需採取預防措施(如用塑料袋封裝等);②有毒物品的掩埋處,
不得種植作物。必要時可在四周設置障礙物及醒目標志;④掩埋地點應有記錄,此後如需施工或整土時可作相應的處理。
六、易爆化學品的處理
處理易爆物品,應特別小心。無論是在由存放處運至銷毀場所的途中,或是在銷毀時,均應注意人身安全,使用必要的防護用具和屏蔽。容器應妥加包紮;外墊
防震墊料。途中應防劇烈震撞或滾動。消毀處應選空曠無人場所。避免在酷暑高溫時進行處理。醚類、有機過氧化物可用露天焚燒法,用導火索引燃。三硝基苯、三
硝基甲苯及苦味酸等雖也可用焚燒法處理,但通常以用化學法分解放為安全。無機過氧化物可用過量的亞硫酸鈉溶液分解。鹵氮化合物、雷酸銀、重金屬乙炔化初相
應可用氨、酸化、硫化銨溶液處理。在有些場合,如含有多量過氧化物的乙醚等,可直接用撞擊、引爆的方法處理。
③ 室內污染的治理技術有哪些種類
室內空氣污染治理方法(一)用裝修除味劑、甲醛清除劑等化學方法進行處理:這種方法的好處是成本相對較低,對單一污染物質的去除效果不錯。不足之處是處理不夠徹底,比如甲醛清除劑,對苯及苯系物、VOC就不能發揮作用。而且使用范圍受到一定限制。目前市場上有格瑞衛康、醛無影、居安康等品牌,都屬這種類型的產品。以前消費者用的一些土法子如用醋吸收、茶葉吸收等方法類似這種原理,但效果比這些化學產品要差得多。至於說用一些香味掩蓋的作法,其作用就更是微乎其微了。(二)光觸媒:該方法是新近從國外引入,應用較多的一種,對重度污染具有治理見效快的顯著特點,但價格也較高。光觸媒通過紫外線催化,產生游離電子及空穴,進而產生具有極強氧化作用的活性氧和氫氧自由基,它可將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此類清除劑對甲醛去除效果為0%左右,對苯、TVOC的去除效果在0%以上。(三)臭氧:臭氧屬強氧化性,是國際上公認的常用、安全的物理治理方法,適用於中度、輕度污染。其最大特點是不產生任何殘留物及二次污染。但採用該技術治理時,人要暫時離開房間,以免中毒。其對甲醛的去除效果為0%左右,對苯的去除效果在0%以上,對TVOC的去除效果在0%左右。(四)竹炭:竹炭的多孔性及大比表面積,決定了它具有極強的吸附能力。能吸附室內人造板、塗料、油漆、粘合劑、防蟲劑等釋放的甲醛、苯、TVOC、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質,還能釋放負離子和礦物質,較強的調濕性能。經國內外多項實驗證明,其對甲醛的去除效果為0%左右,對苯的去除效果在0%以上,對TVOC的去除效果在0%左右,在去除空氣中的甲醛、苯、氨、TVOC等有害氣體方面強大的功能明顯優於其它所謂的高科技產品。它具有成本低、無毒副作用的特點,但見效較慢,且需要經常更換。此法可作為室內空氣污染輕微超標的長期治理方法。(五)其他方法:從植物中提取出來的純植物性清除劑,為天然產品,對環境不會產生二次污染,是理想的空氣污染清新劑。經研究證明,對室內空氣污染有治理作用的植物有:1.具有吸收甲醛作用的植物,如吊蘭、蘆薈、龍舌蘭、虎尾蘭等;.具有吸收苯作用的植物,如長青藤、鐵樹等;.具有吸收三氯乙烯作用的植物,如萬年青、雛菊、龍舌蘭等;.具有吸收二氧化硫作用的植物,如月季、玫瑰等;.具有吸塵作用的植物,如桂花;.具有殺菌作用的植物,如薄荷。光觸媒法是目前國際環保界最為看好的室內空氣污染治理手段。北京亞歐室內污染治理公司是建立在清華大學權威科學技術和高端實驗設備基礎上,一所專門從事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C等室內裝修污染治理的公司,並獲得多項國內外專利。北京亞歐室內污染治理公司為您提供環保裝修咨詢;裝修後各種污染物的檢測;裝修結束後對污染源進行治理以及銷售各類空氣凈化產品,如活性炭、空氣凈化器、納米紫外線燈、負離子燈、甲醛清除劑、苯氨清除劑、光觸媒、除味劑等。
④ 對於水污染的處理方法主要有哪幾種
1、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與活性污泥法並列的一類廢水好氧生物處理技術,是一種固定膜法,是污水水體自凈過程的人工化和強化,主要去除廢水中溶解性的和膠體狀的有機污染物。處理技術有生物濾池(普通生物濾池、高負荷生物濾池、塔式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沒備和生物流化床等。
2、電解法
在電解質溶液中通以直流電流,產生正負離子的遷移,正離子移向陰極,負離子移向陽極,在陽極上發生氧化反應,在陰極上發生還原反應,電解質溶液中的金屬正離子在陰極被還原並沉積在陰極板上。這是電解的基本過程。因此,電解是一種藉助電流作用而實現化學反應的過程,也是由電能轉變為化學能的過程。
3、吸附法
吸附法由於具有多樣性、高效、易於處理,可重復利用,而且可以實現低成本而最受重視。活性炭是現在用得最廣泛的吸附劑,主要用來吸附有機物,也可以用來吸附重金屬,但價格比較昂貴。殼聚糖作為一種生物吸附劑,可以在不同的環境中分別吸附重金屬陽離子和有害陰離子。
4、化學沉澱法
利用化學反應的作用,通過改變污染物的性質降低其危害性或有使污染物的分離除去。包括向各類廢水中投加各類絮凝劑,使之與水中的污染物起化學反應,生成不溶於水或難溶於水的化合物,析出沉澱,使廢水得到凈化的化學沉澱法。
5、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污水生物處理的一種方法。該法是在人工充氧條件下,對污水和各種微生物群體進行連續混合培養,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然後使污泥與水分離,大部分污泥再迴流到曝氣池,多餘部分則排出活性污泥系統。
⑤ 污水處理方法都有哪幾種
現代的污水處理技術,按其作用原理可分為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和生物處理法三類。
(1)物理沉澱法:一般是使用沉澱劑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質的方法,這里較為重要的沉澱劑,處理不同的污染物質,需要選擇與之相對應的沉澱劑,並且本方法一般不會產生二次污染
(2)化學沉澱法:利用與污染物能夠發生化學反應,最終生成的物質不能溶於水,然後再利用物理沉澱或者過濾等方法達到分離的效果
(3)生物處理法:一般是使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將有機物轉化為無機物,最終達到污染處理的方法,該方法一般需要使用到細菌,細菌分為喜氧菌和厭氧菌,所以需要根據所使用微生物的特性為其創造合適的生存環境。
⑥ 化學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綠色化學技術在環保中的應用
1、大氣污染治理中的應用
落實到實際的環保應用中,綠色化學技術主要關注於大氣、水以及固體廢棄物的污染問題。其中,大氣污染關繫到人類日常呼吸生存環境,需要得到盡快的解決。而在對大氣污染進行研究治理時,關注煤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引發的污染並實現該污染的有效消除則需實際應用到綠色化學技術。
一方面,可以在煤燃燒之前對其進行脫硫處理,實現污染前的防控治理,另一方面則可在燃燒過程以及燃燒之後分別進行固硫和煙氣脫硫處理。應用生物浸出法以及表面處理浮選與微生物絮凝法,對煤燃燒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硫進行多樣脫硫、消硫,實現化工原料生產應用中的綠色化。
2、水污染治理中的應用
水資源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當前其污染源主要來自城市生活用水污染以及工業生產用水污染。對水污染的處理自上世紀70年代便已開始,當時主要採用循環冷卻水零排污技術,取得了一定治理成效。
隨著技術研發的不斷深入,熱水鍋爐零排放技術相對更加成熟,已經能基本達到污水的零排放。在現今的研究成果應用中,以控制農業生產中農葯污染為目標的生物農葯、光活化農葯開發很大程度消除了農葯造成的水污染。
同時,採取多技術的聯合,包括生物氧化和光、聲、磁、電、無毒葯劑氧化等處理手段的研發應用已經成為水污染處理的重點研究方向,多種技術的同步應用能夠更加立體地實現水污染的有效治理。
3、固體廢棄物治理中的應用
固體廢棄物的來源除化工企業生產帶來的生產廢物外,還包括城市生活垃圾、白色污染以及礦山廢棄物等,針對不同的來源途徑和廢棄物形式採取相應的科學處理方法也是綠色化學技術研究應用的重要課題。
針對化工生產帶來的生產廢棄物,通過分析廢棄物組成採取對應的消解處理技術,消除其中污染物對於環境的破壞;針對城市生活垃圾則應用固體廢棄物電離化技術和熱分選煤氣化技術予以消解。
白色污染物的治理主要為研究開發可生物降解類塑料,根源上消除白色污染;礦山廢棄物治理則採用生物浸出和非氰化法提取技術實現污染重金屬的提取和處理回收。
(6)環境污染物的化學處理技術有哪些擴展閱讀
綠色化學以利用可持續發展的方法,把降低維持人類生活水平及科技進步所需的化學產品與過程所使用與產生的有害物質作為努力的目標,因而與此相關的化學化工活動均屬於綠色化學的范疇。近年來,綠色化學的研究主要圍繞化學反應、原料、催化劑、溶劑和產品的綠色化來進行。
英國Crystal Faraday僑會在2004年提出的路線圖中給出了8個技術領域,即綠色產品設計、原料、反應、催化、溶劑、工藝改進、分離技術和實現技術。
在此基礎上,紀紅兵和佘遠斌提出了綠色化工產品設計、原料綠色化及新型原料平台、新型反應技術、催化劑制備的綠色化和新型催化技術、溶劑的綠色化及綠色溶劑、新型反應器及過程強化與耦合技術、新型分離技術、綠色化工過程系統集成、計算化學與綠色化學化工結合等9個方面綠色化學和化工的發展趨勢。
1、綠色化工產品設計
2、原料的綠色化及新型原料平台
3、新型反應技術
4、催化劑制備的綠色化和新型催化技術
5、溶劑的綠色化及綠色溶劑
6、新型反應器及過程強化與耦合技術
7、新型分離技術
8、綠色化工過程系統集成
9、計算化學與綠色化學化工結合
⑦ 對於水污染的處理方法主要有哪幾種
一、生物治理
生物凈化是外環境治理的重要手段,它是一種符合我國國情的水污染治理方法。
由於地球上到處都有能參與凈化活動的生物種類,它們通過自身特有的新陳代謝活動,吸收、積累、分解、轉化污染物,降低污染物濃度,使有毒物變為無毒,最終達到水排放標准。因此利用生物凈化污水受到人們的重視。
生物治理的種類包括:沉澱處理法;水生生物養殖法;生物稱定塘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接觸權化法;土地處理系統;固定化細胞法
二、物理治理
物理治理水污染有多種方法,主要包括膜工程法,吸附法。其中,吸附法由於具有多樣性、高效、易於處理,可重復利用,而且可以實現低成本而最受重視。活性炭是現在用得最廣泛的吸附劑,主要用來吸附有機物,也可以用來吸附重金屬,但價格比較昂貴。
殼聚糖作為一種生物吸附劑,可以在不同的環境中分別吸附重金屬陽離子和有害陰離子。骨碳、鋁鹽、鐵鹽以及稀土類吸附劑都是有害陰離子的有效吸附劑。稻殼、改性澱粉、羊毛、改性膨潤土等都可以用來吸附重金屬陽離子。
隨著水質的日益復雜和科技的進步,水處理用的吸附劑不僅要求高效,還要廉價,而纖維素作為世界上最豐富的可再生聚合物資源,非常廉價,可以成為理想的吸附劑基體材料。
三、化學治理
利用化學反應的作用,通過改變污染物的性質降低其危害性或有使污染物的分離除去。包括向各類廢水中投加各類絮凝劑,使之與水中的污染物起化學反應,生成不溶於水或難溶於水的化合物,析出沉澱,使廢水得到凈化的化學沉澱法;使用中和作用處理酸性或鹼性廢水的中和法;
使用液氯、臭氧等強氧化劑氧化分解廢水中污染物的化學氧化法;使用電解的原理,在陰陽兩極分別發生氧化和還原反應,使水質達到凈化的電解法等。
(7)環境污染物的化學處理技術有哪些擴展閱讀:
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可分為以下等級:
1、一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2、二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懸浮物去除率達95%出水效果好。
3、三級處理
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等。
⑧ 廢氣處理有哪些工藝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VOCs技術作為廢氣處理工藝之一大體可分成回收技術和摧毀技術,而仔細區分的話可以分成以下八大類技術:
燃燒技術
近些年來科學研究較為普遍的一種VOCs解決技術是燃燒毀壞法,十分適用濃度較低的VOCs,關鍵分成直接燃燒和催化燃燒兩類。
光催化技術
光催化氧化法是運用催化劑的光催化活性,使粘附在其表層的VOCs造成氧化還原反應,結果轉化為CO2,H20及無機小分子物質。
臭氧分解技術
臭氧分解技術是運用特別製作的高能高臭氧UV紫外線光束直射VOCs氣體,使VOCs氣體分子鏈裂解降解轉變成低分子化合物,再運用臭氧開展氧化反應,使其變為CO2、H2O等。
等離子體技術
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又被稱為非平衡等離子體技術,是在外加電場的功效下,運用介質放電造成大批量的高能粒子,高能粒子與有機污染物分子造成一連串繁雜的等離子體物理一化學反應,因此將有機污染物降解為無毒無害物質。
假如選用單一化的解決技術一般沒法做到凈化處理規定,所以必須協同幾類技術來選擇,如此才可以控製成本來提高工作效率。
⑨ 環境污染的治理方法有哪些
如果是室內環境污染,比如說:新裝修的房子、寫字樓、酒店、娛樂場所、學校等等的室內空氣污染,包括存在各種異味。我給您推薦 和綠環保 給你做一次全面徹底的室內空氣污染的治理。我們公司曾經請過他們做治理。服務態度好,治理效果好。或者購買相關產品自行處理
⑩ 去除廢氣中顆粒物和氣態污染物的技術有哪些
下列7種主要氣態污染物的處理技術:
一、粉塵控制技術
1.高壓靜電除塵技術 將50赫茲、220伏交流電變成100千瓦以上直流電加到電暈極(陰極)形成不均勻高壓電場,使氣體電離產生大量的負離子和電子,使進入電場的氣體粉塵荷電,在電場力的作用下,荷電粉塵趨向相反的電極上,一般陽極為集塵極,依靠振打落入灰斗排出,完成凈化除塵過程。高壓靜電除塵器高效低阻可廣泛用於建材、冶金、化工等行業粉塵污染場合。它處理粉塵濃度高,對001微米微細或高比電阻粉塵,除塵效果更為明顯,系列產品滿足不同風量的烘乾設備,匹配靈活,適合烘乾機廢氣特性的粉塵治理。
2.旋風除塵技術 工作原理是在風機的作用下,含塵氣流由進口以較高的速度沿切線方向進入除塵器蝸殼內,自上而下作螺旋形旋轉運動,塵粒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外壁,並沿壁面下旋,隨著圓錐體的收縮而轉向軸心,受下部阻力而返回,沿軸心由下而上螺形旋轉經芯管排出。外壁的塵粒在重力和向下運動的氣流帶動下,沿壁面落入灰斗,達到除塵的目的。由於旋風除塵器是依靠塵粒慣性分離,除塵效率與粒徑成正比,粒徑大除塵效果好;粒徑小,除塵效果差,一般處理20微米以上的粉塵,除塵效率在70%~90%。
3.袋除塵技術 對顆粒0.1微米含塵氣體,除塵效率可高達99%,烘乾機廢氣除塵選用袋除塵器不用考慮排放濃度超標問題。烘乾機抗結露玻纖袋除塵器是目前理想的除塵凈化設備。該設備採用微機控制,分室反吹,定時清灰,並裝有溫度檢測顯示,超溫報警裝置,採用CW300—FcA抗結露玻纖濾袋,可有效防止濾袋結露,也不會燒壞濾袋。
4.濕法除塵技術 含塵氣體由引風機通過風管送入除塵塔下部,由於斷面變大,流速降低,並且粗顆粒粉塵先在氣流中沉降,較細粉塵隨氣流上升,噴淋下來水珠與粉塵氣流逆向運動,粉塵被濕潤自重不斷增加,在重力作用下,克服氣流的升力而下降成泥漿水,通過下部管道進入沉澱池,達到除塵的目的。泥漿水一般經過2~3級循環沉澱變清水,用泵打入除塵塔內循環使用,不造成二次污染。
5.濕法除塵技術 由沉降室和高壓靜電組成除塵工藝是含塵廢氣由引風機經風管高速送入沉降室,碰撞到牆壁上,氣流走向改變,使風速迅速降低,顆粒粉塵沉降,經輸送設備排出,微細粉塵隨氣流進入高壓靜電除塵器電場,在離子的連續轟擊下而荷電,飛向集塵極被收集後排出,凈化後的氣體由風管排入大氣。
6.旋風+高壓靜電除塵技術 該除塵技術是烘乾機含塵廢氣由風管進入前級高效旋風除塵器進行預除塵,粉塵由灰斗經排灰設備排出,氣流含塵濃度降低,然後進入高壓靜電除塵器的二級除塵,凈化後的氣體出風機排入大氣,使除塵效率提高,工藝靈活,安全可靠。
二、二氧化硫控制技術
1.拋棄法:將脫硫的生成物作為固體廢物拋掉 2.回收法:將SO2轉變成有用的物質加以回收 3.濕法脫除SO2技術
1) 石灰石-石膏法脫硫技術 煙氣先經熱交換器處理後,進入吸收塔,在吸收塔里SO2 直接與石灰漿液接觸並被吸收去除。治理後煙氣通過除霧器及熱交換器處理後經煙囪排放。吸收產生的反應液部分循環使用,另一部分進行脫水及進一步處理後製成石膏。
2) 旋流板脫硫除塵技術 針對煙氣成份組成的特點,採用鹼液吸收法,經過旋流、噴淋、吸收、吸附、氧化、中和、還原等物理、化學過程,經過脫水、除霧,達到脫硫、除塵、除濕、凈化煙氣的目的。脫硫劑:石灰液法、雙鹼法、鈉鹼法。 4. 半干法脫除SO2技術 噴霧乾燥脫硫技術 利用噴霧乾燥的原理,在吸收劑(氧化鈣或氫氧化鈣)用
固定噴頭噴入吸收塔後,一方面吸收劑與煙氣中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固體產物;另一方面煙氣將熱量傳遞給吸收劑,使脫硫反應產物形成乾粉,反應產物在布袋除塵器(或電除塵器)處被分離,同時進一步去除SO2。 循環流化床煙氣脫硫技術 利用流化床原理,將脫硫劑流態化,煙氣與脫硫劑在懸浮狀態下進行脫硫反應。 5. 干法脫除SO2技術
1) 活性炭吸附法
在有氧及水蒸氣存在的條件下,可用活性炭吸附SO2。由於活性炭表面具有的催化作用,使吸附的SO2被煙氣中的氧氣氧化為SO3,SO3再和水反應吸收生成硫酸;或用加熱的方法使其分解,生成濃度高的SO2,此SO2可用來制酸。 ) 催化氧化法
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可將SO2氧化為SO3後進行利用。可用來處理硫酸尾氣及有色金屬冶煉尾氣,技術成熟,已成為制酸工藝的一部分。但用此法處理電廠鍋爐煙氣及煉油尾氣,則在技術上、經濟上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三、氮氧化物處理技術
1.吸附法 利用吸附劑對NOx 的吸附量隨溫度或壓力的變化而變化的原理, 通過周期性地改變反應器內的溫度或壓力,來控制NOx 的吸附和解吸反應,以達到將NOx 從氣源中分離出來的目的。常用的吸附劑為分子篩、硅膠、活性炭和含氨洗煤。
2.光催化氧化法 利用TiO2 半導體的光催化效應脫除NOx 的機理是: TiO2受到超過其帶隙能以上的光輻射照射時,價帶上的電子被激發,超過禁帶進入導帶,同時在價帶上產生相應的空穴。電子與空穴遷移到粒子表面的不同位置,空穴本身具有很強的得電子能力,可奪取NOx 體系中的電子,使其被活化而氧化。電子與水及空氣中的氧反應生成氧化能力更強的·OH及O-2 等,是將NOx 最終氧化生成NO-3 的最主要氧化劑。
3.液體吸收法 水吸收、酸吸收(如濃硫酸、稀硝酸) 、鹼液吸收(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鎂)和熔融金屬鹽吸收。還有氧化吸收法、吸收還原法及絡合吸收法等對以一氧化氮為主的氮氧化物,可先進行氧化,將廢氣的氧化度提高到l~1. 3後,再進行吸收。
4.吸收還原法 用亞硫酸鹽、硫化物、硫代硫酸鹽、尿素等水溶液吸收氮氧化物,並使其還原為N2亞硫酸銨具有較強的還原能力,可將NOx還原為無害的氮氣,而亞硫酸銨則被氧化成硫酸銨,可作化肥使用。
5.生物法 微生物凈化氮氧化物有硝化和反硝化兩種機理,適宜的脫氮菌在有外加碳源的情況下,利用氮氧化物為氮源,將氮氧化物同化合成為有機氮化合物,成為菌體的一部分(合成代謝) ,脫氮菌本身獲得生長繁殖;而異化反硝化作用(分解代謝)則將NOx 最終還原成氮。
四、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控制技術
1.吸收法 利用某一VOC易溶於特殊的溶劑(或添加化學葯劑的溶液)的特性進行處理,這個過程通常都在裝有填料的吸收塔中完成。
2.冷凝法對於高濃度VOC,可以使其通過冷凝器,氣態的VOC降低到沸點以下,凝結成液滴,再靠重力作用落到凝結區下部的貯罐中,從貯罐中抽出液態VOC,就可以回收再利用。
3.吸附法 利用某些具有從氣相混合物中有選擇地吸附某些組分能力的多孔性固體(吸附劑)來去除VOC的一種方法。目前用以處理VOC最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和活性碳纖維,所用的裝置為閥門切換式兩床(或多床)吸附器。
4.生物法 利用微生物分解VOC,一般用於處理低濃度VOC。
5.等離子體法 通過陡前沿、窄脈寬(ns級)的高壓脈沖電暈放電,在常溫常壓下獲得非平衡等離子體,即產生大量的高能電子和O・、OH・等活性粒子,對VOCs分子進行氧化、降解反應,使VOCs最終轉化為無害物。
6.氧化法 對於有毒、有害、不須回收的VOC,熱氧化法是一種較徹底的處理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VOC與O2發生氧化反應,生成CO2和H20,化學方程式如下:aCxHyOz+bO2→cCO2+dH2O 一般通過以下兩種方法使氧化反應能夠順利進行:一是加熱,使含VOC的廢氣達到氧化反應所需的溫度;二是使用催化劑,氧化反應在較低的溫度下在催化劑表面進行。
五、惡臭控制技術
1.微生物分解法 利用循環水流將惡臭氣體中污染物質容於水中,再由水中培養床培養出微生物,將水中的污染物質降解為低害物質,除臭效率可達70%,但受微生物活性影響,培養出來的微生物只能處理一種或幾種相近性質的氣體,為提高處理效率和穩定運行,必須頻繁添加葯劑、控制PH值、溫度等,這樣運行費用相對比較高,投入人工也比較多,而且生物一旦死亡將需要較長時間重新培養.
2.等離子法 利用活性炭內部空隙結構發達,有巨大比表面積原理來吸附通過活性炭池的惡臭氣體分子,初期處理效率可達65%,但極易飽和,通常數日即失效,需要經常更換,並需要尋找廢棄活性碳的處理辦法,運行維護成本很高,適用於低濃度、大風量氣體,對醇類、脂肪類效果較明顯,但濕度大的廢氣效果不明顯,且容易造成環境二次污染。
3.等離子法 利用高壓電極發射離子及電子,破壞惡臭分子結構的原理,轟擊廢氣中惡臭分子,從而裂解惡臭分子,對低濃度的惡臭氣體凈化效果明顯,在正常運行情況下可達到80%以上,能處理多種臭氣充分組成的混合氣體,不受濕度的影響,且無二次污染;但用電量大,且還需要清灰,運行維護成本高,對高濃度易燃易爆氣體極易引起爆炸。
4.植物噴灑液除臭法 通過向產生惡臭氣體的空間噴灑植物提取液將惡臭氣體進行中和、吸收,達到脫臭的目的,除臭效果低濃度可達到50%,不同的臭氣選擇不同的噴灑液,需經常添加植物噴灑液,且需維護設備,運行維護費用高,易造成二次污染。
5.UV光解凈化法 採用高能UV紫外線,在光解凈化設備內,裂解氧化惡臭物質分子鏈,改變物質結構,將高分子污染物質裂解、氧化為低分子無害物質,其脫臭效率可99%,脫臭效果大大超過國家1993年頒布的惡臭物質排放標准(GB14554-93),能處理氨、硫化氫、甲硫醇、甲硫醚、苯、苯乙烯、二硫化碳、三甲胺、二甲基二硫醚等高濃度混合氣體,內部光源可使用三年,設備壽命在十年以上,凈化技術可靠且非常穩定,凈化設備無須日常維護,只需接通電源即可正常使用,且運行成本低,無二次污染。
六、鹵化物氣體控制技術 1.首先考慮其回收利用價值。如氯化氫氣體可回收制鹽酸, 含氟廢氣能生產無機氟化物和白炭黑等。
2.吸收和吸附等物理化學方法在資源回收利用和鹵化物深度處理上工藝技術相對成熟, 優先使用物理化學類方法處理鹵化物氣體。
3.鹼液吸收含氯或氯化氫(鹽酸酸霧)廢氣;水、鹼液或硅酸鈉,吸收含氟廢氣;石灰水洗滌低濃度氟化氫廢氣;水吸收氟化氫生成氫氟酸,同時有硅膠生成,應注意隨時清理,防止系統堵塞。
4.電解鋁行業治理含氟廢氣宜採用氧化鋁粉吸附法。
技術要求
1) 治理設備應特別考慮鹵化物對金屬的腐蝕特點,選擇合適的防腐材料。7.5.4.2 用水吸
收含氟廢氣宜採用多級吸收,吸收裝置宜採用文丘里洗滌器、噴射式洗滌器等,也可採用湍球塔、空塔等。
2) 用吸收法處理含氯、氯化氫廢氣時宜採用湍球塔、噴淋塔或填料塔,設備材料宜採用
聚氯乙烯、橡膠襯里或玻璃鱗片樹脂襯里。用氫氧化鈉作吸收劑時,應注意降溫並保持較高的pH 值。
3) 採用氧化鋁粉吸附法治理含氟廢氣的主要工藝要求如下:
a) 輸送床凈化工藝:輸送床(管道)內流速一般為15 m/s ~18m/s,排出氣體經除塵器凈化達標後排空,吸附飽的氧化鋁送往電解槽煉鋁;
b) 沸騰床(流化床)凈化工藝:沸騰床層上氧化鋁的靜止高度可為30 mm ~
40mm,床內氣體流速約為0.28m/s,凈化後的氣流經除塵器凈化達標後排空,吸附飽 和的氧化鋁送電解槽煉鋁。
七、含重金屬氣體控制技術 1.從機理方面控制
(1)盡可能阻止(或減少)金屬顆粒的形成。如在燃燒中通過改變金屬化合物的形式來改變金屬飽和壓力,使它在尾部煙道中盡量按我們想要的方式冷凝下來;
(2)減少排出爐膛的金屬顆粒數量。這樣,進入大氣的重金屬元素必然會減少,如採用高效除塵設備。
2.從設備處於燃燒前後的位置來控制
(1)燃燒前預處理 主要指煤炭加工技術,包括選煤、動力配煤、型煤、水煤漿等,這些技 術一般通過提高煤燃燒效率,減少煙氣的排放量來達到降低重金屬污染的目的。採用先進的 洗選技術可使煤中重金屬元素含量明顯降低。
1)浮選法 重金屬元素與其他礦物質類似,主要存在於無機物中,當在煤粉漿液中加入有機浮選劑進行浮選時,有機物主要成為浮選物,無機礦物質則主要成為浮選礦渣,這樣,重金屬元素將會富集在浮選廢渣中,從而起到除去煤中重金屬的目的。
2)化學脫硫 煤中重金屬元素相當一部分存在於硫化物、硫酸鹽中,如As、Co、Hg、Se、Pb、Cr、Cd等元素就主要存在於硫酸鹽中。如果採用一定的化學方法脫去原煤中的硫酸鹽與硫化物,也就相應除去了存在於其中的重金屬元素。
燃燒中控制 改變燃燒工況和添加固體吸附劑。由於重金屬在高溫下易揮發,且揮發率隨溫度升高而升高。揮發後的重金屬會在煙道下游發生凝結、非均相冷凝、均相結核等物理化學變化,形成亞微米顆粒繼而增加排放到大氣中的重金屬量。
目前,燃燒中控制重金屬排放的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 1)流化床燃燒技術 2)織物(布袋)過濾技術 3)吸附劑吸附技術 燃燒後控制 1)高效除塵
2)濕法煙氣脫硫 在煙氣處理裝置中加凝固劑 對於Hg的處理,由於它在煙氣中主要以氣態存在,可以在煙氣處理裝置中加入凝固劑,如Na2S和NaClO3等,來減少氣態Hg的存在。